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首页

5000份发掘简报

P1P2P3P4P5 打开时间胶囊,看见一手中国古代物质文明资料。

Publication Year Title Publication Title Abstract Note
2022甘肃环县楼房子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楼房子遗址系陇东地区一处旧石器时代中期的旷野遗址。2018年对楼房子遗址下文化层下部(第14、15层)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为16 m~2,出土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石制品原料以石英砂岩和硅质灰岩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或断片、备料等。剥片采用硬锤锤击法,石器修理以硬锤锤击法为主。石制品类型和技术总体上属于北方小石器传统。结合地层堆积及相关的孢粉分析初步认为,楼房子遗址下文化层时代与MIS5相当。
2022南京雨花台区后头山唐墓发掘简报文物后头山位于江苏省南京市雨花台区铁心桥街道尹西社区冯韦自然村。2016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对后头山区域进行了全面勘探,发掘不同时期的墓葬和遗迹共28处,其中三座唐墓(编号M10~M12)排列整齐,形制与规模接近,应为一处家族墓地。墓葬皆为带斜坡墓道的近方形单室砖墓,坐北朝南,出土器物主要包括成套的釉陶俑及模型明器,另有少量青瓷器、陶器等。根据纪年铭文砖,初步判断这三座墓葬的年代为贞观十九年(645年)前后,墓主为毛氏。后头山唐墓的形制和随葬的釉陶俑群具有典型的北方特征,在南京地区尚属首次发现,为初唐时期南京政治地位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2江苏金坛井头村土墩墓(D6)发掘简报文物井头村土墩墓群位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薛埠镇井头村西北(图一)。此地处于茅山东麓丘陵地带,是土墩墓的密集分布区域之一。2017~2018年,为配合基本建设,南京博物院和南京市考古研究院联合对井头村土墩墓群中的6号墩(编号2017JXJD6,以下简称D6)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本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概况D6与井头村D4、D5、D7相邻,南距D5中心点约10米。因长期水土流失和耕垦,土墩残存高度降低、坡度变缓,且外缘分布淤积土,底径在外观上增大。
2022浙江萧山安山东周窑址发掘简报文物安山窑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进化镇大汤坞村席家自然村西南处的山坡上。2005年9~12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对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东周时期龙窑3座,出土大量原始瓷和印纹硬陶。根据地层关系及出土遗物差异将安山窑址的原始瓷和印纹硬陶分为三期:第一期年代为春秋晚期,上限或可至春秋中期;第二期年代为春秋末期至战国初期;第三期年代为战国早期。安山窑址Y1火膛两侧的护窑土墙在同时期的窑址发掘中尚属首次发现。安山窑址的发掘对于研究东周时期原始瓷及印纹硬陶的窑业技术、生产体系具有重要意义。
2022江苏扬州市三星村宋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9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扬州城东北的三星村胡桥组地块发掘一处以唐宋墓葬为主的古墓群,其中M399为一座保存完整的北宋晚期土坑竖穴单棺墓。墓主人为一年轻女性,墓内随葬了一批精美的梳妆用瓷器、漆器、金属器,反映了宋代风靡一时的梳妆习俗。墓葬内随葬的瓷器既有北方定窑产品,又有南方景德镇窑产品,充分证明了地处南北方交汇地带的扬州地区在宋代经济文化交流的繁荣。
2022洛阳孟津天皇岭西汉墓(M26、M27)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10~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河南省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天皇岭村南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西汉墓24座、东汉墓7座、唐墓2座,其中两座西汉墓(编号M26、M27)保存较好。两墓均为单室土洞墓,置双棺,出土陶器、陶模型明器、釉陶器、铜器等。M26出土的陶井,井栏四壁模印图案,较为精美;两墓出土的清白镜和昭明镜具有西汉晚期的典型风格。洛阳地区的西汉墓葬多位于今洛阳市区周边,其他区域所见西汉墓葬材料较少,本次发掘有助于全面了解洛阳地区西汉墓的分布情况。
2022山西朔州官地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官地壁画墓位于山西省朔州市朔城区沙塄河乡官地村东南800米处,地处紫荆山自然保护区莲花山北麓,西北距朔州市区27公里,北距马邑墓群33公里,东南距神武墓群2公里(图一)。2019年6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朔州市朔城区相关文物部门对此墓(编号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2湖北宜城袁家湾遗址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为配合蒙华铁路工程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织人员在工程涉及范围内对宜城袁家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遗址中新石器时代遗存破坏较严重,共清理房址4座,灰坑4个,出土物较少,以红陶为主,纹饰基本均为素面,典型器物组合有盆形鼎、仰折凹沿罐、敛口深腹瓮等,综合考虑其文化内涵应为鄂西北地区朱家台文化晚期遗存。战国墓葬22座,出土遗物以日用陶器组合为主,仅一座墓出土仿铜陶礼器组合,年代当为战国中晚期,墓葬规模较小,推定墓主身份为一般平民。汉代墓葬3座,出土陶器器物组合较为典型,年代跨度从西汉早期至晚期。通过本次发掘,一方面丰富了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文化面貌,同时也充实...
2022河南洛阳孟津上屯西汉墓(C8M2001)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310国道洛阳市境改建工程沿线开展考古发掘,于孟津县(今洛阳市孟津区)平乐镇上屯村西北清理西汉墓1座(编号C8M2001),墓葬未被盗扰,形制保存较好,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最重要的收获是墓葬内同时出土8件原始瓷器和2件釉陶器,是洛阳地区以往少见的原始瓷和釉陶同出一墓的案例,反映了西汉时期南北方物质文化交流。
2022河南辉县赵庄墓地东汉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辉县市东约3公里的赵庄墓地进行了勘探、发掘工作,清理了汉至清代墓葬140座,其中汉代墓葬22座。本文介绍的4座东汉墓葬保存相对较好,分布较为集中,M41、M51、M50由早及晚自西向东一字排列,M43位于M41、M51北部,墓向一致、排列有序,形制及出土器物具中原地区东汉中晚期特征,应属相互关系较为密切的家族墓。特别是M43因墓室早期塌陷保存较为完整,该墓葬为土洞墓,具横前堂、双后室及侧室,多墓室的墓葬结构使家族多人合葬成为了可能,从发掘情况分析,先后至少三次下葬,合葬四人,反映了东汉中期以来从夫妻合葬到家族同穴合...
2022南阳桐柏卢寨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7年11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桐柏县平氏镇卢寨壁画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保存较为完好的元代壁画,有夫妻并坐图、二十四孝图等。此墓葬的发掘为我们研究这一区域元代服饰、家具以及丧葬习俗等提供了直接的图像资料。
2022郑州巩义涉村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8年发掘的巩义涉村宋代壁画墓墓室为圆形,穹隆顶,中部为六个铺作,下部被六个倚柱分成六个壁面,六个壁面靠近阑额的地方绘24幅行孝图,下部绘砖砌家具与生活壁画。此墓的发掘对于研究宋代壁画中的行孝图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2宁夏固原南郊唐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4年6月,宁夏回族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固原南塬一座唐墓(编号M140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葬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土洞墓,平面形状呈刀把形,由封土、墓道、过洞、天井、壁龛、甬道和墓室七部分组成。墓道与墓室皆绘有壁画,其中以第二、第三天井与墓室北壁保存较好。墓室各壁绘制屏风式条框,条框内绘制图像的做法见于初唐时期陕西关中地区,此座墓葬与已发现的史氏家族墓所处位置很近,并且与各墓葬基本在东西一线排列。结合男性墓主人头骨的体质人类学鉴定得出的欧罗巴人种特征,推断此座墓葬与史氏家族有关。
2022河南淅川金营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中原文物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3年3月—6月对淅川金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地层堆积简单,文化内涵较为丰富,新石器时代遗存属于四个时期,分别为仰韶文化晚期、屈家岭文化早期、石家河文化早中期和王湾三期文化晚期。
2022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先秦时期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8年6至8月,为配合花莞高速公路建设,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广州市增城区松丁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遗址遗存主要为先秦时期,包括墓葬、灰坑、柱洞以及陶器、石器等遗物。其中第一期遗存,兼具珠三角、粤东、粤北文化特色,为研究三地文化交流与传播提供了新的材料。
2022四川会理县大坪遗址Ⅲ区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8年8月至2019年10月,为配合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马鞍桥村的大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Ⅲ区发现包括灰坑、窑址等在内的数十座新石器时代晚期遗迹,出土大量陶片,为研究城河流域乃至金沙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谱系及陶窑技术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21河南荥阳东柏朵遗址夏商遗存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3年,为配合博爱至薛店天然气管道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荥阳东柏朵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有二里头文化、商代、战国、汉代等时期遗存,其中以二里头文化、早商文化遗存最为丰富。为研究该区域夏商时期社会结构和夏商变革提供了新材料。
2021湖北武汉市新洲朱家堤宋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6年7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武汉市新洲区旧街街九明湾村朱家堤湾发现的一座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为石室墓,出土了瓷器、釉陶器、铜器及铁器等10多件器物,另有铜钱700余枚。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判断,应为北宋时期墓葬。
2021故宫长信门明代建筑遗址2016-2017年发掘简报故宫博物院院刊2016年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对慈宁宫花园东院遗址的长信门探坑进行随工清理和发掘,发现明代早期墙基类建筑及其附属的夯土与碎砖瓦交互层、木质桩承台、基槽等遗存。2017年又在慈宁宫花园东院北端即长信门东南侧发现地层关系、营造工艺与长信门探坑遗存一致的明早期墙基类建筑遗迹。经过科技检测,长信门探坑木质桩承台木材采样的碳十四测年数据集中在公元1420-1450年之间,探坑底部黄砂层采样的光释光测年数据为距今约1800年。结合文献记载、考古发现和科技考古工作,可以确认长信门为明代建筑,长信门探坑出土的青胎砖、瓦、构件和琉璃瓦等建筑材料残块和陶瓷残片为元皇宫遗物,探坑底部黄砂层、淤泥层为古高粱河流经紫禁...
2021河南宝丰小店遗址仰韶文化遗存2008年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8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平顶山市文物局对宝丰小店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了包括仰韶、二里头、商周等时期的文化遗存,以仰韶文化遗存较为丰富。仰韶文化时期的遗迹包括灰沟、房址、灰坑等,遗物以陶器为主,少量石器、骨角器。经综合分析,该遗址应为一处仰韶早期的聚落遗址,对研究仰韶文化的分布与传播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
2021河南周口港区三座东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7年,周口市文物考古所对港口物流园区发现的三座东汉墓葬进行了发掘。三座墓葬形制基本完整,为多边形砖室墓。虽经人为盗扰,仍出土随葬品三十余件,主要为陶器,包括少量铜器和铁器。此次发掘为研究豫东南地区东汉晚期的丧葬习俗、生活状况等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1西安韩森寨唐张思九夫人胡氏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东郊汉森路与公园路附近发掘了一座唐代壁画墓,据其墓志记载,墓主人为盛唐时期一位阵亡将士张思九的遗孀胡氏,其子为唐玄宗身边一位宦官。墓室壁画以仙鹤、侍女人物、宠物为题材,特别是甬道与墓室北壁宠物狗的形象,凸显了盛唐时期的社会生活面貌。这座墓葬虽遭盗扰,但墓志和壁画尚存。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代与西域关系、盛唐墓葬壁画、唐代"召魂葬"习俗、唐代宦官制度等方面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2021郑州尚庄壁画墓M1发掘简报中原文物郑州尚庄壁画墓M1是郑州地区近年来发现的仅有的两座方形砖券壁画墓之一,虽然仅存墓室下部,壁画保存一般,但四壁砖雕颇具特色,为这一时期郑州地区壁区宋代壁画墓的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2021新疆鄯善县杨家沟墓地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18年3月鄯善县东巴扎乡组织村民迁移现代墓葬时在东巴扎乡政府南侧100米处的台地上,发现一座斜坡道洞室墓。墓葬墓道较宽,修葺规整,有门柱、耳室、侧龛、尸台,在墓室西北角、西南角各有一俑,由生土雕刻而成。2020年4月,因鄯善县东巴扎乡棚户区改造配套设施施工,在迁移现代墓葬时发现墓葬2座。2020年7月,由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吐鲁番学研究院对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工作,此次抢救性发掘墓葬9座。
2021新疆吐鲁番巴达木墓地2005年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05年5月,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对巴达木村防风治沙林一带因开荒遭到破坏的6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形制为斜坡墓道洞室墓,其中一座带有天井。出土的木耳杯,木俑,陶器其造型风格和阿斯塔那墓十六国时期出土的同类器物相同。斜坡墓道带天井洞室墓,出土唐代"开元通宝"铜钱和唐西州时期墓志。
2021广东省科学院幼儿园东晋墓发掘简报客家文博2017年11月,考古工作者在广州古城东郊的广东省科学院幼儿园内发掘了一座东晋晚期的竖穴土坑砖室墓,该墓规模较大,墓室平面呈"土"字形,虽早年遭到盗掘,但结构复杂,且基本完整,出土器物较为典型,十分难得。该墓既有东晋墓葬的特征,又有南朝墓葬的某些特点,反映了东晋晚期至南朝早期过渡时期的墓葬形制。该墓的发掘,为进一步研究广州地区六朝时期墓葬的分期、形制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1山西洪洞南秦墓地春秋墓葬M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南秦墓地位于山西省洪洞县广胜寺镇南秦村西南,2016年考古工作者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揭露各时期墓葬9座,M6是其中最大的一座。该墓时代为春秋晚期,保存完好,墓口面积近30平方米,一椁两棺,积石积炭,出土各类文物150余件套,是一座高等级贵族墓葬。墓主身份应为卿大夫,或与赵氏有关。该墓的发掘为研究两周时期墓葬制度、人群族属及晋文化相关研究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021山西翼城苇沟墓地东周墓葬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苇沟墓地位于翼城县县城西北部约2公里处的唐兴镇苇沟村东,位于苇沟—北寿城遗址东部边缘。2012年11月至2013年1月,为了配合翼城县北环路改造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施工范围内发现的遗迹现象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1870平方米,清理灰坑、窖穴、陶窑和墓葬共36处。其中东周墓葬20座,包括18座竖穴土圹墓和2座偏洞室墓,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丰富了本地区东周陶器墓葬的分期年代框架,对于研究晋南地区晋文化的构成与演进具有一定的意义。
2021陕西西安老牛坡遗址2010年夏时期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老牛坡遗址发掘的3座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较小,单人葬,无二层台及腰坑,不见葬具。墓葬保存较好,随葬品以三耳、双耳、单耳、无耳折肩罐,以及单耳、无耳花边罐为主;以石璧随葬的习俗也颇具特色。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夏代早期,陶器中既有齐家文化、二里头文化因素,又有客省庄二期文化的特征,为研究陕西夏时期的文化分布以及与周边同时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1河南孟津朱仓村东汉墓M8、M9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朱仓村M8、M9位于洛阳市孟津县平乐镇朱仓村西北部,西距东汉帝陵约1公里,该区域属于东汉帝陵的陪葬墓区。M8为单室墓,M9为多室墓,时代均为东汉晚期。M9中出土了代表身份等级的铜缕玉衣,墓主人身份极有可能属于大贵人、长公主级别的高等级贵族。
2021陕西西安马腾空北宋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马腾空村东北发掘了1座北宋晚期墓葬。墓室东、南、西三面土壁及门洞上部土壁上雕刻有房屋门窗、花草造型的图案,墓室内出土了精美青瓷茶盏与盏托、四角有镇墓石,棺内铺满铜钱。该发现对于研究当时的建筑结构及等级低于砖雕、石雕墓的人群葬俗与生活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2021河南辉县赵庄西晋墓发掘简报文博2006年8月至2007年1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对河南省辉县市赵庄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了一批汉至清代墓葬。其中西晋墓4座,形制上有竖穴土坑墓和斜坡墓道土洞墓,出土了一批陶、铁、铜器(含铜钱),其中M127墓壁有"元康五年"题刻,是迄今为止首次发现的有墓壁题记的西晋土洞墓。这批墓葬的发掘,对豫北地区西晋墓葬的分期、断代以及丧葬制度的研究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河南济源新峡遗址二里头与二里岗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3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高速公路建设,对济源市轵城镇新峡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一批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和少量的二里岗文化遗存。新峡遗址毗邻轵关陉古道,分布地理位置、总体文化特征和文化因素构成为研究豫北夏商时期诸考古遗存的性质、中原与晋南地区关系提供了新资料。
2021乌海市三坝汉墓群发掘简报草原文物三坝汉墓群位于乌海市海勃湾区千里山镇王元地村东约500米。为配合包银高铁乌海段的建设,2020年下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清理汉代墓葬7座,出土陶、石、铁、铜、釉陶等随葬品50余件以及铜钱30余枚。依据随葬品和墓葬形制等特征推断这些墓葬的年代为西汉末期至东汉初期。三坝汉墓群的发掘对了解新地古城汉代居民的丧葬习俗、人口来源具有较为重要的意义。
2021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巴音温都尔汉代墓葬发掘简报草原文物巴音温都尔墓地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乌审旗境内,于2009年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不可移动文物工作中首次发现。2019年,为配合新修建国道338线嘎鲁图至苏里格第三天然气处理厂公路的建设,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乌审旗文物保护中心的配合下,对该墓地公路途经之处进行了勘探,共发现墓葬5座,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形制有土洞墓4座,竖穴墓1座,均带有墓道。墓葬均遭早期盗扰,随葬品有陶灶、陶洗、陶罐等器物。
2021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姜家山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15~2018年对姜家山墓地的发掘,清理良渚文化墓葬17座。男性墓头向朝南,女性墓头向朝北,显示出与反山、瑶山墓地不一样的头向传统。该墓地发掘后,确立了以反山和瑶山为代表的王族墓地、以姜家山为代表的高等级贵族墓地、以文家山为代表的低等级贵族墓地、以卞家山为代表的平民墓地的墓地等级划分。
2021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钟家港中段发掘简报考古2016~2018年对钟家港中段古河道的发掘,发现了良渚文化五个阶段的台地营建与垃圾堆积的连续过程。发掘了土台、房址、护岸设施、灰坑、柱洞等遗迹,出土了木构件、陶器、石器、漆木器等遗物。首次明确了莫角山东坡开始堆筑于良渚文化早期;钟家港古河道最初是南北贯通的,其后被人工土台截断。
2021湖南益阳兔子山遗址七号井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5~1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兔子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11口古井中出土了简牍。七号井共出土简牍2392枚,其中有字简2302枚,无字简90枚。简牍多为木简,个别为竹简,削衣为大宗。形制包括两行、觚、楬等。该批简牍主要为汉初吴姓长沙国益阳县资料,亦有少量刘姓长沙国时期资料。内容以簿籍为主,另有私人书信和习字简。兔子山遗址七号井出土的简牍,丰富了西汉初年吴姓长沙国的资料,对于研究汉初基层政府行政运作和西汉长沙国的历史具有重要价值。
2021山西闻喜邱家庄墓地战国墓(M5001)发掘简报文物邱家庄墓地位于山西省运城市闻喜县桐城镇邱家庄村北的鸣条岗东端。2018年11月至2019年10月,由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墓地北部的大型墓葬M500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一座有墓上建筑的大型竖穴土圹墓,现由墓上建筑夯土基址、墓上台阶式遗存和凹槽以及墓室构成。墓室口大底小,上部由上至下可见四级小台阶,其下为积炭层、椁室、棺室,椁室与生土墓壁(底)之间有积炭层、积石层。墓葬曾遭严重盗掘,出土器物以小件或大件之残片为主,共1700余件(组),包括铜、金、铁、陶、玉、石、骨、贝、料器等。邱家庄墓地M5001是目前为止山西地区发掘的规模最大的东周墓葬,年代为战国早期,墓主应为晋国...
2021山西大同北魏贾宝墓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5~6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山西省大同市御东新区恒源路东侧、南环东路以南的一处北魏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一座墓(编号M13)形制独特,纪年明确。此墓为长斜坡墓道方形单室四角攒尖顶砖券墓,坐北朝南,由墓道、甬道、墓室组成。墓室中部置一木堂,为前廊后室的单间房形结构,后室内置木榻,未见棺。墓内随葬陶器、釉陶器、铜器、银器、铅锡器、石器、漆器等。据出土石碑记载,M13墓主为凉州武威郡姑臧县民贾宝,下葬时间为太和元年(477年)。本次发掘丰富了对北魏平城时代丧葬制度和习俗的认识,是研究北魏时期建筑的珍贵实物资料。
2021江苏东台开庄遗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东台开庄遗址2018—2019年度的发掘共发现各类遗迹51个(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和骨角牙器等各类遗物200余件,另发现大量有加工痕迹的动物骨角料。开庄遗址发现的龙山文化时期遗存直接叠压良渚文化晚期的层位,这一叠压关系在江淮东部地区是首次发现,提供了江淮东部龙山时期遗存与良渚文化早晚关系的直接证据,并为讨论二者的文化关系提供了可能。
2021陕西咸阳韩家村北周墓发掘简报文博2014年11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西咸新区空港新城韩家村配合基本建设时发现了4座古墓葬。其中1座长斜坡墓道带天井、过洞的土洞墓为北周墓葬,编号为M1。该墓葬虽未发现墓志,但形制完整、规模较大,出土随葬品数量较多,为北周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1河南漯河临颍固厢墓地Ⅱ区西汉墓葬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固厢墓地位于河南省临颍县固厢村东,2012年~2013年共清理159座古代墓葬。其中Ⅱ区23座西汉早期墓葬,随葬品可分为仿铜陶礼器组合,仿铜陶礼器与陶俑组合,以罐为核心的日用陶器组合三种形式。仿铜陶礼器组合为鼎、盒、壶加杯、勺,基本成对出现,显示楚文化对漯河一带西汉早期葬俗具有重要影响。
2021湖北鄂州瓦窑咀窑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6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与鄂州市博物馆对瓦窑咀窑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共清理了包括8座窑炉在内的78个遗迹,收获了大量陶瓷器遗物。窑址主体年代为孙吴早中期,是吴王城外以烧造陶器为主、兼烧瓷器的手工业作坊遗址,其发现对研究湖北陶瓷史以及早期青瓷技术的交流与传播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1四川盐源县八家村西汉墓葬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1年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对盐源县梅雨镇八家村被盗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残墓20座,多为竖穴土坑墓,部分墓葬的墓口覆盖有大石。墓葬内出土了一定数量的陶器、铜器、铁器、铜铁复合器、绿松石、海贝等,其中陶器以双耳罐最为常见,铜器有剑、刀、矛、钺、镞和马具等。从出土的随葬器物来看,八家村墓地文化面貌比较一致,基本上集中在一个大的时期,推测其年代大致在西汉时期。八家村墓地反映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与西南夷考古中的滇、夜郎、邛等青铜文化相比,具有独特的区域特征,同时它与周边同期的青铜文化之间也存在着密切关系。它的发现为西南夷考古研究和盐源青铜文化探索提供了新材料。
2021湖北随州张家寨周代遗址发掘简报文物张家寨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均河口村张家寨西南。2017年6~9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揭露出一批后石家河文化、周代及宋代遗存,以周代遗存最为丰富。清理的周代遗迹有房址、窑址、灰坑、墓葬等,出土器物有陶器、石器、骨器等,其中陶器常见器形有鬲、甗、罐、盂、豆、尊、罍、缸、瓮等。根据地层关系及陶器的演变特征,可将周代遗存分为三期,各期遗存具有明显的周文化风格,其年代跨度为西周早期至春秋早期。本次发掘为进一步认识随枣地区两周时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湖南长沙连山东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9年12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南省长沙市岳麓区坪塘街道连山村建设项目所在区域进行了考古勘探,对发现的一座砖室墓(编号2019CYYM1,以下简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墓葬东距湘江干流约1.2公里,地形为南方地区典型的低矮丘陵,2012年以来此区域曾多次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1])。此墓发现时虽局部被破坏,
2021湖南醴陵沩山钟鼓塘元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沩山位于湖南省醴陵市沩山镇,南距醴陵市区约15公里,海拔200~400米,这一区域曾发现多处宋元时期青白瓷窑址。201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醴陵窑管理所对沩山钟鼓塘青白瓷窑址(编号Y15)进行了主动性发掘,发掘面积275平方米,清理了1座窑炉及相关的砖砌护墙。出土器物包括瓷器、制瓷工具、窑具等。瓷器器形丰富,以碗为大宗,釉色以青白釉为主,青釉次之。Y15出土的瓷器、窑具组合及装烧方式均与羊舞岭窑Y51大体相同,因此判断其年代应为元代中晚期。本次发掘揭示了醴陵窑从青白瓷向仿龙泉青瓷转变的过程,为研究龙泉窑对湖南窑业技术的影响提供了新材料。
2021郑州市高新区东赵遗址小城发掘简报考古东赵遗址2012~2015年发现了"新砦期"小城,现存基槽和城壕等,小城内外有灰坑、窖穴、祭祀坑等遗迹。小城始建于"新砦期",最晚于二里头文化第一期偏晚阶段废弃。小城的城内外遗迹应为"新砦期"早段。这批材料对研究嵩山以北地区"新砦期"遗存的文化内涵、"新砦期"的性质及早期夏文化等有重要价值。
2021安徽庐江三板桥周代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三板桥遗址位于安徽省合肥市庐江县申山村,是一处西周晚期到春秋早期的台型遗址。2018年7—12月,厦门大学历史系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壕沟1条、房址3座、灰坑29个、灰沟2条。出土了陶、石器等众多遗物,还发现了大量动植物遗存。该遗址的发掘填补了庐江县周代遗址发掘的空白,为研究安徽江淮地区周代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浙江海宁朱家兜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海宁市朱家兜遗址是一处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新石器时代聚落。2014年,在遗址保护范围外清理了19座墓葬,随葬品141件(组)。从墓葬的形制和器物组合与形态的演变看,朱家兜遗址的先民生产活动频繁,时间跨度较长。朱家兜遗址保存良好,为这一带的史前聚落形态研究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2021北京房山区窦店镇东汉至西晋砖椁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9年5月和12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房山区窦店镇江村、后街村交界处发掘了3座东汉至西晋时期的砖椁墓,出土了双耳陶罐、广口陶罐、铜镜和陶纺轮。广口陶罐颈部以上有被人为打掉的现象,和北方民族的"毁器"习俗有关。这3座砖椁墓与北方民族关系密切,在北京地区较为少见,为研究北京地区汉魏晋时期的历史文化和民族风俗提供了新的研究材料。
2021河南荥阳市东北部两座唐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和2019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在荥阳市东北部配合基本建设发掘了一批汉唐时期的墓葬。其中两座晚唐时期的小型墓葬保存较为完整(编号分别为:2017ZGBM36、2019ZXMM1),出土了一批瓷器、陶器、铜器、铁器、漆器、墓志等珍贵文物。2017ZGBM36出土的一合墓志虽志文简短但纪年明确,墓主人郑严为荥阳郑氏之后,生前曾做过竟陵郡的郡佐,又超然于俗世之外、安贫乐道,反映了道家在唐代的社会影响和荥阳郑氏衰落的史实。2019ZXMM1出土保存良好的漆盘在郑州地区尚属首次;墓志放置在墓室东北部,买地券放置墓志之间,在中原地区的唐墓中均较为罕见。两座晚唐时期墓葬...
2021河北正定县正定新区唐代纪年砖室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4年6—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正定新区—石家庄国际展览中心工程区域的文物遗存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编号M49古墓葬为砖室墓,出土青石质墓志一合,为该墓的年代判定提供了重要依据,墓内还出土铜器、瓷器、陶器等。该墓的发现为中晚唐时期河北藩镇研究增添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2021云南剑川县海门口遗址2017年墓葬发掘简报考古海门口遗址2017~2018年的第五次发掘中发现了墓地。根据层位关系、墓葬形制和构筑方式的不同,集中分布的24座墓可分为三组,年代在公元前1500~900年。这批墓葬丰富了对海门口遗址丧葬习俗及聚落变迁的认识,为探索以石块构筑"大石墓"及二次捡骨分层丛葬葬俗的源流提供了新资料。
2021湖南宁乡市罗家冲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罗家冲遗址2013~2017年的发掘发现了丰富的石家河文化遗存,清理了房址、灰沟、灰坑、长方形坑状遗迹等遗迹,出土了陶器、石器等遗物。这批材料,特别是3组高规格回廊建筑材料对研究湘中地区石家河文化时期的聚落特征有重要价值。
2021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刘家村汉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南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刘家村古墓葬位于京市雨花台区西善桥街道宁芜公路以东、软件大以南、秦淮新河以北,距罐子山1.5千米。(图12020年10月,为配合两桥(西善桥、铁心桥)项目实施,根据相关法律、法规的规定,南京市考古研究院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准后,对该地块进行了细致的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出古代墓葬47座,时代为汉、六朝、明、清。其中1座汉代砖室墓(编号为2020NYXLM29,以下简称M29),出土一批铜、陶、釉陶、石等质地的遗物。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1三门峡陕州区两座东周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20年10月至2021年1月,为了配合三门峡陕州区张湾乡棚户区改造项目(甘棠嘉园中区)的工程建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施工范围内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工程项目区北临仰韶大道,东临三门峡市陕州区苍龙东路,南临连霍高速,西侧紧靠蒙华铁路。中心区域地理坐标为北纬34°45',东经111°8'。海拔430米。
2021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古代墓葬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鲁山县城与沙河之间的平原上,海拔127~128米。遗址东起尹家岗,西至贺楼村,北自鲁平大道,南至望城岗村,东西最长1100米,南北最宽420米,总面积约33.5万平方米。(图1)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发现于1952年,自1976年起,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过多次调查与发掘~([1-3])。
2021河南长葛张史马墓地宋代墓葬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张史马墓地位于河南省长葛市后河镇张史马自然村西北,东距长葛市区约10千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3°37′23″,北纬34°15′33″,高程124~128米。(图1)张史马墓地坐落于紫金山东南麓的梯级台地上,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呈缓坡倾斜状,是豫西山区向豫东平原的过渡地带,为浅山地貌。由于历代的削岗填沟的农田建设,自紫金山而下形成多级台地,而该墓地又被断崖分割为块块平坦的农田。紫金山为伏牛山系嵩山余脉,其东为陉山。墓地北邻菜姚公路(三号路),东南邻张史马村,南邻长姚公路,西距武西高速960米,小洪河自西北向东南从墓地南部流过。墓地南北长约460米,东西宽约200米,面积约92000平方米,...
2021南京市浦口区高新路刘宋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年4月,为配合南京市浦口区高新路以西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其范围内进行勘探和发掘工作,共发掘墓葬3座,其中一座为南朝刘宋墓(编号为2015NPGXM1,下文简称M1)。(图1)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为竖穴土坑砖室结构,由墓道、排水沟、砖室组成。方向165°。(图2)墓道平面呈长方形,斜坡状,坡度14°,残长3.18米,宽1.36~2.39米。
2021安徽省宁国市安友庄旧石器遗址调查及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2003-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地处水阳江流域的宁国安友庄遗址开展野外调查及考古发掘,发掘面积250 ㎡,调查采集石制品3件,发掘出土石制品49件。石制品原料以中津河(水阳江一级支流)二级阶地底部砾石层中产出的石英岩砾石为主,少量为石英。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和工具。石制品均为使用硬锤直接剥片。石制品主要出自中国南方地区常见的网纹红土和均质红土中,根据长江中下游地区第四纪红土风化壳的相关研究结果,初步推断安友庄遗址古人类生存与活动的年代延续中更新世中、晚期一段时间。虽然安友庄遗址发现石制品数量不多,但其中存在模式2技术产品,如剥取大石片的大石核、尺寸≥10 cm的大石片,以及以手...
2021辽宁朝阳市商家沟辽代2号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79年7月13日,辽宁省朝阳县台子乡馒头营子公社商家沟大队在村委会南侧平整土地时,发现一座辽代墓葬。经朝阳县文化局文物科清理发掘,葬墓所用建筑材料和形制与1977年发掘的商家沟辽代1号墓葬形制一致,且葬具相似,又有相同形制的随葬品,两墓距离仅5米,故编号商家沟辽代2号墓(M2) 。墓葬形制为砖筑单墓室,葬具有棺帐、石棺和草木结构假人,葬式为头西脚东,出土遗物有木器、瓷器、铜器和干果。商家沟辽代2号墓为研究朝阳地区辽代中期的历史文化和葬俗提供了宝贵资料。
2021河北定州市北刘家庄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3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和定州市文物管理所联合对河北省定州市北刘家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2500平方米,发掘清理了先商、春秋、战国、秦汉、宋金等时期的遗迹共284座,包括灰坑、灰沟、灶址、窑址、水井、蓄水池、墓葬等,出土遗物千余件。此次考古发掘为太行山东麓地区的文化谱系、生业、人群和环境等综合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实物材料。
2021河南三门峡后川村东汉墓M54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8—11月,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门峡市后川村黄河嘉园项目进行了考古发掘。项目位于三门峡市湖滨区向川路东约100米,南邻舒馨苑小区,北距黄河约600米。在项目施工区域东端发现了M54,该墓虽被盗扰,但仍出土了大量器物,兹简报于下。
2021郑州高新区绿梅街唐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郑州高新区土地储备中心郑华程测字[2019]第G010号宗地项目位于郑州高新区花柏路东侧,绿梅街南侧(图1)。为了配合该项目的建设工作,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区域内所见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清理出了一批时代特征明显、随葬品丰富的墓葬,现以该墓地发现的4座唐墓为重点,简报如下。
2021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家属楼工地汉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00年8月,为配合南阳市农业技术推广站家属楼修建项目,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项目范围内7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项目地址位于南阳市建设西路北侧,介于人民路与工业路之间(图1)。现将其中4座汉墓的发掘清理情况与主要收获简报如下。
2021江苏新沂前沟汉代墓地D1、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徐州博物馆、新沂市博物馆联合对前沟汉代墓地其中两个土墩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9座。墓葬形制多样,排列有序,在年代上有一定承袭关系。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墓葬时代在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前沟汉代墓地是一处规模较大的汉代土墩墓群,该墓地发掘为研究徐州地区乃至江苏汉代土墩墓类型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2021南京市雨花台区凤凰村六朝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11月至2013年7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市雨花台区凤凰村清理六朝至清代墓葬18座。其中M16、M17为两座平面呈"凸"字形的砖室墓,虽早年遭到盗掘,损毁严重,但仍出土较丰富的随葬品,包括陶器、瓷器、铜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M16为东晋时期墓葬,M17为西晋时期墓葬。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墓葬的分布、形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2021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尚桥墓地唐代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2013年,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浙江宁波奉化尚桥科技工业园物流中心建设地块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清理唐代墓葬19座,出土有"大中二年""大中元祀""唐明州"等字样的铭文砖,为研究区域内唐代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1福建平潭龟山遗址2019年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19年9-10月,福建省考古研究院(原福建博物院文物考古研究所)、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平潭综合实验区博物馆与平潭国际南岛语族研究院组成联合发掘队,重点对发掘区TS2W10、TS3W10两个探方的西半部进行发掘,实际发掘面积16平方米。发现青铜时代灰坑1座、沟1条、柱洞3个和文化遗物,为进一步认识龟山遗址文化内涵与平潭地区青铜时代文化面貌,探索闽江下游流域史前文化遗存的分布、演变提供了新资料。
2021江苏扬州市郊三座宋元墓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江苏省扬州市郊抢救性发掘了一批汉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西郊的杨庙社区北宋墓、果园村元墓及北郊的槐南村南宋墓,墓葬结构保存较完整,前两者为竖穴土坑墓,后者为竖穴土坑砖室墓,随葬器物包括漆器、瓷器等,种类丰富,造型精美,在扬州地区较为少见。这三座墓的发掘丰富了扬州地区宋元墓的材料,出土的瓷器、漆器体现了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制作水平,对于研究宋元时期扬州地方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2021湖北武汉二妃山明代楚藩家族墓群一号茔园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二妃山区域调查发现了8处明代楚藩郡王以下级别茔园,发掘了其中5处茔园,计13座墓葬。其中一号茔园坐北朝南,平面呈长方形,由茔垣、拜台、封土堆等组成。茔园封土堆下为一座同冢异穴合葬墓,墓葬形制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砖室墓。墓葬出土有瓷器、铜器及墓志,其中瓷器以白釉瓷居多,青花瓷次之,另有少量蓝釉、豆青釉瓷。根据墓志铭文可知,墓主为楚藩镇国将军朱季及其夫人潘氏,分别下葬于成化七年(1471年)、天顺八年(1464年)。此墓墓主身份、卒葬年代明确,对于明代丧葬制度研究及墓葬断代具有重要价值,也为明代早中期陶瓷史研究...
2021湖北武汉二妃山明代楚藩家族墓群二号茔园发掘简报文物二妃山明代楚藩家族墓群位于湖北省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佛祖岭街道佛祖岭村(原隶属江夏区流芳街道)(图一)。2007年9月至2008年1月,为配合湖北省奥林匹克体育中心工程建设,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区域调查发现了8处明代楚藩郡王以下级别茔园,并对其中5处茔园合计13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其中一号茔园即镇国将军朱季夫妇合葬墓的发掘情况在《文物》本期进行了报道~([1])。现将二号茔园即辅国将军朱均钵家族墓地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1陕西旬邑县西头遗址鱼嘴坡地点商周时期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对西头遗址鱼嘴坡地点的发掘,商周时期遗迹有房址、墓葬、灰坑、灰沟等,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铜器、骨器、角器等。根据遗迹及遗物特点,推断年代为商代晚期至西周中期。此次发掘,为区域文化序列构建、文化布局变迁研究及对早期周文化的探索等提供了较为重要的资料。
2021河南禹州瓦店遗址WD2F1建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7~2010年,考古工作者对河南禹州瓦店遗址龙山时期WD2F1建筑进行发掘,2020年全面揭露了WD2F1建筑。本文主要对WD2F1建筑的形制和结构及相关遗存进行介绍,同时讨论了WD2F1建筑的年代、堆积过程及测年数据。
2021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2017~2019年考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的两座甲字形积石墓葬,属于北匈奴贵族遗存。其中M189属于等级较高的贵族墓葬,主墓、陪葬墓及祭祀遗迹等要素结构完整,测年结果表明其下葬年代在公元前49~公元72年,于公元86~222年遭盗扰。M10属于等级较低的贵族墓,是目前为止第一座经过科学发掘且保存完好的甲字形积石墓葬,下葬年代在公元66~130年;该墓葬出土的成套马饰为研究匈奴马饰组合及等级特征提供了完整材料。这两座墓葬的随葬品都呈现出多种文化因素混合的特征,说明欧亚大陆文化交流对匈奴贵族丧葬习俗产生了深远影响。
2021河南焦作远大未来城晋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7月,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焦作远大未来城建设工地抢救性发掘了两座古墓葬,并清理出武士俑、牛车、角兽、马、灶、井、多子槅等器物。两座古墓的年代应为为西晋中期。两墓出土文物互为补充,为研究西晋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1山西盂县泥河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21年3月,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盂县泥河发掘了一座金代壁画墓,清理壁画七幅,壁画包括对坐、瑞兽、童子、丈人等内容,出土了一组以碗、罐为基础的瓷器组合,反映了晋东山地金代民间丧葬习俗和宗教信仰。
2021山西太原两座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晋源区明太原县城附近的三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两座墓为砖雕壁画墓,且墓葬位置相近、结构相似,这两座墓葬的发掘对太原地区元代墓葬的研究和晋阳古城文化序列的建立具有重要意义。
2021广东省电白区竹子园遗址发掘简报客家文博2020年5月至7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电白区仙桃园村竹子园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南朝至明时期的文化遗存,出土有陶器、瓷器和铁器等遗物。此次发掘工作丰富了粤西地区的文化内涵,其中发现的宋代房屋基址为研究岭南地区宋代建筑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1肇庆古城墙南薰门遗址发掘简报客家文博2017年6月至12月,为配合古城墙申遗和肇庆市府城保护复兴项目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肇庆古城墙的朝天门、南薰门、景星门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南薰门遗址清理出城门、月城与其它相关遗迹等,遗存年代以明清至民国时期为主,填补了肇庆古城城门建筑资料的空白,为研究明清时期城门及月城形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21陕西西安明永兴恭定王及王妃墓发掘简报文博2015年7~10月,为配合基本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二府井村清理了一批古代墓葬。其中编号为M28的墓葬,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及出土墓志,推断为明永兴王朱惟熣及王妃王氏的合葬墓。该墓的发现,为明代墓葬的形制、构筑、王位世袭制度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2021辽宁辽阳苗圃墓地2015年度辽代墓葬发掘简报文博2015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辽宁省辽阳市苗圃墓地发掘了一座辽代墓葬。墓葬为竖穴石椁墓,随葬灰陶盘口壶、白瓷粉盒、金银饰品、羊距骨等遗物。初步判断该墓葬为辽代早期契丹族墓葬,具体年代范围可能在公元10世纪40、50年代。本墓葬的发掘,补充并增加了辽东地区辽代早期墓葬的基础研究资料,印证了辽代统治者积极经营辽东地区的政治方略。出土器物具有一些不同以往的新特点,对辽代早期陶瓷器、金银器等文物的研究具有较重要参考价值。
2021湖北荆州开元观遗址发掘简报文博荆州开元观属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为配合荆州开元观环境整治项目,荆州博物馆于2017年6月至8月对开元观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工作,发现了甬道、路面、台基、墙基、散水等遗迹,出土了宋代至明清时期陶器、瓷器、钱币、建筑构件等遗物。本次考古发掘明确了开元观的整体范围及布局,同时为考察开元观的初始建筑年代、迁址时间提供了考古学依据。
2021河南淅川大石头山M40、M61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大石头山墓地位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内,为配合该项工程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2年3月至2012年6月对该墓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抢救性发掘。根据钻探情况,将大石头山墓地分为三区,其中位于Ⅱ区东部的M40与位于Ⅲ区西部的M61保存情况相对较好,它们共同构成西汉末年到东汉初年该地区中小型墓葬面貌的一部分,对于了解当时人们的丧葬习俗、丰富西汉到东汉过渡时期的文化序列有着重要的意义。
2021吉林抚松县大青川遗址、黄家崴子遗址发掘与清理简报边疆考古研究为了配合"吉林省抚松县仙人桥镇黑松谷引供水工程"建设,2018年4月,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程输水管线涉及的大青川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对因取土破坏的黄家崴子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获取了一批新的考古学资料,现将发掘与清理情况简报如下。一、大青川遗址大青川遗址位于吉林省抚松县仙人桥镇大青川村西南约1.6千米,地处头道松花江右岸一处高出江面约20米的台地上,属头道松花江的河湖相凸岸沉积,适宜人类活动,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42°13'35.37"、东经127°13'31",海拔474米(图一)。遗址地貌现为耕地,植被包括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矮灌木)。地层堆积深浅不一,从西南侧断崖剖面...
2021湖南长沙开福区伍家岭唐墓发掘简报文物天地伍家岭位于湖南省长沙市开福区芙蓉中路与开福寺路交汇处西侧。该区域2004年和2010年先后经过两次发掘,发现战国至明清时期的墓葬80余座,另有少量古井。2017年2月至9月,为配合"天健·芙蓉盛世花园项目三期"工程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第三次抢救性发掘,发掘区以开福寺路为界,
2021山东曲阜旧县四街窑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3年10—12月,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曲阜旧县四街窑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汉代及金代陶窑17座,另有少量灰坑、墓葬、道路等遗迹,出土遗物多为砖瓦、生活用陶、瓷器等。此次陶窑的集中发现为山东地区汉代和金代窑址及制陶手工业的研究提供了详实的资料。
2021江苏句容宝华牡丹西路六朝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20年4—5月,镇江博物馆在句容市宝华镇牡丹西路北侧清理了四座东晋晚期至南朝早期砖室墓,出土文物64余件(套)。四座墓均为"凸"字形单室券顶墓,其中M1保存基本完整,出土文物丰富,尤为可贵。这批墓葬为研究南京、镇江地区六朝墓葬制度演变和葬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21四川攀枝花市回龙湾洞穴遗址1987年发掘石制品整理简报四川文物回龙湾洞穴遗址是一处位于四川省攀枝花市金沙江流域的旧石器时代遗址。该遗址于1987年进行了初步试掘,获得了丰富的石制品、动物化石以及磨制骨器。回龙湾洞穴遗址上文化层年代为23.8—23.4ka cal BP,下文化层目前尚无年代数据,根据其石器技术特征推测应同样属于旧石器时代晚期。回龙湾洞穴遗址上下文化层的剥片技术均包括锤击、砸击和锐棱砸击技术,但上文化层的砸击和锐棱砸击技术的比例要略高;从工具修理特征上来看,上下文化层的工具均较为简单,以刮削器为主,相对而言,上文化层的工具尺寸要略大于下文化层,且类型更为丰富。回龙湾洞穴遗址是目前攀枝花境内唯一一处年代明确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对于研究该地区...
2021山西绛县东吴村商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东吴村商墓位于山西省运城市绛县古绛镇东吴村北约1300米处的一块台地上。2019年,运城市文物工作站在配合绛县公安局进行涉案墓葬勘探时发现,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墓中出土随葬品5件,年代为殷墟一期。墓中出土铜礼器为典型殷墟风格,出土陶器则具有地方特色。该墓的发现对于殷墟一期遗存研究,对于研究殷墟一期商文化与北方青铜文化的互动、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2021江苏连云港海州区张庄五代至宋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连云港市博物馆对海州区张庄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五代墓15座、宋墓16座,共出土各类文物200余件套。这批五代、宋代墓葬形制特殊多样、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墓室建筑工艺脉络清晰。不仅在连云港地区属于首次发现,在苏北鲁南地区也不多见,为研究连云港海州地区五代至宋代时期的历史文化面貌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及丧葬习俗提供了丰富的资料。
2021安徽淮北烈山窑址2017年考古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年,淮北市文物部门对淮北市烈山区烈山窑址进行发掘。清理窑炉1座,灰坑7个。出土大量遗物,以白釉、青黄釉、三彩器为主,有碗、盘、罐、枕、建筑构件等。烈山窑址Y1为北方典型的马蹄形馒头窑,年代应不晚于五代时期。烈山窑址是宋元时期大运河通济渠沿线一处重要的瓷器产地,为南北窑业技术传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证据。其烧造技艺高超,少数产品较为罕见,也是国内极少数烧造宋三彩的窑址,与河南巩县的三彩窑存在密切的技术交流。
2021山东济南梁王遗址金代铜钱窖藏发掘简报中国钱币2020年4-7月,为配合山东省济莱高铁建设,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和济南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对济南梁王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遗址位于济南市历城区鲍城街道原梁王三村北,整体位于济青高铁以北(图1)。遗址整体呈长方形,东西约500、南北约300米,
2021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坛罐山遗址2020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坛罐山遗址位于四川眉山市东坡区岷江支流东醴泉河南岸,2020年3月至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面积600平方米,出土及采集石制品246件。石制品大多以砾石为原料,岩性以石英砂岩为主。石制品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断片/碎屑及石锤、石砧、砍砸器、刮削器、凹缺刮器、重型刮削器、锯齿刃器、使用砾石等工具,共有3组可拼合标本。工具多以砾石或断块为毛坯,采用锤击法加工,多见单边、单向修理,整体上属于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主工业。坛罐山遗址为成都平原首次发现并经科学发掘的旧石器时代遗址,将四川盆地古人类活动推进至中更新世中期,为讨论这一区域古人类生产生活提供了宝贵资料。
2021重庆丰都县壕沟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7年6月至7月,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等对处于三峡库区消落区的丰都壕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揭露出一片丰富的窑业堆积。本次发掘出土了执壶、碗、盘、盏、罐、瓶、香炉等大量瓷器以及支钉、支圈、垫环等窑具,出土遗物的年代为北宋晚期至南宋。该遗址与附近的石板溪、沙溪嘴、大沙坝、老院子、铺子河等窑业遗存出土的陶瓷器在种类、胎釉、器形等方面均相似,这批陶瓷遗址与三峡地区已认识的涂山窑等窑址区别明显,当为自成一系的窑业遗存。壕沟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峡江地区两宋时期的民窑状况、商品经济、文化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21四川绵阳市涪城区松家湾墓地发掘简报四川文物松家湾墓地位于四川省绵阳市涪城区梅家沟镇梅家沟村四队松家湾。2010年2月,在成绵乐城际铁路客运专线施工过程中发现,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随即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座,其中1座破坏较为严重,其余3座保存尚好,为长方形双室墓或单室墓。此次发掘的4座墓葬虽被严重破坏,但墓葬结构基本得以保存,墓壁及底部均用石板砌作,顶部以石板覆盖,这种墓葬形制在绵阳及其临近区域有一定的代表性。3座墓葬均未见有明确纪年遗物出土,但有不少随葬器物出土,其中M4出土莱菔纹瓷碗为明弘治民窑常见纹饰,瓷碗造型敦厚,胎质略粗。M2、M4出土带流釉陶罐和湖北巴东雷家坪M1出土同类器相似,因此可以判定这批墓葬的年代在...
