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记


<道同县>,本<刀冬火县>,<景德王>改名,今合属<永州>;<新宁县>,本<史丁火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白县>,本<买热次县>,<景德王>改名,今合属<新宁县>。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一

○<东莱郡>,本<居柒山郡>,<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二:<东平县>,本<大甑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机张县>,本<甲火良谷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二

○<东安郡>,本<生西良郡>,<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领县一:<虞风县>,本<于火县>,<景德王>改名,今合属<蔚州>。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三

○<临关郡>,本<毛火[一作<蚊化>]郡>,<圣德王>筑城,以遮<日本>贼路,<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领县二:<东津县>,本<栗浦县>,<景德王>改名,今合属<蔚州>;<河曲[一作西]县>,<婆娑王>时,取<屈阿火村>,置县,<景德王>改名,今<蔚州>。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四

○<义昌郡>,本<退火郡>,<景德王>改名,今<兴海郡>。领县六:<安康县>,本<比火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立县>,本<只沓县>,<景德王>改名,今<长 县>;<神光县>,本<东仍音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临汀县>,本<斤乌支县{斤乌友县}>,<景德王>改名,今<迎日县>;<杞溪县>,本<芼兮县>[一云<化 >。],<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音汁火县>,<婆娑王>时,取<音汁伐国>,置县,今合属<安康县>。(惊)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五

○<大城郡>,本<仇刀城>境内,<率伊山城><茄山县>[一云<惊山城>。]<乌刀山城>等三城,今合属<淸道郡>。<约章县>,本<恶支县>,<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东畿停>,本<毛只停>,<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六

○<商城郡>,本<西兄山郡>,<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南畿停>,本<道品兮停>,<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中畿停>,本<根乃停>,<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西畿停>,本<豆良弥知停>,<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北畿停>,本<雨谷停>,<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莫耶停>,本<官阿良支停>[一云<北阿良>。],<景德王>改名,今合属<庆州>。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七

○<康州>,<神文王>五年,<唐><垂拱>元年,分<居 州>,置<菁州>,<景德王>改名,分{今}<晋州>。领县二:<嘉寿县{嘉树县}>,本<加主火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屈材县{屈村县}>,今未详。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八

○<南海郡>,<神文王>初置<转也山郡>,海中岛也,<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二:<兰浦县>,本<内浦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平山县>,本<平西山县>[一云<西平>。],<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二九

○<河东郡>,本<韩多沙郡>,<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三:<省良县>,今<金良>部曲;<岳阳县>,本<小多沙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河邑县>,本<浦村县>,<景德王>改名,今未详。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零

○<固城郡>,本<古自郡>,<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三:<蚊火良县>,今未详;

<泗水县>,本<史勿县>,<景德王>改名,今<泗州>;<尙善县>,本<一善县>,<景德王>改名,今<永善县>。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一

○<咸安郡>,<法兴王>以大兵,灭<阿尸良国>[一云<阿郡加耶{阿那加耶/阿耶加耶}>。],以其地为郡,<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二:<玄武县>,本<召 县>,<景德王>改名,今<召 >部曲;

<宜宁县>,本<獐含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二

○<巨济郡>,<文武王>初置<裳郡>,海中岛也,<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三;<鹅洲县>,本<巨老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溟珍县>,本<买珍伊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南垂县>,本<松边县>,<景德王>改名,今复故。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三

○<阙城郡>,本<阙支郡>,<景德王>改名,今<江城县>。领县二:<丹邑县>,本<赤村县>,<景德王>改名,今<丹溪县>;<山阴县>,本<知品川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四

○<天岭郡>,本<速含郡>,<景德王>改名,今<咸阳郡>。领县二:<云峰县>,本<母山县>[或云<阿英城>,或云<阿莫城>。],<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利安县>,本<马利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五

○<居昌郡>,本<居烈郡>[或云<居 >。],<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二:<余善县>,本<南内县>,<景德王>改名,今<感阴县>;<咸阴县>,本<&加召县{大加召县}>,<景德王>改名,今复故。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六

○<高灵郡>,本<大加耶国>,自始祖<伊珍阿 王>[一云<内珍朱智>。],至<道设智王>,凡十六世,五百二十年,<眞兴大王>侵灭之,以其地为<大加耶郡>,<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领县二:<冶炉县>,本<赤火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新复县>,本<加尸兮县>,<景德王>改名,今未详。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七

