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五 节日连珠

——小节缤纷,千年积淀的岁时人文


  整个新年是由大大小小十几个节日组成,比较完整的过程是:

  腊月二十三 祭灶日(小年)
  腊月二十五 接玉皇、赶乱岁
  腊月二十七 洗浴日
  除夕前一日 小除夕
  岁尾 除夕日
  正月初一 元日(元旦)鸡日
  正月初二 狗
  正月初三 羊日(天庆节:小年朝)
  正月初四 猪日
  正月初五 牛日(破五、送穷五)
  正月初六 马日
  正月初七 人
  正月初八 谷日
  正月初九 天日
  正月初十 地日
  立春节(每年立春日,一般在西历每年2月3日至5日间)
  正月十五 上元节(元宵节)


   人们对于传统新年丧失兴趣和感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这些小的节日流失的特别严重,明珠遗散,珠不成链,自然难以聚拢光辉。当然了,小节众多,并不必要每个都过,但却有必要心里有数,至于祭灶日(小年)、鸡日、人日、立春节等几个小节则颇有趣味,还是值得一过的。

  祭灶、鸡日、人日、立春,就这么一串明珠来历数一番……


  (一) “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尽掩明月光”——祭灶日

  食者,人之大欲,生民之本,存亡之道,不可不查也——套用《孙子兵法》开篇那句义正辞严的警语,开个玩笑,让我们轻松地解读这个节日。

  民以食为天,这句话是中华文明中的硬道理。要知道,华夏可是个宗教色彩淡薄但人文气息浓郁的文明,但她向来懂得生活的艺术与世俗的浪漫。于是,中华的传统神祗也不似他方文明那般高高在上遥不可及,他们就倘佯在我们的日用常行之中,于庖下堂间,或坐或卧,展开与凡人一般无异的和颜悦色,人们呢,自然也不必如西方神权下的羔羊那般诚惶诚恐五体投地,而总是自然、幽默却不失虔诚地供奉祭祀,或祈福禳灾,或诉寄一家的温饱疾苦。这些生息于人间烟火中的神明们,其中最典型也最有趣味的恐怕要算灶神了。祭灶日便是针对他的示敬之日,且正是这一日,拉开了五十多个华夏传统节日里的压轴戏——新年的序幕。

  灶神神龛的起源,或许与半坡遗址那灶下的贮火种陶罐有着某种关联,以至于后来的《礼记·礼器》中有这样记述:“燔柴于奥,夫奥者,老妇之祭也,盛于盆,尊于瓶。”祭灶,很可能是悠久的史前遗风;有说法认为,灶神信仰源于华夏先民的火崇拜与太阳崇拜,那便与祝融、炎帝有关。《周礼》有:“颛顼氏有子曰黎,为祝融,祀以为灶神。”可想而知,火是安全与温暖的象征,是食物的来源,自然也是上天的惠赐。当野火逐渐被人类驯服成为灶火时,神圣的祭火仪式也就自然转化。祭灶在商周时都十分隆重,分别为商“五祀”与周“七祀”之一,只不过在当时还放在夏季进行。那时的祭灶是荤祭,郑注《礼记》中有:“祭灶之礼,先席于门之奥,东面,设主于灶陉,乃制肺及心肝为俎,奠于主西。又设盛于主南,亦祭黍三,祭肺、心、肝各一,祭醴三。”当然,除了这心肝肺三物外,还要用鸡当祭牲,这就是《白虎通·五祀》所云“祭牲,灶以鸡。”

