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首页转发微博
获取打包下载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古代文献举要 先秦汉初文献

周礼,战国,作者不详。汉初 称周官,东汉刘歆改称周礼。 全书分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 官、冬官六篇,记载了百官执掌的工作 内容。其中与宫廷服饰生产和管理有关 的官员,如天官中的司裘、掌皮、_ 典丝、内司服、缝人、染人、履人;二 春官中的司服;夏官中的节服 氏、方相氏、弁师;冬官中的慌 氏、玉人等,通过其职责,可以了解当 时的冠服制度、社会风俗和礼制制度° 通行为十三经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彦疏本。民国间上海涵芬楼四部 丛刊影印明翻宋刊本及1989年岳麓书 社出版周礼、仪礼、礼记合编本较 为易见。另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2 年版评析本白话三礼o
仪礼,传春秋时期孔子采辑周、 鲁各国礼仪,并加以整理记录而成,共
先秦汉初文獻
227 -先秦汉初文献
— 228 —
十七篇,传汉代有戴德、戴圣、刘向别 录等三种版本,原称,晋代始称
仪礼-主要记载冠礼(成年礼)、昏 礼(婚礼)、丧礼、朝礼、祭礼等传统礼 仪的内容和程式,对礼仪中的冠服制度 也有所记载。汉代被奉为儒家“经 典”,对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通行为
十三经注疏汉•郑玄注、唐•贾公 彦疏本。有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 部丛刊本、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 及【989年岳麓书社出版的周礼、仪 礼、礼记合编本较为易见。另有北京 广播学院出版社1眇2年版评析本白话 三礼O
礼记.传西汉戴圣編,又称
小戴礼记,全书四十九篇,是占代 各种有关礼仪的文章合编,多取材于周 秦占书,应出于不同时期多人之手。可 以和仪礼有关篇目相印证,是研究 古代风俗与文物制度的重要参考资料。 记有服饰的有王制内则
曲礼坊记玉藻哀 公问丧服小记服问
间传深衣等篇。如王 制:“东方曰夷,被发文身……°南 方曰蛮,雕题交趾……o西方曰戍,被 发衣皮……。北方曰狄,衣羽毛穴居 ……玉藻深衣两篇,则 较完整系统地阐述了先秦时深衣制度、
幅制、衣用等次的情况。通行为十三 经注疏本。有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 馆四部丛刊本及19的年岳麓书社排 印周礼、仪礼、礼记合编本较为易 见。另有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2年版 评析本白话三礼O
大戟礼记,西汉•戴德编,性 质同于礼记.为先秦儒家治礼所辑 和补充经文的有关资料经长期传习逐渐 定型而成。与服饰有关的如保傅第四十 八“下车以佩玉为度,上有双衡,下有 双璜、冲牙,秫珠以纳其间,珥璃以杂 之。”如五帝德第六十二“黄帝騎槪 衣、大带、輔裳,乘龙康云,以顺天地 之纪……「如子张问入官第六十五 “古者冕而前赢所以蔽明也;统线塞 耳,所以算聪也。”有四部丛刊本 及中华书局1983年3月出版清王聘珍 大戴礼记解诂本。
周易,作者不详,旧传伏羲作 八卦,文王作辞,萌芽期可能早在殷周 之际,包括经、传两部分。六十四卦二 百八十四爻附卦辞爻辞为“易经”,做 占卜之用。解释卦辞爻辞的文辞称“易 传”。有关服饰的如周易•系辞传下 第八:“黄帝、尧、舜,垂衣裳而天 下治。”疏曰:“以前衣皮,其制短 小;今衣丝麻布帛,所作衣裳,其制长 大,故口垂衣衣也<也’通行本有十三经注疏唐孔颖达止义、韩康伯注周 易正义本。
尚书,作者不详,又称书 经.商周战国间长期汇集而成,传言 百篇.西汉初仅有伏生所传二十八篇. 记与服饰有关的如尚书•益稷第 五:“予欲观古人之象,日、月、星 辰、山、龙、华虫作会,宗彝、藻、 火、粉米、箫、厭,缔绣以五彩,彰施 于五色.作服。”在这里初次出现哀冕 十二章纹样以及五彩五色等言辞。通行 本为十三经注疏孔颖达疏尚书注 疏本及孙星衍尚书今古文疏证 本。
春秋左传,作者不详,汉儒以 左传解释春秋,相传为舂秋末 鲁太史左丘明撰.实出战国人之手,取 材于诸国史籍简册旧文、故志、训、 典、语、令等。如卷第五十六“定公十 年”:“裔不谋夏,夷不乱华”,孔颖 达疏:“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 服章之美,谓之华。”通行为十三经 注疏杜氏注、孔颖达疏春秋左传正 义本。又1977年上海人民出版社标点 本,1981年中华书局出版杨伯峻撰春 秋左传注=.又台北世界书局1973年本
左传
f论语,作者不详,儒家经典。 孔子弟子及其后学关于孔子言行思想的
记录,共二十篇。与大学' 中 庸孟子合称为四书。如载 服饰“羔裘玄冠不以吊,吊主哀,不以 美为敬可知当时裘毛向外而衣的习 俗。魏何晏注,宋邢离疏,通行为十 三经注疏本。又台北鼎文版1973年本 论语O
庄子,作者不详,亦称南华 经,存三十三篇,传内篇七篇为 战国时庄周所作。如载“支离疏者,肩 高于顶,会撮顶天” o知周人露髻在项 后。近代王先谦庄子集解,有国学 基本丛书本,1954年中华书局重印本Q 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1983年中华书 局重印本。
墨子,I日题战国鲁墨翟撰。
墨子•辞过曰:“古之民未知为衣-服时,衣皮带菱,冬则不轻而温,夏则 不轻而清。圣王以为不中人之情,故作 诲妇人,治丝麻,捆布帛,以为民 衣。”有清孙诒让注释墨子闲诂 本。
(世本〉,作者不详,为先秦史官 记录并保存的部分历史档案资料,记三 皇五帝至春秋间事,约完成于战国末 期,又经秦汉人整理,故亦记有秦至汉 初事。有应劭、宋衷、魏宋均等注。原 书宋时已佚。有清嘉庆秦嘉谟辑他书所 引而成的世本辑补本。世本
先秦汉初文献
229 -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词E -训诂一
一230 —
九作篇有“黄帝作冕.垂就目不邪视 也,充紅耳不听谗言也”、“伯余作衣 裳”、“胡曹作衣”(宋衷注黄帝臣 也)、“胡曹作冕”、“于则作扉 履”。举出黄帝的臣子伯余、胡曹、于 则,是最初制作冕、衣、裳、扉、履的 人。又有1957年商务印书馆集合八家辑 补本而成的世本八种本。
吕氏春秋,又名吕览,传 秦•吕不韦撰,为吕氏集门客所闻而 成。高诱注。分十二纪、八览、六论, 保存了许多先秦I日说及古代史料。记载 与服饰有关的色彩观念:“黄帝之时 ……土气胜,故其色尚黄,其事则上。 及禹之时……木气胜,故其色尚青,其 爭则木。及汤之时……金气胜,故其色 尚白,其事则金。及文王时....火气
胜,故其色尚赤,其事则火。代火者必 将水……水气胜,故其色尚黑,其事则 水。”代火者指秦。通行本为中华书局 1937年排印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年 许维燼吕氏春秋集释、学林出版社 19轴年陈奇猷吕氏春秋校释本。又 台北中华1981年四部备要本。
春秋繁露,西汉-董仲舒撰, 十七卷,八十二篇。卷七服制第二十 六:“率得十六万国三分之,则各度爵 而制服,量禄而用财。饮食有量,衣服 有制,宫室有度、畜产人徒有数、舟车
甲器有禁。生有轩冕、服位、贵禄、田 宅之分,死有棺郸、绞衾、圳袭之度。 虽有贤才美体,无其爵不敢服其服;虽 有富家多貲.无其禄不敢用其财。天子 服有文章,(夫人)不得以燕飨,(公)以 庙;将军大夫不得以燕飨,以庙’将军 大夫以朝官吏,命士止于带缘。散民不 敢服杂彩,百工商贯不敢服孤貉,刑余 戳民不敢服丝玄编乘马,谓之服制。” 卷八“度制”:“凡衣裳之生也,为盖 形暖身也。然而染五彩饰文章者……将 以贵,贵尊贤而明别上下之伦。”有民 国年间中华书局四部备要本、中华 书局1975年清凌曙校排印本及台北中华 四部备要本。
词书、训诂
词书是解释文词含义的工具韦,类似今天的字 典、词典“研究古义献语义的训诂学,萌芽于春秋战 国,初兴于酋汉,鼎盛于清代。用音同音近的字解释 字义,称声圳;用字形结构来解释字义的,称形圳; 用描述比况的通行词句直陈词义的称义训。古代对服 饰、织物等所便用的词匸不同于今天,故需借助词书 査询®
〈尔雅〉•作者不详,今本十九 篇,大体由汉初学者缀辑周秦诸书旧 文,递相增补而成,是考证词义和古代 名词的重要资料,实为我国第一部词典。
广雅十卷,三国•魏•张揖 撰,为增广尔雅所作,收词广泛。
通雅,清•方以智,五十二 卷,杂记杂考书。卷三六“衣服”类, 详记彩服、佩饰、布帛、彩色等史料, 并精考评核。有康熙浮山此藏轩刻本、 乾隆四库全书本,清立教馆刻本。
〈释名八卷,东汉•刘熙撰.别 称逸雅,所收词条按二十种义类分 别解释,声训。如卷二彩帛、首饰;卷 三衣服;卷四丧服。保存了当时名物制 度的大量史料。有明天启五雅全书 本,民国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 刊本C
说文解字十五卷(或三十卷), 东汉•许慎撰,分析文字形体结构,探 究文字原始意义,按540个部首为序, 收字9353个。如衣部、糸部、裘部、巾 部、玉部,收有许多与服饰有关的文 字。民国年间上海商务印书馆归闻丛 刊本、中华书周\984年影印陈昌治校 刊平津馆本,较为易见。
急就篇(又名急就章),西汉* 史游撰,唐颜师古注、宋王应麟补注。 学童识字字书,依类编成韵语。其中收 录有关服饰的汉字二百多个、服饰名词 约百余条。有光绪古逸丛书本,民国 间上海涵芬楼四部丛刊续编本,上海
商务印书馆辑丛书集成初编本。
玉篇,南朝•梁•顾野王,宋• 陈彭年等重修,改书名为大广益会玉 篇。全书三十卷.分五百四十二部, 收一万六千九百十七字。注间,释义, 并引群书为证。该书玉、皮、革、糸、 巾、帛、衣、裘等部,多有与服饰相关 文字,其间引文保存史料具有参考价 值。有民国间商务印书馆四部丛刊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1983年北京 中国书店影印张氏泽存堂本,1987年上 海古籍岀版社影印出版四库全书 本。1987年中华书局影印岀版原本玉 篇残卷
古今注(亦名古今杂注), 书 西晋*崔豹撰。全书八类,“輿服类” g
有:冠、舄、履、不借、貂蝉等条目,二莎 并详释其义。有宋嘉定本、近人张元济 校勘记、四部丛刊•三编本,1956 年商务印韦馆古今注、中华古今注、 苏氏演义合刊本。
中华古今注,后唐•马编撰, 三卷n卷上载:冕服、狸头白首、军容 抹额、文武冠、貂蝉、武臣缺胯袄子、 文武品除腰带、九环带、靴笏、履舄、 厨人禳衣、玉佩等。卷中载:魏宫人长 眉蝉鬓、头善、冠子、朵子、扇子、钗 子,梁冀盘桓钗、粉、燕脂、花子、衫 子、背子,裙衬裙、宫人披袄子、鞋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子、報鞋、女人披帛。麻鞋、袜、席 帽、大帽子、搭耳帽、乌纱帽、樸头、 巾子、汗衫、半臂、抹肚、棍、裤、布 衫、袍衫、绯绫袍等。有民国间四部 备要本、四部丛刊本、1956年商 务印书馆古今注、中华占今注、苏氏 演义合刊本。
方言,西汉•杨雄撰,十三 卷,所记与服饰相关词语,如禅衣、澹' 榆、汗襦、裙、蔽膝、椅、祓、桂、 褛、禍、褴、佩蛉、大袴、络头、扉履 等,对各地方言中的服饰名物的不同称 呼,可以有所了解。有明万历广汉魏 丛书本.清乾隆増订汉魏丛书 舆 本、1937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四部丛 | 刊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1956年 莎匚科学出版社方言校笺及通检本C
匡谬正俗,唐*颜师古,八 卷。该书以前代典籍纠正当时语言文字 及音义的谬误,为训诂专著,内容间有 涉及与服饰相关的内容,如:鹉冠之僭 用、五方兵阵战服以青、白、赤、黑等 颜色分等。对了解唐代冠服及军服制 度,有一定帮助。有清乾隆卢氏雅语堂 刻本、民国丛书集成初编本、1987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 本"
一切经音义,唐•慧琳.「百 卷。此为佛教词书,亦存僧家俗人与衣
冠相关之词语,如:冠衮、裴服、褰 裳' 褊吝、攘衣、舍勒、袪服、霧衣、 補裆、去锂、涂冠、头绡、作陵、硫 苏、栉梳、嬴髻、钏、耳銷、跣袜、福 罗、援甲、铠甲、甲胄、头头衣、弟 纹、蠹罗锦、缗纤、嫌目、绮饰、黑 缥、绡青等。有1913年频伽精舍校刊 大藏经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正续一切经音义本。
广韵,宋*陈彭年等,韵书。 所收与服饰相关之字,如::被(裙)椿 (短敝衣)、初(戍衣)、缔、裤(亵衣)、 钗、鞋、溪(衣袖)、巾等,每字均予以 解义、注音并附引文。有四部丛刊 影印南宋巾箱本、1982年上海古籍岀版 社影印南宋广韵校本、周祖谟广 韵校本、沈兼士广韵声系
禺AB査
舆服志是历代执政者制定的车舆服饰等级制度的 记录,通常以政令的形式加以公布并严格执行,僭越 制度要受到法律的制裁.以维护其执政地位,并产生 威慑力。这种车舆及服饰制度被收入正史,便称为
“舆服志”或“车服志”,有的剧称为“礼仪制”、
“仪卫志”或"衣服令”。舆服志多侧重于皇帝、皇 后、皇太后、嫔妃、皇太子、诸王、百官尊上层统洽 者的服饰制度,并颇为繁琐.而对下层社会现实生活 中于变万化的服饰,却记载很少匸今日所见的舆服志.为后代整理前代文献追记而成,多载于一十五 史中。二十五史札乐志则还多有记載演出方面的 服怖史料;五行志中则冇记载械认为是奇装异服 的史料:
{后汉书}.宋-范哗撰,唐•李 贤等注,志第二十九舆服上,志第三十 舆服下,中华书局1%5年5月版,(全 十二册)第十二册,志(二)(3639〜3684 页)D又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晋世,唐•房玄龄等撰,卷二 十五志第十五舆服,中华书局1974年 1月版(全10册)第三册(751 - 778 页)。又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书。
書令辑存服制令第七(1皿〜121 页人 张鹏一编著,徐清廉校补,三秦 出版社,19眇 年 1月。
宋书,梁*沈约撰,卷十八, 志第八,礼五,中华书局1974年10月 版(全八册)第二册(493 ~ 531页)。又台 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南齐书,梁•萧子显撰,巻十 七、志第九舆服,中华书局,1972年1 月版(全三册)第二册(333~348页)。又 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I隋书),唐*魏征-令狐德藥 撰,卷^一志第六,礼仪六,卷十二, 志第七,礼仪七,中华书局1973年8月 版(全六册)第一册(215〜2甌页)。又台 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本。
日唐书,后晋-刘陶撰,卷四 十五志第二十五舆服,中华书局1975年 5月版(全十六册)第六册(1929 ~ I960 年人 又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新唐书,宋-欧阳修、宋祁 撰,卷二十四、志第十四车服,中华书 局1幻5年2月版(全二十册)第二册 (511-532页)。又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
四史本。
宋史元•脱脱等撰,卷一百四 十九志第一百二舆服一至卷一百五十四 志第一百七舆服六,中华书局1977年 11月版(全四十册)第十一册(3477 - 3602 页)。又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契丹国志,南宋-叶隆礼奉敕 舆
撰,二十七卷口记载了辽代二百十八年 |
的历史,成书早于元代官修辽史近匚式二 百年。卷二十三叙契丹国衣服之令,分 述国主、皇后、藩官等服饰。其他各卷 中散见的冠服形制史料也较多。可以窥 见契丹的服饰特色及其所受唐宋汉族服 饰的影响。有元刻本、乾隆承恩堂刻 本、乾隆扫叶山房刻本,1985年上海古
籍出版社点校本。
辽志南宋-叶隆礼撰.说 郛(商务印书馆本)卷八十五。如:
“藩官戴毡冠,上以金花为饰,或以珠 玉翠毛……额后垂金花织成夹带,中贮 发一总,服紫窄袍,加系鮎蝶带,以黄丨丨中I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红色绦裹革为之,用金玉水晶碧石缀 旅”
€辽史,元•脱脱等撰.卷五十 六志第二十五仪卫志,国服•汉服,中 华书局1974年1()月版「全五册)第二册 (905 -911页)又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 四史本。
大金国志,南宋•宇文懋昭
撰,四十卷,记金太祖至哀宗九朝-百 十九年全国历史。所载金代服饰资料, 如卷三十三的陵庙制度、仪卫;卷三十 四的服色、卷三十六的僧服、卷三十九 的初兴风土、男女冠服等。可补金 史中庶民百姓服色之不足。有乾隆 四库全书本、乾隆嘉庆间扫叶山房 g 宋辽金元别史本,1986年中华书局 234 -大金国志校正本。
金虏图经,宋•张棣,载有:
補箱、仪卫、冠服。有1986年中华书局 大金国志校正本。
金志,作者不详,载有:初兴 风上、男女冠服、浮图、服色等,有 19飾年中华书局大金国志校正本。
金史,兀•脱脱等撰,卷四十 三志第二十四舆服,中华书局1片5年7 月版(全八册)第三册(969 ~ 989页)。又 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元史,明*宋濂等撰,卷七十 八志第二十八舆服一至卷八十志第三十
舆服三,中华书局1976年4月版(全十 五册)第七册(1929 ~2014页)。又台北鼎 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㈣!比,清•张廷玉等撰,卷六 十五志第四十一舆服一至卷六十八志第 四十四舆服四,中华书局1974年4月版 (全二十八册)第六册(1597 ~ 1&73年)。 又台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
清史稿,赵尔巽等撰.卷一百 二志七十七舆服一至卷一百四志七十九 舆服三,中华书局1976年7月版(全四 十八册)第十一册(3013〜3098页)。又台 北鼎文1981年二十四史本、台北国史馆 1986年校注本。
会要是-种断代饰化史的专书,专门辑录一个朝 代的典章制度的沿革史实,将有关史料分门类择要汇 编成册“舆服常做为一个门类编人会要。
春秋会要,清•姚彦渠编纂, 中华书局19第年标点本,四巻。载春秋 时代典章制度,其中列国执政一卷;吉 礼、凶礼、军礼、宾礼、嘉礼等三卷。
秦会要,清,孙楷著,卷九舆 服,光绪三十一年(1905)湘潭孙氏版(全 二十六卷四册)第二册(卷九,6, 16页)。又台北1956年中华丛书本□
€秦会要订补、徐复著,卷九舆 服.群联岀版社,1955年9月版[122-134 页)
西汉会要,宋•徐天麟撰,七 十卷。多取材于汉书,分十五门, 卷二十三舆服上、卷二十四舆服F,详 载衣冠出游、祭服、冠礼、服制及舆服 之天子冠服、百官冠服、臣庶衣服等。 有乾隆四库全书本、道光木活字 本、光绪江苏书局本、1955年中华书局 重印国学基本丛书本,1977年上海 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东汉会要,宋*徐天麟撰,四 十卷,取材以后汉书为主,兼采 续汉书后汉记通典汉官仪汉杂事汉旧仪 等。分十五门,舆服门见卷九舆服上、 卷十舆服下。有乾隆四库全书本. 光绪岭南学海堂本、光绪江苏书局本、 1955年中华书局重印国学基本丛韦 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排印本。
〈稿本晋会要,汪兆舗撰,卷十 四礼礼二(十71二⑻ 页)皇帝冠服、太阜 太后冠服,妃嫔服饰、皇太子冠服、诸 王冠服,公卿百官冠服、诸命妇服饰、 士庶冠服。书冃文献出版社,1988年10 月。
三国会要,清+钱仪吉撰,上
海古籍出版社,1如i年5月。正朔服色 (244 - 249 页),冠(252 - 253 页)。又台 北世界书局杨晨本,
南朝会要)(又名宋齐梁陈会 要),清•朱铭盘撰。取材于梁沈约 宋书、萧子显南齐书、唐姚思 廉梁书陈书、李延寿南 史)、魏征隋书等。分十九门.
