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四 盛日华彩

——除夕元日,辞旧迎新的盛大喜庆


  爆竹声中一岁除,东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王安石


  哦,这不是脍炙人口的《元日》吗,有什么希奇。新年的时候,满大街的对联上都是。是的,这是人们再熟悉不过的一首宋诗了。可是,有多少人注意过诗中的几个词语,“屠苏”是什么?“桃符”是何物?

   再来看一组诗文:

   夜如何其?夜未央,庭燎之光。君子至止,鸾声将将。(《诗经·小雅》)

   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荆楚岁时记》)

   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荆楚岁时记》)

   椒盘荐寿休辞,坐听爆竹浑无寐。明朝末后饮屠苏,白发从渠相点缀。(李处全《玉楼春·守岁》)

   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东京梦华录》)

   庭燎、山臊、椒柏酒、桃汤、屠苏酒、胶牙饧,五辛盘、敷于散、却鬼丸、傩仪……为什么和CCTV说的“春联、饺子、红灯笼”这样的“中国春节”几乎截然不同?

   这正是我们要追寻的,汉民族流失的新年的节物与风俗。

   那是一片我们并不熟悉但清新华美的神奇的新年景象,上古的鸾声将将辉映着点点的庭燎之光,爆竹照亮了神荼郁垒的身影,桃木芬芳,椒柏酒暖,斗柄东回,休气氛氲,那是汉民族真正的盛日华彩。


  (一) 爆竹驱山鬼,桃符除凶魅——除夕


  岁阴穷暮纪,献节启新芳。冬尽今宵促,年开明日长。
  冰消出镜水,梅散入风香。对此欢终宴,倾壶待曙光。

——李世民 《除夜》


   夏历腊月最后一日谓之除夕,又叫除夜,谓旧岁至此而除夕,新岁自明晨开始,有除旧布新之意。《梦梁录》:“十二月尽,俗云‘月穷岁尽之日’,谓之‘除夜’”。除夕是华夏新年中元旦之外最重要的一个节日。除旧布新、消灾祈福是除夕核心的主题。

   除夕节物风俗

   * 庭燎

   除夕夜,在院子里点燃火把、火堆、炭火盆,古称“庭燎”、“籸盆”,现在称“生旺火”, 《仪礼·士丧礼》注,“火在地曰燎,执之曰烛。”《诗·小雅·庭燎》疏:“庭燎者,树之于庭,燎之为明,是烛之大者。” 庭燎的目的是驱邪、祭神祭祖,生旺火则象征着兴旺发达。

   庭燎很早就成为除夕的国家礼仪,《汉仪》:“正月旦,天子幸德阳殿,临轩,公卿大夫百官各陪朝贺。蛮、貊、胡、羌朝贡毕,皆陛觐,庭燎。” 《隋书·礼仪志》云:“梁元会之礼,未明,庭燎设,文物充庭。

   民间的庭燎也很流行,《岁华纪丽》:“除夜烧骨骨出,为熙庭助阳气。” 《四时纂要》:“除夜积柴于庭,燎火避灾。”明代《熙朝乐事》载:“除夕人家祀先及百神,架松柴齐屋,举火焚之,谓之籸盆。烟焰烛天,烂若霞布。

   * 爆竹

   《荆楚岁时记》:“于庭前爆竹,以辟山臊恶鬼。 按:《神异经》云:西方山中有人焉,其长尺馀,一足,性不畏人,犯之则令人寒热,名曰山臊;以竹著火中,〔火朴〕〔火毕〕有声,而山臊惊惮。《元黄经》所谓山〔犹巢〕鬼也。

   爆竹的原始目的是燃烧竹子发出声响,以驱除山臊恶鬼。爆竹起源于古代庭燎风俗,宋代《瓮牖闲评》云:“岁旦燎竹于庭。所谓燎竹者,爆竹也”。庭燎的旺火加上竹子的声响比单纯的庭燎效果要好,于是流行开来。直到唐代,爆竹仍然是烧竹子,刘禹锡《畲田行》:“照潭出老蛟,爆竹惊山鬼。” 元稹《景申秋八首》:“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

