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首页转发微博
获取打包下载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新疆“丝绸之路”及其环境变迁, 胡文康,穆舜英等主编楼兰文化研究 论集356 ~369页,新疆人民出版社, 19)5年9月° 2:论过去的“赛里斯"是今天新疆的 喀什,罗绍文,丝绸史研究5卷3 期(总19期)21~巧页转32页,1988 年。 3:赛里斯(Seres)略考,梁加农,见朱 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专论)315 -327页,中国纺织出版社.1劳7年2
论过去的“赛里斯"是今天新疆的 喀什,罗绍文,丝绸史研究5卷3 期(总19期)21~巧页转32页,1988 年。
赛里斯(Seres)略考,梁加农,见朱 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专论)315 -327页,中国纺织出版社.1劳7年2
丝搁之路纪行与考娱
月。
丝路明珠喀什嚥尔[丝路文化 丛书).“丝路”编辑部,新疆人民出 版社,1第2年1月。
古丝道上的两大重镇——喀什瘍尔 和叶尔羌,喀什地区商业处商志办公
1981年3期(总3期)10~11页。
陶瓷之路与丝绸古道的连接点级贾 峨,江西文物1991年4期(总11期)
大学学报19熒年4期56〜63页。
古丝绸路上访“泽国”-风沙篡 夺了楼兰的王位-李江风,气象知
帕米尔丝道初探,陈良伟,新疆 月。
团结1981年1期2)-21页。
疆与内地的经济交流,白振声,民族
无数铃声遥过磧——丝绸之路上新
年。
室,新疆商业志简讯21期,1987月。
1)〜104页转84页。
经过西藏的丝绸之路,[HI岩垂弘 著,杨学勤译,丝路游1987年3期 (总3期)9〜10页。
古代丝绸之路南道上城镇规划特点 略述,朱云宝,城市规划汇刊砂師 年2期(总42期)26-31页转39页。

求索集•丝路古道行,赵以 雄、耿玉昆,北京出版社,1旳5年10 月。作者为两位画家。
丝绸之路上的古代行旅-田卫 疆,新疆青少年出版社,1993年12
丝路访古纪要,陈安利,香港
语文物艺术3期50~57页,1旳1年。
丝编之路漫记•陕两分册,王
德温、王煌彦,新华出版社,1987年3
丝绸之路漫记•甘肃分册,田 恒江、周德广,新华出版社,19糾年8 月。
丝绸之路漫记•新疆分册,成 一、赵昌春等,新华出版社,1981年H 月.辛涉万里探古今一简谈丝绸之页)
路漫记,刘淮鈞,新疆日报1980 年12月14日。
丝绸之路考察历险记,范明三, 丝绸史研究1^3年2、3期(总37、 38期)合刊78〜光页。
丝绸之路悠游,[0 1色川大 吉,新时代社,1988年4月。
丝绸之路悠游,[日1包峰大 吉,筑摩书屋,1986年9月。
丝绸之路见闻,祝三,兰州学 刊1982年4期101〜1%页°河西走廊 占长城、武威铜奔马和西夏碑、张掖大 佛寺和木塔、酒泉和嘉略关、敦煌的阳 关和莫高窟。
“丝绸之路”趣闻.刘陆军.甘 肃日报1颂年8月5日4版。
丝路花絮 ,丝路,新疆师范大学 学报19閔年1期:丝路楼兰((5页)、 丝路雅丹(35页)、丝路交河(54页)、话 乌鲁木齐(61页)、塔克拉玛干沙漠(81 页)、丝路石头城(1(01页)、烽燧亭障拆 喉823页)、丝路高昌(1©页、,丝路明 珠(154页)。
丝路花絮.丝路.新疆师范大学 学报19盟年2期:阿斯塔那的张雄古 墓(14页),乌孙与天马⑶ 页人 塔里木 河(43页匚丝绸之路上的铁门关(77 页)、龟兹古都836页)、丝路葱岭(144
丝路花絮,丝路,新疆师范大学 学报1985年1期:歌逻部族名称的由 来(76页)、无数驼铃遥过磧63页)、唐 代歌舒碑(⑼页)
丝绸之路漫记,新疆日报1980 年4〜,月。火洲风昨葡萄沟、戈壁清泉 坎儿井、高昌交河风物纪略,千年墓穴 中所见,古墓画之谜。
丝路掇琐,刘铭恕,敦煌学辑 刊19M年1期(总5期)84-92页。唐 代归化人罗好心、兴生胡、长安有无胡 姬、丝绸路上的丝绸。
丝绸之路旅o S夕口一卜"旅 (1~5人 陈舜臣,日本東京德間書店, 1988 年。
t在古丝绸之路上旅行,胡国 华,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5月。
丝绸之路——旅行见闻O " 夕口一 K.. -人七出逢旅,[日]加藤 九祚、斎木幸子,京都舉駿堂.1976 年。
丝路之旅,[日]三杉隆敏,日本 美术工芸375号.1969年。
丝绸之旅,车墓奇,上海文艺 出版社,19讯年12月。
丝绸之逼的旅游人,[日長沢 和俊,德間書店,1988年6月。
中国丝绸之路旅游文化集粹
程绸之路纪之与考察
一 627 —中国脈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齊一之路纪行与考察
-628 -
雷鸣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年9 月。
穿行在丝绸古道,斐玉昌,旅游 天地1981年5期(总9期)22-23页。
丝绸之路(丝绸之路纪行1))茹遂 初摄影,人民画报1979年6期20 ~ 29页。
古代东方名城——西安(丝编之路纪 行 2),茹遂初撰文并摄影,人民画 报1979年7期20~27页。
沿渭水西行(丝绸之路纪行3),陈 和毅撰文,陈和毅、杜泽泉摄影,人 民画报199年&期12 - 1页。
麦积山石窟(丝绸之路纪行4),陈 和毅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79年 10期42〜45页。
曉西印象(丝绸之路纪行5)陈和 毅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刃9年11 期28-31页。
河西散记(丝绸之路纪行6))陈和 毅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79年12 期 12 - 17 页。 -
北上额济纳(丝绸之路纪行7),陈 和毅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甜年 1期32页=
嘉峪关行(丝绸之路纪行8),茹遂 初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甌年2 期32页。
丝路明珠——敦煌(丝绸之路纪行
刃,黄祖安撰文,茹遂初摄影,人民 画报19甜年3期10页。
阳关、玉门关(丝绸之路纪行如, 陈和毅撰文,陈和毅、杜泽泉摄影,
人民画报1980年4期26页。
天山脚下(丝绸之路纪行口),茹遂 初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80年5 期12页。
伊犁河畔(丝绸之路纪行12),黄祖 安、杜泽泉撰文,杜泽泉摄影,人民 画报19旳年6期36页。
火焰山下(丝绸之路纪行13),茹遂 初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J8)年7 期34页。
南下塔里木(丝绸之路纪行丄4),茹 遂初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如年 &期8页。
库车——古龟兹(丝绸之路纪行 15),茹遂初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 1颗年9期28页。
瀚海西北行(丝绸之路纪行16),本 报记者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80 年10期36页。
喀什凤情(丝绸之路纪行17),陈和 毅撰文,陈和毅、杜泽泉摄影,人民 画报19盹年11期28页。
楼兰故地(丝绸之路纪行尊),陈和 毅撰文并摄影,人民画报1980年12 期32页。占代丝路.人民画报社编辑, 中国画报出版公司,1987年7月。丝绸 之路的由来.丝路的起点长安、沿渭水 西行,河西走廊散记、佛教艺术宝库敦 煌、北新道上、天山南麓、流沙古道。
站在搂兰王国的上地上——在丝 绸之路沙漠的二十天,楼兰王国•二立 ■—— Sz儿夕 口一卜砂漠①二十日间, 屠国壁著,「日1田川纯訳.東京日本放 送岀版协会,19阴年。
丝绸之路•风景与传说,[法] 戴仁(Jean - Pierre Dr^e).[德 I埃米尔• 毕勒(Emile biihrer), 1986 年□
丝路.赵熊,陕西人民美术出 版社,198 7年。
丝绸路上(中华大地丛书),侯 仁之主编,王宗元、李并成编,地质出 版社.1989年.
丝绸之路纪行。夕口一質 纪行,[日]松田壽男著,東京毎日新聞 社,191年。
丝绸之路行,[日]驹四信二, 東方書店,1S99)年7月&
丝绸之路行“ 口一 F工
少,[日]田川純三,東京潮出版社, 1988年5月。
遗迹之旅——丝绸之路.[01 井上靖,東京新潮社,1977年。
中国丝绸之路纪行,王菁华,
新疆人民出版社,年8月。
絲縄之路行•井上靖歴史紀行文 集,[日1井上靖,岩波書店,1992年 2月。
絲縄之路紀行(一),金子民雄 訳,日本雄松堂,199)年3月。
西域纪行一丝绸之路的历史与 行旅°西域紀行——一儿夕口一卜 历史七旅,[日]藤堂明保,日本经济新 闻社,1978年°又旺文社19站年版。
丝绸之路——西域行记,[0 1川瀨 一鳥,日本書誌李新31卷32期, 1983 年。
丝绸之路,千里丝绸路,天山南 北行〉。丝绸之路,千里里/口 口一 -——天山南北行——.【日]石嘉福,東 京講談社,1为9年5月。162页。
古代丝路遛礼,林馨琴,艺术 家(台北)16卷6期(总96期)72〜83 页,1983年。记纽约人都会博物馆古 代丝路巡礼展出的西柏林国家美术馆 的中亚艺术展品。
〈丝路巡礼4长安、河西走廊、 敦煌).台湾地球出版社编辑部及资料 中心主编,1981年。又台北畅文出版 社,1983年版。
丝路巡礼2:天山南路、天山北 路,台湾地球出版社编辑部及资料中 心主编,1981年。又台北畅文岀版社,
丝绸之路纪之与考察
中国眼饰文化参孝文献目录
丝编之踣纪行与考察
1983年版。
丝路巡礼3:西域南道,台湾 地球出版社编辑部及资料中心主编, 1981年。又台北畅文出版社,1983年 版-
丝编之路幻想之旅C > 夕口 —F幻想之旅,【日]平山郁夫.东京讲 谈社,1983年。作者为画家。
丝觸之路遍歷”少儿夕口 遍歷,[日]陈舜臣,日本放送出版协 会.1985年10月。
丝绸之路逍歴,■九刁口 遍歷,[日]長沢和俊,東京角川書店, 1985年5月。
丝路访占(论文集),丝绸之路 考察队编著,甘肃人民出版社,19閱年
-630 - 9月。收论文20余篇。
丝路踏察记.[日1長沢和俊,日本 安田李園研究紀要9号,1%7年。
丝顯之路踏察行o少儿夕口一
F踏察行,[日]長沢和俊.东京 <去/1 出版,1983年。
从西安到喀什嶋尔:丝绸之路踏
察行〉o西安力少力
夕口一 F踏察行,[日]長沢和俊.东京 旺文社,1986年。
〈丝绸之路踏察记〉,少儿夕口一 卜踏察记,【日]長沢和俊,东京角川书 店,1976年。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葛建平,中 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文科版)1987年1 期(总29期)64 ~ 66页。
丝绸之路考察报告,叶沙娜、刘志 飙,中山大学研究生学刊(文科版) 1984年2期(总17期)126〜128页。
丝绸之路考察纪程,朝戟,西北 历史资料1981年2期(总5期)99~ 106 页"
丝绸之路中国境内沙漠路线的考 塞*李健超,西北大学学报1対1年 2期(21卷,总71期)51〜58页。
丝绸之路张掖古道考察报告、丝路 张掖古道考察队,西北史地19昶年 2期(总29期)5—7^2页。
丝绸之路上的探索,臭景山,西 北史地1982年1期109〜111页。
丝路考察纪略,齐陈骏,兰州大 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2年4期37〜 48页。
丝绸之路考察散记,吴景山. 民族出版社,1995年11月。
美术家与企业家丝路考察纪略,土
阿敏,新疆艺术1989年2期(总47 期)58-60页转68页。
最后的丝绸古道——人海道考察纪 蜃,巫新华,中国文物报叽年2 月29日。12 期,1978 年。
丝绸之略厉获
丝绸之路史研究o少儿夕口_ F史研究* t日1長沢和俊,东京图韦刊 行会,1979年。
丝绸之路史研究,[日1長沢和 俊著,邹美珠译,天津古籍岀版社, 1别年6 月 °历史地理篇、纪行篇。
丝绸之路的历史冋顾,1日能 一雄,東京研文.出版,1979年。
丝路历史、[日]内藤Midori,日本 言語7卷7期(总77期),1978年。
丝路史话.陈良,甘肃日报 19&0年口月9日至1981年8月30日。 连載1~ 24。
丝路史话,陈良.甘肃人民出 版社,1983年7月。
丝绸之路史话,陈良著、周名 池訳,日本恒文社,1986年。日文本。
丝绸之路今昔、天山扯路行、沙 漢的古代王国,儿夕口一F今七 昔、天山北路玄行<、沙漠的古代王 国,车慕奇著、日本東京小李館,1981 年、日文本。
探蠶丝绸之路今昔.[日]長沢和 俊、護雅夫等.日本历史公论4卷
丝绸之路的过去和现在°皿儿 夕口一 ——过去七现在——,[日}長 沢和俊,深田久彌、東京白水社,1968 年,1974年。
丝路今昔.[日1河崎珪一,日本 中東經濟研究所報12号,1977 年。
丝绸之路的根源亠)S 口一 卜P①儿一、,[日I吉武成美、佐藤忠一 著,東京日中出版,1982年。
丝绸之路探源,齐涛”齐鲁书 社,192年8月。
“丝绸之路”研究的冋顾与展望, [日]長沢和俊,日本史観9期, 1977年10月。又中译文见国外社会 科学1978年5期。又世界历史译 丛1幻9年5期。
“丝绸之路”始辟于何时,王云 度,徐州师范学院学报19陽年1 期。又中国史研究动态198年4期 89〜93页转1(»页。
神话传说与丝绸之路,成建正” 文博1卿1年1期(汉唐丝绸之路专 号)53 -56 页°
丝绸之路传说的特点,[日]山□彌 一郎,日本創大亞洲研究6号, 1985 年。
幻景中的帝国,丝黑之路上的
丝绸之路历史
-631-人、神和神话故事,[法、弗郎索页. 贝纳尔、埃迪特•乾格(Edith Huyghe), 1993 年。
堂堀之路历史
-632-
丝绸之路的开拓:周穆王首传丝绸 至西方.蒋猷龙,中国蚕业1眇T年 3 期 44~45 页。
西王母与中西交通,羊城晚报 1985年12月4日。
西王母考——亜洲研究所第一次整 路学术调查纪行,i日]石井昌子.日本
創大亜洲研究3号,1982年。
山海经中的丝绸之路初探,翁 经方,上海师范学院学报1981年2 期63~69页。
銅馬交易与禺氏之玉一-最古絲綢 之路.[日]松田壽男,日本東洋史研 究26卷1期,年。
我国最早的丝绸之路,苏仲湘,
人民日报(海外版)1986年3月11
早期丝路研究,梁加农,见朱新予 主编中国丝绸史(专论)298 ~ 314 页,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2月。
“绥绸之路”辟于西周,张力华,
阳关1濒年2期(总60期)61〜62 页。
丝绸之路形成于春秋战国时期.
