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三国史记
三国史记
五零卷列传一零弓裔零九
○<昌瑾>{初}不知有文,及见之,谓非常,遂告于王。王命有司,与<昌瑾>物色求其镜主,不见。唯于< 飒寺>佛堂,有鎭星塑像,如其人焉。王叹异久之,命文人<宋含弘><白卓><许原>等解之。
<含弘>等相谓曰:"上帝降子于辰马者,谓<辰韩><马韩>也。二龙见,一藏身靑木,一显形黑金者,靑木,松也,<松岳郡>人,以龙为名者之孙,今波珍 侍中之谓欤。黑金,铁也,今所都<铁圆>之谓也。今主上初兴于此,终灭于此之验也。先操鸡后搏鸭者,波珍 侍中先得<鸡林>,后收<鸭绿>之意也。"
五零卷列传一零弓裔一零
○<&宋含{宋含弘}>等相谓曰:"今主上,虐乱如此,吾辈若以实言,不独吾辈为 ,波珍 亦必遭害。" 饰辞告之。王凶虐自肆,臣寮震惧,不知所措。夏六月,将军<弘述><白玉><三能山><卜沙贵>,此,<洪儒><裴玄庆><申崇谦><卜知谦>之少名也。四人密谋,夜诣<太祖>私第,言曰:"今主上,淫刑以逞,杀妻戮子,诛夷臣寮。苍生涂炭,不自聊生。自古废昏立明,天下之大义也。请公行<汤><武>之事。"<太祖>作色拒之曰:"吾以忠纯自许,今虽暴辞{乱},不敢有二心。夫以臣替君,斯谓革命。予实否德,敢效<殷><周>之事乎?"
五零卷列传一零弓裔一一
○诸将曰:"时乎不再来,难遭而易失。天与不取,反受其咎。今政乱国危,民皆疾视其上如仇雠。今之德望,未有居公之右者。况<王昌瑾>所得镜文如彼,岂可雌伏,取死独夫之手乎?"夫人<柳>氏闻诸将之议, 谓<太祖>曰:"以仁伐不仁,自古而然。今闻众议,妾犹发愤,况大丈夫乎?今群心忽变,天命有归矣。"手提甲领进<太祖>,
诸将扶卫<太祖>出门,令前唱曰:"<王>公已举义旗。"于是,前后奔走,来随者不知其几人。又有先至宫城门,鼓 以待者,亦一万余人。王闻之,不知所图, 微服逃入山林,寻为<斧壤>民所(+害)。<弓裔>起自<唐><大顺>二年,至<朱梁><贞明>四年,凡二十八年而灭。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一
○<甄萱>,<尙州><加恩县>人也。本姓<李>,后以<甄>为氏。父<阿慈介>,以农自活,后起家为将军。初<萱>生孺褓时,父耕于野,母饷之,以儿置于林下,虎来乳之,乡党闻者异焉。及壮,体貌雄奇,志气倜 不凡。从军入王京,赴西南海防戍,枕戈待敌,其勇气恒为士卒先,以劳为裨将。<唐><昭宗><景福>元年,是<新罗><眞圣王>在位六年。嬖竖在侧,窃弄政柄,纲纪紊弛,加之以饥馑,百姓流移,群盗蜂起。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二
○于是,<萱>窃有 心,啸聚徒侣,行击京西南州县。所至响应,旬月之间,众至五千人。遂袭<武珍州>自王,犹不敢公然称王。自署为<新罗>西面都统指挥兵马制置持节都督全武公等州军事行<全州>刺史兼御史中丞上柱国<汉南郡>开国公食邑二千户。是时,<北原>贼<良吉{梁吉}>雄强,<弓裔>自投为麾下。<萱>闻之,遥授<良吉{梁吉}>职为裨将。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三
○<萱>西巡至<完山州>,州民迎劳。<萱>喜得人心,谓左右曰:"吾原三国之始,<马韩>先起,后<赫世>勃兴,故<辰><卞>从之而兴。于是,<百济>开国<金马山>六百余年。<摠章>中,<唐><高宗>以<新罗>之请,遣将军<苏定方>,以船兵十三万越海。<新罗><金庾信>卷土,历<黄山>至<泗 {泗 }>,与<唐>兵合攻<百济>灭之。今子{予}敢不立都于<完山>,以雪<义慈>宿愤乎?"遂自称<后百济>王。设官分职,是<唐><光化>三年,<新罗><孝恭王>四年也。遣使朝<吴越>,<吴越>王报聘,仍加检校大保{太保},余如故。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四
