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28
十二年百官诣怡第上政簿怡坐厅事受之六品以下官再拜堂下伏地不敢仰视怡自此置政房于私第选文士属之号曰必 赤拟百官铨注书批目以进王但下之而已。 尝拜私奴之子安硕贞为御史中丞人皆愤之至有上* 言者。 怡又以为前游马将校乃御前近卫者遂召集私第选之鞍马服饰极其侈美倍于往日。 又奏: "本朝文物礼乐请一遵华制其自宋来投者许于台省政曹随材擢用。" 庆尙道按察使权应经图倭形以献怡问其故曰: "异国之人容貌奇怪欲令 政知之耳。" 怡知其媚笑之。 十三年怡患 自两府至 吏争祈祷设斋作* 都下为之纸贵诸医不能理阁门祗候林靖妻本医家女贴引毒膏有 王特除靖工部郞中以慰怡意王赐怡匡 翊戴功臣号。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29
十四年怡令敎定都监牒禁内六官各举登科未官有才行者初忠献置敎定都监掌庶事怡因之。 怡门客多当代名儒分为三番递宿书房。 森溪县人崔山甫晓阴阳术数剃发为僧住金刚寺与侄仓正光孝等夺掠为事光孝盗宰人牛县官捕之光孝逃山甫亦变姓名曰周演之后至京以占术惑人怡与语称赏日益亲信事皆咨之声势日盛能祸福人人皆畏之争赂遗遂致巨富以术僧道一为弟子与相密谋自言察声观色能辨人贫富寿夭多引妇人之美者* {淫}焉丑声流闻畏威莫有言者。 一日演之密白怡: "今王有失位相公有王侯相命之所在其可避乎 " 怡以语腹心将军金希 希 问演之曰: "果有此说乎 " 演之愕然诣怡谓曰: "前日密语泄恐祸及。" 怡谓演之侮己。 会有人 怡曰: "顷者公有疾上将军卢之正大将军琴辉金希 会演之家谋欲害公奉熙宗复位。" 怡信之流演之于南海之正及辉亦配诸州籍演之家得熙宗与演之书有誓同生死父事之语怡卽遣将军曹时着等迁熙宗于江华又迁于乔桐沈演之于海夷其族捕道一鞫之乃服又捕之正辉希 及中郞将牙允伟别将申作桢 沈于海妻子兄弟分配远地又沈希 子三人。 有文大淳者尝流紫燕岛有僧犯罪亦配是岛与大淳相恶密遣人 怡曰: "大淳等潜谋作乱发近邑兵将赴京。" 怡遣郞将李*( ){李 }执大淳等五人不问而杀之朝野称寃。 南京人仁杰勇悍过人属神骑为贼魁剽掠南北一日入京逻卒觉之告怡怡遣十余骑捕之仁杰徐行无惧容骑不知为仁杰问贼安在仁杰 曰: "在某处飮酒可速往捕。" 骑驰去仁杰自马后腾上 曳下夺其马以走余骑追不及仁杰匿利川发卒捕杀之仁杰临刑曰: "吾平生多行不义受诛何悔但六军在前出入敌阵斩将 旗吾志也不得一试死于人手为可恨耳。"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0
十五年加鳌戴鎭国功臣。 怀音鎭别将告西都有谋反者兵马使移牒西都索之不得押送告者于京怡欲因以收北人之心赏告者良马锦衣金带绫罗绢五十匹紬纻布各十匹米三十石令驿输其家又请王褒异赐廐马一匹绫罗绢四十匹紬百匹布二百匹又以私田七百余结属诸卫散员及校尉房以市恩。 及第朴寅聘日本赍和亲牒还怡给银甁五事* {段}子六十匹布五百匹米豆幷五十石鞍马琴以赏之。 有僧将营慈惠院伐材于江阴县监务朴奉时禁之没其材僧托大将军大集成贻书以请奉时不从集成请怡移敎定所牒又不从集成 忿诉怡乃流奉时于远地。 临陂县令田承雨疾上将军金铉甫广植田园悉收其租入官又以其田与民铉甫托按察使崔宗裕征还其租承雨忿 偿以官银器报法司法司劾铉甫宗裕怡夺其状止之。 国学博士金挺立白良弼恶学录廉守臧直学景瑜 以讥谤时政怡怒囚街衢狱寻配守臧于神草岛瑜于巨济。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1
