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五 祭法、祭器、祭服、祭献、祭辞、礼乐、礼容、等差

——祭礼的要素


  (一)祭法

  祭法指祭祀的规矩、程序、方法。祭法是祭礼的外在形态,其特点是具有明确的规定性,是祭礼的施行依据,也是判断礼与非礼的标准。所谓“社稷山川之事,鬼神之祭,体也”,就是说,社稷山川和鬼神祭祀,要因祭祀对象的不同而采用不同的法式规矩,这就是体。祭法的内容很多,以下举例简单说明

  1 时间:

  各种祭祀都有时间规定,如祭天在冬至,祭地在夏至,祭日在春分之朝,祭月在秋分之夕,祭社稷在春秋两社日,祈谷在惊蛰,旱则行大雩。立春迎春于东郊祭青帝句芒,立夏迎夏于南郊祭赤帝祝融,立秋前十八日迎黄灵于邑旁中央之地祭黄帝后土,立秋迎秋于西郊祭白帝蓐收,立冬迎冬于北郊祭黑帝玄冥。仲春上甲日享先医,孔庙每月朔望拜先师,每年春秋还要行释奠大祭。

  《祭统》说,“夫祭有四时.春祭曰礿.夏祭曰禘.秋祭曰尝.冬祭曰烝”。春夏秋冬四祭分别叫礿祭、禘祭、尝祭和烝祭。这些是皇家贵族的祭祀名称,不得僭用。礿、禘是阳祭,尝、烝是阴祭。禘是阳气的极盛,尝是阴气的极盛,禘和尝是最重要的祭祀。禘有时也指春祭或各种盛大祭祀的总名。《祭义》说,春季举行禘祭,秋季举行尝季,这是把祭祀与天道运行相结合。秋季霜露降落,君子踏在上面,会有凄怆的感觉,不仅因为寒冷,而是想起了死去的亲人。春季雨露滋润了大地,君子走在上面,会有初动的感觉,好象要见到重返人间的亲人。用欢乐迎接春天用悲哀送走秋天,所以禘祭奏乐而尝祭不奏乐。

  祭祖活动产生了复杂的宗庙制度,各社会等级各有不同。周代有严格的宗庙祭祀制度,“天子七庙,三昭三穆,与大祖之庙而七。诸侯五庙,二昭二穆,与大祖之庙而五。大夫三庙,一昭一穆,与大祖之庙而三。士一庙。”昭、穆指宗庙的排列次序,宗庙中诸庙都向南,昭庙左穆庙右依次排列。自太祖以下,第二、四、六等偶数之祖为昭,第三、五、七等奇数之祖为穆。

  为了调节不断增多的庙数,除始祖之外,不在七庙之数的远祖的宗庙平时都不再加以祭祀,神主移入“祧庙”内,每当祫祭(合祭)时才拿出来。祫祭就是合祭,将远近祖先的神主集中在一起进行总祭,三年一祭。皇家贵族宗庙祭祀,在四季的孟月举行,加上腊祭,每岁共五祭。除此还有“荐新”之祭,即按照时令节序,将时令的新鲜果蔬奉享于宗庙。

  按周礼,大夫、士立庙递减,庶士、庶人则无庙。后世私庙制度逐渐完善,唐制,六品以下至庶人祭于寝。至于南宋,出现了祠堂制度,祠堂分四龛,奉高、曾、祖、考四代神主,四时卜吉而祭。清明重阳等世俗节日及祖先忌日也有祭祀。

  祭祀之前要先斋戒,皇家重大祭祀,祭前十一天就要开始斋戒。散斋七天,致斋三天,致斋时要时时思念死者生前的起剧、谈笑、思想、爱好、口味这些事情。古人认为致斋三天后就能见到所要祭祀的祖先了。

  2 仪程:

  各种祭祀都有规定的程序。孔子说,“礼不可不省也”,就是说,礼的事情不能不细察之。不同的礼不能混同。

  周代,天子祭天于南郊,取阳位。祭牲用骍,即黄赤色的牛。先要龟卜于郊,然后告于祖庙,再在祢宫中占卜。占卜日,天子站在泽宫听取誓命,表示接受教导与劝柬。然后把誓命献在库门之内以告百官,献在太庙中以告百姓。祭天日天子着皮弁以听祭报,向百姓表示要严敬上天。祭天日,有丧事的人不得哭泣,穿丧服的人不得出门。各处清扫,把土铲除一层盖上新土,各乡于田头点上火烛。天子着大裘冕,乘不加装饰的素车前往寰丘。在圜丘脱去大裘着十二章冕服,腰插大圭,手持镇圭,立于圜丘东南侧,面向西方,燔柴告天。献牲时,天子亲自牵牲,他的儿子们协助,卿大夫依次跟随。进入庙门,把牲系在石碑上。卿大夫坦开衣服宰牛,先取告尸用的牛毛,以耳部的毛为好。再以鸾刀剖开牛腹,取出血和肠子间的脂肪,然后退下。等到生肉和熟肉都献上之后,天子才退下,以示对天的恭敬。

