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二 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
  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
  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李世民 《除夜》

   夏历腊月最后一日谓之除夕,又叫除夜。顾名思义,便是旧岁至此夕而除,新岁自明晨开始,是为除旧布新。《梦梁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除夕是华夏新年中元旦之外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是除夕核心的主题。

   【庭燎】

   除夕夜,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炭火盆,古称“庭燎”、“籸盆”,现在称“生旺火”,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庭燎的目的除了日常的照明,便是驱邪、祭神祭祖,生旺火则象征着兴旺发达。

   庭燎很早就成为除夕的国家礼仪,《汉仪》:“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 《隋书·礼仪志》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

   民间的庭燎也很流行,《岁华纪丽》:“除夜烧骨骨出,为熙庭助阳气。” 《四时纂要》:“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明代《熙朝乐事》载:“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

   【爆竹】

   《荆楚岁时记》:“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火朴〕〔火毕〕有声,而山臊惊惮。《元黄经》所谓山〔犹巢〕鬼也。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燃烧竹子发出声响,以驱除山臊恶鬼。爆竹的灵感很可能来自于除夜的庭燎风俗,不负责任地假想:当无意间丢进燎火中的一节竹子发出了巨大的爆响时,新的创意产生了——这个玩笑不必在意,不过宋代《瓮牖闲评》有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庭燎的旺火加上竹子的声响比单纯的庭燎效果要好,于是流行开来。在火药技术没有普及前,爆竹一直都是烧竹子,比如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元稹《景申秋八首》:“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通俗编排优》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传说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在竹筒里装入硝石,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后来人们开始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配成火药,就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了串,这样就和如今的“编炮”几无二致了。

   爆竹的用途也掺进了“年”的传说中,用它来驱赶山中那种叫做“年”的怪兽——由此可见,这个传说实际是一个历经了数千年加工修饰而成的产品。

   【桃符——春联】

  

图:汉画“朱雀,神荼辅首衔环/朱雀,郁垒,辅首衔环”


  桃木在中国传统礼俗中是有代表的避邪之物,这种习俗可以追溯到先秦。《山海经》说: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对于恶鬼,他们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新年到来前,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魏六朝沿袭了这一风俗,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悬苇索,画神荼、郁垒。苇索即芦苇叶,绑鬼之物,民间认为芦苇叶边有小锯齿,伤手出血,似菖蒲那样像宝剑,所以能“御鬼”。

  由于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桃人,甚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 桃符与桃板略有不同,它是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原来是插在门前地下的。后来,桃符、桃板合二为一,仍然称为桃符,但是写了字,挂在门上。五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对联。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逐渐变成在纸上写春联。画神像的风俗也变成了在纸上画门神,成了后来的门神画,年画。

  由于人们常用变幻莫测的草书书写桃符上的文字,所以被叫做“姽婳桃符”,姽有美好、变幻的意思,这个词后来被讹传成了“鬼画桃符”“鬼画符”,成了形容字迹潦草的贬义词——真晕。

  明代以后还有一种“将军炭”。 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明刘若愚《酌中志》:“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 《帝京岁时纪胜》:“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对,插脂麻秕,立将军炭,各家团拜。” 《金鳌退食笔记》说:“凡宫中所用红箩炭,皆易州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罗炭,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将军或仙童、钟馗,各成对,高三尺,金装彩画如门神,黑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彩妆’。

  【守岁】

  除夕守岁风俗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荆楚岁时记》“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章云:“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意即,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皇家在除夕也守岁,唐太宗李世民赐宴侍臣一起守岁,留下了四首守岁诗。《东京梦华录》也有守岁的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的食品,有各种美味佳肴,还有饺子、年糕、汤圆等。饺子,宋代以前称做“角子”, 或“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饺子寓意新年“交于子时”,是新年第一顿饭。守岁时,人们还饮椒柏酒、屠苏酒(将在元日节俗中详述)、吃五辛盘,以驱邪、除病。

  现在人们谈到守岁风俗的时候,往往只强调合家团圆的意义,实际上守岁风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驱疫避邪。驱邪是华夏传统节日最主要的意义之一,上巳祓禊、端午禳毒、重阳饮菊酒都是如此。先是传说除夕有山臊恶鬼,后来还有传说中的“年”兽,都是在除夕之夜出没,人们对岁末的这个时刻感到恐惧,于是燃爆竹驱鬼,制桃人桃符驱鬼,守岁时彻夜不眠,也是为了恶鬼凶魅保持警惕。

  所以,除夕风俗的主题,其实包含了驱鬼除疫,消灾祈福、除旧布新等内容。其核心在于一个“除”字,除夕,是华夏岁时节日中一个神奇瑰丽富有神秘气息的节日。

  【傩仪】

  傩仪起源于上古,大概是最权威的除灾驱邪仪式了,因此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除夕之夜,傩仪会几千年风行。《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崇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崇’而罢。

  
图:南宋 《大傩图》


  
图:大傩舞


  【藏钩】

  藏钩是守岁时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荆楚岁时记》:“岁前,又为藏彄之戏……叟妪各随其侪为藏彄,分二曹以校胜负。”这个游戏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汉武帝钩弋夫人,本姓赵,河间人,据说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使其双手伸展,手中现一钩。武帝娶她回宫,号“钩弋夫人”又称“拳夫人”。《三秦记》载,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

  这种“藏钩”姿态后来成为一种宴饮中的娱乐助兴节目。《风土记》记载了其玩法:“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若人偶则敌对,人奇则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藏为一都……藏在上曹即下曹射之,在下曹即上曹射之。”参加的人分为两曹,即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她可以随意依附这组或那组,称为“飞鸟”。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射覆】

