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柳邦宪全州承化县人登第事成宗为礼部侍郞。 穆宗朝授翰林学士右谏议大夫十二年拜门下侍郞平章事卒辍朝三日。 谥贞简。 性仁恕虽在仓卒未尝疾言遽色。 不事产业在* {谏}官或责以久不言徐对云: " 以为直非吾所取。"
#高丽史93卷-列传6-金审言-000

金审言。
#高丽史93卷-列传6-金审言-001

○金审言静州灵光县人。 初从常侍崔暹学。 暹坐寐梦审言顶上出火气属于天心。 异之妻以女。 成宗朝登第进累右补阙兼起居注。 九年七月上封事王下敎褒奬曰: "朕自御洪图思臻盛业内设百寮外分牧守无旷分忧之任欲施利俗之方。 柰 人之庸昧想政敎之陵夷。 昨省右补阙兼起居注金审言所上封事二条其一曰: '周开盛业姬旦上无逸之篇唐启中兴宣宗制百僚之诫。 按说苑六正六邪文曰夫人臣之行有六正六邪行六正则荣犯六邪则辱。 何谓六正 一曰: 萌芽未动形兆未见明然独见兴亡之机预禁乎未然之前使主超然立于显荣之处。 如此者圣臣也; 二曰: 虚心白意进善通道勉主以礼义谕主以长策将顺其美匡救其恶。 如此者良臣也; 三曰: 夙兴夜寐进贤不懈数称往古之行事以励主意。 如此者忠臣也; 四曰: 明察成败早防而救之转祸为福使君终己无忧。 如此者智臣也; 五曰: 守文奉法任官职事辞禄让赐飮食节俭。 如此者贞臣也; 六曰: '国家昏乱所为不谀敢犯主之严颜面言主之过失。 如此者直臣也是为六正。 何谓六邪。 一曰: 安官贪禄不务公事与世沈浮左右观望。 如此者具臣也; 二曰: 主所言皆曰善主所为皆曰好隐而求主之所好而进之以快主之耳目偷合苟容与主为乐不顾其后害。 如此者谀臣也; 三曰: 中实阴 外貌小勤巧言令色妬善嫉贤所欲进则明其善而隐其恶所欲退则明其过而匿其美使主赏罚不当号令不行。 如此者奸臣也; 四曰: 智足以饰非辩足以行说内离骨肉之亲外构乱于朝廷。 如此者谗臣也; 五曰: 专权擅势以为轻重私门成党以为富家擅矫主命以自贵显。 如此者贼臣也; 六曰: * {谄}主以 邪陷主于不义朋党比周以蔽主明白黑无别是非无*闲使主恶布于境内闻于四邻。 如此者亡国之臣也是谓六邪贤臣处六正之道不行六邪之术。 故上安而下理。 又按汉书刺史六条政一则察民庶疾苦失职者二则察墨绶长吏以上居官政者三则察盗贼民之害及大奸猾四则察田犯律四时禁者五则察民有孝悌廉洁行修正茂才异者六则察吏不簿入钱谷故散者请将六正六邪文及刺史六条 委攸司于二京六官诸署局及十二道州县官厅堂壁各写其文出入省览以备龟鉴。' 其二曰: '设职分司帝王令典开都列邑古今通规。 我国家以西京境压鲸津地连 塞写金汤而设险模铁瓮以筑城署百官置万户分司文武甚多而廉耻者无人荐奏非违者无人 弹泾渭同流熏 一致。 请依唐东都置知台御史例分司宪一员使得 理则下情上达黜陟惟明物泰时雍非朝卽夕。' 所奏如是予甚嘉之。 汝心敦补政志切匡时录正邪二理讽我襟怀。 令内外诸司用为劝戒其下内史门下颁示内外司存依所奏施行。" 穆宗朝出为州牧务农恤民甚获时誉显宗卽位擢右散骑常侍迁礼部尙书。 五年转内史侍郞平章事出为西京留守。 九年卒辍朝三日谥文安。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沆-000