“嘉礼”、“舆服”门,详述南朝宋齐 梁陈各代服饰典章礼制。如冠仪、冠 服、车服禁制、玺印章绶、佩剑、遗服 器、簪笔手板笏、妇人首饰、凶礼服制 等o 19却〜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分册 出版顾吉辰、沈杉、张山点校的南朝 宋会要南朝齐会要南朝梁 会要南朝陈会要°
唐会要),宋•王溥撰,一百 卷口取材于唐•苏冕会要及崔铉 续会要),补其宣宗以后事' 分五百 十四冃。卷三十一舆服下、卷三十二舆 服下,详述唐代裘冕、章服品第、内外 官•章几艮,杂録冠、巾子、鱼带、笏、异 纹袍之典章礼制,“服纪”则记丧服礼 制。有光绪江苏书局本、1955年中华书 局重印国学基本丛书)本。
五代会要,宋•王溥撰,三十 卷。取材于五代后梁、后唐、后晋、后 汉、后周历朝实录及I日史、传闻、多引 奏章、诏令。卷六“内外官章服”、卷

235 -屮国駆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八“服纟纪”,载服饰礼制,有道光信芳
典章 ' 会典
— 236 —
阁本,197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本、1955 年中华书局本。
宋会要辑稿,清-徐松撰,四 百六十卷.分十七门。卷四十三至四十 五为“舆服门”,可补宋史•舆服 志之阙。有光绪广雅书局本,1936年 北京图书馆本,1957年中华书局本, 1986年上海古籍出版社考校本D
明会要,清•龙文彬撰,八十 卷。取材于二百多种史籍,内容丰富详 实,全书分十五门。卷二十三、卷二十 四为“舆服”门。有光绪永怀堂本、 1956年中华书局点枝本,1972年台北世 界书局本O
tttl U
典章, 是典章制度的简称,是形成文字、载入 典籍、奉为经典的制度规范,会典则是典章制度的汇 輪,它常常记述一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裟方面 典章制度的沿袭变革,比“会要”内容更加广泛.会 典源于唐开尤间官修的f唐六典.以玄宗理、教、 礼、政、刑、事”六典“为书名.分述各级政治机 构、设官掌职、典章格律等。唐杜佑逋典则分食 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州郡、边防八门:宋元以 后内容更加丰富。冠服内容大爹編于礼仪门类。
唐六典,唐玄宗李隆基撰,李
林甫注,明正德乙亥王鑒序,卷十一尚 衣局,卷十二宫官尚服,卷十四诸陵署 主衣.卷二十二织染署,卷二十六内直 局等。光绪二十一年(1515)广雅书局刻 本。
大唐六典,唐-毋熙等撰,三 十卷"宋-陈振孙编,中华书局1983年 据北京大学、南京博物院,北京图书馆 藏南宋本影印。又日本广池学园事业部 昭和48年(1973)本。
大金集礼,金-张玮等撰,四 十卷,分二十五门,“仪仗”门及•'舆 服”门之仪仗上行状,皇后卤簿、皇太 子卤簿、常朝仪卫之礼服、皇后车服、 皇太子车服及臣庶车服,记载了金太祖 至章宗前近八十年间的服饰制度。有清 乾隆四库全书本,1917年广雅书 局丛书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 集成初编本。
大元圣藪国朝典章(简称“元典 章”),元英宗时官修,作者不详。前 集六十卷附新集,分十门。书中“礼部• 礼制”类之“服色”,有:文武品从服 带、贵贱服色等第、提控都吏同公服、 礼生公服、典吏公服、巡检公服、儒官 服色、站官服色、秀才祭丁当备唐巾楠 带、南北士服各从其便、僧人服色、娼 妓服色等”;“兵部”记军装之定 制”;“工部”载录造作之缎疋等。记载了自元世祖至英宗王朝的服饰礼制。 有光绪刻本,19別年北京中国书店重印 光绪本.乂台北故宫1976年及中国广播 电视出版社影印元刊本。礼部服色。
(大明集礼,明•徐一夔等纂 修,五十三巻。明洪武二年(369)明太 祖诏修纂礼书,三年书成,名为大明 集礼,分吉礼、凶礼、军礼、宾礼, 嘉礼、冠服、车辂、仪仗、卤簿.字 学、乐等十二纲乜凡文中所涉及器具名 物,皆绘图、并附说.述其本原。北京 故宫博物院藏有明嘉靖九年(153())经厂 刻本。
皇阴興礼},明建文惠帝朱允蚊 敕撰,内府刻本,大连图书馆藏书。 三、冠服制度,六,妆奁“
大明会典明•李东阳等奉敕 撰,申时行等奉敕重修,二百二十八卷 万历十五年(1587)内府刻本口卷六十至 六十一冠服"又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1989年8月影印万历十五年大明会 典本五册。又中华书局1988年缩印商 务印书馆万有文库排印明会典本。 又台北东南书报社1光3年本。
通典,唐•杜佑撰,二百卷, 典章制度通史,分八门,其中“礼典” 门,载有隋代以前的:君臣冠冕巾幘制 度、君臣服章制度、后妃命妇首饰制 度、后妃命妇服章制度、天子诸侯玉佩
剑绶玺印制度、凶礼丧服制度。连载有 唐开元年间君臣冕服冠衣制度、皇妃王 妃内外命妇服、首饰制度、皇帝和皇太 子加元服等.记录了唐以前服饰典制的 发展变化"有乾隆武英殿“三通”本、 光绪浙江书局本。旧36年商务印书馆 “十通”本,1哭8年浙江古籍岀版社 “十通”本a
续通典,清-纪旳撰,清乾隆 三十二年(1767)官修、记唐肃宗至德元 年(756)至明崇祯十七年(1644)间的典章 制度,保存服饰制度犹以明代史料为 详。有浙江古籍出版社“十通”本、又 台北新兴出版社1965年本。
漬朝通典,卷五十四嘉礼四冠 服,浙江古籍出版社十通本,1988年M 月。
.通志},宋•郑樵等,一百卷, 有乾隆武英殿刻本,老绪浙江书局刻 本,19235年商务印书馆十通本。为 上古至北宋典章制度史书中“略”下分 列十二门,涉及服饰礼制史料,如“礼 略”之“嘉礼”的:天子加元服、皇太 子冠、诸侯大夫士冠;“凶礼”的丧 服。“器用略”的;君臣冠冕巾績制 度、历代冕弁、君臣服章制度、后妃命 妇首饰制度、天子诸侯玉佩剑绶制度 等:
€续通志> 清•嵇璜,六百四十
典帝' 会典
-237-目1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冃录
卷,乾隆敕撰.冇光绪浙江书局刻本. 1936年商务印书馆十通本。其中 “器物略”记有五代至明末眼饰典章礼 制及名物史料。
皇朝通志,清•嵇璜,一百二 十六卷.乾隆敕撰,有光绪浙江书局刻 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十通本。其 中“器物略”记有清初至乾隆服饰典章 礼制、名物史料。
文献通考,宋元*马端临.三 百四十八卷,有乾隆武英殿刊本、咸丰 崇仁谢氏刊本,光绪浙江书局刻本, 1936年商务印书馆十通本。记上古 至宋宁宗时典章制度之沿革,凡二十四 章 门,卷111〜113记君臣冠冕服章制度, 1 卷114记后妃命妇以下首饰服章制度, 238 -可补宋史通忐等之不备。
大清会典(原名“钦定大清会 典”),清•托津等修,清代典章制度 之总汇。成书于康熙、乾隆、嘉庆间。 包插大清会典八十卷。大清会典 事例九百二十卷、大清会典图一 百三十八卷。书中存清代服饰典章制 度.如事例“礼部婚礼类”中记公 主下嫁礼至官员士庶婚礼服饰礼制; “冠服类”载上自皇帝下至士庶冠服; “冠服通例”详述规格、形制、佩饰、 纹样、衣料及服色制度匚大清会典 图完成于嘉庆朝,木刻版画图清晰具
体.数量宏大.并有文字说明,极富参 考价值。冠服类有:王公百官服图之端 罩、补服、朝服、蟒袍、公服袍、舞生 袍、执事袍、乐生袍;王公百官行衣、 雨衣、朝珠、带等图;公主福晋命妇冠 图、月艮图、金丝图、耳饰图、领约图、 朝珠图、彩脱图等。有嘉庆二十三年 (1818)刻本。通常所见为光绪年间内府 刻增修本& 1963年台湾中文出版社缩印 光绪本。
大清会典中冠服简表,见吴山 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1278 -1280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8 月-
大清通礼五十卷.清•来保等 奉敕撰,乾隆二十一年(1756)刻本,另 有穆克登额等奉敕撰五十四卷本,光绪 九年(1883)江苏书局刻本,十二册。又 台北世界书局四库全书荟要本。
皇朝礼器图式(又名“钦定皇朝 礼器图式”)"清允禄等撰。北京故宫 博物院藏有乾隆内府彩绘本。册页、绢 本、不分卷,全书共九十二册,分祭 器、仪器、冠服、乐器、卤簿、武备六 门。图式板框41 X 3%rn,右为设色图 画,绘图极为精美,左为楷书图说,记 载详实,字体秀美。又有木刻印本,乾 隆二十四年(1759)奉敕编纂,全书十八 卷,卷四至卷七为“冠服”部,有:皇帝冠服,皇太子及皇子宗室王公额驸冠 服及朝带,民公冠服、朝珠朝带,皇太 后、皇后、皇贵妃以下至乡君冠服.民 公夫人以下冠服之规定。卷一二为“武 备”部有:兵服甲胄,皇帝大阅胄甲, 随侍冑甲,骁骑狡甲、皇帝行冠,袍、 带、行裳等。木刻印本插佟1为木刻版 画,也极为精美。有四库全书本及 1987年上海占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书 荟要本。又台北世界书局(四库存全 收荟要本O
皇朝礼器图式(乾隆三十一年)中 冠服简表,见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 大辞典1281〜1283页。江苏美术出版 社,1989年8月。
国朝宫史,清•鄂尔泰、张廷玉 等编纂,左步青校点,北京古籍出版 社,1987年7月一版,1如4年8月一 刷。卷之九典礼五冠服(上册152 - 168 页)又台北新兴笔记小说大观八编。
吾学录初编,清*吴荣光撰,二 十四卷。取材丁大清通礼大清 会典学政全书等官书。所载服 饰典制,如卷八“制度”门中的冠服、 赏翎、仪卫、军装等。其中“窥服”, 如:冠制、服制、民公侯伯子男冠服、 品官冠服、士民冠服、民公侯伯子男夫 人冠服、命妇冠服:“赏翎”如:品官 生监常用顶带、冠服禁例;“军装”
如:盔制、甲制、撒袋、佩刀、趣制 等。卷十五“丧礼”门,则对丧服制度. 服制沿革等做了记载。有清道光十二年 (1832)南海吴氏陟慕居刻本、同治九年 (87(0)江苏书局刻本、、民国间上海中华书 局四部备要本。
皇朝冠服志,清•王侃撰,二 卷,在巴山七种本,另北京光裕堂 刻本第1册。 '
六典通考、清•阎镇瑜著,二百 卷,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年3月 影印光绪本。卷■百三十四礼器考•服 冕(卷下16-171页)
光绪会典,台北文海,1966 年。

一 239 -
乂寻
文学包括的范围很广,如神话、民歌、诗经、 楚辞、汉赋、乐府、唐诗、宋词、元曲、杂剧、传 奇,小说、戏曲.散文,甚至包括竹枝词等,也偶有 对服饰的描述.因渉及面太广,只能例举一二,尚有 广阔的天地有待捲理。
诗经,作者不详*集西周初至春 秋中期五百年间的诗歌创作,民歌为 主,反映了周代的社会生活。有关服饰 的如:“羔羊之皮,素丝五统”(国风*召南•羔羊)、“缘兮衣兮,绿衣黄裳" (国风•邺风•绿衣)、“副笄六珈” (国风-鄴风・君子偕老)、“充耳璘 莹、会弁如星” {国风•魏风•淇奥)、
“衣锦製衣,裳锦製裳”(国风•郑 风,丰、、“编衣棊巾”、“鎬衣如薦 (国风•郑风•出其东门)、“葛雇五 两、冠缕双止”(国风•齐风•南山)、“纠 纠葛履.可以履霜”国风•魏风•葛 履)、“羔裘豹祛”、“羔裘豹襄”(国 风•唐风•羔裘)、“戡衣绣裳、配玉 将将”(国风+秦风•终南)、“朱芾斯 皇,有电葱行”(小雅+采芒“赤芾 金舄”(小雅•车攻)、“赤芾在股、邪 幅在下”(小雅•採菽)、“台笠缁 臺 撮”、“卷髪如楚”(小雅•都人士、 -24() 一等。有汉人注毛诗郑笺、唐人义疏 毛诗正义、宋人注诗集传等。
今人有余冠英诗经选泽人民文学出 版社,1963年陈子展国风选泽古典 文学出版社,1957年,袁愈荽泽唐莫先 注诗经全泽等。
楚辞〉,西汉•刘向辑,包括屈 原在楚国民间歌谣基础上创作的新诗歌 及在屈原影响下的模拟仿作作品。有东 汉壬逸注楚辞章句,宋洪兴祖楚 辞补注,清王夫之楚辞通释.及 今人碍茂元注楚辞选等。如离 骚载“榄木根以结茁兮,贯薜荔之落
蕊。矫菌桂以纫蕙兮,索胡绳之骊骊” 记述用香草做成服饰。
坚薄篇,晋,张华,此篇为五 言叙事诗,全诗三百言.载于张司空 集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有 1917年扫叶山房石印本。如:“横簪刻 玳瑁.怅鞭错彖牙,足下金鑰履、手屮 双莫邪”等句,对当时人生活和服饰的 奢华进行了披露与眨刺。
玉台新咏,南朝,陈•徐陵 选。为供后庭歌咏的诗歌总集,收南北 朝时男女闺情作品769篇,描写服饰的 诗句如古乐府“日出东南隅”:“头上 倭墮髻.耳中明月珠,绿衣为下裙.紫 绮为上襦……少年见罗敷,脱巾着绡头 ……:";汉时童谣歌:“城中好高 髻,四方高一尺"城中好大眉.四方眉 半额口城中好广袖,四方用匹帛。”; 歌词:“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 莫愁……头上金钗十二行,足下丝履五 文章。”等。有中华书局1985年版,清 •吴兆宜注、程琰删补玉台新咏笺 证本及成都古籍书店影印吴兆宜注 轧
全唐诗九百卷,清•彭定求等 编,收唐诗四万八千九百余首,作者二 千二百余人。作品不少反映了唐代的社 会生活口有中华书局出版王全点校本. 又台北文史哲197年本、木铎1983年全唐诗外编。如白乐天缭绫诗
“缭绫缭绫何所似,不似罗绡与纨绮 ……识者何人衣者难.越溪寒女汉官 姬,去年中使宣口敕.天上取样人间 织.织为云间秋雁行、染作江南春水 色,广裁衫袖长制裙,金斗熨波刀剪 纹.异卷奇文相隐映,转侧看花花不 定。”又如白乐天时世妆诗:“时 世妆,时世妆,出自城中传四方,时世 流行无远近,腮不施朱面无粉,乌膏注 唇唇似泥,双眉画作八字低.妍蚩黑白
宽,无褂不甚雅相,故皆将袍袖头移于 掛上,直无袍矣),可能恭敬放拖杭(清 语袍袖也。旗礼,妇女见尊长必放袍 袖,今则无矣。厂
€京华百二竹枝词,清*兰陵忧 患生撰,1910年铅印本,首都图书馆 藏。如注:“时人服饰之备新式者,帽 结多用蓝色,腰巾多用湖色、白色,总 以浅淡为主。帽结宜小,腰巾长与袍 齐,摇曳风前,颇饶资态。”
失本态,妆成尽似含悲啼,圆鬟无鬓椎
髻样,斜红不晕赭面状,昔闻被发伊川 类 书
中,辛有见之知有戎,元和妆梳君记 _
取,髻椎面赭非华风匚”
脉望馆抄掠本古今杂剧・穿 「差},明*赵琦美,辑兀明杂剧242 种,收于1958年商务印书馆古本戏曲 丛刊第四集。各剧本后附“穿关”, 记载剧中人物服装道具,包括发饰、盔 帽、髯口、月式、戏鞋及所用砌末二百
多、装束样式三百种,所记以明代以前 戏剧服饰为主,是现存最早的比较系统 的戏剧服饰文献。
京都竹枝词,清-薛献廷辑.
