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华阳国志
华阳国志
仁义,志士任末,字叔本。(繁人也。)
烈士,严道主簿李磬,字文寺。(严道人也。)考磬死时,严道已属汉嘉郡。《常志》旧撰赞注已误入蜀郡。此目当移。
义烈,郡功曹史朱普,字伯禽。(广都人也。)
〔德惠,〕原脱品题,兹依《蜀志》文补。巴郡太守朱辰,字元燕。(广都人也。)张、吴、何、王、石本有「无传」字。
述作,汉中太守郑廑,字伯邑。(临邛人也。作《耆旧传》。)张、吴、何、王、石本有「无传」字。
右四十当作三十六。说在注释。人,【驰名】元丰、钱、张、刘、李、《函》、廖本作驰名。吴、何、王、浙、石本改作一在字。盖屠龙所改。〔在〕后汉。(尚书郎张俊,失其行事,不载。学士吴、何、王、浙、石本脱士字。张宁,见《朱仓传》。)以上十九字,为常氏原书自注文。元丰以来各刻本,皆以《目录》中自注文作小字,双行,或单行。与元丰本所录旧校语及张佳胤加注语连缀不分。兹已进常氏原注为大字,削张氏加注语入校注内。其元丰刻前之旧校文仍全保存,惟冠以「旧校云」三字为区别。旧校云:「朱仓字云卿,见下目。什邡人,传未详。」元丰本脱原校见字下《朱仓传》三字。明、清刻、写本并有。浙本已刻,又依元丰本铲三字,连「见」字于「朱仓字云卿」,混于旧校。廖本加「旧校云」三字。省旧校文首一「朱」字。
□□,原脱品题。疑是「术艺」二字。大鸿胪何宗,字彦英。(
郫人也。)
□□,双柏长何双,字汉偶。(宗子。)旧校云:「双柏乃建宁郡属县也。」张、吴、何、王、石本更有「无传」二字。
颖逸,广汉、犍为太守何祗,字君肃。(郫人也。)
忠懃,辅汉将军张裔,字君嗣。(成都人也。)
玄寂,太常杜琼,字伯瑜。(成都人也。)
□□,原脱品题字。侍中常竺,字代文。(〔江原人〕依《常骞传》补。在《耆旧传》。)张、吴、何、王、石本有「本志无传」四字。
□□,南安将军张表,字伯达。(成都人也。伯父肃,当有「字君矫」三字。广汉太守。父松元丰以来各本作兄松。顾广圻校稿云:「裴松之《马忠传》注引《华阳国志》云:『表,张松子。』然则兄当作父。」廖本依以径改作「父松」。字子乔,州牧刘璋别驾从事。)张、吴、何、王、石本更有「无传」二字。
□□,永昌太守王伉。(成都人。见《蜀书》。)张、吴、何、王、石本更有「无传」二字。
右八人,在刘氏世。
五更张霸夫人司马敬司。(成都人也。)
公乘会妇张氏。(广都人也。)
犍为杨凤珪妻陈助〔陈。〕依《蜀郡士女赞注》补。(临邛人也。)
广汉便敬宾妇常元常。(江原人,广都令常良女也。)张、吴、何、王、浙、石本无也字。《函海》有小注云:「李本无此行,惠校补之,而云落一人。」
殷氏妇常靡常。(江原人,常仲山元丰本作「常常侍」。他各本皆作仲山,盖李依赞注改正也。女也。)张、吴、何、王、浙、石本无也字。下同。
赵侯夫人常纪常。(江原人,常常侍女。)此目各本皆无也字。足知各注语中也字乃后人所增。
景奇妻罗贡〔罗。〕依《赞注》补罗字。(郫人罗倩女也。)
赵宪妻何玹〔何。〕依《赞注》补。(郫人也。)
朱叔贤李本脱贤字。妻张昭仪。(繁人也。)
广柔长姚超二女姚妣、饶。(郫人也。)
广汉王遵妻张叔纪。(霸女孙也。)
右十一人十一目,十二人也。列女。刘、李、廖本作列女。他各本并作烈女。
右蜀郡士女七十四人。(六十三人士,十一人女。)末九字,旧刻皆作双行小字。兹进为大字。后各郡同。
二
明略,渡元丰、钱、张、刘、李、《函》、廖本作渡。吴、何、王、浙、石本作汉。沔侯范目。(阆中人也。)张、吴、何、王、石本更有「以下士女,虽间见《巴志》中,然俱无传」十四字小注。元丰、钱、刘、李、《函》、廖本无。浙本原有,复剜去。盖张佳胤所加。张佳胤据元丰本。于此小注,可知元丰本已无《巴郡士女赞注》矣。