2021北京延庆岔道城翼城及护城墩遗址考古发掘简报中国城墙北京延庆岔道城翼城及护城墩遗址位于北京市延庆区八达岭镇岔道村,处于古代"太行八陉"中军都陉(关沟)北口附近。2018年5月8日—10月11日,为了配合"延庆长城岔道城北侧1-6号烽火台及边墙抢险加固工程"项目实施,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进行了勘探、发掘工作。勘探发现南翼城1道,发掘清理护城墩6座,北翼城1道。这次考古工作对认识长城修筑结构和工艺、岔道城长城防御体系、军都陉防御体系和长城保护修缮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1江苏常州唐五代子城西城墙考古发掘简报中国城墙2014年下半年,常州市第二中学进行体育场馆改扩建工程,发现唐至清代的陶瓷片和城砖等遗物,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博物馆随即开展考古工作,在常州市第二中学西侧跑道中部布置东西向探沟一条,主要发现了一段唐五代时期的夯土城墙和唐五代、眀清时期的铭文城砖。
20212008年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J15发掘简报三代考古2008年2月至10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殷墟宫殿宗庙遗址南约700米的刘家庄北地,配合花园庄村搬迁项目进行基建发掘,发掘面积达4000余平方米,取得重要收获。相关信息已经以简报形式刊登于《考古》2009年第7期~([1])。我们在后期整理过程中,发现2008ALNJ15(后文简称J15)出土大量泥质红陶罐,且没有常见的圜底罐(俗称"人头罐"),这在殷墟发掘史上较为少见。为了更好地认识J15的性质,我们认为有必要对J15进行全面报道,以飨学界。现将J15主要收获报告如下。
20212017年河南安阳市殷墟郭家庄东墓葬发掘简报三代考古郭家庄位于殷墟东南部,铁路苗圃东侧,距小屯宫殿区约1.5千米。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配合村庄及城镇化建设,在该村及其附近进行了多次考古发掘,并取得重要收获,以属"亚址"族的郭家庄西南M160~([1]),属"■"族的郭家庄东南M26~([2])、M5~([3])最为著名,推测此区域至少有两个家族的墓地。
2021西安明辅国中尉朱惟煠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9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联合在西安市高新区群贤道9号清理了一座明代单室砖墓,出土遗物包括陶盏、石构件、兽面纹瓦当、铜饰、银戒指、铜钱以及墓志等。根据出土墓志判断,此墓为明辅国中尉朱惟煠及夫人乔氏、妾室唐氏与淡氏的合葬墓。
20212016年河南内黄县河村商代晚期遗址和墓葬发掘简报三代考古内黄县位于河南省北部,处于黄河冲积平原上。传说华夏人文始祖"五帝"中的颛顼、帝喾二帝活动于此。夏代,内黄一带属冀州之域。传商代中宗太戊于此建亳都。2016年3月初,内黄县亳城乡河村砖厂(图一)在取土时发现大量木板及少量陶片、铜片、人骨。经我们现场调查确认,窑场取土坑面积大,坑底距地表深8.9米,底部暴露有商代晚期的墓葬,墓中葬具已暴露,是一处商代晚期遗址。3月上旬,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考古队对窑场取土坑底部调查和钻探,面积约2000平方米。钻探以梅花点式、0.50米间距布孔。勘查可知商代墓葬主要集中在大取土坑的东北部,共发现墓葬19座,水井3眼(图二),在取土坑北壁上发现灰坑1个(图版二...
2021河南义马上石河墓地M93、M94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8年4~8月,为配合义马市开祥精细化工有限公司厂区扩建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及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位于义马市区南部的上石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春秋时期墓葬。其中M93、M94属于春秋早中期中型贵族夫妇墓葬,共出土各类器物1455件(枚),质地有铜、玉、石、玛瑙、陶、骨等,为研究豫西地区春秋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20212017年新郑郑韩故城南城墙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7年9~11月,为配合新郑市万佳商业总部项目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以探沟的方式对项目用地范围内的郑韩故城南墙进行了解剖。南城墙挖有城墙基槽,夯土呈斜坡状,由城内向城外逐次夯筑。南城墙废弃的时间应晚于战国早期。
2021河南淅川沟湾遗址简营南地点汉代遗存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7年6月~2018年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消落区文物保护工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沟湾遗址简营南地点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发现了东周、汉代、宋元及明清等多个时期的遗存,尤以汉代遗存最为丰富,包括灰坑、灰沟、墓葬、瓮棺、陶窑、水井等遗迹,以及陶器、石器、铜器等遗物,为深入了解汉水中游地区汉代聚落和社会提供了新的材料。
2021山东临淄市徐姚墓地战国墓M8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2017年,对临淄徐姚墓地M8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8为一座南向墓道的"甲"字形土坑积石木椁墓,墓室口大于底,坑壁陡斜,椁室位于墓底中部,椁室四周有宽大的生土二层台,随葬陶礼器放置于二层台上,二层台上设置殉人陪葬墓。M8有两座殉人陪葬墓,墓坑内各殉一人,葬具皆为一棺。墓内二层台上随葬的陶礼器数量较多,组合较齐全,按质地可分为陶器、铜器、石器和贝器。陶器有鼎、盖鼎、簋、壶、豆、盖豆、甗、罍、簠、笾、敦、盘、长方盘、四足盘、鬲、禁、铲、箕、匜、舟、斗、卮、杯、饰件等,共计89件,其中可复原的有76件。铜器、石器和贝器共计25件,有铜戈、铜镞、铜带钩、铜盖弓帽、铜吊扣、石管、海贝等。墓中随葬了形制相同...
2021洛阳衡山路唐墓(HM635)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07年5月,原洛阳市第二文物工作队(现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洛阳市衡山路向北与国道310线打通工程过程中,发掘了一座唐墓(HM635)。该墓葬为斜坡式墓道土洞墓,出土随葬品共计40件,包括人物俑、动物俑、日常生活用品等,年代为中唐时期。
2021重庆市北碚区黑房子墓群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4年3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重庆渝北至四川广安高速公路征地红线内的北碚区黑房子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墓葬4座,包括石室墓3座、画像砖墓1座,时代为宋代、明代。出土有瓷壶、瓷盏、瓷碗、瓷杯、瓷瓶、画像砖、石质雕刻构件等。发掘情况表明,该墓群墓葬类型丰富,延续时代较长。其中,宋代石质雕刻构件、明代画像砖等,对于认识和研究宋明时期丧葬习俗以及雕塑艺术等具有重要价值。
2021凌源市下台子红山文化遗址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一、遗址概况凌源市下台子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凌源市万元店镇大杖子村北,大凌河西支北侧一条支流右岸山梁的坡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41°21'00.70",东经119°28'58.83",海拔592米。西南距凌源市直线距离约14千米,东北距建平县直线距离约16千米,东南距牛河梁第二地点直线距离约4.1千米,东南距牛河梁第一地点建筑址直线距离约3.8千米。遗址主要分布在山梁东面的阳坡地,地势西高东低,较为开阔平缓。因多年雨水冲刷,遗址范围内分布有多条东西向的自然冲沟,遗址被冲沟分隔成多片区域。发掘区地表原为耕地,后改种杏树,发掘过程中可见原耕地垄沟痕迹。下台子遗址是2014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
2021敖汉旗下洼镇敖东遗址第二地点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敖东遗址第二地点位于赤峰市敖汉旗下洼镇敖东村东1.5千米坡地上,东南距敖汉旗新惠镇约50千米。遗址东倚教来河,南望燕长城,地理坐标为北纬42°29'46.20",东经 120°27'14.60",海拔432米(图一)。赤峰学院历史文化学院2012级考古学本科、2013级文物鉴定与修复专科学生完成本学年的教学计划后,为了提升田野考古实践技能,
2021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科研楼4号项目西汉早期墓发掘简报广州文博2019年7-8月,为配合中山大学北校区医学科研楼4号项目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对工程建设红线范围内勘探发现的遗迹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西汉至清代墓葬、灰坑、水井等遗迹一批。其中汉代土坑墓3座,随葬品见青铜器、陶器、铁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征推断时代为西汉早期(南越国时期),且具有典型的越人墓风格,为研究广州地区西汉早期越人墓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2021河南新乡焦田庄黄河大堤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3年5月底至7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河南省南水北调供水工程新乡县段工程建设,在新乡县焦田庄村东抢救性发掘古黄河大堤两段,年代分别为宋金时期及汉代,宋金时期的大堤北坡叠压在汉代大堤南坡上,印证了文献记载的汉、金修筑黄河大堤之事。
2021河南安阳辛店商代晚期铸铜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文物为配合基本建设,2016年5~7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河南省安阳县辛店村西南发掘了一处大型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清理了一批商代晚期房基、道路、灰坑、窖穴、烘范窑、铸铜遗迹及一大批商代晚期墓葬,出土了大量的商代铸铜使用的陶范、陶工具及青铜礼器、青铜兵器、青铜工具、漆器、玉石器、陶器等。遗址与殷墟宫殿宗庙区直线距离约10公里。此遗址是近年来安阳商代晚期考古的重要发现之一,为研究殷墟的整体布局和中国古代冶铸技术发展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河南邓州王营墓地战国楚墓(M316)发掘简报文物王营墓地(又称堰子王营墓地)位于河南省邓州市张村镇堰子王营村西北,墓地中部高,四周低,堰子河从墓地东北部流过(图一)。2010年3月至2011年2月、2017年11月至2018年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干渠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两次发掘,共清理东周、两汉及明清墓葬400余座,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玉器等大量器物。其中战国墓M316保存较好,现将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1重庆市铜梁区河嘴墓地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4年10月,重庆市铜梁区南城街道马滩村发现石室墓2座,墓中出土了20余件石质俑、石家具和墓志一方。该墓地的发现丰富了铜梁地区明代石室墓考古材料,为研究石质仪仗俑增添了一批十分重要的新材料。墓中出土的墓志材料,墓主世系、生平、姻亲关系清楚,为研究铜梁地区官宦世家社会关系、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翔实资料。
2021重庆市合川区猴清庙墓群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3年,为了配合合川白鹿山西片区工程的建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合川区文物管理所对处于工程建设范围内的猴清庙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墓葬5座,分别为3座汉代至六朝时期的崖墓、1座宋代石室墓、1座明代石室墓,出土有陶器、瓷器、铜器等器物,其中以汉代至六朝时期的M5出土器物最多,类型丰富。该墓群对于当地不同历史时期的墓葬形制结构及其演变规律,以及丧葬习俗的研究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同时,该墓群与内涵丰富的猴清庙遗址相近,为该区域不同时期的居址区、墓葬区等社会生产生活状况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021重庆市巴南区窑堡墓地、马桑溪崖墓考古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09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巴南区滨江路二期建设工程开展,重庆市文物考古所(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前身)对窑堡墓地、马桑溪崖墓进行考古发掘。窑堡墓地发掘砖室墓2座,出土器物12件,马桑溪崖墓发掘1座崖墓,为重庆主城区东汉至六朝时期历史文化、丧葬制度的认识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2021河南开封双龙巷明代建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为配合基本建设,2017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开封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开封市解放路以东、双龙巷以北的项目用地范围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1450平方米,清理明代晚期建筑基址1处。基址由南北两路院落组成,其中北路院落保存较好,为传统四合院布局,前后共三进,坐东朝西。遗址内出土瓷器、陶器、铜器、铁器等遗物以及大量砖瓦、滴水、瓦当、砖雕等建筑构件。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器物判断,遗址年代应为明代晚期,毁弃并淤没于明末洪水泛滥。本次发掘为明末开封城的研究充实了考古资料。
2021北京市延庆区西屯墓地东汉墓M100发掘简报文物春秋北京延庆西屯墓地共发现墓葬490座,以汉代墓葬数量最多。其中M100是该墓地发现的东汉砖室墓中规模最大、形制最为特殊的一座。墓葬为双墓道九室砖室墓,结构复杂,随葬品丰富,为研究和探讨东汉晚期幽燕地区砖室墓的发展和演变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2021山西沁水县下川遗址富益河圪梁地点2014年T1发掘简报考古下川遗址位于山西晋城市沁水县中村镇下川村,是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包括富益河圪梁、小白桦圪梁、水井背、牛路等地点,这些地点分布在下川盆地周围的高地(当地群众称为"圪梁")上。富益河圪梁处于下川盆地与富益河河谷之间,海拔1572~1625米,地理坐标为东经112°0′43″、北纬35°26′22″,是下川遗址中文化内涵最丰富的一个地点(图一)。该地点属于下川盆地南端西侧台地及富益河二级阶地,其南侧陡立,邻富益河,高出河床约30米;北部稍平缓,逐渐下降至盆地底部;西与山脉相连;东至季节河。呈西高东低的条状,东西长约750、南北宽约300米,
2021浙江杭州萧山老虎洞遗址东吴、南朝墓发掘简报文物老虎洞遗址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村北部。2013年3~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对其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34座。其中M1为南朝刘宋时期纪年砖室墓,墓砖上有"会稽永兴西乡相藏里许督自书之"等文字,这是萧山在六朝时期称为永兴的第一个实物证据。M1不仅发现了纪年铭文砖,还有纪地铭文砖,且该墓形制明确,出有青瓷标形器,信息量丰富。M26为东吴晚期砖室墓,墓前排水沟造型特殊,所出青瓷均为越窑产品,器物组合丰富,质量上乘。两墓的发掘为研究东吴、南朝时期的社会制度和丧葬制度提供了新材料。
2021浙江杭州萧山东蜀山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杭州萧山东蜀山墓群位于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所前镇城南村东蜀山西南面,东临育才路,南临零三省道,西、北方向均面南门江及其支流(图一)。墓群所在位置大体呈东北高、西南低的斜坡山地。为配合基本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2019年1~3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杭州市萧山区博物馆对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至清代墓葬27座。其中位于发掘区中部的M3、M5方向一致,形制相近,年代均为西汉时期,出土器物较为丰富。现将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1安徽芜湖计村大城子遗址发掘简报文物计村大城子遗址位于安徽省芜湖市鸠江区沈巷镇。2013年1~6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了一批墓葬、房址、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有陶器、石器、玉器、铜器等。根据出土器物判断,遗存年代分别为新石器时代、周代。新石器文化与环太湖地区有一定联系,遗存年代相当于良渚文化晚期。计村大城子遗址的发掘为认识皖江下游北岸地区的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山西大同御东新区御昌佳园北魏墓M113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5~7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位于大同市御东新区恒安街北侧御昌佳园的北魏墓群进行了发掘。其中M113为带斜坡墓道的土洞墓,出土了以陶俑为主的器物50余件,为研究大同地区北魏平城时期的丧葬制度、出行仪仗、民族融合及服饰发展等提供了新材料。
2021陕西高陵米家崖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200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高陵区米家崖村发掘清理了28座战国时期墓葬,其中M3、M9、M14、M49四座墓保存较好,出土器物较为丰富。这些墓葬中普遍出土两套随葬品:一套为秦墓常见陶器,另一套为比较少见的低温陶器、低温陶俑。米家崖秦墓的发掘不仅为战国时期秦墓研究增添了新的资料,而且对于各类陶俑制作与发展源流以及其后秦兵马俑源流等问题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1河南义马上石河墓地M18及祔葬马坑MK4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8年4~8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河南省义马市上石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了一批春秋早期墓葬。其中M18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春秋早中期中型贵族墓葬,共出土铜器、玉器14件;马坑MK4也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坑内埋葬2匹马和1只狗,出土铜器、骨器11件。该墓及祔葬马坑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春秋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2021偃师山化M75唐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7年4月2~7日,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S539关窑段高速引线工程项目的开展,抢救性清理了一座唐代墓葬。该墓为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三部分组成。出土了一批唐代遗物,其中有墓志一合。
2021陕西高陵马家湾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5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市高陵区马家湾遗址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灰坑7个,出土了一批重要的陶器、石器等,其年代主要为半坡四期文化和客省庄二期文化。
2021湖北黄梅刘岳墓地M1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5年8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黄梅县刘岳墓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铜、漆木、玉石、陶、皮革等各类随葬器物160余件套。该墓是一座战国晚期楚国大夫级别的贵族墓葬,同时随葬一批具有吴越风格的器物,有利于研究楚文化在鄂东南地区的发展进程以及楚文化与吴越文化的交流融合。
2021湖北随县周家塝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周家塝遗址位于湖北省随州市随县均川镇龙泉村四组。2013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遗址进行了发掘,获取了一批西周晚期早段遗存,对完善随枣走廊西周时期文化谱系,以及研究这一时期随枣走廊与中原地区的交流有重要意义。
2021河南宝丰县小店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等对宝丰小店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仰韶文化、二里头文化、殷墟文化及汉唐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仰韶文化遗存发现房址、壕沟、灰坑等遗迹,出土釜形鼎、罐、钵、缸、壶等陶器,大致属仰韶文化中期偏早阶段,对研究仰韶文化时期聚落布局及相关文化之间的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湖南宁乡市炭河里遗址钟家湾地点商周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底至2016年初,为配合炭河里国家考古遗址公园配套设施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用地内的文物埋藏情况进行了考古调查,在钟家湾和新屋湾两处地点发现有商周时期的遗存分布。2016年4~7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宁乡市文物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
2021西安南郊缪家寨村M37、M39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4月至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在西安市南郊园林式总部基地项目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M37、M39为竖穴墓道券顶砖室墓,出土遗物包括陶鼎、陶仓、陶灶、陶壶、陶罐、铜镜及铜钱等。从墓葬形式及出土器物的特征判断其年代大致在西汉晚期。两墓结构相同、大小接近、南北并列,相距仅5米,初步推断为家族合葬。
2021河南驻马店物价检查所东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为配合驻马店市物价检查所办公楼项目工程建设,1989年驻马店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勘探中发现的一座东汉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该墓葬为竖穴砖室合葬墓,由甬道、前室和后室组成,虽盗扰严重,但还是出土30余件文物,尤其是乐舞杂技俑的出土,对于研究当地东汉时期社会形态、丧葬制度等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2021湖南岳阳罗城遗址小洲罗地点2020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小洲罗地点位于罗城遗址北城垣外侧,紧靠汨罗江。2020年6月至2021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遗址点进行了考古发掘,获得一批春秋时期典型楚文化陶器等遗物,同时发现了一座大型建筑F1,可能与作坊类建筑有关。
2021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18-2020年周代遗存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2020年,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及运城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在山西西吴壁遗址开展了三年五个季度的考古发掘工作,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其后多个历史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本文主要简报发掘所获东周遗存,并对其进行简要分析。文章指出,西吴壁遗址东周聚落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包含居址和墓葬。已发掘的东周遗存皆为居址,时代多属战国,另有少量可早至春秋晚期,文化面貌与侯马新田遗址同时期者基本相同,属晋文化范畴。这些遗存丰富了遗址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为研究遗址的堆积结构、聚落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21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15年春季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春季,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在位于周家庄遗址西北的崔村南堡附近选点发掘,揭露出龙山及其后多个历史时期的遗迹,出土大量陶、石、骨及少量铜器。本文简要介绍该年度发掘所获的龙山期的遗迹与遗物,指出此次所获龙山遗存的陶器文化面貌与以往在周家庄遗址所见者大致相同,属于陶寺文化之范畴,但陶器的文化面貌较之以往所见者更为多元化。这些发现丰富了周家庄遗址龙山时期考古学文化编年,为研究周家庄遗址的聚落结构,晋南乃至中原地区的文化与社会变迁等学术问题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1江苏泗洪雪南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10月至12月,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合作对雪南遗址进行勘探和发掘,初步确认其为一处顺山集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本次解剖了环壕的局部,出土大量陶器、蚌器和少量石器、骨角器和动植物遗存。根据出土遗物和加速器质谱碳十四测年结果判断,壕沟的始建年代不晚于顺山集文化一期,至顺山集文化三期被废弃。出土了炭化水稻和驯化类型水稻小穗轴、水稻植硅体等,为顺山集文化时期水稻驯化实践的有力证据。大量蚌壳和蚌刀的出土,有别于此前揭示的顺山集文化生业结构与手工业构成。此次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期淮河中下游的聚落形态与生业经济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21陕西西安唐元不器墓、元自觉夫妇墓发掘简报文博2020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龚东村北发掘一批隋唐时期墓葬,其中可确认为同属元氏家族的唐代墓葬共三座。其中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墓资料已公布,另两座墓主分别为元大谦第三子元不器及侄子元自觉夫妇。两座墓葬均被盗扰,但仍出土较为丰富的随葬品。墓志内容为研究唐玄宗时期相关内容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陕西西安南郊上塔坡村西汉墓发掘简报文博为配合清凉山居建设项目,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在西安南郊上塔坡村北侧发掘古墓葬223座,其中有10座汉墓为竖穴墓道土洞墓,葬具为单棺或一棺一椁,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以鼎、盒、钫等陶礼器和罐、缶、钵等日用陶器为主,并出土陶璧。这批汉墓的发现,可为当时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的研究提供新材料。
2021宁夏固原杨家庄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09年,为配合西气东输二线工程,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夏固原杨家庄清理了12座汉墓,出土了一批陶器、铜器、铁器等遗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墓葬时代为西汉早期至东汉中晚期。本次发掘为研究固原地区两汉时期的墓葬习俗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21陕西宝鸡西秦村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20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陕西省宝鸡市陈仓区西秦村发掘了5座西汉初期墓葬。这5座墓葬形制、规模接近,保存完整,随葬器物位置明确、组合清晰,部分陶器所施彩绘较为精美。这批汉墓的发现,为研究宝鸡地区西汉初期普通平民的物质生活及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1广东龙川山中埂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7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龙川县的山中埂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古代遗迹16处,出土一批陶、石器遗物。遗址可分为两组不同的文化遗存,第一组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具有虎头埔文化特征;第二组为春秋时期。该遗址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粤东北地区的考古资料,对认识岭南地区考古学文化面貌具有重要意义。
2021甘肃武周时期吐谷浑喜王慕容智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9年9~1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岔山村浩门组山顶上的1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保存完整,出土了数量较多的陶、漆木、金属、石器、革制品、丝织品及殉牲、粮食作物等。根据墓志可知,墓主系吐谷浑王族成员喜王慕容智,葬于唐天授二年(691年)。墓葬建造精美且未被盗扰,出土遗物丰富,反映了唐代早期武威地区吐谷浑王族成员墓葬的特征,极大丰富了吐谷浑墓葬考古资料,也为研究和复原唐代高等级墓葬及其葬制葬俗等提供了重要借鉴。
2021陕西咸阳唐代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20年6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于西咸新区秦汉新城龚东村北发掘了一批隋唐时期墓葬,可确认为元氏家族的墓葬3座。其中元大谦、罗婉顺夫妇墓为五天井,带围沟,出土墓志、塔式罐、陶俑等随葬品117件(组)。根据墓志内容可知,元大谦为北魏皇室后裔,唐玄宗开元年间任龙门县令;罗婉顺为鲜卑族,本姓叱罗,其家族与李唐皇室有姻亲关系。两者墓志撰文者均为唐汝阳郡王李璡,罗婉顺墓志书丹者为时任长安县尉的大书法家颜真卿。
2021湖北襄阳周家岗遗址周代文化遗存2008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襄阳邓城遗址东南侧的周家岗遗址部分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灰坑6座、灰沟1条、房址1座、水井1口,出土了大量陶质生活用器。遗存分为三期,西周中期、西周晚期及春秋早期,属周代南土邓国文化遗存,为研究古邓国提供了新线索。
2021湖南岳阳罗城遗址2015年度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5年10月至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罗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该遗址由大小两座城址组成,并大致确定大城年代约在战国时期,为楚国南方一座县城。小城年代为六朝时期,可能为文献记载的罗县。本次发掘对于进一步研究罗城遗址的年代与性质、探讨楚国对南方的开发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新材料。
2021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M1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隰县瓦窑坡墓地位于山西临汾市西北、吕梁山地南缘,2005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17座,其中铜器墓11座。本文主要报道春秋晚期铜器墓M17,该墓出土铜、陶、玉石、漆木、骨器等约20余件(套),青铜礼器具有典型晋文化特征。这批材料对认识晋文化和晋国向北部的发展具有特殊意义。
2021重庆市武隆区土坎遗址东汉墓葬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6年2月至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武隆区文物管理所对武隆区土坎遗址进行了首次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26座,除M19为明代墓葬外,其余25座为战国至东汉时期墓葬。其中,东汉中晚期砖室墓2座、石室墓1座,均为带甬道的单室墓,随葬品基本组合为釜、罐、钵以及各类明器,在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等方面与峡江地区的同时期墓葬基本一致。这次发掘进一步充实了乌江下游东汉时期墓葬资料,凸显了乌江作为古代文化交流与传播的廊道作用,对研究渝东南地区汉文化面貌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四川金川县刘家寨遗址2011年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9~1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刘家寨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清理房址6座、灶5座、陶窑11座、灰坑134个,出土了丰富的陶器、石器、骨器、蚌器、牙器及动植物遗存等。主要遗存的年代为距今5300~4700年,含有较多马家窑文化因素,为探索横断山脉地区黄河、长江上游古代文化的交流等提供了新材料。
2021昆明市晋宁区金砂山墓地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4~7月,云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砂山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出30座竖穴土坑墓和1座砖室墓。竖穴土坑墓出土了双翼戈、矛、钺、铍、锛、凿、刻刀、卷刃器等铜器和镯、玦等玉器。竖穴土坑墓的年代大致为春秋时期,与典型石寨山文化(滇文化)存在差别,应该是一类特殊的遗存。砖室墓属东汉早中期。
2021长沙市走马楼西汉古井及简牍发掘简报考古2003年11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配合当地建设工程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出一批古代水井。在8号井(J8)中出土了2191件竹木简牍,同出的还有一批陶器和建筑材料。这批简牍应为汉武帝时期长沙国第二代康王刘庸在位时的官方行政文书,对研究汉代法律制度的演变,尤其是诸侯王国的法制状况提供了珍贵资料。
2021河南洛阳市东花坛西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12月至2015年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瀍河区启明南路与启明东路交叉口的东南、原旭升宾馆院内进行了基本建设前期的考古发掘工作,因此处有一个街道景观花坛,故将墓地命名为东花坛(图一)。此次发掘共清理西晋时期墓葬3座和隋唐时期灰坑3个、井2口。3座墓葬编号为C3M1640、C3M1641和C3M1642,墓葬均为东西向,南北并列,形制接近,规模较大(图二;图三)。墓葬地处瀍河东岸邙山南麓至洛河间的缓坡地带,东距汉魏洛阳故城约16公里,
2021河北邱县唐袁翼夫妇墓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8月,河北省邱县翰林公馆住宅区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砖室墓(编号M1)。邯郸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与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墓位于邱县县城东部,人和大街西侧,新城路以南(图一)。墓葬出土器物丰富,且有墓志,纪年明确。根据志文可知,该墓为东汉袁绍后人唐代县令袁翼夫妇合葬墓。现将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1吉林安图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文物金代长白山神庙遗址位于吉林省安图县二道白河镇西北4公里处的丘陵南坡上,南距长白山天池约49公里(图一)。相传唐代一将军在此地得宝马,故而得名"宝马城",亦称"报马城"。1929年修订的《安图县志》中已著录该遗址。20世纪80年代,调查者曾根据踏查时发现的部分指压纹瓦片和兽面纹瓦当,判定该遗址为唐代渤海国时期始建,辽金时期沿用。以往学术界普遍认为宝马城为渤海朝贡道上的重要驿站,也有学者将其比定为当时中京显德府下辖的兴州。
2021河北蔚县大德庄墓地M2发掘简报北方文物大德庄墓地地表现存5座封土。因张石高速公路建设,2015年11月—2016年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蔚县博物馆对大德庄墓地M1和M2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2为多室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前室、耳室及后室组成,出土随葬器物种类繁多,有陶器、铜器、玉器及铜钱等。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品分析,推断该墓的年代为东汉中晚期。M2的发掘丰富了大德庄墓地的文化内涵,为同时期多室砖室墓及葬俗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同时,对全面了解冀西北乃至河北地区东汉墓葬的分布规律、墓葬形制演变等具有重要意义和价值。
2021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结核菌实验室、航空指挥所和细菌弹壳制造厂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结核菌实验室,是七三一部队进行结核菌研究、生产和实验的场所,系第一部"二木班"所在地,分为主体建筑和楼道两部分,主体建筑位于南侧,楼道位于北侧。航空指挥所,始建于1938年,隶属于七三一部队第二部,是七三一部队为配合野外实验和细菌战所设立。细菌弹壳制造厂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振兴村东南,南距七三一部队本部旧址9千米,现存建筑主要由拱形建筑、水泥平台、房址和外延墙体所构成。
2021河南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地M43、M48、M6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上石河春秋墓地位于河南省义马市南部原上石河村,为配合当地工厂扩建工程,2018年4-8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与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25座,其中春秋时期墓葬115座,另有春秋时期马坑7座,共出土铜、陶、玉、石、骨、蚌等各类随葬品2700余件(颗),被确认为三门峡地区除虢国墓地外的另一处春秋时期虢人墓地。本文介绍的3座墓M43、M48、M66,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于春秋早中期中型贵族墓葬,推断M43、M48墓主生前为虢国下大夫一级贵族,M66墓主为士一级贵族。三墓共出土各类器物157件(枚),质地有陶、铜、玉、石等,为研究豫西地...
2021河南三门峡后川村西汉围沟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8-11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安阳师范学院考古与文博系,对位于三门峡市后川村的黄河嘉园基建项目进行了配合性考古发掘,在该项目工地内发掘了大量西汉时期墓葬,推断为西汉陕州城外的一处公共墓地。位于该墓地南端的M243和M247,两墓被一近方形的围沟环绕,即围沟墓,在之前豫西和晋南的考古发掘中也有发现,但数量不多,本次的发现对围沟墓发展演变提供了例证。在M247内出土的铜鍪、铜蒜头壶、陶缶、陶茧形壶等秦文化典型器物,为研究豫西地区秦文化对中原文化的影响以及两者的融合发展,提供了十分宝贵的考古学材料。铜鍪上錾刻"赵大官"铭文共21字,对于研究秦汉时期文字演变以及...
2021河南义马锦铺佳园金代砖雕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5年12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义马市锦铺佳园小区,抢救性发掘了一座仿木砖雕墓,根据该墓买地券内容,断定时代为金代,这种墓葬形制在宋金时期较为流行,其结构较复杂,墓主一般是家庭较为富裕的地主阶层。该墓出土精美砖雕27幅(块),内容包括竹鹤图类、仿木格子窗类、花卉类、孝子故事类和"夫妻对坐"类等题材。砖雕竹鹤图,在三门峡地区属首次发现,为此类砖雕或绘画提供了实物例证。"夫妻对坐"是四个人物和一桌子砖雕构成的场景,由"一桌二椅"演化而来,也是"开芳宴"的一种简化形式。该墓出土四幅孝子故事砖雕,为中国古代孝行文化的见证。该墓的发掘为研究金代建筑工艺、砖雕艺术、孝子文...
2021陕西西安唐韦旷夫妇墓发掘简报文博韦旷为京兆韦氏逍遥公房家族成员之一,其墓葬2014年发现于西安市南郊上塔坡村北。墓葬保存基本完好,出土器物丰富。据墓志可知,韦旷以门荫入仕,初授登州司仓参军事,未至任所,丁母忧而罢,服闕后,授豫州郾城县丞,以武则天万岁通天二年六月十五日卒于官舍,春秋四十九。韦旷夫人为河东柳氏,以开元六年七月二十日终于郾城县之别业,春秋六十五。夫妇二人于开元十八年十一月十六日迁葬于长安城南毕原之旧茔。韦旷夫妇墓是西安南郊新发现的又一座唐代京兆韦氏逍遥公房成员墓葬,具有证史补史之价值。
2021三门峡唐代张归香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河南三门峡市大岭路北段东侧发掘了一批唐代墓葬,其中M61是这次发掘的面积最大、保存完整且随葬品较多的一座墓葬,墓中出土有陶、铜、铁、金、蚌等各类遗物共16件,另有石墓志1合。根据墓志记载,墓葬主人为唐代中期的张归香夫妇。该墓葬的发掘为研究三门峡地区唐代中期墓葬形制及葬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1郑州外国语中学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0年11—1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郑州外国语中学基本建设,清理一座宋代砖雕壁画墓,保存现状较好,为研究宋代的丧葬习俗和制度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212018年安阳固岸村北齐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7-2018年在配合引岳入安水利工程二期建设项目过程中,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一批古代墓葬,其中位于固岸村的M34,是一座北齐时期的斜坡墓道土洞墓,出土一组铅釉陶器。该墓为研究北朝晚期的墓葬制度,北方陶瓷器烧制工艺的发展与演变以及中西方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新资料。
2021河南许昌宋庄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为配合许昌市和协医院项目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分别于2018年和2020年对宋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主要发现有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二里头文化和殷墟文化遗存,其中以仰韶文化遗存最为丰富。宋庄遗址的发掘为该区域中原文明化进程和早期夏文化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2021山西襄汾小王遗址仰韶时期遗存2016年发掘简报文物世界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原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市县文物部门对位于襄汾县小王村的一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其中Ⅰ区共发掘灰坑17座,出土了大量仰韶时期陶片。本文选取此次发掘区内部分典型灰坑及陶器予以公布,并对该遗址文化面貌做出初步推断。
2021江苏句容城上村遗址2014年考古勘探与发掘简报东南文化城上村遗址属宁镇地区典型的台形遗址,保存状况好、文化堆积厚、时代跨度长。共发现灰坑40个、灰沟3条、房址1处、墓葬8座、环壕1处,出土了一批器物。本次发掘为研究新石器时代晚期崧泽与宁镇地区本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找到了新的线索;为进一步厘清湖熟文化的来源及其自身文化内涵积累了新材料。
2021江苏丹阳双眼墩土墩墓考古发掘简报东南文化丹阳双眼墩土墩墓现存两座土墩,均为"一墩一墓"形制。两座土墩均遭盗掘,出土遗物不多,其中D2发现器物群(Q1)一处,出土一组共10件器物,包括印纹硬陶坛、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夹砂陶鬲、灰陶盆各1件,原始瓷豆5件。根据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遗物,推测其时代为西周晚期。
2021云南鹤庆龙潭旧石器遗址2019—2020年度发掘简报南方文物龙潭旧石器遗址地处云南省鹤庆县财丰河流域,2019—2020年发掘,遗址文化层为土状堆积的红褐色砂质黏土层。本次发掘在文化层内出土石制品3487件,属小石片石器传统,以石英正长斑岩为主要原料。遗址出土的石核包括有普通锤击石核、盘状石核、窄长片疤石核、似-细石核和砸击石核等类型,以剥片强度较高的普通锤击石核为主。遗址出土的石片包括有普通锤击石片、长石片、盘状石核石片和三角形石片,以剥片活动中晚期阶段的小型石片为主。遗址出土的工具包括有普通刮削器、陡刃刮削器、锯齿刃器、凹缺器和钻具等,以陡刃刮削器最具特色。遗址新发现的石制品材料总体表现出多样化、进步性的石核剥片技术,稳定成熟的工具加工技术,以及类...
2021山东临淄东古城村北遗址西周墓(M4040)发掘简报文物2016年夏,山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上海大学文学院在山东临淄东古城村北遗址发掘了一批西周至战国时期遗存。其中M4040为西周时期中型贵族墓,随葬器物较为丰富。该墓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坑下部有生土二层台和壁龛,葬具为一椁一棺。随葬器物有铜器、陶器、石器等,其中铜器有礼器爵、觯各一件。墓葬发现有人牲、羊牲、殉人、殉狗现象。根据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出土器物判断,M4040可能为西周初年殷遗民的墓葬,墓主可能为中小贵族。东古城M4040南邻临淄齐故城,该墓的发现为研究临淄齐故城的性质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山西侯马虒祁北魏墓(M1007)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9月至2015年7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建设区域内发现的820余座东周祭祀坑和37座西汉、东汉、北魏、宋金时期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即虒祁遗址的第九次发掘。发掘地点位于山西省侯马市高村乡虒祁村西北约2.5公里处(图一)。在发掘的37座墓葬中,有北魏墓4座,其中一座(编号M1007)保存完整,出土器物丰富,且纪年明确。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1山西侯马东庄金墓发掘简报文物2016年7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山西省侯马市东庄村北环路和晋珠街相交东南侧的14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两座墓(编号M12、M14)为坐北朝南的仿木结构单室砖室墓,均由墓道、墓门、甬道和近方形墓室组成,保存基本完整,砖雕、彩绘等装饰精美。根据墓葬形制、装饰手法及出土瓷器判断,这两座墓的修建年代当为金代中期,大致在海陵王至章宗年间,墓主应为同一家族。本次发掘为晋南地区金墓的研究积累了新资料。
2021湖南华容县七星墩遗址2018年调查、勘探和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对七星墩遗址的调查、勘探和发掘,可知七星墩城址由内、外两圈城垣与城壕组成,内、外两圈城垣为同时修筑。发掘的遗迹有窑址、土坑墓、瓮棺葬等,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此次发掘的遗存分三期,分属于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和肖家屋脊文化,绝对年代为公元前3100~1800年。
2021山东滕州市大韩东周墓地第一次发掘简报考古2017~2018年对大韩墓地的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52座。M22为战国末期的小型土坑竖穴墓,M43、M39皆为带一条墓道的中型土坑竖穴木椁墓,时代分别为春秋晚期和战国早期。墓葬的发掘,对研究苏鲁豫皖交界地区东周时期文化谱系、墓葬制度、泗上十二诸侯国及与周边古国的关系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河北黄骅市大左庄隋唐时期制盐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6~2017年对大左庄遗址的发掘,遗迹有井、灶、灰坑和灰沟等,出土遗物有瓷器、陶器、铁器、骨器、蚌器、铜器和铜钱等。根据遗迹特征推断遗址为一处隋唐时期的制盐作坊,作坊使用时间较长,布局有一定的规划性。遗址中与制盐有关的遗迹保存较好,基本可以复原出一套完整的制盐流程。
2021河南泌阳东高庄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9年10~12月,为配合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驻马店市文物考古管理所对东高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战国晚期及汉代的灰坑、灰沟、水井等遗迹17处,个别遗迹内出土有与冶铁有关的炉渣和铁矿石,其中4座灰坑为堆积冶炼废弃物炉渣的堆积坑,经检测与冶铁有关。该遗址至迟在汉代已出现冶铁活动。
2021河南鲁山望城岗冶铁遗址2018年度调查发掘简报华夏考古鲁山县望城岗冶铁遗址可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是一处典型的集冶炼和铸造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冶铁作坊,和当时的大型铁官具有密切关系。冶铸活动主要集中于两汉时期,遗址至迟在唐代已被大面积破坏。冶炼用的燃料是优质的栎木炭,并以白云石作为助熔剂,铸模表面以滑石粉作为涂料层。通过对泥模的烧成温度进行测试,在烘模工序方面也有新的认识。
2021郑州高庄遗址商代晚期遗存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6年1月至7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郑州高庄遗址进行了发掘。遗址内发现有灰坑、房址、墓葬和陶窑等商代晚期遗存。墓葬内出土的青铜器带有"舌"铭,表明高庄遗址应是一处商代晚期的舌族聚落。从出土遗物特征来看,商代晚期遗存可分为三个阶段,与殷墟文化发展一致。
2021安徽宿州金山寨汉代画像石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金山寨画像石墓位于安徽省宿州市埇桥区栏杆镇金山寨村,M1为"中"字形墓葬结构,由墓道、甬道、中室、东耳室、西耳室、后室组成,出土器物十余件,出土画像石12块14幅。此次发掘为研究本地区的汉代画像石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1西安香积寺村十六国墓地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7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西安市长安区香积寺村北发掘了7座(编号M1-M7)十六国时期墓葬,墓葬形制均为斜坡墓道土洞墓,出土陶、铜、铁器等共计65件(组)。根据墓葬排列、形制以及随葬品组合分析,该墓地应为十六国时期大中型家族墓地,此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该时期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宁波市奉化区下王渡遗址第Ⅲ发掘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7年10月至2018年2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吉林大学等单位对宁波市奉化区下王渡遗址第Ⅲ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初步确认该地点的文化堆积以河姆渡文化遗存和良渚文化遗存为主。通过发掘,我们认为该遗址为完善宁波地区史前遗址的空间分布和文化内涵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2020年度发掘简报文博隋唐长安城东北角夹城及十王宅遗址位于隋唐长安城遗址东北部。2020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该遗址东城墙与夹城墙之间的道路南段进行了主动发掘,清理道路、车辙等遗迹,并解剖了东城墙墙基。本文即是对2020年度发掘工作主要收获的简报。
2021新疆若羌县瓦石峡墓地考古发掘简报文博2016年10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新疆巴州若羌县瓦石峡镇南10公里处的沙漠中抢救性发掘墓葬4座,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穴独木棺墓两种,分属两个时代,初步推测为汉晋时期楼兰国至鄯善国的遗存。瓦石峡墓地地处丝绸之路南道要冲,从墓葬出土遗物反映出此期中西文化交流频繁,丝绸之路贸易繁盛。
2021汉阳陵东区陪葬墓M3之外藏坑考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汉阳陵陪葬墓分为东区和北区,以东区为主。东区陪葬墓以东司马门道为中轴线南北两侧分布,距离陵园暨司马门道近者规格较高,规模较大,随葬品亦较为丰富。2014~2016年,阳陵考古队对东区陪葬墓M3的外藏坑进行了发掘。墓葬有外藏坑(外藏箱)2座,设在墓道位置,用木材搭建成长方形的箱体结构,放置陶/木俑、木质车马、石磬、生活器具等随葬品千余件。
2021唐敬宗庄陵陵园遗址考古勘探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3~10月,陕西考古研究院对唐庄陵陵园遗址及陪葬墓进行了全面考古调查和勘探。2014年7~10月,对陵园南门外西侧蕃酋殿遗址和封土南侧的石块遗迹及陵园石刻进行了考古发掘与清理,为今后更深入研究唐代陵寝制度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2021浙江绍兴宋六陵陵园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绍兴市宋六陵为北宋徽宗及南宋高宗至度宗等的陵墓所在,后代习称为宋六陵。2018年,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大范围勘探的基础上,发掘了一号陵园遗址,揭示了该遗址的中轴线建筑布局和垣墙范围,探明了石藏墓室的具体位置与规模,基本判定该遗址为南宋某座帝陵的上宫或后陵的基址。此次发掘为全面了解南宋帝陵陵园的整体布局与各陵上下宫的形制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1湖北荆门屈家岭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8年上半年,对屈家岭遗址点中部岗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油子岭文化和屈家岭文化遗存,主要包括3座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12座瓮棺葬、12座房址以及大量的灰坑遗迹等,为探索聚落内部功能区划及其历时性演变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1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西王村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为配合310国道工程建设,考古工作者对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北部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的灰坑和窖穴近900个、陶窑20余座、房址10余座、壕沟3条。本文主要介绍庙底沟遗址中的西王村文化遗存。
2021河南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庙底沟文化H408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2年,为配合国道310工程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庙底沟遗址北部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灰坑和窖穴,其中以庙底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本文以H408为例对庙底沟文化内涵进行介绍。
2021河南舞阳张王庄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5~2016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舞阳县博物馆对舞阳张王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丰富的仰韶文化遗存,其年代主要为仰韶初期偏晚及仰韶早期,共分四个阶段,填补了舞阳盆地及周边地区该时期文化的空白,同时也为研究豫中南地区仰韶初期向仰韶早期的过渡以及聚落形态演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四川成都琉璃厂五代至明瓷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5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琉璃厂古窑址开展了调查和发掘工作,清理出大面积的窑炉、房屋基址、水井、水池、道路、沟渠、挡墙、灰坑、墓葬等遗迹,出土了丰富的瓷器、陶器、窑具、钱币等遗物。通过初步整理,这批遗存可分为四期:第一期为五代至北宋早期,第二期为北宋中、晚期至南宋中期,第三期主要在元代,第四期为明代。此次工作进一步揭示了成都琉璃厂窑的历史沿革、产品面貌、制作工艺、生产性质等文化内涵,为今后促进和加强对该窑口的考古学、美术学、陶瓷工艺学等方面的研究,并开展相应的文物保护等工作,提供了科学资料。
2021河南郑州唐郑仲淹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8~10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市惠济区古荥镇北、314省道以南发掘了一批汉晋和唐宋墓(图一)。其中一座唐墓(编号2017ZZZM80,以下简称M80)保存较完好,未被盗扰,据出土墓志记载,墓主为唐滁州司马郑仲淹及其夫人。此墓纪年明确,随葬器物丰富,组合完整。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1河南宝丰小店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2008年发掘简报文物小店遗址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宝丰县杨庄镇小李庄村西北约500米的台地上,北邻应河,处于河旁高地,地理坐标为北纬33°50′31″,东经113°01′30″,海拔137米(图一)。该遗址范围东西长约200、南北宽约220米,总面积约44000平方米。南水北调中线干渠从其中部穿过。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文物保护工程建设,2008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平顶山市文物局联合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近2000平方米,首次布设10米×10米探方6个,自南向北分别编号为T1~T6。
2021江苏盱眙县东阳汉墓群M213、M214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11年10月至11月间,江苏省金马(金湖县至盱眙县马坝镇)高速东阳段施工过程中出现了大量汉代墓葬,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南京博物院与盱眙县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施工过程中涉及的墓葬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至2013年12月间,共计清理汉代墓葬200余座~(1)(图一)。
2021江苏常州经济开发区排姆村遗址宋代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排姆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丁堰街道排姆村南部。2020年4—8月,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发现宋代墓葬21座。常州地区宋墓多为零星发现,此次发现的宋墓排列有序,方向大体一致,随葬器物时代特征相近,墓葬数量之多为常州地区首次发现,为研究江南地区宋代墓地排列及地方葬俗提供了新的考古材料。
2021浙江绍兴江桃村孙吴“嘉禾三年”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20年2月,绍兴市柯桥区杨汛桥街道江桃村门前山一座三国砖室墓被盗,绍兴市柯桥区博物馆随即对被盗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墓为单室砖墓,平面呈"凸"字形,发现"嘉禾三年""永兴""钟氏"等纪年、纪地、纪姓文字,出土青瓷文物4件(组)。该墓葬的发掘为六朝早期墓葬构造和早期越窑青瓷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萧绍地区行政区划的历史沿革提供了重要的实物例证。
2021屈家岭遗址土地山遗址点2020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20年上半年,对土地山遗址点东部坡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屈家岭文化遗存,初步确认遗址点的文化内涵以屈家岭文化晚期为主,为进一步探索遗址点的性质及屈家岭遗址的整体布局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1成都市郫都区星火村遗址先秦时期遗存2012-2013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2年12月至2013年2月,为配合新民场镇安置房建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郫都区文物保护所联合对星火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500平方米。宝墩文化和十二桥文化遗存是该遗址主体堆积,清理宝墩文化时期灰坑1个,十二桥文化时期灰坑15个、房屋基址1处、卵石坑1个,出土较多陶器和少量石器。该遗址的发现为厘清宝墩文化和十二桥文化的文化面貌以及聚落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21河南郏县黑庙墓地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黑庙墓地位于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白庙乡黑庙村西北部。201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两汉墓葬近250座,本次报告其中的53座西汉墓。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竖井墓道土洞墓、空心砖墓,出土器物有陶器、铁器、铜器等。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等推断,应为一处平民墓地。出土的陶缶演变序列完整,为研究陶缶本身的文化功用提供了新资料,对于研究平顶山地区汉墓的发展序列及西汉社会的发展进程有重要意义。
2021河北曲阳北镇定窑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9月至2010年1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对河北曲阳北镇定窑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的遗迹有窑炉、灰坑等,其中Y1、Y10两座窑炉保存较好。出土器物有细白瓷、精细白瓷、中白瓷、化妆白瓷、灰青釉瓷等白瓷及青黄釉瓷、粗黑釉瓷、细黑釉瓷、低温釉陶等,器类包括碗、钵、盘、碟、杯、盏、盏托、执壶、盒等。根据地层关系和出土器物的形制特征,可将北镇窑区地层分为五组,五组地层又可分为三期五段,年代为中晚唐至五代及金代。北镇定窑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定窑的烧造年代、工艺及产品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河北康保县兴隆遗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18~2019年,在兴隆遗址揭露出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期至新石器时代中期的连续遗存,年代为距今13500~5000年。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期属我国北方地区细石器工业的典型遗存,新石器时代的遗迹、遗物丰富,具体分为五期。该遗址的发掘为探索北方地区旧石器-新石器时代过渡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内蒙古化德县裕民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0~2016年,对裕民遗址进行连续发掘,发现房址、灰沟、墓葬等遗迹,出土较多石制品、陶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遗物。该遗址属新石器时代早期聚落,其文化内涵不同于其他区域早期文化,可命名为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裕民文化。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东北亚早期文化交流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内蒙古化德县四麻沟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7~2019年,对四麻沟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房址、室外灶等遗迹,出土较多石制品、陶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遗物。该遗址的文化内涵应属裕民文化,推测为新石器时代早期北方草原地区的季节性营地式聚落。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蒙古高原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发展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天津市宝坻区西河务金元墓葬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8年1月,天津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对宝坻区西河务二村发现的两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座墓葬分属金、元时期,为北方较为典型的类屋式墓葬,墓室内有仿木构建筑,随葬品均为实用器,器物组合完整,种类较为丰富,包括鸡腿瓶、白釉瓷碗、钧窑系瓷碗、黑釉罐、青釉高足杯、铜镜、铜簪、铁鐎斗等。其中一座墓葬有长方形砖砌祭台,为在天津地区首次发现的金代墓葬祭台遗迹。这两座墓葬为进一步研究天津地区金元时期的墓葬形制、丧葬习俗及建立天津地区金元时期考古学文化年代标尺提供了翔实资料。
2021吉林公主岭市后腰屯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吉林省公主岭市南崴子乡安家窝棚村后腰屯遗址是一处金代至清代的聚落遗址,2017年7—9月,为配合"中部供水工程"的开展,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后腰屯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房址3座,灰坑1个,灰沟1条,并出土陶、瓷、铁、铜等器物56件,其中包括造型精美的金代兽面纹瓦当。
2021新绛县侯庄村唐墓发掘简报文物世界山西省唐代遗迹的考古发现有很多,晋南地区比较重要的发现有蒲州故城、绛州衙署、万荣薛儆墓,体现了唐代河东地区丰富的文化内涵。新绛县在唐武德元年置绛州总管府,本次发掘地点与绛州衙署遗址相距不远,发掘的几座唐墓,形制呈"刀形"或"刀把形",是当时比较普遍的一种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均为中下层墓葬常见器物。本次发掘为当地唐代考古新增了珍贵资料,对研究绛州衙署以北墓葬分布情况以及丧葬习俗提供了研究依据。
2021山西襄汾洞门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洞门遗址位于山西省襄汾县新城镇沙女沟村东1 km处,西距丁村遗址5.1 km。2015年10月~2016年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进行了为期4个月的发掘,发掘面积27 m~2。遗址地层自上而下依次为表土层、马兰黄土层(L_1)、棕红色古土壤层(S_1)。包括石制品、动物化石碎片、炭屑等在内的文化遗物均出土于S_1中。另外在遗址西侧100 m左右的L_1内采集石制品2件。石制品原料以角页岩为主,类型包括石核、石片、石器、断块等。与此同时,在沙女沟村东黄土台塬的S_1地层中发现多个类似的原地埋藏的石器地点,说明在末次间冰期丁村遗址群附近汾河东岸至大崮堆山之间的黄土塬区人类活动十分频繁,且持续较长时间...
