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梁太祖开平四年十月,滑、宋、许、亳水。
後唐庄宗同光二年秋,水灾。 三年七月,洛水泛涨,坏天津桥,漂近河庐舍,舣舟为渡,覆没者日有之。邺都奏,御河涨,於石灰窑口开故河道,以分水势。巩县河决,注仓敖。 明帝长兴三年七月,诸州大水,宋、亳、颍尤甚。晋高祖天福四年七月,西京大水、伊、洛、、涧皆溢,坏天津桥。八月,河决博平,甘陵大水。 六年九月,河决於滑州,一溉东流,居民登邱家,为水所隔,诏所在发舟船以救之。兖州、濮州界,皆为水所漂溺。兖州奏,河水东流,阔七十里,水势南流,入沓河、扬州、河界,出帝开运元年六月,黄河、洛河泛溢,坏堤堰;郑州原武、荥泽县界河决。周太祖广顺二年七月,暴风雨,京师水深二尺,坏墙屋不可胜计,诸州皆奏大雨,所在河渠泛溢害稼。 三年六月,诸州大水,襄州汉江涨溢,坏羊马城,大城内水深一丈五尺,仓库漂尽,居人溺者甚众。
宋太祖建隆元年十月,棣州河决,坏厌次、商河二县居民庐舍田畴。 二年,宋州汴水溢;孟州河溢,坏堤;蔡州大霖雨,道路行舟,襄州汉水涨溢数丈。四年八月,齐州河决。 乾德二年四月,扬州广陵、扬子等县潮水害民田。七月,泰州山水暴涨,坏居民庐舍数百区,牛畜死者甚众。 三年七月,蕲州大雨,水,坏居民庐舍;开封府河溢阳武,塞县门;河中府、孟州并河涨,孟州坏沾军营、民舍数百区,河中坏石台百馀步;澶州河坏是,毁护岸石百八十步,又溢於郓州,坏民田;泰州湖溢,损盐城县民田;淄州济水并清河溢,害邹平、高苑县民田。 四年四月,郓州东阿县河溢,损民田数百顷;澶州观城县河决,坏居民庐舍,注大名。又滑州灵河县堤坏,水东注卫南县境及曹州南华县城。又七月,郑州荥泽县河南北堤坏。又八月,宿州汴水溢,坏堤;淄州青河水溢,坏高苑县城,溺数百家及邹平县田畴民舍;泗州淮溢;衡州大雨,水,月馀。 五年,卫州河溢,毁州城,没溺者众,城中水深五尺。 开宝元年六月,州府二十三大雨,水,江河溢,坏民田、庐舍。 二年二月,车驾驻跸潞州,积雨累日未止。七月,宋州下邑县河水决。九月,京师大雨霖,是岁青、蔡、宿、淄、宋州水及雹,害夏苗;真定府、澶滑泽博齐颍蔡陈宋亳宿许州水,害秋苗。 三年,郑、澶、滑、郓、淄、济、虢、蔡、解、徐、岳州水灾,害民田。 四年六月,汴水决宋州熟县济阳镇;又郓州河及汶水、清河皆溢,注东阿县及陈空镇,坏仓库、民舍;郑州河决原武县;蔡州淮及白露、舒、汝、庐、颍五水并涨,坏庐舍及民田。七月,青、齐州水,伤田。 五年五月,京师雨,连旬不止;河决澶州濮阳县;河南、河北诸州皆言大雨霖;绛、和、庐、寿州大水。六月,河又决开封府阳武县之小刘村;宋州、郑州并汴水决;忠州江水涨二百尺。 六年六月,郓州河决杨刘口;怀州河决获嘉;颍州淮、氵卑水溢,氵民舍、田畴甚众。七月,贝州历亭县御河决,单、濮州并大雨,水,坏州廨、仓库、军营、民舍。是秋,大名府、宋亳淄青汝澶滑州并水,伤田。 七年四月,卫、亳州水。泗州淮暴涨入城,坏居民五百家;相州安阳河涨,坏居民庐舍数百区。 八年五月,京师大雨,水;濮州河决郭龙村。六月,澶州河决顿邱县;沂州大雨,水入城,坏民居舍、田畴。 