  “射”意为“猜度”,“覆”,则是“遮盖隐藏”。由此发展出每次游戏中的“覆者(设谜者)”和“射者(猜度者)”。汉代时流行的射覆游戏还比较直接,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汉书》颜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

  射覆后来发展成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若射者猜不出或猜错以及覆者误判射者的猜度时,都要罚酒。《红楼梦》中提到射覆是最早的酒令游戏。史料载,三国魏管辂、晋郭璞都有射覆之事,唐李商隐《无题二首》诗有“隔座送钩春酒暖,分曹射覆蜡灯红”句,清沈复《浮生六记》卷一闺房记乐有“芸不善饮,强之可三杯,教以射覆为令”。

  《红楼梦》第六十二回有关射覆酒令的记载:

  宝钗笑道:“把个酒令的祖宗拈出来。‘射覆’从古有的,如今失了传,这是后人纂的,比一切的令都难。这里头倒有一半是不会的,不如毁了,另拈一个雅俗共赏的。”探春笑道:“既拈了出来,如何又毁。如今再拈一个,若是雅俗共赏的,便叫他们行去。咱们行这个。”说着又着袭人拈了一个,却是“拇战”。史湘云笑着说:“这个简断爽利,合了我的脾气。我不行这个‘射覆’,没的垂头丧气闷人,我只划拳去了。”探春道:“惟有他乱令,宝姐姐快罚他一钟。”宝钗不容分说,便灌湘云一杯。探春道:“我吃一杯,我是令官,也不用宣,只听我分派。”命取了令骰令盆来,“从琴妹掷起,挨下掷去,对了点的二人射覆。”宝琴一掷,是个三,岫烟宝玉等皆掷的不对,直到香菱方掷了一个三。宝琴笑道:“只好室内生春,若说到外头去,可太没头绪了。”探春道:“自然。三次不中者罚一杯。你覆,他射。”宝琴想了一想,说了个“老”字。香菱原生于这令,一时想不到,满室满席都不见有与“老”字相连的成语。湘云先听了,便也乱看,忽见门斗上贴着“红香圃”三个字,便知宝琴覆的是“吾不如老圃”的“圃”字。见香菱射不着,众人击鼓又催,便悄悄的拉香菱,教他说“药”字。黛玉偏看见了,说“快罚他,又在那里私相传递呢。”哄的众人都知道了,忙又罚了一杯,恨的湘云拿筷子敲黛玉的手。于是罚了香菱一杯。下则宝钗和探春对了点子。探春便覆了一个“人”字。宝钗笑道:“这个‘人’字泛的很。”探春笑道:“添一字,两覆一射也不泛了。”说着,便又说了一个“窗”字。宝钗一想,因见席上有鸡,便射着他是用“鸡窗”“鸡人”二典了,因射了一个“埘”字。探春知他射着,用了“鸡栖于埘”的典,二人一笑,各饮一口门杯……

   ……湘云又和宝琴对了手,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子。李纨便覆了一个“瓢”字,岫烟便射了一个“绿”字,二人会意,各饮一口……

   ……底下宝玉可巧和宝钗对了点子。宝钗覆了一个“宝”字,宝玉想了一想,便知是宝钗作戏指自己所佩通灵玉而言,便笑道:”姐姐拿我作雅谑,我却射着了。说出来姐姐别恼,就是姐姐的讳‘钗’字就是了。”众人道:“怎么解?”宝玉道:“他说‘宝’,底下自然是‘玉’了。我射‘钗’字,旧诗曾有‘敲断玉钗红烛冷’,岂不射着了。”湘云说道:“这用时事却使不得,两个人都该罚。”香菱忙道:“不止时事,这也有出处。”湘云道:“‘宝玉’二字并无出处,不过是春联上或有之,诗书纪载并无,算不得。”香菱道:“前日我读岑嘉州五言律,现有一句说‘此乡多宝玉’,怎么你倒忘了?后来又读李义山七言绝句,又有一句‘宝钗无日不生尘’,我还笑说他两个名字都原来在唐诗上呢。”众人笑说:“这可问住了,快罚一杯。”湘云无语,只得饮了。

  射覆酒令方法

  清人俞敦培的《酒令丛钞·古令》中有记述:“然今酒座所谓射覆,又名射雕覆者,殊不类此。法以上一字为雕,下一字为覆,设注意‘酒’字,则言‘春’字、‘浆’字使人射之,盖春酒、酒浆也,射者言某字,彼此会意。”分析《红楼梦》六十二回的射覆酒令即与此同,覆者先用诗文、成语和典故因隐寓某一事物,射者猜度,用隐寓该事物的另一诗文、成语和典故等揭谜底。比如,掷骰对了点子的宝钗和探春两人分别覆、射,探春覆了个“人”字和“窗”字——两覆一射。宝钗想到探春用的是“鸡窗”“鸡人”二典,便用“鸡”字射了一个“埘”——用了“鸡栖于埘”的典;再如,李纨和岫烟对了点后,李纨覆“瓢”字,概用“瓢樽空挂壁”(苏辙《九日三首》之一)的典,隐带“樽”字,岫烟射—“绿”字,概用诗句“愁向绿樽生”(刘希夷《送友人之新丰》)的典故。

  【接神】

  除夕灶王爷便带着一家人应该得到的吉凶祸福,与其他诸神一同来到人间。灶王爷被认为是为天上诸神引路的,其他神回到天上,只有灶王爷会长久地留在人家的厨房内。迎接诸神的仪式称为 “接神”或“接灶”。接灶仪式要简单得多,换上新灶灯,在灶龛前燃香就算好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