2021湖北省荆州市肖家台墓地发掘简报东亚文明湖北省荆州市肖家台墓地位于荆州区郢城镇荆北村,临近郢城遗址和荆州古城。2018年夏季,为配合地方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对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32座。许多墓葬分布相互交错,形成复杂的打破关系。墓地时间跨度长,出土器物丰富,为研究唐代至明清时期荆州地区历史文化、丧葬风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1南京西善桥岱山M10发掘简报东亚文明岱山保障房项目工地位于南京市地下文物重点保护区西善桥古墓葬群范围内。2011年,南京文物部门在此发掘了六朝至明清时代墓葬30座。其中多数为六朝时期墓葬,时代从孙吴到南朝晚期,是六朝时期一个集中的墓葬埋藏区。其中的M10墓葬形制较为完整,出土器物特征鲜明,时代推测为东晋晚期至南朝刘宋时期。
2021南京童卫路5号六朝隋墓发掘简报东亚文明2014年,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童卫路5号建设工地发掘古墓14座。该墓群依地势排列,墓葬均为中小型砖室墓。其中一部分墓葬类型与遗物较为罕见。该墓群为南京六朝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021安徽庐江杨家墩周代遗址发掘简报东亚文明2018~2019年,南京师范大学文博系对安徽庐江杨家墩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红烧土遗迹1处、灰坑20座、灰沟9条,年代为周代,出土遗物包括陶器、石器、玉器和铜器等。该遗址的发掘丰富了群舒文化的内涵,为推进江淮地区周代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1陕西西安月登阁村唐杜华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20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位于西安市雁塔区月登阁村的杜华墓进行了发掘,该墓为竖穴墓道土洞墓。墓主杜华下葬于唐贞元十四年(798年),其夫苏顺曾任解县县尉,为追思亡妻,亲自撰文并书写了墓志铭。该墓形制保存完好,随葬品种类丰富,特别是出土的瓷质、石质茶具,为研究唐代的茶文化和了解中唐时期的民风民俗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陕西凤翔雍城秦公一号大墓二号坑2019年考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陕西凤翔秦公一号大墓二号坑位于墓葬东南,平面形状为"凸"字形,由通道、坑体两部分组成。2019年考古发掘工作对坑内填土、盗洞情况有了较为清楚地了解,盗洞出土了大量动物骨骼及各种质地的器物,反映了坑内陪葬品内涵,有助于做好未来发掘的现场文物保护工作。
2021陕西凤翔雍城秦公一号大墓一号坑考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7~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和宝鸡先秦陵园博物馆对雍城秦公一号大墓的一号坑进行了考古发掘。经发掘,坑内出土5组木车,每组车有挽马两匹,车下有殉人(驭手)坑,出土大量殉牲和各类车马器、车马饰。一号坑位于大墓西南侧,并非秦公陵园布局的"定制",推测为大墓建成后祭祀秦公时使用,当为祭祀坑。一号坑的发现与发掘对于进一步了解秦公陵园布局和内涵提供了新的研究资料。
2021黑龙江海林小龙头山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小龙头山遗址位于黑龙江省海林市海浪河岸边,地理坐标44°25'36.2"N,129°10'43.1"E。该遗址发现于2012年,2014年发掘10 m~2,获得石制品82件。原料以玄武岩为主,还有黑曜岩、凝灰岩、安山岩和英安岩等。剥片技术以石叶、细石叶技术为特点,石器类型有雕刻器、尖状器、两面器和大型的斧形器。个别石制品可以拼合,说明属于原地埋藏,在文化层中的炭粒测得的~(14)C数据为距今13185±40年,为末次盛冰期后的转暖阶段。
2021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第四次考古发掘2020年度简报华夏考古2020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河南渑池仰韶村遗址南部生活居住区和中部壕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仰韶文化早期、中期和晚期遗存,以仰韶文化晚期遗存最丰,其中房屋建筑遗存、大型人工壕沟等,显示出该时期仰韶村遗址文化发展水平颇高、聚落面貌繁荣。经测年,仰韶文化晚期部分灰坑、壕沟底部堆积年代为BC3000~BC2900。
2021江苏盱眙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北区战国至两汉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2018年,江苏盱眙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北区发掘战国墓葬2座,汉代墓葬43座,陪葬坑1座。墓葬多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单人墓,出土釉陶器、陶器、铜器、漆器、玉器等器物三百余件。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为研究战汉时期东阳城居民的丧葬习俗和物质文化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
2021江苏盱眙东阳汉墓群M114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江苏盱眙东阳汉墓群M114是一座保存相对完整的西汉时期墓葬。该墓结构为一椁双棺,出土了包括铜器、铁器、漆木器、琉璃器、陶器等在内的各类遗物106件(组)。随葬品种类多样、纹样精美。此外,该墓出土的木刻星象图,是继1974年盱眙首次有木刻星象图出土之后,该地区第二次完整出土的西汉木刻星象图,其揭示了汉代丰富的天文观测成果,为了解汉代天文考古学提供了珍贵资料,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
2021黑龙江大庆市九间遗址2019年发掘简报北方文物九间遗址位于黑龙江省大庆市大同区九间村西南约1千米。2019年7—10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黑龙江大学等单位在以往调查和钻探的基础上开展考古发掘。此次共清理房址4座、灰坑44个、窑址2座,出土陶器、瓷器、铁器和骨器等重要遗物。从遗迹和出土遗物的特点来看,该遗址并非一般性居住聚落址,聚落的最终形成可能与当地的规模化生产有关。九间遗址可能是黑龙江地区有关辽金社会生活的考古发现和认识中的一种新聚落形态,代表了黑龙江地区辽金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一个遗存类型。
2021四川茂县城关粮站石棺葬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对城关粮站石棺葬墓地的考古发掘,共清理石棺葬54座,出土各类器物300余件。墓葬均在竖穴土坑内以石板构筑石棺,年代集中在战国中晚期至西汉中晚期。此次发掘的墓葬,反映了该时期当地族群的生产生活状况,为进一步认识岷江上游地区石棺葬文化的年代、内涵、族属及与秦汉帝国的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1吉林集安市霸王朝山城2015~2016年发掘简报考古霸王朝山城位于吉林省集安市财源镇霸王村东北约4.3公里的大山深谷(图一),是一座典型的高句丽时期簸箕形山城。山城所在区域为吉林省通化县、集安市和辽宁省桓仁县三市县交界地带,新开河与浑江在山下交汇,是高句丽交通道上的重要节点,也是高句丽早中期核心区域联系的重要节点。
2021福建泉州市“市舶司”遗址2019~2020年发掘简报考古2019~2020年,对泉州"市舶司"遗址的考古发掘,揭露出铺砖地面和石墙、石墩、石构、鹅卵石铺面等宋元时期建筑遗迹,出土了脊兽、花卉纹瓦当、文字砖等建筑构件和青瓷、白瓷等陶瓷器。明确了此处有大型较高等级官式建筑群的存在,文字砖的发现确认了该建筑群应为泉州"市舶司"遗址。
2021蒙古国吉尔嘎朗图苏木艾尔根敖包墓地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18~2019年,对蒙古国艾尔根敖包墓地的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8座。分为斜坡墓道洞室墓、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竖洞室墓三类。出土陶器、铜器、铁器、骨器等遗物70余件。这批墓葬年代应为公元前50年至公元150年,对研究匈奴退出漠北草原,鲜卑人群的西迁南下及民族融合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1陕西西咸新区摆旗寨西魏陆丑墓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3~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西咸新区秦汉新城渭城镇摆旗寨村北塬进行了发掘,其中一座西魏墓(编号M28)保存较好,形制完整。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双室土洞墓,坐北朝南,由墓道、两天井、两过洞、封门、甬道、前室及后室组成。后室放置双木棺,其内各有人骨一具,腐朽严重。墓内随葬大量陶俑、陶动物以及金币、银币、玻璃器、料珠等,另有墓志一方。墓主陆丑,本为鲜卑族步陆孤氏,后改汉姓为陆,卒于大统四年(538年)。墓中随葬的域外货币、玻璃器及料珠为研究中西方文化交流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1陕西西咸新区朱家寨北周墓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4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底张街道朱家寨村北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北周墓(编号2017第一大道M37)。此墓坐北朝南,墓底距现地表7.2米,墓道被破坏,推测结构应为斜坡墓道带天井的前后室土洞墓。出土器物109件(组),包括陶俑、陶动物、陶模型明器、陶瓶、玉组佩、金币、铜钱、墓志等。据志文可知,墓主为北周开府仪同大将军、罕县开国公,葬于建德六年(577年)。本次发掘为了解北周品官墓葬随葬器物组合及其反映的时代特征提供了新资料,亦对研究北朝及隋唐时期的朝服葬和舆服制度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1辽宁北镇辽代耶律弘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秋,辽宁省北镇市富屯街道新立村小河北村民组西北有古墓葬被盗。2017~201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锦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北镇市文物处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被盗墓葬及其周边地区进行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墓葬5座。其中,M3为砖室墓,出土有瓷器、金属器、玛瑙玉石器等,另有墓志一合。墓志铭文记载墓主人为辽代皇族耶律隆裕次孙、耶律宗熙次子——乌独剌(契丹名)。铭文虽未直书耶律弘义,但根据《永清公主墓志》《耶律弘礼墓志》等记载断定,乌独剌即耶律弘义。另外,墓志铭文记载,墓主人葬于辽显陵,为进一步研究医巫闾山辽代帝陵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1安徽含山县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简报东南文化凌家滩遗址第四次发掘以墓地为重点,兼及村南的红烧土密集区,旨在进一步了解墓地布局、红烧土密集区的性质等。发掘共发现新石器时代墓葬21座,但各墓出土遗物较少,玉器更少,反映出该墓地不同墓区的性质可能存在差异。村南的红烧土密集区分布面积约3000平方米,最厚可达1.5米左右,应属某种重要的建筑设施。
2021杭州市萧山区老虎洞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老虎洞遗址位于杭州市萧山区闻堰镇老虎洞村。2013年3—7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萧山博物馆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和出土了包括良渚文化、商周及汉唐明清等不同时期在内的遗迹和遗物。其中良渚文化与商周时期遗存有灰坑、柱洞群、石器、陶器、印纹硬陶及原始瓷等。遗址中出土的良渚文化时期较为完备的玉石器加工工具组合,以及商周时期大型柱洞群组成的干栏式建筑遗存,在太湖地区早期文化中尤其独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意义。
2021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黄路头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黄路头遗址位于杭州市余杭区良渚镇,是良渚古城遗址的一处城外遗址,为良渚古城大型聚落体系的一个组成部分。2016—2017年的考古发掘清理了黄路头遗址中一处墓地的局部区域,发现崧泽文化晚期至良渚文化时期的墓葬共34座。其年代上限不晚于崧泽文化晚期,即早于良渚古城的兴建。该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良渚古城建城之前该区域内的本地文化面貌有重要意义。
2021杭州市余杭区良渚古城金花池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金花池遗址为良渚古城遗址的郊区聚落之一。2009年考古队抢救性清理了2座良渚文化贵族墓葬,其中M1出土玉琮、玉钺、三叉形器和冠状器等高等级玉器,是良渚文化早期阶段良渚遗址群乃至整个良渚文化分布区内少见的高等级贵族墓葬。大遮山南麓分布着多个聚落组,呈现出以一处较大的台墩形遗址为中心,由六七处台墩组成的态势。百亩山南坡较密集地分布着金花池、百亩山、梅家里、梅园里等遗址,构成聚落组,金花池可能为该聚落组的中心。
2021青海玉树州参雄尕朔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考古该遗址2013年主要清理了两个文化层,发现多处火塘,出土了石制品和动物骨骼。遗址属于中全新世,古人类活动集中在距今8000~7000年。两个文化层的石制品类型与技术特征较一致,包括简单石片-石核技术和细石叶工艺体系产品,细石叶工艺主要为楔形细石核技术,不见二次加工。该遗址为古人类反复使用的石器制造场。
2021山东日照市两城镇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该遗址2018年发掘了丰富的龙山文化遗存,清理房址、灰坑、墓葬、柱洞等遗迹,出土陶器和石器等遗物。房址成组分布,周边有大型灰坑和墓葬。遗存分为三段,时代相当于海岱地区龙山文化的第三、四期。此次发掘为研究微观聚落结构,以及海岱地区龙山文化时期的聚落布局、社会结构等提供了新材料。
2021西安市长安区唐戴胄夫妇墓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唐太宗时期民部尚书戴胄及夫人菀氏墓被发现并发掘。两墓东西并列分布,同茔并穴合葬,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出土遗物100余件。两墓均有壁画,戴胄墓壁画保存较好,为屏风式分栏平列结构,内容有拄刀仪卫武士、侍者、立部乐伎等。两墓均出土墓志,为隋末唐初历史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2021河南正阳铁佛寺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7年,为配合息邢高速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正阳铁佛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3400平方米。共清理灰坑64座、灰沟8条、水井4眼、陶窑1座,出土有陶器、瓷器、石器、铁器等,其中以二里头文化遗存最为丰富。这次考古发掘的成果为二里头文化杨庄类型的分布范围、文化内涵以及二里头文化的南进路线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1河南南阳市永泰住宅小区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为配合南阳市永泰住宅小区开发项目的建设,2000年2~8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两次对项目用地进行了文物钻探和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281座,其中M137是一座保存完好的汉代墓葬,随葬陶仓的外壁发现有粉书文字,有助于认识当时当地的丧葬习俗。
2021河南鹤壁集瓷窑遗址2012年发掘简报华夏考古鹤壁集瓷窑遗址于2012年9月进行了一次发掘,共清理瓷窑1座和灰坑4座,出土瓷器、制坯工具和窑具共3000多件。本次发掘为鹤壁集瓷窑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的材料。
2021甘肃宁县遇村遗址西周墓(M5、M20)发掘简报文物遇村遗址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宁县早胜镇遇村六组,地处马莲河以东、九龙河以南的早胜塬上,西距石家墓地约450米(图一)。2018年7~10月,为配合银百高速公路甜罗段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南京大学历史学院联合对遇村遗址施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面积2100平方米,发现了墓葬、灰坑、灰沟、窑址、祭祀坑、马坑、房址等100多个遗迹单位,初步判断遗址第(3)层及以下为两周时期的文化遗存。
2021甘肃天水中梁师家湾金墓发掘简报文物墓葬位于甘肃省天水市秦州区中梁镇三湾村师家湾村南部。2013年1月和5月,天水市博物馆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3座,大致呈"品"字形分布,墓向基本一致。其中,M2、M3为仿木结构单室砖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三部分组成。M3墓室四壁均有彩绘,题材包括董永卖身葬父等孝行故事以及妇人启门图等。"白牛出门图"为甘肃地区金墓中首见,该题材在其他地区亦较为罕见。根据墓室仿木构形制和出土器物综合推断,墓葬时代为金代早中期。师家湾金墓是近年发现为数不多的建造精美、彩绘内容丰富的墓葬之一,对于研究宋金时期天水乃至陇东地区的社会经济和艺术风格有重要价值。
2021河北蔚县三关辽代家族墓地M3发掘简报文物三关辽代家族墓地M3位于河北省蔚县西合营镇三关村。墓葬由墓道、天井、墓门、墓室四部分组成。墓门外部为砖砌仿木结构门楼。墓室为砖砌六边形单室,内部亦为砖砌仿木结构。壁画主要绘于除南壁外的其余五个壁面。绘画题材有备餐图、竹石仙鹤图、花丛对鸟飞雁图、起居图等。壁画整体采用工笔重彩描绘,双勾填色、分染、没骨等画法并用,有五代遗风。墓葬形制、壁画内容具有汉地特点,壁画风格又有辽墓典型的"东向为大"的特点。张家口一带发现辽墓较多,此墓的发掘为进一步探讨宋辽时期中原地区与北方游牧民族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宝贵资料。
2021三门峡庙底沟遗址庙底沟文化H770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2年,为配合310国道建设工程,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前身)等单位对庙底沟遗址北部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庙底沟文化、西王村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灰坑和窖穴800余个,陶窑20余座,房址10余座,壕沟3条,其中以庙底沟文化遗存最为丰富。本文以H770为例对庙底沟文化内涵进行介绍。
2021山西临汾桃园遗址F1发掘简报中原文物桃园遗址位于山西省临汾市尧都区桃园村东南与襄汾县邓庄镇寺头村北交界处。2016年7月—12月,为配合长临高速公路建设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其中在Ⅱ区发现一处房址(F1),根据其形制及出土物的比对分析,认为该房址是仰韶中期庙底沟文化的典型遗存。它的发现为晋南地区仰韶中期房屋建筑形制、技术、功能等方面问题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
2021河南宜阳苏羊遗址下村区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6年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开展了伊、洛河流域史前文化调查,调查发现的宜阳苏羊遗址面积较大,延续时间长,内涵丰富。在发掘过程中,发现该遗址包含仰韶文化、庙底沟二期文化、王湾三期文化三个时期的遗存。苏羊遗址的调查和发掘为建立河洛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序列,以及探讨中原地区文明化进程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21敦煌旱峡玉矿遗址发掘简报敦煌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9年在敦煌旱峡玉矿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平方米,清理遗迹12处,其中房址6座、矿坑5处、岗哨1座。房址有半地穴式和地面式两类,一般由房址主体、门道、储藏坑、操作台、灶址、活动面等组成。出土有陶器、石器、铁器、玉料及石料、动物骨骼和木炭遗存等。聚落呈现出山顶岗哨、山体两侧矿坑、山麓底部低平处的房址和选料区的分布特征。其内涵划分为西城驿文化/齐家文化和骟马文化两期遗存,年代为公元前2000—公元前100年。是目前国内已知开采年代最早的透闪石玉矿遗址,对探讨中国早期透闪石玉矿的开采利用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21陕西旬邑西头遗址南头村地点2019年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文博西头遗址位于陕西省旬邑县张洪镇原底社区西头村,面积约100万平方米。2019年4至10月,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对遗址南部的南头村地点进行发掘,发现仰韶文化的灶1座、灰坑8座,出土了一批陶、石、骨器。发掘所获的仰韶文化遗存多属半坡类型,少数为庙底沟类型。本次发掘为建立西头遗址的年代序列、研究旬邑地区仰韶文化的分布以及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新资料。
2021陕西府谷寨山遗址庙墕地点居址发掘简报文博庙墕地点位于陕西府谷寨山石城北部的一处山峁之上,北邻石马川河谷。2020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其进行了正式发掘,发现了一处石峁文化墓地和居址,出土大量遗迹遗物,另外还发现少量仰韶文化晚期遗存,为研究河套地区的仰韶文化与石峁文化提供了丰富的新材料。
2021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唐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9月2日至16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保健中心项目建设用地范围内发掘了两座唐代砖室墓。这两座唐墓均为单墓道砖室墓,基本结构较为清楚。尤其是2016BYM1,是迄今所知北京地区规模最大的唐代砖砌单室墓,其甬道内东西相对的两座砖雕仿木结构假门在北京地区也是首次发现。墓葬中出土的釉陶武士俑、伎乐俑等,制作较为精美,为附属构件,在北京考古中罕有发现,对于进一步认识北京地区的唐墓具有较为重要的价值。根据幽州城的四至范围,可知这两座砖室墓位于唐幽州城外的东北部,应属幽都县礼贤乡管辖。元大都的兴建很可能是这两座唐墓被损毁的重要因素。这两座砖室墓的修建和毁坏,对于了解和探讨唐代至元代北...
2021甘肃玉门火烧沟四坝文化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1976年6~11月,甘肃省博物馆文物工作队(现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玉门火烧沟墓地进行清理,发掘总面积2520平方米,共清理四坝文化墓葬312座,出土陶、玉/石、金属、骨、木质文物近两千件(套)。火烧沟墓地是迄今为止发现的四坝文化最大的一处墓地。该墓地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河西走廊青铜时代的社会和文化及早期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一批具有重要价值的物质资料。
2021河北张家口宣化区燃料公司战国墓M3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河北张家口市宣化区燃料公司地点战国墓M3系2011年发掘,该墓具有战国中期燕文化墓葬典型特征,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既有鼎、豆、壶、盘、匜等较多中原式仿铜陶礼器,又有北方文化因素的双耳鼎形罐等,文化因素构成较为复杂。该墓的发掘对于丰富燕文化遗存,深入揭示燕文化及其与其他文化的关系,厘清本地区东周时期历史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1陕西长安神禾原战国秦陵园大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4~2008年发掘的神禾原战国秦陵大墓,为"亚"字形墓,位于陵园中心位置。大墓虽遭严重的盗扰、焚烧,仍出土精美器物数百件。根据大墓形制、随葬器物及其刻铭,并结合文献资料,推定墓主为战国晚期秦国夏太后。该墓的发掘为战国秦汉时期有关帝王陵墓形制、构筑、制度和文化等诸多方面研究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2021湖北松滋关洲遗址城背溪文化遗存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关洲遗址是目前发现的城背溪文化面积最大、保存最好的遗址。城背溪文化遗存主要有红烧土遗迹、灰坑、陶片堆积、鱼骨堆积等,说明在距今8500年左右的新石器时代早中期,江汉平原长江沿岸已经出现了比较稳定的较大规模的定居聚落。遗址可分为四期,第一、二期为城背溪文化中期,与彭头山文化第四期关系密切;第三期为城背溪文化晚期,大致相当于皂市下层文化;第四期属于柳林溪文化遗存。关洲遗址的发掘,大大丰富了我们对城背溪文化的认识,为研究长江中游史前文化格局的形成与演变提供了至关重要的资料。其深达近10米的文化层堆积,为我们研究全新世环境演变以及长江洪水史、河床演化提供了非常宝贵的资料。
2021湖南宁乡花草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江汉考古湖南宁乡花草坪遗址分别于2001年和2014年度进行了发掘,获得一批新石器时代晚期的遗存。遗存主体属于"堆子岭文化",年代相当于大溪文化三、四期或略晚。这批遗存的发掘和整理为研究湘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的材料。
2021四川新津宝墩遗址朱林盘地点2016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6年10月至12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宝墩遗址Ⅲ1区的外城朱林盘地点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为525平方米,共清理出宝墩文化时期墓葬17座,房屋基址5座,灰坑5个,基槽、柱洞若干。朱林盘地点文化内涵单纯,延续时间不长,时代为宝墩文化二期,发现的17座墓葬间无打破关系,残存人骨头部均朝西或西北,应为统一规划的小型家族墓地,其中M94墓坑规模最大、葬式独特、在脚部随葬一件陶壶,显示出墓主身份地位与其他墓主的不同。墓地分布于房址一侧,房址周围分布有灰坑等生活遗迹,宝墩文化四期的成都西郊化成村遗址、广汉三星堆仁胜村遗址房址与墓地分布反映的聚落结构应是这一空间布局的延续。朱林盘地点的发...
2021黑龙江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城垣遗迹2013年发掘简报北方文物金上京是金代五京之一,上京城是金王朝修建的第一座都城,1115—1153年,作为都城使用38年。2013年7—9月,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金上京城址进行考古发掘,揭露面积约300平方米,以解剖城垣为主,清理部分外城城墙、城壕等遗迹,初步掌握了城墙结构特征,从考古层位学上确认了城址的营建使用情况。
2021江苏扬州瘦西湖新苑三期汉代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扬州瘦西湖新苑三期地块发现汉代墓葬群,经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清理出3座保存较为完好的西汉晚期墓葬,出土一批陶器、漆器、铜器。这些墓葬的发现为研究西汉晚期扬州地区社会文化、经济、丧葬习俗等内涵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21安徽六安经济开发区碧桂园战国秦汉墓地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年8—9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市碧桂园战国秦汉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中小型墓葬35座。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包括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琉璃器等,为了解六安当时的物质文化及社会文化变迁的研究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2021北京延庆区西屯墓地瓮棺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北京延庆西屯墓地共发现瓮棺墓18座,除了单人儿童葬,还发现了两例儿童合葬和一例成人二次葬。这批瓮棺墓分布较为集中,葬具以3件陶釜的组合为主,陶釜的形制体现了燕文化统治区的特色。这批瓮棺墓的发掘增添了北京地区战国至西汉时期的瓮棺葬材料,同时也为建立妫水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1重庆丰都空洞包汉代墓群2018年发掘简报文物一概况空洞包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名山街道镇江村2组,处于长江北岸的台地上(图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9°92′,东经107°74′,海拔199米。为推进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文物保护工作,2018年3~5月,重庆师范大学西南考古与文物研究中心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联合对空洞包墓群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
2021陕西宝鸡旭光西周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11月14日,宝鸡市高新区马营镇旭光村发现一件西周青铜提梁卣,宝鸡市考古研究所受宝鸡市文物局指派赶赴现场。经调查,青铜器为墓葬所出。2018年11月至2019年1月,按相关程序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勘探、发掘,共清理古墓葬8座,其中西周墓葬5座,
2021河北雄县州城遗址考古勘探与发掘简报考古鄚州城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雄县鄚州镇(原属沧州市任丘市,2018年4月起,归保定市雄县管辖)北部(图一)。2019年9~12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雄县文化和旅游局共同组成鄚州城考古工作队(以下简称鄚州城考古队),对鄚州城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测绘、勘探与发掘工作,旨在了解鄚州城址的范围、性质及年代等。
2021浙江安吉县古城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考古安吉古城遗址位于浙江省西北部的丘陵山地,地处湖州市安吉县递铺街道古城村,东南距安吉县城约12公里(图一)。遗址南依龙山,西邻白石山,北、东两面为地势较缓的河谷地带。古城遗址平面略呈方形,城内东西长约600、南北宽约550米,城区面积约33万平方米。城墙为平地堆土筑成,保存较好,墙基宽23米左右,残高3~6米。
2021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商代墓葬M235、M275发掘简报考古2010年在大辛庄遗址发掘时发现一批商代墓葬,其中以殷墟文化第三期墓葬M235、M275规模较大、规格较高。两墓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出土陶器、铜器及玉器等遗物,并发现殉人及较多殉狗。据出土遗物形制和铜器组合,两墓主人属高度商化的东夷族群,是具有一定政治地位及军事职能的中小贵族。
2020江苏苏州市五峰北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对五峰北遗址内一处河道遗迹进行了发掘,出土大量与石器加工相关的遗物,包括石器(成品、半成品和毛坯),以及占多数的石片和断块等过程产品。这些遗物均为废弃堆积,时代在良渚文化中期。此次发掘所获资料能复原出完整的石器加工操作链,有助于了解良渚文化时期的石器加工技术及周边地区的开发过程。
2020河南信阳市城阳城址八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5年8月至2016年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在信阳市城阳城址的西南岗墓葬区清理了编号为M8的大型土坑木椁墓。该墓平面呈"甲"字形,坐西向东,墓道位于墓室以东。随葬品有仿铜陶礼器、车马器、兵器、起居器及饮食器等,分别置于不同的椁室内。墓主人全身被衣衾敷裹,为45岁左右的男性。该墓应是战国中期信阳一带的楚系高等级贵族墓,对研究楚国贵族墓葬有重要价值。
2020甘肃张家川上磨砖瓦厂金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9年4月,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张家川镇上磨砖瓦厂发现一座被破坏的古墓葬,县博物馆随即组织人员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为仿木砖雕彩绘单室墓,墓葬的结构相对严整,画像砖经过精心布局和设计,具有陕甘地区金代早期至中期的墓葬特点,建造年代应不早于金中期,为研究陇右地区宋金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0青海乌兰县泉沟一号墓发掘简报考古2018~2019年,对泉沟一号墓进行发掘。该墓是目前青藏高原发现的唯一一座吐蕃时期壁画墓,为带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砖木混合结构多室墓,壁画兼具唐朝与游牧民族特色。彩绘漆棺为青海吐蕃时期墓葬中的首次发现。墓内设有密封暗格,内置木箱中放有鎏金银王冠和镶嵌绿松石金杯,显示墓主人可能与吐蕃时期当地的王室有关。
2020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宫城建筑基址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19年发掘简报2019年,对辽上京宫城一号建筑基址进行发掘。该基址位于宫城内中北部。辽代建筑坐西朝东,是目前宫城内发现体量最大的建筑址。金代建筑坐北朝南。辽金建筑基址的叠压,反映了辽上京皇城从辽代宫城到金代地方城市格局和面貌的巨大变化。一号基址为研究辽金历史、考古与建筑技术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陕西宝鸡市周原遗址凤雏六号至十号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16~2017年,对周原遗址凤雏六号至十号基址进行发掘。出土了陶器、石器、骨器、玉器等遗物。此次所发掘基址F6~10的年代不一,始建年代为商周之际到西周晚期,其中,F9经历过至少一次修葺。发掘区内建筑的整体废弃年代应为西周晚期。发掘资料还显示凤雏建筑群存在先周晚期大型建筑基址的可能性。
2020河南淅川裴岭墓地三座秦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1-2012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淅川县老城镇裴岭南部岗丘上发掘一批墓葬,其中M43、M211、M230三座墓葬保存较好,出土有铜镜、印章、带钩、陶罐、盆、壶、铜环以及料珠等,目前初步推测这三座墓为秦墓,该批墓葬的发掘为丹江地区秦楚文化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河南舞钢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5年11月,为配合舞钢市奥瑞特矿业有限公司建设项目,抢救性发掘两座墓葬,出土器物有瓷器、金、银、铜钱、墓志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判断为北宋晚期墓葬,其中出土的墓志,为研究韩姓家族迁徙分布情况提供了实物证据。
2020湖南宁乡罗家冲遗址1号建筑基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4和2016年,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乡罗家冲遗址进行了两次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该工地发现的1号建筑基址(F1)为东西向大型长方形三连间地面式建筑,采用垫土层作为房基,再在其上开挖墙基基槽,东西两侧建筑结构略有差异,其中西侧主体建筑墙基基槽内填充红烧土,东侧附属建筑墙基基槽内未填充红烧土,该建筑规模较大,出土文物非常丰富,推测建筑基址的时代为商晚至西周早中期,性质为聚落中心大型公共建筑,该建筑基址的发现及遗址中其他遗存的发掘,对研究沩水流域乃至湘江流域的文化谱系及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具有重要价值。
2020河南灵宝市北麻庄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20年6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灵宝市北麻庄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一批陶器、石器等遗物,此次发掘为豫西地区仰韶文化东庄类型研究以及探讨仰韶早期豫晋陕交界区域考古学文化的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20河南辉县人民医院墓地唐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7年3~9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辉县人民医院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唐代墓葬25座。这些墓葬排列有序,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为研究豫北地区唐代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0新疆库车龟兹故城穷特音墩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文物龟兹故城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新、老县城之间,穷特音墩遗址位于龟兹故城北墙外约150米处。2017年3~4月和9~11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房址、墙、灰坑、排水沟、墓葬等遗迹;出土陶、铜、铁、石、骨、玻璃器等,以陶器为大宗。此次发掘是继2016年之后在龟兹故城范围内进行的又一次考古发掘。根据出土遗物和相关碳十四检测数据,初步判断龟兹故城穷特音墩遗址主体年代为南北朝至唐代。此次发掘为进一步探明龟兹故城的形制、布局等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证据,对加强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文化领域的研究、综合开发、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2020陕西西咸新区大原村西南西周墓葬发掘简报南方文物一、缘起2017年至今,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丰镐队持续在丰京遗址大原村西南制陶遗址进行发掘(图一~图二)。为了了解大原村西南制陶遗址的聚落布局、制陶遗址内及周边西周墓葬与制陶遗址的关系,2019年12月14日至2020年1月16日,我队对制陶遗址南部边缘两座被盗西周墓葬进行布方发掘。
2020广东省陆丰市长浦仔墓地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2018年,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陆丰市长浦仔墓地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共清理墓葬4座,其中隋至唐初时期墓葬3座,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墓葬1座。出土遗物有六系瓷罐、瓷碗、铁剪刀、铜钱等。本次发掘的墓葬在汕尾地区尚属首次,填补了该地区同时期考古学空白,为考古学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20陕西咸阳岩村墓地M41发掘简报中原文物岩村墓地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2017—2018年发掘的49座墓葬中,M41为竖穴墓道双洞室结构,同穴合葬形式,出土有铜鼎、铜壶、陶罐、漆卮、铜镜等。其中随葬铜壶封口处残留有条状植物捆扎的织物,内残存有液体。经检测铜壶口部覆盖物为麻织物,捆扎物初步推断为植物纤维。残留的液体经检测为粮食酿造的酒即"醴"。在墓葬内洞室相通处遗留有动物残骸,这反映了秦人葬礼中的祭献习俗。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判断岩村M41的时代为战国晚期晚段至秦代初期。
2020陕西西咸新区坡刘村秦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7年冬,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咸新区秦汉新城坡刘村古墓葬发掘中,清理了2座并穴合葬形式的竖穴土圹墓。墓葬中出土铜、玉、铁、漆木器、玻璃等遗物共155件(组),其中铜器有"十九年""二十六年""公"等刻文。初步判断墓葬时代为战国晚期,墓主属于秦国贵族,身份最高为大夫级。
2020湖北武汉黄陂龙泉院子东汉墓发掘简报文博龙泉院子东汉墓位于湖北省武汉市黄陂区滠口街龙泉院子自然村,2003年秋经抢救性发掘。M1为土圹双室砖墓,墓葬形制和随葬品与武汉临近区域的黄冈、蕲春等地区同一时期墓葬情况相似,而陶家畜模型、仿漆彩绘陶器等随葬品则更多地体现出中原地区的文化因素。M1的发掘为研究武汉地区东汉时期的丧葬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1034发掘简报中原文物大河口墓地M1034是一座东西向长方形土坑竖穴墓,葬具为一棺一椁,椁下有两根垫木,墓底中部有一腰坑,坑内殉狗一只。墓主头向西,仰身直肢,男性,年龄为18~19岁。随葬品共计691件套,种类有青铜器、陶器、玉器、石器、蚌贝器、骨牙器和漆木器等。其中青铜礼器有鼎3件,簋2件,青铜兵器有戈、矛、剑、镞等,陶器仅有陶鬲1件。墓葬年代为西周中期早段,墓主为霸国中等贵族。
2020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6年对北山洞遗址的发掘,共清理灰坑3座、灶址16处,出土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1800余件。依据层位关系及出土遗物特征分析,该遗址可分为六个时期文化遗存。第一期文化遗存属旧石器时代晚期,石器加工包含石片工业和石叶工业两种类型,剥片技术以锤击法为主,工具加工多采用打制修理技术。第二至第五期文化遗存属新石器时代,石器加工以细石核、细石叶等细石器工艺为主,剥片技术包括锤击法和间接压制法,工具加工多采用较为精细的压制修理技术。第六期文化遗存应与早期鲜卑遗存有密切关系,年代为东汉时期。北山洞遗址的发掘对大兴安岭东麓山区考古学文化编年体系的构建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填补空白的意义。
2020安徽省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调查及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水阳江流域是长江下游右岸的一条重要支流,以上世纪80-90年代发现"水阳江旧石器地点群"为学术界所关注。2004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主持对流域内宣城麻村旧石器遗址进行考古调查与发掘工作,其中调查采集石制品71件,发掘出土石制品78件。遗址埋藏于水阳江右岸第二级河流阶地的红色黏土层中;石制品原料取自河流阶地下部的河卵石且以石英岩占绝对优势。石制品制作以锤击法为主,砸击法少量;石制品类型包括打击类、剥片类、废片类和小型工具等。石核剥片程度较低,石片多为初级剥片产品,总体显示中国南方砾石工业的特点。虽然技术组合处于模式I范畴内,但部分长度超过10 cm的石片和手镐及石刀等大型切割工具的发现,表明...
2020丹江口库区大土包子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大土包子遗址位于汉水上游的丹江口库区。遗址发掘出土标本58件,类型包括石核、石片、断块和工具等。原料主要来自附近河滩砾石,以石英为主,附以石英岩、千枚岩和粗面岩。石核多以砾石面或先前剥片片疤为台面进行单向、多向和向心剥片。工具包含以砍砸器、手斧为代表的大型工具制作体系,以及以刮削器、凹缺器为代表的小型工具制作体系,两者原料选择不同,前者以千枚岩为原料,后者主要采用石英原料。对比分析显示,大土包子遗址与区域内汉水第三级阶地其他遗址均存在出土石制品数量少、分布密度低的现象,可能指示遗址间的同质性以及古人类高频流动性等信息。这一现象在年代较晚的第二级阶地遗址中仍然存在,这一方面暗示了古人类行为的连续...
2020陕西蓝田孟家岩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10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蓝田县华胥镇抢救性发掘汉墓5座,出土陶器、铜器、铁器等一批文物。根据墓葬形制和随葬器物推断时代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这批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这一时期长安地区特别是长安东南郊平民阶层的丧葬风俗提供了富有价值的实物资料。
2020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岩村汉墓M7发掘简报文博2019年8月至2020年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西安空港新城底张镇岩村发掘了15座汉代墓葬,其中M7保存最好。其墓葬结构完整,随葬器物未被扰动,共有100件(组)。这座墓葬的发现,为西安地区东汉中晚期墓葬的结构、随葬遗物分布及特征的认识提供了考古资料。
2020襄阳王家巷遗址春秋制陶作坊遗存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在位于襄阳邓城城址南约600米处的王家巷遗址清理出春秋早期窑址1座、灰坑13座,出土较多的制陶工具和大量陶质生活用器。该遗址为古邓国制陶作坊遗址,为研究古邓国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瓦斯储藏室与瓦斯发生室遗址发掘清理简报北方文物瓦斯储藏室与瓦斯发生室遗址位于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罪证陈列馆院内。遗址东部为瓦斯储藏室,遗址西部为瓦斯发生室,两者相距19米。瓦斯储藏室是与瓦斯发生室同时建立的配套设施。瓦斯储藏室平面呈圆形,为平顶的顶、中、底三层砖混结构建筑,地上一层、地下两层。瓦斯发生室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生产和供应瓦斯的场所。现存瓦斯发生室为地上两层、地下一层砖混结构建筑。
2020周口市川汇区幸福河唐宋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8年,周口市文物考古所等单位对周口市川汇区幸福河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7座,年代为唐、宋时期。墓葬皆为砖室墓,随葬器物以陶瓷器为主,其中M4出土的黑釉四系罐,对探讨巩义窑早期制品有一定价值。
2020山西黎城西关墓地M7、M8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山西黎城西关墓地是一处周代封国墓地。M7、M8是该墓地保存完整、出土青铜器最丰富的两个墓葬。出土青铜器铭文中的"楷侯",据考证是"黎侯"。西关墓地就是周代黎国墓地。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情况、青铜器铭文内容推定M7为楷侯宰吹的墓葬,M8为楷侯宰吹夫人的墓葬,时代均为春秋早期。两墓的发现对于研究两周时期黎国历史与丧葬制度有重要的价值。
2020襄阳沈岗墓地(西区)邓国墓葬发掘简报江汉考古沈岗墓地位于襄阳市高新区团山镇余岗社区沈岗西部,2004~2010年共清理两周至明清墓葬千余座,以东周时期墓葬为主。其中本次报道邓国墓葬23座,均为小型长方形竖穴土坑墓,方向朝南,葬具多为单棺,随葬器物除1座墓葬出有铜器外,余皆为小件玉、水晶器和珍珠等。墓葬年代属春秋早期。
2020四川屏山县石柱地遗址2010-2012年度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石柱地遗址位于四川省宜宾市屏山县楼东乡田坝村7、8组,地处金沙江右岸一至五级阶地。为配合向家坝水电站建设,2010年5月至2012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5次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4650平方米。共清理有新石器时代、西周时期、战国秦汉时期及明清时期各类遗迹800余个,出土各类小件器物1000余件。新石器时代遗存在I区、III区有发现,清理有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少量石器。石柱地遗址新石器文化遗存与成都平原的宝墩文化及峡江地区的新石器文化遗存有着密切联系,对研究宝墩文化南下以及金沙江下游新石器晚期的考古学文化交流及序列建立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0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侯庄组汉、晚唐至五代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侯庄组墓地位于江苏省扬州市城北乡,是一处沿用时间较长的古代墓地。此次发掘共发现10座汉代墓葬和160座晚唐五代墓葬。其中晚唐五代墓葬排布规律,具有公共墓地性质。这批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古代扬州城市规划、墓葬习俗、社会风貌等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020江苏灌云罗祖庙晚唐五代古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9年6月,连云港市博物馆对灌云县小伊乡罗祖庙庄古墓葬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晚唐五代墓葬、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了一些典型的晚唐五代陶瓷器,为研究灌云地区唐宋时期官河漕运、墓葬形制及丧葬礼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2020江苏苏州姑苏区福星小区两座唐代纪年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12月至2019年6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市姑苏区福星小区附近的两座土墩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的两座唐墓出土有砖志,分别为"天宝十四载"和"贞元十九年"。虽然出土文物不多,但墓葬时代明确,是研究苏州地区唐代墓葬的重要资料。
2020浙江德清东汉上渚山窑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5—6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上渚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本次发掘清理东汉龙窑两处,出土了大量原始瓷和窑具:窑炉结构保存相对完整,窑具种类多样,器物具有明显的过渡特征,从造型艺术到装饰手法,均存在着印纹硬陶的明显烙印。该窑址的发掘丰富了东汉陶瓷考古的内涵,为研究东汉时期的窑炉结构、装烧方式、产品特征,尤其是原始瓷向成熟青瓷的转变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0内蒙古通辽市腰伯吐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北方文物腰伯吐遗址2014年被发现,2015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通辽市博物馆对腰伯吐新石器遗址时代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610平方米,发现圆角方形房址7座,灰坑12个,出土有陶器、玉器、石器、骨器等。陶器主要有之字纹陶壶、素面筒形罐等。从出土遗迹和遗物来看,腰伯吐遗址年代相当于红山文化晚期。
2020重庆市奉节县谢家包东汉崖墓M1发掘简报考古谢家包墓群位于长江北岸的陡坡上,朱衣河在其北侧自西北向东南流入长江。该墓群位于重庆市奉节县朱衣镇口前村一社,东北距奉节县城约1.4公里(图一)。2015年6~9月,为配合三峡工程重庆库区消落区的文物保护工作,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和中国人民大学对其进行了发掘。发掘区域分为南、北两区,共清理墓葬10座(图二)。南区地势相对平缓,分布有砖室墓1座(M5)、土坑竖穴墓4座(M2~4、M10)。
2020南京林业大学三座明代徐达家族墓发掘简报文物徐达墓位于江苏省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花园路交汇处。2012年7~12月,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现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徐达墓北侧、南京林业大学校园东南部的南大山南坡清理了六朝至明清时期墓葬46座,其中三座明代砖室墓呈西北—东南向直线排列,方向相近。根据出土墓志判断,三座墓的墓主分别为徐达之孙徐景、徐达五世孙徐铎及徐达后人。此次发现的三座徐达家族墓,对于探讨明代徐达家族墓地的排葬规律、证补徐达家族世系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2020浙江余姚穴湖孙吴时期虞氏墓发掘简报文物墓葬位于浙江省宁波市余姚经济开发区穴湖村黄家山南坡,西南距余姚市区约6公里(图一)。2017年4月,当地村民发现该墓被盗。2017年7~8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余姚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编号2017YXM1,简称M1)。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为砖室券顶墓,平面呈"凸"字形,方向
2020河北平山中七汲战国墓地M11、M37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对平山中七汲墓地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战国墓65座。其中M11、M37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南北向,M11葬具为一棺一椁,M37葬具为一棺。两墓均遭盗扰,出土有陶器、铜器、玛瑙器。根据出土器物判断,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晚期。中七汲墓地位于中山国灵寿城外的王陵区附近,本次发掘为了解战国时期中山国的物质文化面貌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广西武宣陈家岭龙窑发掘简报文博学刊2018年3—5月,为配合大藤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武宣县博物馆在广西武宣陈家岭村发掘了一批窑址,清理了斜坡龙窑一座,出土了大量瓷器和装烧工具。瓷器以碗、盘、盏为主,多为青釉,包括青釉菊瓣纹碗、双鱼纹盆、"太平"款青瓷碗等,数量众多、类型丰富;装饰以简单印花为主。从产品特征和烧造技术推测该龙窑的年代为南宋晚期。
2020四川汉源县富林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富林遗址地处流沙河与大渡河汇合处下游左岸的二级台地上。1972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2009—2010年,为配合瀑布沟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地点在1972年发掘点北约30米处,实际发掘面积270平方米。共发现石制品582件,包括石核、石片、石叶、断块和工具。为研究川西山地大渡河中游汉源盆地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0成都市青羊区羊市街东口元代沟渠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6年10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青羊区文物管理所对青羊区羊市街17号工地开展了勘探和发掘工作,清理了一条元代的大型砖砌沟渠。沟渠内的出土物以瓷器居多,器形包括碗、盘、盏、洗、杯、钵、罐、瓶、注壶、器盖、动物塑像等,窑口产地可辨成都琉璃厂窑、乐山西坝窑、彭州磁峰窑、龙泉窑、钧窑、景德镇窑和耀州窑。除瓷器外,还出土有陶瓦当、铭文砖、花纹砖、罐、炉、瓶等以及少量"大元通宝"钱币。目前成都城内所见的元代遗存很少,这批考古发现对于探索元代成都的城市建设、社会生活、商品贸易流通等问题,都具有十分重要的参考价值。
2020陕西西安空港新城西晋墓M85发掘简报文博2009至2011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机场建设中清理了一批古墓葬,其中西晋墓1座,编号M85。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多室土洞墓,平面略呈"干"字形;随葬器物23件(组),以陶器为主,其中包括西晋时期的代表性器物——空柱盘。这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关中地区西晋时期墓葬的埋葬制度及习俗提供了宝贵材料。
2020陕西西安北周康城恺公柳带韦墓发掘简报文博2014年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产业园内发掘北周墓葬一座。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虽被盗扰,但从墓志可确认墓主为河东柳氏西眷柳僧习之孙、柳鷟之子——北周康城恺公柳带韦。该墓的发现为西安地区北周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020湖北枣阳周台遗址J1、J2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周台遗址位于湖北省枣阳市兴隆镇周台村境,西邻郭家庙墓地,是湖北地区所发现保存完好的超大型古曾国聚落遗址。2017年9月~2018年1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中部进行了重点试掘,揭露了两座周代水井,其中J2规模巨大,结构复杂,年代相当于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应与郭家庙墓地关系密切,周台遗址(含忠义寨城址)可能是两周之际至春秋早期曾国的一处都邑。
2020山西太原唐代郭行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9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太原市万柏林区小井峪小学附近发掘1座唐代壁画墓,出土了陶罐、墓志、木俑、木梳、铜钱、泥俑等遗物及精美壁画。该墓壁画保存完好,内容丰富,是目前太原地区发现规模最大的唐代壁画墓。
2020陕西清涧辛庄战国墓地调查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2016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清涧辛庄遗址及周边发掘、调查采集了一批东周时期墓葬、遗物,获得了一批特征鲜明的考古资料,其中以双耳罐为代表的遗存,应该属东周时期白狄所拥有,可暂称之为白狄文化"辛庄类遗存",这为探讨该区域战国时期白狄族群的物质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2020甘肃宁县石家墓地M4、M166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8~2019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宁县石家墓地共清理东周时期墓葬27座。其中M4与M166为春秋早、中期,其棺饰遗存内涵丰富,"棺束"与"棺床"属石家墓地首次发现,对探讨东周时期丧葬礼仪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020武昌桂子山唐墓M147发掘简报江汉考古桂子山唐墓M147位于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桂子山,1955年在华中师范学院建设工程中被发现。墓葬为券顶砖室墓,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带甬道、侧龛与头龛。简报报道了M147出土的陶俑与模型明器14件、陶瓷器皿17件、金属器7件。M147年代应在武则天时期到唐玄宗开元初年,即公元700年前后。桂子山M147是武昌地区隋唐墓葬中具有典型性的唐代墓葬,丰富了学界对长江中游唐代墓葬面貌的认识。
20202017年湖北随州长堰墓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湖北随州长堰墓群位于随县安居遗址和羊子山墓地东北部,2017年7月到9月为配合武汉至十堰铁路工程建设,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考古文博系与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发掘了东周时期墓葬23座,出土了战国人物御龙玉佩等重要文物,为进一步研究鄂北地区中小型楚墓,了解当时社会文化交流与变迁提供了新的材料。
2020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17年秋季东区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秋季,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在周家庄遗址揭露出丰富的史前及夏商周时期遗存。本文简要介绍该季度东部发掘地点所见龙山、商代晚期的遗迹与遗物,判断出土遗存的年代与文化性质,简论与之相关的学术问题。此次发掘所获龙山遗存丰富了遗址的考古学文化编年,为研究遗址龙山时期聚落功能分区、布局等学术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所见商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遗存兼有居址与墓葬,说明周家庄遗址曾存在设施较为完备的商代晚期聚落。本年度清理的商代晚期墓葬虽然数量有限,但从随葬器物及相关葬俗等角度,仍可看出其与安阳殷墟同等级墓葬具有较高的一致性。晋南、豫西等地区商代晚期遗存数量稀少,周家庄遗址商代晚期遗存的发现,为探索晋南乃至中原...
