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记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零八年

○八年,春二月,拜<乙豆智>,为右辅,委以军国之事。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零九年

○九年,冬十月,王亲征<盖马国>,杀其王,慰安百姓,母{禁}虏掠,但以其地为郡县。十二月,<句茶国>王,闻<盖马>灭,惧害及己,举国来降。由是拓地浸广。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一零年

○十年,春正月,拜<乙豆智>,为左辅,<松屋句>为右辅。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一一年

○十一年,秋七月,<汉><辽东>太守将兵来伐。王会群臣,问战守之计。右辅<松屋句>曰:"臣闻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今中国荒俭,盗贼蜂起,而兵出无名,此非君臣定策,必是边将规利,擅侵吾邦。逆天违人,师必无功,凭险出奇,破之必矣。"左辅<乙豆智>曰:"小敌之强,大敌之禽也。臣度大王之兵,孰与<汉>兵之多,可以谋伐,不可力胜。"王曰:"谋伐若何?"对曰:"今<汉>兵远鬪,其锋不可当也。大王闭城自固,待其师老,出而击之,可也。"王然之,入<尉那岩城>,固守数旬,<汉>兵围不解。王以力尽兵疲,谓<豆智>曰:"势不能守,为之奈何?"<豆智>曰:"<汉>人谓我岩石之地,无水泉,是以长围,以待吾人之困。宜取池中鲤鱼,包以氷{水}草,兼旨酒若干,致 <汉>军。"王从之,贻书曰:"寡人愚昧,获罪于上国,致令将军帅百万之军,暴露弊境。无以将厚意,辄用薄物,致供于左右。"于是,<汉>将谓城内有水,不可猝拔。乃报曰:"我皇帝不以臣驽,下令出师,问大王之罪。及境踰旬,未得要领,今闻来旨,言顺且恭,敢不借口以报皇帝。"遂引退。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一三年

○十三年,秋七月,<买沟谷>人<尙须>,与其弟<尉须>及堂弟<于刀>等来投。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一四年

○十四年,冬十一月,有雷。无雪。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一五年

○十五年,春三月,黜大臣<仇都><逸苟><焚求>等三人为庶人。此三人为<沸流>部长,资贪鄙,夺人妻妾牛马财货,{恣}其所欲,

有不与者卽鞭之,人皆忿{怀忿}怨。王闻之,欲杀之,以<东明>旧臣,不忍致极法,黜退而已。遂使南部使者<邹 素>,代为部长。< 素>旣上任,别作大室以处,以<仇都>等罪人,不令升堂。<仇都>等诣前,告曰:"吾 小人,故犯王法,不胜愧悔。愿公赦过,以令自新,则死无恨矣。"< 素>引上之,共坐曰:"人不能无过,过而能改,则善莫大焉。"乃与之为友。<仇都>等感愧,不复为恶。王闻之曰:"< 素>不用威严,能以智惩恶,可谓能矣。"赐姓曰<大室>氏。夏四月,王子<好童>,游于<沃沮>。<乐浪>王<崔理>出行,因见之。问曰:"观君颜色,非常人,岂非<北国><神王>之子乎?"遂同归,以女妻之。后,<好童>还国潜遣人,告<崔>氏女曰:"若能入而国武库,割破鼓角,则我以礼迎,不然则否。"先是,<乐浪>有鼓角,若有敌兵,则自鸣,故令破之。于是,<崔>女将利刀,潜入库中,割鼓面角口,以报<好童>。<好童>劝王袭<乐浪>。<崔理>以鼓角不鸣,不备,我兵掩至城下,然后知鼓角皆破。遂杀女子,出降。[或云:欲灭<乐浪>,遂请婚,娶其女,为子妻,后使归本国,坏其兵物。]冬十一月,王子<好童>自杀。<好童>,王之次妃<曷思王>孙女所生也。颜容美丽,王甚爱之,故名<好童>。元妃恐夺嫡为太子,乃谗于王曰:"<好童>不以礼待妾,殆欲乱乎。"王曰:"若以他儿憎疾乎?"妃知王不信,恐祸将及,乃涕泣而告曰:"请大王密候,若无此事,妾自伏罪。"于是,大王不能不疑,将罪之。或谓<好童>曰:"子何不自释乎?"