【文学】此二字,疑是传钞者衍。洛下闳以天算治历见称,非究经艺文章者。聘士二字当为品题。聘士,洛下闳,旧刻各本作宏。《
函海》注云:「巴志作闳」。廖本改作闳。字长公。(阆中人也。)
玄宋明各本作玄。清避改元。下同。始,侍御史任文孙。(阆中人也。)
文学,司空掾任文公。(文孙【弟】〔子〕依《后汉书》改。也。)
先生,胥宋、明旧刻皆作?。廖本作胥。古今字。君安。(见《
春秋〔谷梁〕依《先贤志》文补。顾广圻校稿亦批「榖梁」二字。传》首。)
□□,原脱品题。下例同。京兆尹徐诵,字子产。(阆中人也。)
忠正,侍中谯隆,字伯司。(阆中人也。)
高清,太中大夫谯(玄),字君黄。(阆中人也。)
洁白,尚书郎谯【英】〔瑛。〕各旧本皆作瑛。廖本独作英。(
玄子也。以《易》授孝明帝。)
□□,公车令赵珜,字孙明。(阆中人也。)
□□,公府掾赵毅,字仲都。(珜子也。)
□□,公车令张、吴、何、王、石本无令字。浙本挤补。臧太伯。元丰本作白。(宕渠人【也】。见《珜传》。)
俊元丰、张、刘、李、廖本作俊。他各本作隽。才,凉州刺史赵宏,宋明本亦作宏。字温柔。(阆中人也。)
右十三人,前汉。吴、何、王、浙、石本作「在前汉」。他本无在字。
政事,扬元丰、《函海》本作杨。廖及他各本作扬。州刺史严刘、李本作庄。遵,字王元丰与浙本作正。下同。思。(阆中人也。)
□□,徐州【牧】〔刺史〕依《巴志》改。严羽,字子翼。(王思子也。)
□□,长安令王伟卿。(王思友,见《王思传》。)此目各本皆无也字。
政事,大司农玄贺,字文和。(宕渠人也。)
将略,大鸿胪庞雄,字宣孟。(宕渠人也。)
政事,幽州刺史冯焕。(宕渠人也。)
明略,使持节、车骑将军冯绲,字鸿卿。(焕子。)元丰、刘、李、《函》本此下有「宕渠人也」四字。张、吴、何、王、浙、石本同,但无也字。钱写本与廖本无。承上目当删此诸字。
□□,降虏都《后汉书》作校。尉冯【元】〔允,〕各本作元。《后汉书》作允。按其字,当作允。字公信。(绲弟。)
□□,尚书郎冯遵,字文衡。(【元】〔允〕子。)
政事,司隶校尉陈禅,字纪山。(安汉人也。)
□□,汉中太守陈澄。(禅子。)《函海》注云:「李本,子误字字。」
□□,别驾从事陈实,《后汉书?陈禅传》作「曾孙宝」。字盛先。(澄孙也。与王文表为友。)刘本此注,澄误登,「王文表」脱文字。
思防,治中从事依《后汉书》当作北宫卫士令。杨仁,字文义。(阆中人也。)
志士,荆州刺史龚调,字叔侯。(安汉人也。)
忠贞,魏郡太守赵晏,字平仲。(安汉人也。)
筹画,益州太守李颙,字德卬。(垫江人也。〔见〕按下目例当补。《汉书》及《巴《函海》本此下有志字。他本无。耆旧传》。)张、吴、何、王、浙、石本,传字作也。
□□,汝南太守谒焕,字阙。元丰及廖本「字阙」二字作大字。钱、张、刘、李、《函》本「阙」作小字,连注文。吴、何、王、浙、石本无此二字。下同。(江州人也。吴、何、王、浙、石本作「垫江人」,当误。见《汝南记》。)旧各本作纪。廖本独作记。
□□,度辽将军、桂阳太守然《函海》注云:「《巴志》作李。」温,字阙。(江州人。见《巴耆旧传》。)
美化,越巂太守张翕,字叔阳。(安汉人也。)
□□,越巂太守张璊。(翕子也。太守王堂察举孝廉。)钱、《
函》本王字作三。《函海》并注云:「刘、吴、何、李本三字作王。」
至孝,上蔡令赵邵,字泰伯。(阆中人也。)
孝子,严永。元丰本此下空三格接写「名儒陈髦」,依次下同。钱写本空二格,张本空二格。他各本提行。依次下同。
名儒,陈髦。
隐士,黄错。(右三人,巴元丰本作邑。钱写作巳。郡太守王堂所进,失其官位。见《堂传》。)张、刘、李本此注另行大字。他各本小字双行。
□□,巴郡太守龚杨,张、吴、何、王、浙、石本作阳。字阙。(垫江人。)此下八人各本俱无也字。
□□,茂才孟彪。(江州人。右并王文表荐。)元丰与廖本荐字上无所字。他各本有。此目当移在黎景下,王澹前。其注文「右并王文表荐」六字,当移在王澹目。旧钞者讹乱也。说在注释。