  秦汉时圜丘之祭很少举行,而祭祀白、青、黄、赤、黑各帝,隋代重建寰丘,以太祖神配祀。唐袭隋制,以先祖为配祀。宋以后历代基本承袭了圜丘祭天的仪式,历代祭法则有不同。

  《东京梦华录·卷十·驾诣郊坛行礼》记载了宋代祭天的仪程:“三更驾诣郊坛行礼,有三重壝墙。驾出青城,南行曲尺西去约一里许乃坛也。入外壝东门,至第二壝里面,南设一大幕次,谓之“大次”,更换祭服,平天冠,二十四旒,青衮龙服,中单朱鸟,纯玉佩。二中贵扶侍行至坛前,坛下又有一小幕殿,谓之“小次”,内有御座。坛高三层,七十二级。坛面方圆大丈许,有四踏道。正南曰午阶,东曰卯阶,西皿酉阶,北曰子阶。坛上设二黄褥,位北面南,曰“昊天上帝”;东南面曰“太祖皇帝”。惟两矮案上设礼料,有登歌道士十余人,列钟磬二架,余歌色及琴瑟之类,三五执事人而已。坛前设宫架乐,前列编钟玉磬。其架有如常乐,方响增其高大。编钟形销褊上下两层,挂之架,两角缀以流苏。玉磬状如曲尺,系其曲尖处,亦架之,上下两层挂之。次列数架大鼓,或三或五,用木穿贯,立于架座上。又有大钟,曰景钟,曰节鼓。有琴而长者,如筝而大者,截竹如箫管两头存节而横吹者,有土烧成如圆弹而开窃者,如笙而大者,如箫而增其管者。有歌者,其声清亮、非郑、卫之比。宫架前立两竿,乐工皆裹介帻如笼巾,绯宽衫,勒帛。二舞者,顶紫色冠,上有一横板,皂服朱裙履。乐作,初则文舞,皆手执一紫囊,盛生笛管结带。武舞,一手执短槊,一手执小牌,比文舞加数人,击铜饶响环,又击如铜灶突者。又两人共携一铜瓮就地击者。舞者如击刺,如乘云,如分手,皆舞容矣。乐作,先击柷,以木为之,如方壶,画山水之状,每奏乐击之,内外共九下,乐止则击敔,如伏虎,脊上如锯齿,一曲终,以破竹刮之。礼直官奏请驾登坛,前导官皆躬身,侧引至坛止,惟大礼使登之,先正北一位拜,跪酒,殿中监东向一拜,进爵盏;再拜,兴;复诣正东一位,才登坛而宫架声止,则坛上乐作。降坛则宫架乐复作。武舞上,复归小次。亚献终,献上亦如前仪。当时燕越王为亚终献也。第二次登坛,乐作如初,跪酒毕,中书舍人读册,左右两人举册而跪读。降坛复归小次,亚终献如前。再登坛,进玉爵盏,皇帝饮福矣。亚终献毕,降坛,驾小次前立,则坛上礼料币帛玉册,由酉阶而下。南壝门外去坛百余步,有燎炉,高丈许,诸物上台,一人点唱入炉焚之。坛三层,回踏道之间,有十二龛,祭十二宫神。内壝外祭百星。执事与陪祠官皆面北立班。宫架乐罢,鼓吹未作,外内数十万众肃然,惟闻轻风环佩之声,一赞者喝曰:“赞一拜!”皆拜,礼毕。

  太庙之祭也有复杂的仪程。周礼,国君牵牲,大夫持束币,国君捧着牲血献于室中,夫人进献白酒,国君割未熟的牲体,夫人再次献酒。牵牲进入时,在大庭中告神。祭献毛血时,在内室中告神。祭献煮过的牲肉时,在堂上告神。历代,宗庙祭祀仪式各有特色,但大体以周礼为原本。

  大飨之祭时,诸侯到来,钟鼓齐鸣以示和合。需进献指定的供品和本国各自的进献,诸侯退出宗庙时,奏《陔夏》之曲欢送宾客。

  家祭与祭孔释奠礼是古时重要的祭典,两者皆有缜密的仪程,本文将以单独的篇章加以介绍。家祭礼和释奠礼也是本文家祭与民祭依据的蓝本。

  *宗庙之祭是华夏历代天子最重视的祭祀之一,但两千余年发展出的丰富无比的宗庙祭仪在中国已经彻底失传,连难得留存至今的皇家宗庙,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的太庙也被改成了“劳动人民文化宫”。现在,只有在韩国汉城才能看到华夏宗庙之祭孑遗的破碎残片,模仿大明祭典的朝鲜王朝的所谓“宗庙大祭”仪式。

  华夏文化在本土的流失,使人们把目光投向了残存些许遗迹的日韩。古人说,礼失求诸野。但是,野毕竟是野,仔细研究可以发现,日韩对华夏文化的模仿充满了有形无神的匠气,有的连形都不具,模仿地颇为寒酸和业余。试想,煌煌华夏文明的恢宏大气岂是轻易可以模仿的呢。

  

图:韩国“宗庙大祭”祭礼和祭祀乐舞
  (韩国重要无形文化遗产第56、第1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3 “尸”与“祝”

  传统祭礼中常出现“尸”与“祝”的概念。

  “神具醉止,皇尸载起。鼓钟送尸,神保聿归”(《诗·小雅·楚茨》)。尸是祭祀时,代表神主受祭的人,亦做神主牌解。《仪礼·士虞礼》郑注:“尸,主也。孝子之祭不见亲之形,象心无所系,立尸而主意焉。又,男,男尸;女,女尸,必使异姓,不使贱者。” 《曲礼》:“孙可为王父尸”。一般来说,尸以孙辈充任,祭男用男尸,祭女用女尸,祭夫妇共一尸,以妇人祔从于其夫。

  孙辈可以充当祖辈的尸,这是很有意思的现象。祖与其孙同昭穆,所以能为尸。礼记说,担任尸的人实际上就是主祭人的儿子辈,祭祀时父亲朝北祭拜的其实就是充当尸的儿子,这样做其实也是让儿子辈明白应该怎样侍奉父亲的道理,这样就明确了父子伦理关系。不过,虽然尸可代神主,在祭礼中享有崇高的地位,但是国君在祭祀时在庙门外迎接的是牲而不是尸,因为尸在庙门内代表的完全是君父,庙门之外却仍然是国臣的身份,国君不迎尸,是为了明确君臣名份避免嫌疑。