答曰:"我若释之,是显母之恶,贻王之忧,可谓孝乎?"乃伏剑而死。

○论曰:今王信谗言,杀无辜之爱子,其不仁不足道矣,而<好童>不得无罪。何则?子之见责于其父也,宜若<舜>之于<  {  }>,小杖则受,大杖则走,期不陷父于不义。<好童>不知出于此,而死非其所,可谓执于小谨而昧于大义,其公子<申生>之譬耶?十二月,立王子<解忧>为太子。遣使入<汉>朝贡。<光虎帝{光武帝}>复其王号,是<立武{建武}>八年也。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二零年

○二十年,王袭<乐浪>,灭之。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二四年

○二十四年,春三月,京都雨雹。秋七月,陨霜杀谷。八月,梅花发。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大武神王二七年

○二十七年,秋九月,<汉><光武帝>遣兵渡海,伐<乐浪>,取其地,为郡县,<萨水>已南{北}属<汉>。冬十月,王薨。葬于<大兽村原{大兽林原}>,号为<大武神王>。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闵中王元年

○<闵中王>,讳<解色朱{解邑朱}>,<大武神王>之弟也。<大武神王>薨,大子{太子}幼少,不克卽政。于是,国人推戴以立之。冬十一月,大赦。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闵中王零二年

○二年,春三月,宴群臣。夏五月,国东大水,民饥,发仓赈给。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闵中王零三年

○三年,秋七月,王东狩,获白獐。

冬十一月,星 于南,二十日而灭。十二月,京都无雪。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闵中王零四年

○四年,夏四月,王田于<闵中原>。秋七月,又田,见石窟,顾谓左右曰:"吾死,必葬于此,不须更作陵墓。"九月,东海人<高朱利>献鲸鱼目,夜有光。冬十月,<蚕友落部{蚕支落部}>大家<戴升>等一万余家,诣<乐浪>投<汉>。[『后汉书』云:"大加<戴升>等万余口。"]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闵中王零五年

○五年,王薨。王后及群臣,重违遗命,乃葬于石窟,号为<闵中王>。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慕本王元年

○<慕本王>,讳<解忧>[一云<解爱娄>。],<大武神王>元子。<闵中王>薨,继而卽位。为人,暴戾不仁,不恤国事,百姓怨之。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慕本王零一年

○元年,秋八月,大水,山崩二十余所。冬十月,立王子<翊>为王大子{太子}。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慕本王零二年

○二年,春,遣将袭<汉><北平><渔阳><上谷><太原>。而<辽东>太守<蔡 {祭 }>,以恩信待之,乃复和亲。三月,暴风拔树。夏四月,殒霜雨雹。秋八月,发使赈恤国内饥民。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慕本王零四年

○四年,王日增暴虐,居常坐人,卧则枕人。人或动摇,杀无赦,臣有谏者,弯弓射之。

一四卷高句丽本纪二慕本王零六年

○六年,冬十一月,<杜鲁>弑其君。<杜鲁>,<慕本>人,侍王左右,虑其见杀,乃哭。或曰:"大丈夫何哭为?古人曰:'抚我则后,虐我则 。'今王行虐以杀人,百姓之 也,尔其图之。"<杜鲁>藏刀以进王前,王引而坐。于是,拔力{刀}害之。遂葬于<慕本原>,号为<慕本王>。

三国史记卷第十四。

一五卷零零零零零零

三国史记卷第十五。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零零零零

高句丽本纪第三。

<大祖大王{太祖大王}><次大王>。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元年

○<大祖大王{太祖大王}>[或云<国祖王>。],讳<宫>,小名<于漱>,<&琉璃王{瑠璃明王}>子古邹加<再思>之子也。母大后{太后},<扶余>人也。<慕本王>薨,太子不肖,不足以主社稷,国人迎<宫>继立。王生而开目能视,幼而岐 。以年七岁,大后{太后}垂帘听政。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零三年

○三年,春二月,筑<辽西>十城,以备<汉>兵。秋八月,国南,蝗害谷。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零四年

○四年,秋士{七}月,伐<东沃沮>,取其土地为城邑,拓境东至沧海,南至<萨水>。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零七年

○七年,夏四月,王如<孤岸渊>,观鱼,钓得赤翅白鱼。秋七月,京都大水,漂没民屋。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一零年

○十年,秋八月,东猎,得白鹿。国南,飞蝗害谷。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一六年

○十六年,秋八月,<曷思王>孙<都头>,以国来降。以<都头>为于台。冬十月,雷。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二零年

○二十年,春二月,遣<贯那部>沛者<达贾>,伐<藻那>,虏其王。夏四月,京都,旱。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二二年

○二十二年,冬十月,王遣<桓那部>沛者<薛儒>,伐<朱那>,虏其王子<乙音>,为古邹加。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二五年

○二十五年,冬十月,<扶余>使来,献三角鹿长尾免{兎},王以为瑞物,大赦。十一月,京都,雪三尺。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四六年

○四十六年,春三月,王东巡<栅城>,至<栅城>西< 山>,获白鹿。及至<栅城>,与群臣宴飮,赐<栅城>守吏物段有差,遂纪功于岩,乃还。冬十月,王至自<栅城>。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五零年

○五十年,秋八月,遣使安抚<栅城>。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五三年

○五十三年,春正月,<扶余>使来,献虎,长丈二,毛色甚明而无尾。王遣将入<汉><辽东>,夺掠六县。太守<耿夔>出兵拒之,王军大败。秋九月,<耿夔>击破<貊>人。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五五年

○五十五年,秋九月,王猎<质山>阳,获紫獐。冬十月,<东海谷>守献朱豹,尾长九尺。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五六年