九年三月,京师大雨,水;秋又霖雨。淄州水,害田。 太宗太平兴国二年六月,孟州河溢;又涨於澶州,坏英公村堤三十步;陕州坏浮梁,失舟十五;开封府汴水溢,坏大灵是,浸害民田;忠州江涨、二十五丈;又兴州江涨,毁栈道四百馀;郑州管城县焦肇水暴涨,逾京水;濮州大水,害民田凡五千七百四十三户;颍州颍水涨,坏城门、军营、民舍。七月,集州江涨,嘉川县民十三户。是岁,道州春霖雨不止,平地水二丈馀。 三年五月,怀州河决获嘉县,北注;又汴水决宋州宁陵县境。六月,泗州淮涨,溢入南城,汴水又涨一丈,塞州北门。十月,滑州灵河已塞复决。 四年三月,河南府洛水涨七尺五寸,坏民舍;泰州雨,水,害禾稼;宋州河涨宋城县;卫州河决汲县,坏新场堤。八月,梓州江涨,坏阁道、营舍。又九月,澶州河涨,陷浮梁上囤十六;郓州清、汶二水涨,坏东阿县民田。五年五月,京师连旬雨不止;颍州颍水溢,坏堤及民舍;徐州白沟河溢入州城。七月,复州江水涨,毁民舍,是塘皆坏。 六年,河中府河涨,陷连堤,溢入城,坏军营七所、民舍百馀区。、延、宁州并三河水涨,溢入州城。州坏军营,延州坏仓库、军民庐舍千六百区,宁州坏州城五百馀,堵军营神祠民舍五百二十区。七年三月,京兆府渭水涨,坏浮梁,溺者五十四人。四月,耀、密、博、卫、常、润州水,害禾稼。六月,均州水、均水、汉江并涨,坏民居,人畜死者甚众;汉阳军江水涨五丈馀。七月,大名府御河涨,坏范济口;南剑州江州水涨,坏居人庐舍一百四十馀区;京兆府咸阳县渭水涨,坏浮梁,工人溺死五十四人。九月,梧州江水涨三丈,入城,坏仓廪及民庐舍。又十月,河决怀州武陟县,害民田。 八年五月,河大决滑州房村,径澶、濮、曹、济诸州,浸民田,坏居人庐舍,东南流入淮。六月,陕州河水涨,坏浮梁;又永定涧水涨,坏民舍、军营千馀区;河南府澍雨,洛水涨五丈馀,坏巩县官署、军营、民舍殆尽;、洛、伊、四水暴涨,坏京城官署、军营、寺观、祠庙、民舍万馀区,溺死者以万计;又坏河清县丰饶务仓库、军营、民舍千馀区,夔州江水涨七尺。七月,祚州资河涨,溢入城,坏军营民舍百馀区;雄州易水涨一丈三尺,坏民庐;州河水涨,溢入城,坏官寺、民舍四百馀区;荆门军长林县山水暴涨,坏民居舍五十一区,凡五十六人溺死。八月,徐州清河水涨丈七尺,溢出是,塞州三面门以御之。九月,宿州睢水涨,民舍六十里。是夏及秋,开封、浚仪、酸枣、阳武、封邱、长垣、中牟、尉氏、襄邑、雍邱等县河水害田。 九年七月,嘉州江水暴涨,坏官署、民舍,溺死者千馀人。又八月,延州南北两河涨,溢入东西两城,坏官寺、民舍;淄州霖雨,孝妇河涨溢,坏官寺、民舍,漂溺人畜;澶州河涨,坏民田;孟州河涨,断浮梁,损民田;雅州江水涨九丈,坏民庐舍;新州江涨,入南寨,坏军营。 雍熙二年七月,朗州江溢,害稼。 三年六月,寿州大水。 端拱元年五月,英州江水涨五丈馀,坏民田及庐舍数百区。七月,磁州漳滏二水涨,淳化元年六月,吉州大雨,江涨丈三尺,漂坏民田、庐舍;蕲州黄梅县堀口湖水涨,坏民田、庐舍都尽;江州江水涨二丈八尺。七月,洪州江水涨,坏州城三十堵及民庐舍二千馀区,漂二千馀户;秦州陇城县大雨,坏官私庐舍殆尽,溺死者百三十七人。 二年四月,京兆府河水涨,坏咸阳县浮梁,漂舰十七。