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以 IE 5.0 以上版本 800 * 600 1024*768 瀏覽本站
大宇資訊軟星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 2000--2001 京ICP備355號
   
Copyright2000--2001 Softstar Technology Co., Ltd.All Rights Reserved
   
     
 
 
   
蜀山歷史

夏初(前2000左右),神界地氣異變,神樹爆長萬丈,根系如垂天之雲,深入盤古之心,盤古之心輻聚周邊土石,逐漸擴大,形成懸空之山,是為「蜀山」。

 

春秋末期(前700左右),蜀山附近地氣特異,靈力極強的異象被一些方士發現,蜀山也成為傳說中的仙山。開始有修仙之人在這裡結廬修煉,但此時並沒有形成一定的宗派,各人的修煉方式也各不相同,全憑自悟。其間有少數人成仙,多為「屍解」,偶然的成分很高。

東漢時期(100),蜀山修仙人數空前繁榮,最多達數千人,分成數百小門派,各自都有一套獨特的修仙方法。各門派宗旨不同,但多數都和道教的宗旨有一定聯繫。同時,蜀山妖類修煉活動頻繁,人類才真正開始瞭解到世間有「妖」這樣一個種族,蜀山有相當一部分修士以斬妖鋤魔為己任,認為這樣可以積德升仙,蜀山劍俠漸漸出現在民間的傳說中。

東漢末(200),蜀山各門派矛盾爭端不斷,在「仙劍派」的倡導下,蜀山修士蜀山絕頂召開大會,形成一個蜀山各門派的聯盟「蜀山盟」,同時在蜀山絕頂建立總部,形成日後蜀山派的雛形。

東晉時期(400),蜀山各門派逐漸歸並為十幾個門派,最大的「仙劍派」人數已經有上百人,而蜀山中還有不少獨來獨往並不屬於某個門派的修仙之士。各種修仙方式也逐漸完整。當時主流的方式是煉丹服餌,而仙劍派的內功修煉被認為是效果不彰。

南朝梁武帝時期(500),因其信奉佛教,斥蜀山為邪魔外道,招集無數高僧、法師上蜀山修建佛塔,「蜀山盟」奮力抗爭,梁武帝人馬慘敗。經此一役,「蜀山盟」元氣大傷,很多以煉丹服餌,辟谷食氣為修煉方式的門派因戰鬥力不強幾乎滅門,而仙劍派因法術高強在此役中立下大功,當時仙劍派掌門統合「蜀山盟」十幾個門派,成立了「蜀山仙劍派」,簡稱「蜀山派」,同時在鎖妖塔周圍大興土木,蜀山派正式形成。

此後,蜀山劍仙基本上以蜀山仙劍派為主流,修煉方式注重內功和劍術,修仙求積德而不求升仙,積極入世斬妖。同時,也不排斥其他門派的修煉方式,積極搜集和保存各類修仙方法。

 
蜀山組織結構  
掌門

蜀山最高權利者。由上一代掌門指定繼任。原本無其他限制,因第七代掌門因情而出走隱居,造成蜀山群龍無首而大亂,此後便有了只有出家弟子才能擔任掌門的門規。

歷代掌門繼任之時,可通過「天視地聽」和已經成仙的初代掌門溝通,瞭解蜀山只有歷代掌門才能瞭解的秘密。

長老

掌門接任後,比掌門輩分高和同輩分的弟子都有擔任長老的資格,一般掌門會分封十數個或數十個長老,有些是尊稱,有些領有實權,輔佐掌門處理門派事務。

領有實權的長老包括以下幾個職位

真武長老:掌管武術類修煉體系中的功夫傳授、整理、創製。弟子降妖伏魔事務管理,鎖妖塔相關防衛工作

玄氣長老:負責練氣類功法傳授,蜀山歷史文獻整理等工作。

元神長老:負責養神類功法傳授,搜集打探仙、妖、人界情報工作。

律德長老:負責蜀山弟子品行、功過評定,對賞罰提出建議,以及蜀山日常行政事務管理。

長老:沒有具體的職位和負責事項,有些並不居住在蜀山,而是雲遊在外。(如仙一酒劍仙)