崔沆。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沆-001

○崔沆字内融平章事彦 之孙。 成宗朝年二十登甲科王嘉其才擢授右拾遗知制诰累迁内史舍人。 穆宗时再知贡举所取多知名士王尤倚重政无大小必与图议。 转吏部侍郞中枢院使王寝疾金致阳谋不轨。 沆与蔡忠顺等定策迎立显宗。 显宗拜沆翰林学士承旨左散骑常侍寻下敎曰: "王者父事三老兄事五更所以籍贤辅德也。 朕少値闵凶未闻义训仰遵古典思得其人具官崔沆明识高才谅絶 等可授政堂文学以为寡人师傅。" 初成宗以*八阙会{八关会}杂伎不经且烦扰悉罢之但幸法王寺行香还御球庭受文武朝贺而已。 至是沆请复设会。 三年迁吏部尙书 知政事监修国史七年拜内史侍郞平章事。 十一年赐推忠尽节卫社功臣号明年检校太傅守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淸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加守正功臣号。 沆不乐仕宦年未七十表请致仕。 王累起不就。 性酷信浮屠请修黄龙寺塔身自监督颇伤农务。 又于私第造置经像如僧居竟舍为寺。 十五年病笃王亲临问疾授其子有孚秘书省校书郞赐女壻李作忠章服以慰其意。 及卒王悼甚。 赠谥节义赙绢三百匹布五百匹米麦各一千石有孚以父遗命固辞不受。
#高丽史93卷-列传6-崔沆-002

沆聪悟沈讷寡言善断。 世业儒以淸俭持家久秉钧一介不取于人手。 不接金玉妇女不粉黛计月请俸家无 石之储。 后配享显宗庙庭德宗二年赠正匡靖宗加赠侍中値沆忌日命有司设道场玄化寺荐冥福。 文宗十四年有孚以司宰卿出为西京副留守内史门下奏: "其父沆在圣考朝以淸节直道匡扶社稷。 国家追念厥功尝于玄化寺纳财以供忌斋之费岁遣有孚诣寺烧香。 其弟永孚尝守天安今有孚又守西都则深恐忌祭上* {冢}之礼将阙殆忘其功也请授有孚三品职勿令补外。" 从之。 二十一年又加赠守太师兼中书令。
#高丽史93卷-列传6-蔡忠顺-000

蔡忠顺。
#高丽史93卷-列传6-蔡忠顺-001

○蔡忠顺史失世系。 穆宗朝累迁中枢院副使王寝疾。 忠顺与刘瑨崔沆直宿银台一日王召忠顺入卧内 左右语曰: "寡人疾渐就平闻外*闲有窥 者卿知之乎 " 对曰: "臣试闻之未得其实。" 王取枕上封书与之乃刘忠正所上也云: "右仆射金致阳  非望遣人致遗深布腹心仍求内援臣晓譬拒之不敢不奏。" 又取书一封与之乃大良院君询所上也云: "奸党遣人围逼遗酒食臣疑毒不食与乌雀乌雀毙。 谋危若此愿圣上怜救。" 忠顺见毕奏曰: "势急矣宜早图之。" 王曰: "朕疾渐危笃朝夕入地太祖之孙唯大良院君在卿与崔沆素怀忠义宜尽心匡扶使社稷不属异姓。" 忠顺出以语沆沆曰: "臣常以为忧今上意如此社稷之福也。" 忠正遣监察御史高英起谓忠顺沆曰: "今上寝疾奸党伺隙恐社稷将属异姓疾如大渐宜以太祖之孙为嗣。" 忠顺等阳惊曰: "太祖之孙安在 " 曰大良院君是也可以主 忠顺等* 曰: "吾等亦闻此久矣当听天所命。" 忠正更遣英起曰: "我欲躬往议之驺从繁恐为旁人所疑冀两君见枉。" 忠顺与沆议曰: "此非私事实关宗社可往见之。" 遂诣定议。 时大良院君在三角山神穴寺。 忠顺入奏王曰: "宜择文武各一人率军校往迎之。" 忠顺与沆及英起等议遂举宣徽判官皇甫兪义以闻忠顺等又议奏: "军校多则行必迟恐奸党先 宜遣十余人径往迎来。" 王然之曰: "予欲亲禅可 遣不可缓也。 若疾 如成宗封朕故事。 早定名分则无窥伺之人矣。 朕无子而继嗣未定众心摇动是吾过也。 宗社大计无过于此卿等其各尽心。" 王遂泣下忠顺亦泣王命忠顺草与大良君书亲自硏墨忠顺曰: "臣自硏以书请勿劳圣体。" 王曰: "意甚忙不觉劳也。" 其书曰: "自古国家大事素定于前则人心乃安。 今予寝疾奸邪窥 以寡人不豫为之所名分未定故尔。 卿太祖嫡孙宜速上道。 寡人未至大期得面付宗社没无遗恨若有余龄则使处东宫以定群心。" 王又令书其尾曰: "道路险阻恐奸人潜伏变起不虞可戒愼而来。" 时合门舍人庾行简不欲迎立王虑事泄戒忠顺: "勿令行简知之。" 以书授兪义等往迎于神穴寺。 遂卽位是为显宗。
#高丽史93卷-列传6-蔡忠顺-002

