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高丽史94卷-列传7-徐熙-005

○恭熙玄孙毅宗朝荫补景灵殿判官扈驾西都王命两京文武官射至暮揷大烛侯上射之西都人多中之从臣无中者王颇不平恭一箭中烛二箭中的王大喜赐帛累官至平章事明宗元年卒。 为人有胆略善骑射六为两界兵马使士卒乐附及拜宰相志益谦逊疾文士骄傲礼遇武人郑仲夫之乱重房令巡检军二十二人环卫其第不及于祸。
#高丽史94卷-列传7-刘瑨-000

刘瑨。
#高丽史94卷-列传7-刘瑨-001

○刘瑨忠州大原县人后妃之姓刘者皆出其宗故世为戚里。 为人廉介美风仪光宗末筮仕为内承旨穆宗朝累迁至吏部尙书 知政事显宗卽位授尙书左仆射由门下侍郞拜检校太师守门下侍中与同列奏: "民庶疫 阴阳愆伏皆由刑政不时也谨按月令三月节省囹圄去桎梏无肆掠止狱诉四月中气挺重囚出轻系七月中气缮囹圄具桎梏断薄刑决小罪又按狱官令从立春至秋分不得奏决死刑若犯恶逆者不拘此令然恐法吏未尽详审伏请今后内外所司皆依令施行。" 从之。 十年卒辍朝三日赠内史令瑨自累朝以来恒居近职未尝补外虽无献替颇有公辅之望。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邯赞-000

姜邯赞。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邯赞-001

○姜邯赞旧名殷川衿州人五世祖余淸自新罗来居始兴郡卽衿也父弓珍事太祖为三韩壁上功臣。 邯赞少好学多奇略成宗朝擢甲科第一累迁礼部侍郞。 显宗元年契丹主自将攻西京我军败报至群臣议降邯赞独曰: "今日之事罪在康兆非所恤也但众寡不敌当避其锋徐图兴复耳。" 遂劝王南幸。 二年迁国子祭酒再转翰林学士承旨左散骑常侍进中枢使请修社稷坛令礼官议定仪注改吏部尙书邯赞有田十二结在开宁县白王给军户。 九年除西京留守内史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王手书告身曰: "庚戌年中有虏尘干戈深入汉江滨当时不用姜公策举国皆为左 人。" 世多荣之。 契丹萧逊宁来侵兵号十万时邯赞为西北面行营都统使王仍命为上元帅大将军姜民瞻副之内史舍人朴从俭兵部郞中柳参为判官帅兵二十万八千三百屯宁州至兴化鎭选骑兵万二千伏山谷中以大绳贯牛皮塞城东大川以待之贼至决塞发伏大败之逊宁引兵直 京城民瞻追及于慈州来口山又大败之侍郞赵元又击于马滩斩首万余级。 明年正月邯赞以契丹兵逼京遣兵马判官金宗铉领兵一万倍道入卫东北面兵马使亦遣兵三千三百入援于是契丹回兵至涟渭州邯赞等掩击斩五百余级。 二月契丹兵过龟州邯赞等邀战于东郊两军相持胜败未决宗铉引兵赴之忽风雨南来旌旗北指我军乘势奋击勇气自倍契丹兵奔北我军追击之涉石川至于盘岭 尸蔽野 获人口马驼甲胄兵仗不可胜数生还者仅数千人契丹之败未有如此之甚。 契丹主闻之大怒遣使责逊宁曰: "汝轻敌深入以至于此何面目见我乎 朕当皮面然后戮之。" 邯赞帅三军凯还献 获王亲迎于迎波驿结彩棚备乐宴将士以金花八枝亲揷邯赞头左执手右执觞慰叹不已邯赞拜谢不敢当遂改驿名为兴义赐驿吏冠带与州县吏同。
#高丽史94卷-列传7-姜邯赞-002

邯赞上表请老不允赐 杖令三日一朝加检校太尉门下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天水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赐推忠 谋安国功臣号。 十一年又表请致仕从之加特进检校太傅天水县开国子食邑五百户。 邯赞以京都无城郭请筑罗城王从之令王可道筑之。 二十一年拜门下侍中德宗卽位授开府仪同三司推忠 谋安国奉上功臣特进检校太师侍中天水郡开国侯食邑一千户寻卒年八十四。 辍朝三日谥仁宪命百官会葬吊 赙赠一依侍中刘瑨例。 世传有使臣夜入始兴郡见大星陨于人家遣吏往视之适其家妇生男使臣心异之取归以养是为邯赞及为相宋使见之不觉下拜曰: "文曲星不见久矣今在此耶。" 邯赞性淸俭不营产业体貌矮陋衣裳垢弊不踰中人正色立朝临大事决大策屹然为邦家柱石时岁 民安中外晏然人以为邯赞之功也。 致仕归城南别墅着乐道郊居集又着求善集后配享显宗庙庭文宗赠守太师兼中书令子行经。
#高丽史94卷-列传7-崔士威-000

