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首页

2005年8月,重庆大学张梦玥发表《汉服略考》,这是关于汉服概念的第一篇学术性论文。
2006年发表《浅谈汉民族传统服饰的概念

汉服略考

作者:张梦玥

《语文建设通讯》2005年第3期,第77-80页。

2004年10月初,《联合早报》报道了一群青年穿着“汉服”祭祀袁崇焕将军的事迹,引起轩然大波[1]。他们穿着类似影视剧的古装,称其为“汉服”。互联网上关于“汉服”的争论极为激烈,对立观点比比皆是。有人认为“汉服”是一个伪命题,有人认为“汉服”是中国文艺复兴的标志。那么到底是炒作的生造概念还是中国文化图腾,笔者就“汉服”词汇源流作一个粗略的爬梳。

遍查字典、词典,没有词条解释,甚至也没有论文论述,似乎大家更喜欢用“古装”而忌讳用“汉服”[2]。从字面上看,这是一个偏正式限定性短语。“服”即是“服装”“服饰”“衣服”[3];前面的“汉”是限定词,表明“服”的外延局限在“汉”涵义覆盖范围内。或者说,“汉服”隶属于“服饰”概念,是其一个具体分支,且具备“服饰”的一般属性。

那么“汉服”本身的特定涵义又是什么?难道是“汉”与“服”的简单相加吗?我们从文献中寻找答案。

在先秦时期,华夏族区别于其他文化群体的标志之一,便是外在形象。人们称这种与“胡服”相对存在的概念为“衣裳”,如“黄帝垂衣裳而天下治”[4]、“蜉蝣之羽,衣裳楚楚。”[5] 这也是“华夏”之称的来历。《尚书正义》注“华夏”:“冕服华章曰华,大国曰夏。”《左传·定公十年》[《春秋左传正义》]疏云:“中国有礼仪之大,故称夏;有章服[服章]之美,谓之华。”即使唐代以后,人们还在用“华服”来区别“胡服”,如“华服萧条,鞠为茂草”[6]、“改华服以就胡,变雅音而入郑”[7]。

先秦两汉时期,人们通常用“衣冠”来指称华夏之服[8]。 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如“取我衣冠而褚之,取我田畴而伍之。 ”[9] 故而中国享有“衣冠古国”的美誉。

与“汉服”词汇相关的记载最早见于《汉书》卷九六下西域传第六十六下渠犂传:“后数来朝贺,乐汉衣服制度,归其国,治宫室,作徼道周卫”这里的“汉”主要是指汉朝,是指汉朝的服装礼仪制度。值得一提的是汉承秦制[10],衣冠是在先秦服饰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汉衣服制度”也就是“华夏衣冠制度”。

唐代,华服又有一个新的名称“唐服”[11],如“耋老千人拜且泣……今子孙未忍忘唐服,朝廷尚念之乎? 兵何日来? ”[12]、“公主始解唐服而衣胡服,以一妪侍,出楼前西向拜。 ”[13] 又如白居易的《缚戎人》云: “一落蕃中四十载,身著皮裘系毛带。 唯话正朝服汉仪,敛衣整巾潜泪垂。 ”将吐蕃服装与唐服相对比较,并把穿唐服与“汉家礼仪”联系起来; 元稹也有《缚戎人》: “眼穿东日望尧云,肠断正朝梳汉发。 ”前句描写心向大唐,后句“梳汉发”正是簪笄礼的别称。 因此,狭义唐服或唐装就是指称华夏衣冠。

汉朝以后,人们逐渐用“汉人”一词来指代华夏人。正如胡人传统服饰叫“胡服”,汉人传统服饰也就有了相对应的名称“汉服”。这个词汇的基本内涵也固定下来,便是汉族传统服饰,如“汉裳蛮,本汉人部种,在铁桥。惟以朝霞缠头,余尚同汉服。”[14] 它最初是其他民族对汉人传统服饰的称呼,进而成为汉人自我认同的文化符号,如“结赞以羌、浑众屯潘口……诡汉服,号邢君牙兵,入吴山、宝鸡,焚聚落,略畜牧、丁壮,杀老孺,断手剔目,乃去。”[15] 尽管唐代与汉代常服是两种款式,但是“汉服”一词已经完全定性。

到了宋元明时期,一些异族统治者明确地用“汉服”来指称汉人服饰,如“辽国自太宗入晋之后,皇帝与南班汉官用汉服;太后与北班契丹臣僚用国服,其汉服即五代晋之遗制也。”[16] 元代修《辽史》时,甚至专门为汉服开辟了一个“汉服条”(《辽史》卷五六志第二五仪卫志二汉服条)。

