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二 新装雍容

——新年新衣,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


  新年是一年的起点,《尚书大传》云:“正月一日为岁之朝,月之朝,日之朝,故曰:‘三朝’,亦曰:‘三始’” 。“朝”字,从日在草中,从月。会意太阳已出草中而月亮尚未隐没的样子,这是一个全新的开始,正月一日,岁时中称为“新正”、“元旦”、“正旦”、“元日”、“上日”,它是一年的开端,一月的开端,一日的开端,寒夜未央,庭燎之光,皑皑白雪中,新的一年开始了。

  衣冠上国的风采联缀着礼仪之邦的气象,清明、端午、中秋、重阳,传统的岁时节日中,无一不重衣冠,无一不重礼仪,也许正因如此,隆重如新年,反倒不需要格外强调了。只是有一点不同,新年强调新衣,“新”在华夏文化中是一个被特别看重的意象,《博雅》曰:“新,初也”。衣之始裁为之“初”,木之始伐谓之“新”。《易》曰:“日新其德”,《大学》:“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月令》:“孟秋,农乃登谷,天子尝新,先荐寝庙”。新年,“三元”之始,远古人类文明开始的象征,人生新希望的起点,故此,新年开始,一切“尚新”,为祈一年有一个新的开端。

  衣袂飘飘,拉开了新年的仪式,《荆楚岁时记》载,元日,“长幼悉正衣冠,以次拜贺,进椒柏酒,饮桃汤。进屠苏酒,胶牙饧,下五辛盘。” 《四民月令》说:正日进酒降神,然后家室尊卑,无论大小,以次列坐先祖之前,子、孙、曾孙各上椒酒于其家长,举觞称寿。明代方志记载,元正日,人们整肃新衣,燃烛烧香,陈牲设醴,祀神祭祖。

  祭祖之外还有贺拜。《四民月令》有谒贺君、师、故将、宗人父兄、父友、友亲、乡党耆老的记载。南宋吴自牧《梦梁录》记载:“土大夫皆交相贺,细民男女亦皆鲜衣,往来拜节”。明代拜年的方式有亲去和投刺两种,一般是亲者登堂,疏者投刺。历代均有元旦朝贺仪,天子着冕服,众臣着朝服,“夜漏未尽七刻,钟鸣受朝贺及贽,二千石以上上殿称万岁”。

  新年穿新衣是新年尚新衣俗的孑遗,但是自清代以来,人们所穿的新衣,无非是旗袍马褂之类,间或有西式服装如中山装、西装的流行,可是,无论哪种衣服,都与汉民族祭祖、拜贺的风俗不相协调,始终无法融合成新的衣饰风俗,已经在事实上为民间所摒弃。

  汉服作为历时三千年的一种衣冠体系,几乎同新年有着一样悠久的历史,因此与之有着天然的和谐。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装,对于欢庆新年的绝大多数民众来说,文化归宿已不成问题。

  重新寻回衣冠上国的新年气象,当从端正衣冠始。

  对于汉服的穿法也是有讲究的,因为汉服不单是一件衣裳,而是适应于不同季节、场合、仪式的服饰系列。汉服有常服、礼服、盛装的区分,理想的状况是,新年期间可以根据不同的需要选择不同的衣饰。中国的节日大都与礼仪密不可分,祭祖迎神的场合,需要着庄重的礼仪服饰;聚会团圆,赶庙会,自然可以花团锦簇的华丽盛装;剩下的缝隙里,若自己愿意,常服春衫自然也可自便。本文将在后面结合具体的节日时段和场合提出相应的衣饰建议。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