十六年怡占夺邻舍百余区筑球场东西数百步平坦如碁局每击球必使里人灌水 尘后又坏人家广之前后占夺无虑数百家日聚都房马别抄令击球或弄 骑射怡邀宴宰枢耆老临球庭观之或至五六日能者立加爵赏于是都房别抄鞍马衣服弓矢 风俗竞以美丽相夸都下子弟亦争事豪侈妻多以贫见 。 且分五军习战人马多顚 死伤者于其终习田猎 络循环怡悦之飨以酒食。 球庭旧有楼三*闲怡又增三*闲日晩起役至诘朝毕。 怡奏: "今年大旱禾稼不登请遣使五道审检损实。" 从之。 初国家授宋商人布令买水牛角来至是宋商买彩* {段}以来国家责违约宋商曰: "我国闻汝国求水牛角造弓 禁买卖是以不得买来。" 怡囚都纲等妻取所买彩* {段}剪裁还与之后宋商献水牛四头怡给人蔘五十斤布三百匹。 怡私造御辇以进辇饰金银锦绣覆以五色毡穷极侈丽王叹赏不已赐监造大集成鞍马衣服红 王以辇驾水牛道路争观。 十七年大仓八 地库皆灾怡及若先皆拥家兵自卫无一人往救者火彻夜不灭。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2
十八年怡妻郑氏死王命官 葬事用顺德王后例赙以大府彩* {段}七十匹怡辞不受唯受大小* {敛}所用二十匹三殿及诸王宰枢承宣以下争设奠务为侈美市价 贵及葬赠卞韩国大夫人谥敬惠百官诸领府皆会葬至以金银锦绣饰龛室左右列红烛连亘数里石室极奇巧。 是年蒙古大举入侵王遣三军御之。 马山草贼魁自降诣怡曰: "请以精兵五千助击。" 怡大喜赏赐甚厚造戎冠金环子许着慰之。 怡又遣人往广州冠岳山草贼屯所诱致贼魁五人精锐五十人厚赏以充右军忠州奴军贼魁令史池光守僧牛本来怡褒赏以光守补校尉牛本为忠州大院寺主加三重。 蒙古兵至礼成江京都汹惧怡与若先以家兵自卫守城者皆老弱。 怡遣御史闵曦内侍郞中宋国瞻 慰蒙古兵。 升天府副使尹 录事朴文 潜置家属于江华乃说怡曰: "江华可以避乱怡信之使人往审之中道为蒙古兵所拘。 明年蒙古河西元帅遣使寄书送金线二匹其书称令公盖指怡也怡不受曰: "我非令公。" 以归淮安公 亦不受往复久之怡竟使学士李奎报制 * 书以还。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3
怡使江华劝农别监申之甫迎熙宗于紫燕岛。 王后薨怡献棺椁皆饰金银王见而叹赏。 怡闻大集成女新寡而艶娶以为后室时集成为后军阵主虽败军恃怡无恐大氏欲归谒父母怡令军器别监李资敬索十品银甁二十资敬夺五店公私甁以充之。 怡欲迁都江华会宰枢其第议之皆畏缩不敢言夜别抄指挥金世 排门入诘曰: "松京自太祖以来历代持守凡二百余年城坚而兵食足固当戮力死守社稷舍此将安都乎 " 怡问守城策世 不能对集成谓怡曰: "世 儿女之言欲沮大议请斩之以示中外。" 金铉甫希集成意亦言之遂引世 斩之。 怡遂请王 下殿幸江华王犹豫未决怡夺禄转车百余两输家财于江华令有司刻日发遣五部人户 曰: "不及期登途者以军法论。" 又遣使诸道徙民山城海岛发二领军营宫阙于江华遂迁都时霖雨弥旬泥 没胫人马 达官及良家妇女至有跣足负戴鳏寡孤独失所号哭者不可胜计。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4