崔士威。
#高丽史94卷-列传7-崔士威-001

○崔士威事穆宗累官刑部尙书显宗初为统军使与康兆等御契丹士威率诸将分军出龟州北 顿汤井曙星三道与契丹战败绩。 二年 知政事转吏部尙书后与张延佑皇甫兪义献议: "罢东京留守置庆州防御使又废十二州节度使置五都护七十五道安抚使。" 俄迁内史侍郞平章事赐推忠佐理同德功臣号封淸河县开国男食邑三百户寻加检校太师守门下侍中爵进伯食邑七百户又加匡国功臣号判吏部事。 上* 论时政得失王命有司商确行之又奏: "诸州县长吏称号混杂自今郡县以上吏称户长乡部曲津亭驿吏只称长。" 从之。 台官劾论: "士威与左仆射朴忠淑于球庭礼会醉舞不敬请罪之。" 不允。 加太子太师赠其父融乂守司空上柱国汉南郡开国男食邑三百户母庾氏国大夫人。 契丹东京将军大延琳叛自称兴辽国刑部尙书郭元请乘机取鸭江东岸士威与徐讷等上书以为不可元固执攻之竟不克。 延琳所署太师大延定引东北女眞与契丹相攻遣使乞援王议诸辅臣士威与平章事蔡忠顺言: "兵者危事不可不愼彼之相攻安知非我利耶 但可修城池谨烽燧以观其变。" 王从之。 二十一年士威请老不听令五日一朝明年加内史令仍令致仕德宗卽位命五日一朝入省视事卒赠太师谥贞肃。 文宗六年制曰: "检校太师内史令崔士威在圣考朝以淸节直道屡有裨益弘济艰难保安宗社以致中兴可配享庙庭。" 其甥侄未官者超授八品职。
#高丽史94卷-列传7-皇甫兪义-000

皇甫兪义[张延佑]。
#高丽史94卷-列传7-皇甫兪义-001

○皇甫兪义史失其世系穆宗朝历官至宣徽判官。 王寝疾金致阳谋变王知之命选文武各一人率军校往迎显宗于是蔡忠顺崔沆等议曰: "皇甫兪义志存宗社且其父祖有勋劳于国当不坠家业以尽心力 遣此人幷举武班郞将文演。" 以闻乃命忠顺草与显宗书授兪义文演及别将李成彦高积等十人往迎于三角山神穴寺又命开城府 军金延庆领卒一百郊迎。 兪义等至寺僧疑为奸党所遣匿不出兪义等具道所以迎立之意遂奉以还。 显宗卽位授殿中侍御史进吏部侍郞改内史舍人寻为中枢院日直员。 自庚戌用兵以来增置军额由是百官禄俸不足兪义与中枢院使张延佑建议夺京军永业田以充禄俸武官颇怀不平上将军崔质又以边功累拜武职而不得为文官居常怏怏遂与上将军金训朴成李 李翔李暹石邦贤崔可贞恭文林猛等以夺田激众怒诱诸卫军士鼓  入禁中缚兪义及延佑 挞垂死诣合中面诉云: "兪义等占夺我辈田实谋自利殊非公家之利若截趾适 柰四体何 诸军汹汹不胜愤怨请除国 用快群情。" 王重违众志除兪义延佑名流配。 后起授给事中累转御史大夫与 知政事王可道筑开京罗城拜中枢使历 知政事吏部尙书升内史侍郞同内史门下平章事判户部事靖宗二年改门下侍郞八年卒。
#高丽史94卷-列传7-皇甫兪义-002

延佑瀛州尙质县人新罗末父儒避乱吴越后还国光宗以解华语累授客省每中国使至必使儒 接之。 延佑长于吏事以干能称后以户部尙书卒赠尙书右仆射。
#高丽史94卷-列传7-杨规-000