○<天复>元年,<萱>攻<大耶城>不下。<开平>四年,<萱>怒<锦城>投干{于}<弓裔>,以步骑三千围攻之,经旬不解。<干化>二年,<萱>与<弓裔>战于<德津浦>。<贞明>四年戊寅,<铁圆京>众,心忽变,推戴我<太祖>卽位。<萱>闻之,秋八月,遣一吉 <闵 {闵 }>称贺,遂献孔雀扇及<地理山>竹箭。又遣使入<吴越>进马,<吴越>王报聘,加授中大夫,余如故。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五
○六年,<萱>率步骑一万,攻陷<大耶城>,移军于<进礼城>。<新罗>王遣阿 <金律>,求援于<太祖>,<太祖>出师,<萱>闻之,引退。<萱>与我<太祖>阳和而阴克。<同光>二年秋七月,遣子<须弥强{须弥康}>,发<大耶><闻韶>二城卒,攻<曹物城>。城人为<太祖>固守且战,<须弥强{须弥康}>失利而归。八月,遣使献 马于<太祖>。三年冬十月,<萱>率三千骑,至<曹物城>,<太祖>亦以精兵来,与之 。时<萱>兵锐甚,未决胜否。<太祖>欲权和以老其师,移书乞和,以堂弟<王信>为质,<萱>亦以外甥<眞虎>交质。
十二月,攻取<居昌>等二十余城。遣使入<后唐>称藩,<唐>策授检校大尉{太尉}兼侍中判<百济>军事,依前持节都督全武公等州军事行<全州>刺吏海东四面都统指挥兵马制置等事<百济>王,食邑二千五百户。四年<眞虎>暴卒,<萱>闻之,疑故杀,卽囚<王信>狱中,又使人请还前年所送 马,<太祖>笑还之。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六
○<天成>二年秋九月,<萱>攻取<近品城{近 城}>,烧之。进袭<新罗><高郁府>,逼<新罗>郊圻。<新罗>王求救于<太祖>。冬十{九}月,<太祖>,将出师援助,<萱>猝入<新罗>王都。时王与夫人嫔御出游<鲍石亭>,置酒娱乐。贼至狼狈不知所为,与夫人归城南离宫。诸侍从臣寮及宫女伶官,皆陷没于乱兵,<萱>纵兵大掠,使人捉王,至前 之,便入居宫中,强引夫人乱之,以王族弟<金傅>嗣立,然后虏王弟<孝廉>宰相<英景>,又取国帑珍宝兵仗。子女百工之巧者,自随以归。<太祖>以精骑五千,要<萱>于<公山>下大战,<太祖>将<金乐><崇谦>死之,诸军败北<太祖>,仅以身免。<萱>乘胜取<大木郡>。<契丹>使<裟姑><麻 >等三十五人来聘。<萱>差将军<崔坚>,伴送<麻 >等,航海北行,遇风至<唐><登州>,悉被戮死。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七
时<新罗>,君臣以衰季,难以复兴,谋引我<太祖>结好为援。<甄萱>自有盗国心,恐<太祖>先之。是故,引兵入王都作恶。故十二月日寄书<太祖>曰:
"昨者国相<金雄廉>等,将召足下入京,有同鳖应 声。是欲 披 翼,必使生灵涂炭,宗社丘墟。{仆}是用先着祖鞭,独挥韩钺,誓百寮如 日,谕六部以义风。不意奸臣遁逃,邦君薨变。遂奉<景明王>之表弟<献康王{宪康王}>之外孙,劝卽尊位。再造危邦,丧君有君,于是乎在。足下勿详忠告,徒听流言,百计窥 ,灸{多}方侵扰,尙不能见仆马首,拔仆牛毛。冬初,都头<索湘>,束手于<星山>阵下;月内,左将<金乐>,曝骸于<美理寺>前。杀获居多,追擒不少。强羸若此,胜败可知。所期者,挂弓于<平壤>之楼,飮马于<浿江>之水。