六月乙酉,汴水溢於浚仪县,坏连是,浸民田,上亲临视,督卫士塞之。辛卯,又决於宋州宋城县;博州大霖雨,河涨溢,坏民庐舍八百七十区;亳州河水溢,东流民田,坏庐舍。七月,齐州明水涨,坏黎济寨城百馀堵;许州沙河溢;雄州唐河水涨,害民田殆尽;嘉州江涨丈八尺,溢入州城,毁民舍;复州蜀、汉二江水涨,坏民田、庐舍。九月,邛州蒲江等县山水暴涨,坏民舍七十区,死者七十九人。是秋,荆南北路江水注溢,浸田亩甚众。 三年七月,河南府洛水涨,坏七里、镇国二桥;又山水暴涨,坏丰饶务官舍、民居,溺死者二百四十人。十月,商州上津县大雨,河水溢,坏民舍,溺者三十七人。 四年六月,陇城县大雨,牛头河涨二十丈,没溺居人庐舍。七月,京师大雨,十昼夜不止,朱雀、崇明门外积水尤甚,军营、庐舍多坏。九月,澶州河水涨,冲陷北城,坏居民庐舍、官署、仓库殆尽,民溺死者甚众;梓州元武县涪江涨二丈五尺,壅决,流入州城,坏官私庐舍万馀区,溺死者甚众。是秋,陈、颍、宋、亳、许、蔡、徐、濮、澶、博州霖雨,秋稼多败。十月,澶州河决,西北流入御河,浸大名府城,知州赵昌言壅城门御之。五年秋,开封府、宋亳陈颍泗寿邓州雨水害稼。 至道元年四月甲辰,京师大雨雷电,道上水数尺。 二年六月,河南府、涧、洛三水涨,坏镇国桥。七月,建州溪水涨,溢入州城内,坏仓库、民舍万馀区;郓州河水涨,坏连是四处;宋州河决熟县。闰七月,陕州河涨,漂大树,坏浮梁,失连舰。是月,广南诸州并雨水。 真宗咸平元年正月,昭州雨霖,害民田,溺死者百五十七人;齐州清、黄河溢,坏田庐。 二年十月,潭州山水溢,坏民舍千馀区,民黄等十家俱溺死。 三年三月,梓州江水涨,坏民田。五月,河决郓州王陵埽。七月,洋州汉水溢,民多有溺死者。 四年七月,同州ㄜ谷水溢夏阳县,民溺死者数十人。 五年二月,雄霸瀛深沧州、乾宁军水,溢害民田。六月,京师大雨,漂坏庐舍,民有厌死者;积潦浸道路,自朱雀门东抵宣化门尤甚,皆注惠民河,河复涨,溢军营多坏。 景德元年九月,宋州汴水决,浸民田,坏庐舍;河决澶州横陇埽等。 二年六月,宁州山水溢,坏民舍、军营,多溺死者。三年七月,应天府汴水决,南注亳州,合浪宕渠东入於淮。 四年五月,郑州索水涨,高四丈许,漂荥阳县居民四十二户,有溺死者。六月,邓州江水暴涨;南剑州山水溢,漂溺居人。七月,河溢澶州,坏王八埽。 大中祥符元年六月,开封府尉氏县惠民河决。 二年七月,徐、济、淄、青州大水。八月,无为军大风雨拔木,坏城门、营垒、民舍,压溺千馀人;凤州大水,漂溺居民。十月,兖州霖雨,害稼;京畿惠民河决,坏民田。 三年五月辛丑,京师大雨,平地数尺,坏军营、民舍,多压死者,近畿积潦。六月,吉州、临江军并江水溢,害民田。九月,河决河中府白浮图村。 四年七月,江、洪、筠、袁州江涨,害民田,坏州城。八月,河决通利军,大名府御河水溢,合流坏府城,害民田,人多溺死者。九月,河溢於孟州温县;苏州吴江溢,坏民庐舍。十一月,楚、秦州潮水害田,民多溺死。 五年正月,河决棣州聂家口。七月,庆州淮安镇山水暴涨,漂溺居民。 六年六月,保安军积雨河溢,浸城垒,坏庐舍,判官赵震溺死,又兵民溺者凡六百五十人。 七年六月,泗州水溢害民田;河南府洛水涨;秦州定西寨山水暴涨,有溺死者。