○五十六年,春大旱,至夏赤地。民饥,王发使赈恤。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五七年

○五十七年,春正月,遣使如<汉>,贺<安帝>加元服。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五九年

○五十九年,遣使如<汉>,贡献方物,求属<玄 >。[『通鉴』言:"是年三月,<丽>王<宫>与<秽貊>,寇<玄 >。"不知或求属或寇耶,抑一误耶?]。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六二年

○六十二年,春三月,日有食之。秋八月,王巡守南海。冬十月,至自南海。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六四年

○六十四年,春三月,日有食之。冬十二月,雪五尺。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六六年

○六十六年,春二月,地震。夏六月,王与<秽貊>袭<汉><玄 >,攻<华丽城>。秋七月,蝗雹,害谷。八月,命所司,举贤良孝顺,问鳏寡孤独及老不能自存者,给衣食。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六九年

○六十九年,春,<汉><幽州>刺史<冯焕><玄 >大守<姚光><辽东>太守<蔡讽{蔡风}>等,将兵来侵,击杀<秽貊>渠帅,尽获兵马财物。王乃遣弟<遂成>,领兵二千余人,逆<焕><光>等。<遂成>遣使诈降,<焕>等信之。<遂成>因据险以遮大军,潜遣三千人,攻<玄 ><辽东>二郡,焚其城郭,杀获二千余人。夏四月,王与<鲜卑>八千人,往攻<辽队县{辽隧县}>。<辽东>太守<蔡讽{蔡风}>,将兵出于<新昌>,战没。功{兵}曹 <龙端>兵马 <公孙 >,以身 <讽>,俱没{殁}于阵,死者百余人。冬十月,王幸<扶余>,杞{祀}大后{太后}庙。存问百姓穷困者,赐物有差。

<肃愼>使来,献紫狐 及白鹰白马,王宴劳以遣之。十一月,王至自<扶余>。王以<遂成>统军国事。十二月,王率<马韩><秽貊>一万余骑,进围<玄 城>。<扶余>王遣子<尉仇台>,领兵二万,与<汉>兵幷力拒战,我军大败。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七零年

○七十年,王与<马韩><秽貊>侵<辽东>,<扶余>王遣兵救破之。[<马韩>以<百济><温祚王>二十七年,灭,今与<丽>王行兵者,盖灭而复兴者欤?]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七一年

○七十一年,冬十月,以沛者<穆度娄>为左辅,<高福{高福章}>为右辅,令与<遂成>参政事。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七二年

○七十二年,秋九月庚申晦,日有食之。冬十月,遣使入<汉>朝贡。十一月,京都地震。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八零年

○八十年,秋七月,<遂成>猎于<倭山>,与左右宴。于是,贯那于台<弥儒>桓那于台< 支留>沸流那 衣<阳{阳神}>等,阴谓<遂成>曰:"初,<慕本>之薨也,太子不肯{肖},群寮欲立王子<再思>,<再思>以老让子者,欲使兄老弟及。今王旣已老矣,而无让意,惟吾子计之。"<遂成>曰:"承袭必嫡,天下之常道也。王今虽老,有嫡子在,岂敢  乎?"<弥儒>曰:"以弟之贤,承兄之后,古亦有之,子其勿疑。"于是,左辅沛者<穆度娄>,知<遂成>有异心,称疾不仕。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八六年

○八十六年,春三月,<遂成>猎于<质>阳,七日不归,戱乐无度。秋七月,又猎<箕丘>,五日乃反。其弟<伯固>谏曰:"祸福无门,惟人所召。今子以王弟之亲,为百寮之首,位已极矣,功亦盛矣。宜以忠义存心,礼让克己,上同王德,下得民心。然后富贵不离于身,而祸乱不作矣。今不出于此,而贪乐忘忧,窃为足下危之。"答曰:"凡人之情,谁不欲富贵而欢乐者哉,而得之者,万无一耳。今吾居可乐之势,而不能肆志,将焉用哉。"遂不从。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九零年

○九十年,秋九月,<丸都>地震。王夜梦,一豹啮断虎尾。觉而问其吉凶,或曰:"虎者,百兽之长;豹者,同类而小者也。意者王之族类,殆有谋絶大王之后者乎?"王不悦,谓右辅<高福章>曰:"我昨梦有所见,占者之言如此,为之奈何?"答曰:"作不善,则吉变为凶;作善,则灾反为福。今大王忧国如家,爱民如子,虽有小异,庸何伤乎?"

一五卷高句丽本纪三大祖大王九四年

○九十四年,秋七月,<遂成>猎于<倭山>之下,谓左右曰:"大王老而不死,吾齿卽将暮矣,不可待也。惟愿左右,为我计之。"左右皆曰:"敬从命矣。"于是,一人独进曰:"向,王子有不祥之言,而左右不能直谏,皆曰敬从命者,可谓奸且谀矣。吾欲直言,未知尊意如何?"<遂成>曰:"子能直言,药石也,何疑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