弟子

蜀山弟子:新入門的弟子對外統稱「蜀山弟子」,此時的任務就是修煉,一般不參與蜀山政事,也很少承擔降妖職責,原則上沒有師父的陪伴或特許,不能單獨下山行動,無論俗家還是出家弟子都是如此。此時的蜀山弟子,只能選擇習武、煉氣、養神三項當中的一項進行修煉。

入門弟子:當一個蜀山弟子修煉到一定程度並取得師父和掌門認可後,成為入門弟子。此時會被分配到各個長老轄下,承擔一定的工作。同時,師徒的關係開始鬆散,弟子可向任一長老求教學習任何蜀山修煉方式。升級到入門弟子,在蜀山內部通常也稱「出師」。

入室弟子:由每個長老在入門弟子中自行遴選產生,一般每個長老只選擇1∼2名,作為重點培養,將自身絕學傾囊相授。被視做該長老的接班人。

蜀山收徒一看緣法,二看慧根,三看人品,收徒比較嚴謹,有時會經過重重考察。

蜀山收弟子可以隨時要求出家為道,但一旦為道的弟子要還俗,必須離開蜀山,對外不可再自稱蜀山弟子,但原有修為如果不被濫用,一般也不會被剝奪。

觸犯門規的弟子會被逐出蜀山,視情節輕重會有剝奪修為的懲罰。

蜀山修煉系統  
習武
[御劍]

最基本和最常見的蜀山仙術,是通過氣而操縱劍凌空飛行,具有強大殺傷力,是每個弟子都必須掌握的仙術。

[咒術]

應用咒語祈請神明、詛咒鬼蜮的一種方術。可以感通天帝,役使鬼神,達到除邪消災、逢凶化吉的目的。

[符菉]

符和菉的合稱。符指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的筆畫屈曲、似字非字、似圖非圖的符號、圖形;菉指記錄於諸符間的天神名諱秘文,一般也書寫於黃色紙、帛上。符菉是天神的文字,是傳達天神意旨的符信,用它可以召神劾鬼,降妖鎮魔。

[禁術]

又稱「禁法」。「禁」有禁止、禁錮、遏制之意。可遏制鬼物、毒猛獸和驅治疾疫。

煉氣
[存思]

一名「存想」。閉合雙眼或微閉雙眼,存想內觀某一物體或神真的形貌、活動狀態等,以期達到集中思想,去除雜念,進入氣功能境界。

[守一]

其主旨為守持人之精、氣、神,使之不內耗,不外逸,長期充盈體內,與形體相抱而為一。以為修習此術,可以延年益壽,乃至長生久視。

[行氣]

亦稱煉氣、食氣、服氣。道教早期修煉方術之一。是指一種以呼吸吐納為主,而往往輔以導引、按摩的養生內修方法。一般又分外息法和內息法兩大類。其重點在以我之心,使我之氣,養我之體,攻我之疾,從而延年益壽。

[導引]

是修煉者以自力引動肢體所作的俯仰屈伸運動(常和行氣、按摩等相配合),以鍛煉形體的一種養生術,屬氣功中之動功。

養神

[內視]

又稱內觀。是一種淨心止念的方術。「內視遠聽四方,令我耳目注萬里之外。久行之,亦自見萬里之外事。」

[存神]

亦名思神,意謂存思人體之中、天地之間各種「神靈」。

[辟谷]

又稱「卻谷「、「斷谷」、「絕谷」、「休糧」、「絕粒」,即不食五穀雜糧。人食五穀雜糧,要在腸中積結成糞,產生穢氣,阻礙成仙的道路。同時,人體中有三蟲,專靠得此谷氣而生存,有了它的存在,使人產生邪欲而無法成仙。

[服食]

又名服餌,指服食藥物以養生。世間和非世間有某些藥物,人食之可以祛病延年,乃至長生不死。

[外丹]

原稱煉丹術。為避免其與內丹相混淆,改稱外丹。這是以爐鼎燒煉礦物類藥物,製取「長生不死」仙丹的一種方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