汉服资料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祭天迎日、缅怀祖德

——冬至之祭


  1.国祭仪式——郊天

  在古时,天子祭天是冬至最重大的保留节目,若要类比,似乎有点类似于当今央视的春节晚会——不同的是,当时只用折腾天子及其臣下百十人。浮躁的我们总以为隆重等于闹腾,实际却有一种盛大发生在很久以前寒冷的黑夜里、静谧的星空下。冬至祭天的历史几乎同我们的文明一样久远,郊天的传说可上溯到黄帝时代,记载则见于殷商。天地、社稷、宗庙是天子最重要的祭祀对象。祭天有专门的场所,就是《周礼·大司乐》中“冬至日祀天于地上之圜丘”的寰丘。寰丘一般在郊外,故祭天也成为郊天、郊祀。祭天中主祭的是昊天上帝,配祭则是皇帝的列祖列宗及日、月、云、雨、风、雷诸神。

  需要强调的是,祭天自古是天子的特权,尽管如今不再有古时的等级之分,亦无僭越之说,但礼仪本身具有独立的神圣意义,祭天仪式依然是极其庄重的大典,不可造次。行礼者若无虔敬谦恭之心便失去了行礼的意义——去年冬至日,某地传统文化爱好者曾举行过所谓的“祭天”活动,实际规格远不能达到真正的祭天,只相当于民间的迎日而已。历史中真正的祭天是国家性质的大礼,涉及很多内容,包括:人员(主祭、助祭及参礼者)、祭服、祭品、礼乐、礼器等,其隆重程度至少应相当于一年一度的曲阜祭孔。去年被新华社等诸多媒体报导的那次所谓民间的“祭天”活动,实际是一种不合礼制的举动宣传,是对传统文化的唐突和不敬,也容易对当前传统文化复兴工作造成误导。

  尽管祭天没我们百姓什么事,于今天礼仪节日复兴工作也没有直接作用,但那种仪式值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版画”来展示,但前提是必须严谨和郑重。在当今存留的天坛等古代祭天文化遗址可以举行一些还原的古代祭天表演,就象曲阜孔庙顺应民间呼声,采用明制释奠礼作为规范的祭孔礼仪程式一样。从这个意义上,祭天应属于国祭的范畴(参考阅读:精简公祭,创立国祭——华夏祭礼复兴之“公祭”方案),它的意义在于展现一个国家的传统文化和保留历史资料。

  祭天是古老的大礼,但明代以前的仪程和记述多不详尽;现保存完整的最早仪程是明制,因此得到的考据复原更为可靠。明代和之前的祭天仪式基本都以周礼模式制定,但仪程细节逐渐有一些调整,比如以神主或神位牌代替了尸,祭服也发生了局部的变化。我国现存的最大的祭天坛庙为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北京天坛。

  祭天仪式复原(明制):

  * 仪程:在《明会典》《明史》等典籍中有仪式的详细记录,此处略。按照典制规定,皇帝在祭天的前三日来斋宫斋戒,祭天大典从冬至日的拂晓正式开始,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献礼等9项程序。
  * 祭器:略
  * 祭服:关于明制天子衮冕祭服的研究在民间已经有极大的成果,现选用mgr考据绘制的图示详解:

  冕服:明英宗之后虽然出现了袍式衮服,但上衣下裳式的衮服并未废止,而是继续被使用着。按万历《大明会典》所记,明朝皇帝冠服制度中以衮冕服等级最高,是皇帝祭祀天地、宗庙、社稷、先农,以及正旦、冬至、圣节、册拜时服用的礼服,包括冕冠、玄衣、黄裳(为十二章:衣之六章自上而下有日、月、星辰、山、龙、华虫;裳之六章自下而上为宗彝、藻、火、粉米、黼、黻)、大带、革带、玉佩、蔽膝、绶、中单。

  