2020山西忻州河拱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河拱遗址位于山西省忻州市忻府区秦城乡河拱村西北,为配合大西高铁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忻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1年春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揭露面积近1500平方米,发现房址6座、陶窑2座、灰坑数个,出土大量陶、石、骨器等。根据层位关系及出土器物特征,判断该遗址年代为龙山晚期。河拱"凸"字形白灰面房址兼具竖向深穴与浅穴式的半窑洞式特点,应属于窑洞式建筑的前身,其成排分布,反映了当时集群而居的社会形态。河拱遗址较完整揭示了忻定盆地龙山晚期人类聚落的全貌,特别是房址和陶窑的发现,为深入探讨晋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末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实物资料。
2020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1发现春秋时期墓葬40座,呈向心形分布。发现器物群3处。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和原始瓷器。此次发掘的土墩墓为探讨江南土墩墓墓葬形制以及营造工艺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江苏常州金坛顺水桥土墩墓D9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江苏常州金坛顺水桥土墩墓D9为向心式的"一墩多墓"类型土墩墓,共发现墓葬12座、器物群6处、草木灰遗迹1处。主要出土有夹砂陶鼎、釜,泥质陶罐、盆,硬陶坛、罐、瓿、碗,原始瓷盅、碗、盂等遗物,时代为春秋晚期。
2020江苏常熟虞山南麓古墓葬M38、M39发掘简报苏州文博论丛2019年下半年常熟市虞山街道启动民宅翻新工程,在虞山南麓地区多有古墓葬发现,其中,M38和M39两墓保存形制状况相对较好,根据墓葬结构和随葬遗物,初步推测两墓为明代中下级官吏或平民墓葬。本次发现进一步补充了常熟地区明代墓葬形制和文物资料,为综合研究当时当地墓葬结构变迁和葬俗观念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0江苏太仓古塘街古墓群发掘简报苏州文博论丛2018年4月太仓市古塘街扩宽改造工程施工时发现多座古墓葬,并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共发现古墓葬10座,多为竖穴土坑石灰浇浆墓,有单人墓和合葬墓之分。根据这批墓葬的形制结构和遗物特征等信息,初步推测该处为清代早中期一处家族墓地,为研究太仓地区家族墓地构造和丧葬习俗等提供了新材料。
2020江苏太仓童桥村墓地发掘简报苏州文博论丛2019年9月至10月,为配合太仓港疏港铁路专用线工程建设,在浮桥镇长江大道北童桥村附近的农田中进行考古调查和勘探时发现多座古墓葬,并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本次发现的墓葬形制多为竖穴土坑墓和浇浆墓,结合墓葬整体分布和周边情况的口碑调查,初步推测本次发现的古墓葬应为一处清代早中期聚族而葬墓地的一部分,为研究当时地方葬俗观念等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0山西翼城原村元墓发掘简报文物2004年4月,为配合陵侯高速公路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对山西省翼城县南唐乡原村西北约800米处勘探发现的12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一座砖室墓保存完整,出土黑釉碗、钧釉盘、红绿彩瓷俑、铁兽、铜镜等。根据出土买地券可知,此墓年代为元至正六年(1346年)。本次发掘的元墓虽结构简单且建造粗糙,但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元代晚期的墓葬特征,丰富了本地区元代墓葬的考古资料。
2020辽宁凌海大刘台山遗址夏家店下层文化遗存发掘简报文物大刘台山遗址位于辽宁省锦州凌海市板石沟乡大牛村大刘屯西侧的一低矮山丘上。2011年7月至2012年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锦州市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石城址一座。该城址平面呈不规则的几何形,依山丘地形走向而建,在地势平缓处修筑石城墙,城内房址、石窖穴、石仓、石台、灰坑、灰沟等遗迹密布,出土一大批陶器、石器及骨器等。此次发掘为探讨小凌河下游地区夏家店下层文化时期的城址布局及居址环境提供了新资料,同时也为研究该地区青铜文化之间的交流互动关系提供了有益线索。
2020山西盂县后元吉元代纪年墓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8~9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在阳泉市文物局和盂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对山西省盂县牛村镇后元吉村西北200米处发现的两座砖室墓(编号M1、M2)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西南距盂县县城约8公里,东南距牛村镇约3.5公里(图一)。两墓南北错列而置,规划有序,应属同一家族,M1位于M2东南,两墓之间还发现一座明堂(编号H1),M2和H1被一座现代墓坑打破(图二)。现将本次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0山西绛县西吴壁遗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西吴壁遗址位于山西绛县古绛镇西吴壁村南,地处涑水河北岸的黄土台地上,南距中条山约6公里(图一)。遗址地势东北高、西南低,东、南部的大冲沟20世纪曾有泉水,向西南流向涑水河(图二)。西吴壁遗址总面积约110万平方米。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于21世纪初在运城盆地开展了区域系统调查,发现多处与冶铜有关的遗址,西吴壁是其中规模较大,冶铜遗存较为丰富的一处[1]。在多次勘察的基础上,从2018年3月起,中国国家博物馆、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及运城市文
2020江苏常州金坛方山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江苏金坛薛埠镇方山土墩墓群的D2为"一墩多墓"类型土墩墓,时代为春秋中晚期。墩内发现墓葬5座、器物群10处、灰坑1座。主墓为石棺床木椁墓,出土一批陶器、硬陶和原始瓷器。此次发掘为研究江南土墩墓的形制结构和丧葬习俗提供了新材料。
2020西安南郊唐上清大洞法师姜希晃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8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联合在西安市长安区航天产业基地清理了15座墓葬,其中M13是一座竖穴墓道单室土洞墓,随葬品有墓志、镇墓砖、瓷盏、陶人俑、陶鞍马等。根据墓志,墓主为卒于唐德宗贞元七年(791年)的上清大洞法师姜希晃。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唐代道士丧葬习俗和道教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0西安南郊唐代元淑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2年4月,为配合西安市城南公交枢纽站建设工程,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三环以南,城南汽车客运站以西的范围内清理了20座汉唐时期墓葬,其中M17为唐代吏部常选张君夫人元淑墓。墓中出土有陶器、铜器等多种随葬器物,出土的陶女立俑形象生动,造型别致,较为少见。元淑墓志的出土更为研究唐代开元初的丧葬制度以及河南元氏在唐时期的发展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固原南郊北魏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5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固原南塬清理了四座北魏墓,均为"凸"字形斜坡墓道单室砖墓,出土遗物包括细颈陶壶、陶罐、刻铭砖、玛瑙珠、水晶等,是北魏时期丧葬习俗的重要参考资料。墓中出土的"熙平元年"、"熙平二年"砖志为宁夏北魏墓葬的断代提供了新的标准。墓中出土的四枚波斯银币,从侧面反映了当时"丝绸之路"交流的盛况。
2020南阳李八庙东周墓地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2019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南阳市新区李八庙村发掘清理东周墓葬197座,出土陶、铜、铅、锡、玉、石等各类器物225件(组),其中M45、M59两座墓,规模稍大,陪葬有车马坑,尤为重要的是M45出土的两件"申伯戈"。推测李八庙墓地是一处楚灭申以后的申国遗民墓地,时代自春秋早期偏晚一直延续到春秋晚期或稍晚。这批墓葬为研究楚灭申以及楚申关系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0河北雄安新区安新县涞城东遗址唐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8年3月,雄安新区联合考古队在对安新县涞城东战汉遗址进行考古勘探时发现7座古墓葬,分别编号为2018XALM1—M7。同年8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中的M5、M6进行了考古发掘。二墓均为唐代竖穴砖室墓,共出土陶器、瓷器、铁器和铜钱等遗物19件。这两座墓葬形制特殊,时代特征鲜明,不仅是河北地区唐代墓葬和葬俗研究的重要补充材料,也是雄安新区重要的人文资源,对研究新区的历史文化脉络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0河南荥阳市官庄遗址铸铜作坊区2016~2017年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夏和2017年秋,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等对官庄遗址大城内北部的铸铜作坊区进行了发掘,发现灰坑、水井、祭祀坑等与铸铜相关的遗迹,出土了大量陶范、陶模、陶芯等与铸铜相关的遗物。官庄铸铜作坊的繁荣期集中在年代相续的春秋早、中期,为探讨青铜铸造技术及风格的转变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宁夏彭阳县姚河塬遗址铸铜作坊区2017~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2017~2018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姚河塬遗址内城东北部的铸铜作坊区进行了发掘,清理房址、灰坑、烘范窑、道路等遗迹,出土陶范、陶模、陶芯等与铸铜相关的遗物。该铸铜作坊的发掘有助于对西周铸铜技术体系及铸铜业的深入研究,是目前西周铸铜业中心与边缘地区对比研究的珍贵资料。
2020河南安阳市洹北商城铸铜作坊遗址2015~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15~2019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先后五次对洹北商城铸铜作坊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熔铜与浇铸区、灰坑、水井等遗迹,出土数量丰富的陶范、陶模、陶芯等与铸铜相关的遗物。铸铜作坊的发现,对研究洹北商城都邑布局、铸铜生产运营与管理、铸铜技术的传承等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2020陕西铜川隋折娄罴墓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5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对在陕西省铜川市耀州区鸿基东路南侧发现的5座墓葬(编号M1~M5)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其中,M2规模较大,保存相对较好,出土器物丰富。据出土墓志可知,此墓墓主为隋骠骑大将军、招义县开国公折娄罴,葬于开皇三年(583年)。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0河南南阳春秋楚彭氏家族墓地M1、M2及陪葬坑发掘简报文物春秋楚彭氏家族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八一路与工业路交叉口西北角。2008年6~10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发掘。其中M1、M2位于墓地东南部,东西并列,南北向。两墓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有铜器、玉石器等。M1西北部陪葬车马坑和马坑各1座。车马坑、马坑均为南北向长方形竖穴土坑,车马坑内残存两辆车,马坑内埋有两匹马。根据出土器物及铜器铭文判断,两墓为春秋晚期楚墓,M1墓主为彭,M2墓主应为彭之妻。彭氏家族墓地M1、M2及陪葬坑的发掘,为研究楚国贵族墓葬的随葬习俗、埋葬制度以及楚国申公、申县彭氏家族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福建省安溪县下尾林窑址发掘简报故宫博物院院刊早在宋代,安溪就已开始生产青瓷、青白瓷。明清时期安溪制瓷手工业得到快速发展,窑址数量众多。自明代中期开始,安溪就有窑场模仿景德镇窑生产青花瓷,是福建最早生产青花瓷的窑场之一。明代晚期至清代,安溪制瓷业生产达到鼎盛,与德化窑、东溪窑成为我国明清时期外销青花瓷的重要产地。为全面梳理安溪窑业技术发展脉络及内涵,2019年9月至12月,福建博物院联合厦门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安溪县博物馆对安溪县龙涓乡庄灶村下尾林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窑炉遗迹4座,出土了一批瓷器及窑具标本,为研究明清时期闽南窑业技术发展演变以及外销青花瓷器产地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2020北京市通州古城东城墙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1年9月起,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北京市通州古城东城遗址进行了发掘。这次发掘的对象包括东城门、东城门瓮城及相邻的三段城墙与两个马面。针对城墙的三种夯土、四类包砖的相对年代进行了分析,据此区分出四个营造期;进而又对四个营造期的绝对年代做了推断;最后,逐一罗列了四个营造期内修的项目,并探讨了成因。
2020江西景德镇落马桥红光瓷厂窑址明清遗存发掘简报文物落马桥窑址位于江西省景德镇市中华南路红光瓷厂内,明清浮梁瓷器生产核心区"十三里窑场"的南部。2012~2017年,景德镇市陶瓷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联合对落马桥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了北宋至清末的连续堆积的文化层。其中明清遗迹包括窑炉1座、房址8座、池9个、辘轳坑8个及釉缸、灰坑等,出土了数以吨计的瓷器标本。遗址的发掘对于了解明清时期作坊布局、功能区划分和生产设备的结构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有利于构建明清景德镇民窑瓷器生产的年代标尺。
2020辽宁北镇市新立遗址一号基址2015~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2015~201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在新立遗址一号基址的发掘中揭露出一组廊院建筑,出土大量绿琉璃质的瓦当、滴水、凤鸟、鸱尾及花斑石等建筑构件和瓷器、铁器、铜器、玉册等遗物。从遗存特征、遗址年代和地望分析来看,该基址与辽庆陵陵前殿址性质和功能相同,应为辽乾陵玄宫前的享殿址。
2020上海市青浦区崧泽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河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对崧泽遗址保护范围内建设用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较丰富的崧泽文化、良渚文化及东周等时期的遗存,包括灰坑、水井等遗迹,出土较多陶器、石器、玉器等遗物。此次发现的良渚文化和崧泽文化遗存的直接叠压关系,为研究两者的发展演变、周边地区史前文化的变迁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广东东莞市牛石马明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8年7月,为配合华南工业城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东莞市寮步镇牛石马山冈上发现的一座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石人、石马等石像生四尊,出土一组青花瓷器。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特征判断,该墓为明代晚期三品以上官墓。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明代晚期珠江三角洲地区墓葬形制、丧葬文化和陶瓷史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河南温县南张羌西晋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7年3月至12月,温县文物管理所等在南张羌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3座西晋墓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器物较为丰富,为研究豫北地区西晋时期的文化特征、丧葬习俗及中原地区西晋墓的分期等提供了新资料。
2020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嘴2006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6年10月~12月,盘龙城考古队在杨家嘴Q2114区域发掘出1座宋代墓葬、9座商代墓葬、4个商代灰坑、1条商代灰沟和1座商代建筑基址。根据出土遗物初步分析,商代遗存的年代集中在盘龙城第五期和六期。此区域应该是一处规模较小的商代墓地。灰坑H12出土的象牙为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为研究盘龙城商时期地理环境提供了新材料。
2020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7~2019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7年11月至2019年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小嘴2015~2017年发掘区西部继续进行发掘。本次发掘发现两处建筑基址及部分灰沟与灰坑。两处建筑基址规模、形态、结构相似,且均与灰沟之间存在联系。从遗迹形态及分布状况来看,F1附近存在窖藏坑及生活垃圾坑,显示其具有生活功能,F2内存在可能为操作台的石块遗迹,暗示其可能具有生产功能。部分灰坑亦与灰沟连接,可能与生产活动有关。此次发掘为解决小嘴发现的灰沟功能以及判断小嘴地点性质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0陕西凤翔雍山血池秦汉祭祀遗址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血池遗址是近年于秦都雍城郊外对秦汉"畤"遗存的最重要发现。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多家单位于2016~2018年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发掘面积5000平方米,分别发现夯土台、祭祀坑、建筑、道路等各类遗迹292处。该遗址系首次在雍城发现与古文献记载吻合、时代最早、规模最大、性质最明确、持续时间最长,且功能结构趋于完整的大型国家"郊祀"遗存,对秦汉祭祀制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2020重庆市荣昌区瓷窑里宋代窑址2014年度发掘简报文博瓷窑里遗址是渝西地区目前发现的规模最大、保存较好的宋代制瓷业遗址。依据各窑址分布区域及产品构成不同可分为三个区域。2014年10月至2015年1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荣昌区文物管理所对以石朝门窑址为代表的Ⅰ区窑址进行考古发掘,基本厘清了窑址分布情况、生产规模以及产品特征,确认了以Ⅰ区烧造黑釉瓷为核心的遗存。以Ⅰ区石朝门窑址为代表的遗存共分为三期,反映了其创烧、鼎盛与停烧的整个过程,为研究宋代民间制瓷业提供了新的资料。
2020陕西西安西咸新区西石羊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15年12月至2017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陕西省西安市西咸新区西石羊村发掘西汉中晚期墓葬65座、陶窑2座。墓葬有竖穴墓道洞室、斜坡墓道洞室、斜坡墓道土圹墓室等不同形制,部分使用空心砖类建材。在2439件(组)出土遗物中,有一批与江浙地区所见器类相同的青瓷器。
2020河南荥阳市飞龙路学校两座唐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中心在配合荥阳市飞龙路学校基建项目过程中发掘了一批唐墓,均遭严重盗扰,其中两座唐墓出土有一批珍贵文物。M28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三天井、三过洞的土洞墓,出土时代特征鲜明的人物俑、生肖俑等典型器物,这批俑均为巩义窑定制产品。综合分析,该墓为盛唐时期级别较高的墓葬。M18为单室土洞墓,出土墓志一合,墓主卢瑱葬于公元828年,官至四品,家族四代为官但史书均不见记载,墓志内容可补史缺,同时墓主夫妇生平反映了晚唐时期的政治生态、社会风貌、生活习俗等多方面内容。这两座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荥阳地区唐代不同时期埋葬制度、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
2020湖南醴陵毛家岭五代窑址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8年株洲市文物局组织株洲市博物馆和醴陵窑管理所联合对醴陵窑遗址外围区域进行窑址调查,在醴陵铁河东侧发现一处被破坏的古窑址。该窑址形制为龙窑,并采用匣钵装烧工艺,主要烧造青瓷,另还有青黄釉、白釉瓷,主要器型有碗、盘、碟、盏、执壶、罐、钵等生活用瓷,窑址烧造年代为五代时期,废弃时间可晚到北宋早期。该窑址是湘东地区首次发现的五代时期窑址,也将醴陵地区烧造瓷器的历史大为提前。
2020南京大报恩寺遗址东晋、唐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7年,南京市博物馆考古部(现为南京市考古研究院)为配合南京市"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设,在遗址区清理了一批战国至唐五代的墓葬。其中在遗址北区东南部清理出1座东晋墓和2座唐墓,保存相对较好。东晋墓为并列双室砖墓,出土陶瓷器等20件;唐代墓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形制完整,出土瓷器、铜器等18件。这3座墓葬的发现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及唐代墓葬提供了新材料,也从侧面印证了长干寺从六朝到隋唐时期空间布局和兴衰变迁的发展历史。
2020广东韶关南雄瑶山坪窑址抢救性发掘简报客家文博南雄是宋代广东地区重要的瓷器产地之一,曾发现有不少唐宋时期的窑址,但多以遗物堆积为主,鲜少发现完整的窑体。2016年,在南雄珠玑大道建设中发现馒头窑一座,除窑室室顶部已坍塌外,其余主体结构基本保持完整,并在窑室的内部及周围发现有大量的碗底、口沿碎片和匣钵、垫饼等窑具。经对比分析,笔者认为这是一座南宋时期的馒头窑。这一发现,极大程度上填补了粤北地区宋代窑址在主体结构上的空白,为研究粤北地区宋代馒头窑的烧造特点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0吐鲁番胜金口石窟西岸佛塔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20年5-6月,为配合胜金口石窟管理用房建设工程,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吐鲁番学研究院对施工周边区域开展考古勘探工作。勘探过程中,发掘清理了一座佛塔残基,出土了少量汉文、回鹘文、婆罗米文等文书残片,民国时期众议院选票、进口香烟烟盒及上世纪五十年代国产香烟外包装,少量的木器与铁器等。通过对这些出土遗物的分析,佛塔可能修建于唐代,高昌回鹘时期继续沿用,清末民国时期遭受到国外探险家的洗劫,新中国成立后又有当地人在此挖掘取土,破坏严重。
20202018—2020年偃师商城小城北城墙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2020年,为探寻偃师商城小城北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对偃师商城小城北墙中段和西段进行了发掘。发掘表明:疑似的小城北门位于小城北墙正中处;小城墙外没有防卫意义上的护城壕;小城北墙的始建年代不晚于偃师商城第2段,在第3段后开始废弃。墙体存续至第6段,与商城遗址一同废弃,但是墙体到汉代才逐渐湮没于地下;小城北墙两侧还发现有二里头文化的遗存,小城北墙南侧发现有东周至汉代的遗存。本次发掘为小城时期偃师商城布局和聚落形态变迁的探讨奠定了基础。
2020河南三门峡上村佳苑唐墓M53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6年3月至6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上村佳苑项目施工区抢救性清理一批唐宋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M53出土有彩绘陶俑、陶动物、陶器、铁镜等随葬器物92件,特别是陶俑造型优美,种类众多,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根据墓葬形制和陶俑及陶动物的造型判断,该墓应属于初唐时期。
2020山西太原开化北齐和公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太原开化墓地发掘了一座北齐土洞墓,墓主人为和公,葬于武平四年(573年),随葬有镇墓俑、出行俑、日用陶器及部分家畜俑,还有朱书墓志一盒,志载其源金山,该墓发现为北朝和姓来源探索提供了重要证据。
2020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乌兹别克斯坦南部苏尔汉河州拜松市拉巴特墓地清理墓葬42座,主要有偏洞室墓、竖穴土坑墓,常见仰身直肢葬。随葬陶器,镜、簪、铃、耳环、戒指、手镯等铜器,短剑、镞、环、带扣、刀等铁器,还有不同质地的饰品等。拉巴特墓地或为中亚月氏文化遗存,年代约为公元前2世纪末至公元2世纪。
2020济南市章丘区东平陵城遗址铸造区2012年发掘简报考古东平陵城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闫家村北,其西南2公里为城子崖遗址。城址地处泰沂山北麓,黄河在其西北约35公里处流过,东约20公里为长白山,南约20公里为泰沂山脉,地势自东南向西北倾斜,平均海拔约54米(图一)。城内地势平坦,四周城墙保存较好。城内铸造区位于遗址分区的第五区,临近城址的西门,位于东西大道的南侧。2009年东平陵城考古队对铸造区进行了第一次发掘~([1]),2012年9~12月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共布5米×5米的探方28个,
2020新疆奇台县石城子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2018年石城子遗址发掘了城门及城门内侧遗存,清理了门道、墩台、回廊、散水、房屋、柱洞等遗迹。出土的板瓦、筒瓦、云纹瓦当等建筑材料和陶器具有典型的汉代风格。根据现存遗迹形制,推测石城子遗址城门是单门道带回廊和城门楼的大过梁式结构,此遗址可能是两汉时期的军事要塞,或为汉代的"疏勒城"。
2020湖南平江福寿山大湖坪寺庙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9年8月~12月,为配合平江抽水蓄能工程的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位于平江县福寿山的大湖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寺庙和造纸等遗迹。寺庙遗址分为宋元、明清两个阶段,遗物以青白瓷和青花为主,两个阶段的寺庙在性质上存在着很大的区别,宋元时期是一处公共庙宇,明代陈氏家族主持重建后更接近家庙,五尊神像可能是入寺供奉的陈氏先祖像。
2020新疆巴里坤海子沿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文物海子沿遗址位于新疆巴里坤县海子沿乡海子沿村,东距巴里坤县城约17公里。遗址地处巴里坤盆地腹地,海拔约1600米,地势平坦开阔。遗址周边被巴里坤草原包围,南侧紧邻现代村庄,南600米处有现代耕地,北800米为巴里坤湖,西南2公里为最近的山前丘陵——尖山子(图一)。
2020宁夏固原南郊唐墓发掘简报文物南郊唐墓位于宁夏固原市西南新区。2015年6~7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清理了汉代至明代墓葬27座,其中唐墓4座(编号M1~M4),除M2盗扰严重外,其余3座保存较好。3座墓葬排列有序,方向一致,出土器物较具特色,包括陶器、汉白玉俑和铜镜等。M3出土的墓志,墓志盖背面志文接续墓志志文,较为少见。根据其记载可知,此墓年代为开元十二年(724年)。3座墓葬出土器物风格相似,年代应相近。M3、M4出土的汉白玉俑,线条简洁,工艺精巧,丰富了宁夏地区唐代墓葬的考古资料。
2020新疆阜康白杨河上游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新疆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阜康市白杨河上游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85座、遗址2处,出土各类器物200余件(组)。墓葬可分为石棺墓、竖穴土坑墓、竖穴石室墓、竖穴偏室墓、竖穴洞室墓等多种类型,时代自青铜时代晚期延续至晋唐时期。墓群中还发现石构遗址1座、火塘1座,所在台地上分布有岩画,游牧文化特征显著。本次发掘对于揭示白杨河流域历史发展脉络,构建博格达山北麓考古学文化序列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0安徽太湖县卓家老屋遗址商代遗存发掘简报南方文物卓家老屋遗址位于安徽省安庆市太湖县晋熙镇龙安村卓家老屋组西北约230米处,地理位置坐标为N 30°27′38.91″,E 116°19′43.98″,海拔高度46米。遗址地处低山丘陵地带,坐落在一条东西向山岗的东部,平面大致呈南北向长椭圆形,原有面积约6000平方米。遗址东侧紧邻熙湖路,东西向的普贤路从遗址中部横穿而过,将其一分为二,加之长期雨水冲刷及其他人为活动的破坏,遗址保存状况较差。发掘前,遗址表面杂草丛生,并堆有大量建设工程弃土,顶部及普贤路以北区域已无文化层,仅在遗址南部零星保存有0.3~2.5米厚的文化层(图一)。
2020江苏沭阳吕台三国水井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10月2—14日,宿迁市博物馆等单位在沭阳吕台遗址发掘一口古代水井(编号LJ1)。井口径1.9米,现存深8.2米,井腹为上圆下方的砖木结构,井砖花纹多样。井内堆积深厚,出土两周、汉魏及隋唐等遗物。该井体积庞大,券筑精良,保存较好,对研究中国古代水井的建造技术和人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地方建置具有重要价值。
2020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M5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M5为砖室墓,出土了"建兴二年"纪年砖、"吴侯"文字砖等,为三国孙吴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江苏宿迁锅矿山西晋墓M28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8月,南京大学历史学系与宿迁市博物馆在宿迁锅矿山发掘了一座西晋砖室墓。墓室分为前后两室,结构保存完整,砌筑精良,墓砖纹饰华丽。随葬青瓷、陶器、铜镜、弩机、玉器等多数完好,墓葬未经盗扰。墓主人应属于贵族阶层。该墓填补了宿迁地区西晋墓葬考古的空白,对研究魏晋埋葬制度与地方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20河南淅川焦皮凹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焦皮凹遗址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盛湾镇焦皮凹村北,北距淅川县城48公里。2013年3至5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及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共3400平方米,此次发掘所见遗存主要为石家河文化和西周时期,同时发现有少量商代、汉代和宋元等时期遗存。新石器时期的石家河文化主要有灰坑、灰沟等遗迹,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外见有少量石器。根据层位关系和出土器物特征,焦皮凹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大致属于石家河文化青龙泉三期类型。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分布与特征提供了新资料,对于豫西南、鄂西北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相关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0蚌埠禹会区万隆汽配厂古代墓葬和窑址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09年6—9月,蚌埠市文物管理局(蚌埠市博物馆)受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委托对禹会区万隆汽配开发有限公司厂区土地平整暴露出的8座汉代墓葬和1处宋代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此次发掘对研究蚌埠地区汉代历史文化和宋代窑址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20广东揭阳牛屎山遗址先秦遗存发掘简报文博学刊为配合揭阳—惠来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4年6—9月对位于广东省揭阳市榕城区湖心村的牛屎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并清理了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宋代的文化遗存。本文主要介绍遗址发现的先秦时期遗存。该期遗存包括较为丰富的陶器、石器、原始瓷器和青铜器等遗物,对完善广东地区先秦考古学文化序列具有积极的意义。
2020安徽萧县金寨新石器时代遗址西区2016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金寨遗址位于安徽宿州萧县金寨村,2016年9—12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县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在2016年西区发掘中,发现大汶口文化的壕沟、墓葬和大型红烧土沟等。出土大量陶器和少量石器、骨器。年代相当于大汶口文化晚期,距今4900年左右,文化面貌复杂,兼具屈家岭文化、仰韶文化和良渚文化因素。
2020安徽萧县金寨新石器时代遗址北区2017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金寨遗址位于安徽宿州萧县金寨村,2017年10月—2018年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萧县博物馆联合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在2017年北区发掘中,发现新石器时代的房址、墓葬、灰坑等。房址为排房基址,仅存基槽,填土为红烧土,底部垫土为灰白土。墓葬有土坑葬和瓮棺葬。北区的年代相当于大汶口文化中期至晚期,距今约5200—4800年,文化面貌与汶泗流域大汶口文化一致。
2020安徽宁国灰山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2年4—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宁国市港口镇灰山村发现的36个周代土墩进行了抢救发掘。该土墩墓群有一墩一墓、一墩多墓和空墩三种形制。其中D2为一墩三墓,M1、M2、M3皆为竖穴浅坑式,M3墓底铺有石棺床。随葬品有印纹硬陶罐、印纹硬陶瓿、原始瓷碗、夹砂陶鼎等。D2墓葬年代为春秋早中期,这也是灰山土墩墓群的主体年代。此次发掘为皖南土墩墓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2020广东普宁葫芦山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葫芦山遗址位于广东省普宁市广太镇政府北侧的平宝山南麓。2013年11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新石器时代晚期灰坑13个、唐代墓葬1座。该遗址出土大量新石器时代晚期虎头埔文化的陶片和石器,可复原陶器有罐、器座、纺轮;石器有石镞、石锛、石锤、砺石等。本次发掘还首次在虎头埔文化的遗址中发现了彩绘陶片。
2020河南淅川县焦皮凹遗址西周遗存发掘简报南方文物焦皮凹遗址隶属河南省淅川县盛湾镇焦皮凹村,位于淅川县城西南、丹江口库区西岸的二级阶地上,属丘陵地带,地势南高北低,遗址面积约3万平方米。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0°24′16.5″,北纬32°56′44.7″,海拔162~170米(图一)。2013年3~5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淹没区建设及保护地下文物,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并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该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及抢救性发掘。实际发掘面积共3400平方米,
2020湖北天门市石家河古城朱家坟头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石家河遗址群位于湖北天门市石河镇西北的土城村,是长江中游地区已知最大的史前古城——石家河古城的所在地(图一)。朱家坟头遗址位于石家河遗址群西北部,其东部为三星台,东北部为扁担山,西部为一低洼地。遗址为一高出周围低地约1.5米的长方形台地,地势平坦,早年农田改造时地表最高处被挖去1米左右(图二)。2011年调查发现该
2020湖北沙洋县城河遗址王家墓地2017~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城河遗址位于湖北荆门市沙洋县后港镇双村村十三组、龙垱村三组,地处汉江西侧、长湖北岸,南距荆州古城约40公里,北距荆门市50公里,东北距沙洋县城20公里,东南距汉宜公路3公里。城河及其支流分别流经遗址的西、南及东侧,于遗址东南面汇合。遗址海拔高度43~53米,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2°24′30.14″、北纬30°35′18.86″(图一)。
2020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墓地2016~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孙家岗遗址位于湖南常德市澧县城头山镇大杨村三组,地处澧阳平原西部,南距澧水约10公里,东北距城头山国家考古遗址公园4公里。遗址海拔高度为46~49米,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11°36′30″、北纬29°39′40″(图一)。该遗址于1986年全国第二次文物普查时发现。1991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
2020河南鹤壁辛村遗址2014年度西大坡西周墓地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4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鹤壁市刘庄村西西大坡抢救性发掘了9座西周时期的中小型墓葬,年代集中于西周早期,均为竖穴土坑墓,仅少数墓葬有腰坑及殉狗。随葬陶器以鬲、罐为主,铜器包括尊、觯、爵、簋、鬲,另有大量的戈、戟等兵器及铜泡、盾牌等防具。该墓地虽位于辛村遗址卫国公室墓地外围,但不乏随葬高等级器物的墓葬,对认识辛村遗址布局具有重要意义。
2020河南新郑铁岭墓地战国仿铜陶器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铁岭墓地是郑韩故城外围最重要的邦墓地之一,墓葬大部分为东西向,少部分为南北向,二者年代不同,但前后相接。在发掘区的III区东缘有一组南北向墓葬,出土器物与周围墓葬迥然不同,从其所处位置能够判断它们的大致年代。
2020河南伊川徐阳墓地东区2015~2016年发掘简报华夏考古徐阳墓地位于洛阳市西南伊川县鸣皋镇徐阳村。2015~2016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徐阳墓地东区清理出西周中晚期、春秋中晚期墓葬和陪葬车马坑等遗迹23处,主体遗存以春秋中晚期墓葬及陪葬车马坑为主,出土了一批西周、东周时期遗物。车马坑和部分墓葬中均有放置大量的马牛羊头蹄现象。根据墓地位置、出土遗物特征和葬俗分析,徐阳墓地东区春秋中晚期遗存与春秋时期活跃在伊洛河流域的陆浑戎存在关联,具有十分重要的考古学意义。
2020深泽县东固罗墓地元代墓葬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9年8月,为支持鄂安沧输气管道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今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河北省石家庄市深泽县白庄乡东固罗村东南管道工程征地范围内的3座元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3座墓葬均为圆形竖穴单室墓,仅出土少量瓷器、铜钱和陶板瓦。这是该地区首批经科学发掘的元代墓葬,为冀中地区元代考古增加了新资料。
2020南阳东汉建宁四年周世雅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9年11月,为配合南阳市广苑食品商贸城征地建设,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地进行考古发掘,其中M13内出土一件铅质买地券,保存完好,在南阳地区属首次发现,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为研究南阳市汉代丧葬制度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河南淅川坑南旧石器时代遗址TG05发掘简报中原文物坑南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TG05位于遗址西区,2016年—2017年发掘,出土石制品304件,动物化石6件。石制品原型多为磨圆较好的砾石,以小型、轻型标本为多。脉石英为主要原料,采用石核—石片技术直接剥片。工具组合以刮削器、尖状器、锥钻等片状毛坯的轻型工具为主,砍砸器、手镐等砾石毛坯的重型工具数量较少。多以硬锤加工,个别工具可能使用软锤。推测遗址的性质为短期活动营地,时代为晚更新世早期。
2020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8年—2010年,河南淅川下王岗遗址新发现了一些较为丰富的二里头文化遗存,集中分布于遗址岗地高处,除了地层外,主要有灰坑12个、窑址1座。本次发掘出土有罐、鼎、大口尊、缸、甑、鬲、盆、碗、盘、豆、瓮、器盖、网坠、拍(垫)等数量不少的陶器,斧、铲、刀、镞等一定数量的石器,以及少量骨镞。在年代上,下王岗遗址二里头文化遗存可以分为一、二两期,分别相当于典型二里头文化的三、四期。下王岗二里头文化遗存应属于二里头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可称之为"下王岗类型"。
2020吐鲁番伯西哈石窟发掘简报吐鲁番学研究2017年4~5月和2019年6月,为配合石窟崖体加固和壁画修复工程,吐鲁番学研究院考古所对伯西哈石窟进行了发掘清理。通过发掘,初步厘清了石窟的布局,其遗迹分布于沟谷两岸,其中沟南有庭院1所,礼拜窟5个,僧房窟1个,房址2间;沟北有僧房窟4个,地面佛寺2座。根据洞窟内所绘壁画和出土遗物,将石窟分为两期。第一期遗迹包括沟南区的平台、庭院、K1-5,沟北区的K7-10、1号佛寺、2号佛寺;年代可定在10世纪中叶至12世纪末。第二期遗迹包括K1窟前的像龛、像台和佛塔,K5壁画,K6,1号和2号房址;年代可定在13世纪初至14世纪末。
2020湖北荆门沙洋县余湾楚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余湾墓地位于湖北省荆门市沙洋县曾集镇雷都村,2016年11月至2017年3月,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在此共发掘楚墓57座,本文选取其中9座予以介绍。墓葬均为竖穴土坑墓,年代从春秋晚期延续至战国中期晚段。随葬品以陶容器为主,包括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两大类,其中M25所出之具有越文化特征的硬陶罐在江陵地区发现不多。铜器包括剑、戈、矛、箭镞、斧、削刀等。这批墓葬为研究江陵地区楚墓、楚文化及其与周边地区文化交流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湖北省郧县周家坡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周家坡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小细峪村1组,埋藏于汉水支流龙门河右岸第Ⅱ级阶地上。其石制品有以下一些特点:石制品的岩性大类中以沉积岩为多,岩性小类以硅质灰岩为主,其次为脉石英,其它岩性较少;素材以河床中磨圆度较高的河卵石为主,石器的素材以砾石(石核)为主,且占绝对优势,以石片为素材的石器处于忽略不计的地位;石制品的剥片和加工方式均为硬锤锤击法,没有发现砸击法等其它方法的产品;剥片时对石核的台面不进行预先修理,石核利用率不高;石器类型以砍砸器为主,其次为刮削器,手斧只有1件;石器的加工方式以单向加工的为多,双向加工的石器不多。
2020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M5、M6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夏饷铺鄂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店乡,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现发掘,共清理出西周晚期至春秋早期墓葬80余座。其中M5、M6并列位于墓地北部,相距3米,规格较高,出土数量较多的铜器、玉器等遗物。根据墓葬位置关系、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及组合关系等分析,可推测M5、M6为夫妻异穴合葬墓,M5为鄂侯夫人墓,M6为鄂侯墓,年代为西周晚期晚段,对揭示西周晚期南阳盆地鄂国文化面貌有着重大意义。
2020湖南益阳十字山墓群2018年度战国墓葬发掘简报文博2018年10月至2019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益阳市赫山区十字山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古墓葬48座,其中38座墓葬年代大致为战国中晚期。从墓葬形制看均为竖穴土坑墓,且以小型墓为主。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另有铜器、铁器若干。十字山墓群战国墓葬的发现为益阳地区战国时期墓葬形制、埋葬习俗等研究提供新的实物资料。
2020洛阳龙门西山北坡僧侣墓群发掘简报文博2011年1月至1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龙门石窟管理委员会在洛阳龙门西山北坡清理出一处院落。在院落内部发现有地面、台基、路及六座僧侣墓葬,出土少量建筑用砖残块、残碑及莲花形底座残块。其中僧侣墓葬的发现,不仅为唐代洛阳僧侣墓的形制提供了完整的实物资料,也为唐代佛教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内容。
2020哈萨克斯坦伊塞克拉哈特东南墓地早期铁器时代M1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哈萨克斯坦伊塞克国家历史文化博物馆联合组队,在拉哈特遗址东南墓地发掘1座中型墓葬,该墓葬保存完好、构筑过程清楚,时代当属于早期铁器时代。同样形制的墓葬在中国伊犁地区的伊犁河上游区域分布比较广泛,反映出中哈两国游牧文化的深入交流。
2020塔吉克斯坦卡什卡尔墓地2018年调查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8年9~10月,中塔联合考古队调查了位于塔吉克斯坦哈特隆州西南部的贝希肯特谷地,新发现并发掘了卡什卡尔墓地。该墓地可分为4个地点(Ⅰ~Ⅳ),共有50座墓葬,地表多有椭圆形石封堆。发掘的4座墓葬有2座为竖穴土坑,坑内人骨为二次扰乱葬或迁葬,还有1座纳骨葬,1座瓮棺葬。墓葬年代为公元前2~前1世纪,属希腊化—月氏时期,墓主人可能是当地的土著居民。
2020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撒扎干遗址M11-2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9年5月,中乌联合考古队对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撒扎干遗址M11-2进行了补充发掘。该墓为"L"形的砖室墓,在长斜坡墓道的东壁开有甬道,再在甬道东端的北壁掏挖出洞室。在洞室前(北)部置棺,中后部垒砌填塞泥砖。出土有金管、金钉、金泡、铁镞、铜环、陶豆、骨管等物。该墓年代为公元前1世纪至公元1世纪,属康居贵族墓葬。
2020吉尔吉斯斯坦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2018~2019年度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8~2019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与吉尔吉斯斯坦科学院历史考古与民族学研究所联合对红河古城西侧佛寺遗址进行了两次发掘。发现了房址、圆形遗迹以及大量的倒塌堆积,出土了大量的建筑材料和陶片。初步推断该遗址的年代为7~12世纪。
2020河南三门峡市陕州区大营镇金代砖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1月到3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配合陕州区大营镇棚户区改造工程建设时,发掘清理了一座金代砖室墓,这座墓为研究豫西地区的金代墓葬及金代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2020横城汉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为配合做好银川市滨河新区203省道的扩宽改造工程,银川市文物管理处于2016年6月对横城汉墓(编号为2016YBM1,简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文章就发掘情况及相关出土文物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2020河南淅川县下寨遗址新石器时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08年11月至2013年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下寨遗址进行了持续性的考古发掘。在该遗址清理仰韶至石家河文化时期的墓葬133座,出土陶器、玉器、石器、蚌器等152件。这批墓葬为认识丹江口地区的古代文化面貌和社会发展状况提供了新的资料,特别是乙类墓的发现为探索腰坑葬的起源提供了线索。
2020蒙古国后杭爱省乌贵诺尔苏木和日门塔拉城址发掘简报考古2014~2018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和日门塔拉城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了Ⅰ号城址的中心土台ⅠA和Ⅱ号城址的中心土台ⅡA等遗迹,出土陶片、铜刀、铜扣、铁刀等遗物。该城址为匈奴时期建造,具有浓厚的宗教礼仪氛围,或为重要的祭祀场所,极有可能就是史籍中记载的"龙城"所在地。
2020新疆奇台县唐朝墩城址2018~2019年发掘简报考古2018~2019年,中国人民大学等连续两年对唐朝墩城址进行考古发掘,清理了唐代、高昌回鹘和蒙元三个时期的文化遗存,发现城墙、城门、浴场、墓葬等遗迹,出土陶器、瓷器、铁器、铜器等遗物。该城址的发掘对研究天山北麓唐至蒙元时期多民族大一统历史格局的形成及丝绸之路东西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价值。
2020湖南宁乡冲天湾宋元遗址发掘简报文物冲天湾遗址地处湘江支流靳江河上游的山丘前沿地带,属湖南省长沙市宁乡市大屯营镇韶光村冲天湾组,东距韶光村部2公里,南面为农田和乡间小道,西面百米以外为该组村民住宅区,北面紧邻低矮山丘(图一)。2013年1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文物调查勘探时发现一处宋元时期居住遗址。2015年3~7月,湖南省文物
2020江苏苏州尹山北宋墓(M15)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7~12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苏州古城东南的尹山汽车城建设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了商周、汉、六朝、唐、宋、明清时期遗存,包括墓葬26座、灰坑14个、水井3口。遗址位于苏州市吴中区郭巷街道尹山社区(图一)。现将其中一座北宋墓葬(编号M15)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0湖南临澧九里楚墓群马鞍岭墓地发掘简报文物九里楚墓群主要位于湖南省常德市临澧县刻木山乡,坐落于澧阳平原向武陵山脉的过渡地带,属于澧水中下游地区,为湖南境内已发现的规模最大的楚国墓葬区之一,已被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79年,因当地村民烧砖取土将一座中型墓的封土铲平,湖南省博物馆和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随即对该墓进行考古发掘~([1])。1980年6~10月,湖南省
2020四川阆中大雁山崖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4月,配合中卫—贵阳输气管线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在阆中市沙溪街道办事处嘉陵村二组大雁山发掘清理崖墓7座。墓葬排列有序,依山势呈"一"字形排列。墓葬均为单室墓,其中4座保存较好,出土有陶俑、陶器、五铢钱等,属于东汉晚期墓葬。大雁山崖墓的发掘以及出土的陶器、釉陶器、陶俑等随葬器物,为嘉陵江流域汉代崖墓的分期研究积累了新的资料,对探讨当地东汉时期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20广西贺街镇临贺故城南朝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6年广西贺州市贺街镇发现一处墓葬,贺州市文物管理所和贺州市博物馆联合对该墓葬进行了调查和清理。墓葬本体保存情况较差,出土了一批青瓷器及少量墓砖,年代初步判断为南朝晚期,对于本地历史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20安徽六安经济开发区碧桂园汉代墓葬M30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年,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六安市经济开发区碧桂园内的汉代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30为同穴合葬墓,棺椁部分保存,出土随葬品134件,主要有仿铜陶礼器、青铜器、玉器等。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征判断M30的年代为西汉中期偏早阶段。
2020江苏溧阳蒋笪里墓地汉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2—7月,南京博物院和溧阳市博物馆对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蒋笪里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共发现汉代墓葬25座,清理发掘23座。墓葬形制分为砖室墓和土坑墓两种,其中带长斜坡墓道竖穴土坑木椁墓有11座。发掘的汉墓均被盗扰,残存铜、铁、石、漆木、釉陶、陶等质地器物121件(组)。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排列布局、残存的车马器等推测,蒋笪里墓地应是汉代溧阳地区一处身份地位较高的家族墓地。蒋笪里汉代家族墓地的发掘,为溧阳地区的汉代考古研究及汉代文明探索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0江苏扬州邗江区经九路元墓M17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8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发掘了邗江区经九路元墓M17。该墓为双室砖壁石顶墓,墓室曾遭盗掘,残存遗物以瓷器为主。这些瓷器显示了元代制瓷业高超的工艺水平,为了解元代扬州与周边区域经济文化交流和研究扬州地区元代墓葬形制、葬俗、社会生活等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江苏扬州广陵区凯运天地商业广场唐代墓葬群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江苏扬州凯运天地商业广场唐代墓葬计91座,其中竖穴土坑墓84座(木棺墓68座、丛葬墓16座),砖室墓7座。墓葬群整体分布不甚规则,局部具有一定的规律性,即墓向一致,分布集中,似为夫妇合葬墓或家族墓。出土器物种类有陶瓷器、铜器、银器、铁器、漆木器、石器等。以瓷器为大宗。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品特征来看,这批墓葬时代多为中晚唐,砖室墓等级最高,土坑木棺墓次之,丛葬墓最低,推测墓主人身份依次为中低级官吏或富商大贾、具有一定经济地位的平民及底层平民。