○<江阳郡>,本<大良[一作耶。]州郡>,<景德王>改名,今<陜州>。领县三:<三岐县>,本<三支县>[一云<麻杖>。],<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八溪县>,本<草八兮县>,<景德王>改名,今<草溪县>;<宜桑县>,本<辛 县>[一云<朱乌村>,一云<泉州县>。],<景德王>改名,今<新繁县>。

三四卷志三地理一三八

○<星山郡>,本<一利郡>[一云<里山郡>。],<景德王>改名,今<加利县>。领县四:<寿同县>,本<斯同火县>,<景德王>改名,今未详;<溪子县>,本<大木县>,<景德王>改名,今<若木县>;<新安县>,本<本彼县>,<景德王>改名,今<京山府>;<都山县{都川县}>,本<狄山县>,<景德王>改名,今未详。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四。

三五卷零零零零零零

三国史记卷第三十五。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零

杂志第四。

地理二。

(+<新罗>二)。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一

○<汉州>,本<高句丽><汉山郡>,<新罗>取之,<景德王>改为<汉州>,今<广州>。领县二:<黄武县>,本<高句丽><南川县{南买县}>,<新罗>幷之,<眞兴王>为州,置军主,<景德王>改名,今<利川县>;<巨黍县>,本<高句丽><驹城县>,<景德王>改名,今<龙驹县>。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二

○<中原京>,本<高句丽><国原城>,<新罗>平之,<眞兴王>置小京,<文武王>时筑城,周二千五百九十二步,<景德王>改为<中原京>,今<忠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三

○<槐壤郡>,本<高句丽><仍斤内郡>,<景德王>改名,今<槐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四

○< [一作沂]川郡>,本<高句丽><述川郡>,<景德王>改名,今<川宁郡>。领县二:<黄骁县>,本<高句丽><骨乃斤县>,<景德王>改名,今<黄骊县>;<滨阳县>,本<高句丽><杨根县>,<景德王>改名,今复故。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五

○<黑壤郡>[一云<黄壤郡>。],本<高句丽><今勿奴郡>,<景德王>改名,今<鎭州>。领县二:<都西县>,本<高句丽><道西县>,<景德王>改名,今<道安县>;

<阴城县>,本<高句丽><仍忽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六

○<介山郡>,本<高句丽><皆次山郡>,<景德王>改名,今<竹州>。领县一:<阴竹县>,本<高句丽><奴音竹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七

○<白城郡>,本<高句丽><奈兮忽>,<景德王>改名,今<安城郡>。领县二:<赤城县>,本<高句丽><沙伏忽>,<景德王>改名,今<阳城县>;<蛇山县>,本<&高句丽县{高句丽蛇山县}>,<景德王>因之,今<稷山县>。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八

○<水城郡>,本<高句丽><买忽郡>,<景德王>改名,今<水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零九

○<唐恩郡>,本<高句丽><唐城郡>,<景德王>改名,今复故。领县二:<车城县>,本<高句丽><上[一作车。]忽县>,<景德王>改名,今<龙城县>;<振威县>,本<高句丽><釜山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零

○<栗津郡>,本<高句丽><栗木郡>,<景德王>改名,今<菓州>。领县三:<谷壤县{谷阳县}>,本<高句丽><仍伐奴县>,<景德王>改名,今<黔州>;<孔岩县>,本<高句丽><济次巴衣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邵城县>,本<高句丽><买召忽县>,<景德王>改名,今<仁州>[一云<庆原买召>,一作<弥邹>。]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一

○<獐口郡>,本<高句丽><獐项口县>,<景德王>改名,今<安山县>。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二

○<长堤郡>,本<高句丽><主夫吐郡>,<景德王>改名,今<树州>。领县四:<戍城县>,本<高句丽><首 忽>,<景德王>改名,今<守安县>;<金浦县>,本<高句丽><黔浦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童城县>,本<高句丽><童子忽[一云< 山县{幢山县}。]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分津县>,本<高句丽><平唯押县{平淮押县}>,<景德王>改名,今<通津县>。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三

○<汉阳郡>,本<高句丽><北汉山郡>[一云<平壤>。],<眞兴王>为州,置军主,<景德王>改名,今<杨州>旧墟。领县二:<荒壤县>,本<高句丽><骨衣奴县>,<景德王>改名,今< 壤县>;<遇王县>,本<高句丽><皆伯县>,<景德王>改名,今<幸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四