人民日报T9K年1月11日8版。
先秦时期的“丝绸之路” --
天子传的研究,钱伯泉,新疆社会 科学1982年3期81页。
探求丝绸之路绢文化的起源。”儿
夕口一 F (绢)文化①起源艺吉<召, [RJ檯一雄,日本傑洋李報62卷 仁2号,1980年12月。
秦汉时期开放的丝绸之路与西域文 化*,中华文明史编委会编,中华文 明史第3巻•秦汉706〜730页,河北 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西汉屯田与“丝编之路”,张荣 芳,中国史研究19阳年4期1— 24 页。
电田是西汉“丝夠之路”畅通的重 要原因,光明日报1984年2月29
汉代丝绸之路的开拓与发展,张春 树,食货月刊复刊15卷1、2期1 ~ 14 页,1985 年°
汉代丝路南北道疏勒会合论辩证, 王育民,西北史地1987年4期1~4 页。
汉代丝绸之路,冯君实,电大语 文1982年9期41页。
汉代丝绸之路上的物价、.税收及市 场管理述论,王震亚,西北师大学 报年1期92〜94页。
汉代丝绸之路上的商业城市、物价 稅收及市场管理述论,王震亚,西北师范大学历史系编西北史研究(全二 册)第一辑阴〜97页,兰州大学出版 社,1翊年3月。
关于汉代"丝绸之賂”中段路线问 题——与李约瑟、齐思和等专家商榷, 莫任南,世界历史1979年5期(总6 期)45 ~49 页。
汉代“丝绸之路”北道西段究竟如 何走.莫任南,湖南师范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1988年17巻3期98 - 101 页。
汉代丝绸贾易考,[荷]胡四维,
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11期1 ~ 8 页。耿升译自1974年巴黎出版的献给 戴密微先生的汉学杂文集第2卷。
汉通西域和丝绸之路.陈浮,理 论研究1981年3期。
张脊“凿空”以前的丝绸之路,郝 树声.丝绸之路1旳5年6期【1〜12 页。
张骞凿空前的丝绸之路——论中西 古典文明的早期关系,林志纯,联合国 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 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 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木齐国际讨论 会,H99)年8月19~21日5 “14页,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
张骞凿空前的丝绸之路一一论中西 古典文明的早期关系,日知,传统文
化与现代化1994年6期笳〜32页。
张鸯通西域I丝躺之路史话之五), 田恒江、周德广,陇苗1981年2期 (总11期)45〜47页。
弧骞与丝绸之一-一-东西文化的 交流o张骞t —" 口一 *―东西 文化的交流,[日H長沢和俊,東京清水 书院,1972年。
纟绸之路的开拓者张骞,"儿 夕口一卜開拓者張驀, [01田川純三 著,東京筑摩書房,1991年。
鲁迅谈丝绸之一与汉画象石,邓啸 林,新疆艺术1988年6期(总45期) 69〜70页。
汉魏丝路南北道公路考,王育民, 学术月刊1987年7期(218期)62 -68页。
论汉晋时期楼兰(都善J王国的丝绸 贸易,张荣芳,中国史研究N92年 1期(总53期)15~25页。
汉唐染织和向西域的传播,[日]長 沢和俊著,金文、段志聪译、孙丽英 校,丝绸史研究8卷1期(总29期) 42 - 46 页,1991 年。
汉唐和亲与丝绸之路,崔明徳, 天府新论19%年5期13 ~15页。
“丝绸之路”与汉唐“和亲”,田 德民、田静,文博1991年1期(总 40期)96-沟页。
丝絢之賂历史
-633 -丝甥之賂历史
-634 -
中国服饰文化鲁考文献目录
汉唐丝绸和丝绸②路,夏鼐,中 国文明的起源48~78页,文物出版 社.1显5年7月。
丝绸之路——汉唐时期中西陆路交 通,赵永复,地理知识1973年1期 11 — 13 页。
汉唐对丝路上一般中外交往的管 理,楼劲,兰州大学敦煌学研究听编 敦煌吐鲁番文献研究421〜44页, 甘肃大学出版社,1翊 年8月。
斐矩所记“丝路”考略,莫任南, 西北史地1988年3期(总30期)~ 5 页。
岑参的破播仙诗与丝绸之路南 道,卢笔、陈显泗.大学文科园地 (郑州大学)1988年6期(总24期)26~ 29 页。
汉唐时期的丝绸之路,张传玺, 电大文科园地1982年2期石页。
略论隋朝对丝路的经营,陆庆夫, 兰州大学学报1983年1期〔中国古 代史论文集刊)1983年1期26页。
丄隋唐丝绸之路——中世纪的中国 西北社会与文明,李明伟,甘肃人民 出版社,1994年10月。
隋唐时期国内交流与丝绸科技发 展,赵丰,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瞄年2卷3期。
唐代胡俑、骆鸵俑、“丝绸之
路”,孙迟,考古与文物1982年1 期 1(05- 107 页。
唐代丝绸与丝绸之路{隋唐文 化丛书),赵丰编著,三秦出版社,1如2 年*月。
唐代的丝绸对外贸易.黄赞雄,
丝绸史研究资料第5期(总幻期)
65 - 67 页。
火洲丝路古道,白同文,公路交 通编史研究19蘭年5期。
唐长安城寺院与丝绸之路.陈忠
文博1穷2年2期(总47期叽 71页。
五代时期的丝绸之路,周伟洲,
文博1991年1期(汉唐丝绸之路专 号)29-35 页。
宋初丝绸之路上的交往,李华瑞, 丝绸之路(兰州八9巧年5期55 ~ 56 页。
西夏对丝绸之路的经营及其强盛* 钱伯泉,西北民族研究1旳3年2期 (总 13 期)40~51 页。
西夏与丝绸之路,孟楠,丝路 游9期26〜27页,新疆美术摄影出版 社,1993年1月。
西夏的丝路贸易与钱币法,陈炳 应,中国钱币(北京)1991年3期 (总 34 期)27 - 35 页。
元代的对外贸易.于留纪,史学月刊1987年6期104页n
蒙元时期丝绸之路简论,樊保良, 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年 18 卷 4 期 126 ~ 135 页。
蒙元时期丝绸之路贸易初探,蒋致 洁,中国史研究1991年2期39-47 页。
蒙古帝国与丝绸之路的复兴,张来 仪,甘肃社会科学1991年6期97 ~ 101 页。
元朝时代的丝绸之路,[日]高濱 秀,日本歐亜新2号,1985年。
马可•学罗和丝绸之路,[法] 戴仁(Jean - Pierre Drege, 1946 ~ ,
1988年。收13世纪以来西方有关中国 的图画、素描、绘画珍品。
明代丝路史分期研究,仲兴麒,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1期(总57期)40〜48页。
明代丝路史分期问题,孙振玉,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0年1期(总57期)40 ~ 48页。
郑和下西洋与明朝的丝绸贸易,刘 曼春,丝绸史研究2卷3期(总7 期)22 ~ 25 页,1985 年。
明清时期中国对日丝绸贸易,范金 民,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92年1 期(总40期)28〜37页°
晚清对丝绸之路的勘察和实测地图
的发现,黄盛璋,西域研究!990年
1期(总1期)62 - 72页。
“丝绸之路”兴衰有新说,人民
日报(海外版)1993年7月23 So
丝绸之躍看古
中国土耳其斯坦考古学地形学探 险考察初步报告书,[英]斯坦因,伦 敦,1901 年c Mark Aural Stein, Preliminary Report of a Journey of Ar-chaeological and Topographical Explanation in Chinese TurkiSum. London, Eyre and Spottis - Wloode, 1901 o
沙埋和阂废址记〉,[英]斯坦 因,伦敦,1903年。又1904年。Marie • Aurel Stein(Sand 一 buried Ruins of Khotan) Personal Narrative of a Journey of Archaeological and Gec^raphi-cal Exploration in Chinese Tur Ki Stan. London, T. Fisher Unwin» 1903
[Second edition, London, Harst and Blackett, 1904o
古和團考2卷,【英]斯坦因, 牛津,1907 年。Mark Aurel SteinArir cierU Khotan. Detailed Report of Archaeological Exporazion in Chinese
丝堀之路考古
中国服饰文化罄考文献目录
塑卿之路孝古
Turkistan . Volumes 1 一 H , Ox
ford. Claren don Press . 1907 a
沙漠契丹废址记2卷,[英[斯 坦因,伦敦,1912年o Mark Aurd Stein, Rui-ns of' Desert Cathay. Personal Narrative of Explorations in Cental 丄4 血 and Chtne, Volumes
I - n , L^jndo^i, Macmillan and co, 1912。
西域考古图记5卷,[英]斯坦 因,牛津,1921 年 o Mark AuM
Stein Serinda Decid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ml Asia and W^t-emmost Chbm ” Volumes 1 一 V * Oxford * Clarendon Pre阳,1921 o 又印度徳里 1980 年版。中文译本西域考古图记, I英〕奥雷尔•斯坦因原著,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主持翻译,广西师范大 学岀版社,1妙年。
亚洲腹地考古记4卷,「英]斯 坦因,牛津,1928年o Mark AuT Stein, Innermost : DeuOLed Report of
Explorations in Centred Asin, Kan - su, and Eastern Iran. Volumes I - IV . Oxford, Clarendon Press ,1928©
斯坦因西域考古记〉,[英[斯坦 因著,向达译.中华书局,1936年。又 中华书局、上海书店联合出版,1987 年」
斯坦因:考古与探险,珍妮• 米斯基著,田卫疆等译,新疆美术摄影 岀版社,1观年。
白希和库车考察笔记,[法1伯 希和著,耿升译,新疆社会科学情 报1987年5期,2 - 12页。
斯文•赫定博士领导的中国-瑞 典考察团在中国西北各省的科学考察报 告,[瑞典]斯文•赫定,斯德哥尔 摩,1937年陆续出版,现已达50种。
Sven Anders Hedin, Reports from the Sciendfc Expe dition to the
North - PrpW刃ces of China
under the LcakeFship 或 Dr Sven Hedin. The Sino - Swedish Expedition, in Stockholm ,1937o,
(探险生涯)亚洲腹地旅行记, [瑞典1斯文-赫定著,李述礼译,上海 开明书店1935年。又1舛9年、1984年 上海书店版。
亚洲腹地探险八年,均27~1935〉 (瑞典东方学译丛),[瑞典]斯文•赫定 著,徐十周、王安淇、王安江译,新疆 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伟大的丝绸3廖佥家——斯文■ 赫定传o y V >传一偉大 /儿 夕口一 F卜)探険者,[R1金子民雄,東 京新人物往来社,19&0年。
斯文•議定中亚旅行记,[瑞典]布鲁纳.苏黎士,18另 年© Bmnner, V. H. Sven Hedn' s Journeys (Duzch Asien W-^teS-^^) . Zurich , 1899。
斯文•赫定著丝路纪行,筠, 图书季刊1卷4期,1939年。
新疆考古记,[瑞典1贝格曼 著,王安洪译,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 年"
丝路探险记(亚洲探险之旅). [口!大谷光瑞著,章莹译.新疆人民出 版社,1观年10月”
大谷队丝路探险1 [日]長沢和俊, 日本墨滴24号,1966年。
〔大谷探险臥丝绸之路探险o大 谷探険队审儿夕口一 F探険,[日]長沢 和俊.東京白水社,19師年。
902 ~ 1卑4年大谷探险臥在丝绸 之路,旦本京都。Oht^ni Missi^^n on the Silk Road 1902 〜1914, 34 Ss mit Ablb(Zum Teil farbig) , Kyoto OJo
丝疆之路艺术品展览——大谷探 险队五十周年纪念〉o Silk Road bijut-su ten, Ohtani tankentai 50 shunen kinen (Exhibition fine art O the
* Silk Roa^9 , 5(^h
anniversary of the ohtani Misson) .held by Yomuid Be 珈门
绢与佛——大谷队携归古物,[日]
熊谷宣夫,Lgo)s1卷4期‘ 1946 年。
京都和绢之道一大谷探险队80 年纪念)。京都4絹①道•「——大谷探険 隊80年纪念,「日]桑原武夫監修,京都 市教育振興财団,1983年。
桔瑞超19)2 ~ 1914年的丝绸之路 考察,东京。Kumagai, N „ K * Fukada Einfuhrung zu: Ohtam Minion on the Silk Road 1902 - 1914( Ausstellung in Tokyo zum 50. Jahres - Jubilaum) Tokyo. O .J。
丝绸之路的探险者们,「日]岡崎 敬,日本世界文化15-西域, 1966 年。
〈罗布淖尔考古记,黄文弼,中 国西北考察团丛刊,1W8年。
吐鲁番耆古记,黄文弼,中国 科学院科学出版社,1954年。
塔里木建地考古记,黄文弼, 中国科学院科学出版社,1958年。
西北史地论丛,黄文弼,上海 人民出版社,1979年。
〈新疆考古发掘报告),黄文弼, 文物岀版社,1983年