近古以来,汉服已经不是单纯的辨别尊卑等级的工具了,还具备了标志民族、社稷存亡的功能,例如金人天会间下令“薙发易服”,不如金人式者死,李邈等就坚决不从而死。明太祖朱元璋把蒙古人逐回漠北,定鼎南京后,随即下令易服,“壬子,诏衣冠如唐制”[17],也是这个道理。

清兵入关的第一件事就是“剃发易服”,“剃发”针对的是“束发簪缨冕旒冠笄”;“易服”针对的是“交领右衽宽袍大袖”[18]。明代也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满清统治者清楚汉人衣着与满洲服饰的巨大差别,如《清史稿·礼烈亲王代善传附子克勤郡王岳託传》卷二一六列传第三写道:“上议取锦州,命偕诸贝勒统兵四千,易汉服,偕大寿作溃奔状,夜袭锦州。”又如《清史稿·卷四九三列传第二八》忠义传七宋华嵩传:“会南、北路各城叛回煽变,八月二十九日,哈密汉装回匪马兆强、马环等焚掠附城村庄,伯锡尔及办事大臣文祺率回丁出战,斩兆强、环,余党溃,叙功赏用黄缰。”所以才用“汉服”来确指“汉人服饰”而不用“明装”。

“汉服”在政治高压的清代是一个过滤词,同属于文字狱性质的政治问题。《研堂见闻杂录》:“功令严勅,方巾(汉服一种帽子)为世大禁,士遂无平顶帽者,私居偶戴方巾,一夫窥瞷,惨祸立发,琴川二子,于按公行香日,方巾杂众中,按公瞥见,即杖之数十,题疏上闻,将二士枭首斩于市。”

从符号学来看,满清统治者通过禁绝“汉服”的所指来抹杀“汉服”的能指。形式层面的消亡最终导致意义层面的断缺。从语言学来看,“汉服”有其语形无其语义,“衣冠”、“唐装”、“华服”等词汇也失去了实质性的依托成为虚假概念。直到辛亥革命以后,才冲破了政治高压的禁区,转而成为文化问题。国学大师章太炎先生于甲寅(民国三年,1914年)五月二十三日家书中写道:“今寄故衣以为纪念……斯衣制于日本,昔始与同人提倡大义,召日本缝人为之。日本衣皆有圆规标章,遂标‘汉’字,今已十年矣。”

综上所述,“汉服”不仅具备“服饰”的一般属性,还突出地具有“民族”属性。因此确切地说,“汉服”从属于“民族服饰”概念,全称是汉民族传统服饰(Chinese Han costume),是全世界几百种民族服饰中的一种。从其出现的历程来看,华服、衣冠、唐服(唐装)及其派生词都是“汉服”的旧称。

随着中国崛起,兴起“唐装”之风,此“唐装”非彼“唐装”,乃民众不恰当的称呼,在理论上无法论证改良马褂是唐装的延续。并且,改良马褂作为广义唐装论证也是极其不恰当的,因为广义唐装等于国服,而中国是多民族国家,用某一族的服饰去代表其他民族是违宪的。

汉服并没有随禁令失效而恢复。直到今天,“汉服”仍被误解为“古装”,与本意相去甚远。更为可惜的是,与汉服血肉相连的“唐装”“华服”等名词,由于缺乏主干的支撑,变成内涵、外延一片混乱的虚无概念[19],中国人尤其是汉人在选择自己民族服装的时候也显得十分尴尬。如在2004年的56民族金花联欢活动中,汉族金花吕晶晶因不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何物,只能身着西式黑色晚礼服置身于其它55个身着民族服饰的姑娘之中。[20]

幸而现在大陆民间有复兴汉服的呼声,并付诸行动。笔者为之下了一个定义,希望方家指正。

汉民族传统服饰 (简称“汉服”),主要是指约公元前二十一世纪至公元十七世纪中叶(明末清初)这近四千年中,在华夏民族(汉后又称汉民族)的主要居住区,以“华夏-汉”文化为背景和主导思想,通过自然演化而形成的具有独特汉民族风貌性格,明显区别于其它民族的传统服装和装饰体系;或者说“汉民族传统服饰 (汉服)”是从夏商周到明朝,在“华夏-汉”民族主体人群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上,自然发展演变形成的具有明显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体集合。