  汉代是祭灶礼俗的一个重要发展时期,因为锅台灶的形式成熟于汉代,祭灶日也移至了腊月,逐渐融入正月元日的节日系列,从此,这种模式延续两千多年至今。《史记·封禅书》中说道士李少君进言汉武帝说祭灶可益寿,“于是,天子始亲祀灶。”天子参与的活动大都很有宣传效果,加上汉代是一个想象力丰富的时代,灶神的传说在此时已变得有鼻子有眼。人们传说灶神是长居人间的小神,并“晦日归天,白人罪”,俨然一个安插在人间的便衣骨干。《后汉书·阴兴传》说到宣帝时有一个名为阴子方的人,他“至孝有仁恩”,腊日(汉代为冬至后第三个戌日,后改为十二月初八)那天早饭后,灶神竟现了形,子方受宠若惊,“子方再拜受庆,家有黄羊,因以祀之。”灶神对他的奖赏也非常实惠,“自是已后,暴至巨富。”,于是,“故后常以腊日祀灶荐黄羊焉。”顺便提一下,这里说的黄羊是指狗。杀狗祀灶的习俗从此流传甚久。

  晋代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提到腊日以豚酒祭灶,这时仍是荤祭。梁简文帝还撰有《灶经》十四卷,葛洪的《抱朴子·微旨》和周处的《风土记》就更生动了,比如说:“腊月二十四夜祀灶,灶神翌日上天,白一岁事。”天哪,要打小报告了,尽管一年里安分守己,好歹还是得先一 天款待一下嘛。从这时起,祭灶的传说与日期逐渐固定下来,与今日无异。

  唐代时,司命神与灶神合而为一,祭灶因此添了“醉司命”一俗,《辇下岁时记》中,除了“僧道看经,备酒果送神”外,还少不了“酒糟抹于灶门之上,谓之醉司命”,以宋代《东京梦华录》的解释是:让灶神“喝个酩酊大醉,吃个肚儿圆,好教他替家中人多说一些方便话。”这份狡黠真是趣味得可爱。另外唐代开始还添了镜俗,即所谓“镜听”,《月令萃编》:“洒扫置香灯于灶门,注水满铛,置杓于水,虔礼拜祝。拨杓使旋,随柄所指之方,抱镜出门,密听人言,第一句便是卜者之兆”。铛,音chēng,三足的容器,杓即勺子。新年来临时,女子思念未归的丈夫、亲人,祀灶或除夕之夜,以“镜听”卜其归讯和凶吉。

  唐时有两首有名的“镜听词”,就描绘了女子“镜听”的过程。李廓《镜听词》:“匣中取镜辞灶王,罗衣掩尽明月光。昔时长著照容色,今夜潜将听消息。门前地黑人来稀,无人错道朝夕归。 更深弱体冷如铁,绣带菱花怀里热。铜片铜片如有灵,愿照得见行人千里形。” 王建《镜听词》:“重重摩挲嫁时镜,夫婿远行凭镜听。回身不遣别人知,人意丁宁镜神圣。怀中收拾双锦带,恐畏街头见惊怪。嗟嗟口祭口祭下堂阶,独自灶前来跪拜。出门愿不闻悲哀,郎在任郎回未回。月明地上人过尽,好语多同皆道来。卷帷上床喜不定。与郎裁衣失翻正。可中三日得相见,重绣锦囊磨镜面。

  宋代祀灶多承唐俗,总共有醉司命、贴灶马、烧纸钱、上供品等。宋代是极富有生活情趣的朝代,范成大一首《祭灶诗》可见一斑:“古代腊月二十四,灶君朝天欲言事。云车风马小留连,家有杯盘来典祀。猪头烂熟双鱼献,豆沙甘粉粉饵圆。男人扎礼女人避,酹酒烧钱灶君喜……”宋代祭灶的供品也极丰富,《梦梁录》中有:“蔬食、饧、豆祀灶”“萁豆、花果、五色米等。

  明代的饮食文化比宋代有过之而无不及,《帝京景物略》中记:“二十四日以糖剂、饼、黍、糕、枣、栗、胡桃、炒豆祀灶君。以糟草秣灶君马。”灶君依然要履行“上天白人间事”的职责,于是人们常祝以文曰:“好多说,不好少说”。不过,从宋代起就可看出,祭灶已是女子的禁忌,甚至连祀后的祚食,女子都不能口染分享,否则便是不祥。还可以看到,祀灶已改成了素祭,多用糖饧糕饼等物,不过明代宫廷内还依然保留着古时的荤祭。