  “祝”是一个会意字,左为示,右为“人”与“口”,《说文》解为“祭主赞辞者”。段注:“此三字会意,谓以人口交神也”。祝也指祭礼中的文辞,如“祝赞”(祝辞,祷告鬼神之文),祝文(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

  “尸”与“祝”在祭礼中有什么意义呢?《郊特牲》说,“尸,神象也。祝,将命也。”尸是神的象征,祝是人神之间传话的人。

  4 “馂”“畀”与“胙”

  馂(jùn),是祭礼的结束时的仪式,《祭统》曰:“馂者祭之末也,不可不知也。是故古之人有言曰,终者如始,馂其是已”。古时将馂提到很高的位置,称馂为“惠术也,可以观政矣。”就是说,馂是一种施惠的方法,从中可以看出政治的意义。馂表面上是祭祀后分食祭品的仪式,其实分食的流程中有严格的等级之别。首先,尸食神主留下的祭品,然后依次是天子、卿、大夫、士、众祭者,贱者吃贵者吃剩下的祭品。传统祭义中,馂被作为一种恩惠普遍施加的过程,所谓“庙中者,竟内之象也”,宗庙之中又是整个境内的象征,上面有恩泽,下民就会一个个在下面等待,并相信恩惠一定会到来。

  畀(bì)是给予的意思。剩余的祭品,还分给辉(铠甲工匠)胞(屠夫)翟(乐工)阍(守门人)等下人,在祭祀完最尊贵的之后,还不忘最低贱的,并把剩下的祭品分给他们,表示只要明君在上执政,国民就不会饥寒交迫。

  与此有密切关联的还有“分胙”的概念。胙就是祭肉的意思,是脤与膰的统称。贵族及民间祭祀时的馂与畀也常通称分胙。《谷梁传》曰,生曰脤,熟曰膰。膰的使用范围在祭礼中不断扩大,几乎适用于所有的祭祀场合,脤则相对缩小,几乎固定于祭自然神及戎事之中。其后,胙的概念就逐渐取代了脤与膰。胙有多种类同其它字的含义,有“酢”的酬灵义,“阼”的位尊义,“祚”的福佑义。古人认为,祈福时以牲体通神,神灵在享受祭肉之后,便将福祉寄寓在祭肉中,所以,分胙就能够得到神的恩赐。因此,分胙是一件很快乐的事情,往往是祭礼的高潮部分。家祭后也有分胙,被理解为祖先对子孙的疼爱和赐福。其祝辞说“祀事既成,祖考嘉飨,伏愿某亲,备膺五福,保族冝家。”分与宗族及家中“微贱”之人。民间盛大的社日祭祀,分食社肉分饮社酒,场面非常热闹。连祭灶也有分胙,陆游诗云,“卜日家祭灶,牲肥酒香清。分胙虽薄少,要是邻里情。”分胙既要求平均,又要求体现等级尊卑,由主祭者掌握分配权力,又从受胙部位和次序上体现受胙者的身份尊卑。

  5 无礼的情形

  《礼器》提出了无礼的几种情况。它举例说,大夫以上祭祀用太牢叫做“礼”,士祭祀用太牢就是无礼,这叫做“攘”。从前,齐国的管仲使用镂花的玉装饰簋,系朱红色的冠带,君子认为他的做法僭越天子诸侯之礼,称为“滥”。齐国的晏仲平祭祀自己的祖先,做祭品的猪腿小到了盖不住豆,穿着洗过的旧衣服参加朝会,君子称他太小气,称为“隘”。


  (二)祭器

  祭礼所用的器物称为祭器。主要分为食器、乐器、玉器等。

  【食器】

  有鼎、俎、镬、簠、簋、笾、豆、尊、壶、甒、罍、爵、觯、盘、匜等。

  镬,类似锅,煮食器,煮牛羊豕等牲体之用。鼎,盛食器,可加盖以防灰保温。鼎有两耳,可穿“铉”抬行。俎是载放牲体的器物,又叫“房俎”或“大房”。簠盛黍稷,圆形,簋盛稻粱,长方形,皆有盖。笾与豆的形状相似,但两者所盛的食品不同,质地也就不同。笾是盛脯(肉干)、枣、栗等干燥的食物用,故以竹制。豆则是盛菹(腌渍的蔬菜)、醢(肉酱)等有汁的食物用的,故以木制。

  酒器分为盛酒器和饮酒器。前者如尊、甒、罍、卣、壶、缶等,后者如爵、觯、觚、觥等。《礼器》:“门外缶,门内壶,君尊瓦甒”,可见其位置不同。盛酒器通常放在“禁”或“棜”、“斯禁”的底座上,前者有足后两者无足。饮酒器中,爵为一升,觚为二升,觯为三升。

  礼器的组合中,鼎与俎是配套使用的,两者数量多相同。鼎与簋最为重要,前者用奇数,后者用双数,如天子用九鼎八簋,诸侯用七鼎六簋,大夫用五鼎四簋等。笾与豆通常也是配合使用的,而且都用双数,《郊特牲》:“鼎俎奇而笾豆偶”。