光绪刻本、民国石印本。如:“头名架 子(近时妇女以双架插发际.挽发如双 角行,日架子头。)甚荒唐,脑后双垂 —尺长。袍袖直如弓荷袋(近因袍袖太
类书是把历史文献中的各种资料,分门别类地 类
. 书
汇辑在一起.具有资料分类汇编的性质。类书中常见_24! _
有衣冠部、翔冕部、服饰部、服用祁、蚕织部.布帛
部、染练部、首饰部'兵革部等均与服饰有关。
北堂书钞,唐初•虞世南辑,
一百六十卷,十九部,八百五十一类。
如:礼仪部”之冠礼、丧服;“衣冠 部”之冠、冕、弁、簪、巾' 帽、 法服、朱衣、革带、绩、佩、玦、舄、 衣裳、袍、裘、袴褶;“仪饰部”之 缰;“服饰部”之如意、步摇、百、跳 脱、珥、粉黛、胭脂、钗、履、靴、 袜、屐等。保存了不少已佚古书资料。 有万历二十八年(1600)陈禹谟校刻本.旦中国服饰文化蹇考文献目录
光绪十四年(1888)孔广陶校注本,1988 年天津古籍出版社影抄光绪本,1975年 台北文海出版社北堂书钞引书索 弓I-
艺文类聚,唐-欧阳向等辑. 一百卷°唐高祖武徳五年(622)奉敕撰, 分四十六部,七百二十七目,引书一千 四百二十一种,内容丰富。女如:“礼制 类”之冠礼「“衣冠服饰类”之衣冠、 貂蝉、玦珮、巾帽、衣裳、裙襦、裘、 带等;“服饰类”用品之步摇、梳、 钗、镜、袜等,纺织品之素.绢、帛 等;“宝玉类”之玉珪、璧、珠等口有 南宋绍兴本、万历王元贞刊本、1965年 中华书局排印本,1哭2年上海古籍出版 事社重印本。
-242 - 初学记,唐•徐坚等辑编,一
十卷,玄宗为诸皇子查检敕撰,开元十 五年(727)成书。分二十二部,三百十三 类。卷二十六“器物部”有:冠、弁、 印' 绶、手板、佩、舄履、裘、衫、裙 等;卷二十七“宝器部•’有:金银、珠 玉、锦、绣、罗、绢等:有明嘉靖无锡 刻本、乾隆内府巾箱本、光绪蕴石齐刻 本,1962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白氏六帖事类集唐”白居易 编,三十卷,六册,文物出版社据商务 印书馆提供傅增湘藏本照存毛样影印, 19的年5月出版。第二卷布帛,第四卷
衣服,第十四卷车服,第十六卷戎服, 第十七卷冠礼,第廿四卷染练°
(事物纪原6又名“事物纪原集 类”),宋•高承辑编,十卷。分五十 五部一千七百六十四事。书屮服饰名物 如:冠冕首饰、衣裘带服、官爵章服、 品位服色、丧服礼制、道释服饰、军戎 衣甲、抹额兜鳌、布帛杂事等。书中也 记有相关的专职机构,如:朝服库、裁 造院、绫锦院、布库、染院等。有乾隆 四库全书本,道光惜阴轩丛书 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 编本,1989年中华书局金圆、许沛藻 点校本。又台北商务印书馆四库全 书本。
太平御览〉(初名“太平总 类”),宋•李昉等辑。宋太祖太平兴 国年间敕撰。--千卷,分五十五部•四 千五百五十八目。与服饰有关的如“礼 仪部”的婚札、丧礼服饰礼制;“服章 部”的冠、冕、弁•、帽、巾、喷、貂 蝉、簪、皓、衮衣、毛衣、六服、珮、环、 玦、笏、袍、揭、衫、檐榆、大带、 裙、棍、履、舄、屐、藤、梳、篦、步 摇、假髻、钗、指环、粉黛、燕支、花 胜等。有乾隆四库全书本,嘉庆张 海鹏校校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四部 丛刊三编本,1网年中华书局彩印本, 1妙年商务印书馆太平御览索引九玉海•宋•王应麟撰,二百 卷•分二十一门,二百四十类,四库 提要称诸大类书“未有能过之者” O 如“车报”门,记车服制度,冕服,冠 礼,印绶;“器用”门,佩带、笏、玦 璧;“兵制”门,记铠甲等,保存了大 量先秦至宋代的服饰典章、礼制、名物 史料。有元至元六年(1340)庆元路儒学 刊本,嘉庆十-年(831)刻本、1987年 上海书店影印光绪九年(883)书局刻 本、19力年台北大化出版社本。
记纂渊海宋•潘自牧编纂,一 百九十五卷,全四册,中华书局据北京 图书馆利辽宁图书馆所藏宋本影印, 19關年3月°卷175服饰(7的页),卷 195妆饰•衣裳(3105 - 3109页人
皇朝类苑(又名“宋朝事实类 苑”),宋-江少虞撰。七十八卷。分 二十四门。如“官职仪制”门、“衣冠 盛事”门中的:中国衣冠用胡服、乌 帽、学士系鞋、学士蹑履见丞相以及各 种赐服礼制;“安边御寇”门中的契丹 皇帝贵族及百官土庶服饰等,保存了北 宋时期的服饰礼仪及名物制度。有日本 元和七年(1621)木活字本、宣统三年 (1911)武进武氏重刊本、1981年上海古 藉出版社瞿济苍点校本。
群书考索,耒-章如愚撰,全 三册,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类书丛
刊,1旳2年7月出版,着38〜43(498 ~
579 页)。
(事类賦注(又名“事类赋”), 宋•吴淑撰.三-卜卷,将古今事类联而 为赋。分十四门,卷十二至十四“服用 部聘中多存从古至唐的服饰史料。有宋 绍兴本、明嘉靖蔡弼刊本、乾隆全德堂 本、嘉庆文盛堂本、19加年中华书局出
版冀勤、王秀梅、马蓉点校本。
山堂考索,全称山堂先生群 书考索、宋•章如愚(俊卿)编辑.中 华书局W彩年10月版,卷開至46
(249〜310 页)。
海录碎事,宋•叶廷珪,二十 二卷,有明万历刘氏刻本.1989年上海 辞书出版社影印万历杭州卓显卿刻木. 韋
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库全二243 -书本。“衣冠服用”部有:衣服、冠 冕、带绅、履舄、金驚义珥、巾栉各 门、涉及宋代以前冠服名物数百种。
■占今事文类聚南宋.祝穆、元’ 富大用、祝渊等编七集,二百三十七 卷口续集卷十九朝服部、卷二十冠 履部、卷二十一衣衾部。元泰定三年庐 陵武溪书院刻本。万历二十二年金陵富 春堂重刊本。乾隆二十八年積秀堂重刊 七集本。又书目文献出版社19)1年8月 据元刻本影印新编古今事文类聚
(上、中、下)本。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新编纂图增类群书类要事林广
亜,南:宋•陈元靓辑编,分前、后、 续、别四集共四卜卷,分四十二类。后 集“服饰类”有冠冕之制、衣、中单、 裳、蔽膝、佩、绶、大带、舄、冕服十 二章图、深衣图、深衣冠带履图,涉及 服饰名物数十种。书中并有众多的插 图,其中大茶饭仪图、玩双陆图、圆社 摸场图、步射总法、马射总法等图,表 现了蒙古族的服饰及日常生活。有1963 年中华书局影印元至顺间(1330〜1333) 福建建安椿庄书院刻本。又有后至元六 年本、永乐十六年本、成化十四年本。
至正条格•元顺帝妥耀贴睦尔 撰,至正五年(1345)成书,二十三卷.
茶 二十七目.四库全书以永乐大典
-244-著录。衣服目。
通制条格起,元仁宗、英宗命廷 臣类集编纂现存二十二卷,仅存条格残 本传世,卷二至九中的衣服目。有北平 图书馆影印本。
碎金(疑宋元时即已有此书), 作者不详,蚕织篇第十五、服饰篇第十 六、采帛篇第十七、采色篇第二十,鞍 乘篇第三十一、兵革篇第三十三。1935 年俞嘉锡跋,国立北京故官博物院文献 馆影印本。
唐类函,明•俞安期纂,徐显 卿校订,明万历三十一年文盛堂重修二
百卷,四十册.第四十八卷设官部十七 之尚衣监。第九十卷礼仪部十之祭服。 第九十四卷礼仪部十四之丧服、杂服: 第一百十五卷武功部之甲、兜鑒。第一 百六十六卷布帛。第一百六十八卷至第 一百七十二卷服饰部。
古今事物考•明-王三聘(嘉靖 十四年进士),八卷。如卷一之丧礼服 制;卷二珍宝,卷六冠服之「I】冠、衣、 佩、带、袜、履舄、僧衣、头饰、妆 饰、军服等,涉及名物百余种,莫不究 原溯始,考证多引原书。有万历格致 丛书本、清续知不足齐丛书本, 1936年关中丛书本、民国上海商务 印书馆丛韦集成初编本.1987年上 海书店复印商务本。
广博物志,明•董斯张辑编, 五十卷.分二十二门,如卷三十七 ''珍 宝”门之金、玉、珠;卷三十八“服 饰”门之衣、冠、钗、钏、履、屐、靴 等,多考据服饰佩饰之事物起源。冇万 历三十六年本、乾隆二十六年(1761)吴 兴蒋氏高晖堂刻本,1987年江苏广陵古 籍刻印影印光绪五年(1879)广州学海堂 刻本。
山堂肆考,明•彭大翼编二百 四十卷,明万历二十三年金陵书林周显 刻本,征集•衣服三卷° 乂万历四十七 年梅墅石渠增补本、清北京文锦堂本。三才图会.{又名“三才图 说”)明•王圻、王思义编。一百零 六卷,分十四类。衣服图会三卷,述上 古至明代服饰,展示明代服饰典章和礼 制,图像与文字说明并用。有明万历槐 荫草堂刻本,19町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 社及1988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方历 本。又台北成文书社影印清乾隆本六 rm
/W 口
J类粵),明•郑若庸纂辑,三十 卷.上海辞书出版社据本社图书馆藏明 万历刻本影印.卷十六至十七衣服 (382~,09 页),1991 年 11 月。
夭中记、明•陈耀文撰,六十 卷.三十册.明万历二十三年(595)刻 本。第四十七卷之冠、冕、帽、巾、 皱,衣、襦、衫、裙、褐、裳、裘、 袴、带。第四十八卷之衮、履、犠、 屐、髀、牖、繰、袍、褐。第四十九卷 之梳篦、步摇、钗、铛、钩、钏、指 环、笄、粉、胭脂、的、锦、绷、绢、 缭。第五十卷之罗、绮、绫、毂、纱、 细、布、纟、缔、络'绵、窮。
潜确居类书,明 < 陈仁锡辑, 二百四十卷.卷65艺习…礼•服饰; 卷77艺习十三•嘉礼、冠礼;卷閔服 御一、冠服;卷93服御六*布帛。明崇 祯三年(1630)徐氏大观堂刻本。又崇祯 五年长沙陈氏家刻本。
群书类编故事,明*王莹编 集,冯惠民点校,书目文献出版社, 1993年2月。冠服类(2A3 ~ 248页)。
国朝典汇上、下,明•徐学聚 编纂,书目文献出版社,19%年7月。 卷一百十一冠服制。
古俪府),明■王志庆编,上海 古籍出版社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 本,四库类书丛刊,19亚年2月。卷十 二物类部服饰(576页上至577页上几
事物异名录,清•万荃原辑, 关槐增编。四十卷,分三十九部。以事 物原名为目次,叙列异名,分析其类, 将引他书相关内容,附于其后。卷十二 为“服饰”部,记有巾渍冠冕、衣裘裳 袴、袜鞋舄履、首饰发髻、耳环钏戒. 鲁
粉黛胭脂、布帛珍宝等名物二百多种。-245匚 有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明古观堂本、 乾隆五十三年(1788)粤东刻本。1969年 台北新兴书局影印三十八卷本。1颗年 北京中国书店海王邨古籍丛刊本°
事物异名校注,明-余庭璧 著,杨绳信校注,山西古縉岀版社, 1993年呂月。衣服(187~204页))
事物原会清・汪仮编,四十 卷,卷二十四至卷二十六,嘉庆三年 (1797)汪氏古愚山房刻本。收入古愚 老人消夏录,清二铭草堂古愚丛 书本。古今图书集成(初名“古今图书 汇编”),清康熊-陈梦雷辑,雍正初 蒋廷锡重编。全书一万卷,是最大的一 部类书。分六汇编,三十二典。附目录 四十卷。其中“礼仪典”包括冠服冠礼 十五卷、冠冕三卷、衣服五卷;“考工 典”包括染工、织工、镜、熨斗;“食 货典”包括葛、绵、丝,绒、布、褐、 帛、绢、皮革、珠玉等。有清雍正六年 (1728)武英殿铜活字本。1934年上海中 华书局影印铜活字本。光绪十年(1884) 上海图书集成局排印本c 192年台湾文 星书局影印本、1986年中华书局、巴蜀 书社影印19M年中华书局缩印本。
书史指南,清*朱作舟辑,六卷, 秦 卷六衣服.康熙三十八年本、台湾文海出 亦Q版社影印清代稿本百种汇刊本。
€艺林汇考,清•沈自南编,四 十卷(一作二十四卷).服饰篇十卷,分 冠喷、簪髻、装饰、袍衫、佩带、缔 络,履舄、焯布八类=康熙吴江沈氏刻 本。乾隆十六年重刻本。中华书局1988 年影印四库本。
!子史精华,清•张廷玉等辑, 一百六十卷。分三十部,二百八十类。 始编于康熙六十年(1721)。如:“妇 女”部之女子容貌、妆饰;“服饰”部 之気巾、带佩、衣裳、履舄;“产业” 部之蚕桑丝织;“珍宝”部之珠玉、金
银;“器物”部之布、帛、丝、绢等。 有雍正五年(1727)武英殿本、道光本、 光绪间上海同文书局及积石山房石印 本,1974年台湾新兴书局影印本。
壹是纪始清-魏楼编,二十二 卷,卷十八衣服类。道光十四年(1834) 新化魏氏刻本。光绪十四年(1888)甬北 寄庐重刊本。
渊鉴类函,清•张英,康熙四 十九年(1710)奉敕撰◎四百五十卷,分 四十五部,如“仪礼”部之祭服、丧服 礼制;“珍宝”部之玉、珪璋、璧、 金、银、珠;“布帛”部之素、锦、 绢、布、帛、丝、绮;“服饰”部之衣 冠佩饰、冠、冕、弁、管、貂蝉、法 月服、舄、褥榆、袴褶、履、鞋、钏I、花 胜、假髻、燕支等。有康熙四十九年 (1710)内府刻本、乾隆I•三年(174S武 英殿刊古香斋袖珍本,1985年北京中国 书店影印上海同文书局本。
格致镜源,清•陈元龙辑编。 一百卷,分三十部,八百八十六目。有 “布帛”二卷、“朝制”二卷、“珍 宝”五卷,以及“武备”之盔、甲、抹 额;“香奁”之首饰;“耕织”之制丝 等。有康熙五十六年(1717)海宁陈氏广 州刻本,雍正十三年(1735)重印陈氏 本、光绪上海大同书局及积山书局石印 本。1971年台湾商务印书馆影印本。骈字类编〉.清-张廷玉等编. 二百四十卷,十三门•全十二册.北京 市中国书店据上海同文书局石印本影 印,19甜年3月°卷13 - 147采色门, 巻148 ~ 150器物门一至三(服饰),卷 173 ~ 175器物门廿六至廿六「布帛)。
读书纪数略,清•宫梦仁撰. 五十四卷,三十二册,清康熙四十六年 进呈奉旨刻本,第五十一卷冠服类。
