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九 家祭之礼操作方案


  (一)家祭的准备

  家祭方案以朱子《家礼》为蓝本,根据当今社会的情况加以调整和必要的简化。意在寻找到一个既庄重肃穆又切实可行的对逝去亲人的纪念仪式方式。方案力求简单、节约,重在表达对亲人的爱敬之诚和思念之意。

  【适用的对象】

  已故的长辈:如祖先、已故的父母、已故的其它长辈

  已故的平辈:亡夫、亡妻、已故的兄弟姐妹等

  已故的晚辈:逝子、逝女、其它晚辈

  温馨提示:家祭方案是以通用方案,具体祭祀时需根据不同的对象酌情损益调整。且祭祀仪节意义各有不同,如祭后之馂(分胙),祭长辈时为长辈的子孙的关爱和赐福,祭平辈和晚辈时为一家人的温馨聚餐。因为父母怀念逝子,祭献后可不阖门,而在祭品前看着逝子进餐。爱子食后,父母再食。方案不是教条,家祭,惟能尽爱敬怀念之诚即可。

  【时间及频度】

  按祭义,“祭不欲数、数则繁、繁则不敬”,家祭原则上并无限制,只要对亲人有怀念之情,随时可以举行以尽心意。但也不宜过于频繁。现提出以下时间点供参考:

  四时祭:说法不一,这里取“春分、夏至、秋分、冬至”四时。

  俗节祭:世俗节日时祭祀。如元正、寒食清明、端午、重阳等。

  忌日:亲人的忌日时祭祀。

  墓祭:亲人墓地、骨灰存放地的祭祀。

  本方案以四时祭为例,附带忌日、墓祭参考仪程,其它祭祀需酌情调整。

  【祭祀人员】

  酌情确定。一般来说,以家中相关人员参加,原则上不需其它人员参与。

  按照长幼顺序确定主祭(兼初献)、亚献、终献各一人。视情况也可不用三献皆备。

  需要时,选定读祝一人,执事一人。

  【祭祀准备】

  1 时间的选定

  结合各种情况,确定祭祀时间。不用占卜。确定后通知安排参祭者准备。

  2 沐浴斋戒

  祭前一日为斋戒日。沐浴更衣,素食,停止各种娱乐和琐事,意在安凝神思,为家祭见到亲人做好准备。

  3 祭服的准备

  庄重肃穆的汉服。推荐男子着深色深衣,女子着深色深衣或褙子。用料朴素、无纹饰为佳。

  4 场地

  家中腾出适当房间,布置一桌,桌前放若干普通草席即可(桌前一席为奠席)。也可以在庭院中布置。

  方案中考虑到现在的居住条件,在祭祀房间设祭桌一张,奠席一张,执事席及读祝席各一张,祭者合用祭席一张,三献按顺序先后出来至奠席进献,然后返回祭者席。

  *关于席子摆放和坐法:一切以神主为中心,席子应正席而向。参祭者皆面向神主位方为诚敬。另外,行礼非燕居,祭祀正坐于席时不应脱鞋(鞋子也应保持清洁方为敬)。

  5 祭器的准备

  ①神主牌:可自制,以木制,上用墨书写“先考××之位 孝子××奉祀”(举例)
  ②香炉一盏、香若干:上香用。普通小型香炉。
  ③酒一瓶(壶)、酒爵若干:用于三献。普通白酒。
  ④普通的家用瓷制食器:盘、碟、碗、杯、匙、筷等若干
  ⑤祝文:宣纸一张,以毛笔书写正楷祭文。
  ⑥笏一支。
  ⑦盥盆一个,毛巾一条。

  *关于笏:“古者贵贱皆执笏,其有事则搢之于腰带”(《晋书》舆服志)。古制,五品以上通用象牙,六品以下兼用竹木。宋明笏多有弯曲,便于缙笏。《礼记·玉藻》:“笏度,二尺有六寸。其中博三寸,其杀六分而去一”。笏上窄下宽,长二尺六寸宽三寸,窄端宽二寸五分。按周制,一寸为2.31厘米。则分别为长60.06厘米,宽6.93厘米,窄端宽5.775厘米。建议用竹或木自制。

  

图:笏


  6 祭品的准备

  所谓“苹蘩蕴藻之菜可以荐鬼神”“鬼神飨德不飨味”,祭品以本地出产的普通家常蔬菜、水果、肉食等制作即可,也可以制作受祭者生前喜爱的菜肴。祭品应新鲜、洗净、烹饪至熟,原则上不宜用过多烹饪花样,清蒸、水煮等清淡烹饪方法为佳。加适量盐等调味料,以便神主进用和祭后分胙,避免浪费。祭品宜在祭祀日清晨制作,保持新鲜,熟食应保持温度,制作后装盘待献。

  建议准备:

  ①新鲜时令水果若干盘。洗净。

  ②新鲜普通肉食若干盘。如,猪肉(水煮,加盐等适当调味即可)切盘一盘。完整的普通淡水鱼(水煮加盐)一盘。整鸡一只(中等,水煮加盐)。牛肉切盘、羊肉切盘等也可考虑制作。

  *小三牲:猪肉、鸡、鱼称“小三牲”(另说鸡鸭鱼,也有一片猪肉代猪或鸡蛋代鸡的说法)。建议以小三牲(猪肉切盘、整鸡一只、整鱼一条)为三献的祭品。顺序为猪肉初献、鸡亚献、鱼终献。

  这里需要注意,祭献时应把祭品头部如鱼头朝向神主牌位,尾对神主是不诚不敬的。

  ③时令新鲜蔬菜烹熟,若干盘。建议以水煮,整形或切大块。

  ④本地的主食若干碗。如米饭、馒头等。

  ⑤糕点等其它食物:酌定。

  特别提示:世俗节日时还可采用饺子、元宵、粽子、月饼等为祭品。

  这里说点题外话,如果我们从祭品的角度来重新看待被我们吃腻了的粽子、月饼等节日食品,就会有不一样的感觉。祭礼的流失,使这些民俗食品祭祀属性的一面被完全剥离,完全成了世俗节日食物。而失去了祭祀文化内涵的节日食品,总有被吃厌的时候。“天价粽子”“天价月饼”的出现,更是对华夏传统祭义最彻底的背离。家祭的复兴,或可促使这些节日食品回归应有的文化定位,起到“食”尽其用的效果。

  
图:家祭操作方案示意图



  (二)家祭仪程

  ①择期

  择定日期,通知相关参祭人员做好准备。

  ②斋戒

  祭前一日为斋戒日。沐浴更衣,素食,停止各种娱乐和琐事,清心安神。并采购各种祭品原料,清洗祭器,书写祝文,为家祭做好准备。

  ③设位陈器具馔

  家祭当天,清晨起床后,烹制、准备各种祭品,装盘,热食保温,备好待献。放在祭桌以外的另一张桌子上,或用一个大的食盒盛放。在离祭品较近的地方设执事席。
  布置好场地,摆好祭桌,席子,香炉。
  参祭者沐浴,更换汉服。
  此时,神主牌位暂放在另一个房间,即平时存放的房间。

  ④奉主就位

  就是将神主牌请出。
  按顺序盥手,拭干。在存放神主牌的房间站定。主人搢笏,焚香一只,奠于香炉中,然后出笏。念祭辞:“孝儿某(以祭考妣为例),今以仲春之月(时间),有事于皇考皇妣,敢请神主出就正寝,恭伸奠献。”
  念完之后,搢笏,捧牌位,转至祭祀房间。其它人按长幼顺序跟随。
  到祭桌前,主人将牌位安放妥当,一般的顺序是左考右妣。

  ⑤参神

  拜请神主。
  主人与众人坐在祭者席位上。向神主牌位行再拜之礼(即拜两次)。

  ⑥降神

  神主下人间,迎接神主。
  主人出,搢笏,焚香,奠于香炉中。再出笏,少退,站立。执事开酒,斟满酒爵。主人搢笏,跪在奠席上,执事跪在执事席上,进爵,主人接过,洒于席前地上。再把酒爵交给执事。再拜。退回祭者席。

  ⑦进馔

  主人和主妇出,主人搢笏,双双跪于奠席上,执事按照主食、肉食、蔬菜、水果的顺序依次取祭品,一盘盘奉予主人和主妇,二人接过,依次献给神主。此时并不献完,而留三道肉食为三献之用。建议留小三牲为三献祭品(猪肉初献、鸡亚献、鱼终献)
  主人出笏,二人退回祭者席。

  ⑧初献

  第一次献。
  主人出,搢笏,跪于奠席上。执事在爵中斟酒,主人奉之,奠在席前地上。执事取初献祭品进与主人,主人奉之,献给神主。
  读祝跪于读祝席上(特别提示:此时读祝应面向神主位),展开祝文,念祝文曰:“维年×月×日,×孝子××敢昭告于皇考皇妣:气序流易,时维××,追感岁时,不胜永慕,敢以洁牲柔毛,粢盛醴齐,祗荐岁事,以皇考皇妣,祇食尚飨。”读完之后拜,兴。主人行再拜之礼,退回祭者席。