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一(论 文集人 絲綢之路研究李會编辑,日本 镰仓,1990 年 ° SUk Road Art and Archaeology (1), 1990, Jotimal of the
丝绸之路考古
堂翼之賂考古
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Institute of Silk Road Studies, Ka-
makura o
丝绸之路艺术与考古(二)(论 文集),絲綢之路研究李會编辑,日本 镰仓,1991 - 1992 年。Silk Doad Art and Archaeology (2) , 1991 - 1992, Journal of the Institute of Silk road Studies. Kamakura。
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 路,徐苹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 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 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 察乌鲁木齐国际讨论会,1濒年8月 19 ~21日305〜333页,北京新世界出 版社,19%年。
考古学'上所见中国境内的丝绸之 ■路,徐苹芳,燕京学报(新)1期 291〜344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 8月"
丝绸之路的考古学硏究,徐苹芳, 中国历史考占学论丛第5篇论文, 台北允晨文化实业股份有限公司,1995 年7月。
丝路考古新发现,穆舜英,丝路 游198年1期42〜43页。
“丝绸之路”新疆路段考古述略, 王炳华,新疆社会科学研究1983年 10期。
丝绸之路考古研究(丝绸之路
研究丛书1),王炳华,新疆人民出版 社,1993年11 月。论文24篇。
丝路“新疆段”考古新收藏,王炳 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占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 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木 齐国际讨论会,1990年8月19 -21日 305 - 333页,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 年。
“丝路”考占新收获,王炳华, 新疆文物1如1年2期21 - 41页。
从考古资料谈“丝麵之路”的几个 闻题,王炳华,新疆交通史志资料选 辑19跖年1期。
从考古资料谈“丝路”的开拓与作 担,王炳华,公路交通编史研究 1985年2期(总12期)35 页。
从考古资料看丝酿之路开拓及路线 变迁,王炳华,西域研究1991年3 期(总3期)13~24页。
从考古资料看“丝路”的维护及局 部路线变迁,王炳华,公路交通编史 研究1985年3期(总13期)1~4页。
敦煌吐鲁番文书与丝绸之路〉, 姜伯勤,文物出版社,1妙年2月。敦 煌服饰与波斯服饰(63 - 64页),敦煌吐 鲁番文献所见的波斯锦(71 - 82页),敦 煌吐鲁番所见“胡锦”与粟特锦(206 -226 页)€丝绸之路考古学,[日「樋口隆 康,日本法蔵館, 19貂年8月。第四卷 西域発掘誌。
丝绸之路的考古学.[日 !西谷正 著,侯灿、孔允华译、新疆师范大学 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3卷2期2 — 26页,1992年。六、关于连珠纹。
黄河•丝绸之路考古学黄河-—1夕 口 一卜考古李,[日]松崎壽和, 東京雄山閣,1985年7月“
絲绸之蹙遗迹,[日]長沢和俊,日 本墨滴24号,1哝年。
丝绸之路古遗址图集河西走 廊段),邵如林,甘肃人民美术出版 社,⑼8年7月。
临夏古城与“丝路”遗迹考,王宗 元,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9 年 4 期 38 - 44 页。
「丝霾之路”.与汉塞烽火燧,岳邦 湖,日本関西大李東西李研究紀宴 25号,1换年3月。
中西文化交流史迹考古新资料证实 丝绸之路的开创可追濺到春秋以前,白 建钢、凌翔,光明日报1988年12 月8日
南海“丝绸之路”考古发现浅析, 朱非素,北京大学考古系编“迎接 二十一世纪的中国考古学”国际学术讨 论会论文集499 ~ 512页,科学出版
社,1998年4月*
关于丝绸之路的新考古资料,[苏 联]阿斯卡洛夫,见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 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沙 漠路线考察乌鲁木齐国际讨论会,1990 年8月19~ 21日467〜469页(468 -力9页中文提要),北京新世界岀版社, 1996 年。
“丝之路”与“银之路“-——东西 交流的考古学序,[日岡崎敬著,孔祥 星译,中国历史博物馆历史与文物4 期 16 - 19 页,1979 年 10 月。
丝绸之路的残映(世界大遺迹 第7),[日]江上波夫監修,杉山二郎 编,日本講談社,1988年9月。
丝製之路的99个谜.一埋殁在沙漠 中的人类遗产亠 S 口一卜*99 CO谜 ——埋殁在沙漠中的人類遺產,[日]前 鸠信次,日本東洋李术研究M卷I 期,1977年。又東京產報 1977年。又胡德芳译中文本丝绸之路 的99个谜,天津人民岀版社,1981 年。
被埋的丝鋼之路”埋
儿夕口 一样,莫斯顿(Mosson - V)著, [日〕加藤九祚訳,東京岩波書店,1970 年;日文本。
砂埋的丝绸之路°砂人埋右m
丝醐之路考古
-639-2S 口一卜,[日]增田精一,新潮 社,1970年。沉默的世界历史•西域。
热砂与波涛的丝绸之路,热砂 七波涛①“绢之道”,(日]藤原進编. 東京日本交通公社出版事業局,1982 年。
丝绸之路的历史考察——正仓院
丝坡之路考占
-64()-
的发现(全20卷),沢儿夕口一 F史考 察——正倉院力询◎発现.[日]森豊, 東京六兴出版,1刀4~ 1983年。
丝绸之路博物馆,世界O博物 館19,壯大卞為東西文明交流 fX, 夕口一风博物馆,日本講談社 編,官治昭昭夕XT遥遥子編著,東京 講談社,1979年。
丝绸之路的古代文物——天理君 考馆50周年纪念〉。少儿夕口一卜'5古 代文物——天理参考館50周年紀念,日 本天理参考館编,奈良天理道教友社, 1980 年。
丝绸之賂的遗宝——古代、中世 纪的东西文化交流o S"口 遺寶——古代、中世紀◎東西文化交 流,日本束京國立博物館等编,東京日 本经济新闻社.1985年。
丝绸之路博物志〉O少儿夕口一 卜'博物志,[日[長沢和俊,東京青土 社* 1987年。
马王堆汉墓•丝国•丝绸之路,傅
举有,湖南博物馆编1妙年马王堆汉墓 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选马王堆汉墓研 究文集203 - 210页,湖南出版社, 1993 年。
中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甘肃、新 疆出土汉-唐丝绸之路文物展图录,
中华人民共和国陕西、甘肃、新疆出 土汉〜唐唐儿口 口 一F文物展图录, 中国出土文物展览工作委员会供稿,日 本读卖新闻社,1979年。
丝绸之路文化史(全3卷儿 儿夕口一卜文化史,[日]長沢和俊,日 本白水社,1983年。
丝绸之路大文明展-丝绸之路佛 教美术传来之道〉。S" 口一 F大文 明展,屮儿夕口一卜仏教美术伝来① 道,日本奈良国立博物馆力5 -汇儿夕 口 一 F博物馆協会主催,1988年。
丝绸与丝绸之路(罗马意大利 王宫展出),1咖年1月23日至4月10 日,卢契狄策划,光明出版。Maria teresa Luikd: La Seta E la Sua via, Roma ” Palazzo delle Esposizioni. 23 gennaio 〜10 aprile 1994°
丝绸之路岩画艺术(丝绸之路 研究丛书),周菁葆主编,新疆人民出 版社,1购3年6月。收论文50余篇。
丝绸之路若术硏究(丝绸之路 研究丛书),周菁葆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
€丝绸之路造型艺术,新疆艺术 编辑部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85年9 月。
-中国新疆出土丝绸之路文物 展o中国新疆出土文物屮儿夕口一 F 展,日本古代才V ” 卜(東洋)博物馆 编著,旭通讯社,1983年。
丝路聚珍,岳峰、宝世宜主 编,新时代出版社,19%年6月,彩版 160 幅。
丝路考古珍品,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上海译文出版社,1如8年。
丝路文化的积淀-一新彊博物馆馆 藏文物精选.新博,鉴赏家总第8 辑(新疆文物考占成就特辑)74〜85页, 上海译文出版社,1旳8年4月。
〈新疆丝路古迹,新疆维吾尔自 治区建筑学会编,刘禾田主编,中国建 筑工业出版社.1985年10月。
丝绸之路一一甘肃文物精华, 甘肃省博物馆编辑出版戈1*994年8月。 彩版150幅。
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书评:潮之. 中国文物报19W年1月&日3版。
丝墉之路•甘肃文物魄宝,徐乐 尧,人民画报1旳5年3期34~ 37 页。
丝绸之略的辉煌——中国-美的
至宝}(展览图录)•屮儿夕口一卜♦① 煌^吉,中国历史博物馆筹办,1删年 在日本东京,奈良、北海道、长崎展 出。
江上波夫所藏丝翼之路文物展 (图录),[日】森住和弘编集,江上波夫 监修,北京民族文化官展出,日本泛亚 细亚文化交流中心1另3年8月出版。
江上波夫收藏丝绸之路西域文物 壁(图录),江上波夫工lx夕屮儿夕口 一卜西域文物展,[日]森住和弘编集, 江上波夫監修,奈良、名古屋、東京、 横濱、熊本展出,日本泛亚细亚文化交 流中心1994年8月出版。
丝绸之路与茶之道(日本入间 市博物馆開馆紀念特别展図錄)," 夕口 一厂上茶①道,[日1森住和弘编 集,江上波夫監修,日本琦玉縣入间市 展岀,日本泛亚细亚文化交流中心, 1994 年 11 月。
考古学上所见的中国通往日本的丝 绸之路,徐苹芳,文物天地1处3年 6期34页。
1缈年IQ月法国克里希纳•里布 夫入来华访问,讨论合作编写丝期之 路的丝绸,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 年度371页,文物出版社,1旳5年6 月。
1缎2年3月法国基梅博物馆与考古
丝绸之路考古中国離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丝绸之賂考古
所就共同编写丝绸之路的丝绸逬行 讨论.中国考古学年鉴1如3年度 2幻页,文物出版社.19)5年6月匚
壁“丝绸之路”出七的纺织晶初探 (1 ~ 3),忻鼎新,中国纺织科技史资 料□集70 - 91页,12集73 ~ 007 页,13集38〜105页,北京纺织科学研 究所,1982年12月〜1983年3、6月。
“丝绸之路”的历史、丝绸之路沿途出 七的纺织品、中国蚕桑技术之外传及纺 织技术的交流。
丝织之路上出土的丝织物,[日 ]佐 藤武敏著,赵丰译,周耀祖校,丝绸 史研究1卷1期48〜53页,19阴年6 月。 -
丝绸之路的染织,少儿夕口 一卜S 染織.I日]角山幸洋,日本大阪私立 短大協会研究報告集14号,1卿8年12 月。
新出丝绸与中西交通,梁加龙, 史学月刊199年6期(总194期) 1但~ 106页。
丝绸之路的手工纺织品,,瑞士]尤-拉姆赛尔著,夏昌明译,丝绸史研 究9卷2期(总34期)35 ~44页,1992 年。原载瑞士纺织整理1対1年6 期。
丝绸之路上的丝绸,刘曼春,
1982 年 6 期(总 218 期)47 - 49 页。
丝绸之路上的艾特来斯绸,袁志 广、刘琳,天山南北的民俗与旅游 (新疆卷)159〜162页,旅游教育出版 社,1995年1月。
丝绸之路上发现奇异群墓,新民 晚报(上海)19閑年3月15 0「新疆和 阖附近发掘汉代古墓群20座,出土有毛 织品、丝织品等。
简论丝路沿线出土的汉代古纸,马 骥,文博1⑼年1期(总40期)67-69页。
丝绸之路屯垦研究(丝绸之路 研究丛书9),赵予征,新疆入民出版 社,1殛年II月。
丝路文物被盗记,卢燕,新华 出版社,旧84年。
丝绸之路上的外国魔鬼,I英J 彼得*霍普科克,伦敦q Hopkirk - P, Foreg Devils i/w Sik Road,
London。又杨汉章译、宋子明校中文译 本,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5月。又 [日小江窗雄等译198年版日文本。
书评;有关“丝绸之路”著述的外国书刊介绍 化纟路度够,杨汉章,敦煌研究1981年1期。
西域探秘一外国探险家和中国 西域,薛霞,中国文联出版社,2000 年H月。
绸史研究资料第3期。又丝绸丝绸之噩与民族
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 究)(丝绸之路研究丛韦3.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丝绸之路考察合作项目),韩康 信著,新疆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 1994年印。
€丝绸之路古代居民种族人类学研究书评:张 君.考古1 的6年&期95 -95页"
西域丝绸之路上古代入种的成份, 韩康信,文物天地1^2年5期44页。
略论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丝绸之 蚩.樊保良,兰州大学学报1菊4年 2 期 59 ~ 65 页。
中国古代少数民槪与丝绸之 路,樊保良,青海人民出版社,1994 年11月。谷苞序,丝绸之路(兰州) 1 毀5年1期63页。
中国古代少数民族与丝绸之路书评;孙明 媚.『育海社会科学1995年4期120 *⑵页”
游牧民与丝绸之路,[R1護雅夫, 日本歷史公論4卷12期,1978年。
丝绸之路与多民族文化,江波,陈 文江,丝绸之路〔兰州}1知5年4期 27〜28页。