事类统编•清•南海林氏味经 堂汇辑,据事类赋等五种整理汇 编,九十三卷,有清道光二十四年 (1844)粤东存古堂刻本。“衣服”部二 卷,服饰名物有:衣、冠、带、佩、 裘、襦、裤、袜、靴、履、巾等类目; 不同质地衣料有:布、帛、锦、绸、 绣、绫、罗、绢、缔、缁等。“食货” 部则载首饰名物。
佩文齐咏物诗选,清’张玉书 等。有康熙内府刻本、乾隆四库全 书本及1如3年」:海古籍出版社影印 本。全书集汉魏六朝至明代咏物诗,分 四百八十六类编排,因康熙御定,故以 其书斋命名。涉及咏冠服名物的诗作, 有:冠簪、衣、带佩、履、舄、砧杵、 布帛、绵绮、宝玉、芒葛、印笏等十多 类,涉及各时期月艮饰名物数方种。
€历代题画诗类,清-陈邦彦, 一百二十卷,康熙敕撰.有清内府刊
本、乾隆四库全书本及1993年上海 古籍出版社影印本。诗分三十类,凡八 千九百余首,所载古像类、仕女类、器 物类诗作,多存涉及古代服饰史料。
清稗类钞,近人-徐珂辑,四 十八卷。取材于清人笔记、文集、说部 数百种以及报章中有关清代掌故、轶 事。涵盖时间自后金天命元年(1616), 迄宣统三年仃911)。其中服饰类(19阴年 中华书局标点本第十三册6126〜6234 页)涉及服饰名物二百六十种,皇帝、 诸侯服饰外,亦有下属平民百姓服饰、 各阶层、民族、地区性服饰均在包容。 19厅年商务印书馆初版48册本。1984 年中华书局标点重印© 乂 1貯6年海南国 际新闻出版中心诚成文化出版有限公司 卡
传世藏书子库本。 - 247 ~
中国社会史料丛钞上、下册, 瞿宣颖(兑之)纂辑,商务印书馆!937年 版。又上海书店19R年11月影印本。 甲集、一、衣饰:汉代之衣服、汉代妇 人服,汉之冠帳,汉之履輾、汉之袴 式、汉之衣冠杂饰、汉之服色、汉之杂 佩、汉之布帛种类、汉妇人梳妆、东汉 之巾骼' 梁氏之时妆、东汉人杂服饰、 魏晋之衣服、魏晋妇女妆饰、南朝衣服 质料,南朝杂衣服、南朝妇人妆饰、南 朝衣服风尚、南朝男子妆饰、北朝服 饰、唐代袍服、唐代服色、唐代妇女服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式、唐代妇女妆梳、唐山、唐帽、樸 头、幕羅、凉衫「宋代妇女冠梳、裹 足、点青.哆啰、褐、元之军服、顾姑 冠、明代巾帽之制、明之衣式.明代士 子服、明代女衣、明代南京风俗、明代 吴中妆饰.簪花、扬州服饰、明清间风 俗之变、清代服色之侈、马褂皂布褂、 乾隆末年服饰之变、辫发(1-126页)。
笔记
笔记是作者将所见、所闻、所想.所感.所 知、随笔写下的短文汇编文集,每段常各为独立的内 等 容,各段之间并不一定有什么直接的联系,有的近于
248^故事,又称笔记小说-由于笔记大多足作者的亲身经 历,故比较可信,其中有A少宝贵的服饰史料,可以 补正史的不足"
€山海经,作者不详.十八卷, 记事以山海地理为纲,涉及上古历史、 民族、宗教、神话、物产、医药、巫术 等。一般认为山经成书不迟于战国
海经当在秦汉之际,另有五篇为晋 人增纂。书中记有西王母“蓬发戴 胜”。记玉有水玉、白玉、玄玉、苍 玉、碧玉、文玉、藻玉、璇玉、姻玉、 耘云之玉、瑾瑜之玉、婴垣之玉、婴塩 之玉,并有吉玉、美玉、璧、珪、藻
珪、金、黄金、白金、赤金、珠玉等文 字,并涉及产地,可以证明古代的装饰 之盛。书中还记有披发、衣青衣、衣冠 带剑、以袂蔽面、冠旃冠、苗民衣紫衣 等有关服饰用语。四部丛刊影明成 化刊晋郭璞注本为通行本,另冇丛书 集成本。清郝懿行山海经笺疏鮫 佳。19旳年匕海占籍出版社出版袁珂 山海经校注自附索引,较便于 阅读。
淮南子.汉*刘安撰,高诱 注,如:“伯余之初作衣也,淡麻索 缕,手经指挂,其成犹网罗,后世为之 机杼胜复,以便其用;而民得以掩服御 寒。”见诸子集成第七册。
西京杂记,西汉•刘歆撰,东 晋•葛洪辑抄。如记女弟送赵飞燕社物 有:“金华紫纶帽、金华紫纶面衣、织 成上襦、织成下裳、五色文绶、鸳鸯 襦、鸳鸯被、金错绣裆、七宝荼履、五 色文玉环、同心七宝钗、黄金步摇、合 欢圆型……。”书中还涉及到:吉光 裘、珊瑚玦、鹏翳裘、犊鼻禅、轻丝 履、紫绕裘、玉簪、青羔裘、青丝履、 旃衣等物品以及有关的轶闻趣事。有 四部丛刊影印嘉靖孔天胤六卷本。
抱经堂丛书二卷本、1985年中华书 局出版与燕丹子合刊本,台北商务 印书馆四部丛刊本等。自虎通谏,汉•班固撰.关中 丛书第二集第14 ~ 17册,附清•孙星华 校勘记。卷四衣裳:
东观汉记-汉*刘珍等撰,丛 书集成初编史地类,如“延岑卜元还, 被擔榆宿下邑亭,亭长白言睢阳贼衣绛 劇禱褊,今宿客疑是,乃发卒来,岑卧 不动"”
〈汉官仪,汉•应劭撰,说郛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如:“虎贲、冠 插鹏尾。鹏,鸯鸟中之果劲者也「,每所 攫撮.应爪摧碎.尾上党所贡。”
汉官旧仪(又称“汉旧仪”) 汉•卫宏撰,二卷、补遗’二卷。书中在 叙述西汉官制时,涉及到诸如高山冠、 绚履、法冠、小冠、冕服、两梁冠等西 汉时的服饰名物。如书中的一段:“游 徼亭长皆习设备五兵弩戟楣刀剑甲粧正 鼓"吏赤渍行蹄带剑佩刀持盾被甲设孑 戟习射。十里一亭,亭长侯。五里一 邮,邮间相去二里半,司奸盗。亭长持 二尺版以劾賊,执绳以收执贼。”有 1咖年中华书局岀版汉官六种点校 本"
(独断,东汉•蔡邕,一卷, 百川学海本、汉魏丛书本、 四部丛刊三编本。书中论及汉代冕 服制度甚评,有冕冠、天子通天冠、诸 侯远游冠、文官进贤冠及法冠、建华
冠、方山冠、术丄冠、巧士冠、却非 冠、樊哙冠、却敌冠、珠冕、爵辞收、 长冠、缁布冠、委貌冠、皮弁、惠文冠 等目,述其形制并考证辨释。
两汉隽言前集,宋•林越辑, 后集,明•凌迪知辑、文林绮绣本。融 经馆丛书本。如:缩素、绵某、绮、 缔、纹、蘭、臂鞘、戟’衿、结禍、火 需、独茧、水纨、方孔穀、吹纶、絮、 绑、绸、绮襦、纨结、雾穀、继、纨 素、轻绡、沙穀、缗练、编、荃、葛诸 条a
博物志■晋*张华撰,十卷, 杂记异闻杂说口其中卷六载“服饰 考粹,多记冠服、巾舄有关资料,如: 汉末无玉佩、古男子丝衣、素服、有冠 无帳、汉葛巾、建安巾、魏武帝造白怡 等口此书版刻较多,流传亦广,明代丛 书,如古今逸史格致丛书
稗海等多将其收录。1980年中华书 局出版范宁校证本,并附补佚文。
搜神记,晋・干宅撰,上海商 务印书馆1巧7年版。中华书局1979年 版。如梁冀妻、长短衣裾、西晋服妖、 方头屐、撷子髻、毡细头、妇人兵饰、 生笺单衣,无颜幡、绛囊缚纷等段落。
拾遗纪〉,晋*王嘉撰•梁,萧 绮录,齐治平校注,中华书局1981年古 小说丛刊本。如:“五年,有因祗之


249国,去王都九万里……其国人来献,有 雲崑锦、文似云从山岳中出;有列堞 锦,文似云霞覆城雉楼堞;有杂珠锦, 文似贯珠佩也;有篆文锦,文似大篆之 文也;有列明锦,文似列灯烛也;辐皆 广三尺。”
新序,汉•刘向撰,四部丛 刊本,如记“胡亥下陛,视群臣 履”,知秦人亦入室脱履。
抱朴子内篇外篇,晋•葛洪 撰。道藏举要本。中华书局1958年重印 诸子集成本。如讥惑篇:“丧乱以来,• 事物屡变.冠履衣服袖袂财「裁}制,日 月改易,无复一定,乍长乍短,一广一 狭,忽高忽卑,或粗或细,所饰无常, 畫 以同为快,其好事者,朝夕放(仿)效 乜0_ .。”
邺中记,晋•陆觀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畐五十九。如“锦有 大登高、小登高、大明光、小明光、大 博山、小博山、大茱萸、小茱萸、大交 龙、小交龙、蒲桃山锦、班文锦、凤凰 朱雀锦、韬文锦、核桃文锦、或青绑、 或白绑、或黄绑、或绿绑、或紫缥、或 蜀绻,工巧百数,不可尽言也。”
周李侯风土记,晋-周处撰, 清•周湛霖辑.清嘉庆活字本,记楚、 吴节令习俗,有服饰内容。
高士传,晋*皇甫谥撰.商务
印书馆1937年版。如梁鸿曰:“衣绮 编,傅粉墨,岂鸿所愿哉”孟乃“更为 椎髻、著布衣。”
南方草木状,晋•嵇含撰,
湖北先生遗书辑本,如“南越行 记”载“彼之女子以彩丝穿花心以为 饰"”
世说新语、南朝•刘义庆撰, 梁,刘孝标注.中华书局1验2年据宋绍 兴八年本影印"又台北中华四部备要 本。如:“阮仲容步兵居道南,诸阮居 道北。北阮皆富,南阮皆贪。七月七 日.北阮盛哂衣,皆纱罗锦绮,仲容以 竿挂大布犊鼻裨于中庭,人或怪之,曰
'未能免俗,聊复尔耳…”「
荆楚岁时记(荆楚故书丛刊 本)南朝,梁宗慷原著,谭麟译注,湖 北人民出版社.1985年2月版。如“金 薄为人,华胜相遗”、“系丝辟瘟、取 鹏令语”诸节。
颇氏家训集解,北齐•颜之推 撰,今人王利器集解,上海古籍出版 社,1980年7月版。女口: “梁朝全盛之
时,贵游弟子,多无学术……无不熏衣 剃面、傅粉施朱、驾长檐车、跟高齿 履,坐棊子方褥.凭斑丝隐囊,列器玩 于左右,从容出入,望若神仙。”
洛阳伽篮记,后魏-杨衔之 撰,商务印书馆1955年影印本。上海古典文学出版社.1那8年版。中华书局 1963年版。如:“杨元填含水囑陈庆之 曰,吴人之鬼,住居建康.小作冠帽, 短制衣裳。又谓庆之还梁,羽仪服式悉 如魏法,江东士庶,竞相模楷,褒衣博 带,被及秣陵。”
〈隋唐嘉话,唐-刘馋撰,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7年与〈大唐新语〉 合刊本。中华书局1R9年与■(朝野佥 载〉合刊札浙江古籍出版社1986年与 〈唐国史补〉合刊本。如:“贞观中, 拣材力骁捷善持射者,谓之飞骑,上出 游幸,则衣五色袍,乘六闲马.猛兽皮 轉以从。”又“武后游龙门,命群臣赋 诗,先成者赏锦袍。”
{大唐新语,唐■刘肃撰,上海 古典文学出版社,1955年与〈隋唐嘉 话〉合刊本。中华书局1984年唐宋史料 笔记丛刊本。如卷十“隋代帝王贵臣多 服黄纹绫袍、乌纱帽、九环带、乌皮六 合靴。百官常服、同于走庶,皆著黄 袍,出入殿省。后,乌纱帽漸废,贵贱 通用折上巾代宼,用靴以代履。”
教坊记,唐•崔令歌撰,增 定古今逸史本,书中记载了一些演出 服饰,如“五色衣”、“笼衫”等;
朝野佥载〉,唐•张鸞撰,中华 书局1979年与〈隋唐嘉话〉合刊本。 如:“赵公长孙无忌,以乌羊毛为浑脱
遷唱,天下慕之。其帽为赵公浑脱,后 坐事长流岭南,浑脱之言于是效焉。’
西阳杂俎.唐•段成式撰,广 文堂藏版,明古虞毛晋子晋订.汲古阁 本「中华书局1细1年版。又台北源流 1982年版。如;“近代妆尚JS如射月 日黄星曆。儘钿之名尽自吴孙和夫人 也、和宠夫人、尝醉舞如意,误伤邓 颊,血流,娇婉弥苦,令大夫合药,医 言得白獭髓、杂玉与琥珀屑,当灭痕。 和以百金购得白獭,乃合膏,琥珀太多 及差痕不灭,左颊有赤点如痣,视之, 更益其妍也。诸嬖欲要宠者,皆以丹点 额.而后进幸焉
云溪友议.唐•范摊撰,笔记 小说大观第四辑,又说郛(商务印 书馆本)卷五,如:“崔涯……嘲「妓 曰……布袍披袄火烧毡,纸补签篌麻接 弦,更着一双皮屐子,纥梯纥绵出门 前。”
云仙杂记,唐•冯贽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另一百十九,如:飞 云履、梅妆阁、金凤凰、隐士衫、半月 履等条。
刘冯事始,唐-刘存、前蜀• 冯监撰,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 十,(宛委山堂本)曷二十六。如:“占 者,妇人如见舅姑,每持香缨以拜,五 色彩为之。隋牛弘议以素绢八尺中辦,

251 —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名曰帛拜•以代香缨
封氏闻见记,唐-封演撰.十 卷,记唐天宝前典章制度、风俗习惯、 古迹、轶事。卷五存“巾樸”条目,阐 述周武帝裁制樸头至唐玄宗天宝年间巾 愤、樸头制式演变的史实。“卤簿”条 目,则记出行仪仗队列。有乾隆雅雨 堂丛书本,1933年哈佛燕京学社岀版 校证本.19%年台北成文出版社重印。
资暇集.唐•李匡义撰,癸丑 吴兴刘承干跋、南林刘氏求恕斋刊.朱 印本。如:“永贞之前,组藤为盖,曰 席帽,取其轻也,后或以太薄,冬则不 御霜寒,夏则不障暑气,乃以细色歸代 藤曰毡帽,贵其厚也。非崇贵莫戴,而 暑人亦未尚。”
2^ 炙毂子录,唐-王睿撰,上海
国学扶轮社1912年排印本。如:“報離 舄,三代皆以皮为之。朝鎂礼云,单底 为履,重底曰舄,朝祭之服。自始皇二 年,遂以蒲为之。西晋永嘉元年.始用 黄草为之,官内妃御皆著之,始有伏鸠 头履子。梁天监中,武帝以丝为之名鞭 Ho至二世.加以凤首,尚以蒲为之, 名解脱履口至陈、隋间.吴越大行,而 模样差多。及唐大历中,进五朵草履 子。至建中元年,进百合草履子。至今 其样转多差异。”
蛮书},唐•樊绰撰.中华书局
1無2年版.“蛮夷风俗”卷內记南诏服 饰、归女装束等。
剧谈录,唐-康骈撰,古典文 学出版社,19蘭年标点本。如:“见厅 事有女人载金翠冠.着紫绣衣,据案而 坐,左右侍者皆黄衫金栉,如官内之
因话录.唐•赵璘撰.兑 郛(宛委山堂本)畐二十三,(商务印 书馆本)卷十九。如“崔枢夫人治家严 肃,贵贱皆不许时世妆。开元天宝中有 所谓泪妆。”
兼明书,唐•丘光庭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曷六。丛书集成初编 总类。如:“曹子建求通亲。亲表云: 若得辞’远游’戴’武弁……辞 者.脱去之名也。言脱去’远游’之 冠,而载’武弁’之弁也。知其然者, 以下文曰:’解朱组、珮青级’,组、 级皆绶也。故知’远游'、'武弁’皆 冠也。”
去苑珠林,唐•释道世撰,1936 年上海影磧砂藏本"如三十五“宋沙门 慧和,宋义嘉之难,和犹为白衣隶刘胡 部下……会见野老衣服缕弊.乃以貌整 袴褶易其衣。”
历代名画记,唐•张彦远撰, 王氏画苑本、津逮秘书本、说郛本、续 百川学海本、四库全书本、学津讨原本。如:“木剑创于普代,帏帽兴于国 朝「
记事珠},唐•冯贽撰,说 库本。如记:“小儿发,初生为小髻 十数,其父母为儿女相胜之辞•曰蒲挑 髻.十穂胜五穂一”
明皇杂录〉,唐•郑处诲撰.