八月,河决澶州。十月,滨州河溢於安定镇。 九年六月,秦州独孤谷水涨,坏长道县盐官镇城桥及官廨、民舍共二百九十五区,溺死者六十七人。七月,延州洎定平、安远、寨门、栲栳四寨山水溢,坏是城。九月,雄、霸州界河溢;利州水漂栈阁万一千八百。 天禧三年六月,河决滑州城西南,漂没公私庐舍,死者甚众,历澶、濮、郓、济、单至徐州,与清河合,浸城壁,不没者四版。明年,既塞,六月,复决於西北隅。
●卷二百九十七 物异考三
○水灾
天圣四年六月丁亥,建州、剑州、邵武军大水,坏庐舍,溺人;庚寅,京师及河南府、郑州大水。九月,京东、江淮、两浙、福建诸州军雨,水,坏民庐舍。是岁,汴水决溢。 六年七月,江宁府、扬真润三州江水溢,坏庐舍;雄,霸州大水。八月,永兴军山水暴涨,溺死居民。是月河决王楚埽。 七年六月,河北大水。 明道二年,京师水,坏军营、府库。 景元年,泗州淮、汴溢。七月,澶州河决横陇埽。 三年,虔、吉等州水。 四年六月,杭州江潮溢,坏是千馀丈。八月,越州大水,漂溺居民。 宝元元年,建州水。 康定元年,滑州河溢。 庆历八年六月,河决澶州商胡埽。是岁,河北大水。 皇元年二月,河北黄、御二河决并,注於乾宁军;河朔频年水灾。 二年,镇定复大水,并边尤被其害。 三年七月,河决大名府馆陶县郭固口。 嘉元年六月,京师及京东西、河北水潦害民田;雨,坏社稷坛及官私庐舍数万区,城中系筏渡人。七月,京东西、荆湖北路水灾;淮水自夏秋暴涨,环浸泗水城。是岁,诸路江河决溢,河北尤甚,民多流亡。 六年,淮水溢。 英宗治平元年,京师、许蔡陈颍唐泗濠楚庐寿杭宣鄂洪施渝州、光化军俱有水灾。 二年八月庚寅,京师大雨,地上涌水,坏庐舍,漂人畜。 神宗熙宁元年秋,霸州山水涨溢,保定军大水,害稼,坏官私庐舍、城壁,漂溺居民。河决恩、冀州,漂溺居民。 二年八月,河决沧州饶安,漂溺居民,移县治於张为村;泉州大风雨,水与潮相冲泛溢,损田稼、官私庐舍。四年八月,金州大水,毁城,坏官私庐舍。 七年六月,熙州大雨,洮河溢;陕州大雨,漂溺陕、平陆二县。 八年四月,潭、衡、邵、道州江水溢,坏官私庐舍。 九年七月,太原府汾河夏秋霖雨,水大涨。十月,潮州海阳、潮阳二县海潮涨溢,坏庐舍,溺居民。 十年七月,河决曹村下埽,澶渊绝流,河南徙,又东汇於梁山、张泽泺,凡坏郡县四十五,官亭、民舍数万,田三十万顷;州漳河决,注城;大雨水,二丈河、阳河水湍涨,坏南仓,溺居民。 元丰元年,齐州章邱河水溢,坏公私庐舍、城壁,漂溺居民。舒州山水暴涨,浸官私庐舍。 四年四月,澶州临河县小吴河溢北流,漂溺居民。五月,淮水泛涨。七月,泰州海风驾大雨,漂浸州城,坏公私舍数千楹。 七年七月,河北东西路水;北京馆陶河溢,水入府城,坏官私庐舍。八月,赵、邢、、磁、相州河水溢,坏城郭、军营。是年,相州漳河决,溺临漳县居民;怀州黄、沁河泛溢。大雨。水。损稼。坏庐舍、城壁;磁州诸县镇,夏秋漳、滏河水溢;相州临漳县斛律口决,坏官私庐舍,伤田稼,损居民。 哲宗元八年,京畿、京东西、淮南、河北诸路大水。 绍圣元年,京畿、曹、濮、陈、蔡等州水,害稼。 元符元年,河北、京东等路大水。 二年六月,陕西、京西、河北大水,河溢,流漂人民、庐舍。 