杨规。
#高丽史94卷-列传7-杨规-001

○杨规事穆宗累官刑部郞中显宗元年契丹主自将来讨康兆围兴化鎭规为都巡检使与鎭使户部郞中郑成副使将作注簿李守和判官 牺令张颢 城固守契丹主获通州城外收禾男妇各赐锦衣授纸封一箭以兵三百余人送兴化鎭谕降。 其箭封有书曰: "朕以前王诵服事朝廷其来久矣今逆臣康兆弑君立幼故亲率精兵已临国境汝等擒康兆送驾前便卽回兵不然直入开京杀汝妻 。" 又以 书系矢揷城门曰: " 兴化鎭城主幷军人百姓朕以前王诵绍其祖服为我藩臣 御封 忽被奸凶所害朕将精锐来讨罪人其余胁从皆与原免 汝等受前王抚绥之惠知历代顺逆之由当体朕怀无贻后悔。" 守和等上表曰: "戴天履地者合去奸凶资父事君者须坚节操若违此理必受其殃伏乞俯循民情用回睿略大开天网何求鸟雀之先投载辖兵车可获  之率服 " 契丹主以锦衣银器等物赐鎭将有差仍 曰: "省所上表奏具悉朕纂承五圣临御万方忠良则必示旌褒凶逆则须行诛伐以康兆弑其故主挟彼幼君转恣奸豪大示威福故亲行诛伐特正刑名方拥全师以临近境比特颁于纶音盖式示于招怀遽览封章未闻归款陈沥靡由于诚实词华徒见于敬恭 汝等早列簪 必知逆顺岂可助谋于逆党不思雪愤于前王宜顾安危预分祸福。" 守和又回表云: "臣等昨奉诏泥辄陈心石望赐泣辜之惠切祈解网之仁凌霜耐雪加安百姓之心灰骨粉身永奉千年之圣。" 契丹主见表知其不降乃解围更传 旨曰: "汝等慰安百姓而待之。" 以二十万兵屯干麟州南无老代以二十万兵进至通州。 契丹主移军铜山下兆引兵出通州城南战败就擒行营都统副使李铉云行营都统判官卢 监察御史卢 杨景李成佐等亦皆被执行营都兵马副使卢 司宰丞徐崧注簿卢济等死于阵下我军大乱契丹兵乘胜追奔数十里斩首三万余级所弃粮饷铠仗不可胜计。 于是契丹兵长驱而前左右奇军将军金训金继夫李元申宁汉伏兵于缓项岭皆执短兵突出败之契丹兵小却。 契丹诈为兆书送兴化鎭谕降规曰: "我受王命而来非受兆命。" 不降契丹又使卢 及其合门使马寿持檄至通州谕降城中皆惧。 中郞将崔质洪淑投袂而起执 及寿乃与防御使李元龟副使崔卓大将军蔡温谦判官柴巨云闭门固守众心乃一。 契丹兵入郭州防御使户部员外郞赵成裕夜遁宁汉及行营修制官乘里仁大将军大怀德工部郞中李用之礼部郞中简英彦皆死城遂陷。 契丹留兵六千余人守之规自兴化鎭率兵七百余人至通州收兵一千夜入郭州击契丹所留兵悉斩之徙城中男女七千余人于通州。 明年契丹主入京焚宫阙而退龟州别将金叔兴与中郞将保良击契丹兵斩万余级规掩击契丹兵于无老代斩二千余级夺被虏男女三千余人又战于梨树追至石岭斩二千五百余级夺 虏千余人后三日又战于余里站斩千余级夺 虏千余人是日三战皆捷复邀其前锋于艾田击之斩千余级俄而契丹主大军奄至规与叔兴终日力战兵尽矢穷俱死于阵。 契丹兵为诸将 击又因大雨马驼疲乏甲仗皆失渡鸭绿江引去郑成追之及其半渡尾击之契丹兵溺死者甚众诸降城皆复之。 规以孤军旬月*闲凡七战斩级甚众夺被虏人三万余口获驼马器械不可胜数。
#高丽史94卷-列传7-杨规-002

以功赠工部尙书给规妻殷栗郡君洪氏粟授子带春校书郞。 王手制敎赐洪氏曰: "汝夫才全将略兼识治道常效节于松筠竟输诚于邦国忠贞罕比夙夜忘劳昨于北境有戎中军 勇指挥士卒威腾矢石追捕仇 力静封疆抽一剑而万夫争走挽六钧而百旅皆降自此城鎭得全情怀益壮累多捷胜不幸陨亡常思出众之功已加勋秩更切酬劳之念增及颁宣岁赐汝稻谷一百硕以终其身。" 赠叔兴将军又命给其母李氏粟敎曰: "赠将军叔兴自守边城勇于赴敌旣成功于破竹终致命于伏 言念旧劳合加优赏可岁给其母粟五十硕以终其身。" 十年赐规叔兴功臣录*券十五年又俱赐三韩后壁上功臣号。 文宗卽位制曰: "大中祥符三年契丹入寇西北面都巡检使杨规副指挥金叔兴等挺身奋击连战破敌矢集如猬毛俱没阵下追念其功合行褒奬可图形功臣阁以劝后来。" 带春靖宗六年为安北大都护府副使左仆射崔 奏: "带春立志岐拔多智略闲军事若有边虞非此人无可遣者不宜补外。" 不听。 后至直门下省卫尉卿文宗初有疾制免常朝只令视事兼官。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0