  【乐器】

  有钟、磬、镈、鼓、柷、敔、瑟、笙等。

  镈似钟而大,控制钟的音乐节奏用。柷,状如漆桶中间有椎,摇动则自击,奏乐之始都先要击柷。敔形如伏虎,木制,背部有刻,划则乐止。

  【玉器】

  有璧、琮、圭、璋、琥、璜等。

  每种玉器又分为若干种,如璋有大璋、中璋、边璋、牙璋、瑑璋等。《周礼·春官·大宗伯》:“天子执镇圭,长一尺二寸;公执桓圭,长九寸;侯执信圭,长七寸;伯执躬圭,长七寸;子执谷璧,男执蒲璧。”“以玉作六器,以礼天地四方。以苍璧礼天,以黄琮礼地,以青圭礼东方,以赤璋礼南方,以白琥礼西方,以玄璜礼北方。”


  (三)祭服

  祭祀所着礼服称为祭服。华夏衣冠体系中,祭服是最高等级的礼服。

  1 天子、大夫之祭服——冕服

  视祭礼之轻重,祭服分别有数种形制。周代凡有祭祀之礼,为天子、卿大夫皆穿冕服,惟有章文、垂旒的数目差别。到了明代,冕服才成为帝王的专属。

  冕服早在夏商两代已有,周在其基础上发展出较为完备的章服制度,并成为后世的典范和源头。周代特设“司服”一职,专门掌管君王的穿著之事,根据不同的祭祀对象,选择不同的衣冠服饰。按周礼祭服共有六种,合称“六冕”。《周礼》所载的六冕之制,是经史所始载历代冕服规制所承传之完整的载文。作为最隆重的礼服,其中涵有“礼治”与“德化”的思想体系。对后世历代冕服制度的影响至为深远,乃至奉之如圭臬。

  法家治世、崇尚实用的秦曾废除六冕,只有一套上下皆黑的祭服,称为袀玄。汉承秦制,沿用此服(《后汉书舆服志》载:“秦以战国即天子位,减去礼学,郊祀之服,皆以袀玄”),一直到东汉永平二年〈公元59年〉,明帝即位后,才下诏礼宫博采《周礼》、《礼记》,对周代祭服整理出个头绪,重新颁布了冕服制度。

  魏晋六朝各代帝王开国建元都定服制,所用祭服大体上仍承袭东汉制度,直到北周时,才花样翻新,搞出了一套新的名堂。如将皇帝冕服,从6种增加到10种。

  华夏衣冠服制也总在社会变动的冲击中不断波动,而周制冠服制度总是后世效法的经典蓝本,对于礼服尤其如此。隋代结束了自汉末以来360多年分裂的政治局面,同时也恢复了衣冠服制。冕服制承接汉魏,并增加了大裘冕制。唐代因袭隋旧,只稍作了一些改变。

  宋代颇尚礼,三番五次颁订服制,并进行修改,在二十四史的《舆服志》或《礼仪制》中,宋代的冠服制度最为繁缛。其中祭服占很大比重。依然沿用六冕。

  明代刚刚建都立国,学士陶安等人就迫不及待地奏请皇帝恢复中断的祭服。无奈开国君主朱元璋认为古制太繁,只允许在祭天地、宗庙等特大典礼中,根据汉唐制度采用衮冕之服,其余大小祭祀一概不用。即使是衮冕,也只有皇帝、太子、亲王、郡王及世子可备,冕服自此成了皇室的专属。

  清代从明朝手中夺得天下,为了强化异族统治,武力迫使汉族服满服,传统的祭服制度只有十二章纹被保留下来,运用到皇帝的服装之中,其余多荡然无存。

  纵观历代冕服发展,冕服由冕和礼服组成,根据典礼的不同场合,总有六冕。六冕的内容如下:

  六冕:

  ①大裘冕(王祀昊天上帝):冕、中单、大裘、玄(黑里扬红)衣、纁裳(黄中并赤),玄与纁象征天与地的色彩。衣绘日、月、星辰、山、龙、华虫六章花纹,裳绣藻、火、粉米、宗彝、黼、黻六章花纹。共十二章。

  ②衮冕(王之吉服):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龙、山、华虫、火、宗彝五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九章。

  ③鷩冕(王祭先公与飨射):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华虫、火、宗彝三章花纹,裳绣藻、粉米、黼、黻四章花纹,共七章。

  ④毳冕(王祀四望山川):冕、中单、玄衣、纁裳,衣绘宗彝、藻、粉米三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共五章。

  ⑤絺冕(王祭社稷五祀):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绣粉米一章花纹,裳绣黼、黻二章花纹。希是绣的意思,故上下均用绣。

  ⑥玄冕(王祭群小即祀林泽坟衍四方百物):冕、中单、玄衣、纁裳配套,衣不加章饰,裳绣黻一章花纹。

  此外,六冕还与大带、革带、韨、佩绶、赤舄(Xì)等相配。

  周代诸候百官可用冕服从祭,按其等级从天子下递减,主要以琉数和章数区别,自制长期沿用,如唐代冠服制度还规定,五品以上官服衮鷩毳絺玄等各等冕服“助祭及亲迎则服之”。群官私祭时则另有祭服,如唐制,依等级用玄冕、爵弁、进贤冠、远游冠等祭服。

  朝服主要用于朝会,但历代有时也可代替祭服用于祭祀,其尺度各有不同。朝服历代主要发展出皮弁服、委貌玄端、绛纱袍等。

  2 后妃祭服——三翟:

   王有六冕,后有六服。周制掌管王后的穿着则为“内司服”《周礼·天官·内司服》:“掌王后之六服:袆衣、揄狄、阙狄、鞠衣、展衣、褖衣”其中前三种用于祭祀,后三种用于朝会、燕居。袆衣、揄狄,阙狄,都以翟鸟为纹饰,谓之“三翟”(汉郑玄注:“狄当为翟。翟,雉名……”)。