○<来苏郡>,本<高句丽><买省县>,<景德王>改名,今<见州>。领县二:<重城县>,本<高句丽><七重县>,<景德王>改名,今<积城县>;<波平县>,本<高句丽><波害平吏县{坡害平吏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五

○<交河郡>,本<高句丽><泉井口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二:<峯城县>,本<高句丽><述 忽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高烽县{高峰县}>,本<高句丽><达乙省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六

○<坚城郡>,本<高句丽><马忽郡>,<景德王>改名,今<抱州>。领县二:<沙川县>,本<高句丽><内乙买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洞阴县>,本<高句丽><梁骨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七

○<铁城郡>,本<高句丽><铁圆郡>,<景德王>改名,今<东州>。领县二:< 梁县>,本<高句丽><僧梁县>,<景德王>改名,今<僧岭县>;<功成县>,本<高句丽><功木达县>,<景德王>改名,今<獐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八

○<富平郡>,本<高句丽><夫如郡>,<景德王>改名,今<金化县>。领县一:<广平县>,本<高句丽><斧壤县>,<景德王>改名,今<平康县>。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一九

○<兎山郡>,本<高句丽><乌斯含达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三:<安峡县>,本<高句丽><阿珍押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朔邑县>,本<高句丽><所邑豆县>,<景德王>改名,今<朔宁县>;<伊川县>,本<高句丽><伊珍买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零

○<牛峯郡>,本<高句丽><牛岑郡>,<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领县三:<临江县>,本<高句丽><獐项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长湍县>,本<高句丽><长浅城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临端县>,本<高句丽><麻田浅县>,<景德王>改名,今<麻田县>。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一

○<松岳郡>,本<高句丽><扶苏岬>,(+新罗改<松岳郡>)<孝昭王{孝照王}>三年筑城,<景德王>因之。我<太祖>开国为王畿。领县二:<如 县>,本<高句丽><若豆耻县>,<景德王>改名,今<松林县>。第四叶<光宗>,创置<佛曰寺{佛日寺}>于其地,移其县于东北;<江阴县>,本<高句丽><屈押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二

○<开城郡>,本<高句丽><冬比忽>,<景德王>改名,今<开城府>。领县二:<德水县>,本<高句丽><德勿县>,<景德王>改名,今因之。第十一叶<文宗>代,创置<兴王寺>于其地,移其县于南;<临津县>,本<高句丽><津临城>,<景德王>改名,今因之。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三

○<海口郡>,本<高句丽><穴口郡>,在海中,<景德王>改名,今<江华县>。领县三:<泫阴县{ 阴县/江阴县}>,本<高句丽><冬音奈县>,<景德王>改名,在<穴口岛>内,今<河阴县>;<乔桐县{ 桐县}>,本<高句丽><高木根县>,海岛也,<景德王>改名,今因之;<守鎭县>,本<高句丽><首知县>,<景德王>改名,今<鎭江县>。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四

<永豊郡>,本<高句丽><大谷郡>,<景德王>改名,今<平州>。领县二:<檀溪县>,本<高句丽><水谷城县{氷谷城县}>,<景德王>改名,今<侠溪县>;<鎭湍县>,本<高句丽><十谷城县>,<景德王>改名,今<谷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五

<海 郡>,本<高句丽><冬 [一作音。]忽郡>,<景德王>改名,今<盐州>。领县一:< 泽县>,本<高句丽><刀腊县>,<景德王>改名,今<白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六

○<瀑池郡>,本<高句丽><内米忽郡>,<景德王>改名,今<海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七

○<重盘郡>,本<高句丽><息城郡>,<景德王>改名,今<安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八

○<栖 郡>,本<高句丽><  郡>,<景德王>改名,今<凤州>。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二九

○<五关郡{五开郡}>,本<高句丽><五谷郡>,<景德王>改名,今<洞州>。领县一:<獐塞县>,本<高句丽>县,<景德王>因之,今<遂安郡>。

三五卷志四地理二三零

○<取城郡>,本<高句丽><冬忽>,<宪德王>改名,今<黄州>。领县三:<土山县>,本<高句丽><息达>,<宪德王>改名,今因之;<唐岳县>,本<高句丽><加火押>,<宪德王>置县改名,今<中和县>;<松岘县>,本<高句丽><夫斯波衣县>,<宪德王>改名,今属<中和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