   爆竹是怎么演变成今日样子的呢?《通俗编排优》记载:“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传说唐初瘟疫四起,有个叫李田的人,在竹筒里装入硝石,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这便是装硝爆竹的最早雏形。火药出现后,人们将硝石、硫黄和木炭等填充在竹筒内燃烧,产生了“爆仗”。到了宋代,民间开始普遍用纸筒和麻茎裹火药编成串做成“编炮”。

   在传说中,爆竹用来驱赶山中一种叫做“年”的怪兽,因此除夕元旦也叫做过年。

   * 桃符——春联

  

图:汉画“朱雀、郁垒、铺首衔环”


   《山海经》说:大海中的度朔山上有棵巨型桃树,树上有神荼、郁垒二神掌管所有的鬼。对于恶鬼,他们用芦苇绳捆住喂老虎。但是神荼和郁垒的能力是有限的,不能尽除天下恶鬼,也不能保证每家每户的平安。于是黄帝向全国宣布了一道命令,新年到来前,家家户户都要用桃梗刻制神荼、郁垒像,除夕那天悬挂门前。同时,在大门上端悬挂苇索,二门上要画一只虎,用来避免妖魔鬼怪的侵扰。“立大桃人,门户画神荼、郁垒与虎,悬苇索以御凶魅。”汉魏六朝沿袭了这一风俗,每到新年,家家户户都在门前立桃人(民间认为桃木是驱邪之木),悬苇索,画神荼、郁垒。苇索即芦苇叶,绑鬼之物,民间认为芦苇叶边有小锯齿,伤手出血,似菖蒲那样像宝剑,所以能“御鬼”。

   由于桃人制作复杂,三国时开始用画了神像的桃板代替桃人,甚至不再画像。六朝时发展为两块桃板挂在门上。《荆楚岁时记》:“正月一日,……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桃符与桃板略有不同,它是写有祈福禳灾文字的桃木板,原来是插在门前地下的。后来,桃符、桃板合二为一,仍然称为桃符,但是写了字,挂在门上。五代开始在桃符上题写对联。据《宋史蜀世家》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 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逐渐变成在纸上写春联。画神像的风俗也变成了在纸上画门神,成了后来的门神画,年画。

  

图:神荼、郁垒

  



   由于人们常用变幻莫测的草书书写桃符上的文字,所以被叫做“姽婳桃符”,姽有美好、变幻的意思,这个词后来被讹传成了“鬼画桃符”“鬼画符”,成了形容字迹潦草的贬义词。晕。

   明代以后还有一种“将军炭”。 用红箩炭末塑制成将军形,岁暮植于门之两旁,明刘若愚《酌中志》:“三十日岁暮……门旁植桃符板,将军炭,贴门神。” 《帝京岁时纪胜》:“除夕为尊亲师长辞岁而盥沐,祀祖,祀神,接灶,早贴春联挂钱,悬门神对,插脂麻秕,立将军炭,各家团拜。” 《金鳌退食笔记》说:“凡宫中所用红箩炭,皆易州山中硬木烧成。运至红罗炭,每根长尺许,圆径二三寸不一。又用炭末塑造将军或仙童、钟馗,各成对,高三尺,金装彩画如门神,黑面黑手,以存炭制,名曰‘彩妆’。

   * 守岁

   除夕守岁风俗起源很早,南北朝时就已流行。《荆楚岁时记》:“守岁酣饮 送旧迎新”。

   章云:“岁暮,家家具肴蔌诣宿岁之位,以迎新年。相聚酣饮。” 意即,除夕之夜,家家户户备办美味佳肴,到守岁的地方,迎接新年的到来,一家人在一起开怀畅饮。皇家在除夕也守岁,唐太宗李世民赐宴侍臣一起守岁,留下了四首守岁诗。《东京梦华录》也有守岁的记载,“是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土庶之家,围炉团坐,达旦不寐,谓之‘守岁’”。