  所用衣料为黑色纱榖,为了衬托出衣上的纹彩,特地在衣内缀一层白色夹里,即《周礼》所谓的“素沙”。与这些服装相配用的还有大带、蔽膝及袜舄等等。

  后妃着祭服从祭于天子,然而后妃不可以参祭天地四方,惟有先王先公等人鬼祭方可。

  ①袆衣:玄色。刻缯彩绘翚文(彩绢刻成雉鸡之形,加以彩绘的纹饰)从王祭先王服袆衣,王着絺冕。 袆衣是皇后最高形制的礼服。也是册封、婚礼的吉服。

  ②揄翟:青色。刻缯并彩画摇(雉鸡的一种)文饰。后从王祭先公服揄翟,王着鷩冕。 揄翟也是皇太子妃最高级别的礼服。

  ③阙翟:赤色。只在缯上刻出文饰,而不彩画。后从先王祭群小祀则服阙翟,王着衣无章纹、裳仅一纹的玄冕。

  ④鞠衣:王后亲蚕礼的礼服。“黄桑服也,色如曲尘,象桑叶始生。月令:‘三月,荐鞠衣于先帝’,告桑事。” 所以,自然是桑黄色了。

  ⑤襢衣(展衣),以礼见王及宾客之服,其色白。

  ⑥褖衣,御于王之服,亦以燕居,其色黑,赤缘。不过也作“士妻的命服”讲。《礼·玉藻》:“再命袆衣,一命襢衣,士褖衣。” 《注》“此子、男之夫人及其卿大夫士之妻命服也。……诸侯之臣皆分为三等,其妻以次受此服也。……侯、伯、子、男之臣,卿为上,大夫次之,士次之。褖或作税。

  3 士之祭服

  周制,公卿冕服而祭,士助祭于公(大夫)可假用大夫级别的爵弁而祭,着玄衣纁裳。后世多以玄衣纁裳为士之公祭服(略有例外)。1815刻本《十三经注疏》载:“三夫人自阙翟而下,九嫔自鞠衣而下,世妇自襢衣而下,女御自褖衣而下,嫁时以服之。”黑衣赤缘的褖衣可为士妻助祭之服。士私家祭祀则用士级别(或许是玄衣黄裳)。

  宋《朱子家礼》载家祭,主人帅众丈夫深衣、主妇帅众妇女褙子。


  (四)祭献

  祭祀时向神主敬献的祭品很多,分为动物性祭品和非动物性祭品。

  动物性祭品,统称牺牲。“牺”,《说文》解为“宗庙之牲也”。郑云:牺,纯毛也。“牲”,“牛完全也”,周礼庖人注:“始养之曰畜,将用之曰牲,是牲者,祭祀之牛也。”供给祭祀的牛羊, 没有经选的称“畜”, 中选且卜日得吉的才称为“牲”。可用做祭牲的动物很多,牛羊猪鱼鹿马犬鸡雁鹑狐兔等皆可入祭。

   牛、羊、豕三牲全备称为太牢,是最高等级的祭献。羊、豕两牲则称少牢。《王制》曰:“天子社稷皆太牢,诸侯社稷皆少牢。” 牢是象形字,“养牛马圈也”。充人注曰:“牢,闲也。必有闲者,防禽兽触啮。牲繋于牢,故牲谓之牢。

  
图:甲骨文与金文中的“牢”


  牺牲用于祭祀之前要经过严格的卜选和育肥。重大祭祀时,祭牲在祭祀前三个月就要在牢内专门喂养。不同的祭祀对祭牲有不同的处理方式,如祭地时把赤色小牛埋在坛下,祭四时之神时把羊豕埋在泰昭坛下,祭山林川泽时把狸沉于水中。

  祭牲的生熟也有细致的讲究,祭天用牲血,祭先王用生肉,祭社稷用半生不熟的肉,一献之礼用熟肉。《祭法》郑注:“凡鬼者,荐而不祭”。一般来说,祭自然之神用生肉,祭人鬼则用熟肉。这是华夏先民按照经验推测出的不同神主的差异性的“进食方式”。但初祖用生,因为初祖在上古,上古不火食,无如此远祖者自然不能用生。后世祖则用熟。

  非动物性祭品,统称粢盛。包含各种粮食、果实、菜蔬等等。如明代释奠用稻粱、黍稷、枣、桃、榛、菱、饼、韭葅、菁葅、芹葅、笋葅等。家祭以果、菜蔬、羹饭等。

  《祭统》说,“水草之菹.陆产之醢.小物备矣.三牲之俎.八簋之实.美物备矣.昆虫之异.草木之实.阴阳之物备矣.凡天之所生.地之所长.苟可荐者.莫不咸在.示尽物也.外则尽物.内则尽志.此祭之心也”。凡是天地生长的可供荐献的都在这里,这就表示可以穷尽一切物品了。在外能穷尽物品,在内能竭尽心意,这就是祭祀时的用心。所以,连天子都要“亲耕于南郊”以供给祭祀时用的黍稷。王后也要“蚕于北郊”以供给祭祀时的衣服。


  (五)祭辞

  祭辞统称“祝”。是祭祀时使用的文辞。祝是祭祀与汉语文学结合的产物,好的祝文往往是流传千古的文学名篇。

  如前所说,“祝”是人神之间的传话人,而祝文就是这种传话的艺术。汉语文学博大精深,祝文也丰富多彩,极富感染力。从诗经中的庙颂诗歌到历代传世的祭祀文章,祝文已经成为汉语文学中宝贵的财富。