2020江苏洪泽长山村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长山村宋代壁画墓(M1)位于江苏省淮安市洪泽区老子山镇,为带墓道的长方形仿木结构砖室券顶墓。墓葬结构小巧精致,不仅具有彩绘壁画,还兼有仿木结构砖雕,在江苏地区极为罕见。墓葬出土有青白瓷碗、渣斗、盒、黑釉盏等随葬品,时代为北宋末期。长山村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宋代淮安地区的丧葬习俗以及绘画艺术等提供了重要材料。
2020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考古沙塘北塬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隆德县沙塘镇街道村北侧的一个小塬上,北依山丘,南邻渝河,坐落于渝河北侧二级阶地上,地势北高南低。312国道和青兰高速公路分别从遗址的南、北两侧穿过(图一;图二)。2013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勘探面积3.5万平方米,发掘面
2020河北肃宁县后白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后白寺遗址位于河北省肃宁县梁村镇后白寺村西1500米,小白河东支与中支交汇处(图一)。遗址横跨小白河两岸,现存面积约1万平方米。2015~2016年,为配合引黄入冀补淀工程河北段建设,在对沿线进行文物调查时发现该遗址。2017年3~11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河北大学历史学院和肃宁县文物保管所等联合对遗址进行了发掘。受小
2020新疆沙湾宁家河水库墓地发掘简报文物宁家河水库墓地位于新疆塔城地区沙湾县克孜勒乔克村。2011年6~8月,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115座,出土有陶、金、银、铜、铁、石、骨器等。墓葬类型丰富,可分为竖穴石室墓、竖穴偏室墓、竖穴土坑墓、无墓室墓,各自具有鲜明的文化特征。这些墓葬的年代属于青铜时代中晚期、早期铁器时代、汉代、唐至元四个时期。本次发掘为研究天山北麓考古学文化序列及文化交流提供了新资料。
2020甘肃肃北马鬃山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文物径保尔草场玉矿遗址位于甘肃省酒泉市肃北县马鬃山镇公婆泉村。2016年4~7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继续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石块堆积7处、灰坑20个、房址43座,出土有陶器、石器、铜器、玉料等遗物。遗址碳十四测年数据分布于公元前390~前60年,主要集中于公元前360~前150年。本次发掘为了解当时玉矿的开采情况提供了重要资料,对于开展遗址聚落分期并揭示各期聚落组成和形态演变具有重要意义。
2020河南省体育场商代祭祀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5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河南省体育场网球馆项目建设,对该区域勘探所见的古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环壕、夯土墙、建筑基址、祭祀场、祭祀坑、灰坑、墓葬等丰富的商代文化遗迹,出土了铜器、玉器、石器、陶器、骨器等重要遗物。河南省体育场商代遗址的祭祀遗存是近年来郑州商城最重要的新发现之一,这一祭祀遗址的发现为郑州商城的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新资料。
2020安徽淮北烈山窑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烈山窑址位于安徽省淮北市烈山区烈山镇烈山村,2018年开始发掘,面积700平方米,分为三个区域:Ⅰ区金元窑址区域、Ⅱ区唐代末期至北宋窑址区域、Ⅲ区汉代窑址区。清理各类遗迹70余处,包括6座窑炉、52个灰坑、1条道路、14条灰沟,以及大量遗物,其中以白瓷、青釉瓷、三彩器为主,产品主要包括碗、盘、盏、罐、素烧建筑构件、黄釉印花砖等。烈山窑址很可能就是文献中记载的宿州窑,其主要受定窑、磁州窑和巩县窑的技术影响,时代划分为东汉、唐代末期至元代晚期。
2020陕西西安曲江春临村汉代窑址发掘简报文博西安曲江春临村汉代窑址位于汉宣帝杜陵西北3公里处。2019年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北京联合大学在此区域共同发掘清理了古窑址6座,出土"长乐未央"瓦当、"千秋万岁"方砖。推测这6座窑是为杜陵陵园烧制建筑材料的砖瓦窑。
2020广州市横枝岗清代郑润材墓发掘简报广州文博2018年7月,在广州市越秀区横枝岗路70号广州港疗养院工地发现一座光绪三十年(1904年)纪年墓。该墓为单人棺墓,共出土随葬品3件,其中包括一合砖质墨书墓志。通过墓志,并经查阅文献得知,墓主人为郑润材,生前官至北海镇总兵,是晚清时期广东著名勇营"安勇"的核心人物。该墓志为研究郑润材生平提供了新的材料。
2020广州市农林上路一横路东汉竖穴木椁墓M6发掘简报广州文博2006年7-8月,广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农林上路一横路1号大院工地配合工程建设进行了考古勘探和发掘,清理一批汉、南朝墓葬和水井。其中一座东汉墓(编号M6)出土1件托灯胡人俑及铜镜、五铢钱等遗物,较为难得。现将该墓材料报告如下。一、地理位置与环境
20202019年建德西山岭墓群考古发掘简报杭州文博为切实保护好梅城的历史文化遗产,2019年3月至4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建德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建德西山岭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古墓葬15座,出土陶瓷罐、壶、杯、铜钱、烟斗、银钗、玻璃盏、石碑座等随葬品17件。该墓群的发掘,明确了明清时期严州古城一处平民墓葬区的分布位置,弥补了当地古墓葬研究的空白;为研究当时人们的丧葬习俗、生活状况和全面、深入发掘明清时期严州古城的历史文化内涵提供了不可替代的实物资料。
2020湖北随州叶家山M111发掘简报江汉考古M111是叶家山墓地规模最大的一座墓葬,也是目前已发现的墓室规模最大的西周早期墓葬,出土铜、原始瓷、玉、陶、漆木、金、象牙等质地的器物2800余件。该墓出土多件带有"曾侯""曾侯犺"铭文的青铜器,结合墓葬规模、随葬品情况、马坑数量和规模,可推定该墓墓主为曾侯犺,年代属昭王时期,为叶家山墓地最晚的一代曾侯。铜器铭文中还见有"南公""太保"等人名,对于揭示西周早期曾国与周王室的关系等若干问题有着重大学术价值。
2020甘肃嘉峪关市峪泉镇汉魏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嘉峪关市文物局在嘉峪关市峪泉镇附近发掘了8座汉魏时期的墓葬,出土了一批随葬品。这些墓葬的发现与发掘丰富和补充了该地区汉魏时期墓葬资料,对于研究该地区社会、历史、文化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2020陕西延安宝塔区冯庄乡北魏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6月夏,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距延安市区约35公里的李渠镇冯庄乡的延安至延川高速公路建设中,发掘了一批古墓葬,共计24座,其中M8、M18、M23属于北魏时期,出土有盘口罐、水波纹壶以及铁■等。这几座北魏墓葬对研究陕北地区,特别是对延安周边北魏时期墓葬分布及其与周边遗址具有重要意义。
2020河北泊头十里高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3~11月,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泊头市十里高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了一处宋金元时期的聚落遗址。此次发掘共清理灰坑165个,灰沟16条,出土陶、瓷、骨、石、铜器近200件。十里高遗址位于南运河西畔,处于南运河与清凉江之间,可以沟通两大水运通道。该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宋金元时期瓷器内河航运贸易情况和南运河的兴衰史有重要意义。
2020四川会理县李家坪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8年3月至6月,为配合金沙江下游河段的乌东德水电站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的李家坪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0平方米。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的房址、灰坑等数十座遗迹,出土百余件遗物及大量陶片标本,为研究城河流域乃至金沙江中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谱系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20宁夏彭阳县张湾金代砖雕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6年4月,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彭阳县文物管理所对彭阳张湾金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形制为带有斜坡墓道的仿木建筑结构的砖砌单室墓,墓室四壁砌满模印砖雕,内容有动物、花卉与孝子故事;砖雕斗拱、撩檐及歇山顶式屋顶,技艺娴熟,为同时期相关墓葬及随葬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20广东惠州窝尾坳商时期遗址发掘简报文博学刊2006年,为配合惠莞高速公路建设,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惠州市博物馆工作人员对惠州市惠阳区窝尾坳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850平方米,清理了灰坑1个,柱洞16个,出土了一批商时期遗物,有圈足盘、陶罐、陶尊、陶釜、石锛、石斧、石镞、石戈、砺石、T形环、石料等。该遗址的发现增补了珠三角地区商时期的考古资料,对研究当地的历史进程具有重要意义。
2020四川成都东华门明蜀王府宫城苑囿建筑群发掘简报文物为配合基本建设,2013~2017年,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四川成都中心城区的东华门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揭露出大面积的明代蜀王府建筑遗存,包括水道、水池等。出土器物以瓷器和建筑构件为主,其中瓷器均为生活用器,类型、产地丰富。发掘情况表明,建筑群的修建年代约为明代早期,可能属于洪武年间蜀王府内部建造的第一批设施,损毁与废弃年代约在明末或清初,性质应为宫城内部的苑囿区。本次发掘对进一步厘清蜀王府的内部格局、功能分区及研究明代蜀藩历史、宫廷陶瓷史等具有重要意义。
2020内蒙古库伦旗小奈林稿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3年,对小奈林稿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属于新石器时代中期的查海-兴隆洼文化以及青铜时代的夏家店下层文化、高台山文化、代海遗存等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清理了房址、灰坑、墓葬、沟等遗迹,出土陶、石、骨、蚌、铜器等大量遗物。此次发掘对研究内蒙古地区新石器时代至青铜时代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20济南市大辛庄遗址商代墓葬2010年发掘简报考古2010~2011年,对大辛庄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大规模考古发掘,发现110余座商代中、晚期墓葬。其中,南区M127、M131、M154、M161、M163五座墓葬较为典型,保存较好,时代集中于商代晚期。本次发掘的墓葬为深入探讨商代的墓葬制度、大辛庄遗址的社会结构与族群关系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20黑龙江逊克县胜利村金代墓葬发掘简报北方文物1988年6月,胜利村村民在自宅地盖房子时发现墓葬,破坏性地采集了30多件文物。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者得知后前往,共清理发掘3座金代墓葬。墓葬皆为小型土坑竖穴墓,葬俗为单人一次葬。墓葬中有多寡不同的随葬品,包括铜器、瓷片等,出土文物40多件。墓葬发掘材料表明,这里可能是一处金代早期平民墓地。
2020吉林省梨树县偏脸城西侧金代遗存2017年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偏脸城古城位于吉林省西南部四平市梨树县城北6千米的白山乡岫岩村西,北依白山丘陵,南临招苏台河,所在地势西北高而东南低。地理坐标为东经124°20′45.29″,北纬43°21′26.31″,海拔152~183米。因城垣方位偏斜,民间俗称"偏脸城"(图一)。偏脸城于1961年被列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20辽宁省辽阳市耿家墓地考古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耿家墓地位于辽宁省辽阳市辽阳县小屯镇耿家屯村南约100米(图一;图版一,1~3)。该墓地东临S106公路(沈营线),西距辽阳至本溪铁路150米,北距耿家小学100米(图二)。地势平坦,为太子河的冲积平原。为配合本溪—辽阳—辽中高速公路工程项目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为"院")于2006年5月组织人员对耿家墓地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3座,出土陶壶、陶灶、陶奁、陶井和铜钱等。现将此次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0甘肃武威亥母寺遗址03窟发掘简报石窟寺研究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2019年对武威亥母寺遗址进行了连续四个年度的考古发掘,在03窟清理窟室5处、护坡1段、窟外建筑基址1座,厘清了03窟的平面布局和空间结构。出土了一批清代中晚期的陶、瓷、铁器及建筑构建等物,对亥母寺遗址的历史沿革及03窟的性质、年代判断提供了重要依据。
2020阜新高林台城址2014~2015年度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2014年10月,为配合京沈高铁阜新段施工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2018年更名为"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组织考古人员进驻高林台城址开展考古发掘工作。是年12月底因冻土较厚发掘暂停,2015年5月发掘继续开展,至10月下旬结束。现将两个年度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0重庆市九龙坡区磨滩嘴墓地考古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6年7月,为配合重庆市轻轨五号线建设工程,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九龙坡区华岩镇磨滩嘴墓地清理了两座石室墓,两座墓葬均为双室墓,出土有瓷碗、瓷灯盏、瓷盘、瓷盏等一批遗物。两座墓葬的形制结构反映了渝西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共性特征,墓葬出土器物丰富了我们对渝西地区南宋墓葬随葬器物组合的认识,也为研究渝西地区南宋时期的丧葬习俗、瓷器制作和社会生活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洛阳市李家凹村东北宋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2年8~9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邙山镇望朝岭村西、李家凹村东发掘清理了古墓葬8座,其中C8M1814的资料已发表,剩余7座墓葬共出土墓志两合,墓主分别为宋故孺人王氏和宋故仙源县君李氏,墓葬形制为长方形阶梯状墓道土洞墓。这几座墓葬与宋故内殿承制赵思温有关,应为其家族中人。
2020洛阳瀍河小李村西晋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6年10月至2017年5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瀍河区瀍河乡小李村发掘清理了两座西晋墓,一座为单室墓,一座为双室墓。两座墓已遭盗掘,出土了少量的陶器和铁器。这两座墓的发掘为洛阳地区西晋墓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20徐阳墓地2015~2018年度唐宋遗存发掘简报洛阳考古徐阳墓地,是一处以东周时期文化遗存为主的墓地。自2013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徐阳墓地范围内开展了一系列的考古发掘工作,其中清理出一批唐宋时期墓葬遗存。这批墓葬的发掘,为我们了解唐宋时期徐阳村周边文化遗存提供了帮助。
2020镇江“国信·镇江汽车厂”地块二号灰坑发掘简报东方博物镇江博物馆在镇江城区发掘出的3个灰坑中有1个南宋末至元代的灰坑,灰坑包含物十分丰富,出土器物126件,数量较多,品种丰富,造型多样。发掘中将陶器残片亦全部收集,并尽可能地修复,共修复陶器标本46件,器型有擂钵、罐、壶、钵、盏、舀、盆、瓶、灯、炉、杯、枕等。这些器物虽不如瓷器精美,但也是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用具,对研究当时人们的生活状况有着一定意义。
2020浙江龙泉金村码头遗址考古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为配合"海上丝绸之路"申遗和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龙泉市文化遗产保护中心联合对龙泉市小梅镇金村码头遗址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发现了规模庞大的码头遗迹,出土了大量龙泉窑瓷器,取得了重要收获。
2020辽宁朝阳市水泉辽代M5~M7发掘简报辽金历史与考古2016年6~9月,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在龙城区七道泉子镇水泉村西山果园抢救性发掘清理了13座辽代墓葬,出土了刘知新三兄弟的墓志,知此处是辽代晚期刘氏的家族墓地。其中M5~M7出土了精美的随葬品及壁画,为研究辽代晚期的丧葬习俗和历史又增添了宝贵资料。
20202016年长沙市芙蓉区都正街西汉墓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都正街西汉墓位于长沙市芙蓉区人民西路都正街社区,2016年8月至10月,因配合城市基本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建设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5座西汉墓葬、2座唐代墓葬及3口宋代古井。通过考古发掘可知,这批西汉墓时代可分为西汉早期和西汉晚期,且不同时期墓葬不存在叠压打破关系,出土随葬品多为陶器,墓主的等级可能为平民。
2020长沙石马铺隋代墓葬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8年5—6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长沙市天心区石马铺新建儿童福利院项目地块内抢救性发掘2座砖室墓,墓葬形制结构具有代表性,其中M1为"中"字形并列双室合葬券顶砖室墓,两墓室有相通的"过仙桥",这在长沙地区少见,出土随葬器物丰富,对比同类型墓葬形制以及出土随葬器物特征,初步判断2座墓葬均为隋代。这对研究长沙地区隋代中小型墓葬的形制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考古资料。
20202019年长沙市芙蓉区南粉墙遗址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南粉墙遗址为宋代至明清时期长沙古城城郊一处重要的居民点,遗址内出土有大量宋代至明清时期瓷器残片,并发现有灰坑、沟、水井及大量柱洞遗存。遗址西距南宋至明清时期长沙古城东墙约8.5公里,与浏阳门基本在同一直线上,西南距浏阳河航道直线距离约1.2公里,推测为宋代至明清时期长沙古城与浏阳之间水、陆交通运输线上的重要村镇居址之一。
2020江苏常州武进吴下桥遗址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2年5—7月,南京博物院与常州市武进区博物馆组建联合考古队对常州武进吴下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25平方米,共清理灰沟1条、墓葬12座,出土瓷碗、陶罐、铜镜、铜钱等器物30余件(套)。据遗址地层内包含物、发掘清理的墓葬及其随葬品分析,该处遗址时代从宋代延续至明清。
2020辽宁朝阳市上河首南地遗址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上河首南地遗址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上河首村南约500米的一处平矮土丘上,北距朝阳鸟化石国家地质公园约500米,东距龙鸟大街约20米,竹林路从遗址的南部横向穿过(图一)。该遗址在第二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就已经发现。为配合京沈客运专线铁路建设,有效地保护沿线的古文化遗存,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现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会同龙城区博物馆于2014年10月~2015年5月,
2020鸭绿江上游积石墓——坡口墓群2016年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鸭绿江上游积石墓——坡口墓群位于吉林省临江市四道沟镇坡口村西南约0.5千米,五道沟沟口南侧朝向西北的山坡和坡下的平地中,墓群所在地西邻鸭绿江,北濒五道沟河,东、南倚靠山体,由于墓群距离现代村屯较近,且处于现代耕地范围内,破坏较为严重,墓葬多发现于坡地上的耕地内,坡下的平地中仅发现3座墓葬,位于旱田之内,水田区域未发现有墓葬。地理坐标为东经127°3'28.6",北纬41°43'49",海拔约为393米(图一)。
2020湖南桂阳千家坪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千家坪遗址位于湘江上游一级支流舂陵水左岸,遗址现存面积不足2万平方米。2011~201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539平方米,揭示出早、晚两类文化遗存。其中,早期遗存为公元前5800~前4800年的新石器时代高庙文化遗存。千家坪高庙文化的发现,不仅填补了湘江上游新石器时代文化的空白,同时为高庙文化的分期、区系类型以及史前信仰崇拜的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2020湖南澧县鲁家山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鲁家山遗址位于湖南省常德市澧县涔南镇鸡叫城村,为一台地遗址,2010年调查发现。同年进行了试掘,在台地西侧低洼处开探方6个,发掘面积150平方米。地层堆积共九层,第1层为近现代堆积,第2~9层为皂市下层文化堆积,为该遗址主体内涵。共发现各时期遗迹10处,其中晚期遗迹3处、皂市下层文化遗迹7处。该遗址对进一步深入了解皂市下层文化特性及序列有重要意义。
2020湖南蓝山五里坪汉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五里坪古墓群是一处以汉晋时期墓葬为主的大型古墓群,2012年在墓群范围内抢救发掘古墓葬51座,以两汉时期墓葬居多。已整理的4座墓M21-Ⅰ、M21-Ⅱ、M35、M38有土坑墓和砖室墓,年代为汉代。墓葬出土器物特征明显,年代较明确,为研究五里坪古墓群墓葬分期、埋葬习俗以及文化变迁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湖南郴州五里牌东汉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5年8月1日,在苏仙区五里牌镇发现3座砖室墓葬。墓葬均为单室券顶砖室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均遭不同程度的破坏。随葬器物以陶器为主,可分硬陶和软陶,多为陶罐,有灰色和红色之分,灰色陶类比瓷器,而红色陶质地较差。墓砖中有"永平"二字。墓葬年代为东汉中晚期。
2020湖北荆州市七星堰战国楚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七星堰墓地位于荆州区纪南镇三红村四组,距离荆州古城西北约5公里,距楚故都纪南城西南约9公里。2013年,荆州博物馆对七星堰墓地进行了第一次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27座,时代包括战国、东汉、唐、宋、明、清。其中战国墓葬有83座,形制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带墓道的"甲"字形墓,共有13座;另一类是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共有70座,可分为有壁龛与无壁龛两种,其中带壁龛墓葬有9座。墓葬中的人骨及葬具皆腐烂无存。随葬遗物有陶器、铜器、铜铁结合器、铁器、玉石器等。陶器出土153件,均为泥质灰陶,烧制火候不高,保存较差,主要有鼎、敦、壶、罐、豆、缶、鬲、簠、匜、罍、盉、盂等。根据用途可分为礼器、生活用器、兵...
2020河南新乡市金灯寺明清时期窑址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2006年,对金灯寺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窑洞式作坊5座,分布集中,洞体保存较好,均在生土层开挖而成,由洞门和洞室两部分组成。每处窑洞的洞门有3个、2个和1个不等,均用卵石块砌成。洞室底部平面呈长方形,可相互通联,且各自功能不同。另外,还清理了2座陶窑、2座沉泥池、1眼水井、9个灰坑和2条灰沟,出土一批陶轮盘、刮刀等制陶工具和陶灯台、盆、炉、罐等烧制产品,以及瓷碗、罐、灯盏等生活用品。通过发掘遗迹分析,该遗址是集采土、洗浆、制坯、晾坯、烧制成品于一处的多功能窑址。根据地层叠压和出土的窑工生活用品、铜钱及还未使用的大量陶盆、罐、灯台等遗物推断,该遗址是明代晚期至清代早中期烧制民间日用陶器的制...
2020斯里兰卡贾夫纳阿莱皮蒂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阿莱皮蒂遗址位于贾夫纳地区的凯茨岛,西临保克海峡,距现在海岸线约160米。2018年,上海博物馆与斯里兰卡中央文化基金会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调查与发掘,确认该遗址主要堆积范围东西约25、南北约15米。此次发掘面积92.4平方米,出土遗物总计650多片,其中来自中国的瓷片超过600片。中国瓷器以广东窑口为主,西村、潮州窑为大宗,器形有碗、盘、盆、碟、壶等,另有部分青釉罐、盆。数量较多的还有一类青白瓷唇口碗,可能为广东或福建产品。此外,还发现9片耀州窑青釉碗残片和少量景德镇窑青白釉刻划花碗。这批货物可能从广州出发转运到三佛齐的某一港口,经斯里兰卡运往阿拉伯地区销售,在途经阿莱皮蒂时,遇到...
2020烟台莱山区南沙子、三十里堡和轸格庄汉墓发掘简报海岱考古烟台莱山区位于山东半岛东部、黄海之滨,北纬37°18'~37°32',东经121°20'~121°34'。北、西与芝罘区毗连,东与高新区相邻,南靠牟平区。为了配合工程建设,烟台市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先后对南沙子、三十里堡和轸格庄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图一),共清理汉代砖室墓14座。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20山东省龙口市埠下王家窑址发掘简报海岱考古埠下王家窑址位于山东省龙口市北马镇埠下王家村西约100米的台地上(图一),台地南侧、西侧有一季节性小河自东南向西北流过,小河北侧的断崖上可见醒目的烧土堆积。窑址地势相对较为平坦,位于台地边缘处。窑址是烟台市博物馆2001年9月进行荣乌高速公路沿线文物调查时发现,东西长约100、南北宽约50米,总面积约5000平方米。为了做好公路沿线的文物保护工作,烟台市博物馆、龙口市博物馆于2002年3~4月联合对埠下王家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为了摸清窑址的整体面貌,
2020江苏扬州西陈庄M69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9年6月至7月,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城市开发,对西湖镇蜀岗村西陈庄组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计清理汉代至清代墓葬112座。其中M69是一座竖穴木椁墓,在此片墓区中形制较规整、出土器物较为丰富,共出土陶、铜等质地器物20件,尤其是两件釉陶犬和釉陶羊在扬州地区发现较少,比较特殊,反映了汉代扬州地区犬和羊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地位。
2020江苏苏州吴中区谭上D2土墩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9年11月至2020年1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谭上D2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主要发现了1座明代的砖室浇浆墓。该墓浇浆平面近圆形,形制较为特殊,系苏州地区的首次考古发现,虽被严重破坏,但仍为研究苏州地区明清时期的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的材料。
2020江苏常州火车站南广场明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8年12月至2019年5月,常州博物馆为配合常州火车站南广场地块基本建设项目,勘探并抢救性发掘墓葬13座,其中2座为明代砖室墓,这2座墓葬局部虽遭破坏,但墓葬结构较为完整,出土器物18件(组),主要包括陶器、铜器等。
2020苏州同里方尖港村墓地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9年4—5月,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在苏州市吴江区同里镇方尖港村东北约200米处发掘竖穴浇浆墓2座,共计15个墓室,虽然墓葬被严重破坏,但是仍然出土42件(组)文物标本。根据该墓地墓葬的分布规律、形制和随葬器物等特征,推测其为清代早中期的"顾氏"家族墓地。该墓地的科学发掘为研究清代早中期苏州地区丧葬制度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2020赤峰市敖汉旗韩家窝铺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草原文物本文详细介绍了敖汉旗韩家窝铺三座辽代壁画墓的形制、结构及墓葬壁画的内容。根据墓葬的形制和结构,可以确定它们都是辽代中后期的墓葬,其壁画内容是辽代社会风俗和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
2020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M1、M2发掘及周边文物调查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1月,考古人员在盘龙城遗址小嘴岗地中部东侧湖岸边清理两座残墓,编号为小嘴M1、M2。M1残存4件陶瓷器,M2残存2件青铜器,根据随葬品形制初步判断M1为宋代墓葬,M2为商代墓葬。这是盘龙城遗址首次发现宋代墓葬打破商代墓葬,为研究盘龙城遗址历史变迁提供了新材料。近几年在小嘴岗地中部东侧湖岸边采集若干文物标本,其中陶斝足可能为铸造青铜斝的陶模,为进一步探寻小嘴区域的青铜器生产活动提供了重要线索。
2020甘肃临泽五三汉晋墓群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7年10月至2018年4月,为配合临泽县自由路南延伸段工程,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临泽县文物局和博物馆,对路基开挖中暴露的沙河五三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发掘墓葬63座,包括汉墓、魏晋墓,出土陶器等文物近600件。除2座土洞墓、4座石室墓(疑为少数民族墓葬),其余皆为砖室墓。砖室墓又有单室、双室和三室之分。这些墓葬基本均为汉晋时期的小型墓葬,随葬品大多为陶器,个别墓出土铜釜、铜镜、铜印章、铜弩机、铜马衔和铁罐、铁灯及琉璃饰品等。陶器主要有壶、罐、鼎、灶、案、灯、盘、仓、奁、樽、井、釜、甑、耳杯。基本组合为壶(锺)、罐、鼎、樽、案、灶、盘,罐、壶、鼎、灶、仓、灯、碟或加瓮、奁。时代...
2020河南荥阳鲁庄墓地唐宋金时期墓葬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鲁庄墓地位于河南省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西北距荥阳市区约13公里。为配合郑州豫能热电有限公司2×660MW燃煤供热机组项目的建设工程,2016年7至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共清理各时期墓葬115座,其中唐宋金时期墓葬56座,出土有陶瓷器、铜器、铁器、石器等。唐墓M53出土有典型唐代风格的铜钗、铜镜;宋墓M43发现有按方位摆放的五色石,M107为仿木构八边形叠涩顶单砖室墓,出土有买地券,虽字迹不清,但仍是当时丧葬习俗与文献记载相对照的实证;金墓M92中人骨有火烧痕迹,应与火葬相关。鲁庄墓地唐宋时期的墓葬数量较多,为研究中原地区唐宋金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丰富了对郑州...
2020乳源莱山遗址ⅢM16发掘简报客家文博一、发现及发掘过程乳源莱山遗址位于韶关市乳源瑶族自治县桂头镇北侧,地处武江东岸,墓葬主要分布在低矮山岗之上。2018年9月—2019年4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韶关机场建设联合乳源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了发掘。墓葬位于莱山遗址区域Ⅲ盐冲岭,编号为2018SRLⅢM16(ⅢM16)。
2020北京大兴四合庄唐墓考古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年11月,为配合北京大兴四合庄村开发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先期考古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对该区域占地范围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该地块位于四合庄村东北约1公里处,西北至博兴六路,东北至泰河二街,西南至泰河三街,东南至博兴路。(图1)发掘区域位于地块的西侧,南距新凤河1.7公里,北距凉水河2.5公里。地理坐标E116°30 17″、N39°45 14″,海拔约35米。本次共清理唐代墓葬2座,编号分别为M1、M2。M1位于M2东南侧,两座墓相距20米,
20202010年新郑市郭店镇工业园区墓葬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郭店镇工业园区位于河南省新郑市107国道西侧,郭店镇远大钢构厂位于郭店镇工业园区希望西路西侧,豫04公路北侧。(图1)2010年9月,为配合郭店镇远大钢构厂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项目用地进行了考古钻探与发掘。此次考古发掘范围内地层堆积简单且不均匀,遗迹现象较少,仅发现9座墓葬,编号M1~M9。大部分墓葬直接开口于(1)层下,少量开口于(2)层下。现将墓葬情况简介如下。
2020河南淅川姚河遗址宋代大型建筑基址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姚河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西南丹江口库区东岸的香花镇土门村,北距淅川县城约38公里,东距南阳市区约90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为32°48′N,111°36′E,海拔152~168米。(图1)遗址中部、北部较高,南部略低,南北约600米,东西约400米,面积约2万平方米。近年来,由于平整土地和取土建房等生产活动的进行,遗址已遭到严重破坏,部分区域地层堆积已被全部扰乱。
2020江苏金坛薛埠立夫路土墩墓D4发掘简报东南文化为配合265省道(金坛段)建设项目施工,南京博物院、淮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金坛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立夫路土墩墓D4进行了抢救性发掘。D4保存相对较完整,为"一墩多墓"形式,共发现3座墓葬和3处器物群,基本呈向心式排列。遗物主要有硬陶罐、硬陶坛、陶鼎、陶豆以及原始瓷盘、原始瓷碗等,时代为春秋中期。
2020江苏溧阳子午墩土墩墓D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子午墩土墩墓位于江苏省溧阳市上兴镇子午墩村,由三座土墩组成。2018年3—7月,南京博物院和常州市考古研究所对D2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春秋晚期呈向心形分布的墓葬7座、器物坑12座、烧土坑2座,以及对土墩呈环绕之势的灰沟3条,出土了原始瓷器、陶器、石器等各类遗物。此次发掘的土墩墓为研究江南地区春秋时期土墩墓的时代特征、墓地布局和丧葬习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0河南省淅川县姚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姚河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南约500米姚河西岸的台地上,北距淅川县城约38公里,东距南阳市区约90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为32°48′N,111°36′E,海拔152~168米。(图1)遗址位于丹江口水库东北边缘,西部、南部为水库环绕,东部紧邻丹江支流姚河,北面为丘陵,具有较强的封闭性。受水流冲刷影响,遗址中部、北部较高,南部略
2020新野樊集中学汉代画像砖墓M1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3年5月,河南省南阳市新野县樊集乡中学基建施工中发现两处古墓葬。经报批后,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樊集乡位于新野县东北部,白河东岸,地势平坦,为冲积平原地形,土壤多系黄老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在此发现并发掘了大批汉画像砖墓,此地是南阳重要的汉画像砖出土地点之一。(图1)2013年5月9日至16日,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派出工作人员共清理两座汉代砖室墓。其中,M1为画像砖墓,上部虽遭破坏,但
2020山西晋中小南庄东周遗址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小南庄遗址位于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鸣谦镇小南庄村东约500米处,西距聂店村约400米,地处涧河西岸台地,东临河床断崖,地势相对平坦,西南约70米为小南庄战国墓地。(图1)遗址区地理坐标为东经112°4331.12,北纬37°45 5.40,海拔高程为831米。2011年7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山西高校新区建设,对小南庄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清理出东周时期的灰坑5个。现对此次发掘收获简报如下。
2020南阳市孔明路书香水岸二期M17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河南省南阳市书香水岸二期发掘工地位于南阳市东北部,白河西岸。西部为书香水岸小区一期,南、东两侧为王府小区。(图1)2017年5月,经文物主管部门审批,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17是一座中型砖室墓,出土器物种类丰富、制作精美。现将M17简报如下。
2020河南许昌长葛市佛耳岗汉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8年10月,为配合河南建科百合长葛装配式建筑智能生产基地项目建设,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在长葛市佛耳湖镇佛耳岗村东南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图1)。共抢救性发掘汉墓8座(图2)。这批汉墓发掘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8座汉墓按其结构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和竖穴土坑空心砖墓两类。
2020荥阳市周古寺唐墓M3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随着近年来郑州市交通运输项目基础建设规模的扩大,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配合中原西路荥阳市周古寺段基础建设的施工过程中,于2013年发掘了一批唐墓,其中位于荥阳市城关乡周古寺村北段(图1),编号为2013ZZZM3(以下简称M3)的唐墓未经盗扰且保存较为完整,并出土一批较为精美的器物,现将墓葬情况简报如下。
2020洛阳偃师唐夏侯敏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3年1月,偃师市文物旅游局等单位配合中德印刷材料厂建设项目进行考古发掘时,在厂区中部清理出一座具有明确纪年的唐代中期墓葬,编号M1。该墓位于洛阳市偃师市首阳山镇邢沟村西约600米(图1),由于前期盗扰严重,保存状况较差,墓内随葬品极少,但出土了1合墓志。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坐北朝南,为平面呈刀形带有长斜坡墓道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墓室
2020巩义二纸厂M2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1995年5月,巩义市文物保护管理所在伊洛河与陇海铁路交界处的巩义二纸厂抢救性清理了两座唐墓。两墓并排,时代大致相同,但出土器物多有不同。(图1)M1~([1])资料已发表,现在将M2资料整理发表,以飨读者。
2020淅川兰沟墓葬区M12和M25考古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一、概况兰沟墓葬区位于河南省淅川县香花镇土门村兰沟组西侧耕地范围内,丹江水库区的北岸。其西有杏山汉墓群,东有烈士坟汉墓群。墓葬区南临丹江,自西北向东南有小型山丘环绕。地理坐标为32°48′59.33″N,112°25′29.15″E,海拔121米。该区为丘陵台地,地势东北高、西南低,呈阶梯形分布。土质为黄棕色潮土和砂姜黑土。墓葬区东西长约2100米,南北宽约1300米,总面积约273万平方米,正处在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水库淹没区内。(图1)
2020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店子闸村墓葬清理发掘简报收藏与投资2020年3月5日—3月7日,为配合张掖市甘州区小满镇店子闸村农田整改项目的实施,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甘州区黑水国遗址保护管理所及甘州区博物馆相关业务人员对小满镇店子闸村五社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该墓葬形制保存完好,出土遗物器型完整、纹饰精美、研究价值较高,为研究河西地区汉代墓葬的葬制葬俗等问题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2020荥阳京城花园唐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荥阳京城花园位于河南省荥阳市东部檀山北麓的平地上,具体位置在索河路南侧,京城路东侧,扁担王村以北。(图1)2002年开工建设之前,荥阳市文物勘探队在此钻探出古墓42座,经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发掘,其中的M5、M8、M35出土器物较多①,兹介绍如下。
2020浙江宁波奉化方桥上王遗址2018年发掘简报南方文物上王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上王村西南约500米处,海拔2米。西距四明山余脉甬山4.5千米,南距名山后遗址(1)5.3千米。这里处于低山丘陵与平原交汇地带,地势平坦,水系发达。源出大公岙的县江流经遗址东南,在遗址东部1.6千米处与东江交汇,再向北经方桥街道与剡江汇入奉化江(图一)。2018年初,为配合宁波市第一医院异地建设一
2020浙江宁波奉化白杜汉六朝墓地2019年发掘简报南方文物为配合"S203省道奉化段公路工程(一期)"项目,2019年2月至4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厦门大学历史系、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建设工程途经的奉化白杜一带进行了发掘,共清理汉六朝墓葬35座(附表一)。现将此次发掘情况简要报告如下:一、墓地概况墓地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以东约12千米的西坞街道白杜村西侧(图一),所在区域地处南部山地和北部平原交界地带,地形地貌较复杂。中心位
2020浙江宁波镇海澥浦息云寺山遗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息云寺山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汇源路以东、兴业路以南、兴建路以北(图一;图版一),东倚息云寺山,南邻澥浦中学。2019年3至6月,为配合宁波市镇海区澥浦镇ZH10-01-21地块开发建设,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镇海区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该地块所涉及的息云寺山遗址分布区进行了考古发掘。
2020河南郑州西太康路北晚商墓葬发掘简报文物为配合河南省郑州市在西太康路中段北侧、彭公祠街东侧、人民公园南侧的基本建设(图一),报上级文物管理部门批准后,2012年8~9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建设范围内的古代遗存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并清理了商代二里岗期、晚商时期及宋代遗存。现将其中4座晚商时期的墓葬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4座墓葬均开口于表土层下,打破生土,均
2020河南宝丰小店唐墓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3~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后续保护工作,郑州大学历史学院对河南省宝丰县杨庄镇小店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一批仰韶、二里头、殷墟、汉唐等时期的文化遗存,其中的一座唐代小型砖室墓(编号M1)保存较为完好。此墓为"凸"字形单室墓,由竖穴墓道和竖穴土圹砖室构成,坐北朝南。出土器物包括陶、金银、铜、铁、蚌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及残存志文,推断此墓年代为唐开元年间。本次发掘出土的金银器和金银饰品为研究唐代的社会生活及金银器制作工艺提供了重要资料。
2020河南洛阳关林唐代三彩墓(C7M5657)发掘简报文物2009年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关林大道南侧发现并清理了一座小型唐墓。墓葬为竖穴土洞式墓,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出土器物较多,以三彩器为主,有武士俑、文官俑、男女侍俑等,另有猪、狗、骆驼、马等动物模型。墓葬规模不大,保存完好,随葬器物基本保存在埋葬时原位,器物组合完整。从墓葬形制和器物组合综合判断,墓葬年代当为盛唐时期。如此形制的墓葬出土大量三彩器在以往的发掘中也甚少发现。此墓的发掘为研究唐代墓葬,尤其是唐代小型三彩墓提供了难得的完整资料。
2020河北平山县北七汲墓地早期墓葬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8年,为配合朔黄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单位在河北省平山县北七汲村发掘了11座墓葬,其中4座墓葬年代较早,均为长方形土坑竖穴墓,墓向北偏东10°~30°,葬具为一棺或一棺一椁,随葬品放置于壁龛、棺内或棺椁之间,以鬲和罐为基本组合,时代属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推测为中山国早期遗存。
2020河南荥阳鲁庄墓地晋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鲁庄墓地位于河南荥阳市贾峪镇鲁庄村,为配合郑州豫能热电有限公司的建设,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考古发掘,发现西晋时期墓葬27座。墓葬排列有序,出土遗物较为丰富,为研究中原地区西晋时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实物资料。
2020湖北荆州市胡家草场墓地M12发掘简报考古胡家草场墓地的长方形土坑竖穴木椁墓M12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竹器、石器等遗物。漆木器最多,有生活用器、妆奁器具、模型明器、娱乐用具等。2件竹笥内有大量简牍,内容有岁纪、历、日至、法律文献、医方及杂方、日书、簿籍、遣册等。根据出土器物和简牍内容,推断M12年代在西汉文帝时期。
2020安徽寿县定湖大道M6发掘简报考古2011年,在安徽寿县定湖大道发掘了长方形土坑墓M6,葬具为一椁一棺。出土了陶器、铜器、铅器、玉器、漆器等。其中,铜车马器大多制作精细,装饰精美,方形兽首异形车构件以及漆鼓提手为首次发现。根据出土陶器和车马器的形制及装饰风格,对比本地区的相关墓葬材料,推测该墓年代应在春秋晚期至战国早期。
2020陕西西安西北大学长安校区东汉M3发掘简报文博2003年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配合西北大学长安校区基本建设中清理出一批古墓葬,其中编号为04CXDM3的墓葬为带斜坡墓道的单室砖室墓,时代为东汉。该墓不仅形制保存完整,而且随葬品丰富,在东汉同类墓葬中具有一定的典型性。
2020陕西西安曲江孟村元墓发掘简报文博2017年12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配合基本建设过程中,于西安市雁塔区曲江街道雁翔路以西、孟村以南约570米处清理2座保存较好的小型元墓(编号M7、M8),两墓均未出土纪年文字。与以往周边发现的元墓对比,其时代当处于元代中期,墓主身份应为中小地主。
2020陕西西安东郊高楼村唐墓(Ⅲ M48)发掘简报文博2018年1月至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西安市幸福林带建设工程项目二工区A5段(西安市东郊高楼村西侧)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ⅢM48是一座带台阶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出土遗物包括塔式罐、人俑、铜镜及铁器等。从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特征初步判断其年代在盛唐时期,为研究当时丧葬习俗提供重要资料。这座墓葬距离唐长安城东城墙约2.5公里,对探明唐长安城东城墙遗址以东区域墓葬的分布状况及分布规律具有重要意义。
2020四川蒲江九莲村东汉画像砖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4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在蒲江县鹤山镇九莲村清理了一座东汉晚期画像砖墓。该墓墓葬形制及画像配置与昭觉寺画像砖墓相近,画像题材包括单阙、双阙、博戏、宴乐、宴乐百戏、拜谒、车马出行等。此次发掘为研究汉代社会及丧葬习俗提供了新的实物材料。
2020甘肃酒泉丰乐三坝湾魏晋墓2013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5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三坝湾墓群部分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魏晋时期墓葬6座,皆为带斜坡墓道的洞室墓,出土陶、铜、木及丝质随葬品共计40余件(组)。该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酒泉地区魏晋时期丧葬制度、习俗及乐涫县的地望等提供了新材料。
2020安徽固镇南城孜遗址战国秦汉墓葬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南城孜遗址位于安徽省固镇县湖沟镇马楼自然村南。2014年~2015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遗址中清理战国秦汉墓葬七座,年代从战国中期延续到西汉早期。这批墓葬对于探讨皖北地区战国秦汉时期的考古学文化变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20陕西西安西魏乙弗虬及夫人隋代席氏合葬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底,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长安区航天产业园内发掘夫妻合葬墓一座,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墓葬形制较为完整,虽被盗扰破坏,随葬品多被损毁,但出土陶俑群组合关系相对完整,种类较为齐全。尤其两合墓志的出土,确认为西魏乙弗虬及夫人隋代席氏的合葬墓。该墓的发现为西安地区西魏至隋时期的墓葬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020湖南澧县十里岗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湖南澧县十里岗旧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石制品993件,包括砾石、石锤、石砧、石核、石片、工具和各类废品,以黑色燧石为主要原料,主要为小型和微型,工具组合以片状毛坯为主的刮削器占绝对优势,可归属于小石片石器工业传统。各项指标显示遗址为原地埋藏,年代测定和空间分析表明遗址为一处旧石器时代晚期的临时营地。
2020广东省揭西县乌岽岭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3年7~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揭西县河婆镇乌岽岭,抢救清理了一处新石器时代晚期虎头埔文化遗址,遗址内遗迹多为灰坑,出土了较多陶器、石器,还有少量炭粒和果核,为研究粤东地区新石器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2020青海互助县金禅口遗址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2年7月至9月,为探索麦类作物和外来畜养动物的传播途径,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青海互助土族自治县加定镇加塘村的金禅口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揭露齐家文化时期房址5座、灰坑15个、墓葬1座和陶窑2座,出土陶器、石器、骨器、铜器、木器等200多件及大量动、植物遗存。本文对其中的典型遗存进行了详细介绍。通过与邻近地区的同类文化遗存进行比照,本遗址出土的齐家文化典型器型与其存在许多相似之处。选取炭化植物种子10个样品,小麦、大麦、粟和黍,经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碳十四实验室进行测年,数据结果的年代范围在2200~1750BC。综合考虑基本上反映了金禅口遗址齐家文化聚落的绝对年代。遗址中出土的众多...
2020重庆市云阳县大凼子墓群2014、2015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大凼子墓群位于重庆市云阳县青龙街道复兴社区4组,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于2014年、2015年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共计805平方米,清理汉墓7座、隋墓1座、明墓3座,出土陶器、铜器、瓷器等近百件。此次发掘属三峡工程消落区发掘项目,是三峡工程文物保护工作的补充和完善。发现的东汉中晚期墓葬分布较为密集,疑似家族墓地。通过对这批墓葬的发掘为探讨这一地区东汉时期墓地选择、墓葬排列及在此基础上开展的人口规模、社会政治、经济发展状况等方面提供重要实物资料,另外墓葬中出土了完整的筒形排水管,为汉代墓葬排水系统研究提供重要实物资料。
2020山西翼城大河口西周墓地M6096发掘简报文物大河口墓地位于山西省翼城县,是西周时期的霸国墓地。2007年9月至2016年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西周墓葬2200余座。其中M6096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葬具为一棺一椁。墓主为男性,仰身直肢葬。随葬器物60余件(套),种类有铜器、陶器、玉器、石器、骨角器等。其中铜器包括礼器、兵器、车马器等,铜礼器鼎、盆铸有铭文。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及铜器铭文判断,M6096的年代为西周晚期,墓主身份属于霸国低级贵族。铜盆铭文记载了周王朝对南淮夷的征伐战争,对于研究西周晚期的政治、军事具有重要价值。
2020重庆江津白坪崖墓群2015年发掘简报文物崖墓群位于重庆市江津区石门镇白坪村,西距石门镇镇区直线距离约1公里(图一)。墓群所在区域为渝西地区常见的丘陵地貌,自江边滩涂地向北地势逐渐抬高,形成一座椭圆形小山,即为庙子山(海拔241.3米),麻柳溪自北部环绕而过。墓群共包含崖墓20余座,集中分布于庙子山的西、南两处坡地,围绕山体呈列状布局。所在区域竹林遍布,周边有零星现代民居。该墓群由重庆市江津区文物管理所调查发现,经国家文物局批准,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5年11月对该墓群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区选择在墓群中部,共清理已暴露的崖墓3座,呈"一"字形分布,分别编号为2015JBM1~M3(以下简称M1~M3),其中,M2墓室已空...