  清代的祭灶习俗依然不衰,本来满族入关前是没有这一习俗的,但清廷对此表现出极大的热情。《清稗类抄》云:“乾隆一朝,大内祀灶”。清代的祀灶仪式排场非常大,皇帝皇后亲王贝勒都要放假专门做这项工作,供品也极为丰富。本来盛于民间的活动得到了官方的大力弘扬,祭灶礼仪更加细致复杂化,灶神图像也丰富起来,从最早记于《礼记》上的灶神为一“老妇”转为各种不同的想象。灶君不觉中成为男子,有的是灶神一人独坐,称“官灶(鳏灶)”, 为官衙或商家作坊者贴用;有的是夫妇二人执圭并坐,称“家灶”,为一般家中供奉;有的则是中间灶君,两边各一位夫人,俗称“三头灶”。还有一种“赵军官”的有趣灶贴,印有赵云持枪骑马,下有文武财神、福禄星官等,据说非平常人家所贴者,因恐灶神上天言事,贴“赵军”以祈平安。贿赂不成便强行恐吓,也是一种耐人寻味的心理反映。

  总之,腊月祭灶习俗一直沿袭至近代,彻底破四旧前都十分兴盛,近二十年来逐渐有了复苏的迹象。本来疏离得时间不算长,复兴起来也很容易,且祭灶在各地还有着细节的差异,不过大致路数都一样,月廿日的“除残”,也就是大扫除,俗称“掸烟尘”,年内也就是只有这几日可以上下破忌大扫除的,因为灶君老爷上天去了,才可如此无所禁忌地上下大动。廿三日辞灶,贴灶马、上供,少不得醉司命、涂神口之类的“贿赂”。虽有“男不拜月,女不祭灶”的古训,但山东一带却多由主妇领小儿女祭灶,恐怕也与旧时男人多离家出关,女子当户这种历史有关。

  如果不能理解中华文化的现实性,便不会体会到灶台是何等重要,作为家庭生活的中心,它实际是神圣的饮食之坛、光明温暖的中心与祭祀之地。在居室结构不发达的上古,以灶的位置为中心排布了尊卑长幼之序,“避灶之礼”还是待客之道,意即将有光亮和温暖之位让给客人坐;最早的灶神的形象为一位老妇,反映了女子在司掌举家食饮中的举足轻重角色。早期,女子尚有较高的社会地位,没有见到有女子不能祭灶的说法,历史的发展规律是女子的禁忌不断增多,到了近代尤甚,不知因何借口,总之宋代后已见女子被逐出了祭灶这一神圣的活动,尽管这方天地是她们经年活动的地盘。任何一种民俗的历史流转往往都会泥沙俱下,并不必要因循守旧,而是溯洄从源,细细分析,体味到个中的核心与深意,才是秉承古礼的根本。

  祭灶过节建议:

  祭灶日也是洒扫日,洒扫迎接新年到来。祭灶夜,穿上祭服,请出灶神神位,以猪肉、狗肉、鱼肉、豆沙圆、蔬菜、水果、枣、栗、饧糖等祭祀灶神,仪程依祭礼方案简化,祭后分胙聚餐。女子可用镜听之俗,当然,这只是借以抒解感情和心愿,对结果不必过于认真。


  (二)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鸡日

  年画中常见鸡的形象,一般的解说是,“鸡”“吉”谐音,取其吉利也。事实却并非如此,这是今人不知其故的附会。南朝董勋《问礼俗》曰:“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单纯的谐音根本无法支撑这一流传久远的节俗。

  



  考察中国与西方创世的神话,两者有惊人的相似之处,《圣经》说,上帝七日创世,而中国神话也有类似的故事。叶舒宪先生考证,我国古代和世界其他地区一样存在着神灵在七天之内依次创造动物与人类的神话,直接影响到新年的习俗。董勋《答问礼俗》:“正月一日为鸡,二日为狗,三日为羊,四日为猪,五日为牛,六日为马,七日为人。正旦画鸡于门,七日贴人于帐。” 正月初一把鸡的画像贴在门上,或直接画鸡于门,这是象征鸡在第一天被创造。到了正月初七,则把人像贴在帐上,以象征人类在第七天被创造。从初一到初七,依次称为鸡日、狗日、羊日、猪日、牛日、马日、人日,这是古人对创世神话的民俗记忆和全景模拟。从初一到初七,也有对应的风俗宜祭,曰,一日不杀鸡,二日不杀狗,三日不杀猪,四日不杀羊,五日不杀牛,六日不杀马,七日不行刑。