守山阁丛书本’如:“太平公主玉 叶冠、虢国夫人夜光枕、杨国忠锁子 帐,皆稀代之宝,不能计其值。”,又 如记杨贵妃事后童谣曰:“义髻抛河 里、黄裙逐水流。”知杨戴假发髻,喜 穿黄色裙。
〔开元天宝遗事,五代•王仁裕 撰.上海占籍出版社,1958年开元天宝 遗事等十种合刊本"如:“御园新有千 叶桃花.帝亲插-枝,插于妃子宝冠 上”.又如“宫屮嫔妃辈,施素粉于两 颊,相号为泪妆,视者以为不祥匚”
蜒言,五代•王定保撰,占典 文学岀版社1957年版.又上海古籍出版 社197年唐摭言本又台北世界书 局1975年唐摭言本乜如:“蒋凝应 宏词为赋,止及四韵,顷刻传播,或曰
'白头花,钿满面,不若徐妃半妆
又李白戏赠杜甫口 :’饭颗山前逢杜 甫,头戴笠子日卓午,借问因何太瘦 生,只为以来作诗苦n,”
近事会元,宋’李上交,五
卷,有光绪王氏谦徳堂辑刊畿辅丛 书本「记唐武德至后周显德间(618-954)杂事,如:帝王服赤黄袍衫樸头、 帽子、腰带、靴、公服、笏' 撲头巾 子,金银铜鱼袋、龟袋,特进佩鱼、散 职佩鱼、改铜鱼袋、佩龟、妇人线靴线 鞋等「对研究唐代服饰有参考价值匚
唐语林,宋•王说撰,周勋校 证€唐语林校正本,中华书局19阴年 版,唐宋史料笔记丛刊。又上海古典文 学出版社中国文学参考资料小丛书第一 辑之五。如记:“玄宗柳婕妤有才学, 上甚重之口婕妤妹适赵氏,性巧慧,因 使工镂板为杂花,象之而为夹缄°因婕 好生日,献王后一匹,上见而赏之,因 敕官中依样制之。当时甚秘,后渐出, 遍于天下,乃为至贱所服匚”
膜府蕪闲录,宋•毕仲询撰, 说郛(宛委山堂本)四十一°如: •'五代帝王多裹朝天樸头,二脚上翘。 四方潜位之主,各创新样,或翘上而反 折于下;或如团扇、蕉叶之状,合抱于 前。伪孟蜀始以漆纱为之,湖南马希范 二角左右长丈余,谓之龙角,人或误触 之,则终日头痛。至汉祖始仕晋为并州 衙校,裏樸头的两脚左右长尺余,横直 之不复上翘.今(指宋代)不改其制“”
济南先生师友谈记,宋*李薦 撰,说郛宛委山堂本、丛书集成初

253 -r~- X
R
中国眼饰文化参考献一目录
编本。如:“皇后皇太后皆白角团冠, 前后惟白玉龙簪而已。衣黄背子衣、无 华彩。太妃及中宫皆缕金云月冠,前后 亦白玉簪,而饰以北珠.衣红背子,皆 以珠为饰。”
枫窗小牍,宋•袁製撰,袁颐 续,说郛(宛委山堂本)冒三十。如
“汴京闺阁妆抹,凡数变。崇宁间,少 尝记忆,作大樗方额口政宣之际,又尚 急把垂肩。宣和已后,多梳云尖巧额, 彎撑金凤。小家至为剪纸衬发,膏沐芳 香,花薛弓屣,穷极金翠.一袜一领, 费至千金。今闻虏中闺饰复尔。如瘦金 莲、方莹面、丸、遍体香,皆自北传南 a
g 入蜀记,宋•陆游撰.
254-郛宛委山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 如:“未嫁者率为同心髻,高二尺,插 银钗至六只.后插大象牙梳,如手 大。”
容斋腿笔,宋•洪迈撰,四部 丛刊续编本,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年 据新刊本标点本。如:“今人或缭帛. 一匹为一端,或想言端匹。按左传币锦 二两。注云二丈为一端,二端为一两, 所谓匹也,二两二匹也。然则以端为 匹,非矣。”端、两、匹都是古代计量 单位。
梦溪笔谈•宋•沈括撰,上海
岀版公司1956年胡道静校注本“中华书 局1962年胡道静校注本。又台北商务 1979年本。如:“中国衣冠,自北齐以 来,乃全用胡服,窄袖绯绿短衣,长黝 靴,有隸響带,皆胡服也。窄袖利于驰 射,短衣、长黝,皆便于涉草……带衣 所垂蝶報”盖欲佩带弓剑盼蜕算囊刀砺 之类,自后虽去牒鞭而独存其环……即 今之带铸也
(墨庄漫录,宋•张邦基撰,商 务印书馆1939年版。如:“杜子美秦川 诗云:’马娇珠汗落,胡舞白题斜 题或作蹄……白题乃胡人之毡笠也。子 美所谓“胡舞白题斜”,胡人多为旋 舞,笠之斜似乎谓此也。”
困学纪闻,宋•王应麟撰,四 库全书子部杂家类。搞藻堂四库全书荟 耍子部口四部丛刊子部。如:“玉 藻•注:’士以下皆禅,不合,而纬 积。,如今作操头为之也。后汉向栩, 着绛绡(操)头。古诗云:’少年见罗 敷,脱巾着操头。,仪礼•注
'如今着惨头,自项中而前,交额上, 却绕髻也,。”
两钞摘腮,宋,史浩辑,说 郛(宛委山堂本}曷十九。丛书集成初 编文学类。如:“膏沐,膏所以膏而 沐,盖淖也。米汁可以沐头。鲁遣展. 喜以膏沐,劳齐师。则非专妇人用之。今赐面脂是也。”
同话录,宋-曾三异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冒二十三,如:“近 岁衣制,有一种如旋袄,长不过腰,两 袖仅掩肘,以最厚之帛为之,仍用夹 裹,或其中用绵者,以紫皂缘之,名曰 貉袖,闻之起于御马苑圉人,短前后襟 者,坐鞍上不妨脱,着短袖者以其便于 控驭耳。……今以所谓貉袖者袭于衣 上,男女皆然。”
〈娱书堂诗话,宋-赵兴厭撰。 说郛(宛委山堂本)身八十四。如: “古乐府云:爱惜加穷袴,防闲托守 宫口冷斋夜话云;穷袴,汉时语,今裆 袴也。然未详所岀。按西汉上官后传: 宫人使令皆为穷袴,多其帯。服虔曰: 穷袴有前后裆不得交通也。师古云::即 今褐裆袴也。”
余氏辨林,宋•余允文撰,守 山阁丛书本、丛书集成初编本。如:
“今之朝衣乃戎服也。盖自隋炀帝数出 幸,因令百官以戎服。从一品紫、次 朱、次青,后世循袭为之。皂靴亦胡俗 马鞋,赵武灵王好胡服,因著之。后效 为之也n ”
席上腐谈,宋•俞琰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曷二十五。如:“唐 人樸头,初以皂纱为之,后以其软,遂 折桐木山子,在前衬起,名曰“举头
容”,以为起于鱼朝恩,五代相承用 之,至宋乃易以藤织者,仍是以纱,后 又易以漆纱。周武所制不过如今之结巾 垂两角,初无带,唐人添四带以两角垂 前,两角垂后。宋又横两角以铁线张 之,庶免朝见之时偶语4 ”
孙公谈圃,宋*孙升述,刘延
世录,百川学海本,说郛宛委山堂本° 如:“士大夫近年效东坡,桶高檐短, 名帽子曰子瞻样。”
野客丛书,宋*王楙撰,宝颜 堂秘笈本、稗海本、四库全书本、笔记 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说郛 本。如:台以御暑笠以御雨、金钗十二 行、火浣布、男子傅粉、紫荷囊诸条。
石林憑语,宋•叶梦得撰,十警
................. 记 卷。所记多宋神宗、哲宗、徽宗、钦二i京 宗、高宗五朝典章礼制琐闻轶事。冠服 名物如:樸头巾、裁帽、金带、皂带、 通天冠、绛纱袍、衮捱、大裘、缁衣羔 裘、黄衣狐裘、素衣廃裘、方团玉带、 金鱼、玉鱼、小冠、额子、勒帛、绦、 背子、祎衣、法冕、席帽、绯衣、绯绿 白袍、皂衣白袍等。有明正德元年 (1506)杨武刻本、清代乾隆年间四库 全书本,1984年中华书局出版唐宋史 料笔记丛刊候忠义点校本
清波杂志,宋-周辉撰,上海 商务印书馆1934年版。如:“士大夫于中国服怖文化畚考文献目录
马上披凉衫,妇女步通衢,以通幅紫罗 障蔽半身,俗谓之盖头,盖唐I®帽之制 也。”
文昌杂录,宋•庞元英撰,学 津讨原本、雅雨堂丛书本、中华书局 1958年本。如:“工部范郎中出古画一 幅,云是韩滉笔,其画作村夫子教学 生,夫子带乌纱折上巾。按唐始有巾 子,两带以系巾,两带垂以为饰。至僖 宗时,因伶人以银线捻二带,帝曰亦与 朕作一顶来。自此方有折上方,韩滉时 未有此制。”
铝匕梦琐言,宋•孙光宪著,宋 元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1年 11月版。如卷七:陈见四缝帽白缺衫皂 g 义桶青袴,卷十:孔拯借油衣,卷十 -256-二:柳氏子樸头脚、蜀先生见小朵帽 子、禰談席帽、仆同院司空监云木围裹 头于事最便等。
东轩笔录,宋•魏泰撰,唐宋 史料笔记丛刊,中华韦局1983年10月 版,记北宋太祖至神宗六朝旧事。如卷 二;“旧制,学士以上,并有一人朱衣 吏引马,所服带用黄金,而无鱼,至入 两府,则朱衣二人引马,谓之双行,金 带悬鱼,谓之重金矣。”
诡水燕谈录〉,宋•王辟之撰,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与〈归田录〉合刊, 中华书局1981年版。如:论樸头之演
变。
归田录,宋•欧阳修撰,唐宋 史料笔记丛刊,与〈滝水燕谈录〉合 刊,中华书局1981年版。如卷二记:
“国朝之制,自学士以上赐金带者,例 不佩鱼c若奉使契丹及馆伴北使则佩, 事已复去之,帷两府之臣则赐佩,谓之
“重金”。初,太宗尝曰:’玉不离 石,犀不离角,可贵者惟金也。’乃创 为金铸之制以赐群臣,方团毯路以腸内 府,御僵花以赐学士以上,今俗谓球路 为“笏头”,御僵花为“荔枝”,皆失 其本号也。”
燕翼诒谋录,宋•王栋撰.五 卷,记宋太祖至仁宗四朝一百年间各种 典章制度,所据国史实录
宝训圣政等原书多佚,故更 具史料价值。散见于各卷的如:选人服 绯紫、赐常参官时服、借绯紫佩鱼、知 州借绯紫、革带之制、臣庶许服紫袍、 改江南官服色、妇人冠梳等。此书曾编. 入明百川学海学津讨原二丛 书。1981年中华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 出版与默记合刊本。又台北木铎出 版社1982年本。1989年中华韦局出版点 校本。
猗觉寮杂记,宋•朱翌撰,
说郛(宛委山堂本)号二十七。香艳 丛书第十集。又商务印书馆1939年版。如:"外来之物曰义,如义儿是也。元 云:醉摘樱桃投小玉,义梳丛髻舞曹 姿。”
€爱日斋丛钞,宋•叶□撰,唐 宋丛书,子余。〈说郛(宛委山堂本) 马十七。女如:“元和圣徳诗云:以红帕 首。注者引实录曰:’禹登涂山之夕, 大风雷震,直甲步卒千余人,其不被甲 者,以红绡帕抹其额。’自此遂为军容 之服。”
能改斋漫录,南宋•吴曾撰, 十八卷。对服饰典制多作考辨,如:冕 始于胡曹、京城禁戴毡笠子、诏导驾官 朝服结佩、制玉鱼袋、佛妆、条脱为臂 饰、苍玉佩翠云裘、元丰品官赐服带、 政和讨论履制度、唐武后制赐狄仁杰袍 金字.衮服赤舄、磨纳衣等。有乾隆 四库全书本、武英殿聚珍丛书 本、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 初编本、I960年中华书局点校本, 1979年上海古藉出版社重印o
东斋记事,宋•范镇撰,唐宋 史料笔记丛刊,与(春明退朝录)合刊, 中华书局1980年版。如卷三:“贵游子 弟,皆服白■襦衫,或罗或绢有差等”, 补遗:“球路金带,俗谓之笏头带,非 二府文臣不得蝎。”
春明退朝录,宋*宋敏求著, 唐宋史料笔记丛刊,与(东斋记事)合
刊,中华书局1980年版口如中卷:“真 宗命廷赐御花仙带“,卷下:“太宗命 创方团毬路带。”
游宦纪闻,宋•张世南撰,唐 宋史料笔记丛刊,与〈旧闻证误〉合 刊.中华书局1981年1月。如卷二借绯 借紫,卷四著新紫襦、求弓鞋,卷六宣 和六年高丽国使谢恩进奉,私觌之物有 樸头纱、紫大纹罗、生大纹罗、白鹫大 绫、生花绫、白细芒布、尅丝药袋、绣 系腰等"
日闻证误,宋•李心传撰,唐 宋史料笔记丛刊,与〈游宦纪闻〉合 刊,中华书局198年1月版。如卷二第 34页:“淳熙中,王仲行罢吏部尚书, 不带职,帅浙东。入辞,服金带佩鱼而 入阁门,吏却之,乃去鱼;不可,则改 红带;又不可+则卒改皂带。仲行甚不 平。”
郡氏闻见录,宋•邵伯温撰, 唐宋史料笔圮丛刊,中华书局1983年8 月版。如卷七第66页记:“乾德开宝间 ……国用丰美,上愈节俭,御衣止赭黄 袍,以绫罗为之,其余皆用维绢。”
泊宅编,宋•方勺撰,唐宋史 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3年7月版。 如卷一记薛昂撰冕服书;卷三记闽 广多种木棉;卷十记神宗下诏有司制黑 羔以为裘,而被以衮"
笔 记
2 刃 —桎史,宋-岳珂撰,唐宋史料 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1年12月版; 如卷一:南陵脱帽;卷四寿星通犀带; 卷五:服妖。
东坡志林,宋*苏适撰.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卷一, 梦中作靴铭。
仇池笔记,宋•苏适撰,华东 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3月。卷上: 研光帽。
老学庵笔记,宋•陆游撰,十 卷。如卷二“靖康初京都织帛及妇人首 饰衣服皆备四时如节,物则春膳、灯 毬、竞波、艾虎、云月之类,花则桃、 杏、荷花、菊花、梅花,皆并一景。” 着 又卷三“宣和末,妇人骐底尖,以二色
莎二合成,名错到底”。“一年景”、“错 到底”都对当时的北宋政权,具有讽剌 意味。此外所载服饰资料方面内容还 有:栗玉并桃冠、白玉簪、赭红羽衣、 金腰带、丝鞋局、胡桃结、盘领紫背 子、毫州轻纱等。明稗海津逮 秘书两丛书及清乾隆四库全书均 编入此书,1920年上海涵芬楼据穴砚斋 抄本校印,1979年中华书局出版点校 本。
癸宰杂识,宋•周密撰,前 集、后集、续集上下、別集上下,唐宋 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阴年1月
版。如前集白帽、误着祭服;后集紫纱 公服;续集金凤染甲;别集胡服间色、 画扇不入内O