二十一年王论怡迁都功欲封侯立府百官皆贺于第怡辞以迎诏礼物不备于是州郡争致馈遗遂封为晋阳侯怡营私第役都房及四领军输旧京材木又多取松栢植园中悉以船输人多溺死者其园林延* 数十里。 怡于西山发民私藏 民甚厌苦又赡养山去江华数日程怡使门客将军朴承贲等取其栢树植之时方 寒役徒有冻死者沿路郡县 家登山以避之有人 升平门云: "人与栢孰重 " 又为崔宗俊构第二日而成夺路人马输材瓦时托怡而输私物者亦如之行路嗟怨。 二十二年怡与宰枢议征州郡一品军加筑江华沿江堤岸。 二十九年加食邑进爵为公。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5
三十年校尉赵甫寿 其表兄大将军宋白恭于怡怡投白恭于江拜甫寿为郞将。 左仓纳晋阳税王以晋阳已为怡食邑命黜仓别监王仲宣有司又请论仲宣及仓官怡奏曰: "臣重违上命虽已受封今年税请依旧纳仓赦仲宣等罪。" 王从之怡修国学纳米三百斛于养贤库。 又遣大司成宋国瞻谏议洪钧相安南地欲凿渠通海不可乃止。 东海中有岛名蔚陵地膏沃多珍木海错以水程远絶往来者久怡遣人视之有屋基破础宛然于是移东郡民实之后以风涛险恶人多溺死罢其居民。 三十一年怡以郞将申着为按察使正言李 上书劾之怡怒贬 延州副使督令之任。 大卿任景纯子 善书怡爱之养以为子改姓崔授将军 性贪鄙恃势恣横怡尝以私织全幅黄绫妆康安殿后壁障子令 写无逸篇王见而嘉之赏赐甚多。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6
三十二年四月八日怡燃灯结彩棚陈伎乐百戱彻夜为乐都人士女观者如堵五月宴宗室司空以上及宰枢结彩棚为山张绣幕罗 中结 千饰以文 彩花设大盆四盛 峯盆皆银 贝钿大尊四揷名花十余品眩夺人目陈伎乐百戱八坊厢工人一千三百五十余人皆盛饰入庭奏乐弦歌 吹轰震天地怡给八坊厢白金各三斤又给伶官两部伎女才人金帛其费巨万。 三十三年怡享王设六案陈七宝器膳馔极 侈怡自夸 曰: "复有如今日者乎 " 怡好燕乐聚飮无度或宴三品以上于其第或宴宰枢及文武四品以上歌吹连日或至夜分而罢尝会宰枢及诸将军等四十六人宴酒 御史中丞将军林宰执 作倡优舞见者鄙之。 又燕两府及诸将军极欢使伶人奏唐乐天忽雷电怡惧止之。 三十六年死辍朝三日谥匡烈及葬仪卫甚盛后配享康宗庙庭。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7
怡无适子嬖妓瑞莲房生二男万宗万全初怡欲传兵柄于若先恐二男为乱皆送松广社剃发 授禅师万宗住断俗万全住双峯皆聚无赖僧为门徒惟以殖货为事金帛巨万计庆尙道所畜米五十余万石贷与取息秋稼始熟催征甚酷民无余粟租税屡阙门徒分据名寺*( ){倚}势横行鞍马服饰皆效 相称为官人或强* {淫}人妻或擅乘驿骑陵轹州县官吏其它僧徒乘肥衣轻者诈称弟子所至侵扰州县畏缩莫敢谁何。 刑部尙书朴暄言于怡曰: "今北兵连年入寇民心疑贰抚以恩信犹恐生变今两禅师门徒割剥民产* {敛}怨实多南方骚扰若北兵猝至恐相应为变矣。" 怡闻之犹豫会庆尙道巡问使宋国瞻亦寄书言之怡谓暄曰: "若之何。" 暄曰: "公若召还两禅师令巡问按察使囚其无赖僧徒以慰民心可无变矣。" 怡然之卽遣御史吴赞行首周永珪于双峯断俗发钱谷悉还其主焚契*券囚门徒之为恶者中外相庆。 万宗万全诣京与其妹宋 妻泣诉怡曰: "尊公在时侵逼尙尔百岁之后吾兄弟不知死所矣。" 怡乃悔之反谓暄离*闲父子流黑山岛贬国瞻东京副留守悉释其门徒令万全归俗改名沆。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8