  元旦的鸡日和初七的人日,是其中最重要的两个节日,鸡日,是创世的首日,是开天辟地的宇宙的开端,象征着日出、光明、阳气,是新生命的起始。人日,则是万物之灵,人类的起源纪念日。

  鸡在中国古代又被奉为“五德之禽”,《韩诗外传》云,“头戴冠者,文也;足傅距者,武也;敌在前敢斗者,勇也;见食相呼者,仁也;守时不失者,信也”。有文、武、勇、仁、信这五德,倒也担得起混沌初开创世首日的责任。

  鸡日的风俗,最主要的是画鸡于户。《荆楚岁时记》“帖鸡户上、桃符镇鬼”篇载,元旦日,“帖画鸡户上,悬苇索于其上,插桃符其傍,百鬼畏之。”在纸帖上画只鸡,帖在门上,把苇索悬挂在画鸡上面,桃符树立在纸帖两旁,各种鬼都会害怕。按语解说了鸡的驱邪涵义:魏朝议郎董勋说:现在正月初一和腊月的早晨,门前烧香纸,树桃人,把松柏树枝扭成绳索挂在上面,杀只鸡把鸡血洒在门户上,驱逐瘟疫,这是一种礼俗。《括地图》上说:“桃都山上有颗大桃树,盘旋弯曲三千里,树上有只金鸡,太阳照在树上,金鸡就啼叫。桃树下有两个神人,一个叫郁,一个叫垒。他俩手里都拿着苇索在伺察为害作恶的鬼魅,抓到了这种鬼就将它杀死。”

  还有“正旦放鸠”的习俗。《太平御览》载有三个与之有关的传说:

  荥阳有免井,汉沛公避项羽追,逃于井中,有双鸠集其上,人云,沛公逃入井。羽曰:“井中有人,鸠不集其上”。遂下道,沛公遂免难。后汉世元日放鸠,盖为此也。(《三齐略》)

  邯郸之民以正月之旦献鸠於简子,简子大悦,厚赏之。客问其故。简子曰:“正旦放生,示有恩也。”客曰:“民知君欲放之,故竞而捕之,死者众矣。君而欲生之,不若禁民勿捕。捕而放之恩,不遍不相捕矣。”简子曰:“善。”(《列子》)

  邯郸民以正月旦献雀于赵王而缀以五彩。王大悦。申叔告子顺,子顺曰:“王何以为也?”对曰:“正旦放之,求有生也”。子顺曰:“此委巷之鄙事,非先王之法,且又不顺。夫雀者,取其名则宜授之於上,不宜取之於下。一国之主受民雀,将何悦焉?”(《孔丛子》)

  对于“鸠”的说法不一,有说班鸠,有说布谷。古时称鸠,是鸠鸽科鸟的泛称,古时说有五种鸠:祝鸠、鸤鸠、爽鸠、雎鸠、鹘鸠。祝鸠和鹘鸠是鸠类,鸤鸠是攀禽类的布谷,爽鸠是鹰类,雎鸠是鹗类。总之,正旦放鸠,就是一种新年放生活动,虽有各种传说比附,实际上反应的是先民追求天人和谐的意识。

  绣颈斓斑锦翼齐,梁园春树好飞栖。乐游年少偏嫌雨,莫向花间自在啼。


   ——明代《题梨花班鸠图》

  

图:班鸠

  鸡日过节建议:

   元旦鸡日,和元日的各种民俗结合,是一个有意思的节日。

   ①画鸡帖户

   画鸡贴在门上,上悬苇索以避邪。

   ②正旦放鸠

   与环保放生活动结合,在元旦日穿上汉服,来到野外,在专业环保和生物专家指导下(随意放生可能导致放生物死亡或生态失衡),放生各种野生、家养鸟类或其它动物。希望正旦放鸠能成为一种促进天人和谐的有民族特色的新年节日活动。


  (三)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人日


  文王喻复今朝是,子晋吹笙此日同。
  舜格有苗旬太远,周称流火月难穷。
  镂金作胜传荆俗,翦彩为人起晋风。
  独想道衡诗思苦,离家恨得二年中。

   ——李商隐《人日即事》

   人日又称人胜节,人庆节,相传是人类的生日。人日的风俗,主要有戴人胜、赠华胜、吃七宝羹、薰火、登高等。

   《荆楚岁时记》记载,“正月七日为人日。以七种菜为羹;剪彩为人,或镂金薄为人,以贴屏风,亦戴之头鬓;又造华胜以相遗。”据考,人胜,是彩帛或金箔做成的人形装饰,贴在屏风上,或戴在头上。华胜,又称花胜,是簪于头顶的花形纹装饰,晋代开始的华胜不是在人日和人胜并列使用。到了南朝,和人胜相别的华胜才被用于人日,华胜实际是人胜的一种形式。西晋贾充《李夫人典戒》说,华胜取象瑞图金胜的形状,又取象西王母所载首饰的模样。戴人胜的风俗直到明代仍然流行,明崇祯《嘉兴县志》载:“士女造华胜相遗,或戴于发。

   人日戴人胜、在屏风床帐贴人胜的风俗,是对创世的纪念,也带有生育巫术的痕迹,隐含了先民的生殖崇拜思想。

   七宝羹,是用七种菜果做成的菜羹。各地差异,所用的菜果有所不同,大致有芹菜、芥菜、菠菜、青葱、大蒜等。《荆楚岁时记》说,北方人在初七吃煎饼,煎饼是在庭院中做成的。叫做“薰火”。这一风俗则是对女娲造人的纪念,似是天穿节风俗向人日的渗透。

   人日还有登高风俗,《荆楚岁时记》说:“《老子》云:‘众人熙熙,如登春台。’《楚辞》云:‘日极千里伤春心。’则春日登临,自古为适;但不知七日竟起何代。晋代桓温参军张望,亦有七日登高诗。近代以来,南北同耳。”人日登高,是一种在高处的祓禊禳除活动,和上巳节的祓禊活动相对应,上巳是在水边洗去过去的污秽,人日则是在高处眺望,以祓除现在及未来发生的不祥。人日正值一年的开始,以此祓禳一年的不祥。

   有的地方在人日时还有称重之俗,人的生日嘛,自然要关心一下人的身体情况。

   人日过节建议:

   着汉服,女孩子剪彩帛彩纸为人形,戴在头上,贴在家中屏帐等处,制作花胜相互赠送。家人亲制七宝羹,摊煎饼,登高游赏。称量体重,做健康体检,初七正值工作日前夕,新年时又少不了各种饮食,更应注意一下身体健康。


  (四)春幡迎春雨、春牛祭芒神——立春节

   春已归来,看美人头上,袅袅春幡。无端风雨,未肯收尽馀寒。年时燕子,料今宵、梦到西园。浑未办、黄柑荐酒,更传青韭堆盘。

   —— 辛弃疾《汉宫春·立春》

  



   夏历每年立春日,是为立春节。立春是华夏岁时之首,一年之始,孟春之月由此发端。《月令》描绘了这一月的景象:(孟春之月)东风解冻,蛰虫始振,鱼上冰,獭祭鱼,鸿鴈来。“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在太史对天子的谒拜声中,盼望已久的春天来了。

   春饼与春卷几乎是人们对于立春唯一的记忆了,春卷中的菜蔬残留着一抹绿色,这是立春的颜色。华夏的先民是怎么过立春的?翻开岁时节令的画卷,那是一个山清水秀、春雨潇潇的立春时节。