齐东野语,宋•周密撰.涵芬 楼藏版,据元明补本校"如卷十记有: “纱之至轻者有所谓轻容……又有所谓 方孔者……即今之方孔纱也。”
束水纪闻,宋•司马光撰,上 海商务印书馆,1*990年予月初版,涵芬 楼藏版,据旧钞两卷本校印并增补。如 卷一:“太祖性节俭,寝殿设布缘祎 帘,常岀麻懸布衫,以示左右曰:吾故 时所服也。”
云麓漫抄(初名“拥炉闲 记”),南宋•赵彦卫撰。十五卷。书 中考辨服饰、妆饰、冠履沿革及其渊源 者,如:噗头、借绯、屡考、妇人以黛 画眉、古人戴冠上衣下裳、小冠、温公 帽、伊川帽、燕脂、服色等。有乾隆 四库全书本、咸丰涉闻梓旧 本,1935年上海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 初编本,1957年古典文学刊行社标点 排印本。
青箱杂记,宋•昊处厚撰,上 海商务印书馆,1920年版,涵芬楼藏 版,据四库全书校印本。又中华书局 1985年版。如记五代时蜀人服饰:“王 衍在蜀,好私行,恐人识之,令民戴大 帽,又令民戴危脑帽,狭小,俛首既坠。又衍朝永陵,自为尖巾,士民皆效 之,皆妖服也。又每宴怡神亭,妓妾皆 衣道衣、莲花冠•酒酣,免冠,璧髻为 乐,因夹脸连额,渥以朱粉,号曰’醉 JJ. 9 ”
妆 □
駆瑕新论,宋•孔平仲撰,宋 元人说部书,商务印书馆,1920年1月 版,据陈仲鱼校本,涵芬楼藏版。如: 印绶、昔不嫌白、番疑帷帽、半臂、樓 头始于周武、品色衣、佩带与佩鱼制度 等。
G梁谿漫志},宋•费衮撰,上海 商务印书馆,1919年12月版,涵芬楼 藏版,据影宋钞本校印。卷四载东坡遇 雨“从农家借薯笠戴之着屐而归c ”
(廛史),宋•王得臣撰,涵芬楼 藏版.上海商务印书馆,1919年口月 版,据影钞宋庆元洪遽本校印。如卷上 礼仪讲妇人冠服:“编竹而为团冠,复 以长者屈四角而下,至于肩、谓之薛 肩,又以团冠少裁其两边而高其前后, 谓之山口,又以轉肩直其角而短谓之短 短,今则一用太妃冠矣。”
鸡肋编〉,宋•庄季裕撰,商务 印书馆1妙年版,涵芬楼藏版,据邵位 两钞阁本校胡心耘本校E卩。如:“定州 织刻丝不用大机”、“单州成武县织薄 缭”、“苏州氐黄草心织布* ”
石林避暑录话〉,宋-叶梦徳
撰,上海商务印书馆,19加年10月初 版,涵芬楼藏版,据嘉禾项氏宛委堂本 校印°如卷三:“唐以金紫银青光禄大 夫皆为阶官,此沿袭汉制金印紫绶、银 印青绶之称也。”
随隐漫录,宋•陈世崇撰,上 海商务印书馆1兒0年3月初版,涵芬楼 藏版,据四库全书本校印。卷三载有带 的三十二种名目,称“带格三十二:笏 头一字、笏头毯绞、排方御仙花、螺 犀、丝头、荔枝、柘枝、太平花、碎 草、师蛮、人仙、犀牛、宝瓶、行虎、 戏童、宝相、胡荽、凤子、野马、双 鹿、方腾、云鹤、坐神、天王、行狮、 行鹿、盘凤、凹面、醉仙、獐鹿。”
演繁露,宋,程大昌撰,说 | 郛(宛委山堂本)冒十三,(商务印书-2旳 馆本)卷五十七。如襦、褐、裘、长背 子、斜喝里皮、带钩亦名师比、冠与 輔、白纱帽、冒絮、古人不忌白、脱露 半袖见内服谓之袒、解除吉冠谓之免 等。
画境录,宋•张舜民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身十八。知不足斋丛 书175 ~ 176册。丛书集成19©册。 如:“庆历康定以前,朝士不披毛凉 衫,公服重戴而已,冬月或披毛衫而得 寒疾,今则无问寒署,虽六军卫士,重 戴披衫,与士大夫错杂,路冲无别,虽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曰凉衫,实热衫也。”
清异录,宋•陶穀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畐一百十九,〔商务 印书馆本)卷六十一。如:“明宗天资 恭俭,尝因苦寒左右进蒸黄透绣袄子, 不肯服,索托罗毡袄衣之。”
候縮录.宋*赵令畴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丿与十八.「商务印书 馆本)卷三^一。如:“杜牧之宫人诗 云’绛蜒犹封系臂纱’。后学不解,常 见服饰变古,始于晋武帝选士庶女子有 姿色者.以绯彩系其臂;大将军胡奋女 泣叫.不伏系臂匚左右掩其口。今定亲 之家亦有系臂者,续古事者也°”
€脚气集,宋•车若水撰•上海 菁 商务印书馆。1919年11月版,涵芬搂 - 260-藏版.据四库全书本校印。如:“妇人 缠脚不知起于何时,小儿未四五岁,无 罪无辜而使之受无限之苦,缠得小来不 知何用。后汉戴良嫁女练裳布裂竹笥支 屐是不十古人事。或言自杨太真起、亦 不见出处。”
倆真子录,宋•马永卿撰,上 海商务印书馆,旧20年版,据劳平甫校 本.涵芬楼藏版。如卷;“今之鱼袋乃古 之鱼符也。必以鱼者.盖分左右,可以 合符。而唐人用袋盛此鱼,今人乃以鱼 为袋之饰.非古制也。”
图画见闻志,宋*郭若虚撰,
六卷。绘画史论著作Q卷-载"论衣冠 异制” 一节,叙服饰名物数十种,如: 衮冕、幅巾、塞羅、折上巾、樸头、黄 绫纹袍、乌纱帽、九环带、六合靴、翼 善冠、进德冠、樸头巾子、禰衫、紫绯 绿袍、紫服金玉带、深浅绯服、七事站 踝 '冯翼(逢掖)衣、直掇、袴褶、木 屐、皂靴、红锦黝靴、帷帽等。对先秦 至唐代的冠服制度进行了考证,以求绘 画正确表现各时代的生活。有津逮秘书 本、学津讨原本、四部丛刊续编本、丛 书集成初编本。19雷年上海韦店重印四 部丛刊续编本'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
画史丛书本©
画史.宋•米芾撰,见于安澜
画品丛书187〜218页,上海人民美 术出版社,1982年3月版。如:“唐人 软裹,盖礼乐阙,则士习贱服,以不违 俗为美。余初惑之,当俟君子留意。耆 旧言,士子国初皆顶鹿皮冠•弁遗制 也,更无头巾。掠子必带篦,所以裹帽 则必用篦子约发。客至,即言容梳裹. 乃去皮冠,梳发角,加后以入樸头巾 子.篦约发,乃出,客去复如是。其 后,方有丝绢作掠子•掠起发顶帽,出 入不敢使尊者见。既归于门背•取下掠 子,篦约发讫,乃敢入,恐尊者令免帽 见之、为大不谨也口又其后,方见用紫 罗为无顶头巾•谓之额子,犹不敢习庶人头巾°其后举人始以紫纱罗为长顶头 之.垂之背,以则庶人黔首。今则士人 皆戴庶人花顶3头巾,稍作幅巾、逍遥 巾、额子则为不敬;衣用裹肚勒帛,则 为是。近乂以半臂军服被屮上、不带者 谓之背子.以为重礼;无则为无礼。不 知今之士服,大带拖绅乃为礼.不带左 椎皆夷服.此必有君子制之矣。汉刻从 者巾与殷毋追同,今头巾若不作花顶而 四带,两小者在发,两差大者垂,则此 制也。礼岂有他,君子制之耳。余为涟 水,古徐州境.每民去巾,下必有庶楮 皮冠.此古俗所著,良足美也。又唐初 画举人必鹿皮冠,缝掖大袖,黄衣短至 膝.长白裳也。萧翼御史至越,见辩 才,云着黄衣大袖,如山东举子用证未 软裹曰禰也。李白像鹿皮冠,大袖黄袍 服,亦其制也。”
〔萍洲可谈•北宋•朱或撰,
守山阁丛书本,如记广州:“妇人 十八九戴乌丝髻,衣皂半臂,谓之游街 背子。”
桂海虞衡志.南宋*范成大 撰,(增订古今逸史)本,如“志蛮”记 海南黎人:“皆椎,乐跣足,插银铜锡 報,妇人加铜环耳坠重肩,女及笄,即 蕭颊为细花纹,谓之绣面。”
东京梦华录.宋•孟元老撰, 十卷,为北宋灭亡南渡后作者追述北宋
都城卞梁繁盛情况的回忆录。散见于书 中各卷的北宋末的服饰史料极为丰富, 如卷三:相国寺百姓交易诸色杂卖;卷 六:元旦朝会,车驾幸五岳观,卷七: 驾登宝军楼诸军呈百戏;中元节、立 秋、重阳;卷十:驾行仪卫等,所记天 子皇室、百官衙人、庶民商贩、瓦肆伎 艺及民俗季节、仪卫祭祀、婚嫁礼仪之 各式服饰,无所不及「有明秘册汇 函本、津逮秘书本、民国丛书 集成初编本、195&年上海古典文学出 版社点校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出版邓 之诚东京梦华录注O
f都城记胜,宋•灌园耐得翁 著,中国商业出版社五种合刊本,1982 年3月版。如瓦舍女伎条:“旧教坊 耆
_记
……其诸部分紫红绿三等宽衫,两下各 垂黄义禰。杂剧部又戴浑裹,其余只是 帽子樸头。”
西湖老人繁胜录,宋-西湖老 人著,中国商业出版社五种合刊本, 1982年3月版。如:“御街扑卖摩喉罗 (泥玩偶),多着干红背心系青纱裙儿: 亦有着背儿、戴帽儿者。”又如:“金 国奉使……射毕出山,于钱搪门外西湖 边更衣亭换番装,缘奉使以下到驿,都 着本朝赐服,着锦络缝锦盘领大袖,帽 子上亦用锦贴口”
€梦梁录〉,宋•吴自牧撰,二十中国服饰文化齧考文献目录
卷、记临安(今杭州)事,取往事犹梦之 意故名。有南宋皇帝、宗室、宦官及庶 民百姓杂艺技人等服饰.诸如冠巾、履 舄、腸服、授衣、时服、佩饰、妆饰、 服色、带制等,并习俗、礼制。如卷 一:元旦大朝会、元宵、车驾诣景灵宫 孟飨、八日祠山圣诞;卷二:清明节; 卷三:宰执亲王南班百官入内上寿赐 宴、五月、士人赴殿试唱名;卷四;七 夕;卷五;驾出宿斋殿、差官辍祭及清 道、驾诣景灵宫仪仗、驾冋太庙奉神主 出室、驾宿明堂斋殿行裡记礼;卷十 三:夜市、诸色杂货;巻十八;物产、 丝之品;卷卄:嫁娶诸节。有乾隆知 不足斋丛书本,光绪嘉惠堂年,民国
1 商务印书馆丛书集成初编本,1956 - 262 -年上海古籍出版社点校本。
武林旧事,宋•周密撰,十 卷。入元后著者居吴兴追述南宋武林 (即临安,今杭州)杂事,故名。所记服 饰,散见于各卷中,有上自皇帝、太 子、皇室、文武百官,下至庶民百姓、 歌艺舞伎之各式服饰。如卷二:公主下 降、唱名;卷六:赁货、小经纪;卷 七;册皇后仪、皇后归谒家庙、皇子行 冠礼仪略;卷九:高宗幸张府节次略等 节。有乾降知不足齐丛书本、同治 岭南苏氏补刻本、光绪嘉惠堂武林掌 故丛编本. 1956年上海古籍岀版社点
校本,1987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四 库全书本;
岁时广记,宋+陈元靓,四十 卷,有明万历格致丛书本、清乾隆 四库全书本、道光学海类编 本、光绪十万卷楼丛书本、民国 丛书集成初编本。如卷二一、二二 “端午”冃下,记民间带五彩丝、长命 缕、辟兵绪、合欢索、钗头符、衣艾 虎、插艾花等衣着习俗;百官鳩公服、 赐时服、赐金鱼、寿索、帛扇、彩丝、 衣纱服、进御衣、借裙襦等情形。
鹤林玉露,宋*罗大经撰,三 编十八卷。所记服饰多为士庶百姓所 用,如:紫窄衫、襦樸、野服、衣用黄 白青、绅裳、柞木梳、黑角篦、黄绵袄 等。有明万历稗海本、1983年中华 书局唐宋史料笔记丛刊点校本"
采兰杂志,南宋,作者不详 说郛(宛委山堂本)曷三十一。古今 说部丛书二集。如:“甄后既入魏宫, 宫廷有一绿蛇,每日梳妆则盘结一髻形 于后前,后异之,因效为害,巧夺天 工,故后髻每日不同,号为灵蛇髻。宫 人拟之,十不得其一二也。”
〈捜采异闻录〉,宋•永亨撰,稗 海本、笔记小说大观本、丛书集成初编 本。如:“衡山唐碑:'别驾赏鱼 袋’,云名不可晓。今按唐职林•鱼袋门叙金玉银铁带及金银鱼袋云:
'幵元敕、非灼然有战功者•余不得辄 赏鱼袋c斯斯明文也。”
〈致虚杂俎,南宋,作者不详、
说郛(宛委山堂本)与三十-。如:
“太真着鸳鸯并头莲锦袴袜,上戏曰: 贵妃椅袜上乃真鸳鸯莲花也。太真问何 得有此称。上笑曰:不然其间安得有此 白藕乎。贵妃由是名袴袜为藕覆。注 云:袴袜今俗称膝袴”
北凤扬沙录•宋•陈准撰,
说郛(商务印书馆本)卷25。如:
“金国……衣厚毛为衣,非入室不撤 衣履……人皆辫发,与契丹异,耳垂 金环,留胪后发以色丝系之,富人用 珠金为饰,男子亦衣红黄,与妇人无 别。”
心史、.宋•郑廉I省整 阳理去
书集成初编本,藜照庐丛书本G如: “故姑之制,用桦木为骨,包以红绢, 金帛顶之。上用四五尺长柳枝或铁打成 枝,包以青毡,其向上人则用我朝翠花 或五影帛饰之,令其飞动。以下人则用 野鸡毛。”
蒙鞘备录,宋-孟琪撰,作者 于南宋嘉定年间数征金军,所记金代早 期事,为亲历所见。如:成吉思汗及平 民皆剃婆焦发式,犹如中原汉人小儿留 “三搭头”在囱门者;如:妇女所衣如 中原道服;如:凡诸西之妻戴顾姑冠, 有用红青锦绣或珠金饰其上;如:有文 绣衣如中国鹤IS;如:妇女面妆以黄粉 涂额等。有明刻本、丛书集成本. 清笺经室丛书曹元忠校注本、海宁等 王静安先生遗书蒙古史料校注四种=263 古 . 申竄隹汩I歯举ft七牯媪赠护戟61二 _上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番布.次曰木棉,又次曰吉布。或染杂 色.异文炳然。”
岭外代答,宋•周去非撰,十 卷。作者曾任桂林尉.所记多岭南所见 所闻。分二十门,有“眼用门”多记岭 南各民族服饰名物.如:蛮甲胄、蛮 笠、皮履、婆衫婆裙等服饰,及纟炎、 布、借斑布、水细、纟子、安南绢、 毡、吉具,虫丝等衣料口有清同治十一 年(1872)岭南苏氏知不足斋丛书 本.民国年间上海进步书局石印笔记 小说大观本。
归潜志,金*刘祈撰,元明史 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3年6月。如 卷十三北使记:“大契丹大石者在回纥 1 中……其国人无几,衣服悉回纥也。其
264 -俗衣绸素,班无左右,腰必带。其衣衾 茵蟆悉羊書也。其壽殖于地。……其妇 人衣白,面亦衣,止外其目,……其织 纫裁缝皆男子为之。”
道园学古录,元•虞集撰,四 部丛刊集部、四部备要集部。如:“只 孙者,贵臣见飨于天子则服之,今所腸 绛衣也。贯大珠以饰其肩背膺间。首服 亦如之◎副以纳志思衣等七袭。纳志思 (即納石失),缕皮傅金为织文者也。”