丝绸之路上的多元化民族因素,范 明三,丝绸史研究1卷1期(总40 期)33~38页转48页,1另4年。又苏州 丝绸博物馆馆刊丝路学苑1*998年2 期(总14期)12〜19页。
丝路古道上的诸民族,[德]汉斯. 乔基姆•克利姆凯特著,赵崇民、杨富 学摘译,民族译丛1卿3年6期52-61页转12页匚,
古代新疆丝绸之路上的语文,耿世 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 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木 齐国际讨论会,1990年8月19 ~ 21日 569页,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年。
7-8世纪丝路上的朝鲜人”[韩]高 柄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 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 木齐国际讨论会,1测年塔月19-21 日97 ~ 103页(103页提要),北京新世 界岀版社,1眈年。
丝绸之路与蒙古人,[蒙古]贾姆彦 吉图,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 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 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 木齐国际讨论会,1燮9)年B月19〜21 日103~110页(110页提要),北京新 世界出版社,1巧95年©
丝舞之路与民族
-C43-丝绸之路与民族
游牧民族对古代东西交通的贡献, 谈“草原之路”,芮传明,苏州铁道 师范学报【9虫年试刊。提要见中国 史研究动态1985年1期18~19页&
古丝绸之路与西#匕民族的凝聚,李 明伟,西」匕民族研究H9M年2期 4— 47 页。
古代西北各民族在丝绸之路上的贡 越,刘锡浚,新疆大学学报1980年 3 期 87~93 页。
丝绸之路与粟特人,[日]護雅夫” 日本東洋李術研究18卷2期,1979 年。
活跃在丝绸之路上的粟特人,纪宗 安,暨南学报1989年3期。
丝绸之路上的粟持人,西极,丝 路游U期18〜19页,新疆美术摄影 出版社,1994年3月。
唐代丝绸之路上的昭武九姓,陆庆 夫,兰州商学院学报1叱年3期 31~38页。又复印报刊资料F经济 史1妙年10期3~51页。又兰州大 学敦煌学研究所编敦煌吐鲁番文献研 究544 ~ 55页,廿肃大学出版社, 1购5年8月。昭武九姓是我国古籍中对 居住在中亚粟特地区(今阿姆河流域)的 国家和百姓的一种称呼。
回鹘与吐蕃、西夏在丝路上的关 塞,樊保良,民族研究1987年4期
63〜68页"
丝绸之路与维吾尔族,刘志霄, 新疆史学1980年I期。
回鹘与丝绸之路,樊保良,兰州 大学学报1985年4期19~24页。
丝绸之路上的穆斯林(上、下),穆 德全,河南大学学报【987年1期 (总舛期)76 - 81页转45页,1987年4 期(总97期)81-86页。
丝绸之路上的穆斯林文化,马 通,宁夏人民出版社,2000年5月。
丝绸之路与穆斯林经济开发,罗万 寿,甘肃日报1昭5年I月9日。
口世纪丝绸之路衰落时亚洲内陆的 穆斯林商人,「土耳其]伊森拜克•托 甘,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 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 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木 齐国际讨论会,1新年8月19~ 21日 139 ~ 161页(161页中文提要)北京新世 界出版社,19%年。
回鹘在“线绸之路”的历史地位, 钱伯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中国社会 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世纪前的丝绸 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沙漠路线考察乌 鲁木齐国际讨论•会,1男9)年8月19〜21 日49~66页,北京新世界出版社, 1996 年。
西州回鹘国任丝绸之路的地位和作用,钱伯泉,新疆大学学报1旳1年 4期43〜45页。、
丝绸之路和古代于團,殷晴,新 疆史学1980年I期(总80期)83〜90 页。
丝绸之路与回族商业贸易,穆永 吉.甘肃民族研究年I期I ~ I。页。
回族与函南丝绸之路,中旭,云 南社会科学I咖年4期(总80期)83〜 90页。
明代丝路贸易中的回回*和龚, 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购1年1期49〜 54页:
“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单時、郑 洪春,文物天地1983年1期32-33 页。
开拓“丝绸之路”的人,龙永行, 丝绸1982年8期(总220期)51页。
开拓丝绸之路的先驱——吐火罗 △.林梅村,文物1989年12 - 74 页。
二丝绸之路与东察合合汗国史研 究(丝绸之路研究丛书12),田卫疆, 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4月。
城市文明伊斯兰世界——从丝绸 之路到民族纷争,日本第3次“大学 与科学抵公开专题讨论会组织委员会 编,星洋书房,1殄2年4月。
丝绸之路上的人及裁生活,[日!護 雅夫等.日本月刊歷史教育3卷5 期,198!年。
中亚犹太人与丝蜩之路'张咏梅” 文博1另7年4期(总79期)45 - 47 页。
丝绸之路和「'我”——香妃之童 年";儿夕口十“私”——香妃①二 七「「日]藤井守一,日本衣生活研 究77号56~ 63页,198年H月。
近现代丝绸路上的裕固族驼队文 化.钟进文,西北民族学院学报 1991年1期(总45期)59〜66页。
丝绸之路的民族衣料。少儿夕口-
民族衣料,[日]小川安朗,日本 化纖月報29卷1期33~39页,1976 年1月。
丝绸之路残存的艮族服饰。
口 - FQ二残召民族服饰,[日]小川安 朗,日本服装文化150号26~41 页,1另6年4月。
丝绸之B与财外天聚
丝壤之路一东西文化的桥梁, 〔日I長沢和俊,日本安田李園紀要5 号,1962年。
丝绸之路与对外关系丝芻之路与对外关廉
东西文化交流(新的丝绸之路论), [日]長沢和俊,口本史鍾心)号, 1979 年:
丝绸之路与文明交流,[日1加藤九 祚,日本李術月報33卷4期.1980 年。
东西文化交流与绢街道,L0I 1石田 幹之助,日本新世紀2卷11期. 1950 年。
东与匹的交流一丝绸之路,[日] 熊谷宣夫,日木仏教艺术75号, 1970 年。
中国古代丝绸与外交(摘要)*刘曼 春,中国纺织科技史18集72-74 页,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19阴年9 月。
-646- 丝绸之路与日本,[日]江上波夫
著,宁强译,新疆文物1叱年2期 84 - 92 页。
丝绸之路与日本o — "口一 F七日本,[日]松田壽男等著,东京雄 山阁,1981年、
丝绸之路文化与日本o少儿夕 口 一 F①文化七日本,[日]長沢和俊, 东京雄山阁,1983年。
丝绸之路对于日本之影响的一侧 医,【日]樋口隆康,联合国教科文组 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十 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流,沙
漠路线考察乌鲁木齐国际讨论会,1990 年8月19 - 21日443〜447页(447页中 文提要),北京新世界出版社,1996 年。
丝路•新疆。日本----个文化传
播路径的探寻,庄华,雄狮美术187 期,1986年9月。
杨泓出席日本M跖年奈良丝绸之路 国际讨论会,子明,中国考古学年 鉴1989年度310页,文物出版社, 190年10月。
丝绸之路由中国向日本的延伸.杨 泓,文物1989年1期68 ~71页。又 见杨泓、孙机合著寻常的精致——文 物与古代生活(书趣文丛)254 - 261 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购6年9月。
丝绸之路的终点,[日]長沢和俊, 日本史観1(X0号,1979年。
日本学术界认为“丝绸之路”向东 终点应是奈良,史树青,中国历史博物 馆内刊历^与文物4期5~9页。
东西交往的大动脉和日本文化:丝 绸之路,[日」長沢和俊著,章莹译,竣 颂纯校,中亚研究资料1983年3期 (总9期)53〜61页。译自13本知識 杂志1981年1月号。
丝绸之路与正仓院o " 夕口 一 F上正倉院,[日]林良一,東京平凡 社* 1966年。整绸之路东段述略,杨建新,西 北史地198年1期{总2期)19 - 25 页。
东方丝绸之路与中朝日文化交流, 周宝利,辽宁丝绸1为5年3期(总 73期)35 ~ 36页转45页。
古代史朝丝绸文化的交流,赵丰,
海交史研究1987年2期(总12期) 55 - 65 页。
中国丝绸转入东南亚及其影响,陈 炎,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17集15-24页,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19詔年6 月。
汉唐时缅甸在东南丝道中的地位, 陈炎,世界史论文集1981年1辑。
丝绸流向菲律宾,白银流向中国, 严中平,、近代史研究19附年1期 〔总7期)144~ 155页转130页。
中国董丝输入印度问题的初步研 建,季羨林,历史研究1955年4期 51~94页。又中印文化关系史论丛 4,人民出版杜,旧57年口又中印文 化关系史论文集,三联书店,1982 年。中国古代蚕丝的发现、蚕丝在古代 西域的传布、中国蚕丝输入波斯的过 程、蚕丝在古代西南的传布、中国蚕丝 输入印度的过程"
丝绸之路陆賂十世纪前东西文化交 流印度河流域的汉字岩石碑文(北巴
基斯坦)[德]赫巴曼,见联合国教科 文组织、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 十世纪前的丝绸之路和东西文化交 流.沙漠路线考察乌鲁木齐国际讨论 会,1濒年8月19~2J日425 - 436页 (436页中文提要)北京新世界出版 社.1为6年。
中巴丝绸之路,姚忠贤.东方世 界19斛 年 5期。
中国丝绸之路与中亚文明国际学术 讨论会述要,继光,西北民族研究 1993 年 2 期(总 13 期)275 - 277 页。
丝绸之路一一通向中亚的历史古 道,刘文敏主编并摄影.中国三峡出 版社,1993年7月。
中央亚细亚•丝绸之路O中央 r^r - >儿夕口一「[日1植竹清 孝、冲充人编.名古屋日本上它亍十協 會,197?年。
中亚丝路艺术的历史背駅——从上 古到九世纪,张文玲,台北故宫文物 月刊7卷7期(总79期}12 ~35页。 1989 年 10 月。
古代中亚丝路艺术探微,张文
玲,台北故宫博物院出版,1<998年。
中亚史与丝绸之路,[日j間野英 二.日本朝日亞洲评論9卷1期(总 33 期),1978 年。
古代丝绸之路在中亚地区的三个重
丝绸之路与对外关系中国眼饰文化畚考文献目录
丝嬪之路与对外关系
要民族及其语言,伊不拉音•穆提依 撰,校仲彝译,新疆史学四80年i 期弓4页匚
中亚丝路艺术的历史背景——丛上 古到9世纪,台北故宫文物月刊7 卷7期(总79期,中亚丝路艺术专辑) 12 -35 页,1989 年 10 月,:
古丝道旁的中亚艺术,唐恒亮,台 北故宫文物月刊1983年9期1(05 -117 页。
丝绸之路的十字路口o
口一F①十字路芒,壬夕J亍V 遥子 著,東京実業之石本社,1976年;
丝绸之路的十宇路口,中央亚细 亚令茴)• ■儿夕口一卜'S十字路口 —一中央r沙①昔与今,〔日]加藤九
-648 -祚,东京社,1965年。
丝绸之路对中亚经济文化之贡献, 尹良莹,社会科学动态19阳年6 期。
丝绸之路队商都市帕尔米拉的生 适,〔日]川西宏幸,日本古代文化 32 卷 10 期,1980 年。
从“丝绸之路”到阿富汗一-中国 阿富汗友好史话,洛明,羊城晚报 1965年3月28日。
另一条丝绸之路-一「东西交通史上
中国和伊朗关系史稿,朱杰 勤.新疆人民出版社,1988年1i月。
古代中国与叙利亚之间的丝绸之 路赫尔曼•阿,柏林,1910年。Her-rmann * A. , Die alten Seiucnstrassen zwisehen China und Syrian. Berlin weidnmam, I910o
丝绸之路的阿拉伯人(1~5),[日] 川崎寅雄.日本東洋李研究11卷 2、4期,12卷1、3期,13卷1期, 1972 〜1974 年。
丝绸之路两寻一一安息商队历程 考o绢之道总西上上居——安息隊 商歷程考,【日]相馬隆,東京新聞社出 版局,1982年。
“丝翼之路”与中国和伊朗历史上 的友好往来,张铁伟,西亚•非洲 1981年4期(总9期)47〜52页口
丝绸之路上範大国一伊朗和中国 历史的比较,赵俪生,西北史地 198年1期60页。
丝绸之路,屯国波斯文化交流 史> {法国西域敦煌学名著译丛),[法} 阿里*玛扎海里(Aly Mazaheri, 1914〜 199年)著,耿升译,中华书局,1993 年6月:
€波斯文化传入考——从丝绸之路
的窮阿富汗,[日]榻一雄,日本季刊
到飞鸟o 7中文化渡来考一-">
东西交涉1卷2期,1982年,,
儿夕口 一 力飛鳥人,[日]伊藤義教.东京岩波书店,1980年。
f新疆-一丝绸之路,伊斯兰文化 传入中国的陆上通道”扬.普,纽 约,1987 年 o Yung * P, Xinjaing, the Slik Roal: Islam,s Ov臂loyg Route io China ,New York, 19J7。
考阿拉尔木乃伊墓出土的织绣品, 魏松卿,故宫博物院院刊196)年总 2 期 153 - 156 页。
帕米尔和伟大的丝绸之路,[苏] A - H -泽林斯基著.筱绿摘译,中国 史研究动态1979年12期27 ~ 30页。
〈帕尔米拉的织物3册,[法]斐 斯特,巴黎,£940 年 ° R - Pfister. Textiles de Palmoe.Paris, 1940.帕尔米拉 为叙利亚东部沙漠中的绿洲,出土有汉 文字锦。
帕尔米拉出土的汉代丝织物,[法] 斐斯特,亚洲美术评论(Revue des Art Asitiques 1934 ~ 1942) 13 卷 2 期 66〜67页。