□□,日南太守黎景,字阙。(垫江人。)此目当在孟彪前。
□□,茂才王澹。(阆中人也。〔右并王文表荐〕,见《文表传》。)各本文表上无王字。当为上文有「王文表」之证。
文学,【掾】〔荆州刺史〕龚策。《函海》注云:「《巴志》作荣。」(垫江人。)
□□,桂阳太守李温。(宕渠人。)
□□,户曹掾赵芬。(宕渠人。)
□□,上庸《函海》注云:「《巴志》作谷。」太守陈宏。元丰与廖及他清代刻本俱作宏,不加讳号。钱、张、刘、吴本作弘。(安汉人。见《巴纪》。)何、王、石三本作《巴志》。
忠义,宕渠主簿曲庾。(宕渠人也。)
忠义,吴、何、王、石本无此二字。浙本挤补。宕渠主簿冯湛。(宕渠人也。)
烈士,郝伯都。(阆中人也。)
右三十【九】〔五〕元丰、钱、刘、李、廖本作九。他各本作五。《函海》注云:「元作九。」人〔在〕吴、何本有在字。元丰、钱、张、刘、李、《函》、廖本无。浙本原有,又剜空。后汉。(司隶校尉程乌等,失其事,不录。)十二字各本双行小字。
义烈,江阳太守程畿,字季默。(阆中人也。)
□□,程祁,字公〔弘〕。(畿子也。)
□□,杨汰,字季儒。(巴郡人。)旧各本此文小字,下空格连韩俨。同样又连黎韬,三人一行。廖本皆提行。
□□,韩俨。(巴西人。)
□□,黎韬。(巴西人。三人见《杨文然传》。)
壮烈,将军严颜。(临江人。元丰、钱、刘、李、《函》本有也字。廖及他本无。见《张飞传》。)
玄贞,元丰、廖、浙三本作贞。他各本作●或真。征士周舒,字叔布。(阆中人也。)
文学,儒林校尉周群,字仲直。(舒子也。)
□□,博士周巨。(群子也。)
雅重,车骑将军、育阳景侯黄权,字公衡。(阆中人。在魏。仪同三司。)顾广圻校稿云:「按,车骑将军、育阳景侯,此入魏事。」
□□,尚书郎黄崇。(权子也。)
勇壮,折冲将军、西陵太守甘宁,字兴霸。(临江人。仕吴。)
政事,镇南大将军、元丰本无军字。彭乡亭侯元丰本无亭字。马忠,字德信。(阆中人也。)
将略,镇北大将军、字汉侯王平,字子均。(宕渠人。)
果壮,左将军、宕渠侯勾扶,旧各本作句扶,廖本作勾。字孝兴(汉昌人【也】。见《王平传》。)元丰本无王字。
将略,荡寇将军、关内侯张嶷,字伯岐。(南充国人也。)
□□,尚书仆射姚?,字子绪。(阆中人。见《杨【义】〔羲〕刘、李、《函》本作仪。他各本作义。俱讹,当作羲。传》,《诸葛亮廖本有亮字。他各本无。故事》也。)后九字,元丰本无。他各本并有。盖李所加。顾广圻校稿云:「见陈寿《辅臣赞注》。在马勋马参下。延熙五年卒,在所赞之后。」
□□,别驾从事马勋,字盛衡。(阆中人。见《季汉辅臣【传】〔赞〕》。)元丰与钱写本辅字作轴。何、王、浙、石本脱季字。又末字,各本皆作传。当作赞。兹改。
□□,尚书马参,《三国志》作齐。字承伯。(阆中人。见《蜀书》。)各本注文同作「见《蜀书》」。顾广圻校稿批云「《辅臣赞》」。
□□,越巂太守龚禄,字德绪。(安汉人。父谌,犍为太守,见《巴纪》。)
□□,镇军将军龚皦,字德光。(禄弟也。)顾广圻校稿眉批云:「今《辅臣赞注》作衡者非。当依此订。」谓皦字是也。
□□,徵士譙?,字榮始。(西充国人也。周父。)
渊通,散骑常侍、城阳《蜀志》作阳城。亭侯谯周,字允南。(
?子。在元丰本无在字。刘氏光禄大夫。)
右二十三人在刘氏三国之世。
〔贞烈〕,马妙祈吴、何、王、浙、石本作祁。妻义。(贞烈)。元丰、钱、刘、李、《函》、浙本侧注「贞烈」二字。其下空四格或二格接下二人。张、廖二本「贞烈」二字比肩。各本皆每行列女二人。惟廖本人皆提行。兹按:「贞烈」为品题字,例在目首。当移。下二人同。
〔贞烈〕,赵【云】〔曼〕《巴志》作曼,《御览》引《益部耆旧传》作蔓。君妻华。(贞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