  ·《迎春歌》中的盛大节日


   东风吹暖娄江树,三衢九陌凝烟雾。
  白马如龙破雪飞,犊车辗水穿香度。
  绕吹拍拍走烟尘,炫服靓装十万人。
  额罗鲜明扮彩胜,社歌缭绕簇芒神。
  绯衣金带衣如斗,前列长宫后太守。
  乌纱新缕汉宫花,青奴跪进屠苏酒。
  采莲盘上玉作幢,歌童毛女白双双。
  梨园旧乐三千部,苏州新谱十三腔。
  假面胡头跳如虎,窄衫绣裤槌大鼓。
  金蟒纩身神鬼妆,白衣合掌观音舞。
  观者如山锦相属,杂沓谁分丝与肉。
  一路香风吹笑声,千里红纱遮醉玉。
  青莲衫子藕荷裳,透额裳髻淡淡妆。
  拾得青条夸姊妹,袖来瓜子掷儿郎。
  急管繁弦又一时,千门杨柳破青枝。


   ——明 袁宏道 《迎春歌》


  ·某日立春,盛德在木——周天子的迎春礼

   《月令》载:“立春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春于东郊。还反,赏公卿诸侯大夫于朝,命相布德和令,行庆施惠,下及兆民,庆赐遂行。”自此,东郊迎春便成为官方最重要的立春活动。据考,迎春礼自唐代开始衰微,鞭春之俗开始出现,南宋以后,出土牛、鞭春的活动取代了立春迎气,迎春礼俗逐渐整合。


  ·芒神之祭

   古时以大皞为春之帝,以句芒为春之神。《吕氏春秋·孟春》:“其帝太皞,其神句茫。”高诱注:“太皞,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之号,死祀于东方,为木德之帝。句芒,少皞氏之裔子曰重,佐木德之帝,死为木官之神。

   在迎春与鞭春活动中,芒神之祭不可或缺,东郊迎春时,人们向预先制作好的芒神祭酒,再拜。


  ·报春与鞭春

   古时立春前一日,有两名艺人顶冠饰带,一称春官,一称春吏。沿街高喊:“春来了”,俗称“报春”。无论士、农、工、商,见春官都要作揖礼谒。报春人遇到摊贩商店,可以随便拿取货物、食品,店主笑脸相迎。这一天,州、县要举行隆重的迎春活动。前面是鼓乐仪仗队担任导引,中间是州、县长官率领的所有僚属,皆穿官衣,后面是农民队伍,都执农具。来到城东郊,迎接先期制作好的芒神与春牛。到芒神前祭拜,事者举壶爵,斟酒授长官,长官接酒酹地,再拜。然后到春牛前作揖。礼毕,将芒神、春牛迎回城内。

   第二天立春时分,地方长官仍率僚属、农民鞭春。地方官主持迎春仪程,初献、亚献、终献,之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礼毕回署。众农民将春牛打烂。

   立春节,民间艺人制作小泥牛,称“春牛”。送往各家,谓“送春”,而主人要给“送春”者以报酬。虽然就是一种佳节售货活动,然而却是皆大欢喜。也有的地方是在墙上贴一幅画有春牛的黄纸。黄色代表土地,春牛代表农事,俗称“春牛图”。


  ·戴春幡

   “美人头上,袅袅春幡”,说的是古时立春节,女子剪彩纸为春幡,饰于发上。春幡又叫春幡胜,属于“胜”的一种,“胜”是一种头部饰物,分为人胜、华胜、幡胜等多种类型,可以用金、银、帛、纸等很多种材料做成。立春,冬至等节日,汉族女子有配戴各种各种漂亮的“彩胜”做装饰物的习俗,“幡胜”是长条形,男子也可以配带。彩胜可以作为头饰,也可以缀于花枝等处以作节日装饰。《东京梦华录》云:“春日,宰执亲王百官,皆赐金银幡胜。入贺讫,戴归私第。