2020河南偃师市二里头遗址宫殿区5号基址发掘简报考古二里头遗址5号基址位于宫殿区东中部,现存面积约2700平方米,外围无围墙,包含四进院落,院落内有多座同时期的贵族墓葬。5号基址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保存最好的二里头文化第二期多进院落大型夯土基址,构成了二里头文化早期宫室建筑的独特特征,其形制、布局也应该是中国后世多院落宫室建筑的源头。
2020辽宁朝阳市哨口营子村唐墓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在哨口营子村清理了6座唐墓。墓葬均为砖筑单室墓,虽被盗扰,但残存遗物仍较丰富,以陶制明器为主。据墓葬形制及墓志等遗物,M1~5应为唐代早期郝氏家族墓。这为深入研究该地区唐代早期历史文化和社会环境、唐墓形制演变及发展规律、营州周边区域建制沿革等提供了珍贵资料。
2020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纳林汉墓发掘简报草原文物2019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准格尔旗文化馆联合对纳林村前坪社被盗汉代墓葬进行抢救性清理发掘,此次发掘明确纳林墓地为一处大规模汉代墓葬群。该座被盗掘墓葬,规模较大,积炭积石防潮防盗功能显著,但用火焚烧形成积炭的葬制较为特殊,出土陶灶体量颇大且火眼上釜壶配置异于别处,为研究内蒙古地区汉代墓葬结构和形制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
2019河南浚县黎阳仓遗址6号仓窖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10月至2014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河南浚县的黎阳仓遗址进行了持续的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取得了十分重要的成果与收获。其中,6号仓窖形制规模宏大,遗存丰富,为研究中国古代官仓建设和储粮技术的发展增添了新的依据。
2019洛阳新区西晋墓(C7M6238)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3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洛龙区龙门大道发掘清理了一座西晋墓。该墓为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封门、墓室、耳室组成,出土了陶罐、陶碗、陶牛车、男侍俑、铁镜等遗物,时代属于西晋中晚期。
2019西安郭庄唐代韩休墓发掘简报文物韩休墓位于西安市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南。2014年3-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墓志记载,墓主人为唐玄宗朝宰相韩休及其夫人。该墓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的单室砖室墓,由墓道、五个过洞、五个天井、六个壁龛、封门、石门、南道、墓室等部分组成。甬道、墓室及其穹隆顶均绘有壁画,包括乐舞图、山水图、朱雀、玄武、星象等题材。其中山水图填补了我国唐代绘画缺少实物的空白,学术价值较高。乐舞图对于研究唐代乐器、舞蹈、服饰、民俗等都具有重要意义。
2019山西绛县横水西周墓地M2158发掘简报考古M2158位于横水西周墓地中部偏西,是较大型墓葬,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袋状。墓底四周有二层台,中部有腰坑。葬具为二棺一椁。有6名殉人和2只殉狗,随葬器物有铜器、原始瓷器、陶器、玉器、石器、骨器、蚌(贝)器等。根据随葬器物推断墓葬年代为西周中期偏早,墓主应为西周王朝分封的倗国国君倗伯。
2019山西灵石县逍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对逍遥遗址进行的抢救性发掘,共发现仰韶文化及二里头文化陶窑、墓葬、灰坑等50处,出土遗物多为陶器,另有石器、蚌器、骨角器等。该遗址所处区域为晋南到晋中的通道,地理位置特殊。出土文化遗物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对于研究区域考古学文化以及文化的传播与交流等具有重要的意义。
2019河南洛阳市隋唐东都宫城核心区南部2010~2011年发掘简报考古2010~2011年对应天门、永泰门及其南侧水渠等进行了发掘。应天门遗迹包括西朵楼、廊庑、阙楼和宫城南墙等。永泰门墩台基础由条形夯土组成,墩台东、西有步廊,步廊的基础由三道夯土组成。此次发掘,明确了隋唐洛阳城宫城应天门区域的平面布局及演变。
2019四川资阳市雁江区兰家坡汉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5年12月至2006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四川资阳市雁江区雁江镇资溪村的兰家坡汉墓进行了考古勘探、发掘。其中M1为竖穴土坑木椁墓室与砖室的复合结构墓,M2为竖穴土坑木椁墓,时代为新莽时期至东汉早期。M1、M2出土器物有陶、铜、银、铁、费昂斯、玻璃、石器等,以1件大型铜车马模型最为引人注目。该批资料对于汉代墓葬考古学、丧葬礼俗、车马制度的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学术价值。
2019西安市灞桥区江村北魏王氏家族墓地发掘简报文博2018年7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北京联合大学在位于西安市灞桥区狄寨街道的江村发掘了39座墓葬、1座窑址。其中北魏墓葬10座,出土三块铭文砖,记载了墓葬年代与墓主人姓名。据推测,这应是北魏时期略阳郡阿阳县移民的王姓家族墓地。
2019陕西靖边庙梁遗址仰韶时代遗存发掘简报文博庙梁遗址位于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芦河南岸的台地之上。2017年9月至12月,为配合蒙西——华中运煤铁路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联合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靖边县文管办对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揭露面积约4000平方米,清理了一批仰韶至龙山时代的重要遗存。其中仰韶晚期遗存包括房址12座、灰坑20座、窑址2座,出土了陶、石、骨质各类遗物数百件,为庙梁遗址及陕北地区的仰韶时代晚期的文化内涵、特征及聚落结构等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湖北麻城梅家墩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江汉考古麻城梅家墩遗址位于湖北省麻城市中驿馆镇熊寨村一组。2005年9月~12月为配合大广北高速公路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工程涉及到的梅家墩遗址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总计450平方米。遗址主要包括新石器时代晚期和商周时期遗存,遗迹主要有房址、灰坑和墓葬,出土器物主要为陶器。本简报报道了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2019屈家岭遗址殷家岭遗址点2018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为配合屈家岭考古遗址公园建设,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于2018年下半年,对屈家岭遗址殷家岭遗址点进行了考古发掘,揭露了一批油子岭文化遗存,初步确认了遗址点的文化内涵以油子岭文化中、晚期为主,遗址点或为屈家岭遗址点同时期的重要附属聚落,从而为了解屈家岭遗址的整体布局提供了新线索。
2019河北滦平县梨树沟门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梨树沟门墓地位于河北省承德市滦平县虎什哈镇虎什哈村东北的山梁上。以虎丰铁路为界,可分为东西两区。2017年9~11月,对虎丰铁路以西区域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墓葬18座,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出土有陶器、骨器、青铜及石质串饰等遗物数十件。墓葬年代为春秋晚期,文化属性为玉皇庙文化。此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梨树沟门墓地内涵,为深入研究玉皇庙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2019河南郑州登封金东村东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2~11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登封市文物保护管理局联合对郑州登封大金店镇西北部一处汉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101座。其中墓葬2014ZDDM7为斜坡墓道单砖室墓,出土有陶仓、罐、瓮、壶、井、灶、狗、鸡,铜洗、镜以及银戒指等随葬品23件,形制保存相对完整,文物比较丰富,推测为东汉前期墓葬。
2019陕西铜川新区西南变电站唐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6年,铜川新区西南变电站发掘了3座唐代墓葬,出土有三彩陶器、瓷器、铜镜、鎏金银钗、鎏金铜带具等随葬品。这三座墓排列有序,方向一致,应该是一个家族墓地。但从人骨特征来看,墓主无一例外,都是成年女性,这种以相同性别集中埋葬的现象比较少见,是研究唐代葬俗葬制的新资料。
2019内蒙古磴口县沙金套海汉代墓地2016年度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为配合京新高速公路的建设,2016年下半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巴彦淖尔市考古研究所、磴口县文物管理所的配合下,在西汉朔方郡窳浑县故城遗址东700米处的沙金套海墓地边缘,对19座保存较好的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陶器、铜器、玉器、琉璃等较为丰富的随葬品,对研究以窳浑县为代表的作为部都尉治所的汉代北方边城的军事、经济、文化等问题具有一定的意义。
2019黑龙江七台河市种畜场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种畜场遗址位于七台河市郊东北、汪清河中游左岸的山丘上。2011年7—10月,为配合七台河市汪清河水库工程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房址20座、灰坑8个,出土陶器、石器、铁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文物标本200余件。经过比较,七台河市种畜场遗址与桦南县小八浪遗址的文化面貌接近,年代也大体同时,大致处于东汉中晚期,两处遗址均属滚兔岭文化范畴。鉴于以上两处遗址与处于滚兔岭文化中心分布区的双鸭山市滚兔岭遗址在文化面貌整体上表现出的差异性,推断以七台河市种畜场遗址等为代表的遗存,其总体年代上要晚于滚兔岭遗址,属于滚兔岭文化从中心分布区域向外围扩展过程中的较晚发展阶段。
2019辽宁大连市普湾新区铁匠炉汉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4年为配合金普高铁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大连市考古研究所对普湾新区铁匠炉汉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7座墓葬,均为砖室墓,仅M1与M2保存较好,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推测年代应为王莽至东汉时期。
2019郑州华南城二路金代砖雕壁画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4年8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郑州华南城二路基建工地发掘了一座穹顶六角形金代砖雕壁画墓,由墓道、封门、甬道及墓室组成,墓葬穹顶外形呈塔式结构。墓室穹顶略呈弧形,其下为砖雕斗拱,墓室墙壁壁画为行孝图。墓葬顶的塔式结构为我们认识这一时期丧葬文化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视角。
2019山西隰县瓦窑坡墓地春秋墓葬M23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5年,临汾市文物局和隰县文物旅游局在山西省临汾市隰县县城北3公里的瓦窑坡墓地清理了17座重要的春秋时期墓葬。其中,M23出土遗物较丰富,有铜礼器、玉石器、骨器、陶器等,年代大体相当于春秋晚期,为春秋时期晋国青铜器的生产流通和风格演变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019河南新郑郑韩故城北城门遗址春秋战国时期遗存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6~2018年,我们对位于郑韩故城北城墙与隔城墙交汇处东侧的缺口进行了考古发掘,初步判断此处为文献记载的郑国渠门。春秋时期其北部为护城壕,水渠和道路穿过城墙缺口处应为一陆门和一水门;战国时期修筑大型夯土建筑,并与同时期修筑的北城墙突出部分共同构成瓮城城墙,并增设两条道路。北城门遗址的发现,对于研究东周时期的城门建制具有重要意义。
2019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4年4月至9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宝丰清凉寺汝窑遗址中心烧造区东南,南北长50米,东西宽40米范围内进行了考古发掘,首次发现素烧窑和元明时期窑炉及瓷器,并发现了大量"类汝瓷"堆积等,取得了重要考古收获。
2019河南开封北宋东京城顺天门遗址2012~2017年勘探发掘简报华夏考古经过几年来持续的考古钻探和发掘工作,结合对相关文献的梳理,清楚了城门的沿革,探明了门址的平面布局,揭示了宋代顺天门主城门结构布局,发现了叠压在主城门之下的五代时期迎秋门的西侧端面,理顺了整个遗址的形成过程。顺天门是一座方形瓮城,城外有护城壕环绕;瓮城两门相对,瓮城内有两座高台建筑;主城门平面为一门三道布局,主体为夯土建筑,城门部分有包砖。
2019河北蔚县东坡寨辽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9年7月,蔚县博物馆在蔚县杨庄窠乡东坡寨村抢救性清理了3座墓葬,其中M2、M3破坏严重,M1除顶部遭到部分破坏外,基本保存完好,特别是墓室内壁保存有色彩艳丽、图案清晰、地方特色鲜明的壁画,为研究冀西北地区辽代墓葬形制、社会历史、绘画艺术等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9内蒙古自治区准格尔旗石口子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6年,中山大学南中国海考古研究中心对准格尔旗石口子遗址进行了首次发掘。此次发掘共清理朱开沟文化晚期的灰坑39个,房址1座,东周时期的墓葬5座,获陶、石、铜、铁、骨标本140余件。石口子遗址的发掘为认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朱开沟文化的内涵及发展脉络提供了新的材料。同时,此次发掘的5座东周时期墓葬,展现了内蒙古中南部地区在东周时期作为过渡地带文化面貌的复杂性。
2019辽宁北镇市琉璃寺遗址2016~2017年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9月至2017年10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琉璃寺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辽代及明清时期的建筑台基、房址等遗迹,揭露出代表辽代帝王陵寝建筑的主殿台基,出土一批高规格的建筑构件如带龙纹的瓦当和滴水等。此项发掘为研究辽代皇家建筑风格及其反应的社会风貌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9云南师宗县大园子墓地发掘简报考古2015~2016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等先后两次对大园子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402座,出土青铜器、玉石器等随葬品600余件(组)。该墓地为战国至西汉时期西南夷中某一古国或部族的公共墓地,其葬制、葬俗和随葬品都独具特色,对研究战国秦汉时期滇东黔西一带土著青铜文化的构成和内涵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9江苏淮安板闸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板闸遗址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生态新城翔宇大道、枚皋路和里运河交汇的三角地带,因此地原为淮安区淮城镇板闸村,故名为板闸遗址。2015、2016年,淮安市博物馆对遗址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发掘总面积约5500平方米。遗迹有水闸、古河道及包括房址、排水沟、道路等在内的建筑基址,出土器物以瓷器、金属器为主。结合文献资料与出土器物分析,水闸年代上限为明永乐十五年(1417年),下限应在明代晚期,而遗址整体年代应为明清时期。板闸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古代水利交通、河道治理、漕粮运转、盐榷税收史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山西翼城武池金墓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10~11月,为配合"引黄入翼"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工程范围内考古勘探发现的5座墓葬(编号2014SYYM1~2014SYYM5,以下简称M1~M5)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山西省翼城县南梁镇武池村北约300米处,北邻晋侯高速公路(图一)。5座墓中,M1、M2、M5为砖室墓,M3、M4为土洞墓,其中M2保存完整且墓顶形制较为特殊。现将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9河南安阳小任家庄金代砖雕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小任家庄金代砖雕壁画墓位于河南省安阳市殷都区铁西路中段东侧,文峰大道北侧。2016~2017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对其进行了测绘。该墓为仿木构八边形单室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及墓室组成。墓门为仿木门楼,仿木构件采用榫卯相接形式。墓室内砌补间铺作和转角铺作等仿木结构,墓壁绘七幅壁画,以日常生活为主题,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和较高的历史价值。该墓保存较好,是研究安阳地区金代墓葬的重要资料。
2019浙江宁波奉化方桥何家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南方文物遗址位于浙江省宁波市奉化区方桥街道何家行政村境内,现为宁波宁南贸易物流园区建设用地范围,与名山后遗址及下王渡遗址相距不远。这里地处四明山脉和天台山脉间的丘陵平原地带,地势平坦,剡江与东江在此汇聚成奉化江后流入宁波城区中心三江口,与余姚江交汇而成甬江,再向东北注入大海(图一)。遗址于2016年12月配合宁南贸易物流园区建设时勘探发现,2017年3至9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奉化区文物保护管理所、南京大学进行了发掘。现将有关发掘情况作一简要报告。
2019山东滕州官桥村南遗址北辛文化遗存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5—2016年,山东大学与滕州市汉画像石馆共同发掘了位于滕州市薛河流域下游的官桥村南汉墓群内的北辛文化遗存。共清理了17座形制为椭圆形或圆形的灰坑,出土遗物种类主要有陶器、石器、骨器和动植物遗存等。陶器主要有鼎、钵、小口双耳罐等,石器有石铲、石锛、磨棒等,骨器有骨锥。动物遗存和炭化植物遗存种类丰富。
2019北京密云西晋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8年6月,为配合密云镇中心小学工程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密云县文物管理所对工程用地进行了考古钻探和发掘,发掘区位于密云镇大唐庄村北,东部约700米处为白河河道。本次发掘的墓葬以辽金时期为主,仅有一座西晋时期的砖室墓,编号M12。该墓保存情况较好,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等部分组成,墓道、甬道偏于墓室中轴线一侧,方向340°,通长12米。墓室内共清理出随葬品10件。通过对墓葬结构及出土文物进行分析,我们认为其年代为西晋时期。
2019武夷山市洲庵遗址考古发掘简报福建文博洲庵遗址位于福建省城村汉城遗址西南2公里处,2013年被调查发现。随后对其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现汉代房址1处,宋代灰坑6个、窑炉3座,出土一批汉代、宋代建筑材料、陶瓷器标本,这为研究西汉闽越国历史和宋代社会经济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9甘肃漳县墩坪墓地2015年发掘简报文物墩坪墓地位于甘肃省漳县县城西15公里、漳河北岸三岔镇北的二级台地上。2015年,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墩坪墓地抢救性发掘了东周墓43座。墓葬形制有竖穴土坑墓、竖穴土坑偏室墓、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和洞室墓四类,以前两者为主。葬式多为单人仰身直肢葬,头东脚西。随葬铜、铁、陶、骨器等。铜器包括车马器、兵器、工具等,陶器较少。墓中皆盛行殉牲。根据出土器物和葬俗特征判断,墩坪墓地的主体年代为春秋晚期至战国中期,个别墓葬年代可晚到战国晚期至秦统一,这类墓葬很有可能是秦人西进的体现。
2019甘肃玉门火烧沟遗址2005年发掘简报文物火烧沟遗址位于甘肃省玉门市清泉乡火烧沟村东清泉中学旧址及其西侧和南侧,西距清泉乡政府驻地2.5公里,312国道从遗址中穿过。遗址整体呈西高东低的缓坡状,南部为兰新高铁客运专线和兰新铁路,西侧为火烧沟。地理
2019湖南临澧县条头岗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条头岗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出土砾石(搬运石材)、石锤、石砧、石核、石片、工具等石制品7300余件,主要集中分布于上文化层。该遗址文化遗存以燧石原料居多、中小型石片石器为主,反映了长江中游一种新的石器工业面貌,为研究华南砾石石器工业的区域多样性和古人类的技术演变、适应行为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山西河津市固镇瓷窑址金代四号作坊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河津固镇瓷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有制瓷作坊、瓷窑炉、水井、灰坑等遗迹。其中位于上八亩地点的四号作坊为一处窑洞式作坊,保存相对较好,出土遗物丰富,为研究固镇金代窑址的瓷器生产工艺、产品特征以及窑址功能区的结构和布局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河南安阳市殷墟豫北纱厂地点2011~2014年发掘简报考古安阳市豫北纱厂一带是殷墟东北部的重要区域。2011~2014年间,为配合豫北纱厂棚户区改造(一期)工程,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安阳工作队在纱厂西南部的老居民区拆迁区域及其东南部进行了发掘(图一)。以先期考古钻探为依据,前后三次布方发掘(图二;图三)。用罗盘布方,2011
2019湖北荆门市屈家岭遗址2015~2017年发掘简报考古2015~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屈家岭遗址进行了发掘。通过发掘,进一步完善了屈家岭遗址的史前文化序列,遗址的发展变迁历经油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和石家河文化,基本涵盖江汉平原史前文明的主要发展阶段;初步把握了遗址环壕的基本布局,并确认其年代为屈家岭文化时期。
2019广西田林龙皇庙旧石器遗址发掘简报文博学刊龙皇庙遗址位于田林县驮娘江右岸的一级阶地上,2004年进行考古发掘,发掘面积3000平方米,出土遗物均为石制品,包括砾石、断块、石核、石锤、石片和石器等。石制品原料以砂岩为主,剥片和修理主要采用锤击手法。石器以石核石器为主,亦有少量石片石器,器类包括砍砸器、刮削器、尖状器和手镐等,以砍砸器为主。根据遗址地形、地势和出土的石制品特征推断该遗址为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
2019贵州遵义市汇川区黄秧嘴明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5年6月至8月,为配合鸣庄城市棚户区改造工程,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贵州遵义市汇川区高坪镇鸣庄村黄秧嘴的明墓实施抢救性发掘。共发掘4座石室墓,其中M2为三室石墓,出土两座墓碑,由此知此墓有两位女性,其一为明代播州土司杨爱次女,另一墓主为"淑人田氏",因其墓碑下半部残损而身份不明。墓葬腰坑内出土了放置于荷叶盖银盆里的银质四神,为贵州土司墓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019西安南郊上塔坡130号唐墓发掘简报文博2012年发掘的上塔坡130号唐墓位于西安市南郊。该墓规模较小,形制为斜坡墓道单室土洞墓。墓葬虽遭盗扰,但出土的陶俑组合较为完整,应为唐代高宗时期基层官员的墓葬。这一墓葬的发现也为唐代历史、考古研究增添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9宝鸡郭家崖汉唐墓发掘简报文博郭家崖两座汉墓是宝鸡周边地区经过抢救发掘获得资料较为完整的汉代砖室墓葬。M15随葬的摇钱树,是四川汉墓的典型器物,在秦岭以北比较罕见,对了解与研究宝鸡在古代与巴蜀地区的文化交流传播途径至关重要。与摇钱树共出五铢钱与剪轮五铢钱,可隶定这座墓葬的年代为东汉。出土的随葬器物与宝鸡地区同期同规格的墓葬不同,主要是陶罐与陶盆,其它器种如东汉墓葬中常见的釉陶壶、陶钫、陶奁、陶仓、陶灶、陶盒、陶鼎以及家禽家猪一类动物陶俑不见出现,似乎又与墓主人的身份地位不大相称。唐墓属于小型墓葬,出土的开元通宝可以隶定这座墓葬时代在唐初。墓道、甬道、刀把形墓室三要素在唐墓发展史上有重要意义。
2019山西兴县麻子塔元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4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山西省兴县康宁镇麻子塔村附近发掘了一座壁画墓,因墓葬被盗,未出土随葬品,但墓室结构完整,墓内壁画保存完好。根据墓葬形制与壁画内容判断该墓时代为元代晚期。该壁画墓的发现为研究元代晋西北地区社会文化、民间信仰和绘画技法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9河南淅川全岗遗址宋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0年5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在河南省南阳市淅川县全岗遗址发掘了一座宋代砖室墓。墓葬保存较好,出土4件随葬器物均为白瓷器。根据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特征,推测其年代为北宋中晚期。
2019湖北郧县李营墓地2008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8年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系联合郧阳博物馆在湖北郧县李营墓地发掘了7座东汉到三国时期墓葬,出土了一批珍贵的实物资料。其中,M5、M7为方形墓室,M2出土的纪年砖和M5出土的神人抱鱼铜带钩等,为研究汉水流域汉代到三国时期墓葬制度、随葬品制作技术等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2019陕西西安灞桥新筑兰家村唐代及明清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6年7~8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灞桥区新筑街道兰家小学基建区域西南部基槽内清理发掘11座小型土洞墓葬。其中2座唐墓、9座明清时期墓葬。唐墓形制基本完整,明清墓葬形制、葬俗统一,布局经过规划,为该地区同期考古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江苏淮安金湖西安村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1~4月,淮安市博物馆对金湖西安村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各类墓葬46座。其中汉代墓葬37座,分土坑墓和砖室墓两类。南朝墓1座,唐代墓2座,宋代墓2座,清代墓4座。汉代墓葬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釉陶器,器类有鼎、盒、壶、瓿、罐等,以及少量铜器、铁器、漆器、料器、石器。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演变充分展示了该地区汉代文化的基本面貌。
2019江苏淮安金湖塔集闸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年6~12月,淮安市博物馆对金湖塔集闸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42座。其中汉代墓葬38座,以土坑竖穴墓为主。墓地出土了一批陶器和釉陶器,器类有鼎、盒、壶、瓿、罐等以及少量铜器、铁器、漆器、料器、骨器、石器。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器物演变充分展示了该地区汉代文化的基本面貌。墓地还发现宋墓1座,清墓3座,均为合葬墓。
2019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墓地M6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7~2018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I区墓地进行了全面发掘,其中M6是春秋早期偏晚阶段的一座中型墓葬,保存完好、随葬品丰富、信息完整,墓主人应为身份较高的贵族,此墓葬的发掘有助于了解春秋时期芮国墓葬性质和时代特征。
2019河南焦作博爱上期城M5发掘简报中原文物上期城M5位于焦作市博爱县上期城村东南、人民西路北侧,属上期城汉墓群。M5墓室完整,陶器组合齐全,特别是出土的三层彩绘陶仓楼,对简式陶仓楼类型的断代,提供了依据,对研究东汉晚期、曹魏时期的社会经济及古代建筑,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河北涿鹿辽代东郡夫人康氏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05年4月,涿鹿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后更名为涿鹿县文物局)在涿鹿县城西发掘了一座辽代墓葬。该墓为仿木结构砖雕单室壁画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墓葬虽经盗扰,但仿木构砖雕、建筑彩绘和壁画保存基本完好,并出土了一合墓志,为进一步研究冀西北地区辽代早期葬俗及当时的社会生活、经济状况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9山东济南长清仙人台周代墓地M4发掘简报文物1995年,山东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对济南市长清区仙人台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周代墓葬M4规格较高,随葬器物丰富。墓葬形制为竖穴土坑,平面近梯形,葬具包括椁、棺、枕木、器物箱和席子等。椁室中部偏北处有腰坑,腰坑殉狗。墓内随葬两辆拆散放置的车辆,出土器物有铜器、陶器、玉器、漆木器等,铜器包括礼器和车马器。仙人台墓地是周代邿国高级贵族墓地,M4为贵族夫人墓,年代为春秋中期。该墓的发掘为探讨东周时期邿国贵族阶层的丧葬习俗、器用制度提供了重要材料。
2019新疆鄯善县吐峪沟西区中部回鹘佛寺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吐峪沟石窟沟西区中部发掘一处包括佛堂、僧房和储藏设施的地面佛寺遗址。佛堂现存菩萨、天神、供养人壁画,出土陶瓷器、木建筑构件、文书等遗物。该遗址年代为10世纪后半叶至14世纪后期的高昌回鹘时期,对认识西州回鹘时期佛教石窟寺院营建中心的分布、回鹘佛教石窟寺院的图像构成十分重要。
2019成都市中和镇板栗湾西汉崖墓M17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成都板栗湾墓地进行了发掘。崖墓M17由竖穴墓道、封门、三个墓室、棺龛、壁龛等组成,平面呈"十"字形。该墓时代为西汉晚期偏晚,墓中可见四次埋葬过程。M17未被盗扰,随葬品的种类、位置等对研究器物分布、墓葬形制和祭祀等有重要意义。竖穴墓道的形制对研究崖墓的起源演变也有参考价值。
2019济南市章丘区城子崖遗址2013~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2013~2014年,城子崖遗址20世纪30年代的探沟被复掘和扩方发掘,证实城子崖遗址有龙山文化、岳石文化时期和周代城墙,北部有龙山文化环壕,岳石文化城墙南门内侧正对大型夯土基址。城子崖遗址商代遗存极少和西邻大辛庄遗址的兴起,说明二里冈文化上层时期城子崖遗址的地区中心功能丧失,被大辛庄遗址取代。
2019南京两处明代外郭城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9年下半年,为配合基本建设,考古工作者先后对郑家营和仙鹤门两处明代外郭城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取得了很大的收获。两处外郭墙体均为平地起建,为一次性夯筑而成,在墙体的顶部发现建筑倒塌层和排列整齐的柱坑,推测顶部原应有廊房类建筑。仙鹤门遗址的考古勘探证实了外郭城垣外护城河的存在。这为研究南京明代外郭城墙的形制和建造技术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19河南荥阳明代周懿王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明代周懿王墓位于河南荥阳贾峪镇鲁庄村,由主墓、祔葬墓、寝园建筑等多部分组成。其中主墓坐北向南,单室玄宫,是周懿王和王妃王氏的合葬墓,内壁有大面积保存较好的彩色壁画,内容表现的是西方极乐世界庄严圣境。周懿王墓的发掘,为研究明代王墓制度及宗教信仰等方面提供了全新的材料。
2019江西上高县泗溪镇城头村委岭里东汉墓群发掘简报南方文物2011年12月31日,上高县泗溪镇城头村委岭里自然村南150米处的山坡地(俗称"坡子上")在国务院部署的农业"园田化"建设过程中发现砖室券顶墓一座。2012年1月4日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宜春市博物馆、上高县博物馆一行进行了实地考察,并对即将在下一步工程中面临被推平的山坡地带进行了调查、钻探。2012年3月12日,经报请国家文物局批
2019南京市雨花台区天隆寺六朝墓葬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年7-11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雨花台区天隆寺复建工程地块清理48座六朝至明清时期墓葬。其中五座六朝砖室墓保存相对较好,墓葬结构基本清晰,共出土器物40余件,质地包括青瓷器、陶器、铁器等。此次发现的五座六朝墓葬为研究南京地区六朝时期的墓葬形制、器物特征、葬地分布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的实物材料。
2019江苏扬州邗江岗庄宋代窑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5—2016年,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江苏扬州邗江岗庄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出陶窑4座、房址4座以及灰坑等配套设施,出土一批陶瓷器等遗物。陶窑形制为半地穴式馒头窑,根据出土物等推测其为北宋中晚期至南宋时期扬州城郊烧造陶盆、罐、灯等日常用品及瓦当、套兽等建筑构件的陶窑遗址。该窑址系扬州地区首次发现并发掘的宋代窑址,为研究宋代扬州城功能分布与城内出土陶器来源提供了重要信息。
2019湖南澧县甘溪村石室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7年6月,澧县文物局考古执法队在甘溪滩镇甘溪村发掘了一座明代单棺石室墓。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陶、瓷、银器共6件套。根据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特征,推测其年代为元末明初。
2019吉林长岭县蛤蟆沁金代砖室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2016年7月末至8月中旬,吉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联合对吉林省长岭县太平川镇蛤蟆沁村西南岗地上暴露的一座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考古清理。此次发掘,清理了小型单室砖室墓1座,墓葬整体结构保存尚好,但由于遭到多次盗掘,出土遗物较少。根据墓葬的形制结构和少量的出土器物判断,墓葬的年代应为金代。通过此次工作,尽可能全面地获取古代文化遗存保存的相关历史信息,同时也为下一步的保护和研究工作提供了翔实的资料。
2019西安市长安区东祝村西晋墓发掘简报文物世界2016年8~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东祝村高新区军民融合园项目建设用地内发掘两座西晋墓M5和M7。两墓南北比邻而居,坐西向东,且均为长斜坡墓道的"前堂后室"结构土洞墓。根据两墓形制结构与随葬遗物特征综合分析,其时代应为西晋时期。
2019河南鄢陵第二高级中学M1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抢救性发掘了河南鄢陵县第二高级中学院内的一座汉代古墓,为探讨研究鄢陵地区乃至中原地区汉代墓葬的丧葬风俗、社会生产、生活以及货币的演变提供较为详实的实物资料,具有一定的历史考古价值和意义。
2019山西太原唐代赫连山、赫连简墓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6~8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太原生态工程学校内的三座唐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据墓志可知,M1、M2均为斜坡墓道单室砖室墓,墓主分别为赫连山、赫连简。墓内均发现了较为完好的壁画,题材丰富,有女侍、男侍、侍卫、劳作图及以"树下人物"为主旨的屏风画等,是目前所见山西地区保存较好的唐代墓葬壁画之一,学术价值较高。墓室四壁绘有仿木结构建筑。墓志志文记载较详,年代明确,对于研究赫连氏在北朝及至隋唐时期的家族流变提供了宝贵材料。志文提及的晋阳城、福昌里对于研究唐代城址和里坊制也补充了重要资料。
2019江苏扬州南唐田氏纪年墓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1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西湖镇蜀冈村的一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竖穴土坑墓,平面呈梯形,方向125°。墓内木棺保存完好,呈前高后低的船形,前挡板外侧做成仿木门结构,其底端连接一木质模型拱桥,棺下为前部带栏杆的须弥座。根据出土的买地券可知,此墓墓主为田氏,卒于南唐升元元年(937年)。此墓保存较好,出土器物丰富,纪年明确,为研究扬州及其周边地区的晚唐五代墓葬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辽宁朝阳唐代库延安墓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朝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在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发现的一批唐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辽宁省朝阳市双塔区,地属肖家村,北临珠江路,东临凌河街,东距大凌河约550米(图一)。这批墓葬中的M19出土有墓志,据墓志可知,其墓主为库延安,卒于垂拱三年(687年),与夫人合葬于天授二年(691年)。现将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9哈尔滨市阿城区金上京南城南垣西门址发掘简报考古在金上京南城南垣西门遗址揭露出门道、路面和东西两侧夯土墩台、房屋等遗迹。出土了建筑构件、陶器、瓷器、铁器、石器等遗物。该门址与皇城南门址处在一条中轴线上,是金上京重要的城门遗址,也是目前金上京保存最好的带瓮城的城门。初步确认,此次揭露的南城南垣西门址系金代中期营建修筑。
2019四川会理县河头地遗址Ⅱ区2018年度先秦时期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为配合乌东德水电站建设,2018年3月至12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会理县新安傣族乡新开田村的河头地遗址I区、II区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000平方米,共清理新石器时代、元至清时期的灰坑、房址、沟、陶窑、墓葬等350余个。其中II区发掘面积4000平方米,清理先秦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20余个,出土陶、石等各类小件器物150余件(组),为研究城河流域的先秦文化及西南地区石棺葬文化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9重庆市合川区黄泥塝东汉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为配合市政工程建设,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位于重庆市合川区南津街街道的黄泥塝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清理汉墓2座、明墓3座。汉墓为东汉石室墓,出土器物共88件,其中铜镜、陶车的发现对于研究两汉制镜工艺、车制、交通工具有重要意义。此次发掘为汉代丧葬制度、汉墓的区域类型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湖北枣阳九连墩M1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2年9~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枣阳九连墩之"一号墩"进行了发掘,清理两座墓葬(M1、M2)及其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各遗存单位保存基本完好,M1为主墓,除南室少量器物被盗外,出土了数量多、种类全、保存相对完好的随葬器物。资料表明,该墓为战国中期大型楚墓,墓主人为男性,身份为楚国上大夫级别的高级贵族。该墓的发掘和整理为楚墓葬制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陕西咸阳市龙枣村东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16年7月,咸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位于咸阳市渭城区底张街道龙枣村的唐顺陵文管所内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其中一座东汉墓葬形制完整,出土器物种类丰富、组合明晰,为研究东汉墓葬的形制以及在咸阳塬上的分布情况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西安清凉山两座东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18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清凉山附近配合基建发掘60座古墓,其中M4、M10出土器物丰富,随葬品组合保存完好。结合墓葬地理位置、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分析,两座墓分别为东汉中期下杜城周围低等爵位的庶民和低级官吏的墓葬。
2019陕西米脂卧虎湾战国秦汉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3~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和榆林市文物考古勘探队联合对卧虎湾墓地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清理出战国、秦、汉、北周、宋、清等墓葬257座,以早期的战国秦汉墓葬数量最多,共239座,出土随葬品1258件,时代具有一定延续性,对了解北方长城沿线地带战国秦汉时期的墓葬形制、葬俗及其演变过程有重要意义。其中M103出土玉覆面及玉鞋,显示了墓主具有较高的身份等级。
2019南京大报恩寺遗址J8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大报恩寺是明代重要的皇家寺院。2013年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北区发现清代砖砌水井一口,这是该遗址发现的第8口古井,编号为2013NBJ8(简称J8)。该井用弧形榫卯砖砌就,建造精良,井内出土石、陶、瓷、铁器等各类质地文物70余件,为大报恩寺历史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尤其是出土的1件雕刻精美的贴金佛像砖和清代初中期的青花瓷器,对于研究大报恩寺琉璃塔和清代寺院的历史具有重要意义。
2019南京大报恩寺遗址J15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在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北区发现明代砖砌水井一口,这是该遗址发现的第15口古井,编号为2014NBJ15(简称J15)。大报恩寺是明代重要的皇家寺院。该井完全用明代大砖砌就,建造精良、时代明确,是皇家寺院的组成部分。井内出土石、陶、瓷、铁器等各类质地文物70余件,为大报恩寺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尤其是出土的1件石质佛首和2件石质佛像砖,雕刻精美、纹饰复杂,是大报恩寺琉璃塔上的装饰物,体现出明代皇家寺院的特色。
2019南京大报恩寺遗址J1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从2007年初至2015年,为配合"南京大报恩寺遗址公园"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大报恩寺遗址北区进行了全面、系统的考古发掘。通过发掘,遗址北区明代主要建筑和总体布局得到廓清,明代皇家寺院的原有面貌得到较充分的揭示。其中包括水井19口,分别为六朝井2口、宋代井9口、明代井6口、清代井2口。这批水井是大报恩寺及其前身诸寺院在不同历史时期留下的重要遗迹,不少井内出土有种类丰富、研究价值极高的遗物。宋代水井J16出土陶、瓷、铜、石、木等器物128件,其中铜钱66枚。瓷器中有多件带有墨书文字。尤其是出土了带铭文的井栏,据此推测J16的年代最早在南宋宁宗庆元四年(1198年)。
20192015年故宫南大库区域考古发掘简报故宫博物院院刊2015年4月,故宫博物院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院内西南部南大库区域工程建设,对该区域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出三处建筑垃圾埋藏坑和一处器物埋藏坑及周边遗迹。这些遗迹、遗物的发现,是紫禁城修建历史的实证,也是对文献未及内容的有效补充。
2019咸阳北周拓拔迪夫妇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北周拓跋迪夫妇墓发掘于咸阳国际机场二期建筑工地,其墓葬形制较为特殊,为长斜坡墓道带天井前后室土洞墓,前室有四个壁龛,后室为前室北壁正中开挖,墓葬平面呈"中"字形。该墓葬出土的陶俑具有典型的北周风格,并出土墓志两合,墓主人为北魏拓跋氏太武景穆帝皇室近支拓跋迪及其夫人宇文宣华。此墓的发掘为研究北周墓葬形制结构的演变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19河南淅川县丹江淹没区葛家沟战国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2016年5-8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淅川县丹江淹没区葛家沟墓葬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79座。其中5座战国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陶器、铜器、铁器55件(套),为研究豫西南地区战国时期墓葬的埋葬习俗以及秦楚文化交流等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2019河南巩义二纸厂唐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巩义二纸厂M1是河南不多见的盛唐早期墓葬,出土器物中不见镇墓兽、武士俑、武官俑,却有墓龙、观风鸟、地吞三种神器类器物,这种器物组合在河南地区十分罕见。由于此墓年代比较明确,对于我们认识这一时期唐墓的面貌具有十分重要的帮助。
2019西安公园上城(一期)考古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8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西安市南郊公园上城(一期)项目工程建设,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联合西安文理学院历史文化旅游学院,对该处用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7座,出土各类陶器、铜器、瓷器、铁器共47件。M6出土有明确纪年的墓志,为研究该地区唐代墓葬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92015-2016年漳州文庙保护范围内考古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15-2016年福建博物院与漳州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组队对漳州文庙保护范围内的泮池和府学两个区域进行田野考古发掘,结合文献判断出泮池、明伦堂、书楼和门楼位置,推测漳州文庙具有双轴线的特殊建筑布局风格。从发掘出土的遗物可窥见漳州文庙所处时代交通贸易往来频繁。
2019漳浦县石寨窑发掘简报福建文博漳浦县石寨窑址是闽南一处专门仿烧龙泉青瓷的窑场,从元代开始,一直延续到明初。其产品种类较少,釉色比较丰富。窑业技术颇具特色,出现了介于分室龙窑和横室阶级窑之间的窑炉结构,对研究闽南地区横室阶级窑的起源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9廊坊大城县燕南长城2018年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8年6月至8月,为配合津石高速公路工程施工,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大城县文物管理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位于廊坊市大城县工程区域内的东段燕南长城进行了考古发掘。通过此次发掘,对燕南长城的修建方式有了准确了解,验证了以往燕南长城的调查结论,同时明确了大城县境内的燕南长城堤防功能大于御敌功能。
2019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发掘简报考古盘龙城遗址小嘴2015~2017年的考古发掘,遗迹有灰沟、灰坑、柱洞和墓葬,其中的多条灰沟组成了此次发掘区规模最大的一处遗迹。遗物有日用陶器和与青铜器铸造有关的遗物。发掘确证了盘龙城遗址在二里岗文化时期存在青铜器铸造活动,亦为重新认识早期国家青铜器生产体系及盘龙城遗址的性质等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2015~2016年辛店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5~2016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喇家遗址东南部Ⅷ3区进行发掘,发现一批辛店文化遗存。遗迹有柱洞圈和灰坑,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属辛店文化山家头期。此次发掘,说明喇家遗址有辛店文化遗存且集中分布于遗址东南部,为研究喇家遗址先秦时期的聚落变迁等提供了新资料。
2019河北平山王母村唐代崔氏墓发掘简报文物2016年5~12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平山县文物保护管理所对平山县王母村一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为一座圆形单室墓,由阶梯形墓道、门楼、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30余件,有瓷器、铁器等。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唐末世家大族博陵崔氏,卒于903年。墓葬中发现了壁画和房形椁室。壁画内容包括人物、花鸟、山水等,其中的山水画是目前我国发现最早的通屏水墨山水画,填补了唐、五代、北宋时期山水画发展序列的缺环,树立了中国早期水墨山水画的标尺,对于中国美术史的研究具有重要价值。房形椁室对于研究我国古代建筑的演变也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
2019重庆丰都马鞍山墓群2013~2014年发掘简报文物马鞍山墓群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双路镇马鞍山村。2013~2014年,为确保三峡库区消落区地下文物的安全,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1650平方米,清理汉代至六朝时期墓葬23座,包括土坑墓16座、砖室墓7座,出土陶、瓷、铜、铁、石、琉璃器等430余件(套)。该墓群的发掘,为研究丰都地区汉代至六朝时期丧葬习俗的变迁过程以及峡江地区的社会生活状况和物质文化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重庆渝北赵家湾墓群M1发掘简报文物2008年12月,重庆市渝北区洛碛镇三峡移民搬迁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竖穴岩坑木椁墓(编号2008YLZM1,以下简称M1),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原重庆市文物考古所)、渝北区文物管理所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位于渝北区洛碛镇洛碛村六社(赵家湾),地处一小山包顶部中央,下隔斜坡台地与长江遥遥相
2019西安市东郊东小寨村12号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8年1月至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西安市幸福林带建设工程项目三工区C1段(西安市东小寨村西北)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C1-M12是一座带墓道的单室土洞墓,出土遗物包括镇墓兽、天王俑、塔式罐、人俑、骆驼俑、马俑、铅器及铜器等。从墓葬形式及随葬器物的特征初步判断其年代在盛唐时期,是研究当时丧葬习俗的重要资料。又由于这座墓葬距离唐长安城东城墙遗址约2.50千米,对于唐长安城东城墙遗址以东区域墓葬的分布状况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9河南获嘉县嘉苑小区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年5月,新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获嘉县嘉苑小区建设工地发掘清理了一座大型砖室墓,出土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特征,该墓葬的时代应为东汉晚期。此次发掘为进一步研究新乡地区东汉时期的社会历史及丧葬制度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河南淅川坑南遗址北区2016~2017年度发掘简报华夏考古坑南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丹江口水库淹没区,丹江左岸二级阶地。2016~2017年度的主动性考古发掘获得丰富的石制品和少量动物化石。本文涉及的遗址北区发现文化遗物220件,其中石制品219件。石制品原料以脉石英为主,其中小型和微型标本居多;剥片采用简单的石核-石片技术;工具原型为磨圆较好的砾石,多以硬锤加工,个别工具可能使用软锤加工;工具组合以刮削器、尖状器等轻型工具为主,砍砸器、手斧等重型工具为辅。化石种类为中型鹿。推测遗址的性质为临时性营地,年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
2019陕西岐山孔头沟遗址铸铜作坊发掘简报南方文物岐山孔头沟遗址铸铜作坊从西周中期持续到西周晚期,作坊内发现陶窑、陶范等大量铸铜相关遗存,及以陶器为主的非铸铜遗物。出土陶范种类丰富,包括容器、乐器、车马器、兵器、工具等几大类,纹饰以窃曲纹、瓦纹、波带纹、重环纹等最为常见。作坊产品主要是锡青铜,且以铸造为主,所用铜料包括纯铜、粗铜和废旧铜器。
2019湖南桑植官田冶炼遗址发掘简报及冶金分析研究南方文物201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为配合基础建设工程发掘了张家界市桑植县官田遗址,发现房屋、灰沟、灰坑等遗迹,出土了陶器、铁器、铜器等遗物,其中发现的某些遗迹和出土的泥芯、炉渣等遗物,证明这是一处东汉到三国时期与冶炼有关的遗址。冶金分析表明,出土的铁器大部分为铸铁脱碳钢,并有少量生铁及炒钢制品。同时,出土的积铁块当与精炼、炒钢的过程相关。因此,遗址出土的遗物反映了此处可能具备了生铁制铁作坊基本的生产环节。官田遗址的发掘,对于研究中国南方地区的生铁冶炼技术和相关的生产体系提供了一批新的研究资料。
2019山东邹城邾国故城遗址2017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年3—7月,山东大学邾国故城遗址考古队对遗址进行第二次考古发掘。发掘区位于皇台中部偏北处,共清理春秋、战国、秦汉、晋唐至近代遗迹300余个,包括灰坑、窑炉、房址、沟渠等遗迹。出土遗物包括各类陶器、铜器、铁器、石器和瓷器等。其中,长条形窑炉,成套新莽时期铜诏版、度量衡器的出土,为解读邾国故城历史变迁及历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的依据。
2019古交市上白泉村元代石室墓发掘简报文物世界2015年6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古交市上白泉村发掘清理了一座元代石室墓,该墓虽被盗掘,但墓葬形制保存完整,墓室石壁线刻图像内容较丰富。该墓为山西乃至全国元代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具有重要价值。
2019太原南坪头北朝墓葬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为配合"日出东方"项目建设,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抢救性考古发掘两座北朝墓葬,该墓葬的发掘对研究太原地区北朝时期小型墓葬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四川成都海滨村五代后蜀墓发掘简报文物海滨村位于四川省成都市主城区东北,北邻三环路和成绵高速,南邻二仙桥,东邻蜀龙路,西与昭觉寺相望(图一)。2017年3~6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海滨村年家院子区域进行了勘探和考古发掘,共清理墓葬31座,发掘区的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42′13.8″,东经104°07′45.8″,海拔504米。其中M23、M24为五代后蜀时期的砖室墓。现将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9西安南郊唐吴兴郡夫人沈和墓发掘简报文物2014年4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南郊韦曲街道雁塔南路与东长安街十字东南角的范围内清理了4座墓葬,其中M3出土了墓志,纪年明确。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带两个天井的单室砖室墓,坐北朝南,出土器物丰富,包括陶俑、陶动物、陶器、铜器、铁器等。据志文可知,M3墓主为唐代司农卿秦守一嫡夫人、吴兴郡夫人沈和,卒于开元二十三年(735年),葬于开元二十六年(738年)。此墓的发掘为研究唐代历史文化、丧葬制度、宗教信仰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陕西澄城刘家洼春秋芮国遗址东Ⅰ区墓地M49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4月至2018年底,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澄城县刘家洼遗址东Ⅰ区墓地进行了发掘,清理了包括两座"中"字形大墓在内的70余座墓葬。其中M49保存较好,墓葬形制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底四周有熟土二层台,葬具为一棺一椁。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金器、玉石器等,其中铜器包括容器、兵器、车马器、丧仪器、工具等。根据随葬的铜礼器及兵器判断,墓葬年代为春秋早期偏晚阶段,墓主应为士一级的男性贵族。刘家洼遗址是继韩城梁带村墓地之后陕西发现的又一处春秋时期芮国遗存,M49的发掘为进一步了解春秋时期芮国的物质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湖北巴东县五里堆、焦家湾、镇江寺墓群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9年8月至9月、2011年5月至6月,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博物馆对位于巴东县三峡库区消落带中的五里堆、焦家湾、镇江寺古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23座,其中砖室墓8座、石室墓1座、土坑墓14座,时代为战国、西汉、东汉、六朝和明代五个时期,出土各类器物66件。两次发掘为研究当时人们的丧葬风俗、生活水平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重庆市万州区晒网坝遗址糖坊墓群东汉墓M11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5年10月至11月,为配合三峡库区建设,山东博物馆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陈家坝街道晒网村晒网坝的糖坊墓群进行了第四次发掘,发掘面积3200平方米,清理墓葬12座,其中M11保存较好,出土陶、铜器等30件(套),出土有典型的东汉晚期陶楼、陶器皿等明器,并有铜耳杯、铜足漆案、陶座铜摇钱树、铜人物俑等,丰富了三峡地区东汉时期墓葬考古材料。
2019青海民和县喇家遗址公园排水管道建设区域2015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为配合喇家国家考古遗址公园建设,2015年8月至11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该遗址公园即将施工的排水管道区域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15平方米,共清理壕沟1段、房址1座、墓葬1座、灰沟1条、灰坑14个,出土较多齐家文化时期和汉晋时期的遗物。通过对该区域的发掘,对喇家遗址壕沟的形制、年代、堆积情况、成因以及废弃过程有了较深入的认识。
2019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M1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夏饷铺鄂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店乡,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现发掘。M1处于墓地西部,虽遭破坏但仍出土了重要的随葬器物,铜、玉、漆木器等共45件,其中铜器31件。根据随葬器物形制特征及组合关系、青铜礼器铭文等判断,该墓为鄂侯夫人墓,年代为春秋早期晚段。M1为研究两周时期鄂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2019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M7、M16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夏饷铺鄂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店乡,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现发掘。M7、M16处于墓地中部,两墓并列,间距3米。M7出土铜、玉、漆木等随葬器物共309件,M16出土141件。根据墓葬位置关系、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及组合关系等分析,可推测M7、M16为夫妻异穴合葬墓,M7为鄂侯墓,M16为鄂侯夫人墓。墓葬年代为春秋早期中段。M7、M16为研究两周时期鄂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2019河南南阳夏饷铺鄂国墓地M19、M20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夏饷铺鄂国墓地位于河南省南阳市新店乡,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发现发掘。M19、M20处于墓地中部,两墓并列。M19出土铜、玉、陶等随葬器物共232件,M20出土铜、玉等随葬器物75件。根据墓葬位置关系、出土器物形制特征及组合关系等分析,可推测M19、M20为夫妻异穴合葬墓,M19为鄂侯墓,M20为鄂侯夫人墓。墓葬年代为春秋早期早段。M19、M20为研究两周时期鄂国历史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2019湖北郧县肖沟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肖沟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肖沟村,2012年5~6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的建设,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获得了一批朱家台文化与煤山文化乱石滩类型遗存,为研究丹江库区新石器时代文化提供了新资料。
2019湖南益阳枇杷树山墓群战国至秦代墓葬发掘简报文博2017年12月至2018年6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益阳市赫山区枇杷树山墓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发掘古墓葬98座,其中92座墓葬根据随葬器物断定其年代为战国晚期至秦代。墓群距楚秦时期益阳县治所在兔子山遗址约1.5公里,是一处以埋葬平民为主的墓地,应是当时生活在县城附近中下层居民的归宿之地。枇杷树山墓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楚秦时期益阳历史及楚、秦、汉文化的过渡提供了新的考古学资料。
2019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南区)发掘简报文博2011年,宝鸡郭家崖墓地南区共发掘战国秦墓78座,与北区已公布的37座墓葬情况相似,时代跨越战国早、中、晚,少数可到秦代。随葬器物除小件铜器外多是日用陶器,表明这是一处等级较低的国人墓地。值得关注的是,这处墓地与关中地区规模较大的同期墓地相比,姜戎文化的群体特征非常突出,如墓葬形制中的洞室墓和壁龛占绝大多数,框架式的棺椁结构特点比较突出,随葬器种比较单一,仿铜陶簋、陶豆、附耳长颈方壶、大喇叭口罐以及秦墓中常见的秦式鬲始终不见出现,戎式高领袋足鬲比较多见。少数墓底以卵石铺地,墓道设有台阶。这些群体特征与本地区的店子、高庄、西村墓地差异较大,却与李家崖墓地和咸阳塔儿坡墓地文化面貌相似,表明郭家崖...