  祝文可分为庙祭文和墓祭文两类。庙祭文一般用于官方、重大祭祀场合,格式多为四言体的韵文。例如,历代天子宗庙祭祀、祭黄帝陵的祭文,都属于庙祭文。由于庙祭文格式多是固定的,因此很难出彩,历代的名篇不多。墓祭文形式则较为灵活,士庶阶层的私祭也可采用。多是文言散文、韵文或骈体文写成,唐韩愈《祭十二郎文》、宋欧阳修《泷冈阡表》、清袁枚《祭妹文》被称为中国文学史上三大祭文。

  祝文有比较固定的格式,一般结构是:

  标题:祭××文

  起首:以“维”开头,“某年某月某日,某人等伏于某人灵(墓)前,祝以文曰”

  正文:正文

  结尾:一般以“尚飨”“伏惟尚飨”结尾。意思是,恭敬地拜伏在神主前,请神主享用祭品吧。

  在祭祀过程中使用的简短的固定的祝辞也是祝文的一种。多在祭祀进行过程中、特别是各仪程转换的时候使用,可视为人神间直接的简短对话。这种祝辞一般都是成句,如家祭馂的时候,用祝辞曰:“祀事既成,祖考嘉飨,伏愿某亲,备膺五福,保族冝家。”。

  祭祀时青铜器上也常刻上赞颂的文字,即所谓“铭”,礼记说它是“称扬其先祖之美.而明着之后世者也”。铭刻铭文被说成一种高尚的行为,礼记认为,君子知道祖先的美德而不加赞颂,是君子之耻。

  *祝文读赏:

  【诗经·商颂·玄鸟】

   天命玄鸟,降而生商,宅殷土芒芒。古帝命武汤,正域彼四方。

   方命厥后,奄有九有。商之先后,受命不殆,在武丁孙子。武丁孙子,武王靡不胜。

   龙旗十乘,大糦是承。邦畿千里,维民所止,肇域彼四海。

   四海来假,来假祁祁。景员维河。殷受命咸宜,百禄是何。


  【乐府·郊庙歌辞一·汉郊祀歌·天地】

   天地并况,惟予有慕,爰熙紫坛,思求厥路。

   恭承禋祀,缊豫为纷,黼绣周张,承神至尊。

   千童罗舞成八溢,合好效欢虞泰一。九歌毕奏斐然殊,鸣琴竽瑟会轩朱。

   璆磬金鼓,灵其有喜,百官济济,各敬其事。

   盛牲实俎进闻膏,神奄留,临须摇。长丽前掞光耀明,寒暑不忒况皇章。

   展诗应律鋗玉鸣,函宫吐角激征清。发梁扬羽申以商,造兹新音永久长。

   声气远条凤鸟翔,神夕奄虞盖孔享。


  【明太祖洪武四年祭黄帝陵文】

   皇帝谨遣中书管勾甘,敢昭告于黄帝轩辕氏:

   朕生后世,为民于草野之间。当有元失驭,天下纷纭,乃乘群雄大乱之秋,集众用武。荷皇天后土眷佑,遂平暴乱,以有天下,主宰庶民,今已四年矣。君生上古,继天立极,作民 ,神功圣德,垂法至今。朕兴百神之祀,考君陵墓于此,然相去年岁极远;观经典所载,虽切慕于心,奈禀生之愚,时有古今,民俗亦异。仰惟圣神,万世所法,特遣官奠祀修陵,圣灵不昧,其鉴纳焉!尚飨!


  【袁枚·祭妹文】

   乾隆丁亥冬,葬三妹素文于上元之羊山,而奠以文曰:呜呼!汝生于浙而葬于斯;离吾乡七百里矣。当是时虽觭梦幻想;宁知此为归骨所耶?

   汝以一念之贞,遇人仳离,致孤危托落。虽命之所存,天实为之。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予幼从先生授经,汝差肩而坐,爱听古人节义事;一日长成,遽躬蹈之。呜呼!使汝不识诗书,或未必艰贞若是。余捉蟋蟀,汝奋臂出其间;岁寒虫僵,同临其穴。今予殓汝葬汝,而当日之情形,憬然赴目。予九岁憩书斋,汝梳双髻,披单缣来,温《缁衣》一章。适先生奓入户,闻两童子音琅琅然,不觉莞尔,连呼则则。此七月望日事也。汝在九原,当分明记之。予弱冠粤行,汝掎裳悲恸。逾三年,予披宫锦还家,汝从东厢扶案出,一家瞠视而笑;不记语从何起,大概说长安登科,函使报信迟早云尔。凡此琐琐,虽为陈迹,然我一日未死,则一日不能忘。旧事填膺,思之凄梗,如影历历,逼取便逝。悔当时不将嫛婗情状,罗缕纪存。然而汝已不在人间,则虽年光倒流,儿时可再,而亦无与为证印者矣。

   汝之义绝高氏而归也,堂上阿奶,仗汝扶持;家中文墨,目失汝办治。尝谓女流中最少明经义,谙雅故者;汝嫂非不婉嫕,而于此微缺然。故自汝归后,虽为汝悲,实为予喜。予又长汝四岁,或人间长者先亡,可将身后托汝,而不谓汝之先予以去也。前年予病,汝终宵刺探,减一分则喜,增一分则忧。后虽小差,犹尚殗碟,无所娱遣,汝来床前,为说稗官野史可喜可愕之事,聊资一欢。呜呼!今而后,吾将再病,教从何处呼汝耶?