   《荆楚岁时记》:立春之日,悉剪〔纟采〕为燕戴之,帖“宜春”二字。 按:宜春二字,傅咸《燕赋》有其言矣。赋曰:“四时代至,敬逆其始。彼应运于东方,乃设燕以迎至。〔羽军〕轻翼之歧歧,若将飞而未起。何夫人之功巧,式仪形之有似。御青书以赞时,著宜春之嘉祉。


  ·咬春

   立春日吃春饼、春卷为“咬春”。民间在立春这一天要吃一些春天的新鲜蔬菜,既为防病,又有迎接新春的意味。唐《四时宝镜》载:“立春,食芦、春饼、生菜,号‘菜盘’”。


  ·春帖子

   又称春帖、春端帖。立春日,剪帖在宫中门帐,上书诗句。诗体多为绝句,文字工丽,贴春帖、作春帖词,在宋代很盛行。

  

图:鞭春牛 王弘力先生《新绘古代风俗百图》



  今天,如何过立春?

   一个会过春天节日的民族注定是一个朝气蓬勃的民族,而把春天的节日只演绎为了吃吃喝喝打麻将,则只能说明这个民族身上落满了沉沉暮色。好的东西都丢掉了,而坏的却留下来了,甚至“发扬光大”。轻灵活泼的立春节没有了,我们只剩下了一碗饺子和一桌麻将。我们现在过的所谓“春节”倒不如说是一个“冬节”,而真正带给我们春天绿色感受的,则是立春节。

   冬郊迎春、鞭春牛的风俗,需要政府机关为人们妥善组织和安排,作为一种值得继承弘扬的民族节日传统。期待地方政府安排艺人(或者从市民中选人,成为市民争相参与的节日活动)扮演“春官”和“春吏”,穿上节日盛装,为市民“报春”。市民一道,赴郊野田边举行“迎春”仪式,表达百姓迎接春天、祈祷风调雨顺国泰民安的心愿。民间艺人制作春牛玩具,在街上售卖,既能丰富节日市场又能增添浓浓的春日气息。

   ①亲自动手做春饼,咬春。

   春饼制作很简单,不要购买成品,那样节日就没有意思了。可配春柑酒等果酒。

   ②女孩子剪制、配带春幡。

   除了剪成幡状,还可以剪成其它的如燕子等动物形状、柳枝等植物形状。姑娘们穿着美丽的汉服,头上袅袅春幡,将是立春日一道最美丽的风景。春幡还可以插在树枝、花朵等处做装饰。

   ③写春帖

   借古俗之“壳”而用之,立春日家里可以写春帖,随意张贴于院落、屋内、门上、窗边等各个地方,一家人以诗词入帖,进行赋诗比赛。

   ④报春、东郊迎春、鞭春、放风筝

   宜由地方政府为民众组织安排。时间可集中于立春日一天内举行。

   报春:安排两名文艺工作者,穿汉服礼服,扮成“春官”和“春吏”,沿街高声呼唤“春来了”,为民众“报春”。也可以作为一年一度的节日盛事,由市民报名,然后通过比赛挑选出“春官”和“春吏”。春官在沿街报春时,不应该随意索要路人和店铺的物品,当然,市民主动向春官馈赠时可以接受。

   东郊迎春、鞭春:先行安排艺术家制作好泥牛模型,作为“春牛”。预先安置在郊野开阔地的田边,并置放鲜花果品草料,再组织市民代表(包括农民)、儿童等结队从城市向郊野进发(穿汉服,备鼓乐队开道,各自带风筝),到达后,农民先向泥牛献鲜花果品和草料,象征性祭酒,然后执彩鞭击打春牛三匝,人们再将泥牛打烂入土。

   放风筝:鞭春结束后,市民可在郊野放带来的风筝,迎接春天的到来。人们身着汉服,在立春日举家放风筝的景象,很切合节日灵动的主题。

   ⑤售卖春牛、贴春牛图

   民间艺人和商家,在街上摆“送春”摊,售卖泥牛等节日玩具。人们可以买回家给小孩子玩耍。商家并且可以卖春牛图,市民购回于家中张贴,也可以自己动手绘画春牛图张贴。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