智蔡文[*(智)禄延]。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1

○智蔡文凤州人显宗元年补中郞将王闻契丹兵至遣蔡文将兵鎭和州以备东北及康兆败兆及李铉云卢 等皆被执命蔡文移兵援西京蔡文卽与军容使侍御史崔昌进次刚德鎭。  为契丹乡导与契丹人刘经赍檄至西京谕降副留守元宗奭与僚佐崔纬咸质杨泽文晏等已修降表蔡文等闻之引兵至西京城门闭。 昌呼分台御史曹子奇曰: "吾等奉王命倍道来今不纳何也 " 子奇具告 经谕降事遂开门蔡文入屯故宫南廊。 昌讽宗奭拘留 经固守宗奭不从昌密与蔡文谋遣兵城北候 等还掩杀之取其表焚之。 时城中疑贰蔡文出鎭城南独大将军郑忠节从之俄而东北界都巡检使卓思政率兵至遂与合军复入城。 王以三军败 州郡陷没上表请朝契丹主许之遂禁 掠以马保佑为开城留守王八副之遣乙凛将骑兵一千送保佑等又遣其合门引进使韩杞以突骑二百至西京北门呼曰: "皇帝昨遣刘经卢 等赍诏晓谕何至今无消息也若不拒命留守官僚来听我指谕。" 思政闻杞语与蔡文谋使麾下郑仁等将骁骑突出击斩杞等百余人余悉擒之无一人还者。 思政以蔡文为先锋出与乙凛战乙凛保佑败走于是城中人心稍安思政还入城蔡文与李元出屯慈惠寺契丹主复遣乙凛击之。 逻卒报: "敌兵来屯安定驿势甚盛。" 蔡文驰告思政遂与思政及僧法言率兵九千迎击于林原驿南斩首三千余级法言死。 翼日蔡文复出战契丹兵败走于是城中将士登城以望竞出逐之至马滩契丹回兵击之我军败遂围城。 契丹主次城西佛寺思政惧 将军大道秀曰: "君自东门吾自西门出前后夹攻蔑不胜矣 " 遂以麾下兵夜遁道秀出东门始知见 又力不可敌遂率所部降于契丹诸将皆溃城中 惧。 统军录事赵元隘守鎭将姜民瞻郞将洪 方休等莫知所措乃共祷神祠筮得吉兆于是众推元为兵马使收散卒闭城固守。
#高丽史94卷-列传7-智蔡文-002

蔡文奔还京奏西京败军状群臣议降姜邯赞独劝王南行蔡文请曰: "臣虽驽怯愿在左右效犬马劳。" 王曰: "昨李元崔昌奔还自请扈从今不复见为臣之义果如是乎 今卿旣劳于外又欲 卫予甚嘉之。" 赐酒食及银鞍。 是夜王与后妃及吏部侍郞蔡忠顺等率禁军五十余人出都行至积城县丹枣驿武卒坚英与驿人张弓矢将犯行宫蔡文驰射之贼徒奔溃复自西南山突出遮道蔡文又射却之。 王至昌化县有吏告曰: "王识吾名面乎 " 王阳不闻吏怒将构乱使人呼曰: "河拱辰将兵来矣。" 蔡文曰: "何故来耶 " 吏曰: "欲擒蔡忠顺金应仁等耳。" 应仁及侍郞李正忠郞将国近等皆遁独蔡文忠顺周伫等留侍夜贼又至侍从臣僚宦官嫔御皆亡匿唯玄德大明二王后侍女二人承旨良 忠弼等侍蔡文随机应变贼不敢近。 及晓蔡文请二后先自北门出手控御马*闲行入道峯寺贼不之知忠顺继至。 蔡文奏曰: "去夜贼疑非拱辰臣请往迹之。" 王恐其亡不许。 蔡文曰: "臣若背君言与事违天必诛之。" 王乃许。 卽往昌化县道逢国近国近曰: "吾衣装尽为贼夺。" 蔡文曰: "汝为臣不忠获保首领足矣。" 适拱辰柳宗赴行在蔡文遇诸道具言贼变且诘之果非拱辰所为也。 拱辰道见中军判官高英起败军南走与俱来时拱辰所领卒二十余人蔡文遂以其卒搜昌化县得贼所盗马十五匹鞍十部将还蔡文谓拱辰等曰: "吾与诸君偕进王必惊动请诸君少后。" 遂独行忠弼在寺门望之入奏: "智将军来矣。" 王喜出门迎之。 蔡文奏曰: "臣已得贼实非拱辰所为且偕拱辰来。" 王引见拱辰宗劳之遂遣拱辰往契丹营请和。 明年正月王次广州失二王后所之令蔡文往寻之至饶呑驿乃得奉还王喜为留三日王发广州踰岭宿鼻脑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