   汝之疾也,予信医言无害,远吊扬州。汝又虑戚吾心,阻人走报;及至绵惙已极,阿奶问望兄归否?强应曰:"诺"。已予先一日梦汝来诀,心知不详,飞舟渡江。果予以未时还家,而汝已辰时气绝。四肢犹温,一目未瞑,盖犹忍死待予也。呜呼痛哉!早知诀汝,则予岂肯远游?即游,亦尚有几许心中言,要汝知闻,共汝筹画也。而今已矣!除吾死外, 当无见期。吾又不知何日死,可以见汝;而死后之有知无知,与得见不得见,又卒难明也。然则抱此无涯之憾,天乎?人乎?而竟已乎!

   汝之诗,吾已付梓;汝之女,吾已代嫁;汝之生平,吾已作传;惟汝之窀穸,尚未谋耳。先茔在杭,江广河深,势难归葬,故请母命而宁汝于斯,便祭扫也。其旁葬汝女阿印;其下两冢,一为阿爷侍者朱氏,一为阿兄侍者陶氏。羊山矿渺,南望原隰,西望栖霞,风雨晨昏,羁魂有伴,当不孤寂。所怜者,吾自戊寅年读汝哭侄诗后,至今无男,两女牙牙,生汝死后,才周晬耳。予虽亲在,未敢言老,而齿危发秃,暗里自知,知在人间,尚复几日!阿品远官河南,亦无子女,九族无可继者。汝死我葬,我死谁埋?汝倘有灵,可能告我?

   呜呼!身前既不可想,身后又不可知;哭汝既不闻汝言,奠汝又不见汝食。纸灰飞扬,朔风野大,阿兄归矣,犹屡屡回头望汝也,呜呼哀哉!呜呼哀哉!


  【雪域桃源·丙戌端午杭州汉家子弟祭屈子文】

   维

   丙戌年五月庚申,杭州汉家子弟某等(依次列出名字),聚伏于大江之畔,公祭屈子之灵,祝以文曰:

   呜呼!屈子以忠言见谮,弃沦荒野。虽见绌放流,犹睠顾故国,系心君王。每为邦忧,少为身谋。迨及国破君丧,自沈汨罗,成仁以殉。何其壮哉!何其烈也!楚民怜其怀忠而殁,惧水族噬其骸,遂煮米为粽,于每岁五月初五日投江中,令鱼鳖龙鲟食之,祷祝以礼,请以毋得伤其躯。又为立祠于所,世以祀之。间以龙舟竟渡,以为博技。此盖为端午民俗之缘起也。五月祭江之俗,非拘于江汉之间,天下皆同也。自汉兴以来,普天之下,率土之滨,皆以怀悼,风行二千载不辍。饮井水之处,皆知屈子之忠。戏闺阁之间,悉闻端午之义。公忠体国之心,垂昭千古。杀身殉道之举,旌扬万世。洁志壮节,实可感也!

   太史公曰:“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邪曲之害公也,方正之不容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离骚之美,独无匹焉。百世后昆,莫不仰止。又嘉云:“屈平之作离骚,盖自怨生也。国风好色而不淫,小雅怨诽而不乱。若离骚者,可谓兼之矣。上称帝喾,下道齐桓,中述汤武,以刺世事。明道德之广崇,治乱之条贯,靡不毕见。其文约,其辞微,其志絜,其行廉,其称文小而其指极大,举类迩而见义远。其志絜,故其称物芳。其行廉,故死而不容自疏。濯淖污泥之中,蝉蜕于浊秽,以浮游尘埃之外,不获世之滋垢,皭然泥而不滓者也。推此志也,虽与日月争光可也。”吾等观之,屈子遗文之美,安止于此耶!忧国之心,痛于《哀郢》,伤怀之情,彰于《怀沙》。田园之情,乐于《橘颂》,嘉遁之节,幽于《山鬼》。于戏!美哉!黄绢幼妇,外孙齑臼,滋流万代。李太白得其精髓,杜工部受以训蒙。韩昌黎取之博采、柳河东乐乎嘉美。欧、苏、王、曾诸家,无不阴受其赐。虽云慨然自成,妙笔生花,各为一家宗师,微屈子之先驱,安至此哉!屈子之德,大矣哉!

   吾等仰观以按,屈子之文,如昭日浩月,明洁贞庄,合尚书之微言,应春秋之大义。后世诸贤,多取以自励。史迁蒙辱,引屈文以发愤,乃成《太史公书》。仲淹遭谪,读骚辞以明志,遂有《岳阳楼记》。或嘉云:希文忧乐关天下,屈子襟怀寄楚骚。此为至当之论也。

   朱子云:读书志在圣贤,非徒科第。为官心存君国,岂计身家。后世诸贤,秉持以正,修身齐家,荷志怀忠,待时以安天下。兵燹突发之日,国危邦覆之际,英杰挺身赴汤,贤达冒矢平乱,扶危济难,出民水火。岳武穆、文少保、于兵部、袁督师等,莫不如是。及于无辜罹难,临刑就戮,慷慨自若,盖同于屈子也。而秦会之、留梦炎、徐有贞、钱龙锡诸贼,陷谮忠良,积毁销骨,几如于子兰也。君子主阳,刚健至大。小人主阴,深刻密鸷。千秋逆贼之行,几出一辙。万世忠良之品,似如一人也!是故,忠良之道恒同,奸佞之途如一,古今一理也。端午之俗,世代相传,盖取宏发先贤之意,修身性、正人伦、美风俗、崇明教,晓谕子孙也。由此以观,屈子之节,如明灯高烛,精魂常在,永放异彩也!美矣!