1濒年1月王炳华出席阿富汗 “贵霜王朝与丝绸之路”第7届国际讨 论会,辛考,中国考古学年鉴1991 年度372页,文物出版社,1购2年8 月。
丝绸•火药•友谊*汉唐之际与东 罗马的交往,步霄,陇苗1981年3 期(总12期)48〜49页。
从罗马到中国•恺撒时代的丝绸 之路,[法]让,诺埃尔•罗伯尔 (Jean - Noel Robert) , 1993 年。
恺撒长袍与丝芻之路,左建,文 史杂志19知年2期(总26期)26 -曲 页。
从西德发现的中国丝绣品论早期中 西交通,梁加龙,浙江丝绸工学院学 报1968年2期52~57页。
中国与非洲一中非关系二千 年,沈福炜,中华书局,1烦年10 月。屮国和埃及的贸易、织物(101 - 105 页)。
丝绸财外贸易
丝绑对外贸易
f丝绸之路贸易史研究〉,李明伟 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购1年12 月。
丝绸之路贸易史,李明伟主 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7年3月。
f丝绸之路与西北经济社会耕究 (上、下编),李明伟,甘肃人民出版 社.1^2年8月。
丝绸之路贸易与西北社会研 究,蒋致洁,兰州大学出版社,1995 年11月。中国般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丝绑对外贸易
国际贸易壮丽史诗——丝绸之 路,周止礼,北京财贸学院,1981 年。
丝绸贸易,[英]胡特生著,莫任南 译,西北史地1987年1期102~106 页。译自胡特生欧洲与中国°
丝绸之路商队,A ”菲利浦 著,[日吉田花子、朝倉剛訳,日本晶 文社,19阴年6月。
丝绸之路的犹太商人,袭方震, ?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1期(总4期) 92~99 页。
中国丝业对外贸易之史的观察,范 师任,社会杂志1卷2期,19引年2 月。
中国丝业及其对外贸易之史的回 凰,张任侠,中国实业杂志2卷1 期,1931年2月。
新出丝绸与中西交通,梁加龙, 史学月刊1如1年6期“ 1储页。 新出丝绸指新出土的丝绸文物。
关于汉代丝绸国际贸易的几个问 題,丘进,新疆社会科学19旳年2 期45~62页。
汉时我国丝货西输的方式,龚骏, 大学杂志(台北)1卷4期,1955年9 月。
两汉与罗马的蚕丝贸易,贝德弗德 (0 - H • Bdford)著,闵乃杰译,史地
论丛1辑,1939年10月。
两汉与罗马的丝贸易考,龚骏, 文史杂志2卷5、6期,1舛2年6 月。
汉唐间丝绸之路上的丝绸贸易,刘 曼春,丝绸之路考察队编丝路访古 84〜96页,廿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4 月。
试论唐代丝绸对外贸易,黄赞雄、 区秋明”丝绸史研究2卷1期(总5 期)1 ~7 页,1985 年。
唐代对西域布帛输出与客商活动. 【日充川正晴,東洋李報73卷3、4 期,19強年3月。
唐代“丝绸之路”上的纺织贸易中 心西州一吐鲁番文书研究,孔祥星,
文物1982年4期18~23页。
唐代西域的练价与货币兑换比率, 赵丰,历史研究1旳3年6期17 -180 页。
明州港的丝绸外贸与技术交流,忻 鼎新等,海外交通史研究1982年4 期。
唐宋之际丝路贸易与海路贸易的消 长变化,蒋致洁,社会科学战线 1穷3年5期153 ~ 158页。
宋代丝绸的海外市场,中华文明 史6卷辽宋夏金(927 - 928页),河北 教育出版社,1咖年6月。明中叶后中日间的丝银贸易,全汉 升.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 集刊第力本4分册635 - 649页, 1984 年 12 月 °
口明季至清中叶西属美洲的中国丝 货贸易,全汉升,香港中文大学屮国 文化研究所学报4卷2期.19力年。 又中国经济史论丛,香港中文犬 学,1刃2年。
明末至清中叶与西班牙、美洲进行 的中国丝绸贸易,全汉升著,逸斌泽,
中国史研究动态的80年2期18~ 20 页。又历史地理第4辑,上海人民 出版社,1988年。
十六世纪后期至十七世纪初期中国 丝绸的国际贸易,李金明,南洋问题 研究1的1年4期(总68期)76 -潞 页。
“丝编之路”是多式联运的开始 坐2周国兴,远洋运输(上海)1982 年5期(总27期)54〜55页。
丝绸、香料与帝国一在亚洲眼 见的发现,拉铁摩尔•欧文等,纽 约 1968 年 a Lattimore , Owen and
eleanor, Silks Spices and Empires „ As'ha seen through the Eyes qf its Discoverers .New York , 1968。
玲珠之道一丝绸之路与珍珠之 墜,真珠之道---'y > V夕口一忙七八…
儿口 一卜匚[日]森豊,日本€季刊銀
54号,1983年6月「
“丝路”与“玻璃路”(专题演 讲)•[日」江上波夫,第五届国际服 饰学术会议论文集,东京,的86年。
对古丝路上贸易的估价,齐陈骏,
兰州商学院学报1^2年3期24 - 30 页。又复卬报刊资料F-经济史 1另2年10期137 - 143页口古丝路的主 要功绩不在于商业。
试论丝绸之路贸易的衰落,蒋致
洁,兰州学刊1989年2期。又复印 报刊资料F眄经济史1987年7期。
东方丝路的反馈贸易,傅朗云,
东南文化1993年2期141〜144页。
丝绸之路上的我国古代瓷器,薛宗
正.丝路游9期24-25页,新疆美-651-术出版社,1貽3年11月。
线绸生产技朮鼻传
丝劉生产技术外传
华丝传入欧洲考,朱态勤,文史汇 刊1卷2期135~ 145页,1935年6月。
赛里斯及中国丝绸的传人欧洲,梁 加龙,丝绸史研究4卷1、2期(总 13> 14 期)合刊 70- 76 页.1987 年。
丝绸之路与桑蚕业的西传,贺养丝無生产技术外传
-652
中国服怖文化齧考j獻g目录
洲,丝绸之路(兰州)旳5年3期 17 - 18 页。
中国古代养蚕技术的西传及其相关 问題,殷晴,民族研究1为8年3期 56- 65 贞。
中国的养蛋和丝绸怎样传到西方, 朱睿根等,见臧嵯編历史的启示-生 活篇16~20页,新蕾出版社,199)年 8月。
中国丝绢的输出与西方的“野蚕 丝",戴乐、张英莉,西北史地 1987 年 I 期 7 ~ 14 页。
论中国丝绸的外传,王翔,苏州 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穷1年2 期110〜118页转26页。
中国古代丝绸对外交流与传播,陈 真光,丝绸史研究10卷1期(总36 期)16〜18页,1另3年。又丝绸 1996 年 11 期 43-45 页。
早期的丝绸传播,范明三,丝绸 史研究4卷4期(总16期)6 - 11页, 1987 年。
丝绸之路和绵「一丝以及织物技 术史o 口一 綿——系七織
物76技術史,[日]奥村正二,東京築地 書馆,1985年.
中国丝绢西传考,姚宝猷,史学 集刊2卷1期1〜72页,1937年8 月。
中国丝塢西传史(中国文化教 育馆丛刊),姚宝猷,重庆商务印书 馆,193年6月。
中国丝绢西传史书评:图书季刊(新)5 卷4期79 - S0页.I坤年12月”
我国古代丝绸生产技术的外传,黄 赞雄,海上交通史研究1旳2年1期 (总 21 期)102 - 107 页。
中国丝绸生产技术的外传及其影 响,黄赞雄,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 第14集49〜54页,北京纺织科学研究 所,1983年9月。
汉唐的染织及其在西域的传播,
[日]長沢和俊,日本早稻田大李研究 生院文李科紀要第30号259 ~ 279 页.1985年1月。
魏唐时期国内外交流与丝绸科技发 展,赵丰,浙江丝绸工学院学报 1985年2卷3期63-64页。
丝绸典故:传丝公主,牧云,丝 绸1期年4期(总360期)54页。
楼兰人主与蚕种西传于圜和罗马, 林梅村,文物天地1欣年4期12 -15页。又香港文汇报199)年9月25 日8版转载。
明清时代中国丝绸在拉丁美洲的传 播,张铠,世界历史1981年6期 (总 19 期)63 ~72 页。
丝绸及其生产技术传入非洲,艾周昌等中非关系史(非洲研究丛书)
89 - 9页,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 年1月。
丝绸之路与袁铤 艺朮交遥
〈丝路文化•沙漠卷,黄新亚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年12月。
丝路文化•草原卷,刘迎胜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1月&
丝路文化•血南卷,邓廷良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丝路文化•吐蕃卷,张云著, 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丝路文化•海上卷,刘迎胜 著,浙江人民出版社,1995年12月;
丝绸古道上的文化(敦煌研究 院资料中心丛书),[德]克林凯特著、 赵崇民译、贾应逸校,新疆美术摄影出 版社,1咖年9月。
「丝绸之路文化史((〜3)o
夕口 一 F文化史,「日]長沢和俊,東京 NHK—— y X -V > ——1982年°又東 京白水社,1983年。
丝绸之路——丝绸文化溯源a 沏〃口一 R——绢儿夕 )文化◎起
源它弋耳1 Bouslnois ■ L著,[日】長沢和. 俊、伊藤健司訳,東京河出書房新社, 1980 年。
关于“丝绸之路"历史文化硏究的 槪述及其初步设想,尚衍斌,喀什师 范学院学报1989年3期(总34期)40~ 44页转49页。
丝绸之路的历史与文学o 5 夕口一]◎歷史七文李,I日]古田敬 一,东京第-法规出版,1981年。
丝绸之路历史与文化o少儿夕 口一 F歷史2文化,【日]長沢和俊,東 京角川書店,19阳年。
东西文化的交流一一新丝绸之路 论□東西文化①交流一--新儿夕口 —F论,[日]長沢和俊,东京白水社, 1979 年。 '
丝绸之路与东西文化交流,阳]長 沢和俊著,张英莉译、胡瑞年校,西 北史地19&4年3期(总14期)118〜127 页,摘译自東西文化交流史第1 章.白水社,1979年°
丝绸之路一-东酉文化的桥 梁□"夕口一 F——東西文化CO力暫 疗橋,「日]長沢和俊,東京校倉書房, f 962 年。
丝绸之路东西文化的熔 炉,屮儿夕口一忙——東西文化的熔 炉,[日】岩村忍,東京日本放送出版協
丝绸之路与文化艺术交涛[Sj中国眼饰文化参耆文献目录
会,1販年。
丝绸之路遺宝一古代中世的东 西文化交流,屮儿夕 口一卜。卜)遺寶 ——古代中世①東西文化交流,日本東 京國立博物館编,日本經濟新聞社, 1列5 年。
流沙海西古文化论考一丝绸之 路的东西文化交流,流沙海西古文化 論考儿夕口一 東西文化交
流* [日]相马隆,東京山川出版社, 1977 年。
东西文化交流史一以丝绸之路 为中心一,东西文化交流史——汐 儿夕口一F总中心h LX, [H ]小林高 四郎,东京西田书店,1975年。
丝绸之路的文化交流一事实与
554 -想像,屮/"夕口一 文化交流——
乞①虚像七实像,[日]大庭脩,京都同 朋舍,1981年。
丝路对东西文化经济之贡献(上、 下)尹良莹,东方杂志19卷8、9 期,1986年2、3月。
丝绸之路与中西交流,芈一■之主编 黄河上游地区历史与文物219 - 233 页,重庆出版社,1995年2月。
丝编之路一中外人民友谊和文化 交流的历史见证,吴坚,丝路访古 1-14页(代序),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 年4月。
丝集之路与文化芝术交流
丝路花开今胜昔一源远流长的中 外文化交流,彭光玺,人民日报 1982年8月1日。
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萧瑟,文 汇报1983年5月19日。
丝绸之路与文化交流,赵世骞, 新疆艺术1987年1期(总34期)13~ 15页。
丝绸之路一古代东西文化交流的 通道,谷苞,丝路游1986年1期 (总1期)4 - 5页。
漫浸古道风沙急'丝丝绸纱友情长 —奈良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巡礼,侯 八五,中国文物报1989年2月1日 2版。
中西文化交流史(中国文化史 丛书),沈福炜,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 年12月。丝路的出现(春秋战国),中国 丝绸的外销(西汉),养蚕和丝织技术传 入波斯拜占庭(魏晋南北朝),回鹘的丝 绢贸易(唐人中国丝绸的外销(宋元)。
丝绸之路与西域文化艺术”常 任侠,上海文化艺术出版社,1981年。
绢之西渐与文化交流,[日長沢和 俊,東洋李術研究10卷3号75-103 页,1971 年 K 月。
丝绸之路与唐诗的繁荣,李明伟, 屮州学刊的8跖年6期(总48期) 87~90 页。丝绸之路民族艮间文学研究 (丝绸之路研究丛书),雷茂奎、李意成 著,新疆人民出版社.少94年1】月"
丝绸之路染织美术的发展与中外文 代交流的探讨.李青,西北美术 1988年3期。
终编之路乐舞艺术古文献征徽,李 晴,新疆艺术19%年右期〔总93期) 2 - 33页:、地位、乐器、乐曲、舞蹈°
丝路乐舞故事,赵世骞,新疆 人民出版社,19丽年。又1992年1月丝 路文化丛书本。
丝路乐舞故事书评:李万根,(新疆艺术
19甜年5期(总44期136-38页„
丝绸之路乐舞艺术,新疆艺术 编辑部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防年9 月。
丝路乐舞艺术本体浅论,刘贻燕, 新疆艺术1987年5期(总38期)9〜 14页。
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周菁 葆,新疆人民出版社,1987年。
书评;开拓“丝路研究”的一部新著一--评介
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設雯,:新疆社会科学
1*988年5期(总36期)1俯-页转107页,
书评:丝路艺术史的开拓性研究,陈连升,
疆艺术19站年3期(总3(0期9 1召~门页。
书评:丝路皆乐文化的操索和弘扬——读周菁蔼
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夏野,新疆艺术1989 年2期(总47期)61^62页。.