   守岁的食品,有各种美味佳肴,还有饺子、年糕、汤圆等。饺子,宋代以前称做“角子”, 或“水角儿”,元代称“扁食”,明代以后普遍称饺子。饺子寓意新年“交于子时”,是新年第一顿饭。守岁时,人们还饮花椒酒、屠苏酒、吃五辛盘,以驱邪、除病。

   现在人们谈到守岁风俗的时候,往往只强调合家团圆的意义,实际上守岁风俗很大程度上是为了驱疫避邪。驱邪是华夏传统节日最主要的意义之一,上巳祓禊、端午禳毒、重阳饮菊酒都是如此。先是传说除夕有山臊恶鬼,后来还有传说中的“年”兽,都是在除夕之夜出没,人们对岁末的这个时刻感到恐惧,于是燃爆竹驱鬼,制桃人桃符驱鬼,守岁时彻夜不眠,也是为了恶鬼凶魅保持警惕。

   所以,除夕风俗的主题,其实包含了驱鬼除疫,消灾祈福、除旧布新等内容。其核心在于一个“除”字,除夕,是华夏岁时节日中一个神奇瑰丽富有神秘气息的节日。

   * 傩仪

   于是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除夕之夜,傩仪会几千年风行。《礼记》云:“傩人所以逐厉鬼也。” 宋代《东京梦华录》记载,“至除日,禁中呈大傩仪,并用皇城亲事官。诸班直戴假画,绣画色衣,执金枪龙旗。教坊使孟景初身品魁伟,贯全副金镀铜甲装将军。用镇殿将军二人,亦介胄,装门神。教坊南河炭丑恶魁肥,装判官。又装钟馗、小妹、土地、灶神之类,共千余人,自禁中驱崇出南薰门外转龙弯,谓之‘埋崇’而罢。

  

图:南宋 《大傩图》

  

图:大傩舞


   * 藏钩、射覆

   藏钩是守岁时流行的一种娱乐活动,《荆楚岁时记》“老叟妇妪 游戏藏钩”云,“岁前,又为藏彄之戏。” 这个游戏据说是在汉武帝时创制的。汉武帝钩弋夫人,容貌秀美,本姓赵,河间人,据说她从生下来就两手攥拳,从不伸开。汉武帝路过河间时,发现了她,为她扒开双手,她的手从此能伸展自如了。武帝娶她回宫,号为“拳夫人”, 又称“钩弋夫人”。 《三秦记》载,当时的女人纷纷仿效钩弋夫人,攥紧双拳,人们称这种姿态为“藏钩”。

   这种“藏钩”姿态后来成为一种宴饮中的娱乐助兴节目。《风土记》记载了其玩法:“藏钩之戏,分为二曹,以较胜负。若人偶则敌对,人奇则奇人为游附,或属上曹,或属下曹,名为'飞鸟',以齐二曹人数。一钩藏在数手中,曹人当射知所在,一藏为一筹,三藏为一都……藏在上曹即下曹射之,在下曹即上曹射之。”参加的人分为两曹,即两组,如果人数为偶数,所分的两组人数相等,互相对峙,如果是奇数,就让一人作为游戏依附者,她可以随意依附这组或那组,称为“飞鸟”。游戏时,一组人暗暗将一小钩(如玉钩、银钩)或其他小物件攥在其中一人的一只手中,由对方猜在哪人的哪只手里,猜中者为胜。