显宗以忠顺直中台俄迁吏部侍郞兼左谏议大夫。 王避契丹南行忠顺扈驾王次广州从行诸臣闻河拱辰等被执皆惊惧散走唯忠顺与侍郞忠肃张延佑周伫柳宗金应仁不去。 累转吏部尙书 知政事赐推忠尽节卫社功臣号封济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 忠顺奏: "军士有父母年八十已上者免军就养诸文武员僚父母年七十已上无他兄弟者不许补外其父母有疾给告二百日护视。" 王从之。 十二年检校太尉济阳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加辅国功臣号。 寻拜内史侍郞平章事兼西京留守加太子少师。 十八年迁门下侍郞平章事二十一年判西京留守事以疾表请解职不允明年致仕靖宗二年卒谥贞简。
列传卷第六。

#高丽史94卷-列传7-00-000

列传卷第七。 高丽史九十四。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0

徐熙[*(徐)讷*(徐)恭]。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1

○徐熙小字廉允内议令弼子也性严恪光宗十一年年十八擢甲科超授广评员外郞累迁内议侍郞二十三年奉使如宋时不朝宋十数年熙至容仪中度宋太祖嘉之授检校兵部尙书。 成宗二年由佐丞拜兵官御事从幸西京成宗欲微行游永明寺熙上* 谏乃止赐鞍马以赏之后改内史侍郞十二年契丹来侵熙为中军使与侍中朴良柔门下侍郞崔亮军于北界备之成宗欲自将御之幸西京进次安北府契丹东京留守萧逊宁攻破蓬山郡获我先锋军使给事中尹庶颜等成宗闻之不得进乃还熙引兵欲救蓬山逊宁声言: "大朝旣已奄有高勾丽旧地今尔国侵夺疆界是以来讨。" 又移书云: "大朝统一四方其未归附期于扫荡速致降款毋涉淹留。" 熙见书还奏有可和之状成宗遣监察司宪借礼宾少卿李蒙 如契丹营请和逊宁又移书云: "八十万兵至矣若不出江而降当* {须}殄灭君臣宜速降军前。" 蒙 至营问所以来侵之意逊宁曰: "汝国不恤民事是用恭行天罚若欲求和宜速来降。" 蒙 还成宗会群臣议之或言: "车驾还京令重臣率军乞降。" 或言: "割西京以北与之自黄州至 岭 为封疆。" 成宗将从割地之议开西京仓米任百姓所取余者尙多成宗恐为敌所资令投大同江。 熙奏曰: "食足则城可守战可胜也兵之胜负不在强弱但能观 而动耳何可遽令 之乎!  食者民之命也宁为敌所资虚 江中又恐不合天意。" 成宗然而止之熙又奏曰: "自契丹东京至我安北府数百里之地皆为生女眞所据光宗取之筑嘉州松城等城今契丹之来其志不过取北二城其声言取高勾丽旧地者实恐我也今见其兵势大盛遽割西京以北与之非计也且三角山以北亦高勾丽旧地彼以溪壑之欲责之无厌可尽与乎 割地与敌万世之耻也愿驾还都城使臣等一与之战然后议之未晩也。" 前民官御事李知白奏曰: "圣祖创业垂统 于今日无一忠臣遽欲以土地轻与敌国可不痛哉! 古人有诗云: '千里山河轻孺子两朝冠剑恨焦周。' 盖谓焦周为蜀大臣劝后主纳土于魏为千古所笑也请以金银宝器赂逊宁以观其意且与其轻割土地 之敌国曷若复行先王燃灯八关仙郞等事不为他方异法以保国家致*大平乎 若以为然则当先告神明然后战之与和惟上裁之。" 成宗然之时成宗乐慕华风国人不喜故知白及之。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2