然以前月七日,<吴越>国使<班>尙书主{至},传王诏旨:知卿与<高丽>,久通欢好,共契邻盟,比因质子之两亡,遂失和亲之旧好,互侵疆境,不 干戈,今专发使臣,赴卿本道,又移文<高丽>,宜各相亲比,永孚于休。仆义笃尊王,情深事大。及闻诏谕,卽欲祗承,恒{但}虑足下,欲罢不能,困而犹鬪。今录诏书寄呈,请留心详悉!且 { }迭惫,终必贻讥,蚌鹬相持,亦为所笑。宜迷复之为戒,无后悔之自贻。"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八
○三年正月,<太祖>答曰:"伏奉<吴越>国通和使,<班>尙书所传诏书一道,兼蒙足下辱示长书叙事者。伏以华 肤使,爰致制书,尺素好音,兼承敎诲。捧芝检而虽增感激,鬪{辟/开}华 而难遣嫌疑。今托回轩,辄敷危枉{ }。仆仰承天假,俯迫人推。过 将帅之权,获赴经纶之会。顷以三韩厄会,九土凶荒。黔黎多属于<黄巾>,田野无非于赤土。庶几 风尘之警,有以救邦国之灾。爰自善邻,于焉结好。果见数千里农桑乐业,七八年士卒闲眠。及至酉年,维时阳月,忽焉生事,至于交兵。足下始轻敌,以直前,若螳 { 螂}之拒辙,终知难而勇退,如蚊子之负山,拱手陈辞,指天作誓,今日之后,永世欢和,苟或 盟,神其 矣。仆亦尙止戈之武,期不杀之仁,遂解重围,以休疲卒,不辞质子,但欲安民。此则我有大德于南人也,岂谓 血未干,凶威复作,蜂 之毒,侵害于生民,狼虎之狂,为梗于畿甸,<金城>窘忽,黄屋震惊。仗义尊<周>,谁似<桓><文>之覇。乘间谋<汉>,唯看<莽><卓>之奸。致使王之至尊,枉称子于足下,尊卑失序,上下同忧,以为非有元辅之忠纯,岂得再安于社稷?以仆心无匿恶,志切尊王,将援置于朝廷,使扶危于邦国。足下见毫厘之小利,忘天地之厚恩,斩戮君王,焚烧宫阙, 卿七{士},虔刘士民,姬姜则取以同车,珍宝则夺之, 载。
元恶浮于<桀><纣>,不仁甚于镜{ }枭。仆怨极崩天,诚深却日。誓效鹰 之逐,以申犬马之勤。再举干戈,两更槐柳。陆击则雷驰电击,水攻则虎搏龙腾。动必成功,举无虚发。逐<尹 {尹卿}>于海岸,积甲如山。擒<邹造>于城边,伏尸蔽野。<燕山郡>畔,斩<吉奂>于军前。<马利城>边,戮<随 >于纛下。拔<任存>之日,<邢积>等数百人捐躯。破<淸川{淸州}>之时,<直心>等四五辈授首。<桐薮>望旗而溃散,<京山>衔璧以投降。<康州>则自南而来(+归),<罗>府则自西移属。侵攻若此,收复宁遥?必期< 水>营中,雪<张耳>千般之恨,<乌江>岸上,成<汉王>一捷之功。竟息风波,求淸 海。天之所助,命欲何归?况承<吴越>王殿下,德洽包荒,仁深字小,特出纶于丹禁,谕 难于靑丘,旣奉训谋,敢不尊奉?若足下 {祗}承睿旨,悉 凶机,不惟副上国之仁恩,抑可绍海东之絶緖。若不过而能改,其如悔不可追。"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零九
○夏五月<萱>潜师袭<康州>,杀三百余人,将军<有文>生降。秋八月,<萱>命将军<官昕>,领众筑<阳山>。<太祖>命<命旨城>将军<王忠>,击之,退保<大耶城>。冬十一月,<萱>选劲卒,攻拔<缶谷城>,杀守卒一千余人,将军<杨志><明式>等生降。四年秋七月,<萱>以甲兵五千人,攻<义城府>,城主将军<洪术>战死。<太祖>哭之恸曰:"吾失左右手矣。"<萱>大举兵,次<古昌郡><甁山>之下,与<太祖>战,不克,死者八千余人。翌日,<萱>聚残兵,袭破<顺州城>。将军<元逢>不能御,弃城夜遁,<萱>虏百姓,移入<全州>。<太祖>以<元逢>前有功宥之。改<顺州>,号<下枝县>。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一零