明万历时期衮冕详解图:mgr考据绘制


   具体参看:点击进入外部链接


  2.民间活动——迎日、占日

  尽管祭天乃天子特权,但人对天的敬畏和崇拜是生民的本能,因此民间有了冬至迎日、占日的习俗。古有“纵乐五日,为迎日至之礼”的说法,但语焉不详;关于占日的习俗较常见。《月令章句》说:“冬至为极,昼露极短,去极极远,晷景极长。”晷本义日影,引申为日影仪。观察测量日影是历代天文官的例行工作,以此推算节气、制定历法,当然顺带着也会预测一下来岁的年成——华夏先民时常在岁时节日中以各种方式占卜丰欠,冬至也是如此,相比祭天,百姓其实更关注这项活动。《易通卦验》提到两种占日的方式,一种是根据云气变化的气象学法:“冬至之日,见云送迎从下向来,岁大美,人民知不疾疫。无云送迎,德薄岁恶。故其云赤者,旱黑者,水白者为兵。黄者,有土功诸,从日气送迎其效也。”另一种则需要日晷仪辅助,如《易通卦验》的“冬至之日,立八神树,八尺表,日中视其晷如度者,则岁美人和,晷进则水,晷退则旱。进一尺则日食,退一尺则月食。

  日晷仪是占日活动中的重要工具,是一种用日影测时结构简单的计时器,是确定历法计时工具。因为历律、度量衡都是国家颁布的统一制度,因此庞大的日晷常陈列在宫殿广场,具有礼器的象征意义。大致部件有铜制的指针(晷针)和石制的圆盘(晷面)组成,晷针垂直地穿过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必需和当地的地理纬度相同,还要正确的指向北极星点,这样它就可以和地球自转轴平行。观察这根指针在指定区域内的投影,就能确定时间。晷面安放在石台上,南高北低,平行于天赤道面。在晷面的正反两面刻划出12个大格,每个大格代表两个小时。当太阳光照在日晷上时,晷针的影子就会投向晷面,太阳由东向西移动,投向晷面的晷针影子慢慢地由西向东移动。这样日晷便可类比为时钟,移动着的晷针影相当于钟表的指针,晷面则为钟表的表面。由于从春分到秋分期间,太阳总是在天赤道的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上方;从秋分到春分期间,太阳在天赤道的南侧运行,因此,晷针的影子投向晷面的下方。所以在观察日晷时,首先要了解两个不同时期晷针的投影位置。中国对其最早文献记载是《隋书·天文志》中提到的袁充于隋开皇十四年(574年)发明的短影平仪,也叫“地平日晷”。日晷仪中较常见的“赤道日晷”明确记载初见于南宋曾敏行的《独醒杂志》卷二中提到的晷影图。

  
图:日晷仪图示


   简单的日晷可以买到,也可以制作,网络上也很容易找到有关的制作教程。(百度搜索:日晷)当然,我们建议在冬至节当天动手制作日晷,然后观察日影的移动和长短变化,不啻一种有意义的节俗活动。

  * 日晷仪制作方法(以赤道式日晷仪为例)

   ·日晷板——可用圆形的硬纸或木板制成,在靠近圆板边缘处画一个大圆并等分成24份。在正面按顺时针分别注上0,1,2,……24作为时线(或十二时辰的初正),反面则按逆时针方向标注同样的时线。注意,正反面0时线(子时)要重合。

   ·指时针——可用铁、竹针或木杆制成。穿过日晷板圆心,它与地平面的夹角为日晷所处的纬度(可在google地图上搜索到)。注意0(子)和12(午)的时线分别位于上下方。

   ·使用方法——把日晷放在太阳光下,把时针对着北极星方向,指时针的影子所落时线即为当时时刻。春分到秋分(3月21日~9月22日)看正面,秋分到春分半年则看背面。


  



  3. 缅怀祖德——家祭

  家祭本是祭礼中最普遍的形式,是维系华夏民族情感、文化和信仰的重要仪式。在传统的宗法观念里,家族是社会的基本单位,是个人首当其冲的归宿。那些旧时笔记、小说、诗词中看似不经意带过的词语透露了这一信息:“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君子将营宫室,先立祠堂于正寝之东”。家祭的时间多在一年中的岁时节日、祖先的忌日诞辰,仿佛他们也一直同后世子孙一起感受着时光的流转和物侯的变易。“冬至大如年”决定了冬至祭祖的隆重程度。前面说过,冬至起源于周代的新年,而作为冬节萌芽于汉,兴盛于唐宋。宗法制在周代以来三千年中尽管被严格恪守,但毕竟在细节上有变化。周制,家祭于庙。天子七庙,分昭穆而祭;卿大夫士庶的家庙依次递减,士只一庙,庶人则无庙。所以,最普遍的士家祭是在家庙中进行;而后世的等级制度不再如此明显,便出现了祠堂制度,祠堂分四龛,奉高(祖考,及妣,下同)、曾、祖、考四代神主,春秋分冬夏至四时卜吉而祭。