   另有射覆游戏,就是在瓯、盂等器具下覆盖某一物件,让人猜测里面是什么东西。射者,猜度也。覆者,遮盖隐藏也。《汉书》颜注:“于覆器之下而置诸物,令闇射之,故云射覆。”汉代时已经流行射覆游戏。所藏之物大都是一些生活用品,如手巾、扇子、笔墨等。射覆后来发展成一种酒令,用相连的字句隐寓事物,使人猜度。


  【除夕过节方案】

   除夕的主题是“除”,即驱鬼除疫,消灾祈福、除旧布新。过华夏传统除夕,宜着汉服礼服,行汉礼,推荐男子穿华美的深衣,女子穿深衣,褙子。冬日,加温暖的氅。

   ① 立桃人,悬苇索、挂桃符

   做桃人的工艺在我国还有些残余,建议业者开发更多驱邪的桃人工艺品,比如各种大小的桃人(神荼郁垒)。期待将来,人们购买或者刻制大型、小型的桃人,除夕时立于、悬挂于门旁,能成为一种“新”的民俗。

   用苇索即芦苇叶悬挂门外,桃符以桃木板制,其尺寸,按照《后汉书·礼仪志》说,长六寸,宽三寸。上面画上神荼、郁垒和老虎,或者写上神荼郁垒的名字,或其它消灾祈福的话。

   当然,写春联(自己磨墨书写),贴门神画年画,也可以。

   ② 庭燎,爆竹

   除夕夜,在庭院、旷野、广场上用柴或松柏枝、桃木枝等燃起庭燎之火,点燃竹节做爆竹。期待在将来,“燎柴”和“爆竹”出现在新年市场。

   当然了,也可以燃放“烟花爆竹”。

   ③傩仪傩舞

   傩仪已被列入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许多地方组建了傩仪演出团队。除夕夜,政府或民间团体组织傩仪艺人为民众表演傩舞,为民众驱灾祈福,希望将来,除夕入夜走出家门观赏和参与(扮演各种驱鬼神仙)盛大的傩舞,也能成为“新”民俗。

   ④守岁、团圆饭

   除夕白天,一家人亲手制作饺子、年糕、汤圆、屠苏酒、椒柏酒(详见后面介绍)、各色菜肴等各种守岁佳肴,入夜,燃庭燎放爆竹、观赏了傩舞之后合家团圆,守岁避邪(警惕山臊恶鬼和年兽),吃团圆饭。席间饮屠苏酒、椒柏酒。长幼依次贺拜。玩藏钩、射覆游戏。子时过后,吃新年第一顿饭饺子,放爆竹,稍事休息,准备元日祭祖与贺拜。


  (二)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元日

高轩暧春色,邃阁媚朝光。彤庭飞彩旆,翠幌曜明珰。
恭己临四极,垂衣驭八荒。霜戟列丹陛,丝竹韵长廊。


   ——李世民《元日》


   寅月子时:新年开始的时刻

   夏、商、周三代,对新年开始的时间设置有所差异,三代的正月不同。夏代建寅,以寅月为起始,寅月相当于农历的正月。商代建丑,周代建子,子月相当于农历的十一月。秦代则建亥,亥月相当于农历的十月。汉初沿袭秦制,直到汉武帝太初元年实行太初历,才恢复夏历建寅,以夏历的正月为一年的岁首,这一规定一直延续至今。

   三代新年到来的具体时刻也有不同。夏代为平旦(黎明的寅时,3点至5点),商代以鸡鸣(丑时,1点至3点),周代以夜半(子时,23点至1点)。后世主要沿用周人的日始概念,以子时为准。新年来临被称为“交子时”,所以,古人是把除夕夜的子时刚刚到来的子初(23点)作为新年的开始时刻,也有人把子正(0点)时刻当作新年开始时刻。近代实行西历以后,以0点为一天的开始,套用在“春节”上,人们就在0点庆祝“农历新年”。