2019陕西西安西魏吐谷浑公主与茹茹大将军合葬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11月~2015年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陕西历史博物馆、长安区旅游民族宗教文物局联合组队,在西安长安区大兆街办郭庄村发掘了一座西魏墓葬。该墓葬形制完整,随葬品种类齐全,前室绘制壁画。同时还出土了两合墓志。其中晖华公主墓志的发现,为探讨公元六世纪吐谷浑、茹茹、西魏之间的民族关系提供了实证。
2019陕西靖边庙梁遗址龙山时代遗存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7年陕西省榆林市靖边县杨桥畔镇庙梁遗址,发掘清理仰韶文化晚期和龙山时代两大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其中,龙山时代遗存非常丰富,遗迹有房址、灰坑(储藏坑)、墓葬等,出土遗物包括陶、石、骨等各类器物,分为龙山时代前期和龙山时代后期两大相继的发展阶段。庙梁遗址龙山遗存是近年来陕北地区龙山时代考古遗存的重要发现,是构建龙山时代考古学文化谱系的重要材料。
2019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特殊武器研制厂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特殊武器研制厂遗址位于哈尔滨市平房区东北轻合金股份有限责任公司院内。特殊武器研制厂主要是研究和制造细菌炸弹和细菌炮弹等进攻型细菌武器,同时是对疫苗、菌苗和血清进行预防性研究和生产的主要场所。它是一处四周用房屋围成的大院,呈"回"字形建筑,东栋是研究马血清的实验室,南栋是研制小型细菌武器的高温实验室、灭菌室、研究室,西栋、北栋及其中间庭院存放着备用的汽车、坦克和炮车。
2019河南淅川裴岭战国墓M10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1年—2012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淅川县老城镇裴岭墓地发掘一批墓葬,其中M10保存较好,出土有铜器和陶器等,初步推测该墓的年代为战国中期,为丹江地区楚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9河南汤阴羑河东周墓地M1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汤阴县羑河墓地发掘东周墓葬85座,马坑1座,出土了一批青铜器、玉石器等。其中M1位于墓地最主要的位置,是这批墓葬中最大的墓葬。墓葬形制保存较好,结构复杂,殉人数量多,墓葬中出土玉器、玛瑙器、车马器、铜构件等,制作精美,具有鲜明的时代和地区性特色,代表了这一区域墓葬的最高规格。特别是该墓出土了迄今为止唯一一把春秋晚期吴王诸樊在位期间铸造的自用剑,剑铭28字,弥足珍贵。该剑制作精良,代表了吴越地区铸剑的最高水平,具有极高的历史和科学价值。
2019河南义马上石河春秋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8年4月至5月,为配合义马市开祥化工有限公司厂区向东扩建工程建设,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与义马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位于义马市市区南部的上石河墓地进行了首次较大规模的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了一批春秋时期的墓葬。这里介绍的3座墓M29、M34和M35,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属于春秋早中期中型贵族墓葬,共出土各类器物285件(颗),包括铜、玉与玛瑙、陶、骨、蚌等种类,为研究豫西地区春秋时期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2019河北隆尧乡观遗址Ⅰ区战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4年,为配合南水北调水厂以上输水管道工程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与邢台市文物管理处、隆尧县文物保管所对河北省邢台市隆尧县乡观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此次发掘区域自西向东分为三区,其中Ⅰ区发现龙山文化时期至明清多个时代的遗存。战国遗存为12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葬。这些战国墓葬均基本保存完好,出土有仿铜陶礼器、日用陶器、铜带钩等随葬品,为战国时期冀中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研究增加了新资料。
2019山西大同二电厂北魏墓群发掘简报文物2002年6~9月,大同市考古研究所对在大同二电厂二期改扩建过程中发现的27座北魏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区位于山西省大同古城南4.3公里处,地处御河与十里河交汇的三角区偏北。墓葬分布较为集中,排列有序,无叠压或打破关系。墓葬形制分长斜坡墓道土洞墓和长斜坡墓道砖室墓两种,以砖室墓为主,葬具为木质棺、椁或砖床,葬式均为仰身直肢葬。出土器物丰富,包括陶器、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漆器等,器物组合以壶、罐为主。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铭文砖判断,这批墓葬的时代为北魏平城时期。
2019湖北襄阳柿庄南朝画像砖墓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6月,为配合基本建设,襄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用地范围进行了考古勘探,发现墓葬27座(编号M1~M27),因其位于襄阳市欧庙镇柿庄自然村北(图一),遂将其命名为柿庄墓地。其中,M15为一座南朝画像砖墓,规模较大。现将其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
2019黑龙江齐齐哈尔市洪河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洪河遗址清理新石器时代房址2座、墓葬8座和灰坑2个,出土陶器、石制品及骨、角、蚌、牙制品等遗物。该遗址是一处典型的昂昂溪文化遗址,对其进行的发掘为深入研究昂昂溪文化的内涵和建立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的文化序列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黑龙江泰来县东明嘎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3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东明嘎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房址、灰坑、墓葬、灰沟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蚌器等1000余件。该遗址发掘的遗存,是对后套木嘎三期文化内涵的极大补充,为进一步推进嫩江流域新石器时代考古学文化的分期编年、生业方式、聚落环境等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黑龙江饶河县小南山遗址2015年Ⅲ区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小南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在Ⅲ区清理9座新石器时代墓葬,出土陶器、石器和玉器等遗物。以8座早期墓葬为代表的遗存代表了一支新的考古学文化——小南山文化,填补了黑龙江省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空白,并为研究东亚玉文化的起源和传播等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9河南淮阳平粮台遗址2018年度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8年首次对平粮台龙山城址外西北部进行了发掘,发现有造律台文化晚期、周代和明代遗存。结合钻探情况,目前仅在城址外西部西北部发现有造律台文化遗存,其他区域皆不见新石器时代堆积。城址外西北部造律台文化遗存年代和文化面貌与平粮台城内堆积一致,应同为平粮台遗址的组成部分。发现的较为丰富的周代遗存,可能与古陈国相关。明代遗存不仅丰富了平粮台遗址的内涵,而且对于研究黄河泛滥史和豫东黄泛区的社会状况具有较重要的价值。
2019河南新密古城寨城址2016~2017年度发掘简报华夏考古古城寨遗址主体是一座龙山晚期的史前城址。2016~2017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城址东城壕进行了解剖,基本确定了城壕的结构、建筑方式及使用年代。古城寨城址城壕的发掘为为古代城市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也为探索中国文明起源提供了重要线索。
2019河南夏邑通济渠济阳镇段考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2~2013年,为配合大运河申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夏邑县济阳镇东刘铺村西的大运河段进行了田野调查和考古发掘。通过发掘,对这一段河道的结构、规模及文化遗存的状况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
2019河南商丘通济渠南关段遗址第二发掘区考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10月~2012年7月,为配合中国大运河申遗工作,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商丘市文物管理局对通济渠商丘南关段遗址第二发掘区进行了主动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面积4500平方米,发现有唐宋时期的运河河岸及河道遗存,出土大量的瓷片、陶片等遗物。为研究唐宋时期通济渠商丘段运河的形制结构、功能性质及中国陶瓷史的发展演变与商业交流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江苏盱眙东阳汉墓群M277、M290发掘简报南方文物大云山景区连接线建设项目位于江苏省淮安市盱眙县马坝镇云山村范围内,原东阳城遗址外东北部,由东阳立交西侧跨金马高速桥梁最北端连接至大云山西汉王陵遗址区南陵墙。2017年7月~2018年7月淮安市博物馆和盱眙县大云山汉王陵文物保护管理所等单位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建设道路进
2019湖北荆州八癞子草场东汉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凤凰大道项目位于荆州市纪南生态文化旅游区内。道路西起207国道,东至荆襄河外河西岸,沿线与207国道、荆沙铁路和荆襄高速公路相交,全长7.1KM,标准段红线宽度为55米。凤凰大道作为新区建设的基础设施工程,是我市"壮腰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荆州市路网结构,加快该旅游区
2019南京江宁咸墅村两座西晋“太康五年”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3年6-7月间,江宁区博物馆在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发现并抢救性发掘了两座西晋墓。两座墓均为竖穴土坑砖室墓,朝向西南,东西并排,墓葬形制、大小有别。墓内出土包括青瓷器、铜镜、铜钱等在内的各类文物16件,其中"太康五年九月三日"模印铭文砖在两座墓中均有发现,为墓葬断代提供了明确依据,对研究六朝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方面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2019安徽定远大孤堆汉墓M2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7年4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定远县南周村军董组大孤堆遗址上发现汉墓四座,其中M2最具特点。M2为竖穴土坑墓,墓葬形制完整,填土分层现象明显,并且可看出墓道与墓室回填过程中的差别。出土陶器、铜器、玉器等,保存情况较好,组合清晰,内容富有独特性,是研究安徽江淮地区汉代墓葬考古的重要资料。
2019合水县板桥镇马洼宋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9年4月,合水县板桥镇马洼村发现一座砖室古墓,县博物馆指派工作人员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发掘。通过墓葬形制及随葬品初步推断为南宋时期墓葬,该墓葬的清理发掘为研究和考证本地区当时政治、经济、文化、民俗、葬制补充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9辽阳鹅房汉代墓地1954年、1955年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1954年、1955年东北文物工作队对辽宁省辽阳市郊区鹅房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两年清理墓葬54座,除2座墓为明代外,其余皆为汉墓。墓葬形制包括土坑墓、砖室墓和石筑墓三类,代表了辽宁地区的中小型汉墓发展轨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本文选取典型墓例—M19、M13、M53与M24进行介绍。依据墓葬形制、器物组合等判断,M19的时代为西汉早期,M13为西汉早中期,M53、M24为东汉中晚期。鹅房墓地的发掘为探讨辽阳地区汉代平民墓葬提供了宝贵资料,丰富了对汉代辽东郡丧葬习俗、社会生活、物质文化和礼仪观念等方面的认识。
2019四川大邑县兔儿墩土坑墓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兔儿墩墓地是一处汉代墓地,该墓地经过多次下葬、封土,在地表形成了高大的土墩。2007年9月至11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大邑县兔儿墩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了10座墓葬。通过此次发掘,基本了解了兔儿墩墓地形成过程及封土结构。其下层为西汉土坑墓,上层为东汉砖室墓,宋明时期又在汉墓封土上下葬。其中3座西汉土坑墓(M8-M10),均未被盗,出土了丰富的器物。陶器有罐、瓮、盆、豆、钵、釜、壶、盘、井、熏炉、鼎、盒等,铁器有釜、锸、削,铜器有带钩、环、车軎等,及200余枚半两、五铢钱。M8、M9时代大概为文景时期墓,属于西汉早期晚段;M10为武帝时期墓,属于西汉中期。兔儿墩墓地的发掘提供了一批...
2019河南焦作东城花园汉墓M106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1年11月至12月,为配合焦作市东城花园小区工程建设,焦作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焦作市文物勘探队对该小区内发现的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其中编号为2011JDM106的墓葬形制较大,保存完好,出土器物数量较多,且墓中出土的三层三联仓彩绘陶仓楼极具特色,为研究焦作地区汉代葬制、葬俗以及陶仓楼形制、发展序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随州周家寨墓地M9、M22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4年发掘的周家寨墓地是孔家坡汉墓群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的M8再次出土了竹简《日书》,是我国近年出土的重要文献;同时该墓出土的木牍,再次确证西汉时期今湖北随州一带曾有一"桃侯国"。M9、M22是除M8之外,另外两座比较重要的墓葬,是四座带墓道的墓葬中保存稍好的两座,规模亦为整个墓地最大,证明其等级明显高于其他墓葬,对研究整个墓地的等级制度具有重要的作用。从出土器物的特征判断,这两座墓葬的年代应在西汉中晚期;出土器物的数量也较为丰富,尤其是出土了一批保存较好的西汉青铜器,这在江汉地区并不多见。M9、M22的发掘,为研究随州地区秦汉丧葬制度、侯国地理等提供了重要的材料,也为研究江汉地区西汉中晚...
2019甘肃敦煌佛爷庙湾墓群2014年发掘简报文物佛爷庙湾墓群位于甘肃敦煌古城以东,三危山以北的戈壁之上。东西绵延20公里,南北纵跨5公里,分布面积约100平方公里(图一)。自20世纪40年代以来,该墓群进行过八次考古发掘[1]。2014年,为配合"瓜州—敦煌快速公路"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群进行了发掘,共清理墓葬91座。文化支路两侧为Ⅰ区,清理墓葬51座。文化路西侧为Ⅱ区,清理墓葬21座。文化路东侧为Ⅲ区,清理墓葬8座。东部立交区域为Ⅳ区,清理墓葬11座。大部分墓葬被盗。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9甘肃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曹魏、隋唐墓2015年发掘简报文物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位于甘肃省敦煌市五墩乡新店台村南1公里处、杨家桥乡鸣山村佛爷庙湾东1.5公里的祁连山山前戈壁上。墓群平面分布呈不规则长方形,东西长20、南北宽约5公里,面积约100万平方米,区域内分布着万余座墓葬,是敦煌古墓群中规模最大的一处(图一)。为配合敦煌机场扩建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敦煌市博物馆等单位,于2015年12月开始对该墓地进行考古勘探、发掘,2016年2月清理工作结束。
2019湖北谷城县高铁北站墓群西汉墓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夏,谷城县高铁北站墓群清理墓葬27座,其中9座是西汉早期竖穴土坑墓,保存较好。出土的随葬品有陶器、铜器、玉器、铁器等,其中1件铜蒜头壶颈部系有麻绳、1件铜鼎腹部铸有"江一斗"铭文,并伴出玉璧。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鄂西北秦汉时期丧葬习俗及其与周邻地区的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2019浙江宁波市下王渡遗址方桥发掘区2017年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宁波市下王渡遗址方桥发掘区被发掘,清理了河姆渡文化晚期、良渚文化中晚期、东周等时期的遗存。遗迹有独木棺葬、灰坑和灰沟等,出土了陶器、石器等遗物。这批材料有利于认识宁绍平原距今5600~4500年的文化特征和发展序列,了解宁绍地区乃至浙北地区的考古学文化格局。
2019广州新造元岗明代家族墓发掘简报文博学刊元岗明代家族墓位于广州市番禺区新造镇,于2013年11月至2014年1月发掘。该墓为四砖室并列合穴墓,墓中出土的四合墓志详细记载了墓主人的姓名、籍贯、生卒年月、丧葬事宜等内容。这四合墓志的发现为广州地区墓志流变以及其所反映的社会现实、民间信仰和丧葬礼仪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材料。
2019青海民和县胡李家汉墓2001年至2004年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1年10月至11月、2002年4月、2004年4月至5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民和县博物馆对位于青海民和县中川乡胡李家村的胡李家汉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掘西汉晚期至东汉时期墓葬9座,出土陶器等72件。墓葬中出土的人骨遗骸经鉴定具有欧罗巴人种特征,是青海地区首次发现的特殊人群,为汉代青海地区文化交流和人群迁徙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重庆市巴南区熊家湾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为配合基建,2010年2月至5月,重庆市文物考古所(今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等对位于重庆市巴南区花溪街道光明村的熊家湾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016平方米,在发掘区东北部发现了新石器时代晚期灰坑、陶窑,出土了陶器、石器等遗物,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谱系、陶器制作工艺、原始祭祀活动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贵州余庆县官仓村元代砖室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7年5月至2018年11月,为配合余庆县敖溪镇打造"千年土司文化旅游"古镇项目,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余庆县文物管理所对月台高屋基遗址进行了考古调查和发掘工作。2018年6月到7月,对调查发现的一座双室合葬砖室墓(M2)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出土金、银、铜、铁、木器等166件,其中金瓜棱式葫芦耳环、纽索式银钗等金银器有典型的元代特征,银质下颌托为中国西南地区元代下颌托唯一一例。该墓的发现为研究贵州黔北宋元时期丧葬习俗和播州土司文化特征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9四川蒲江县杨柳村宋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4年1月至3月,成都文物考古研究所(今"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与蒲江县文物管理所在四川蒲江县朝阳湖镇杨柳村清理发掘了5座北宋中晚期的砖石混筑券顶墓。共出土瓷器约26件套,其中装有小瓷碗的铁三足带柄炉推测为宋代煎茶器具,而内装小兽的瓷小罐可能与道教镇墓有关。据买地券可知,M3墓主姜氏七十娘为蒲江县普慈乡仁惠里人,下葬年代为绍圣元年(1094年);M5墓主下葬年代为治平四年(1067年)。另据文献材料可知,仁惠里作为重要墓葬区,也是南宋时期蒲江县地方大姓魏氏和高氏的家族葬地。这批北宋纪年墓的发现为四川地区宋代墓葬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为探讨宋代蒲江县乡里建制以及宋代饮茶习俗提供了新的证据。
2019湖北省丹江口市田家岭墓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2年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对湖北省丹江口市田家岭墓群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秦、西汉墓葬8座。墓葬分为岩坑墓和土坑墓两种,出土了较多有一定组合关系的仿铜陶礼器和日用陶器,年代可分为前后两期。墓地布局有规律,墓葬按早晚关系自高向低排列。这批墓葬对研究汉水流域秦汉时期丧葬习俗提供了新资料。
2019湖北宜城楚皇城城址北城墙2017年度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7年3~7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宜城楚皇城城址北城墙进行了考古发掘,经解剖发现城墙四层夯土、护城河及城墙夯土下的若干遗迹。通过此次发掘,可以判断楚皇城城墙始建年代上限不早于战国早期,下限可能一直延续到汉代。
2019湖北宜昌万福垴遗址向家台及甘家河片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万福垴遗址向家台、甘家河片区分别位于遗址核心区域的北部及东南部。为全面了解遗址周边信息,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两片区进行了发掘,获取了一批重要文化遗存。初步整理分析可见,两处遗存包含了鄂西北地区、襄宜平原、随枣走廊等地同时期的文化因素,向家台片区遗存年代可暂定在春秋早期或稍晚,甘家河片区遗存年代可暂定在西周晚期到春秋中期。
2019山西临汾桃园遗址T0534发掘简报文博山西临汾桃园遗址是位于山西省南部的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2016年进行第一次考古发掘,发现一批史前庙底沟文化、西王村类型、东下冯类型,以及东周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及其遗物,其中以庙底沟文化时期和东周时期更为丰富。T0534是布设的100个探方其中之一,内含9个灰坑单位,除H359时代为庙底沟文化时期外,其余均属于东周。灰坑内出土的遗物都较为典型,基本能侧面反映该遗址的时代和文化特征。其中,H359器类完整,出土的大型彩陶器,造型规整,纹饰华丽,是庙底沟文化时期的彩陶精品,为了解史前社会的彩陶艺术、制陶技术、文化信仰等内容提供了难得的材料。
20192015年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Ⅲ区西晋十六国墓葬发掘简报文博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敦煌佛爷庙湾——新店台墓群保护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Ⅲ区西晋十六国墓葬50座。此次发掘丰富了河西地区该时段的考古资料,对进一步研究河西地区的历史、文化、丧葬习俗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9重庆市开州铺溪四组汉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5年春,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在重庆市开州区大浪坝铺溪四组发掘了2座保存较好的砖室墓,墓葬形制较为完整,出土了180余件(组)铜器、铁器和陶器等遗物。墓葬的时代大致为东汉中期,为认识和研究长江三峡地区汉代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2015年周原遗址贺家北(ⅡC3区)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5年底,周原考古队在贺家村北、凤雏三号建筑基址南约200米的发掘点发掘了4座墓葬和12座灰坑遗存。其中,墓葬虽经盗扰,仍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遗物。根据墓葬设腰坑、殉狗及随葬器物组合情况,我们判断墓主应是周原地区的殷遗民,且墓葬时代集中在西周晚期的晚段。
2019陕西西安米家崖遗址2010~2011年度Ⅰ区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0~2011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市灞桥区米家崖遗址工程区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按建设施工片区分作四区,其中Ⅰ区文化遗存较为丰富,共发掘灰坑50余座,房址1座,墓葬1座,出土石器、骨器、陶器及动物骨骼等大批遗物,主要属于庙底沟二期文化和客省庄文化,另有少量仰韶文化遗存。这批资料进一步充实了关中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遗存的内涵。
2019河南淮阳平粮台战国楚墓M17发掘简报中原文物1979年,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淮阳县平粮台楚墓M17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出土了一批铜器、陶器和玉器等。铜器的基本组合为鼎、罍、匜、壶、洗、勺;陶器的基本组合为鼎、盒、壶、豆、敦、簠、匜、钫。墓主人身份为低级贵族。该墓为研究淮阳一带战国晚期楚国墓葬的葬制葬俗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洛阳营庄村明代朱用夫妇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6年9月,为配合基本设施建设,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洛阳市老城区营庄村的一座明代砖室墓进行抢救性发掘,出土两合墓志,为明代朱用及夫人沈氏合葬墓,合葬时间为万历十四年。墓葬虽遭盗扰,但墓葬形制保存完好,墓志铭文清晰可辨,此墓葬的发掘为研究明代中晚期政治制度、社会生活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2019河南邓州王营M125战国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0年、2018年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两次在邓州市张村镇王营村发掘了一批两周时期墓葬。其中M125出土有铜、陶、玉器等随葬器物30件,尤其是该墓出土的玉器组佩材质优良,保存较好,制作精美,为我们研究战国时期楚国玉器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同时依据墓葬出土器物可初步判断该墓的年代为战国中期。
2019河北蔚县西陈家涧唐墓发掘简报文物春秋2018年5月,蔚县博物馆在河北省蔚县涌泉庄乡西陈家涧村南的高速公路边抢救性清理了一座唐墓。此墓虽被盗扰,但墓葬结构较清晰,随葬品位置明确,特别是出土的绿釉塔形罐与凤首壶组合具有地方特色。此墓的发现进一步丰富了蔚县唐墓资料,对研究唐代的墓葬结构、葬俗有一定参考价值。
2019河北平山访驾庄墓地M8发掘简报文物春秋1998年,为配合朔黄铁路建设,河北省文物研究所对河北省平山县访驾庄村发现的9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其中M8规模最大,出土器物最为丰富,为战国晚期中山国墓葬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河北涿鹿故城遗址2号战国墓发掘简报考古2017年,对涿鹿故城遗址进行了调查和试掘,在靠近西城墙的城址中部清理两座被破坏的战国时期墓葬,其中M2墓室保存基本完好,墓葬形制较独特。墓中出土了丰富的随葬品,包括数量较多的铜器、陶器、玉石器以及少量骨器。通过对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的分析,M2应为战国早期到中期的燕国贵族墓葬。
2019陕西旬邑县枣林河滩遗址商周时期遗存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对枣林河滩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商周时期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一百余处,出土大量陶器、石器、骨器及铜器。该遗址商周遗存的年代主要集中在殷墟三期至商末周初阶段,文化面貌与长武碾子坡遗址较为相近。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区域文化格局及周文化形成过程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广东大埔余里明代窑址2013~2014年发掘简报文物余里窑址地处广东省大埔县三河镇余里村。2013年10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中国客家博物馆、大埔县文化广电新闻出版局、大埔县博物馆对窑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了龙窑、房址等遗迹,出土了大批仿龙泉窑青瓷产品和匣钵、垫饼等。该窑址是广东省境内已知最早的仿龙泉青瓷窑业遗存,是同类窑址中保存较好、规模较大的明时期龙泉系青瓷窑场,部分产品应销往海外。窑址年代应为明代嘉靖时期。此次发掘填补了大埔地区明代窑业遗存的空白,为进一步研究广东仿龙泉青瓷的生产流程、窑炉技术、烧造工艺、行销路线等提供了依据。
2019福建云霄水头宋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水头窑址位于福建省漳州市云霄县火田镇水头村田头前自然村东300米的碗仔山上(图一),地处一山间小盆地之中,北侧有小溪(窑陂)汇入漳江,东、南、西三面为柴薪充足的丘陵山地,平均海拔35~50米。窑址发现于20世纪50年代末,1985年被公布为云霄县文物保护单位,现保存有数处窑业堆积,地表散见碗、杯、盘、碟、炉等瓷器标本及匣钵、垫饼等窑
2019南京淳化咸墅南朝罗氏家族墓地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5~6月,南京市江宁区博物馆对南京市江宁区淳化街道双岗社区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5座砖室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这5座墓分布规律,由北向南近直线排列,除M2被完全破坏外,其余墓葬均为由斜坡墓道、排水沟、甬道、墓室等组成的"凸"字形单室砖室墓,方向为坐东朝西。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及带有明确纪年的地券可知,此处为南朝罗氏家族墓地。本次发掘丰富了南朝墓葬的发掘资料,出土的地券对于研究墓主家世生平及当时的道教信仰具有重要价值。
2019河南新郑市梨河镇中心社区宋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6年3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新郑工作站在新郑市中华南路西侧清理了一座仿木结构的砖雕墓。墓室为方形,墓壁砌筑有门窗以及桌椅家具。该墓年代为北宋早期,为研究郑韩故城的古代建筑风格、丧葬习俗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青海民和县胡李家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5年,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胡李家遗址的发掘中,揭露2座窑址和1座灰坑。灰坑为仰韶文化晚期,窑址为宋元时期。本次发掘补充了仰韶文化的资料,完善了官亭盆地的文化序列,为进一步研究该地区文化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9江苏丹阳市十墓山汉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6年1~4月,为配合镇丹高速建设,镇江博物馆对丹阳市十墓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汉墓27座。汉墓的年代在西汉中期到东汉早期,该墓地墓葬分布有序、器物演变特征明显,为少见汉墓资料的镇江地区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2019江苏扬州西陈庄西汉许横墓发掘简报南方文物西陈庄墓群位于扬州市西北、邗江区西湖镇蜀岗村西陈庄组,地处蜀冈之上,在扬州市汉唐墓葬埋藏富集区内(图一)。2019年3-5月为配合西区万达项目开项发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开发范围内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计清理汉-清代墓葬47座,出土陶、铜、铁、玉石质等珍贵文物600余件(套)。这些墓葬中以编号为M29形制规整、出土器物较多且成组合,现将此墓的资料简报如下:
2019江苏淮安黄岗村墓群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江苏淮安黄岗村墓群是一批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的中小型墓葬群,均为土坑竖穴木椁或木棺墓,以单人葬为主;还有少量合葬墓,合葬墓中又有同穴合葬和异穴合葬两种。墓葬形制多样,出土遗物较丰富,排列呈现出一定的早晚规律,年代基本上下承袭,为研究淮安地区战国晚期至西汉晚期墓葬的分期、丧葬习俗和历史文化等方面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9山西吉县东梁峁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东梁峁遗址是山西吉县清水河流域的一处旧石器时代早期遗址。该遗址于2009~2010年发掘,发掘厚度约10~16m,揭露面积约1000m~2,出土石制品22件,动物化石2682件。石制品以石英岩、燧石和石英砾石为原料,硬锤直接打击法进行剥片和石器加工,石制品类型有石片、断块和石器,其中石器类型为小型石片石器,包括刮削器和尖状器。动物化石数量多,可鉴定化石种属包括梅氏犀、马、牛、肿骨鹿、野猪、鼠兔、鼢鼠和一些小型食肉类动物,是中国北方中更新世的常见种属,反映了疏林草原的生态环境。黄土地层和动物群对比分析显示,该遗址形成于中更新世早期阶段。该遗址的发现为研究中国北方旧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面貌及其分布状...
2019固镇县濠城轧花厂工地6号汉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03年8月,为配合固镇县濠城镇轧花厂的建设,安徽省考古研究所和固镇县文物管理所对征地范围进行了考古调查与发掘,共发现汉墓6座。其中6号墓保存较为完整,年代推断为西汉晚期前段,墓室结构复杂,出土文物30余件套。
2019山东平阴周河遗址大汶口文化墓葬(M8)发掘简报文物周河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村北、浪溪河支流旁的高地上,南距洪范池镇约1公里(图一)。1981年和1987年,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等对平阴县进行了文物调查,共发现包括周河遗址在内的文化遗址42处~([1])。1999年4~6月,为配合考古专业田野实习,山东大学考古系、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对周河遗址进行了发掘,主要清理出一批大汶口
2019山西晋中龙白金墓发掘简报文物2018年5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晋中市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在山西省晋中市榆次区什贴镇龙白村抢救性发掘了13座墓葬。其中,M7为一座金代砖雕壁画墓,保存完好。墓葬形制为仿木构八边形单室砖室墓,由墓道、墓门、甬道、墓室组成,圆形叠涩顶,方向170°。墓室东壁、西壁、东北壁、西北壁各有墨书七言诗词一首,内容均为描写晚春时节景色。本次发掘为研究晋中地区金元时期丧葬习俗及历史文化等提供了实物资料,而墓中相关的诗词内容对于考证诗词词牌的流传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2019济南市章丘区东平陵城遗址铸造区2009年发掘简报考古东平陵城遗址位于山东省济南市章丘区龙山镇阎家村北,在城子崖遗址东北2公里处,西距济南市区约35公里(图一)。城址平面呈正方形,城墙边长约2000、宽达40米,城内面积约400万平方米,城墙外约10米处有壕沟,宽达30~50米。城内现主要为农田,地表以上保存有城墙,其中东墙、西墙和南墙的东部保存较好,最高可达5米。该城始建于战国时期,汉代为济南国都、济南郡首府,是北方地区的手工业重镇,设置有工官、铁官。经过勘探可知,中部的东西大道
2019河南偃师市偃师商城宫城祭祀D区发掘简报考古一、发掘概况2014年,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河南第二工作队复查偃师商城宫城五号宫殿建筑基址(D5)东庑时,在TG86西段发现了较为集中的多个埋藏猪骨的祭祀坑和一个大型坑状遗迹的北部边缘。1988年发掘D5东庑时,曾在基址北段西侧南部的早期地层中发现过一具猪骨。综合这些信息,我们再次对该片区域进行了详细钻探,发现了一个巨大的坑状遗迹(2014YSJ1D5H13,以下简称
2019南阳市万盛房地产明代画像石墓(M9)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河南中集南阳分公司工矿棚户区改造项目位于光武路与独山大道交叉口东北角,2014年3月至4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基本建设,经报批对该处进行了文物钻探和考古发掘,共发现和清理汉代墓葬14座、明代墓葬3座。其中M9是一座明代夫妻合葬墓,现将有关墓葬的形制、墓顶的汉代画像石和出土的随葬品情况简报如下。
2019重庆市江津区大路山东汉至蜀汉砖室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8年4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江津区文物管理所对位于重庆市江津区油溪镇盘古村二社的大路山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砖室墓2座。其中,M1出土画像石棺2具,是重庆地区为数不多合葬画像石棺墓,时代为东汉末期至蜀汉;M2规模较大、形制较为罕见,时代为东汉晚期。这批资料为川渝地区东汉晚期至蜀汉时期的墓葬研究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9甘肃榆中夏官营古城遗址发掘简报文博2011年7~9月,为配合兰渝铁路基本建设工程,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铁路工程涉及榆中夏官营古城遗址的线路范围进行了科学的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各类遗迹11处,出土陶、瓷、铜、铁、石器及动物骨骼等各类遗物800余件,为夏官营古城遗址的年代和性质判断提供了实物依据。
2019江苏扬州梅岭魏庄遗址六朝墓葬发掘简报江汉考古梅岭魏庄遗址位于扬州市邗江区梅岭村原魏庄组,2014~2015年为配合城市基本建设,扬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此发掘六朝墓葬19座、唐宋砖井2口及灰坑1座。此批墓葬是在扬州市城区首次发掘的六朝时期平民墓,均为小型竖穴土坑墓,葬式为单人仰身直肢葬,随葬品一般为青釉碗、罐、盘口壶等,多置于墓主头前。此次发掘为研究扬州地区六朝时期丧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四川省简阳市金山村方古井山M10、M13、M23号崖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方古井山崖墓群位于四川省简阳市金山村西南的方古井山。2016年11~12月,为配合天府国际机场建设,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成都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该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崖墓27座。其中M10、M13、M23三座东汉晚期崖墓保存较好,画像雕刻较多,出土陶器、陶俑、模型明器较为丰富,为研究四川地区汉代墓葬制度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湖北京山苏家垄遗址2018年考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8年8月至2019年9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等单位对苏家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东周时期曾国文化遗迹56处,出土了石器、铜器、陶器、冶炼遗物等等,对深入研究曾国历史文化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
2019湖南澧县乌鸦山旧石器遗址2011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乌鸦山遗址揭露四个文化层,出土石制品1715件,类型包括砾石、石锤、石核、石片、工具和废品。遗址文化面貌具有石片石器工业的特征,同时保留了部分砾石石器工业的传统因素。光释光年代初步测定表明遗址时代为旧石器时代中期。遗址的发掘对探讨华南晚更新世石器技术发展和砾石石器工艺的多样性具有重要意义。
2019西藏阿里札达县曲龙遗址琼隆地点2018年度考古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8年7~9月,曲龙遗址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琼隆地点开展了首次科学考古发掘,清理存在复杂叠压打破关系的洞室与院落组合遗迹1组、三重回廊式佛塔1座,出土了陶器、石器、铁器、木器、铜器、皮革、织物、擦擦、写经、唐卡等生活和宗教遗物以及各类动物与植物遗存,为研究曲龙遗址古格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面貌及其与周边地区的文化交流提供了基础资料,也为丝绸之路南亚廊道线路文化遗产的研究提供了重要支撑。
2019陕西西安东郊高楼村唐墓(ⅣM9)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8年1~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西安市高楼村西侧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ⅣM9是一座长斜坡墓道单天井的单室土洞墓,出土遗物包括镇墓兽、天王俑、人俑、塔式罐及开元通宝等。根据墓葬形制及随葬器物的特征,初步判断其年代在盛唐时期,是研究当时丧葬习俗的重要资料。同时,该墓距离唐长安城东城墙约3公里,对唐长安城东城墙遗址以东区域墓葬分布规律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9内蒙古准格尔旗福路塔战国秦墓地2017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7年,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准格尔旗福路塔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长方形土坑竖穴墓32座,出土陶、铜、铁、玉、石、骨、料器等遗物200余件。根据出土遗物的形态特征判断,墓葬的年代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是一处以秦文化为主体的墓葬群。
2019陕西铜川耀州区石柱活龙村西周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2年陕西省考古研究与铜川市考古研究所在铜川至黄陵高速公路建设中发现了一处西周早期墓地。该墓地位于铜川市耀州区石柱镇活龙村,共发现33座中小型竖穴土圹墓。随葬器物以鬲罐组合为主。陶鬲为西周早期常见的联档鬲。墓葬中有毁兵而无腰坑和殉狗现象表明这可能是一处典型的周人墓地。这批资料为研究西周早期关中北部的周人分布提供了重要的线索。
2019陕西府谷柳树峁圪梁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柳树峁圪梁遗址位于府谷县黄甫乡清水川河左岸的石家河沟门村西侧的山峁,2005年的考古发掘,清理灰坑8座,灶1座,残存房屋基址1处,出土陶、石、骨质等器物,可辨器形者约75件。出土遗物显示该遗址大约是在李家崖文化向北发展的基础上形成的一个的聚落遗存,可能还受到偏北的内蒙古西岔文化,以及更南的关中周文化的影响。本次发掘对陕北北部及相邻地区商周时期考古学文化的研究,有较重要的促进意义。
2019洛阳偃师两座北魏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偃师市城关镇新寨工业园区发现的两座北魏墓葬,其中一座明确纪年为北魏正光元年(520年)。两座墓葬形制完整,虽经过人为盗扰,但仍出土了墓志、陶器及陶俑等随葬品,特别是三件非中原本土特征的俑头,是研究北魏时期对外交流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M2出土的邴勖墓志可补史阙,对于研究北魏的社会历史具有较高的价值。
2019河南焦作东城美苑M1发掘简报中原文物东城美苑M1位于山阳故城西部约1.5公里处,属故城的西部墓地。M1为竖穴墓道空心砖墓葬,出土器物有陶鼎、壶、瓮、罐、圆盒、勺、俑、马、铜串铃等。其中,彩绘龙纹空心砖砌筑的墓室较为少见,反映了墓主人"乘龙升天"的思想。墓葬的发掘为研究西汉时期的社会、经济、文化及信仰,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9山西柳林高红遗址2007年发掘简报中原文物高红遗址位于高红村南800米处的一座山梁上。2007年3月—6月,为配合柳林高红工业园区建设工程,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在遗址东南边缘进行考古发掘,发现的重要遗迹有晚商时期夯土房址,遗物以陶片为主。经过和李家崖文化遗迹、遗物的对比分析,认为高红晚商遗存是李家崖文化的一个地方类型,其上限可至殷墟二期,下限当在殷墟四期。
20192015年屏南下厝洋遗址发掘简报福建文博下厝洋遗址位于屏南县南部,甘棠乡甘棠村西北1公里的山丘上,年代距今4800年,为一处新石器时代遗址。发现遗迹包括1处火塘和2处石堆,遗物为石器和较多陶片,推测遗址应为一处古人有意识选择的临时性的聚集场所。此次发掘不仅是屏南地区首次开展的正式考古发掘工作,也为探索闽东内陆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面貌提供了珍贵的考古材料。
2019郑州市大河村遗址2010~2011年考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0~2011年,为配合郑州市大河村遗址博物馆遗迹厅场馆建设,对遗迹厅区域实施了考古发掘,发现遗迹有灰坑、墓葬、房基、瓮棺、灰沟、灶址等,遗物有陶、石、骨、蚌、角器和玉器。这两次考古发掘发现的遗存,丰富了我们对大河村遗址的认识,为进一步研究大河村遗址补充了材料。
2019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汉代遗存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07年7月~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该遗址以新石器时代的堆积为主,此外,还有一定数量的汉代遗存。汉代遗存包括灰坑、灰沟、瓮棺等遗迹,以及陶器、铜器等遗物。这批遗存的发现为研究汉水中游地区汉代葬俗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9河南郑州上街西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11年5月,为配合基本建设,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位于河南省郑州市上街区工业路以北的工程施工范围进行了考古发掘(图一),共清理古代墓葬8座,其中3座西晋墓(编号ZSYM1~ZSYM3,以下简称M1~M3)保存相对较好,出土器物丰富。现将这三座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1~M3规模相近,方向一致,形制结构各
2019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2016~2017年大型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16~2017年,在焦家遗址发现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大型墓地,共清理墓葬215座,均为土坑竖穴墓。其中20多座为大型墓葬,出土了大量精美的彩陶、白陶和玉器等,还发现与墓葬有关的祭祀坑,体现了该墓地的高规格。这批墓葬为研究海岱地区史前埋葬习俗和考察区域文明化进程提供了重要材料。
2019济南市章丘区焦家遗址2016~2017年聚落调查与发掘简报考古2016~2017年,对焦家遗址进行了调查、勘探和发掘,发现夯土城墙和环壕、墓葬、房址等。遗址总面积超过一百万平方米,城址经历了早期居住址-墓地-晚期居住址三大发展阶段。焦家遗址是目前海岱地区发现的年代最早的城址,填补了鲁中北地区大汶口文化中晚期阶段聚落形态研究的很多空白点。
2019明代南京钦天监副贝琳家族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5年4-6月,南京市考古研究所在南京市江宁区南京南站南侧、宏运大道北侧清理了14座明代竖穴土坑墓,出土了一批金、银、铜和砖质文物。家族墓群呈"品"字形有序排列。位于墓群东部的墓葬M32出土了墓志,墓主为南京钦天监副贝琳。该家族墓的发现,为研究南京地区明代地方人文历史、丧葬习俗等方面提供了实物材料。
2019江苏东台北海村唐宋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年3-5月,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江苏省东台市北海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遗址的文化遗存处于晚唐五代至北宋早期,包括灰沟、灰坑等遗迹及瓷器、陶器、建筑构件等遗物。这一遗址的发掘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该地区在这一时期的社会风貌。
2019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三国孙吴M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2018年,苏州市考古研究所对江苏苏州虎丘路新村土墩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三国孙吴早期墓葬M1为砖室墓,平面呈十字形结构。M1中出土各类文物66件(组),包括青瓷、陶、石、玉、琥珀、琉璃、铜、金、银等材质。该墓葬的发掘为三国孙吴时期考古学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9南阳市孔明路建业凯旋广场西汉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河南省南阳市孔明路建业凯旋广场位于南阳市宛城区孔明路西侧、体育中心对面,东南距离白河500米。(图1)该区域自独山大道以东至白河,地势平坦,土层深厚。20世纪五六十年代,这里仍保留有多座"冢子",地下墓葬分布比较集中。自1990年以来,南阳市文物工作者在这里发掘了3000余座战国、秦汉等各个时期的墓葬,出土了大量随葬器物。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为配合基建工程,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这一区域进行了文物勘探和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战国、汉代
2019南京市栖霞区徐家村M1和M4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徐家村墓地位于江苏省南京市栖霞区燕子矶街道徐家村的中南部,长江二桥通道从其西部穿过,地理坐标为北纬32°8.8807′,东经118°50.7093′,海拔17米。墓地东邻新生圩港铁路专用线,与南京公用水务有限公司隔路相望。西邻G36宁洛高速,北部为新港大道,南部到恒广路。(图1)为配合"南京市铁北
2019大唐故杜夫人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1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伊洛河连通工程,抢救性发掘唐墓1座,编号C18M272。该墓葬位于洛阳市洛龙区李楼镇潘寨村北(图1)。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C18M272为竖井墓道单室土洞墓,由墓道、甬道和墓室组成,方向183°。(图2)墓道位于甬道南,长3.2米,宽0.88米,深5.2米。甬道位于墓室南壁偏东处,东壁与墓
20192007年度荥阳苜蓿洼墓地汉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檀山是荥阳盆地中部的一条东西向大岭,东西长17公里,南北宽4公里,在其中段的南坡上发现了多个汉代墓地,苜蓿洼墓地即是其中之一。墓地北临郑州职业技术学院,南跨中原西路,东临桃贾路,西望商隐路。(图1)2007年5月—1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和荥阳市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在中原国际小商品城二期工程建设范围内发掘汉墓
20192016年长沙东风路公园九号二期工程古井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公园九号二期工程位于长沙市开福区东风路与德雅路交汇处的西南角,2016年9~11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进行了考古调勘及抢救性发掘工作。共计清理墓葬1座、古井7口,出土遗物经拼对整理后共计50余件。遗物年代基本为宋代,以瓷器为主,少量为陶器,器物组合为碗、钵、罐、壶、盘、盏、瓮等。为我们研究长沙的城市发展变化、长沙地区生活用瓷的窑口、长沙地区古井断代提供了一批新材料。
2019长沙市望城区南村污水处理厂工地考古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7年9月初,为配合市区项目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长沙市望城区南村污水处理厂出土古井、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西汉、东汉、南朝、唐代和宋代五个时期墓葬和古井。同时出土了大量文物。这次发掘丰富了长沙西汉至宋代的遗存,同时为上述时期的墓葬研究以及长沙城市结构和历史变迁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对汉代长沙王陵考古及研究具有一定参考作用。
2019湖南长沙坡子街7号地块古井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04年8~12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为配合"长沙坡子街民俗名食文化一条街"项目建设,对该项目7号地块开展了考古发掘工作,该工地发掘的13座古井,出土器物较为丰富,时代从南朝至明代,尤其以唐宋时期为主,出土较多日常生活使用的各类瓷器,这对于研究该时段长沙古井形制、商品经济发展及居民日常生活状况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92016年湖南省体育场改扩建项目考古工地古井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湖南省体育场改扩建项目工地位于东风路和体育馆路交汇处的西南角,2016年2月底至5月上旬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工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战国墓1座,唐宋至明清古井25座,出土了一批保存较好的陶瓷器,为研究长沙城市变迁、湖南瓷业发展以及与外地瓷器贸易等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河北柏乡县赵村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东方考古赵村遗址位于邢台市柏乡县,由于当地生产和房屋建设对遗址造成的破坏,2015年7月至9月,邢台市文物管理处和柏乡县文保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赵村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了大量商代中期到晚期的遗存,包括灰坑、灰沟、祭祀坑、陶器、石骨蚌器等,为完善邢台地区商文化编年体系以及研究该地区商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9大唐故王夫人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郑西高速铁路客运专线洛阳南站工程项目位于洛阳市洛龙区长兴路与通衢路交叉口西南侧。(图1)2006年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该工地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大唐故王夫人墓,编号C7M3037。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C7M3037为长方形竖穴墓道土洞墓,方向180°。墓道位于墓室南壁偏东处,南北长11米,东西宽0.9米,深8.1米。墓室长方形,弧顶,部分坍塌,南北长2.9米,东西宽2.3
2019洛阳伊洛路两座初唐墓葬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0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为配合洛阳市洛南新区基本建设,在厚载门街东、龙门大道西的伊洛路段进行考古发掘工作(图1),其间清理了两座墓葬,编号C7M4597和C7M4598。这两座墓葬保存较好,出土随葬品丰富,具有明显的时代特征。现将两座墓葬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9江苏省无锡市城南遗址瓮棺墓葬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7年2月,为配合无锡地铁4号线项目建设,受江苏省文物局、无锡市文化遗产局委托,无锡市文化遗产保护和考古研究所对无锡市滨湖区的城南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遗址属于太湖区域,位于市区贡湖大道和具区路交叉口东北部(图1)。本次发掘清理一批明清时期瓮棺墓葬,出土各类珍贵文物62件(套)。现将这批瓮棺葬资料简报如下。
2019淅川县双河镇遗址M19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双河镇遗址位于河南省淅川县老城镇岵山铺村双河镇西南部,地处山前丘陵地带,东面为老鹳河(即古淅水),西南面为丹江,遗址的地势为中间高四周低。地理坐标为东经111°27′845″,北纬32°56′732″,海拔164~169米(图1)。2007年9月至2008年5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库区建设,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南阳市
2019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心游泳馆汉画像石墓M18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河南省南阳市体育中心游泳馆位于南阳市白河北岸,孔明路南侧,滨河路北侧,西临三川花园住宅小区(图1)。为配合该项目工程建设,2009年12月,南阳市文物勘探队对该工地进行文物勘探,发现古墓葬20座。报经上级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批准,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09年12月至2010年1月对这批古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其中位于发掘
2019许昌市十王墓地M1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十王墓地位于河南省许昌市新区十王村,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0′,北纬34°08′,高程77~78.5米。南距许昌市区约15公里,东约1.5公里为京港高速铁路,西约0.5公里为魏武大道,西南面为胡寨村,东北面为十王村。(图1)为了配合南水北调受水区配套工程17号口(位于许昌新区十王村)许昌段的施工建设,受河南省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的
2019河南巩义亲和园唐宋墓葬M179、M187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年3月,为配合河南正和置业的亲和园A区商品住宅楼项目建设,河南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工程占地范围内钻探发现的45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区位于巩义紫荆街道办所辖高尚村西南侧的黄冶河西岸高台地上,在紫荆路与新兴路交叉口南部,市政府东北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巩义窑址西部(图1)。发掘墓葬多为宋墓,少数为唐墓,根据墓葬形制结构以及随葬
2019河南三门峡唐代清河夫人吴傅氏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6年3—4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上村佳苑工地进行了配合性发掘,该工地位于三门峡市大岭路东、北环路南,北距黄河森林公园50米,在工地西部发掘M65,为唐代清河夫人吴傅氏墓(图1),保存基本完好,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M65为带有天井的斜坡墓道土洞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80°,由墓道、过洞、天井和墓室四部分组成。(图2)由于上村佳苑项目施工
2019新郑唐户遗址宋代墓葬M42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06—2007年,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受河南省文物管理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对渠道占压唐户遗址部分进行了考古发掘,主要揭露了一处裴李岗文化时期的大型聚落,并取得了重要收获,相关情况已述于发掘简报[1]。除裴李岗文化遗存外,还清理了其他时期的一些文化遗迹。其中,M42为一座宋代墓葬,其形制和随葬品较为特殊,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位置及墓葬形制M42位于唐户遗址第Ⅲ发掘区,在探方
2019北京大兴狼垡地区唐代墓葬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8年1月,为配合北京市大兴区黄村镇狼垡地区农村集体经营性建设用地入市试点项目的顺利进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先期考古调查、勘探的基础上,对该项目占地范围内的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唐代墓葬3座、清代墓葬2座,现将此次发掘的唐代墓葬简报如下。
2019石景山首钢园区东南区唐代墓葬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石景山首钢园区东南区1612-820地块位于北京市石景山区,北邻石景山路,西邻古城南街,东邻景阳大街,南邻莲石西路(图一)。2018年6月,为配合首钢园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地块进行了考古勘探,在地块东南发现一座唐代墓葬(编号M1),随之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
2019北京延庆大榆树西晋墓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8年5月5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接到通报,在延庆区大榆树村村东(图一),当地村民在挖树坑时发现一座古代墓葬(M1)。市文研所当日即安排人员到现场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并于7日结束清理工作。这座墓虽经盗扰,但仍出土了一些时代特征明显的遗物。现将这座墓的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9江西莲花桐鼓堆东周木椁墓考古发掘简报东方博物桐鼓堆东周木椁墓位于江西省萍乡市莲花县琴亭镇六模村。桐鼓堆木椁墓规模宏大、形制特殊、用料讲究,属高等级规格墓葬,所出漆木器残件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在赣西尚属首次发现,可填补江西在这一时期高等级贵族墓葬研究的空白。
2019湖南溆浦商顶坡、赵家庄楚汉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6年10~12月,为配合溆浦县屈原大道二期工程建设,怀化市博物馆、溆浦县文物管理所对溆浦屈原大道二期建设范围内的商顶坡、赵家庄古墓埋葬地点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楚汉墓葬46座。此次的发掘为相关历史时期墓葬及区域性特征的研究提供了资料。
2019湖南常德鼎城区汤家大屋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4年夏,因常德卷烟厂扩建厂房之故,常德市文物局主持对汤家大屋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实际发掘面积320平方米,清理灰坑、灰沟共7个,出土文物约20件。根据以往的研究成果,可判断这批遗存的时代在战国中晚期,性质属楚文化。本次所获材料丰富了我们对沅江下游地区战国时期楚国一般性聚落点的遗存面貌的认识。
2019房山区鱼儿沟村墓葬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鱼儿沟墓地位于北京市房山区拱辰街道鱼儿沟村西部,北望京石高速,西邻良坨路,南邻政通路(图一)。墓地坐落在北京小平原的西南角,地势平坦开阔。地理坐标为东经116°07′27″、北纬39°44′36″。为了配合鱼儿沟村棚户区改造项目的工程建设,2016年11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墓地进行了勘探和发掘,发掘面积60平方米,共发掘墓葬4座,其中隋代墓葬3座、汉代墓葬1座。
2019湖南常德南坪唐代墓葬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常德博物馆在南坪发掘了3座唐代墓葬。D17M1属于初唐时期,墓室内北、东、西三壁中,高浮雕兽面纹方形砖上下以莲瓣花纹砖衬托,如同另类的墓室"壁画"。D19M9是一座纪年明确的单室砖室墓葬,下葬时间为唐懿宗咸通九年(868年)冬,墓主为王师简的第九个女儿。该墓中出土墓志铭所提供的历史信息,与诸多文献典籍所记载的相关信息可印证。D18M15为一座唐代的土坑墓葬,墓底两侧的10个小方坑比较少见,功用不详,推测其是因设置园宅下帐所形成。3座唐墓墓葬形制各有不同,随葬物品也都各有特色。它们所反映的各种历史信息,为研究本区域乃至周边区域的唐代历史增添了新的材料。
2019湖南湘潭易俗河镇西汉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6年3月,湘潭市博物馆在湘潭县易俗河镇大鹏西路清理一座古墓,该墓为带一级台阶及斜坡墓道的长方形竖穴土坑墓,尚残存封土堆。出土陶器、原始青瓷碗及石璧共32件。其中陶器是以鼎、盒、壶为主的仿铜陶礼器组合,其器形多与益阳罗家嘴西汉初期墓中同类器特征一致,其年代约当汉高帝及惠帝时期。
2019湖南汉寿大岭上东晋、隋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6年,汉寿县在修筑沅澧六号干线公路——汉(寿)德(山)大道取土时,在聂家桥乡大岭上地段推出3座砖室墓。其中M1和M2中墓砖上有大量铭文,铭文中有"咸康三年"明确纪年和墓主姓名。经抢救发掘,确认M1、M2的年代为东晋早期,两墓墓主为祖孙关系。M3属隋代,其与M1、M2不存在任何内在联系。3座墓葬尤以M1、M2两墓研究价值显著,铭文中还有不见于史籍的"晋州"政区名,两墓的发现对于研究晋代历史及东晋墓葬形制、丧葬制度等无疑有着重要价值。
2019湖南常德南坪东汉高戎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7年5~11月,常德博物馆在常德市南坪抢救发掘了两汉封土堆12座,共清理西汉土墩墓、东汉砖室墓及唐宋明清砖室墓、石室墓、土坑墓100余座。D18M3是唯一没有遭受盗掘、结构保存完好的东汉早期砖室墓,该墓出土的8枚滑石明器官印和墓主铜质私印在目前已发掘同类墓葬中极为罕见。墓主高戎,曾任汉孱陵县左执奸、徒丞,猛陵丞,迁陵丞,镡封长,故且兰长,沅陵长和孱陵长。高戎墓出土的银饼、铜镜、陶灶、陶井及陶壶等随葬品可成为湖南地区东汉早期墓葬的断代标准器形。
2019江苏常熟虞山东麓明墓发掘简报苏州文博论丛2017年1月,常熟市虞山南路季家山一基建工地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一座墓葬,常熟市文物部门随即对其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尽管已经遭到破坏,但是还是出土了金簪一支,墓志一块。墓志记载了墓主陆妙清的生平,根据墓志可知墓主生于元末,卒于宣德元年。明代早期纪年墓的发现,丰富了常熟地区明代墓葬形制演变考古学资料,出土的金簪亦为探讨江南地区的手工业发展提供了实物。
2019甘肃会宁县祁家湾金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2015年7月,在甘肃省会宁县祁家湾发现一座金代砖室墓,台阶式墓道,甬道两壁分三层嵌入画像砖。墓室平面呈长方形,墓顶为六角攒尖顶,地面铺方形及长方形铺地砖。墓室四壁通壁绘制以孝子故事为题材的壁画,壁画下层分层嵌入画像砖,壁画及画像砖共有五层。东壁上砌出仿木结构的歇山顶山面。这种彩绘模印砖加通壁绘画的形式在会宁一带十分少见,与莲花山金墓为同一类型的墓葬,应是陇中地区独有的金代墓葬形制。
2019河北容城县沙河遗址汉墓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沙河遗址位于河北省保定市容城县南张镇沙河村南侧,山西大学历史文化学院等单位于2006年对遗址进行了联合考古发掘,共发掘汉代墓葬12座。这些墓葬均为砖室墓,平面形制可以分为"凸"字形和刀把形。墓葬出土遗物近百件,包括铜器、陶器、铁器、骨器、石器、蚌器等,其中铜器主要包括衔镳、軎、轙、盖柄铜箍、盖弓帽、衡末饰、轭首饰等车马器,戟、弩机、镞等兵器以及梳刷等生活用器。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夹砂灰陶、夹砂红陶次之,常见器形有盘口罐、大口罐、盆、仓等。通过与周边地区考古发现的比较,初步推断这些墓葬的时代应为东汉早期,个别墓葬可能略早或略晚。幽燕地区此前发现的东汉早期墓葬数量相对较少,这批墓葬的发掘补充了重要...