徽宗崇宁元年,京城水,坏庐舍,溺人。 大观元年夏,京畿大水,诏工部都水监疏导,至於八角镇;河北、京西河溢,漂溺民户。十月,苏、湖水灾。 二年秋,黄河决,陷没邢州钜鹿县。 三年七月,阶州久雨,江溢。四年夏,邓州大水,漂没顺阳县。 政和五年六月,江宁府、太平宣州水灾。八月,苏、湖、常、秀等诸郡水灾。 七年,瀛、沧州河水决,沧州城不没者三板,民死百馀万。 八年夏,江、淮、荆、浙诸路大水,民流移漂溺者众,分遣使者赈济。发运使任谅,坐不奏泗州坏官私庐舍等勒停。 宣和元年五月,大雨,水骤高十丈馀,犯都城,自西北牟冈连万胜门外马监,居民尽没。前数日,城中井皆浑,宣和殿後井水溢,盖水信也。至是,诏都水使者决西城索河是杀其势,城南居民冢墓俱被浸,遂坏籍田亲耕之稼。水至益猛,直冒安上、南薰诸门城守凡半月。巳而入汴,汴渠将溢,於是募人决下流,由城北入五丈河,下通梁山泺,乃平。十一月,东南州县水灾。 高宗绍兴二年闰四月,徽、严州水,害稼。三年七月丙子,泉州水,坏城郭、庐舍。 五年秋,西川郡国水。 六年冬,饶州雨,水,坏城四百六十馀丈。 十六年,潼川府东、南江溢,水入城,浸民庐。十八年八月,越、明、婺州水。 二十八年六月,兴利二州、大安军大雨,水,流民庐,坏桥栈,死者甚众。九月,江东、淮南数郡水;浙东,西沿江海郡县大风水;平江、绍兴、湖、常、秀、润为甚。 三十年五月,畿县於潜、临安、湖州安吉等三县山水暴出,漂民庐,坏田桑,人溺死甚众。 三十二年四月,淮水溢数百里,漂民田庐,死者甚众。六月,浙西郡县山涌暴水,漂民室,坏田覆舟。 孝宗隆兴元年八月,浙东、西州县大风水,越、苏、湖及崇德县为甚。 二年七月,苏、湖、常、秀、润、、宣、池、太平、广德、庐、和、光、寿春、无为及淮东郡皆大水浸城郭,坏庐舍、圩田、军垒,舟行廛市累日,人溺死甚众。越月,积阴苦雨,水患益甚。 乾道元年六月,常湖水坏圩田。 二年八月,温州大风,海涛流溢沿江民庐、盐场,覆舟溺死者二万馀人,江滨骼尚七千馀人。 三年六月,庐、舒、蕲州水,坏苗稼,漂人畜。七月,临安府天目山涌暴水,决临安县五乡民庐二百八十馀家,人多溺死。八月,上虞县、湖秀州水,坏民田庐。时积潦至於九月,禾稼皆腐;江东水溢於山,江西隆兴四县为甚。 四年七月,衢州大水,败城三百馀丈,漂民庐、孳牧,坏禾稼;江陵、建宁、绍兴、饶、信皆水。 五年夏秋,温、台凡三大风,水漂民庐,坏稼,溺人甚众,黄岩县为甚。 六年五月,苏、、宣、温、湖、秀、太平、广德大水,城市有深丈馀者,江西亦大水。 八年五月,吉、筠、临江、隆兴皆大水。六月,四川郡县大水,嘉、眉、邛、蜀、永康、金堂尤甚。 九年五月,严、吉、饶、信、池、太平、建康、隆兴、广德军水漂民居,坏圩田,分水县沙塞四百馀亩。六月,湖北郡县水。 晁熙元年七月,钱塘大风涛,决临安府江是一千六百六十馀丈,漂民居六百三十馀家。 三年八月,台州大风雨,海涛、溪流合激为大水,决江岸,坏民庐,溺人。是月,行都及浙东西、江东郡邑多水。 四年五月,建宁、福南剑大雨水,漂民庐数千家;钱塘江涛大溢,败是一百八十馀丈;明州濒海风,涛败是,漂没民田。九月,大风雨驾海涛,钱塘、馀姚、上虞、定海、鄞县败是溺人。 