   夏历寅月初一日的子初时刻,就是华夏民族新的一年开始的时刻。


  元日之节物风俗

   * 祭祖

   子时一过,祭祖就开始了,没有守岁的人家,往往是在五更天开始祭祖。宋《朱子家礼》载有专门的时祭仪程。《四民月令》则说,正式祀祖前三天,家长及执事都要屏绝旁念,一心一意用礼制约束。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

   * 椒柏酒、桃汤、屠苏酒——元日食饮

   《荆楚岁时记》载,“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进敷于散,服却鬼丸。各进一鸡子。造桃板著户,谓之仙木。必饮酒次第,从小起”。

   椒柏酒:以花椒、柏树叶浸成的酒,先民认为,椒是玉衡星的精灵,吃了能使人年轻耐老。柏是一种仙药。魏人成公绥《椒花铭》云,“肇惟岁首,月正元日。厥味惟珍,蠲除百疾”,意思是,一年开始的日子,是正月初一。椒味精美,吃了它能免除百病。南朝庾信《正旦蒙赉酒》:“正旦辟恶酒,新年长命杯。柏叶随铭至,椒花逐颂来。

   桃汤:用桃实、茎、叶煮成的汤,古人认为,桃是五行之精,能厌伏邪气,制百鬼,故饮桃汤驱邪。

   屠苏酒:唐人韩鄂《岁华纪丽·进屠苏》记载了屠苏酒的来历:“俗说屠苏乃草庵之名。昔有人居草庵之中,每岁除夜遗闾里一药贴,令囊浸井中,至元日取水,置于酒樽,合家饮之,不病瘟疫。今人得其方而不知其人姓名,但曰屠苏而已。”其《四时纂要》载屠苏酒方为:大黄、花椒、桔梗、桂心、防风各半两,白术、虎杖各一两,乌头半分。将以上八味切细,装入深红色的口袋里,年三十的傍晚,把它放在井中。初一早上,拿出来连口袋浸在酒里。全家从小到大,依次各喝一些,可保健康。据分析,这些中药有清热、除湿、散风、定神等功效,有防疫驱病的作用。

   椒柏酒和屠苏酒有特别的饮法,讲究“东向”,而且都是先幼后长依次而饮,魏董勋《答问礼俗说》解释,“正月饮酒先小者,以小者得岁,先酒贺之。老者失岁,故后与酒。” 不只是这两种酒,正月饮其它的酒也是如此。老者后饮,所以饮屠苏就成了健康长寿的象征。苏辙《除日》诗云:“年年最后饮屠苏,不觉年来七十余”,苏东坡在《除夜野宿常州城外》中写道:“但把穷愁博长健,不辞最后饮屠苏。

   胶牙饧:杜公瞻云,“胶牙者,取其坚固如胶也”,寓意祝福老者长寿。白居易《岁日家宴戏示弟侄等兼呈张侍御殷判官》曰:“岁盏后推蓝尾酒,春盘先劝胶牙饧”。这一食品后来成为祭灶供物。

   五辛盘:周处《风土记》说,元日早晨吃五辛菜,以助发五藏气。五辛菜是五种有辛味的菜,即大蒜、小蒜、韭菜、云台、胡荽。元日食辛菜的传统由来已久,《庄子》:“春日饮酒茹葱,以通五藏。” 孙思邈《食忌》中说:“正月之节食五辛,以辟厉气。”《本草纲目》:“元旦立春,以葱、蒜、韭、蓼蒿、芥辛嫩之菜杂和食之,取迎新之意,谓之五辛盘。

   敷于散:一种中药,见于葛洪《炼化篇》,柏子仁、麻仁、细辛、干姜、附子等粉碎成末,用干净井水饮服。

   却鬼丸:《荆楚岁时记》隋注记载了这样一个传说,江夏刘次卿在正月初一清晨到集市上去,看见一个书生到了集市,很众鬼都躲避起来了。刘次卿问书生说:“你有什么方术能做到这样呢?”书生回答说:“我本来没有什么法术,只是出来的那天,我的师傅给了我一颗丸药,用红色的袋子包着,叫我把它系在臂膀上,预防邪恶之气罢了。”于是刘次卿就向书生借了这种丸药,到曾见到过鬼的地方去,果然,各种鬼都逃跑了,因此现在很时兴这种丸药。丸药的处方是:用武都雄黄丹散二两,用蜡调和,使它象弹丸一般。正月初一早晨,男子佩带在左臂上,女子佩带在右臂上。