○沆初拜左右卫上护军户部尙书诸王宰枢皆诣门贺怡使待制任翊授书侍郞权 习礼迁枢密院知奏事怡分与家兵五百余人。 及怡病沆领兵入府闻病殆卽还其家。 怡死知吏部事上将军周肃领夜别抄及内外都房欲复政于王犹豫未决殿前李公柱崔良伯金俊等七十余人归于沆肃亦附焉。 合番拥卫沆服丧二日而除及葬杜门不出蒸其父诸妾。 王拜沆银靑光禄大夫枢密院副使吏兵部尙书御史大夫太子宾客寻兼东西北面兵马使又以为敎定别监沆忌知枢密闵曦枢密副使金庆孙得众心流海岛又流左承宣崔 将军金安指谕郑洪裕及怡侍妾三十人。 王下制曰: "自皇考御宇寡人卽祚以来晋阳公怡左右辅弼故三韩如仰父母今忽弃世无所倚赖子枢密院副使沆继世鎭定可超授相位。" 明年王赠沆母静安宅主。 沆黜巫觋于城外。 又以敎定别监牒 淸州雪 安东茧丝京山黄麻布海阳白纻布诸别贡及金洪州等处鱼梁船税又征还诸道敎定收获员委其任于按察使以收人望。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39
初怡以罗得璜河公 李琼崔甫侯为宣旨使用别监分遣诸道争剥割诛求民不堪苦沆欲干誉皆罢之不数年复用人皆愤叹。 王下制以怡食邑晋州禄转税布 贡直纳沆家沆辞不受。 一日沆衷甲领兵自长峯宅驰马移于见子山晋阳府由东偏户入盖畏人也。 沆前娶大卿崔 女以有疾 之改娶左承宣赵季珣女王命牵龙中禁都知巡 白甲内侍茶房卫送赐御座肩舆灯烛又赐黄金镜 妆具诸王宰枢皆赠金帛致贺。 王命移忠献眞于昌福寺怡眞于禅源社 上 外别监及文武官各二十员导从如移太祖眞仪。 沆为僧时与甫州副使赵廉右道康监务朴长源有憾及用事乃流于岛。 侍御史李 素与二人善及按庆尙道至固城召二人宴县令权信由亦与焉后有僧 信由于沆曰: " 与信由潜召廉右等谋乱。" 沆投 等四人于江时人哀之。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40
王以筑中城功拜门下侍中封晋阳侯开府让不受。 一日月犯房上相司天台奏月犯上相占云: "主有忧上相诛有乱臣臣代其主。" 时王将迎蒙古使幸梯浦宫故司天欲王修省停幸沆见实封恶之嗾御史台劾司天妄奏星变罢判台事崔允旦太史丞吴安矩。 沆尝以继母大氏助若先子 不右己深怨之乃夺大氏宅主爵收其财产令夜别抄皇甫俊昌等投大氏前夫子将军吴承绩于海会夜黑潮退承绩得不死祝发潜入皆骨山寄书于母家奴至密城泄于人副使李舒闻之以报沆沆大怒获承绩投之江斩俊昌等六人流大氏于海岛寻毒杀之大氏族党及诸奴婢或杀或流凡七十余人舒以功超拜军器监。
#高丽史129卷-列传42-叛逆3-崔忠献-041
沆信 凡有私憾者辄诬告谋乱以邀赏及鞫无验。 沆又遣将军宋吉儒沈金庆孙于海以承绩姻亲也分遣人沈杀南道编配者过半。 周肃初名永赉性浮 为怡友壻怡寄以腹心每闻谗诉必委肃治之肃阿其意无问曲直皆杀之又使肃监选校尉视贿赂多少为次朝野切齿怡死沆以肃先附己待甚厚事皆咨问沆尝徙见子山第不令肃知之始相疑忌沆遣郞将林庚押肃流岛至熊川沈杀之肃意将军金孝精构之临死语庚曰: "孝精与吾谋欲复政于王。" 庚还以告沆沆流孝精于岛寻杀之又流肃女壻将军崔宗弼罗州副使李 。 是年王命封侯立府沆又让不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