逊宁以蒙 旣还久无回报遂攻安戎鎭中郞将大道秀郞将庾方与战克之逊宁不敢复进遣人促降成宗遣和通使阁门舍人张莹往契丹营逊宁曰: "宜更以大臣送军前面对。" 莹还成宗会群臣问曰: "谁能往契丹营以口舌却兵立万世之功乎 " 群臣无有应者熙独奏曰: "臣虽不敏敢不惟命 " 王出饯江头执手慰籍而送之熙奉国书如逊宁营使译者问相见礼逊宁曰: "我大朝贵人宜拜于庭。" 熙曰: "臣之于君拜下礼也两国大臣相见何得如是 " 往复再三逊宁不许熙怒还卧所馆不起逊宁心异之乃许升堂行礼于是熙至营门下马而入与逊宁分庭揖升行礼东西对坐逊宁语熙曰: "汝国兴新罗地高勾丽之地我所有也而汝侵蚀之又与我连壤而越海事宋故有今日之师若割地以献而修朝聘可无事矣。" 熙曰: "非也我国卽高勾丽之旧也故号高丽都平壤若论地界上国之东京皆在我境何得谓之侵蚀乎 且鸭绿江内外亦我境内今女眞盗据其*闲顽 变诈道途梗涩甚于涉海朝聘之不通女眞之故也若令逐女眞还我旧地筑城堡通道路则敢不修聘将军如以臣言达之天聪岂不哀纳 " 辞气慷慨逊宁知不可强遂具以闻契丹帝曰: "高丽旣请和宜罢兵。" 逊宁欲宴慰熙曰: "本国虽无失道而致上国劳师远来故上下皇皇操戈执锐暴露有日何忍宴乐 " 逊宁曰: "两国大臣相见可无欢好之礼乎 " 固请然后许之极欢乃罢熙留契丹营七日而还逊宁赠以驼十首马百匹羊千头锦绮罗纨五百匹成宗大喜出迎江头卽遣良柔为礼币使入觐。 熙复奏曰: "臣与逊宁约 平女眞收复旧地然后朝觐可通今 收江内请俟得江外修聘未晩。" 成宗曰: "久不修聘恐有后患。" 遂遣之转平章事。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3

十三年率兵逐女眞城长兴归化二鎭郭龟二州明年又率兵城安义兴化二鎭又明年城宣孟二州熙尝扈驾海州成宗幸熙幕欲入熙曰: "臣之幕非至尊所当临。" 命进酒曰: "臣之酒不堪献也。" 成宗乃坐幕外进御酒共飮而罢供宾令郑又玄上封事论时政七事 旨成宗会宰相议曰: "又玄敢越职论事罪之何如 " 皆曰: "惟命。" 熙曰: "古者谏无官越职何罪 臣以不才谬居宰相窃位素餐使官卑者论政敎得失是臣之罪也 又玄论事甚切宜加褒奬。" 成宗感悟擢又玄监察御史赐熙绣鞍廐马酒果以慰之拜太保内史令。 十五年熙患疾在开国寺成宗驾幸问疾以御衣一袭马三匹分施寺院又以谷一千石施开国寺凡所以祈命者无所不为。 明年颁禄熙病尙未愈命有司曰: "熙年虽未及致仕以疾病未得侍朝宜给致仕禄。" 穆宗元年卒年五十七闻讣震悼赙布一千匹麦三百石米五百石脑原茶二百角大茶十斤 香三百两以礼葬之谥章威显宗十八年配享成宗庙庭德宗二年加赠太师子讷侧室子周行。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4

○讷成宗十五年擢甲科显宗朝累迁尙书吏部侍郞兼左谏议大夫移国子祭酒知吏部事。 王纳讷女为妃授讷中枢使右散骑常侍骤拜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判尙书吏部事德宗初加检校太师进门下侍中靖宗时判都兵马使。 王遣户部郞中庾先如契丹谢安抚讷奏曰: "往岁契丹欲于鸭江东加筑城堡今复和亲可因庾先附表请罢。" 王从之。 七年赐 杖加重大匡明年再上表乞退不允讷 疾寓地藏寺王遣右承宣金廷俊问疾以御衣二袭谷一千硕马二匹纳寺祈福疾笃亲临视之制加三重大匡内史令赐子孙永业田及卒王哀悼赠谥简敬后配享靖宗庙庭宣宗三年避先王谥改元肃。 初弼父神逸郊居有鹿 投神逸拔其箭而匿之猎者至未获而返。 梦有神人谢曰: "鹿吾子也赖君不死当令公之子孙世为卿相。" 神逸年八十生弼弼熙 讷果相继为宰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