书评;丝路管弦话古今——读€丝绸之路的音乐 文化,阴法鲁,音乐研究199)年3期(总先 期998 •- LO2页匸
书评;评周背萍的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 跨学科综合研究的成果,杜亚維.人民音乐1989 年6期39 ~ 41贾。
“丝绸之路”的音乐文化,杜 亚雄、周吉,民族出版社.1<997年6 月。
丝绸之路上的舞蹈与音乐,陆淑 绮、李重申,见白化文尊编周绍良先 生欣开九秩庆寿文集434 - 436页、中 华书局,1997年3月。
丝绸之「路音乐概论,周菁葆,新 疆艺术年3 - 5期。
古代丝绸之路的音乐,[日]岸辺成 雄著,邹仲华译,新疆艺术1983年 4期(总13期)45~50页转72页。
岸辺成攣与丝绸之路音乐.周菁 葆,新疆艺术濒83年4期(总13期) 43 ~44 页、、
关千古丝路音乐硏究工作的几点思 蜚,周吉,交响(西安音乐学院学 报91986年2期(总32期)18 ~ 26页。
丝路音乐文化流向砺究中的一些问 题,席臻贯,音乐研究1989年4期 (总55期)56〜63页。
丝绸之路文化中的育乐歌舞,黎 蔷,新疆艺术1烦年6期〔总57期)
埜绸之路与文化艺术交流丝绸之路与文化艺术交流
中国服仲文化彩考文献目录
41-45 页。
丝绸之路与新疆艮族音乐文化,宋 博年.新疆艺术1濒年6期(总57 期)63- 65 页。
”丝路”与甘肃民族民间咅乐艺 术•浅平,兰州学刊19S8年6期 (总21期)77〜82页转103页。
塞上丝路及其民俗音乐遗存,延 河,新疆艺术1咖年6期(总57期) 52-57 页。
丝路艺术与丝路音乐研究,李石 根,新疆艺术1986年5期(总32期) 24〜26页。
丝路音乐与佛教文化,霍旭初, 新疆艺术1991年4期(总61期)24-33页。
656 - 丝绸之路上的音乐文化交流,阴法
鲁,人民音乐19S8)年2期(总179 期)25-28 页。
丝绸之路与东西音乐文化交流,周 菁葆,新疆艺术1测年6期(总57 期)46 ~ 51 页。
古丝绸之路上的中外音乐交流,梅 加林,兰州学刊1986年1期(总28 期83 - 86页。
丝绸之路民族乐器的文化共性,钟 进文,新疆艺术1妙年3期(总66 期)47〜50页。
丝绸之路乐器之旅,[日]柘植
之一,日本,音乐之友社,1992年2月。
古代丝绸之路与中国琵琶(上),李 健正,交响1993年3期53~55页。
丝绸之路与五弦琵琶,[日]陈舜臣 著,刘欣译,丝路游10期44页, 新疆美术摄影出版社,1咖年3月。
丝路引入的西方美术品,杨泓, 美术考古半世纪——中国美术考古发 现史236〜250页,文物岀版社,1997 年7月。
丝绸之路与汉唐杂技艺术,耙显 文,丝绸之路(兰州)1旳5年1期 58~59 页。
丝绸之路与石窟艺术,沈康身, 百科知识1980年6期(总□期)28 -29页。
丝绸之路与源远流长的石窟艺术, 沈康身,杭州大学学报1981年11 卷1期107~ 118页。
南北丝绸之路雄行-一中国僧人 求法的路线,南北口一 E<7) 旅——中國僧求法◎道迪——, F日]平等通照,印度李研究所,1979 年。
丝绸之路宗教文化(丝绸之路 研究丛书),周菁葆、邱陵,新疆人民 出版社,1998年5月。
丝路与桝教关系文献解说特集, [日1川崎米奇科,日卒歷史公論10卷8期,19584年。
丝绸之路与怫教文化,沪比夕 口一 F七佛教文化•[日]岡崎敬等.束 京東洋哲学研究所,1979年。
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书评;伊藤仙太郎,日 卒月刊絲堀之路6卷6期,1988年o
丝路与操教文化,[叭岡崎 敬等,张桐生译,台湾业强出版社. 1987年5月。
续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续 儿夕口 一忙七佛教文化,[日]樋口隆 康,东京东洋哲学研究所,1980年。
丝绸之路与宗教之路一寻求西 方净土的起源,> 口一卜宗教 之道——西方净土①)起源总求的二, [日]生江義男,日本放送出版协会, 1984 年。
佛教东渐与丝绸之路(~4),[日] 根本诚,日本東洋李术研究II卷 1、3、4 号,12 卷 1 号,1972 〜1973。
佛教东渐一幺纟绸之路巡历, 日本京都新闻社编,东京新闻社,1992 年1月。
丝绸之路、佛教东渐及西域探险 史,贾晓梅译,艺苑{南京艺术学 院学报美术版)1対8年4期(总脊期) 28- 37页。译自丝绸之路佛教艺术大 展1眇6年。
丝绸之路的佛教——梦幻寺院访问
迅(亚洲佛教史n——中国编5)“儿 夕口一 F①佛教——幻之寺院
X. [U]井口泰游、水谷幸正,東京佼 成出版社,1975年。
丝路佛教文化论纲-丝路佛教文 化现象研究之一,武守志,西北史 地1599)年2期(总37期)1〜8页。
〈笙绸之路与佛教.少儿夕口一
N上佛教,[日]金岡秀友等,東京大法 輪閣,1980年。
丝绸之路与佛教文化,[日]山男信 失,日本森三樹二郎博士颂壽紀念東 洋李論集,1片9年。
丝路的古代与近代,[日]陈舜臣, 日本佛教与絲路文化,1987年5 月。
魏晋南北朝隋唐佛教传播与“西南-657 -丝路”.蓝勇,西南师范大学学报 1旳2年2期1%〜111页。
唐长安城寺院与丝绸Z路,陈忠 凯,文博1992年2期66页。
汉地丝路石窟中的佛国世界一丝 路佛教文化现象研究之二,武守志,
西北师大学报1颗年5期47〜54 页O
丝绸之路宗教文物,柳元,百科 知识1986年3期(总80期)22 ~24页 及封二彩版。
丝路遺宝,王明增译,美术史
丝绸之路与文化艺术交流中国服饰文化参考文獄目录
1987年4期82〜95页.198年1期 W1. - 108 页©
丝路佛教艺术的审美价值,徐建 融.新疆艺术198年3期〔总36期) 20〜25页。
丝绸之路东段的儿处佛教石窟—— 泾川王母宫及南北石窟寺考察,马化 龙,西北师范学院学报19拓年4期 (总38期)99 - 102页转83页。
“丝绸之路"中道又发现一处石窟
11饰文化国际交流
丝绸之路•艺术品的大旅行, [法]塞西尔•伯德莱(Cecile Beuidd ley),19 扳
f缪绸之路的贵金属匸艺,[日】 田辺胜美,日本古代東方博物馆紀 要3号.1981年。
丝绸之路与中国书法艺术——西 域书法史纲,王乃栋,新疆人民出版 社,199年9月。
古丝路书法家在书法艺术史上的地
位,王乃栋,新疆艺术19阳年6期 〔总33期)34〜38页。
丝绸之路的开拓与章草书体的展 览.王乃栋,新疆艺术1987年5期 (总39期)38 - 42页转45页。
群(沙依拉木),曾安军,新疆文物
19%年1期97页。
丝路石窟壁画的探讨,王崇人, 西北美术1987年2、 3期(总10期) 33〜35页口
丝路石窟中的荷花艺术.陈履生,
658~阳关I9M年1期(总23期)61
页。又敦煌学辑刊1985年1期(总7 期)
丝绸之路上的伊斯兰教,朱普选, 西北史地1<99年4期19~23页转 29页。
丝绸之路医药学交流研究{丝 绸之路研究丛书6〕,王孝先,新疆人民 出版社,1咖年12月。
丝绸之路的建筑,[日]山田幸一, 日本史泉56号,1981年。
来自丝绸之路的珍贲纪念品,武伯 纶.文博1991年1期11 ~ 18页。
服街玄化国交站
汉魏以来异域色料输入考,陈竺 同,暨南学报1卷2期93-114页, F936 年。
阿斯塔那古墓出土丝织品再探,新 疆维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敏,第三届国 际“丝绸之路”学术大会论文,美国耶 鲁大学,1998年7月10日-12日。论 文认为阿斯塔那古墓中出土的高昌织锦 纬经显花的出现,明显有别于中原传统的织锦,肯定是东西方工艺匠师们智慧 的融合。
“中世纪早期波斯与中国之间的纺 织艺术”国际研讨会在瑞士伯尔尼召 北,晓真,西域研究200)年1期41 页。
从新疆新出上的纺织品看3 ~ 8世纪 中国与中西亚纺织艺术的交流「新疆维 吾尔自治区博物馆武敏,中世纪早期波 斯与中国之间的纺织艺术国际研讨会论 文,瑞士伯尔尼,1妙年1()月7日~ 8 日◎
都兰发现纬锦产地讨论,杭州中国 丝绸博物馆赵丰,中世纪早期波斯与中 国之间的纺织艺术国际研讨会论文,瑞 士伯尔尼,1妙年10月7日~ 8日。论 文认为阿斯塔那的“波斯锦”、“粟特 锦”应是当时中国的产品,提出都兰出 上的所谓“粟特锦”,可能是由迁居中 国的粟特织工完成的。
魏唐织锦中的异域神祗,赵丰,中 国古代服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湖北荆 州,1购1年8月.又考古1的5年2 期 179 ~ 183 页。
从民族与脛装文化看丝绸之路历史 的概况,民族七服装文化补门任7 夕口 一 歷史的概况,【日]杉本正 年,日本服裝文化巧0号,1976年4 月。
唐代长安与西域文明,向达, 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57年。 1987年。胡服之入中国(43〜47页)。
唐代的外来文明,[美】谢费 著,吴玉贵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1995年8月。毛皮和羽毛(239〜262 页)、纺织品(429 ~ 454页几
希腊美术的东渐二-从河北献县唐 墓出上陶武士俑谈起,谢明良,台北
故官文物月刊15卷7期(总1 巧期) 32~53 页,1997 年 10 月。
外来文化对古代两域服饰的影响,
尚衍斌.喀什师范学院学报1^6年
1期(总17期)14~20页。
中国唐代时装的西方影响,马勒二
伊-格,东罗马系列20期,[意j罗
马,1959 年。Mahler J. G, The We^t^rn- - 659
脈饰文化國际交織
erts the Figurines qf the T,
(a^.g Dynasty O chig, Serie Orientale romji, Is MEO, Roma 1959e
唐章怀太子墓壁画“客使图”辨 析,王维坤,考古1吹年1期65~ 74页。
关于东洋古代织物的波斯模样,東 洋①古代織物乙於犷儿波斯模樣二就
L日I奥田诚一,日本國華26卷 307期,人正4年(1915)。
中国衣冠文明对日、韩、越的影 响,宋云影,台北师大学报196年服饰文化国际交灌
6期245 - 256页。又台湾出版第二届 亚洲历史学家会议论文集,年10 月6日。又朱云影著中国文化对日、 韩、越的影响557 - 581页,台北黎明 文化事业公司* 1981年4月。
中日文化交流史大系•民俗 卷,(中1马兴国[日]宫田登主编,马 兴国撰稿,浙江人民出版社,1眇6年11 月。第一章服饰民俗:日本服装传承与 中国文化影响、日本服饰与中国民间信 仰、中日两国化妆习俗的互润(5〜125 页爲
海上终绸之路与文化交流(海 上丝绸之路丛书),常任侠,海洋出版 社,1985年10月。中日间的服装传播 (61 - 63 页)。
- 660- 中日羽衣传说之比较,李均祥,
西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7 巻3期(总幻期)61 - 68页,1987年9 月。
古代遗物所见大陆文化的输人,上 代遗物J I丿见?上&大陆文化①输入, [日]高橋健自,日本考占李論集• 10 -日本七大陸(古文化12~30页,. 原载日本考古李雑誌14卷15号, 大正13年(1924)12月。衣襌、鎊帶、钩 帶、大帶。
关于东洋的古代颇料——高松冢古 坟和马王堆古坟.L日]上村六郎,日本
風俗86号13 - 32页,1986年3 月。
中国古典文学和日本古典文学之间 关于色彩感觉的关连性之展望.中國古 典文李七日本古典文李七◎間 色彩感覺①関连性①展望,「日1天野 節,日本徳岛文理大研究紀要19 號,1978年11月。.