   除夕和元旦的节日食品,还有人们熟悉的饺子,年糕等。

   * 贺拜

   《荆楚岁时记》: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 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梵天庐丛录》:“男女依次拜长辈,主者牵幼出谒亲友,或止遣子弟代贺,谓之拜年” ,《清波杂志》载:“宋元佑年间,新年贺年,往往使用佣仆持名刺代往”。 《嘉泰会稽志》记载:“元旦男女夙兴,家主设酒果以奠,男女序拜,竣乃盛服,诣亲属贺,设酒食相款,日岁假,凡五日而毕。” 《帝京岁时纪胜》云:“士民之家,添衣冠,肃佩带,祀神祀祖;焚楮帛毕,味爽阖家团拜,献椒盘,斟柏酒,扶蒸糕,呷粉羹。出门迎喜,参药庙,谒影堂,具柬贺节。路遇亲友,则降舆长揖,而祝之日新禧纳福”。

   新年时,朝廷中也举行盛大的贺拜活动,称为“朝正”、团拜。周代,四方诸侯会聚一堂,向周天子朝贺新年。天子安排乐舞招待。诸侯们赋诗言志,颂扬天子,诸侯国内也举行类似活动。《后汉书·礼仪志》:“每岁首正月,为大朝,受贺。……百官受赐,宴飨,大作乐。” 大臣之间互相贺拜,称“团拜”。 《朱子语类》:“团拜须打圈拜,若分行相对,则有拜不着处。

   * 庙会

   庙会是由佛教、道教庆典与民间的酬神活动结合而来的节会活动,以明清及近代为盛,早期庙会偏重于宗教祭祀,后来融合了节日交易和娱乐活动,成为新年期间隆重的节会。


  【元日过节方案】

   元日的汉服着装建议基本同除夕,但家祭时应穿祭服。

   ①家祭

   元日家祭,包括祭祀祖先,祭祀离逝的亲人等。在新年之际,以家祭缅怀亲人,一家团聚。建议在除夕日就做好家祭的各种准备,元日清晨起床后即请出亲人神位,开始家祭。家祭的祭服,推荐男子着深衣,女子着深衣或褙子。祭品除一般时祭用品外,还可以用饺子、年糕等。仪程请参考《慎终追远、民德归厚——“祭礼”操作方案》第九部分,家祭之礼操作方案。

   ②贺拜

   家祭分胙之后,全家相互贺拜。在家中设席,相互行正式拜礼,受礼者答拜,以祝贺新年。大人向小孩赠送不昂贵但有意义的小礼物做压岁礼(取代压岁钱)。

   除夕时,全家一起动手制作椒柏酒、桃汤、屠苏酒、五辛盘、饺子、年糕等元日食品,元日家祭后饮酒聚餐。椒柏酒屠苏酒等制法仅供参考,请在专业中医师指导下使用。按照先幼后长的顺序饮酒。

   全家着汉服礼服,佩带避邪的却鬼丸出门至亲友家拜年。路上如遇亲朋好友,相互行正式揖礼,互致新年问候。亲友在大门外迎接,宾主相揖而入,家中设席,客人行拜礼,互致新年祝福。建议贺拜时不带礼品,如需时,建议携带自家制作的各种新年食饮、有意义且不昂贵的小礼品做礼物。而主人则以自家制作的节日饮食款待。

   ③庙会

   政府为民众组织更多的新年庙会,人们可穿上华美的汉服礼服举家前往。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