五年六月,阶州水,坏城郭;福州、兴化俱大水。 六年夏秋,衢、温、台、湖、秀、太平、宁国水,坏圩田,溺人。 八年五月,严州、绍兴府大水,流民舍,败是岸,腐禾稼;徽、江州亦水。 十年五月,信州、襄阳及江东西、浙东数郡水。秋,台州水。八月,雷州大风激海涛,没濒海民舍,溺人。九月,福、漳州大风雨,水暴至,濒海聚落、庐舍、人舟皆流入海,漳城半没。十一年四月,和州水。五月,阶州白江水溢,坏是及民舍,溺人。七月,明州大风雨,山水暴至,浸城覆舟杀人。 十二年六月,婺州水。是岁,鄂州水,浸民庐,自夏徂冬乃退。 十四年,汀州水。 十五年五月,淮甸大雨水,淮水溢,庐、濠、楚、无为、安丰、高邮、盱眙军皆漂民室,坏田稼;荆江溢,鄂州大水,漂民室三千馀家,复、岳、澧、江陵、常德、德安、汉阳皆水。至六月,建宁、隆兴、袁、抚临江皆水,圮民庐。 十六年五月,沅、靖州山水溢,沿江下辰州,常德府城没一丈五尺,漂民庐舍。六月,镇江、潼川俱水,溢坏民庐及田。 光宗绍熙二年五月,建宁水,福州水,浸城属县,漂没民庐;利州、潼川,嘉陵江暴涨,兴州、绵、果、合、金、龙、汉、崇庆、怀安、右泉、大安俱有水患,民溺死甚众。 三年五月,常德府水,浸民田庐;徽、宣、池、广德皆水。七月,台州、襄阳、江陵、荆门、复州俱水,镇江水,损稼。 四年,安丰、绍兴宁国、广德、筠州水,害稼;兴国、赣州、江州、江陵皆水。七月,临江、隆兴、吉州水,圮民庐。自夏及秋,江西九州三十七县皆水。兴化风激海涛,没田庐。 五年五月,池州、宁国太平、绍兴皆水。八月,行都及明台温严常、平江镇江、宁国、江阴、常德皆水。 宁宗庆元元年六月,台州诸县大风雨,山洪涛并作,没田庐无算。 二年秋,浙东郡国大水。 三年九月,绍兴、婺州水,害稼。 五年秋,台、温、衢、婺水,漂庐溺人。 六年五月,严、衢、婺、饶、信、徽、南剑、建宁及江西郡国皆大水,自庚午至甲戌,漂民庐,害稼。 嘉泰二年七月,汀州、建宁、福州、南剑及江西郡邑水,害苗稼。 开禧元年九月,淮、汉水溢荆襄。 二年五月,婺州东阳山崩洪,漂聚落五百四十馀所,湮田二万馀顷。三年,江、浙、淮郡县水,鄂、汉尤甚。 嘉定二年六月,西和、利州、成州、阆州、遂宁皆水。七月,台州海涛流圮民庐,溺人。 三年四月,严、衢、婺、徽大水,行都水浸民庐,西湖溢,濒湖民居皆圮。 五年五月,严州,台州水。六年六月,严州及临安、绍兴、湖州属县皆水。 九年五月,行都及绍兴、严、衢、婺、台、处、信、饶、福、漳、泉、兴化十二郡大水,漂田庐,害稼。 十年冬,浙江涛溢,圮濒江庐舍,覆舟溺人;蜀、汉二州大江没城郭。 十二年,畿县盐官海失故道,潮汐冲平野三十馀里,至是侵县治,盐场多圮。 十五年七月,绍兴水,衢、婺、徽、严暴流与江涛合,圮田庐,害稼。 十六年五月,江、淮、浙、荆、蜀郡县水,苏、湖、常、秀、池、鄂、楚、太平、广德为甚;鄂州江湖合涨,城市沈没,累月不泄。是秋,江涛溢,圮沿江民庐,畿县及福、漳、泉、兴化大水,坏田稼十五六。 十七年五月,福建大水,建宁、南剑尤甚;建昌大水,圮民庐城郭,败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