正仓院与唐文化圈,正倉院•匕唐文 化圏,[日」吉村苣子著,王卫明译,中 国美术研究1983年4期75-78页。
正仓院珍藏的衣服和唐代的衣服, 正倉院御蔵①衣服七唐代①衣服,〔日1 江馬務,日本被服文化16o
传人旦本的染织品宝库---正仓院 宝物的衣服类,日本染织品伝来①宝库 -—正倉院寶物①衣服類,[日 ]西村兵 部,日本被服文化132号34-43 页、133 号 26 - 29 页,1971 年 12 月, 1972年2月。
唐衣的起源和它的原始样式,庸衣 ◎起源 原始的样式,[日1桜井
秀.日本考古界7巻12号。
唐衣名目考,[日]桜井秀,日本 考古界7卷9号,8卷6号。
关于唐衣裳的服饰构成及其技法, 唐衣裳①服飾構成及厂技法 [日I青木直子等,日本共文女子短大 紀要■家政科31号93〜1(03页,1988年2月。
正仓院与丝绸之路对话,对谈/正 倉院h " 口 一「[日]松本包夫, 日本染織之美15号,1982年2月。
唐王朝文化的薫染——奈良时代的 纹样*唐王朝文化①薰染-一-奈良時代 ①文樣,[日】森豊*日本服裝文化 154号60〜69页,1977年4月。
“吴服”和“和服",翟振业, 苏州杂志1995年1期(总38期)39 页。
中国文化对冃本洲滨服饰文样形成 旳影响,[日J丹泽巧,第二届国际服 饰学术会议论文集,东京,1站3年。
日本文样上所见中国的山河之水, [日}丹泽巧,第四届国际服饰学术会 议论文集,台北,1986年。
日中占蚕书中蚕具比较研究*日本 关东短期大学教授伊藤智夫,92国际 丝绸文化经济研讨会论文,杭州。
中国蚕丝业的发展与日本,中国蠶 絲業①発展七日本,(日]曾田三郎,日 本下関市立大論集30卷2号497 ~ 528 页,1986 年 9 月。
中日番丝业科技和文化交流,蒋猷 龙,农业考古1983年2期290〜302页。
中国丝绸传往日本的历史浅析,张 保丰,丝绸史研究19轴年11卷2、 3期(总41、42期)73〜79页。
中国董织技术东传史迹探讨,曹建 南,寻根20W年2期(总34期)35〜 41页。
中日古代丝织技术交流,赵承泽, ‘92国际丝绸文化经济研讨会论文.杭 州。
从中国方面看蚕丝技术交流,蒋猷 龙著,「日]佐藤忠一译,日本蚕丝科 学与技术1倾年3期64〜66页,4期
64-66页,5期62~64页。访日留学生 列传、访日留学生群像、日本国交恢复 以后,
锦绫东西往来,[日]太田英蔵,日 本太陽正倉院>院-xn正倉院七唐 朝工芸119~123页。又中译文,赵丰 译、罗瑞林校,中国纺织科技史资 料19集71〜80页,北京纺织科学研 究所,19阴年12月。
申国古代织造技术与博多织的关 塞,日本福冈县工业技术中心专门研究 员鳥丸貞惠,‘92国际丝绸文化经济研 究会论文集,杭州。
吴织汉织,[日]松岡静雄,日本 中史史壇11卷1号,大正14年 (1925)”
“广东”织术语的历史硏究,“広 東”織◎语史的研究,|日]渡辺良吉, 日本徳雲2卷2号。
明代东<北亚丝绸之路与“虾夷锦”
槪饰文化国际交滾中国服饰文化罄耆文献目录
腿饰文化国际交流
文化现象,杨肠,社会科学战线
年1期(总61期))18 ~ 124页。明 人扬帆传友谊,古道驿站变通途,明代中 原“彩缎等物”远达苦兀诸地,山旦交 易与虾夷锦文化现象。
清代黑龙江下游地区的嶋跚制度与 虾夷锦,杨肠、徐清,清史研究 1994年1期1~5页。
“贡洞与赏乌林制度”与“虾夷锦", 王德厚,黑龙江民族丛刊1997年4期 (总 51 期)64-70 页。
关于北海道神宫旧藏“满州古衣” 二 夷锦研究觉书(⑴,北海道神宫舊
蔵“滿州古衣” 疋——虾夷锦研
究觉书(人 [日]中村和之,日本北海 道札幌稻西高研究紀要3号1 ~ 6页, 19肪年3月。
日本渤海交通史实貂皮貂裘考, 【日]中山久四郎,日本史潮4卷3“号。
扎染和服——我国古代胡服之复 适,洪根寿,丝绸史研究8卷2期 1 ~ 2 页,1991 年。
中日文化交源中的剌绣艺术,孙佩 兰,上海工艺美术1989年2期11 -12页。
中国的苏州剌绣和日本剌绣关系的 考察,中國亿蘇州刺繡;七日本剌繡(二関 于6考察,[日I森梅代等,日本佐贺 女子短大研究紀要18号105页,1984
年3月。
漫话摺扇与中日文化交流*王守 稼,文物1982年7期86〜8S页。
目本摺扇的起源及在中国的流布, 王勇,中日关系史13—148页,中 国编译出版社,1995年1期。
耕织图与日本文化初探,臧 军,丝绸史研究M卷2* 3期{总 41、42 期)10 ~ 侶 页,1994 年。
东北地方的麻衣文化,东北地方巧 麻衣文化,日本染織64号2-6 号,19師年7月。
棉花种植及其中外交流.段本洛,
江海学刊1993年2期⑵~ 127页。
木棉的广泛种植和传入朝讎,吴 啥,灯下集14 - 16页,生活、读 书、新知三联书店,196)年6月。又见
人民日报1959年6月10日,属名刘 勉之。
养董业传入朝鲜的历史记載,李最 洛,丝绸史研究9卷1期(总33期) 33 页,1992 年。
中国、韩国甲胄小史,[日]大塚国 正,日本甲胃武器研究70、71号 19~23 页,1985 年 7 月。
儒化国——日韩两国国民的服饰意 臥,[日]有马澄子,第12屈国际服饰 学术会议论文集,纽约,1993年。
日本、韩国、中国“行滕”(裹腿布)的比较研究,[日隔川信子,第4 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 1985 年。
汉代服饰与韩服的交流关系之初步 研究。汉代服饰斗韩服刃交流关系判导 童研究,权桂淳,韩国晓星女子大学 研究论文集第8、9号321 ~ 34)页, 1971年7月。
蓮旦妇女月装渊遽于中国唐宋两代 雯,王大任,台北中国一周702期 29 页,1963 年 10 月。
亚欧大陆腿饰文化考 ⑶——东亚的 服饰系统(4 - 6世纪的展望)工一汐 了服怖文化考(⑶)——东t声r①服饰系 统(4~6世纪CO展望),[日]杉本正年, 日本衣生活研究83、84号61〜66 页「1982年6、7月。
中国西南部少数民族的服饰文化(2) -—-服饰、风俗中所能看到的日本文化和 它的类似性。服饰、风俗俗刃•少扌I日日 本文化七类似性,[日]杉本正年,日本
衣生活239号50 ~ 55页,1982年5 月。
亚欧大陆服饰文化考(4) -——从中国 西南部之旅寻访它和日本服饰文化的关 蠢,工一歹少了服饰文化考(4)一-中国 西南部①旅力、——日本服饰文化tO 力[丿总访;b二,[日]杉本正年,日本 衣生活研究86号47〜52页,1982
年10月。
亚欧大陆服饰文化考⑸—日、韩 服饰文化的比较(其风土与文化的背 量),工^沙了服饰文化考⑸—— 日、韩服饰文化①比较(乞①风土七文 化的背景),[日]杉本正年,日本衣 生活研究的号36 ~ 41页,1982年11 月。.