女红余志,元•龙辅撰,诗词 杂俎本,古今说部丛书本、绿窗女史 本、说郛续身四十四。所记多古代故
事,如:“陈后主为张贵妃丽华造桂宫 于光照殿……丽华被素桂裳,梳凌云 髻,插白通草苏朵子,赣玉华飞头履, 独步于中……” O
析津志辑佚,元•熊梦祥撰, 北京图书馆善本组辑,北京古籍出版 社,1983年9月。如:“罟罟,以大红 罗幔之。胎以竹,凉胎者轻。上等大、 次中、次小。用大珠穿结龙凤楼台之 属。饰于其前后。复以珠缀长条,祿饰 方绞,掩络其缝"又以小小花朵插带, 又以金累事件装嵌,极贵口宝石塔形, 在其上。顶有金十字,用安翎管以带鸡 冠尾。出五台山,今真定人家养此鸡, 以取其尾,甚贵。罟罟后,上插朵朵翎 儿,染以五色,如飞扇样。先带上紫 罗,脱木华以大珠穿成九珠方胜,或叠 胜葵花之类.妆饰于上。与耳相联处安 一小纽,以大珠环盖之,以掩其耳在 内。自耳至颐下,光彩眩人。环多大塔 形葫芦环。或是天生葫芦,或四珠,或 天女茄儿,或一珠。又有速霞真,以等 西蕃纳失今为之。夏则单红梅花罗,冬 以银鼠皮纳失,今取其暖而贵重。然后 以大长帛御罗手祐重系于额,像之以红 罗朿发,峨峨然者名罟罟。以金色罗拢 髻,上缀大珠者,名脱木华。以红罗抹 额中现花纹者,名速霞其也。袍多用大 红织金缠身云龙.袍间有珠翠云龙者,有浑然纳石失者,有金翠描绣者,有想 其于春夏秋冬绣轻重单夹不等.其制极 宽阔,袖口窄以紫织金爪,袖口才五寸 许,窄则大,其袖两腋折下,有紫罗带 拴合于背.腰上有紫拟系,但行时有女 提袍,此袍谓之礼服。”(05 - 206 页)。
净发须知三卷,作者不详,伎 艺人编录,见续印永乐大典,14125 卷。记宋元时期净发梳剃事。如书中引 大元新话叙述的发式称:“按大元 体例,世图故变,别有数名。还有一答 头、二答头、三答头、一字额、大开 门、花钵椒、大圆额、小圆额、银锭、 打索缩角儿、打辫细角儿、三川钵浪、 七川鉢浪、川著练槌儿。”
(大元毡圈工物记),元*作者不 详,姬佛陀辑广仓学宥丛书甲类(一名 学术丛编)第二集,1916年上海仓圣明 智大学排印本。
草木子),明•叶子奇撰,百陵 学山本、说郛续曷二。如:“元朝后妃 及大臣之正室,皆戴姑姑,衣大袍。其 次即藪皮帽。姑姑高圆二尺许,用红色 罗……””
{南村辍耕录)(亦名”辍耕 录”),元末明初"陶宗仪撰,三十 巻。有明成化华亭彭氏刻本、1923年武 进陶氏影印元刻.本、1956年中华书局元
明史料笔记丛刊断句重印陶氏本。所记 多元代事。如:祭祀披秉、苗服斑斓 衣、面饰用花子、元朝妇人礼服、缠足 考、穿耳、浙西報鞋、只孙宴服、巾幘 考、屣舄履考等之考据。
水东日记),明•叶盛撰,元明 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局,1先0年10 月。作者叶咸为正统I•年门445)进士。 如23页晦庵(朱熹)论易服色,228页银 青金紫°
七修类稿),明*郎瑛撰,五十 一卷续七卷.有乾隆耕烟草堂刻本、光 绪翰墨园重刻本,1959年中华书局排印 本。所记为元代至明中叶事乜涉及服饰 者如:生员巾服、蛇蟠缨帽、衣服制、 内官冠帽、平头巾、网巾、织耀、太常 等
记, 黄冠、雨具、蓝缕、襁織子、夷齐衣二祜 葛、袍、笏、纶巾、女人缠足、蝉鬓、 堂帽唐祭、僧衣、牛头禅、衣火、禰 衫、巾喷冠帽、绿头巾、面帛、巾诗、 宋后道服、鱼袋、金花帖子、折叠扇、 眼镜、古人佩笏、刚卯、蚕诸条。
€云间据目钞),明-范濂撰,五 卷,有1928年排印奉贤褚氏所刻 书、民国上海进步书局笔记小说大 观本、1983年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 本。所记为作者在云间(松江)一帶亲历 目击.故名。卷二“记风俗”描述了隆 庆、万历间江南民间服饰风俗,有巾帽a 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使用之变化.男女衣式之差异、发髻头 饰、鞋制等。如:“余始为诸生时,见 朋辈桥梁绒线巾、春元戴金线巾、缙绅 戴忠靖巾。自后以为烦,俗易高士巾、 素方巾°复变为唐巾、晋巾'汉巾、褊 巾。丙戌以来,皆用不唐不晋之巾,两 边玉屏花•对。而少年貌美者,如犀玉 奇簪贯发。骡巾,始于丁卯以后,其制 渐高,今又渐盈纱巾。”可补史志之未
环.置于妇人指间,谓之戒指。按诗 注,“古者后妃群妾,以礼进御于君, 女史书其月日,授之以环,以进退之。
生子月辰.以金环退之。当御者,以银 环进之。着于左手,既御者。着于右 手,事无。大小记以成法,则世俗之名 戒指者,有自来矣。“
枣林杂俎,明•谈迁撰,张氏 适园丛书初集本。女口: “小帽俗呼瓜皮
备。
帽,不知其来久矣。瓜皮帽或即六合
1留青日扎},明•田艺蔚撰,三 十九卷。所记古代服饰尤以明代妇女服 制妆饰为多。如红霞帔、女靴、女袜、
巾,明太祖所制,在四方平定巾之前。
圣君初政记,明•沈文撰,广 百川学海甲集、说郛续首五。如:“洪
妇衣' 绮罗、抹胸' 细筒裙、绿眉、斜
武三年二月,命制四方平定巾式,颁行
红'穿耳、额黄鬟拨、文绣、透额罗 菁等c也载有:汉惠婚冠、明朝服制、贡
- 266-服、乌皮六缝、稱鹅裘、独力衣' 香球 彩裘、裨袴松、全屮、廩舄屐、屣鞭 鞋、薄借、珠瑾络、百索、禽兽之饰等 服饰名物' 礼制。
名义考.明•周祈撰,湖北先 正遗书•子部、四库全书子部杂家类。
如;冕服、冠、祎衣、副祎、輯衣筠 衣、副编次、上头' 襁殲、褐衣袭衣' 袒視'襦、褐、重禰、旷媪丝绵絮、穷 裤犊鼻禅、蔽膝、半臂、霞帔、恰霰 桶、履、文棊、绳丝、端匹升诸条。
三余费笔.明•都邛撰.商务 印书馆1939年版。如:“世俗用金银为
天下。以四民所服带巾未尽善,复制 此,令士人吏民服之:“
枇言.明•郑名选撰,明万历 :十四年刊本。如记:“古乐府槪(音 亲)褲(音戴),注云笠也,以行为质, 以青縑为饰。或曰不晓事也。二说不 同。玉篇广韵不载此字。”
霏雪录,明•刘绩撰,百川学 海本,说郛本、丛书集成初编总类。 如:“唐时妇女画眉尚阔,故老杜北征 云.狼籍画眉阔,或云言女幼不能画眉 狼籍而阔耳。余记张司业倡女词,有 '轻鬓丛梳阔扫眉’之句,盖当时所尚 如此。”
绿雪亭杂言.明•敖英撰,(说郛)续昌二十、五朝小说皇明百家小 说。如:’太祖初有天下,一夕微行至 神乐观,见一道士于灯下结网巾。问 曰:此物何也?对曰:纲巾也,用以裹 之头上.万发皆齐矣口太祖去。明日罢 朝,有旨召神乐观昨夕结纲道士来。至 则命为道士。仍命取其纲巾,至今遂为 定制。盖自元以前无此也「”
(代醉编,明•张鼎思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续冒八。称“缠足不 始于五代,唐人诗多可据。”
戒庵老人漫笔,明•李诩撰.
说郛(宛委山堂本)续冒十九,古今 说部丛书二集°如:“罩甲之制,比甲 稍长,比披袄减短。正徳间创自武宗。 近士大夫有服者。”
万历野获编} (乂名”野获 编”),明 •沈德符撰。三十卷、补遗 四卷。有道光钱塘姚氏刻本,1959年中 华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点校本。或祖 辈所闻或亲历所见,记太祖至神宗万历 朝二百五十年间事。如卷-:白服之 忌;卷五:服色之僭;卷九:貂帽腰 舆;卷十三:笏囊佩袋、褐盖、恩诏冠 带之滥;卷十四:比甲、只孙、仕官谴 归服饰;卷二十三:妇人弓足、胡元瑞 论缠足;卷二十四:傅粉;卷二十六: 物带人名。补遗卷三二武弁僭服;补遗 卷四:大臣异服等。
酌中志,明•刘若愚撰,二十 四卷,明宫史乾隆间收录于四库 全书c 19S3年北京岀版社将明官 史金鳌退食笔记同刊为一册出 版。刘若愚为天启间宫内审官,因魏忠 贤事痛冤自明写此书,详记万历、天启 两朝宫中之事。明人吕瑟辑录酌中 志卷十六、十七中有关宫殿规制、内 臣服佩等内容,汇编成集,改名为明 宫史。如:内臣服佩、贴裹、被橄、 圆领衬翟、官帽、平巾、牙牌、乌木 牌、牌缩、带、骑马、橙机、板、朝服 朝冠带履、笏、抹布、刀儿、铎针、枝 箇、挑仗、披肩、直身、道袍、警衣、 大褶、顺褶、罩甲、束发冠、唐朝帽、 烟墩帽、二色衣、一把莲、长者巾、圆 帽.、櫻報、撒扇、靴、扁辫、雨衣雨-帽、尚衣监、浣衣局、巾帽局、针工 局'内织染局、绦作、织染所、盔甲 厂、篦头房、甲字库、乙字库' 内'字 库、丁字库、戊字库、承运库'广盈 库' 广惠库、广积库、藏罚库等条。
焦氏笔乘> 明•焦弦撰.明清 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4 月。李剑雄点校。如深衣、师不制服、 鸟工衣、笏制、奠雁、水田衣诸条。
(考槃余事,明*屠隆,有乾隆 大酉山房龙威秘书本、1922年上海 文明书局宝颜堂秘笈本、上海商务

267 -中国服饰文祀参考文献目录
丛书集成初编本。如禅衣、道服、 冠、汉唐巾、披云巾、文履、云舄、云 笠、叶笠、羽笠及菱花镜、轩辕镜、衣 匣等。
五杂俎,明•谢肇¥制撰,中国 文学参考资料丛书,中华书局1959年3 月版。卷之十二,物部四348 - 349, 357 ~ 361页°如:妇人袜履、诸冠名 目、内监帽样、妇亦着帽、幘加巾冠、 童帳无屋、纣衣宝衣、符节印玺、唐带 品第、随身鱼符、鸟兽纹补、腰玉腰 金、鑿带丝带、带绶有囊、梳木齿丹、 男子亦笄、男傅脂粉、以丹注面、鞋袜 系解、以跣为敬、画屐彩系等。另有万 历本、1935年上海中央书店排印本。
丹铅杂录(又名“丹铅总
记---------
莎二录”),明,杨慎撰,丛书集成初编• 总类口如弁、碍、怡、巾帕、纶巾、 纷、鬓、鹭、玉导、簪导、首饰、面 脂、L」脂、额黄、儘饰、檀晕、以丹注 面、耳衣、幕羅、帷帽、胡帽、花翘、 天女衣、衣尚窄、蔽膝、半臂、画袍、 玄镶、裨衣、袈裟、缺胯衫、带钩、结 带、香囊、闹装带、犊鼻禅、双行缠、 弓足、舄履、绚、缭、纯、展人、锦 袜、紫柳、虎文衣、染鐡、轻容、阿 褐、稣丝、斑關、青顿、紫毡、羊峻、 火浣布、香毡等。
税林伐山,明.杨慎撰,万历
三十四年(1606)杨芳重刊本,中国历史 博物馆藏书。如:闹扫害、闹装带、裙 衩、袒、履、夹巍、镂金罗、革履、鸾 靴、飞头鞋、伏虎头鞋、绣鸳鸯履、凤 头履、聚云履、五朵履、重台履、分梢 履、立凤履、五色云霞履、瑞鸠头履、 仙飞履、织成履、抱香履等。乾隆、嘉 庆、道光均有印本。又1935年上海商务 印书馆辑印丛书集成初编本。
少室山房筆丛・丹铅新录,明” 胡应麟撰,中华书局1958年10月版。 驳杨慎考据之谬误。有万历刻本、清末 广雅书局刻本。如:周礼履人、双行 缠、素足衣、浣纱女、禺山戏语、弓 足、履考、庄岳委谈、黄眉黑妆等条。 其中履考所收文献资料极多。另有万历 刻本、光绪广雅书局丛书本。
客座费语,明•顾起元撰.十 卷,有万历四十六年(1618)戴惟孝刻 本,光绪金陵丛刻本.19甜年中华 书局元明史料笔记丛刊庚已编•客座 赘语合刊本,1987年中华书局出版谭 棣华、陈稼禾点校本。多记南京逸闻杂 事。服饰事如:巾履名物、金陵三绝、 乌纱矮冠、隋炀帝赐僧衣、高顶纱帽、 女饰、乘马衣冠、唐润州贡物、脚夫服 饰、冠礼、留都妇女服饰、腰玉带、赐 蟒衣等。
典故纪闻+明•余继登撰,元明史料笔记丛刊本,中华书間,⑴81年 7月版。余继登为万历五年进士,官至 礼部尚书,参与修明会典.如记:“弘 治十六年.特赐犬学士刘健、李东阳、 谢迁大红蟒衣各一袭。赐蟒自此始。” 乂 “正德初,禁官员人等勿番用玄、 黄、紫三色,民庶之家不许用纱罗纹 丝。"
四友斋丛记,明•何良俊撰, 隆庆三年初刻.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中 华书周1959年4月。卷二十五正俗二记 朱晦庵闲居野服事。
€长安客话.明万历■蒋-葵 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0年8月。据 北京出版社193年版重薪排印。原据北 京图书馆藏钞本排印一如只逊条“在朝 见下工部旨,造只逊八百副。皆不知只 逊何物,后乃知为上直校鹅帽锦衣 也。”或与元代质孙服有关。
穀山笔尘+明• 丁慎行撰,十 八卷,有万历四十一年郭氏刊本、天启 五年据家藏抄本刊印本、19甜年中华书 局元明史料笔记从刊毅山笔尘、寓圃 杂记合刊本。如卷一制典下、卷三恩 泽、卷十三冠服、卷十五杂记三,所记 服饰名物有冕服、禳衫、禰衫、乌帽、 白纱帽、纱帽黄袍、幅巾、樸头、紫 袍、品服、学士服色、傅粉、粉黛,黄 眉墨妆等。
寓画杂记s明•王WC1433 -
1499)撰,元明史料笔记丛刊,与穀山 笔尘合刊,中华书局,】84年6月" 如卷五记:“发裙之制,以马尾织成, 系于衬衣之内°体肥者一裙,瘦者或 二、二,使外衣之张,俨若一伞,以相 夸耀。然系此者,惟粗俗官员、暴富子 弟而已,士大夫甚鄙之,近妖服也。”
£菽园杂记,明•陆容撰.说郛
(宛委山堂本)续身十三,又丛书集成初 编•总类。如:“马尾裙始于朝鲜国, 流入京师,京帅人买服之,未有能织 者。初服者,惟富商、贵公子、歌妓而 已。以后武臣多服之.京师始有织卖 者。于是无贵无贱,服者日盛,至成化 末年.朝官多服之者矣。大抵服者下体 $ 虚夢.取观美耳。” 刁药匚
庚申外史,明•权衡撰,学津
讨原第六集,又丛书集成初编史地类。
如:“自至正以来,営中给事使令大半 为高丽女,以故四方衣服、靴帽、器物 皆依高丽样子,此关系一时风气,岂偶 然哉?”