参考注释

[1]. 张从兴:《青年着汉服祭民族英雄》,新加坡《联合早报》2004年10月6日第15版。

[2]. 所有涉及汉民族传统服装且以清以前为题材的影视剧一律标注“古装戏”,以满清为题材则称为“清装戏”或“清宫戏”,而北京一家以汉服为主要经营业务的企业名称就叫“古装苑”。

[3]. “服装”、“衣服”是可以拆分的并列结构短语,所以在组成新词汇时,“X服”可以视为“X装”、“X衣”的同义词。

[4]. 《易经·系辞下》

[5]. 《诗经·曹风·蜉蝣》

[6]. 《宋书》卷九五列传第五五索虏传附槃槃、赵昌、粟特传。

[7]. 《旧唐书·文苑传上·谢偃传》卷一九○上列传第一四○上。

[8]. “衣冠”本是指上衣与发冠,是华夏服饰体系中非常具有代表性的要素。两字结合在一起意义扩大,可以看作是以部分指代全体的例子。

[9]. 《左传·襄公三十年》

[10]. 《后汉书·志·第二十九·舆服上》:“汉兴,文学既缺,时亦草创,承秦之制,后稍改定,参稽《六经》,近于雅正。”

[11]. 又叫霓裳。《旧唐书》卷一六八列传第一一八冯宿传附弟定传:“文宗每听乐,鄙郑、卫声,诏奉常习开元中《霓裳羽衣舞》,以《云韵乐》和之。”

[12]. 《新唐书》列传第一百四十一下吐蕃下。

[13]. 《旧唐书》卷一九五列传第一四五回纥传。

[14]. 《新唐书》卷二二二上列传第一四七上南蛮传上南诏传上。

[15]. 《新唐书》卷二一六下列传第一四一下吐蕃传下。

[16]. 《辽史》卷五五志第二四仪卫志一舆服条。

[17]. 《明史》卷二本纪太祖二。

[18]. 汉服在明代发展到一个高峰,款式复杂丰富,除交领右衽宽袍大袖外,还有圆领襕衫直领褙子等种类,而这些都在被禁的范围。因此“剃发易服”政策摧毁的对象是汉族服饰文化体系,不是简单的某些款式的禁绝。

[19]. 2002年上海 APEC 会议掀起的“唐装”是带有满服马褂元素的现代服装,与真正的唐装(唐服)没有继承、发展的关系,更谈不上民族性、传统性和代表性。

[20]. 徐志英:《杭州西子湖畔五十六朵金花争奇斗艳》,沈阳《沈阳今报》,2003.9.30

《语文建设通讯》

80期目錄

.慶賀周有光先生百歲誕辰.

前言;周有光先生簡歷、著作單行本目錄.........................本 刊 1

深思熟慮 高瞻遠矚

  ——談談周有光先生學術思想的特點.........................劉桂梅 4

百歲稿介紹比較文字學.....................................周有光 9

.文改五十年:回顧與反思.(歡迎參與討論)

長達半個世紀的未了爭論

  ——關於“漢語拼音字母讀法問題”的我見...................李樂毅 15

關於《漢語拼音方案》字母表的字母排列形式問題.................程觀林 20

關於加符字母和組合字母的排序.................................戴金旺 21

字母詞語的名稱與界說.........................................原新梅 24

漢字規範的換位思考...................................費錦昌、徐莉莉 30

對香港教育統籌局20041020日諮詢文件

《改革高中及高等教育學制——對未來的投資》及《新高中課程

核心及選修科目架構建議 諮詢初稿》的回應........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37

關於《檢討中學教學語言及中一派位機制諮詢文件》中

“中學教學語言”問題的回應.....................香港中國語文學會 41

方位視點變異表達.............................................戚曉杰 44

《現代漢語詞典》不宜混用“做”、“作”.......................溫昌衍 49

“人文科學”=“社會科學”?.................................侯永正 56

口語中新流行的程度副詞“巨”.................................朱冠明 57

廣州與香港方言的詞彙差異.....................................盧興翹 62

方言的賣點效應還有多大.......................................汪惠迪 68

“嘜”字的讀音改了...........................................黃河清 70

生動而傳神的“操過司令台前”.................................劉瑞明 72

短文二則.....................................................方仁工 75

語文散記.....................................................姚德懷 76

“中華文化建設”附刊

漢服略考.....................................................張夢玥 77

出版消息(23,43); 學術活動(48,67); 短文(20,29,71); 內地訂購本刊辦法(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