关耳古代韩日两国服饰的比较,上 代两韩口两国①服饰比比较, [韩]柳喜卿,日本衣生活研究29、 3()号 52 〜55 页,1977 年 1、2 月。
古代韩日甲胃断想,[韩]郑澄元、 名澈,日本古代文化38卷1期(总 324 号)17~33 页,1986 年 1 月。
关于东北亚民族服饰在中国民俗礼 服的形成及其服饰演变的影响,[韩1任 明美,第七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 文集,台北,198年。
中韩传统织绣甲染中的牡丹纹样, [中]祁庆富、[韩]申敬燮,民族艺 术1旳7年2期130〜140页。
中、韩、日鶴崇尚及吉祥纹样, [韩j申敬燮、[中]祁庆富,民族艺 术1998年2期(总51期)13—1轴页。
关于亚欧大陆北方牧畜民族衣服的 考鑿,[日]加藤定子,国际国饰学会 志2号56-67页,1985年7月。
欧亚草原动物纹饰与中国古代北方
服饰文化国际交流中国腫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民族之考察,杜正胜.台北中央研究 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64本第2分 册,1993年6月。
彳匕方欧亚大陆与服饰文化——毛皮 之道,北方方一V57卜服饰文化一 毛皮之道,[日]太田临-郎,日本被 服文化117号,63 - 67页,199年5 月:
论中国与阿尔泰部落的关系,L俄】 鲁金禾科 考古学报19刃年2期37 ~ 48页。
蒙宣服錘对韩国和H本服饰文化的
服饰文化国际交流
影响,[韩]金东旭,第2届国际服饰 学术会议论文集,东京,1983年。
关于西藏•印度支那民族的青衣凤 俗,于7卜•印度支那民族◎青衣①
-664-风俗[日]志田不动曆,口本 歷史教育10卷12号,昭和11.年 (1936)3 月」
日、韩、中*缅佛教的法衣,[日] 保刈祯子,第5届国际服饰学术会 议论文集,东京,1986年。
中園传统服婶对越南服饰制度的影 咆,罗江芝,第34届亚洲与北非研究 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香港,1993 年。
纺织品及其文化意义——-中国布
译文见贵州民族研究1^1年4期 (总 45 期)98 -107 页。
阿拉伯入的头箍、头披巾与中国穆 斯林的黑白布帽,马通,西北民族研 究1997年1期205页转276页。
陕西唐墓出土的胡人俑,韩建琥, 收藏家2000年4期22-29页。
金环欲落曾穿耳,螺署长卷不裏头 ~—唐代黑人形象初探,崔大庸,香港 中国文物世界1994年8期110~⑵ 页。
玛雅文化一
同源、胡春洞,匕海复旦大学出版 社,1<997年6月。玛雅、华夏日常生活 比较——服饰(25〜28页)
青海都兰出七八世纪波斯钵罗婆文 字织锦,苏州丝绸博物馆丝路学苑 季刊1997年2期(总10期)29页。摘自 姑苏晚报19%年5月24 Ho
从丝绸之路的丝织品看东西交流,
夕口一卜绢织物物二/东召东西交 流,[日坂本和子,日本服裝文化 168 号,1980 年 10 月。
纹样的东西交流,文样①东西交 流,[日]林良一,日本服裝文化150 号50~59页,1976年4月。
国立爱米塔什博物馆藏品中公元
依、侗二壮族与东南亚泰、寮两族的比
前兰世纪至公元后3世纪的中国古代健
较研究札记,[美]利多姆、勒夫兹,中
织品和剌绣,(苏1鲁勃•雷斯尼钦科,列宁格勒,1晌年。
西徳古墓中的中国丝绸,北京晚 报1981年4月22 口。
从民族和服装文化看丝绸之路的历 史,1日]杉本正年,日本服裝文化 150 号,1976 年。
日本的紫根染,[R]平山贞子. 第13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 沈阳.1994年。
东洋紫衣的紫根染,[日]平山貞 子,第2届国际服饰学术会仪论文 集,东京,1983年。
西洋簧衣的贝紫染,[日]吉見逸 朗,第2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 集,东京,1983年。
中国古代第衣的价位与贝紫染.王 宇清、商武、巫文隆,第七届国际服 饰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1988年。
以服饰史为中心看到的外来文化的 日本化——一王朝文化的成立,服飾史总 中心心二外亡外来文化①日本化——王朝 文化◎成立,[日}鳥羽正昭,日本中京 大論叢4号125〜147页,1963年12月&
台北、东京女性服饰价值观之比较 与分析.陈素琴.第13届国际服饰学 术会议论文集,沈阳,1994年。
国际间服装的比较研究——以韩 国、日本、中国台湾的大学女生为题 旨,[韩}李仁子.第8届国际服饰学
术会议论文集,伦敦,1989年。
中西方服饰观念的比较,梅映雪, 装饰1988年4期(总38期)40 - 41 页,1988年11月。
鞋子文化与东西服饰文化的交流, [日】塚越道子,第10届国际服饰学术 会议论文集,伦敦,1刚年。
古代衣物除污的方法东、西有别 匚一日本江户时期与英国维多利亚时期 除污方法的比较.【日1西垣贺子,第 12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纽 约,1993年。
中西薙袋的比较,粘碧华,中国 古代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湖北荆 州,1旳1年8月。
中西结绳饰物,钟端容,麦瑞 芳,台湾万里机构得利书局.1貽2年9 月。
西洋服饰中的东洋服饰因素影响, 琼斯-勒•德鲁尤道,(Jean L -Dmeuedow),第II届国际服饰学术 会谏论文集,汉城,1型年。
欧洲纺织品和服装的中国风,包銘 新,中国纺织大学学报1987年1期 91-97 页©
东西古织绵绣雄,[日9三浦秀 之助编,大阪山中商会,大正15年
(1926) o 一函(42页)图(彩色); 附東西古織錦缩鑑解说一册。
腿饰文化国际交漪
I舛7年在曰本东京举办 < 中国历代妇女形鏗与巌饰磨吏期间.本书作者与日本誓 名考古学索辽上波夫先主合耙
-666-
1993年在中国北戸辛办{莖轴之路文物〉展览期间,本书件若与日本着呂考古学凉 江上波夫先生音彫古代服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著者索引
说明
L本索引分中、外著者两部分,每一部分中个 人著者和集体著者分排。
2. 中外著者,中文汉字署名或译名,均按姓名 首字笔划多少排列。笔划相同时,再以笔形一、、
丿、、门为序。首字相同,按第二字笔划、笔形排二 列,依此类推。
3. 一条文献有两位著者的,按各自的笔划、笔 形分别排列。
4. 同一著者,姓名题法有别,尽可能排在一 起,如:瞿宣颖和瞿兑之、于绍先和于少先©
5. 古代著者,在姓名后加括号,并写明朝代, 如王嘉(晋)、王雇(唐九古代著者,朝代不明的,姓 名后加(口)
6. 少数民族著者,姓名字数较多的,缩写,如 伊不拉音•穆提依,写为伊•穆提依。
7. 同一集体著者的全称与简称,尽可能排一 起,大体按全称排列次序前后。个别简称意文不明.
著者索引
667 —中国服饰文化拿考文献目录
的,补足为全称。
8. 以司、署、斋、堂、馆、室名称为著者的, 排在集体著者索引中。
9. 原文献未标明著者的,如系图书,取其 出版机构名称,如系报刊论文,则取其报刊名 称,均按集体著者编排。
10. 外国著者的汉字译名.依汉字笔划、笔 形顺序排列.外文字名,依字母顺序排列。外国 著者后括号内注明其国籍,不明国籍的*姓名 后加(□人
中国著者
一、〒人曽齊
11.著者汉字姓名的笔划、笔形、笔顺,均
著者索引
按简化规范汉字排列。日本著者姓名按日本汉 字写法排列。
12.著者后面的数码,是该文献在本目录 中的所在页数,一页中两次或多次出现同一著
者的文献,同页中只出现一次。
378
488
二画
丁乙 426
丁守和 316、384
丁 均 312
丁怀进 576
丁佩(清)283
丁学芸 369
丁孟威 436
丁凌华 畑
丁 涛 561
丁家荣 422
丁 超 435
丁新约 446
卜大乾 488三画 万国鼎 492、A94、A98
干宝(晋) 249 万明 620
于- 464 万依 389.400.401
于习 于长満 463 万建中 万荃凍(清) 461 | 245
于孔宝 541 万家保 503.531
于巧兰 313.460 万禄 423
于平 457 千志耿 378
于存海 529 凡奇 517
于志勇 423 J24 及时 407
于岱岩 411 门踞 317
于金兰 416 之其 427
于绍杰 478 弓因 402
于绍先 373 374 卫边 366
于少先 566 卫宏(汉) 249
于秋伟 408 卫态(清: 1 283
于留纪 634 卫斯 530,531.570
于凌涛 423 山东 460
于涛 356 山俊华 417
于培杰 311 UJ曼 415
于瑛丽 459 小电 393
于景让 479 小达 337,576
于善浦 409.4H 小羽 465
于慎行(明) 269 小芳 485
大荒 477 子木 3)2
万力 597.602 子明 613、619、646
万方 436 马丁尼 621
万风珠 460 马天叙 482
万如泉 460 马天彩 624
万红 352 马化龙 658
著者索引
-669 -中国眼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马永卿(宋} 260
着者索引
马永嬴 341
马卉环 453
马成春 477
马执斌 480
马则民 599
马华 296
马兴国 660
马沙 422
马青云 339
马国荣 346.586
马明志 455
马岱 429
马茂元 240
马俊民 586
马俊青 444
马洪志 565
马耘非 446
马振亚 301
马涉湘 397
马宽 313,460
马通 644.664
马啸 346
马斌 492
马湘泳 483
马强 313.460
马葵 313,460
马蓉 243
马编(后唐)231
马端临(宋元) 238
马黎 416
马德 456
马德元 625
马德志 361
马德程 372
马颜翔 313
马衡 597
马冀 550
马骥 642
四画
王力. 306.424
王乃栋 658
王三北 608
-670-
马新生 510
马 雍 476.579.610
王三聘(明) 244.427
王士祯(清) 274
王士森 542
王于阳(清)433
王大方 343.356.380,469
王大任 663
王大智 428
王大道 533
王义亭 547
王义财 473、477、478、494
王了一 307
王卫平 332
王卫明 600
王子今 339.422


王了林 409 王玉清 338
王小平 955 王正书 391
王夫之(清! 1 940 王去非 494
王天锐 599 王世民 599
王元毎(清) 592 王世贞(明) 970
王云 389 三可宾 389
王云英 3 片 4)3.4)5、406,408.510.539、599 王龙吟 491
王云殊 331 王东民 446
王友兴 300 三生辉 504
王长启 367 王白云 460
王仁波 36023 三仙民 618
王仁俊(清) 986 三冬芳 419
王仁裕(五代)953 王立华 536
王仁湘 425,441 王立导 438
王化 996 王永年 489
王月屏 304 三永兴 541
王丹华 527 王永厚 479
王从礼 334.335 王民新 694
王文兰 447 三弘力 312
王文志 348 三召星 603
王文斌 499 王矛 615
王文楚 618 王邦汜 .592
三水生 547 王亚蓉 291327、333 446.511,518523.
王宁章 352 5265496C4
王永厚 4S5 王亚楠 436
王少林 469 王达 498
王孔刚 517 三达人 399
王水生 500 三至本 533
王书耕 583 王光麟 358
王玉龙 338 王则 377
着者索引
-671-中国脈饰文化塞考文献目录
著者索引
王廷元 4S1 王孝先 658
王廷德 429 王志庆(明) 245
王先谦(清) ' 229、278 王志国 332
王仲纯 305、445 王志明 452
王仲荤 543^544.580 王芳 424.485,489
王仲殊 347 王克长 605
王任曹 518 王克印 605
王自力 440 王克芬 383
王华龙 513 王克荣 349
王兆麟 526、623 王轩 386.509
王庄穆 513、540、550 王尧 368
王关仕 327 王连海 509、532、605
王兴亚 4S6 王利华 497
王兴荣 4S2 王利器 250
王宇 363 王秀英 514
王宇信 324、325 王秀梅 243
•王宇清 297、298、302、303、304、328、347、 王传奇 294
351、352、397、400、4G7、415、418、 王佐贤 401
439、446、447、458、459、565、665 王作新 427、445、451
王安忆 307 王希平 465
王安江 636 王冬芳 396、397、402、411
王安泉 603 王应珍 555
王安淇 636 王应奎(清】 | 274
王守义 557 王应麟(宋〕 | 231、243、254
王守道 588 王冶棗 503
土守稼 662 王宏刚 383、439
王军科 425 王宏凯 357、567
王红星 335 王君平 567、568、574
王进玉 501、547、549、573、577、578、579、583 王阿敏 630
王圻(明) 245 王纯信 355王若愚 488、530、531、575
王杰 596
王述庵 433
王国维 286
王明泽 295
王明哲 474
王明增 657
王岩 3的、390、412、529、558、559
王秉诚 571
王侃(清) 239.2S9
王欣 516
王征 465
王金生 557.558
主金华 妙
王金科 485
主効德 337
王育民 632、633
王泽庆 379
王学理 337、338
王宗元 629、639
王定保(五代)253
王树森 301
王星 418
王思义(明} 245
王思厚 435
王重民 487
王秋华 316
主保顶 352
王俊奇 456
王钢中 460
王钢牛 313
王悍(元) 287
王炳华 327、344、359、387、474、490、526、
527584512、五2、625、638、649
王炽文 603523
王洪 371
王济(明)271
王勇 356.662
王逊 567
王素 580
王莉 441
王莹(明)245
著者索引
王定祥 434 王振经 418
主建辉 410、620 王晖 448
王建群 379 王晓 530
王野 291、292、327、333、521、562、588、590 王恩厚 425
王春瑜 395 王恩涛 426
王珍仁 363 王爱凤 297
主政 434、499 王留根 594
王林侏) 256 王悦勤 447
主树卿 401 王家广 358
中国AB饰文化参考文献目录
着者索引
王家国 427.429
王家树 502.560
王祥龄 310.447
王建革 490
王建辉 411
王培生 480
王菁华 629
王彬 362
王彪 372
王常平 312
王常树 312
王晨 294、411、551、573
王晓 337、530、575
王晓岩 296
王晓梅 414
王跃年 419
王敏 544,615
王得臣(宋) 259
王清华 615
王鸿洲 492
王淳洪 484
王淳泓 482
王桢(元: ) 280
王裕中 471、472、473、474
王翌金 480
王崇人 658
王崇武 403
王维 365
王维舟 425
王维坤 659
王维忠 312
王维堤 295
王博 370
王森 368
王森泉 310
王援朝 455
王景海 301.316
王智敏 400.444
王锐轮 310
王逸(东汉) 240
王善 484
王善珏 297
王翔 417、513、514、584、587、652
王道惠 388.555
王曾瑜 371
王渝生 511
王谟(清)286
王说(宋) 253
王蝶 369
王瑞生 365
王聘珍 228
王献唐 324
王楙(宋) 255
王路力 510、554
王篩(明)269
王锡龄 291
王辟之(宋) 258
王煌彦 626
王溥侏) 235
王福才 383着者索引
5
67
王颖文 294 韦中泉 425
王嘉(晋) 249 韦正 396
王榕生 298 韦庆远 539
王毓钱 389 韦君琳 561
王端 568 韦荣慧 297.336
王翠英 443 韦竞 407
王缨 480.482.484 云子 430
王霄兵 295 云翔 359
王震亚 532,632 木子 366,553
王黎琳 581 木伟 585
王德厚 662 木易 469
王德温 626 历振仪 307
王德意 318 尤戈 405
王満 467 尤中 482
王潮生 583 扎西 555
王熹 389,490.586.587 车垓(宋)287
主露 375 车慕奇 627.631
王唐(唐) 252 区伟文 413
王璐 296 区秋明 538、548、557、558、570、574、592、650
王霜 310.401 无园 404
王曙 432 日知 633
亓宏昌 316 中兰 489
井鸿钧 603 丰登 479
天秀 583 牛克诚 422
天笑 418 牛秉钺 430
元 388 毛子晋(明)251
元仁宗 244 毛毛 596
元生 488 毛军 425
元英宗 236、244 毛秀珊 510
元顺帝 244 毛季珊 5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