日京遗事,明-史玄撰,京津 风土丛书。如:“高皇帝驱逐(胡)元, 首禁元服、元语。今帝京,元时辇載:所 都,斯风未殄,军中所戴〔大)帽既袭元 旧:而小儿悉缩发如姑姑帽,嬉戏如昊 儿,近服妖矣。”中国服饰文化翳考文献目录
北窗琐语,明•余永麟•清道 光梨花馆蔡氏砚云甲乙编本,上海 国学扶轮社古今说部丛书•如:太 祖制民庶章服、冠巾服饰礼制、服饰习 俗、妇女服饰演变、巾帽名物寓意等. 记明初至嘉靖间事。
疑耀,明•李贽撰,张萱订, 明刻本。中国历史博物馆藏书。又丛书 集成初编总类。如:“祥,即袴也。古 人袴皆无裆口女人所用皆有裆者,其制 起于汉昭帝时,上官皇后为霍光外孙, 欲擅宠有子,虽宫人使令皆为有裆之 袴,多其带,令不得交通,名曰穷袴。 今男女皆服之矣。”
宛委余编,明-王世贞撰,见 g 算州山人四部稿说部,中国书店 270- 1985年复印明本。如记:“唐明皇令画 工画十眉图:-曰鸳鸯眉,又名八字 眉;二曰小山眉,又名远山眉;三曰五 岳眉;四曰三峰眉;五曰垂珠眉;六曰 月稜眉,又名却月眉;七曰分梢眉;八 曰涵烟眉;九曰拂云眉,又名横烟眉; 十曰倒晕眉。”又云:“唐末点唇有燕 支晕,名石榴娇、大红春、小红春、嫩 吴香、半边乔、万金红、圣檀心、露珠 儿' 内家圆、天宫巧、洛儿殷、淡红 心、猩猩晕、小猪龙、格双唐、眉花 奴。”所记方面颇多。
艺苑卮言,明-王世贞撰,见
〈算州山人四部稿说部,中国书店 1985年复印明本。如作者不同意杨慎 〈丹铅杂录所称“后周静帝令宫人黄 眉墨妆”的说法,认为“蕊黄无限当山 额”、“额黄无限夕阳山”、“汉宫娇 额半涂黄”等诗句,均指额黄,流行于 唐代。
瓠不飙录,明王世贞撰,一 卷,有广百川学海丙集本、宝颜堂秘笈 本、说郛续鸟十二、丛书集成初编文学 类等。如:“衣中断,其下有横折,而 下复竖折之,若袖长曳撒,腰中间断, 以-线道横之则谓之程子衣;无线导 者,是谓之道袍,又曰直掇。此三者, 燕居之所常用也。迩年以来,忽谓程子 衣、道袍皆过简,而士大夫宴会必衣曳 橄。“又如:“今贫士书生,不见录有 司,输粟富家儿,不识-丁……辄戴紫 阳巾,衣忠静衣。“
湧絃小品,明•朱国桢撰,三 十二卷,有明天启二年(1622}朱氏家刻 本、1959年中华书局明清笔记丛刊据明 刻本点校岀版。杂记见闻、间有考证。 记服饰事如:戎服出郊、经筵词记诸臣 绣衣、熏衣、品服、赭黄袍及僧衣、袈 裟、五铢衣、农蚕、并赐袍带、常服入 试、品服、兵器、纸皑绵甲、甲胄密 法、祭用常服等。
€长物志,明•文震亨撰,十二卷。有乾隆四库全书本、咸丰粤 雅堂丛书本,!915年上海文明书,局石 印说库本、1935年商务印书馆辑印
丛书集成初编本,19閑年江苏科技 出版社出版陈植长物志校注。分十 二门。其中“器具”门“衣服”门载有 服饰事,女t:衣冠制度、道服、禅衣、 冠、巾、笠、履、钩、束腰、梳具等. 并对其形制、材料、尺寸等详作考证。
俨山集,明*陆深撰,四库全 书集部别集类,又外集子部杂家类。 如:“妇人首饰以髪为之者曰假头.亦 曰假髻,作俑于晋太元中,弘治末.京 郦妇女悉反戴之,今渐传四方矣。”
玉玉拿漫笔-明•陆深撰,说 郛(宛委山堂本)续邑十二。又丛书集 成初编本。如:"襄阳大堤曲有•倒着 接羅花下迷’.盖用白纱作巾。南朝虽 帝王亦服白纱帽。沈攸之所谓’大事若 克,白纱帽共着耳'。又别有白叠巾、 白纶巾。后世惟凶服乃用白。”
松窗梦话・明*张翰撰,中华 书局19笳年版。如记成都:“妇女簪花 满头,稍着鲜丽,丑蟆出汲赤脚泥涂, 而头上花不减也。”
真珠船〉・明•胡侍撰,关中丛 书第三集19〜20册。如商贾之服、领 巾、顾姑、左袒。
君子堂日询手镜,明-王济
撰.丛书集成初编本。记有广西横州地 区僚人、横人等民族的服饰习俗。
识余・明•集康野叟撰,笔记 小说大观本。如记妇女化妆:“浓者为 酒晕妆,浅者为桃花妆,薄薄施朱以粉 罩之为飞霞妆口”
物理小识,明•方以智撰,万 有文库,1937年出版。卷六,衣服类 仃57页)。
海槎余录・明-顾城撰,宝颜 堂秘笈本。如记海南黎俗:“穿花厚布 衣,露腿赤足.戴漆帽,傍赘尺许雉毛 二茎•披肩颌间。”
炎徼纪闻・明•田汝成撰,景 印元明善本丛书十种本。嘉业堂丛书 本,丛书集成初编本。记西南地区苗族 芳
记 等少数民族的生活方式、礼仪习俗、服一2力宀 饰等“
夜航船・明•张岱(宗子)著, 四川文艺出版社,199)年4月。衣冠、 衣裳(270 - 276 页)。
€元朝典故编年考・清-孙承泽 撰,四库全书•史部政书类。又螺树山 房丛书=如:“服色等等,庶人除不得 服赭黄,惟许服暗花经丝绸绫罗毛魏, 帽笠不许饰用金玉.靴不得裁制花样。 首饰许用翠花并金钗金锌各一事,惟耳 金珠碧甸,余并用银。帐幕纱绢,不得 赭黄。..妇女衣饰之制,庶人许用翠L阐]中国服饰文化茹考文献目录
花并金钗各一事,惟耳坏用金珠碧玉, 余并用银。”
人海记.清•查慎行撰。昭代 丛书(道光本)壬集补编.又明辨斋丛书 四集。如:“周宪王元宫词:“健 儿千队足如飞随从南郊露未晞。鼓吹 声中春日晓,御前咸着只孙衣。”昊郡 皇甫庸近峰闻略云:元亲王及功臣 赐宴者,别赐冠衣,谓之只孙:今仪从 所服团花只孙当是也。”
水曹清暇录,清•汪启淑撰, 中国社会学院图书馆藏书。如:“前明 妇人首饰花钿多尚灯光石及蜜蜡,近时 皆用登莱石、蓝田玉
茶余客话,清*阮葵生,今存 菁二十二卷、十二卷两种。有清光绪十四 - 272 -年排印本,1958年上海中华书局明清 笔记丛刊本,1913年扫叶山房石印 本。上海文明书局清代笔记丛刊 本y记录了不少清初冠服制度的有关 资料,并对冠服相关物品,考证本原。
书隐丛说,清-袁棟,十九卷, 有乾隆九年(744)锄经楼刻本。对清以 前名物的考证如:罟姑、穷裤、輟鞋、 膝裤、便面、诃子、機襖、裹足、缠足、 妾服、齐服、蒲鞋、木棉等。也有:暖 凉帽换季、章服有别、雍正间对文武品 官及举贡生监之便帽顶制的规定等清代 服饰的记录。
闲情偶寄,清*李渔撰,卜六 卷,分八部、三十六节。有康熙翼圣堂 初刻本°雍正:笠翁一家言全集 本,1977年台北广文书局本,1985年浙 江占籍岀版社点校本。
广东新语,清•屈大均撰,二 十八卷。有清康熙三十九年(灯00)文汇 堂刊本及乾隆翻刻本。1985年中华书局 出版点校本。记粤东民间服饰有:越 裳、澳门民服、冠巾、瘻冠、笄式、发 髻变化、笄制等。记服饰衣料如:绵 布、葛布、蕉麻、茧布、鸟服、纱缎 等。又如“合浦珠名南珠,其出西洋者 日西珠,出东洋者曰东珠。东珠豆.青白 色,其光色不如西珠,西珠又不如南 珠。南珠又以白龙海中的望断珠池所产 者最佳,次杨梅、竹林、平江……然皆 美于洋珠。
燕京岁时记,清•富察敦崇 撰,北京古籍出版社,1982年。如:
“每至三月,换戴凉帽,八月换戴暖 帽,届时由礼部奏请。大约在二十H前 后居多。换戴凉帽时,妇女皆换玉簪, 换戴暖帽时,妇女皆换金簪。”
坚瓠集,清*褚人获撰,清代 笔记丛刊本。笔记小说大观第二辑。柏 香书屋1925年校印本。女如:“上有倩 盼、下有金莲,乃女子之美质,今则不 然,时有诗云:’满面胭脂粉黛奇,飘飘两髻拂纱衣,裙镶五彩遮红挎,绰板 脚跟着象棋。貂鼠围头镶锦徇,妙常巾 带下垂尻,寒回独着新皮袄,只欠-只 野雉毛。’所谓冶容诲潘一至于此
扬州画肪蹇,清•李斗撰.十 八卷,有道光十九年11839)自然盍刻 本.196)年中华书局清代史料笔记丛刊 汪北平等校点本.19閑年江苏广陵刻印 社周光培点校本。又1979年台北世界书 局本。记清乾隆前扬州事。如卷一介绍 江南染坊业、扬州染色业及平民衣料之 丰富的色彩;卷五记当时艺人服饰、戏 剧中人物服色.系统详实;卷九记扬州 妇女之发饰、头饰、鞋式及衣裙剪裁制 作工艺;卷十--记邑中清明前后肩担卖 食者之奇妆异服。卷九“扬州競勒异于 他处.有蝴蝶望月、花篮折项、罗汉 巅、懒梳头、双飞燕、到枕松、八面观 音诸义髻及貂覆额、渔婆勒子诸 式° ”,“女鞋以香樟木为高底.在外 为外高底,有杏叶、莲子、荷花诸式, 在里者里高底.谓之道士冠n平底谓之 底而香。”.“女衫以二尺八寸为长, 袖广尺二,外护袖以锦绣镶之,冬则用 貂狐之类。” “裙式以缎裁剪作条,每
条绣花两畔,镶以金线,碎逗成裙.谓 之凤尾。近则以整假折以细缱,谓之百 折,其二-卜四折者为玉裙,恒服也。”
!在园杂志,清•刘廷巩,光绪
申报馆丛书本。如清:官民凉帽、 朝衣补子、民间服五爪龙、时尚草凉帽 皮暖帽、陕西衣单纱袍、缎、裘、腰 带、戴孔雀领、本朝帽制、优孟衣冠、 樸头大袍、网巾之制、小葫芦耳坠、妇 人弓足等。
癸乙类稿,清*俞正燮撰,上 海商务印书馆,1957年。考裹足事极精 详。
榆巢杂识,清•赵慎珍著.笔 记小说大另观本◎如记清代束带制度。
三冈识略,清•董含撰,申报 馆丛书续集掌故类。如:“余为诸生时 见妇人梳发高三寸许,号为新样,年来 渐高至六七寸蓬松光润,谓之牡丹头. 養
皆用假发衬垫,其垂至不可举首”又二7孑
“仕宦家或辫发螺髻,珠宝错落,乌靴 秃秃,貂皮抹额,闺阁风流,不堪遇 目,而彼自以为逢时之制也口 ”
南吴旧话录,清•李延是撰,
上海占籍出版社,1985年版。引东海 假髻篇记妇女首饰假髻。
陵余丛考,清*赵翼撰,四十 三巷。十四类。有乾隆五十五年(1790) 湛贻堂刻本,1957年商务印书馆断句排 印本,1咖年河北人民出版社排印本。 服饰事如:鹅冠、木棉布行于宋末元 初、着靴、弓足、金凤染指、簪花、马褂、缺襟袍、战袍、帽顶.、袜、膝裤、 钉鞋、绿头巾、脱袜登席等c并引典考 证。例如:“簪花”条“古者男子皆簪 花,迄于金元,诗句屮多见之。清制殿 试一甲三簪金花.犹其遗意。”
龙城札记,清卢文张撰,〈皇 清经解〉一卷本。丛书集成初编•总类 三卷本。如:“屐可以游山,亦可燕居 着之。谢安之屐齿折是也。纨绮少年喜 着高齿屐..。"
半岩庐日记.清-邵懿辰撰.
半岩庐所著书第12册。作者将清代服饰 与明代服饰做了比较.认为“今时衣裘 侈费”、“今皮衣有小毛、大毛、中毛 之分’色狀高下.穷极工巧,无庐数十 | 种。如三品以上及侍从许服貂裘,而翰 记
-274 -詹诸臣有极妻者.一貂值数十金,品制 所关,不能不极力购而服之°”
€病塌梦痕录余录,清• 汪辉祖撰,龙庄遗书本。如称:“年二 十二客游,……时幕风朴素,重裘尚 少,即衣表亦未尝有红青色也。……迨 乙未则无不反裘者。宦途服饰之华亦始 于戊子乙丑,至是益丽。”
水窗春吃,清•金安清著,中 华书局19糾年版。如下卷记清道光时妇 女发式与服色。
香祖笔记,清-王士滇撰,十 二卷。有康熙四十四年(1705)序刊本、
民国笔记小说大观本,1982年上海 古籍出版社明清笔记丛书湛之点校本。 所记服饰事如:康熙初入贡羽纱羽缎、 二品许衣貂及猶稠猶、宇文周忌黑衣 黄、魏甄后灵蛇髻、六朝白纱帽、唐天 子服白纱帽及进十皆白袍、北朝僧尼白 布法衣、宋清康间妇女首饰“一年景、 五代御史服裁帽等。
€阅世编,清•叶梦殊撰.十 卷,有1981年上海古籍出版社明清笔记 丛书来新夏点校本。又台北木铎出版社 1982年本。记明末清初事。二十八门° 卷八“冠服”篇、“内装”篇所记士大 夫常服及庶民服多为正史所未备。
日知录.清+顾炎武撰,黄汝 成集释。石家庄花山文艺出版社日知 录集释本。I咖年8月版。上、下 册。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据道光十四 年嘉定黄氏西谿草庐重刊本点校。冠服 (1药9页)、衩衣(1加1页)、对襟衣 (1241 页)、左衽(1244 页)、行腾(1245 页)、白衣(1078页)
小知录,清’陆风藻辑。上海 占籍岀版社,1卿1年⑴月。卷九,服 饰布帛附(244〜254页)
柳南随笔,清•王应奎撰,清 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3年10 月版。王彬、严英俊点校。如:妇人以 金银为介(戒)指,阮大鉞服御类优,棉布之始、罩甲诸条。
(甌腸正续编,清-钮雳撰.明 清笔记丛书,上海古籍出版社.1986年 1月版。南炳文、傅贵友点校.如:卷 一昊鱷上秋灯引顾英白丄城秋灯篇 “……灿灿游人齐祛服……’竞梳高髻 称浮這,并曳新裾号月霞……窄袖轻衫 样最时……o ”
两般秋两食随笔,清.梁绍壬 撰,八卷。有道光十七年(1837)钱塘汪 氏振绮堂刊本、宣统元年(1909)上海扫 叶山房石印本.1982年上海古籍出版社 明清笔记丛书点校光绪卜年(1884)钱塘 许氏吉华室重刊本。所记服饰事有:白 衫、五时衣、葫芦补子、灯景补子、艾 虎毒补子、鹊桥补子、菊花补子、阳生 补子、袈裟绣龙、火浣布、僧服“哲那 环”、竹衫、丧服、养绒绛袍曰半边 红、尖头靴、袍、不惜、簪花楼、背苏 州、龟鱼配、苏绣鞋、连笠、黎女、韩 公帕、苏公笠、水晶、义髻等。
竹叶亭杂记•清•姚元之撰, 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与(槍曝杂记[合 刊,中华书局,1982年版。如:“I口库 内陈物堆积.有明代物。年久无用.发 崇文门变价。内有朝靴.以彩缙锦缎攒 集而成,似绰丝.前作虎形.以皮,金 作睛,屈曲者为云气.五色迷离
不下带编•清•金埴撰,清代 史料笔记丛刊,与〈巾箱说厂合刊,中 华书局1982年9月版。如:“从来纱宜 于暑.衣之无里者也,褐宜于寒,衣之 有里者也.自康熙二十余年间,忽有用 纱为複,用褐为禅,而雨衣遂相反,海 内翕然服之将五十年矣。”
巾箱说,清*金埴撰,清代史 料笔记丛刊,与不下带编合刊。中 华书局1982年9月版◎如:“今之壽 裘,全里皆皮,独余膝以下离地一二寸 或三四寸用帛代之.使裘之下边不露毛 壽,名曰’和袴 .始于康熙初间,而 今则盛行矣。崇俭尚朴,得古人制衣之 义,且裘本宜轻,于趋走尤便
旧典备征,清•朱彭寿撰,清 < 代史料笔记丛刊,与安乐康平室随笔-275 -合刊,中华书局1982年2月版。记有 康熙以来大臣中有大勋者特赏事。
I北游录,清-谈迁撰,清代史料 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颁年4月版, 1981年8月二版。如辫发、貂裘诸条。
池北偶谈:册,清•汪士禎 撰,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局1987 年1月版。如赐衣、锦绣宋绣、白帽 子、悦、玉簪、物异诸条。
浪迹丛谈”续谈:三谈,清-梁章铠撰,清代史料笔记丛刊,中华书 局198年9月版。如缙绅、冠玉诸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