  兴盛于唐宋时代的冬至,家祭时代特征应相对接近《朱子家礼》,具体请参见新版祭礼方案《慎终追远,民德归厚——汉民族传统礼仪“祭礼”操作方案》第六部分:追怀亲人的音容——家祭礼

  对我们当今宗法制家族观淡薄的现代人来说意义正在逐渐流失,甚至有的追溯至曾祖都比较困难,但是许多人已经开始修订家谱,这是华夏民族核心的文化信仰,不应该就此流失,因此我们倡议大家——复兴祭礼当从家祭开始。关于冬至家祭仪程,这里按照《家礼》规制:

  祭服:若有意按照周礼(注意,周礼家祭仪程不祥)可士玄端、女褖衣;若按宋代家礼,则:主人及众男子深衣,主妇及众妇女褙子。

  * 士玄端,女褖衣:对先秦服制考订的难题在于没有实物作证且语焉不详,为谨慎期间,此处不便给出具体的服制参数。

  * 深衣:先贤制定深衣,并非单纯蔽体增饰之用,而是有其寓意。它有五种法度,分别对应“规、矩、绳、权、衡”,深衣成为后世家祭中的男子礼服。《家礼》中的朱子深衣,未必合古制,但是影响最大的深衣制度。关于其考订的某些细节尚存疑意,但大意很明了。朱子对深衣的理解:

  裁用白细布,度用指尺,中指中节为寸。衣二幅不裁,其长过肋,下属于裳。用布二幅中屈而下垂之,如今之直领衫,但不裁破。腋下每幅之下属裳三幅。裳交解十二幅,上属于衣,其长及踝。用布六幅,每幅裁为二幅,一头广一头狭,狭当广头之半,以狭头向上而联其缝,以属于衣,每三幅属衣一幅。圆袂。用布二幅各中屈之如衣之长,而渐圆杀之以至袂口则其径一尺二寸。方领。两襟相掩,衽在腋下,则两领之会自方。曲裾。用布一幅如裳之长,交解裁之,迭两广头,并令向上,布边不动但稍裁其内旁大半之下,令渐如鱼腹而末如鸟喙,内向而缉之,相沓缀于裳上之右旁,以掩裳际。右幅在下,左幅在上,布边在外,裁处在内。衣裳皆缘。缘用黑缯,表里各二寸,裳下及边表里各一寸半,皆就布缘,袂口表里亦各寸半,布外接出。大带。带用白缯,广四寸,夹缝之,其长围腰,再缭之为两耳,垂其余为绅,下与裳齐,以黑缯缘其绅之两旁及下,表里各寸半,复以五彩条,广二分,约其相结处,长与绅齐。

  
图解:由于我国现存实物有限,保留最完整的历史资料为日本流传的纸版及图解


  
图:参照ufe,wingsmm等图解综合绘制的剪裁示意图


  深衣制度资料:

  1.明代时日本人考订的《深衣图解》。在我国当前衣冠亡佚的情况下,幸有东邻保存着珍贵的历史资料。
  点击进入外部链接

  2.《深衣考》明清之际 黄宗羲撰 点击进入外部链接

  3.《深衣考误》清 江永撰  点击进入外部链接

  * 褙子:褙子又作背子,男女都可穿着,但对男子是常服,于妇人则为正装,已列入冠服制度内,如《宋史·舆服志》载,谆熙中朱熹又定女子在室冠子背子,众妾则假髻背子。褙子的形制为男女也有不同,此处只就宋代女式褙子而言:直领,两腋开胯而垂虚设的两带(周锡保),由短款小袖向长款宽袖发展(《家礼》载:“背子条……长为身齐,小袖缝向外。”《事物纪原》:“今又长与裙齐而袖又长于衫”)褙子的穿着应在大衫之内,汗衫之外,作为一般礼服穿在外也可,仅次于大袖衣。

  
宋代褙子实物


  
宋代褙子图解


  
简易褙子剪裁图(ufe绘制)


  祭器:香案、香炉、香合、茅沙、酒架、酒注一、酹酒盏、盘、受胙盘、匕、巾、茶合、茶筅、茶盏、托、盐碟、醋瓶、火炉、汤瓶、香匙、火筯、祝版、盥盆、帨巾等。

  祭献:应景馔饮当随地域特色而定,如北方的饺子、馄饨,苏浙的汤圆、冬酿酒、胡葱煮豆腐等;以及时令果蔬、脯醢、羹饭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