  ⑨亚献

  亚献者出,按照相同的方法将酒与亚献祭品奠献神主。

  ⑩终献

  终献者出,按照相同的方法将酒与终献祭品奠献神主。

  ⑾侑食

  即陪侍神主进馔。
  主人出,搢笏,执酒,将神位前酒爵皆注满酒。主妇出,插匙饭中,摆正筷子。两人再拜,复位。

  ⑿阖门

  即关上门让神主进馔。
  众人皆出门到另一个房间。祝关门,无门处降帘子也可。

  ⒀启门

  稍许(建议三分钟),打开门。众人返回就位。主人主妇奉茶,分进于考妣神位之前,给神主用茶安食。

  ⒁受胙

  接受神主留下的胙肉。
  主人出,到神位前,搢笏,正坐于奠席上。祝取神主位前酒爵,跪,授予主人,主人祭酒,饮少许酒。祝取匙和盘,抄取神位前的主食少许,奉给主人,嘏(祝为受祭者致福于主人)于主人曰:“考命工祝承致多福于汝孝子孙,使汝受禄于天,眉寿永年,勿替引之。”主人把酒爵放在席前,行再拜,跪,接过饭吃一点,取酒喝一点。然后拜,兴。复位。

  ⒂辞神

  辞送神主。祝宣布“礼成”,全体再拜。

  ⒃纳主

  收纳神主牌位。主人出,焚香,奠于香炉。然后捧牌位返回牌位安置房间,安放归位,返回祭祀房间,众人跟随。

  ⒄馂

  分胙品。
  祝念祝辞曰:“祀事既成,××嘉飨,伏愿某亲,福寿永年”。众人再拜。
  然后分用祭品,全家聚餐即可。
  餐后,清洗祭器,打扫祭祀场地。


  至此,家祭四时祭全过程结束。


  (三)忌日祭与墓祭

  1 忌日

  着普通衣服即可,也可着布制深色或白色深衣、褙子等,参考仪程:

  ①斋戒:忌日前一日沐浴斋戒,禁荤,停止一切娱乐。
  ②具馔:清晨具馔。酌情准备少量祭品,也可用逝者生前喜爱的食品。
  ③请神:取出牌位,焚香奠于炉,再拜。
  ④进馔:献祭品,祭酒,再拜。
  ⑤进献:只献一次,祭酒,再拜。
  ⑥阖门:关门。待少时。
  ⑦启门:启门。奉茶。
  ⑧送神:奠香。再拜。

  2 墓祭

  墓地或骨灰存放处的祭祀。

  服饰如四时祭,男子深色深衣女子深色深衣或褙子,仪程前增加洒扫环节、后增加祭后土环节。参考仪程:

  ①择期:如四时祭
  ②斋戒:如四时祭
  ③具馔:准备祭品,以食盒盛之。因为在现场,所以祭品不宜过多。建议准备:主食一份(一碗米饭或两个馒头)、肉食一盘(切肉一盘)、水果一盘。同时各取米肉果少许另装一盘以祀后土。做好后用食盒装好,搭乘交通工具到达墓地。
  ④洒扫:到达后,在墓前设席,行再拜之礼。绕墓三周,砍除杂草,添新土,整理墓地环境。之后在墓左侧整理出一小块区域以做祭祀后土之用。
  ⑤参神:众人于席上正坐,行再拜。
  ⑥降神:主人出,搢笏,焚香,奠于香炉中,执事进爵,主人奠酒,再拜。返。
  ⑦三献:同四时祭。不同的是,三次献分别献主食、肉食、水果。即三献把所有祭品献完。献前皆祭酒。初献后读祝文为“×亲之墓,气序流易,雨露既濡,瞻扫封茔,不胜感慕……”
  ⑧辞神:众人再拜。
  ⑨祀后土:一献即可。奠酒,献祭与后土,读祝为:“××敢昭告于后土氏之神,某恭修岁事于××之墓,惟时保佑,实頼神休,敢以酒馔,敬伸奠献,尚飨。”
  ⑩彻:撤除祭品,打扫场地,返回。墓祭的祭后分胙不在墓地进行,回到家中分胙即可。

  *关于烧纸钱:

   古礼没有烧纸钱的做法,烧纸钱是魏晋以后逐渐产生、唐代开始流行的祭祀风习。传统祭祀是以玉与币(即帛),献后填埋。据考,汉代开始出现以真钱随葬之风,称为“瘗钱”。魏晋后随着造纸术的发展,民间逐渐以纸代寓,五代时纸钱已经用雕板印刷大量生产,后来还出现了以纸涂薄锡糊成的所谓“元宝”。到了现代,更发展为“面额”巨大的所谓“冥币”。纸钱的出现反应了民生的疾苦、民间对于财富的渴望,也是民间祈福祖先和托庇于祖先心理的反应,旧时贫苦在祭礼丧仪上的折射。历代对纸钱多有批判之声,清人顾日新《纸钱》诗“纸钱虽多人不拾, 寒难易衣饥换食, 劝君莫把纸钱嗔,不比铸铜能杀人。” 朱子在《家礼》墓祭中也没有设计烧纸钱的仪节。

   我们反对在墓祭时烧纸钱,洒扫、祭献已足够表达对亲人的怀念。若仍觉不足,可参考“瘗币”的祭法,在墓地一侧挖一小坑,以一小块普通白色丝绸先奠于神位,最后连同祝文一起填埋即可。(也可焚后埋之但需注意防火)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