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射礼复兴计划中,我们将未来的射礼分为实践型射礼和表演型射礼两大类。
1 实践型射礼
主要指便于人们亲身实践的,让射礼成为人们生活中的常习礼仪的射礼活动。
它的特点是:在继承古礼的基础上进行较大的扬弃和创新,使其更符合时代要求,更有适应时代的生命力。相应的,在具体的礼仪用器、人员、程序等方面都有较大删节、修改和变动。比如,取消了射礼前后的饮宴环节,只保留适合学校等实践的射礼主体部分。以实用、节约、理性又不失庄重、严肃和规范为原则,力求在去除古礼的不必要、或不便实现的繁冗的同时,保留其精华核心与基本精神,并谨慎而积极地注入新的时代内涵。
主要适用于:学校组织学生进行射礼习练活动、企事业团体组织员工的实践等等。而以中学、大学等教育机构为重点。事实上,古时的乡射礼就是在“序”即州的学校中进行的。
2 表演型射礼
指文化展示意味和表演色彩浓厚的射礼活动。重在忠实继承和延续既有文明,展示和宣传悠久灿烂的华夏礼仪及人文体育文化。
其特点是:严格遵循古制,主要是《仪礼》等经典著作的记载。
主要适用于:各种层次和规模的公共文化团体、公共文化机构做表演和展示,可以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和国家级等展示规模,分别对应于古代射礼中从乡射礼到大射礼等各种等级的射礼活动。适用场合很多,如日常表演、节会表演、射礼协会比赛表演、国家运动会表演乃至奥运会团体大型展示表演等等。(已有媒体建议将射礼列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表演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