   神州自道咸以来,国势日蹙,江河日下。西洋诸夷,辄以欺凌。辛亥驱虏,危邦再造。己丑鼎革,新朝肇基。外蛮虽已尽逐,王化未得宣谕。西说肆虐,邪议猖獗。高丽、扶桑,被发左衽之地,闻为窃笑。高丽申遗于联合之国,盗我中华之菁礼。山林为之疾呼,朝堂未予争言。呜呼!九州岛坤舆,圣道祖居,号为礼仪之邦,先王遗制,竟沦失于东夷,实为奇辱也!

   吾等轩辕苗裔、神农子孙,今聚江滨,临祭先贤,宏华夏之古礼,扬民族之精神。昭示天下,彰达寰宇。吾等必竭智穷力,振扬邦威。待得有成之日,复以伏告烈士云。

   呜呼!用侑歆祀,伏惟尚飨。



  (六)礼乐

  礼乐不可分。在祭祀、燕飨、朝觐、军旅等重大典仪中,宫廷雅乐都是极重要的组成部分。雅乐是华夏礼乐制度的独特产物,古典音乐的巅峰,从周代一直延续传承数千年。雅乐歌辞至今仍保留在《诗经》雅、颂,《乐府》郊庙歌辞等篇章中。

  周代雅乐是历代雅乐的源头和正朔,对后世雅乐影响至深。《周礼·大司乐》:“以六律、六同、五声、八音、六舞、大合乐。以致鬼、神、示,以和邦国,以谐万民,以安宾客,以说远人,以作动物。乃分乐而序之,以祭、以享、以祀。乃奏黄钟,歌大吕,舞云门,以祀天神;乃奏大簇,歌应钟,舞咸池,以祭地示;乃奏姑洗,歌南吕,舞大,以祀四望;乃奏蕤宾,歌函钟,舞大夏,以祭山川;乃奏夷则,歌小吕,舞大濩,以享先妣”。

  据考,周代乐官在全部礼官中的比例占到了三分之一,使用的乐器约在88-133种之间。雅乐所用乐器以编钟和编謦等为主,汉代以后雅乐的主要乐器逐渐被新兴的乐器如琵琶、横吹等所取代。

  祭孔音乐是祭祀雅乐的重要代表,至今在韩国还留有残迹。历代祭孔礼乐多有变化,如开元礼,皇太子释奠,迎神用诚和之曲,宋政和亲祀仪,迎神作凝安之曲,明代用大晟登謌乐。


  (七)礼容

  礼容,是行礼者在行礼时的容貌、体态等,是礼义的外在表现,从中可见行礼者内心是否诚与敬。

  《玉藻》:“祭,容貌颜色,如见所祭者。” 《祭义》描述了祭祀时祭者的感受:祭祀那天,进入庙室,在放置祖先神位的地方仿佛能看到亲人。转身出门,肃穆中仿佛听到了亲人说话的声音。出门之后,耳边仍有祖先喟然长叹的声音。孝子祭祀时,要竭尽全力表现得诚恳和恭敬,要竭力使礼节不要有什么过失。进退都要恭敬,好象就在父母面前,正在听从父母的召唤。从他的祭祀就可以看出他的孝敬:他站立时,用前屈的身体表示孝敬。走上前时,和颜悦色表示孝敬。献上祭品时,用想让神灵享用的心情表示孝敬。直到退后站立时,好象等待接受命令。在祭品撤下后退下来时,恭敬庄重的神色仍未从脸上消失。助祭的宾客都走了,孝子还站在那里。祭祀结束后,孝子神情恍惚,好象亲人还会进去。做不到这些,就是粗野、疏远、不真心爱戴、傲慢的表现,就是忘了祖先,这样的祭祀就失去了意义。

  其实,礼容并没有规定的程序,关键在于内心的表达。《祭义》还记载了这样一段对话:

  孔子在祭祀时,捧着祭品怀着恭敬的心情走向亲人的灵位,走得很快,步子急促。祭祀之后,子贡问:“您说祭祀时要仪态从容,神情矜持,您今天却不是这样,为什么呢?”孔子说:仪态从容,是疏远的表情,神情矜持,是专注于自我的表现。疏远又专注于自己,怎么能与亲人的神灵交接呢。所以说,礼不能一概而论,应该针对不同的情况做好自己应当做的事。


  (八)等差

  等差是传统礼乐制度中最重要的特征之一,有鲜明的等级性。什么等级的人行什么等级的礼,不得僭越。等差从祭礼的各个要素中体现出来,又分为不同的情况,对此,《礼器》做了概括:

  一、礼有以多为贵者:如,宗庙之数,天子七庙,诸侯五庙,大夫三庙,士一庙。行礼时用的豆,天子二十六,诸公十六,诸侯十二,上大夫八,下大夫六。

  二、有以少为贵者:如,天子无介,郊天特牲,天子适诸侯。诸侯膳以犊。

  三、有以大为贵者:如宗室之量,器皿之度,棺椁之厚,封丘之大,都是以大为贵。

  四、有以小为贵者:庙之祭。贵者献以爵。贱者献以散。尊者举觯。卑者举角。

  五、有以高为贵者:天子之堂九尺。诸侯七尺。大夫五尺。士三尺。

  六、有以下为贵者:如最高的祭不用坛,燔柴祭天只在地面清扫出一块地方为祭。

  七、有以文为贵者:如天子龙衮.诸侯黼.大夫黻.士玄衣纁裳.天子之冕.朱绿藻.十有二旒.诸侯九.上大夫七.下大夫五.士三。

  八、有以素为贵者:如,大圭不琢,大羹不和,大路素而越席。大圭是天子祭祀时插在绅带之间的玉器,不加雕琢。大羹是煮肉汁,不加盐菜不致五味。大路,祭天用的木车,几乎不加装饰,上面铺的是蒲席。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