○<长兴>三年,<甄萱>臣< 直>,勇而有智略,来降<太祖>。<萱>收< 直>二子一女,烙断股筋。秋九月,<萱>遣一吉 <相贵>,以舡兵入<高丽><礼城江{礼成江}>,留三日,取<盐><白><贞>三州船一百 焚之,捉<猪山岛>牧马三百匹而归。<淸泰>元年春正月,<萱>闻<太祖>屯<浑州{运州}>,遂简甲士五千至。将军<黔弼>,及其未阵,以劲骑数千突击之,斩获三千余级。<熊津>以北三十余城,闻风自降。<萱>麾下术士<宗训>医者<训谦>勇将<尙达><崔弼>等降于<太祖>。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一一
○<甄萱>多娶妻,有子十余人。第四子<金刚>,身长而多智,<萱>特爱之,意欲传其位。其兄<神剑><良剑><龙剑>等知之,忧闷。时<良剑>为<康州>都督,<龙剑>为<武州>都督,独<神剑>在侧。伊 <能奂>,使人往<康><武>二州,与<良剑>等阴谋。至<淸泰>二年春三月,与波珍 <新德><英顺>等,劝<神剑>,幽<萱>于<金山>佛宇,遣人杀<金刚>。<神剑>自称大王,大赦境内。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一二
○其敎书曰:"<如意>特蒙宠爱,<惠帝>得以为君,<律成{建成}>滥处元良,<太宗>作而卽位,天命不易,神器有归。恭惟:大王神武超伦,英谋冠古。生丁衰季,自任经纶,徇地三韩,复邦<百济>,廓淸涂炭,而黎元安集,鼓舞风雷,而迩遐骏奔,功业几于重兴。智虑忽其一失,幼子钟爱,奸臣弄权,导大君于<晋><惠>之昏,陷慈父于<献公>之惑,拟以大宝授之顽童。所幸者上帝降衷,君子改过,命我元子,尹兹一邦。顾非震长之才,岂有临君之智?兢兢栗栗,若蹈 渊,宜推不次之恩,以示惟新{维新}之政,可大赦境内,限<淸泰>二年十月十七日昧爽以前,已发觉未发觉,已结正未结正,大 已下,罪咸赦除之,主者施行!"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一三
○<萱>在<金山>三朔,六月,与季男<能乂>女子<衰福{哀福}>嬖妾<姑比>等逃奔<锦城>,遣人请见于<太祖>。<太祖>喜,遣将军<黔弼><万岁>等,由水路劳来之。及至,待以厚礼,以<萱>十年之长,尊为尙父,授馆以南宫,位在百官之上。赐<杨州>,为食邑,兼赐金帛蕃缛奴婢各四十口内廐马十匹。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一四
○<甄萱>壻将军<英规>,密语其妻曰:"大王勤劳四十余年,功业垂成。一旦,以家人之祸,失地,投于<高丽>。夫贞女不事二夫,忠臣不事二主。若舍己君以事逆子,则何颜以见天下之义士乎?况闻<高丽>王公,仁厚勤俭,以得民心,殆天启也,必为<三韩>之主, 致书以安慰我王,兼殷勤{懃}于王公,以图将来之福乎?"其妻曰:"子之言是吾意也。"
五零卷列传一零甄萱一五
○于是,<天福>元年二月,遣人致意,遂告<太祖>曰:"若举义旗,请为内应,以迎王师。"<太祖>大喜,厚赐其使者而遣之,兼谢<英规>曰:"若蒙恩一合,无道路之梗,则先致谒于将军,然后升堂拜夫人。兄事而姉尊之,必终有以厚报之。天地鬼神,皆闻此言。"夏六月,<萱>告曰:"老臣所以投身于殿下者,愿仗殿下威棱,以诛逆子耳。伏望大王借以神兵,歼其贼乱,则臣虽死无憾。"<太祖>从之,先遣太子<武>将军<述希>,领步骑一万,趣<天安府>。秋九月,<太祖>率三军,至<天安>,合兵进次<一善(+郡)>,<神剑>以兵逆之。甲午,隔<一利川>,相对布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