2019湖北襄阳市墓子地东周至汉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为了配合湖北省大型水利工程"鄂北水资源配置工程"的建设,2016年6~9月,中国人民大学考古文博系对墓子地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墓子地遗址位于襄阳老河口市薛集镇曾家岗张洼村东北200米的东排子河西岸,是一处开阔平坦的二级台地。遗址地层堆积较为简单,多为两层或三层文化堆积。在1000平方米的发掘区内,发掘清理灰坑39个、灰沟2条和水井1个。出土陶器、石器、铜器等各类遗物200余件,以陶器为大宗,主要有泥质灰陶、泥质红陶、夹砂灰陶、夹砂红陶等。器形主要有罐、豆、鬲、陶拍、缸、釜等。陶器纹饰主要有粗绳纹、细绳纹、粗凹弦纹、细凹弦纹、附加堆纹等。还出有石锛、石镞、铜镞等。该遗址的文化层不厚,器物种类亦不...
2019辽宁省辽阳市鹅房墓地东汉砖石墓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辽阳鹅房墓地位于辽阳市东南郊(图一),1954年水渠修建工程中发现,11月东北文物工作队[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墓葬23座,窑址2座。1955年4月进行了第二次发掘。两年发掘墓葬编号共69座,但有多个空号,实际清理墓葬54座。除2座墓为明代外,其余皆为汉墓。在初步的整理过程中,我们对19座砖石墓进行了重点整理。下文根
2019涿鹿故城遗址2016年度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涿鹿故城(黄帝城)遗址位于河北省涿鹿县矾山镇三堡村北(图一),地处涿鹿县矾山盆地中,中心点海拔高度为733米。遗址平面为不规则四边形,南北长500余米,东西宽450~500米,城址周围现存高低不等的城墙。城内地表遗物非常丰富,以灰陶片和瓦片为主,另有少量的石制品。由于未进行科学发掘,长期以来对该遗址的性质和年代等问题一直悬而未决。2016年7~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现更名为"河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吉林大学边疆考古研究中心和涿鹿县文物局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出土
2019云南省昆明东川区玉碑地遗址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昆明市东川区文物管理所玉碑地遗址位于云南省昆明市东川区铜都街道办营盘村南,金沙江支流的碧谷江西岸一处独立台地上,地理坐标为北纬26°10′44.53″,东经103°8′21.17″,海拔1352.52米,遗址面积为16073.80平方米(图一)。东川玉碑地遗址于20世纪80年代后期发现,因当地村民建房取土,发现了陶片、炭化稻和灰烬层等遗物与遗迹。2006年,昆明市博物馆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了试掘,发现了灰坑、房
2019淄博市临淄区车站村明代墓发掘简报海岱考古墓地位于临淄辛店城区中南部,车站新村东北角,胶济铁路北侧,牛山路以南,北距周代齐国故城遗址约5千米(图一)。此次发掘的墓葬是配合青青家园住宅项目建设开展的,该项目区域原为临淄区印刷厂,厂内有办公楼、车间、住宅楼等建筑设施,无法实施文物勘探工作,均采用大型机械清理地上地下建筑附属物,从地表下挖至3米后,临淄区文物管理局组织考古人员对8480平方米用地进行了文物勘探,发现了一批古代墓葬,并于2012年11月和
2019滕州前台北朝至隋代墓葬发掘简报海岱考古滕州市位于山东省南部,东依泰沂山脉,西滨微山湖,地势从东北向西南倾斜。前台墓地位于羊庄镇前台村东南约50米(图一),距滕州市区约20千米。地处山前台地,南部有小山,薛河在其北向西转向南流,相距约500米。中部有一东西向冲沟将墓地分为南北两部分。南区多为汉墓,少量明代墓葬;北区多为东周墓葬,部分北朝及隋代墓葬(图版九,1)。
2019西安市东郊高楼村三座唐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8年1月至10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西安市幸福林带建设工程项目二工区A5段(西安市高楼村西侧)发现并清理了一批墓葬。其中ⅢM76为斜坡式墓道带台阶的单室土洞墓,初步判断其年代为8世纪中叶前后。ⅢM75为竖井式墓道带斜坡的单室土洞墓,初步推断其年代为中晚唐时期。ⅣM32为竖井式墓道的单室土洞墓,初步判断其年代在8世纪前半叶后段略偏晚。三座墓葬均呈弧背刀形,而且规模较小。这种弧背刀形的小型墓葬,多为唐代长安地区庶民使用,可知其墓主人身份是其所处时代的庶民。又由于这些墓葬距离唐长安城东城墙约2.5公里,对于唐长安城东城墙遗址以东区域墓葬的分布状况及分布规律的研究具...
2019郑州中牟大关庄汉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0年9月,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为配合南水北调工程,在郑州中牟大关庄抢救发掘了两座汉代墓葬。这两座墓,一座为竖穴土坑砖券墓,平面呈梯形;一座为竖穴土洞墓,平面为凸字形。出土了壶、罐、仓等少量陶器,应该为普通平民墓葬。
2019浙江省台州市黄岩区岙口村明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8年9月,黄岩区高桥街道岙口村104国道施工现场发现一座墓葬,之后黄岩区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保存完好,规模较大。墓葬具有明确纪年,墓葬内出土2方墓志,时代为明代。该墓的发现,丰富了这一区域的墓葬类型,对于研究明代的墓葬结构及葬俗等方面的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9浙江省开化县苏庄镇龙坦村宋墓考古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7年9月,在由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开化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发掘开化县龙坦窑址的过程中,发现一座宋代墓葬,之后两家单位对其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该墓保存完好,规模较大,出土遗物较为丰富。该墓的发现,丰富了这一区域的墓葬类型,对研究南宋时期的墓葬结构及葬俗等方面问题均具有重要意义。
2019北京市丰台区槐房汉墓M18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6年4月11日至5月5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丰台区槐房村NY-019地块进行基本建设考古勘探。该地块位于北京市丰台区南苑乡槐房村,北距南四环约2公里,西邻槐房西路,东邻南苑西路,南邻临时道路(图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6°21′46.87″,北纬39°48'33.15″。勘探发现古代墓葬28座、窑址2座。2016年5月8日至6月15日、8月30日至9月1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考古人员对该遗址区进行了考古发
2019西板桥及其河道遗址考古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7年8月上旬,西城区什刹海街道在景山西街实施拆违作业施工时发现了西板桥及西侧河道遗址。2017年9月16日至12月1日,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桥及河道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地点位于西城区恭俭胡同南口、北海濠濮间东苑墙外、景山西街与景山后街交会处北侧、景山公园的西北方向(图一)。总发掘面积为305平方米。发掘区内地层堆积简单,遍布区域内的渣土层下即为遗迹。渣土为黑褐色,厚0.5~0.7米,土质疏松,含有大量现代垃
2019重庆市南岸区干溪沟遗址2014年度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4年5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南岸区干溪沟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发现了早、晚两段文化遗存,早段遗存以一座汉代墓葬为代表,在重庆主城地区该时期墓葬发现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结合既往对该遗址的考古成果,可以看出该遗址的汉代遗存基本以墓葬为主,证明该区域在汉至六朝时期或许为一处规模较大的墓地,直到唐宋时期才开始逐渐为人类聚居区,历经明清一直延续至今。通过本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干溪沟遗址的文化内涵,为长江涪陵至主城区间的汉代考古学研究提供最新参考。
2019静宜园香山寺遗址考古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 1年10月28日至12月10日,为配合香山公园管理处的遗址保护工作,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香山静宜园内香山寺建筑群中的部分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总面积约1 900平方米,主要包括七处单体建筑遗址,分别为圆灵应现殿遗址、南配殿遗址、八方亭遗址、鼓楼遗址、西佛殿遗址、接引佛殿遗址和爬山廊遗址。
2019重庆潼南区牌坊坡墓地M1考古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6年4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在潼南区双江镇抢救性考古发掘东汉砖室墓1座,出土器物11件。在墓壁近券顶处发现多块车马出行画像砖,在周邻涪江流域属首次发现,有助于研究汉代车舆制度,丰富了东汉墓葬考古实物资料,对于区域汉墓的考古类型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2019新疆焉耆七个星佛寺遗址ⅣFD3发掘简报西部考古七个星佛寺遗址位于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七个星镇西南9千米,在2013年对其进行了发掘,其中的ⅣFD3是一座四面设置基坛、中部修筑中心柱、中心柱周围带回廊的佛殿建筑。基坛之上置塑像,中心柱的凸出部分之上也安置有佛教造像。从其构建情况来看,系土坯垒砌墙体和中心柱等,其余则以木构为主。从其中出土的造像残块及"木骨泥芯"来看,造像可以分为石膏质模制和泥塑两类,这些造像的发纹为波浪状水波纹,与阿富汗哈达地区出土的佛像的发纹极为接近,应该受了这一地区的影响。
2019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沙梁子古城遗址发掘简报草原文物一、遗址概况及发掘经过为配合呼和浩特市新机场快速路和城区三环路的建设,内蒙古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文博系与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内蒙古呼和浩特市玉泉区文物管理所于2017年8~10月对沙梁子古城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沙梁子古城位于呼和浩特市玉泉区小黑河镇沙梁子村,古城以北为南二环快速路,南邻大黑河。整个遗址大体分布于沙梁子村的西北(图一)。经前期踏查知,
2019青海省西宁市城西区杨家寨汉墓发掘简报草原文物杨家寨汉墓发掘简报杨家寨汉墓位于西宁市城西区杨家寨村南侧,墓葬为土圹砖室墓,由墓道、墓门、前室、后室组成。三人合葬,分别为主棺、北棺、南棺,主棺为男性,南北两棺皆为女性。出土遗物包括陶器、铜器、木器、漆器、石器、琉璃及动物骨骼等。此次发掘的杨家寨M1保存较为完整,留下了大量珍贵的历史信息,推测该墓葬年代为新莽至东汉初期。
2019内蒙古巴林左旗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发掘简报考古辽上京宫城南门遗址是一座单门道过梁式门址。根据建筑形制、营造次第和出土遗物等,结合历史文献推知其应为《辽史》所载"承天门"。该门址始建不晚于辽天显元年,在辽代经多次重修并始终沿用,金代初期损毁废弃。该遗址是研究辽上京城址布局沿革、都城制度、建筑技术等方面的重要资料。
2019湖北沙洋双坪岗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双坪岗遗址位于荆门市沙洋县官垱镇高桥村三组,东北距沙洋县城约7公里,东距汉江约5公里。遗址座落在一南北走向岗地上,高出周围农田约5米,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40′40″,东经112°30′17″,海拔高程为40米,总面积约15000平方米(图一)。2016年上半年,湖北枣(阳)潜(江)高速公路工程建设全面开工,
2019荆门沙洋胡家湾墓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胡家湾墓群位于荆门市沙洋县拾回桥镇丁岗村十五组(原许店村六组),地处一南北向自然岗地上,东北和西南分别为上胡家湾和下胡家湾居民点,东临拾回桥镇丁岗村至五里铺镇刘集村的公路,西部距原许店泵站水渠约60米。墓群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6′15.0″,北纬30°38′19.6″(图一)。为配合荆门市沙洋县拾回桥镇丁岗村土地平整项目工程建设,经国家文物局批准,荆门市博物馆考古工作人员于2011年12月底至2012年1月初,
2019荆门丁冢墓地考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丁冢墓地位于荆门市东宝区子陵铺镇联心村四组,墓地西距G207国道3千米,东临焦柳铁路,东距襄荆高速4千米,西南距子陵铺镇6千米,南距荆门城区15千米。中心位置地理坐标东经112°15′14″、北纬31°11′2″,海拔89米(图一)。丁冢墓地位于一西北东南向岗地上,岗上开垦有农田,岗地东西两侧呈缓坡状,南北两边栽种有林木。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为配合蒙华铁路荆门段文物保护工作,南京大学、宜昌博物馆两家单位联合对丁冢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工作。
2019屈家岭王家畈墓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王家畈墓群位于屈家岭管理区自来水公司院内,墓群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49'43",东经112°52'31",海拔高程42米。墓群南临屈岭路,西邻王畈路(图一),墓群所处位置原始地貌破坏严重。2017年5月初,屈家岭自来水公司扩建,施工过程中在距地表50~80厘米处发现砖室墓。为抢救和保护文物,荆门市博物馆和屈家岭遗址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其进行了清理发掘。
2019荆门周家院墓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周家院墓群位于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官堰村十组一南北向岗地东坡,地势北高南低。北邻斗立村八组,东邻从官堰角水库至麻城的水渠,南约100米处为周昌父母合葬墓,西部为一堰塘,约50米处为村民黄盛强家,墓群分布范围面积约500平方米(图一)。本次考古发掘是配合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喜民园土地平整项目而进行的,在土地平整过程中发现,现已暴露墓葬3座,均为砖室墓(图二)。
2019钟祥王家大墓明代墓葬发掘简报江汉考古王家大墓,俗称"王家大坟",位于钟祥市九里回族乡三岔河村三组金家岭上,地理坐标为东径112°40′13″、北纬31°8′56″、海拔高程130.6米。西南距明郢靖王墓约1000米(图一)。该墓地于第一次全国文物普查时发现,原有封土堆2座,东西向排列,底径约15米,封土高2.5米。1976年因开垦农田,封土堆被推平,早年也曾被盗多次。2016年6月,为配合347国道荆门东桥至冷水段改扩建工程建设,荆门市博物馆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的考古发掘工作,现简报如下。
2019荆门市麻城镇大冢墓群南朝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大冢墓群位于荆门市掇刀区麻城镇蔡院村8组,西距麻城镇区约2公里,西南约500米为省道219线,西北距荆门市城区约15公里,东距汉江约25公里(图一)。墓群地处一南北向自然岗地,中心点地理坐标为东经112°18′55.5″,北纬30°54′58.8″,海拔高度85米。1989年调查时命名为大冢墓群,第二次及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均有登录,荆门市市级文物保护单位。2016年11月至2017年1月,为配合蒙西至华中地区铁路煤运通道湖北段工程施工,
2019洛阳市玄奘路汉墓发掘简报 2015年3-6月,为配合洛阳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委员会玄奘路项目工程建设,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伊滨区玄奘路对两处相距不到50m中小型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共清理了战国至宋代古墓葬88座,灰坑15座,出土文物589件。在发掘资料的基础上现对其中编号为C11M00045、C11M00047、C11M00048、C11M00062、C11M00072、C11M00078的6座汉代墓葬及其出土器物进行科学的整理、分类、分析和比较研究。所选墓葬地层相对简单,出土物没有明确纪年。主要通过对出土器物和墓葬的类型学分析,推断所选墓葬年代分别属于西汉晚期至王莽时期、东汉早期、东汉中期三个时期。墓葬随葬品基本未经过...
2019山西大同杜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民族考古(第7辑)杜庄遗址位于泥河湾盆地西端,遗物发现于灰绿色粉砂质黏土层。2016年,在杜庄遗址发掘中,探明文化层厚0.7米,共出土遗物848件,包括石制品244件,动物化石604件。石制品类型包含:石锤、石核、石片、断片、断块、刮削器、尖状器。根据石制品工业的特征,该遗址应属于华北地区典型的小石器文化。根据石制品类型以及所出地层,可推测其地质时代属晚更新世晚期,文化时代应为旧石器晚期早段。
2019辽宁辽阳苗圃墓地元明墓发掘简报北方民族考古(第7辑)2008年,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辽宁省辽阳市苗圃墓地发掘区北部发现一座元明时期墓葬。墓葬为南北向带斜坡墓道砖室墓。墓室拱门形券顶,北、东、西三面砌壁龛。墓内葬具为木棺一具,墓主女性,仰身直肢葬。墓内随葬有金耳环、金首银脚簪、金银饰件、铜钱、瓷碗、釉陶香炉、瓷瓶、花纹砖等器物。经综合分析,将此墓年代推断为元末明初,具体年代范围在元至正年间到明洪武四年左右,即14世纪40~70年代。本墓葬的发掘,对于研究辽阳地区元明时期文化交流与传播、透视元末明初辽东地区社会变迁具有一定意义。
2018宁夏隆德县沙塘北塬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宁夏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沙塘北塬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房址12座、灰坑150个、墓葬1座及窑址3座。出土陶器以罐、瓮、盆、碗、钵、斝、尊、豆等为主,其文化属性整体与师赵村七期早期齐家文化接近,但也有关中地区客省庄二期文化因素,这对研究齐家文化的来源和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2018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石家河文化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07年7月至2009年8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丹江口水库建设,郑州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对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进行了考古勘探与发掘。此次发掘发现有仰韶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王湾三期文化四个时期的史前遗存,清理出石家河文化的灰坑、灰沟、瓮棺等遗迹,出土比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该遗址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南地区石家河文化的年代与特征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8陕西华阴市唐宋素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3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华阴市夫水镇连村抢救性发掘了唐咸亨元年(670年)沙州敦煌县令宋素与夫人王氏合葬墓。该墓保存基本完整,并有明确纪年,墓中出土的陶彩绘镇墓兽、武士俑、文官俑、胡人俑、骆驼俑形体高大,制作精美。从墓葬形制及陶俑风格看,更接近于洛阳地区唐墓,应该与墓葬所处地理位置有关。
2018陕西西安市长安区茅坡村M21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2014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长安区万科城二期基建项目用地内发掘了273座汉唐墓葬,其中M21是带有长斜坡墓道、3个天井、3个过洞的大型单室土洞墓,虽盗掘严重,仍出土了不少遗物,特别是一件骆驼俑的驮囊上模印了异域风情的人物图像,为研究中西文化交流提供了资料。
2018湖南省常德市鼎城区贵家岗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贵家岗遗址是沅水下游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一处重要遗址。2015年夏,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常德市文物局等单位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现的遗迹主要为灰坑、墓葬等。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石器、铜片等。陶器文化因素包括以高领罐、釜为主的本地文化因素,在遗存中占主体地位;以竹节柄豆、小平底罐为主的朝天嘴文化因素;以鬲、盉、爵等为主的中原文化因素。遗址年代可能稍早于周边地区的石门皂市、汉寿马栏嘴、沅江麦子园等遗址,上限约为二里头文化晚期,下限约为二里岗文化下层时期。文化面貌与这些遗址之间既有差异亦有共性。贵家岗遗址对进一步完善洞庭湖地区青铜时代早期的文化谱系、探讨区域间文化互动等问题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8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6年10月至2017年1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湖南澧县孙家岗遗址南部2015年钻探时所发现的环壕与壕沟进行了解剖性发掘,揭示出一批文化堆积与遗物,确认孙家岗遗址文化堆积的主体属后石家河文化。根据C14测年结果,遗址史前文化堆积的年代上限不早于2200BC,下限已进入1800BC以内。对孙家岗遗址的发掘与研究有望填补洞庭湖地区这一时期考古学文化上的空白。
2018湖北省郧县安阳口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安阳口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安阳镇安阳口村六组,发现149件石制品,其文化面貌有以下特点:古人们在周围河床选取沉积岩中的硅质岩为主要原料和素材;主要使用硬锤直接打击法;石器的主要素材是砾石,类型包括属于砾石石器的砍砸器、手斧和手镐等,而石片石器一类仅有单刃刮削器和双刃刮削器。该遗址的文化面貌符合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晚期特征,其年代可能为更新世晚期,相当于旧石器时代晚期。
2018湖北省丹江口市雷陂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第十六届中国古脊椎动物学学术年会论文集雷陂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丹江口市均县镇黄家槽村二组,其文化面貌为:石制品的岩性以脉石英为主,石器以砾石(石核)素材为主,以石片为素材的石器较少;剥片和加工方式均为硬锤锤击法;石器类型以砍砸器为主;石器的加工方式主要为单向加工。该遗址的年代为旧石器时代文化晚期,其文化面貌具有中国南方旧石器时代晚期特征。
2018蒙古国布尔干省布雷杭盖苏木宝拉格陶勒盖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民族考古(第6辑)2015年,由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与蒙古国游牧文化研究国际学院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蒙古国布尔干省布雷杭盖苏木境内的宝拉格陶勒盖遗址进行发掘。发现了祭祀台基、砖窑、葬马坑等遗迹,其中葬马坑出土了马具、铁矛等随葬品。初步推测这批遗存的年代为突厥、回鹘汗国时期,为蒙古国相关历史、考古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辽宁锦州天桥东山青铜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简报北方民族考古(第6辑)天桥东山遗址位于辽宁省锦州市经济开发区王家街道天桥村东约200米处。2010年6月,为配合中石油锦州地下油库项目建设,受辽宁省文物局委托,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锦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对该遗址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00平方米,发现房址1座、灰坑3个,出土遗物有石器、陶器等。经过对出土遗迹和遗物的研究可知,该遗址属于夏家店下层文化,年代距今4300~3600年。
2018四川泸州市江阳区桥头山宋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3年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在泸州市江北镇的桥头山墓地清理了2座宋代石室合葬墓,墓葬形制、石刻内容和雕刻风格等不仅具有泸州、宜宾等川南地区宋代石室墓的共性特征,同时也综合了四川盆地不同区域宋代石室墓的诸多因素,对重新审视四川宋代石室墓的类型学研究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也为研究南宋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丧葬习俗、宗教信仰、音乐舞蹈史、雕刻艺术史、服饰史等提供了更为丰富的实物资料。
2018四川阆中市灵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6年9月至2017年1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阆中市文成镇梁山村的灵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约360平方米。灵山遗址的时代可划分为新石器时代晚期、唐宋、明清及近现代几个阶段,以新石器时代遗存最为丰富,发现了灰坑、柱洞、灶和燎祭遗迹等,出土了陶器、石器等遗物。此次发掘填补了四川嘉陵江中游考古学文化遗存的空白,为研究该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考古学文化面貌与时空框架以及与周边同时期考古学文化的交流、融合等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河南三门峡市后川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9年7月至9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三门峡市区西北部后川村发掘了6座小型西汉墓,墓葬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墓道的土洞墓,出土各类文物86件(枚),有铜、陶和铁器,铜器有铜鼎、甗、蒜头壶、釜、鍪、铜钱等,陶器有罐、盆等,这批汉墓的发掘,为研究豫西地区汉代早、中期的葬制、葬俗提供了新资料。
2018河南禹州市崔张汉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崔张墓地位于河南省禹州市梁北镇崔张村西北部,北距禹州市区约5公里。该墓地为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2006年5~11月,许昌市文物考古研究管理所经河南省文物局批准,受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委托,对其进行了发掘。其中编号为M1、M33的两座汉代洞室小砖墓结构相似,均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随葬品,通过对比研究两墓的时代应为王莽及其稍后时期。
2018洛阳唐豆卢恕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6年12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原洛阳市文物工作队)在配合郑西铁路客运南站项目工程考古工作中,清理唐代豆卢氏家族成员墓3座,其中编号为C7M3066墓主为唐平原郡开国公豆卢恕,出土有部分随葬品及一方墓志。该墓的发现并发掘,有助于厘清隋唐时期豆卢氏家族世系渊源,为研究洛阳地区唐代高等级墓葬的埋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河南淅川双河镇墓地M26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7年9月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淅川双河镇墓地进行考古发掘,其中M26为一座长方形竖穴土坑墓,保存较好,主要出土有陶鼎、壶、釜、甑、瓮及铜盆、鍪、钫、洗等随葬器物,推测年代为西汉中期或稍早。
2018河南新乡鲁堡墓地发掘简报中原文物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受水区配套工程的建设,2013年4月至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新乡鲁堡墓地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1800平方米,清理墓葬59座。本文对此次发掘的龙山文化末期及战国墓葬进行介绍。
20182016年度汀州城墙考古发掘简报福建文博2016年3月至6月,福建博物院、长汀县文体局和长汀县博物馆协同开展汀州城墙考古发掘工作,分别对城墙的朝天门、三元阁和西竺庵三个区域进行发掘,大体了解城墙的结构、建设年代和历史沿革问题。
2018闽清下窑岗一号窑址发掘简报福建文博闽清义窑是闽江下游规模最大的一处窑场。从北宋中期开始,一直延续到明清时期,其产品行销东南亚、日本,甚至远达西亚、非洲。下窑岗一号窑址是义窑中保存最好的窑址,有保存较好的窑顶、窑门、护窑墙、作坊等遗迹,对研究宋元时期南方龙窑窑业技术有着重要意义。
2018北京市延庆区西屯墓地东区(Ⅱ区)考古发掘简报文物春秋北京市延庆区西屯墓地东区(Ⅱ区)共发现墓葬107座,其中汉代墓葬数量最多,魏晋北朝和明清时期墓葬次之,还有极少量的唐代及辽金墓葬。西汉墓葬多为竖穴土坑木棺墓,有的有木椁和头厢,出土有陶罐、陶壶、陶鼎、陶盒、铜镜等典型器物组合;魏晋北朝墓葬发现了精美的"位至三公"铜镜;明清时期墓葬除了陶瓷器,还发现了完整的八宝纹铜镜等。延庆西屯墓地的发掘对研究妫水河流域的考古序列有着重要价值和意义。
2018湖南桂阳县桐木岭矿冶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一、遗址概况2015年9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察队,对湖南省郴州市桂阳县矿冶遗址开展了调查,认为这些遗址历史悠久、内涵丰富、规模巨大、冶炼金属种类多样、生产体系完备,尤其是炼锌遗址保存较好。在此基础上,2016年7~12月,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郴州市文物管理处、桂阳县文物管理所对桂阳县的15处大型古代炼锌遗址开展了专
2018江苏镇江市孙家村遗址2015~2016年发掘简报考古孙家村遗址位于江苏省镇江市新区丁岗镇,西北距镇江市区约25公里,北距长江约10公里,中心地理坐标为东经119°41′05″、北纬32°06′42″,海拔约11.9米(图一)。遗址所在区域从雩山开始分布有两条山脉,向东沿长江南岸由粮山、青龙山、北山、烟墩山等至五峰山、圌山;向东南由马迹山、正干山、水晶山等至小黄山,属于宁镇山脉东端。两条山脉包夹的三角形区域是典型的丘陵地貌,整体地势西高东低,捆山
2018安徽阜南县台家寺遗址发掘简报考古台家寺遗址位于安徽省阜阳市阜南县朱寨镇三合村白庄自然村(图一)。1957年在流经该遗址的润河河道内出土了一批商代青铜器,包括龙虎尊和兽面纹尊等大型容器[1]。2012年台家寺遗址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由于黄河泛滥冲积等历史原因,阜阳市乃至豫东皖北地区淤沙严重,先秦时期的遗址埋藏较深,难以发现或进行考古工作,台家寺遗址属于保存相对较好的台墩型遗址。为深入了解台家寺遗址的文化性质和内涵,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武汉大
2018内蒙古敖汉旗乃林皋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文物乃林皋遗址位于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新惠镇乃林皋村八组西南部。2015年7~10月,内蒙古自治区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黑龙江大学考古学系对遗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房址、灰坑、窖穴等遗迹,出土陶器、石器、玉器、骨器等达150余件。此外,还出土了大量动物遗存。从清理的遗迹现象分析,已经出现了明确的工具使用分工,农业经济较为发达;采用土坯错缝的方式砌墙,也显示了房屋建筑技术的进步。遗址所见遗存分为早期和晚期,为夏家店下层文化早期的一处季节性的临时居址,约当于夏代中晚期。
2018山西岚县丁家沟元代壁画墓(M1)发掘简报文物1998年5月,山西省吕梁山腹地岚县敦厚乡丁家沟村西侧1公里的冲沟旁发现了几座遭扰动的砖室墓(图一)。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随即进行了实地勘查、清理,又发现两座砖室墓[1]。墓葬由北向南依次排列,相互之间无打破关系,系一处埋葬时代相近的家族墓地,其中一座砖室壁画墓(M1)保存较为完好。现将该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8杭州常青古海塘遗址发掘简报杭州文博钱塘江两岸的古海塘是古代杭州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保障之一。宋代的石塘,古文献记载较多,有"景祐石堤"、"张夏石塘"、"乾道石堤"、王安石陂陀石塘等。元代主要有王永议筑的纵横错置桩基石塘等。明、清时期关于海塘的文献和实物资料较多,尤其是清代的海塘,在一些地方还可以看到实物。然而,文献对宋元以前的海塘结构记载并不全面、具体。从历年的考古工作情况来看,宋元以前的海塘实物保存较少,具有完整结构的石塘还未曾发现过。杭州常青海塘遗址的发掘,不仅完整揭示了宋元时期石塘体的结构特征,弥补了史料记载的不足,而且首次在考古发掘中发现不同时代石塘的叠压脉络,对研究古代水利工程技术史提供了非常重要的实物资料;也反映了钱...
2018辽宁朝阳七道泉子唐墓发掘简报文物七道泉子唐墓位于辽宁省朝阳市龙城区七道泉子镇七道泉子北村,2015年7~8月,为配合基本建设,朝阳市龙城区博物馆对墓地进行了发掘,共发现唐墓3座,均为圆形单室砖室墓。出土陶俑、陶动物、陶模型明器及墓志等,其中陶俑和陶动物,形象生动,对了解唐代营州的社会生活具有重要价值。根据M1出土墓志可知,墓主陈英,为唐代师州录事参军,卒于麟德二年(665年)。墓志志盖上刻篆书"大唐师州阳师县陈君之框志",为目前所见隋唐墓志中唯一一件称"框志"者,为研究唐代墓志的演变提供了资料。
2018洛阳唐代王雄诞夫人魏氏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7~10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区基建项目占地区域内发掘一座唐代墓葬,据出土墓志记载该墓为初唐名将王雄诞夫人魏氏之墓。该墓虽经盗扰,仍发现了大量三彩陶俑和其他随葬遗物,丰富了我们对这一时期丧葬习俗的认识。
2018郑州市区唐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1997年至1999年,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先后于郑州市区发掘了5座唐墓,出土陶、瓷、铁、铜各类文物30余件。这批墓葬时代接近,均为中晚期唐墓,为研究郑州地区中晚期唐墓的墓葬形制、出土器物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8江西樟树筑卫城遗址大型建筑基址发掘简报南方文物位于江西省樟树市大桥街道办事处大姑山北坡土岗上的筑卫城遗址,距樟树市市区6公里,因有一座拱卫土城而得名。其地理坐标:北纬28°02′03″~14″,东经115°36′14″~29″,海拔28~60米~①(图一)。以筑卫城遗址为中心,赣江东岸的丘陵山地,逐渐向东、西、南,早在1947年就发现了筑卫城遗址、营盘里遗址、国字山、筑卫城南岗、拖箕尾、老虎岗、杨家
2018甘肃张家川马家塬战国墓地2012~2014年发掘简报文物马家塬墓地位于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木河乡桃园村村北的马家塬上。2012~2014年,早期秦文化联合考古队与张家川回族自治县博物馆联合,对墓地进行了连续发掘,清理墓葬13座、祭祀坑1座。墓葬分为竖穴阶梯墓道偏洞室墓、竖穴墓道偏洞室墓、竖穴墓道洞室墓、竖穴土坑墓。墓中出土了陶器、铜器、铁器、石器及车辆等。墓葬内普遍殉牲,将车体构件拆分后随葬或仅随葬车体饰件以代替构件乃至整车的现象比较多见。结合墓地以往的发掘推断,墓地经过了统一规划,墓区存在阶段性或分区域整体祭祀活动。本次发掘的小型墓为进一步探讨墓葬的族属特征、当时的秦戎关系等提供了新材料。
2018河南新密市新砦遗址王嘴西地发掘简报考古王嘴西地地点位于新砦遗址东城墙东侧。遗址内王湾三期文化遗迹均为灰坑,出土遗物有陶器和石器。新砦文化遗迹有房址、陶窑、灰坑、灰沟和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石器和骨器。西周时期遗迹有灰坑和灰沟,出土遗物主要为陶器。此次发掘,为新砦遗址的年代和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8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邾国故城遗址春秋时期遗迹有灰坑、水井、房址和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鹿角料和骨料。战国、秦代遗迹有灰坑、水井、窑炉和灰沟,出土遗物有陶器和兽骨。汉代遗迹有灰坑、灰沟、水井、窑炉、窖藏和墓葬,出土遗物有陶器、铁器和兽骨。此次发掘,为遗址的年代和布局研究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8河南泌阳县象河乡汉代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12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驻马店市泌阳县象河乡政府北侧一处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面积600平方米,发现的遗迹主要为一条沟。沟内文化遗存相对较为丰富,出土了大量的小砖、空心砖、板瓦、筒瓦等建筑遗存,盆、罐、甑、瓮、铜镜等生活用品,铁犁、石磨等农业生产工具,铁刀、铁戈等兵器,为研究该地区汉代政治、经济与文化提供了新材料。
2018茂名蔡公山遗址发掘简报文博学刊为配合深茂铁路江门至茂名段工程建设,2016年5—8月,广东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蔡公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近2300平方米,清理灰坑11个、灰沟8条、柱洞90个,出土陶器、瓷器、石器、铜器等遗物数十件。本次发掘为进一步认识南朝至唐代粤西地区俚人的文化特征和社会组织形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安徽当涂船里山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安徽当涂船里山遗址发现后良渚阶段至春秋时期地层堆积及柱洞、灰坑等遗迹,并出土铜器、陶器、原始瓷器、石器等重要遗物。根据地层、遗迹间的叠压关系以及出土遗物的情况,可将遗址分为三期:龙山文化晚期至夏初期、西周晚期和春秋早中期。其中龙山文化晚期至夏初期遗存较为丰富,为了解姑溪河流域后良渚阶段至夏时期该地区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宝贵资料。
2018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墓地发掘简报文物世界2015年3月,为了配合山西医科大汾阳医学院改扩建二期工程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吕梁市文物技术开发中心、吕梁市文物考古调查勘探队联合发掘了该工程范围内发现的22座古墓葬。这批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元代的墓葬形制、葬俗等方面提供了较好的材料,出土的器物为研究当地元代历史发展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甘肃临泽沙河汉晋墓地发掘简报文物沙河墓地位于甘肃省临泽县沙河镇东寨村西端。2014年5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张掖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临泽县文物局和临泽县博物馆对其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东汉末至魏晋时期墓葬10座,均为台阶墓道砖室墓,平面呈"亞"字形,其中双室墓6座,三室墓4座。出土陶器、铜器、琉璃器等200余件,陶器器形丰富、保存完整、时代特征明显。沙河墓地是近年来河西地区发现的较为重要的一批汉晋墓葬,为研究当时的社会政治、经济和葬风、葬俗等提供了新资料。
20182017年度江津石佛寺遗址墓葬区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一、概况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其东邻重庆巴南、綦江,南靠贵州习水,西依重庆永川、四川合江,北接璧山。长江横贯区境东西。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石佛寺遗址位于江津区德感街道办事处中渡村2社,地处长江北岸一处U型山谷内,南距长江约700米,与江津主城隔长江相望。中心
2018重庆市江津区白沙中学宋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一、墓地概况江津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其东邻重庆巴南、綦江,南靠贵州习水,西依重庆永川、四川合江,北接壁山。长江横贯区境东西。地形南高北低,以丘陵、低山地貌为主。白沙镇位于江津西部的长江南岸,距江津主城约30公里,自古以来是渝西地区的水陆要津,该镇背靠大旗山,坐南朝北,沿江而建,地势南高北低。白沙中学墓地位
2018重庆两江新区多功城遗址2017年度考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多功城遗址位于重庆市两江新区翠云街道云卉路社区(原渝北区翠云街道花朝村七社),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41′58.0″、东经106°33′21.0″,海拔高程约425米,西距嘉陵江约3.5公里,东南距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约16公里(图一)。遗址地处重庆园博园以北,北部和东部为荒地,东部部分区域为弃渣所覆盖,西邻某停车场,西南为花朝小区。该遗址现为重庆市文物保护单位(图版一)。
2018重庆奉节白帝城遗址2017年度发掘简报江汉考古白帝城遗址位于重庆市奉节县白帝镇白帝村、紫阳村及夔门街道办事处瞿塘峡社区境内,西距奉节新县城约10公里,南临长江,东隔草堂河与瞿塘峡西口相望。中心地理坐标北纬31°2.45′27.19″、东经109°34.55′32.94″(白帝庙),海拔高程120~495米(图一)。史载,白帝城为东汉初年公孙述始建~([1]),历年为县、州、府等建制所在地,北宋初迁至瀼西(梅溪河之西)~([2]),南宋淳祐二年(1242)
2018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高台建筑F1发掘简报江汉考古老鼓楼衙署遗址位于长江与嘉陵江交汇处的渝中半岛上(图一),地处长江左岸的金碧山下,行政隶属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遗址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29°33′24.3″,东经106°34′43.5″,海拔高程约235米。2010年3月,遗址在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中发现。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于2010年~2012年连续对其开展了考古工作,发掘总面积达12360平方米,发掘清理宋元、明清及民国时期各类遗迹261处,其中高台建筑F1是老鼓楼衙署遗址中最重要的发现之一。高台建筑F1为清代晚期张云轩所绘《重庆府治全图》中标记的建筑"老鼓楼"(图版一),老鼓楼衙署遗址亦由是得名。2010年4月~7月...
2018重庆渝中区太平门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太平门遗址位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白象街与四方街交汇处西南侧,地处渝中半岛长江左岸的一级阶地之上,北部紧邻老鼓楼衙署遗址(图一),是重庆"九开八闭"老城门中的重要开门之一。地理坐标为北纬29°33′18.3″,东经106°34′43.3″,海拔202米。文献记载,重庆历经战国张仪~([1])、蜀汉李严~([2])、南宋彭大雅~([3])、明代戴鼎~([4])四次大规模的筑城及明
2018重庆渝中区老鼓楼衙署遗址元代水池发掘简报江汉考古老鼓楼衙署遗址行政隶属于重庆市渝中区望龙门街道巴县衙门片区,地处长江、嘉陵江交汇围绕的半岛之上,背依金碧山,面朝长江,中心地理坐标北纬29°33′24.3″,东经106°34′43.5″,高程约235米(图一)。2010年4月~2013年1月,为配合城市工程建设,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其进行了大规模考古发掘工作,取得了一系列重要收获~([1])。其中,在遗址Ⅱ区中部偏西发掘的H43,为其
2018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撒扎干遗址M11发掘简报文物撒扎干遗址位于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市西南约20公里处的撒扎干村南及其东、西两侧的山前地带(图一)。2014年,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全面调查了该遗址,根据遗迹的分布状况将其分为5区(Ⅰ~Ⅴ区)。2015年9~10月,发掘了Ⅱ、Ⅴ区的5座小型墓葬和1座居住遗迹[1]。
2018杭州萧山极地海洋公园二期古墓群——汉六朝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为配合杭州极地海洋公园二期扩建项目,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于2016年5-7月进行现场勘探,并于同年9月与萧山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开展发掘工作。总计清理墓葬33座,除M24为竖穴岩坑墓外,其余均为砖砌结构。墓葬群所属时代跨度较大,从战国晚期延续至明清时期。现就本次发掘中发现的汉六朝墓做简要介绍。
2018洛阳市陵园路汉代墓葬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3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邙山脚下陵园路建设项目中,发掘清理汉代墓葬53座。这批墓葬虽然数量不多,类型也较单一,但时代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晚期均有,以西汉早、中期墓葬居多,为我们研究西汉早、中期墓葬形制与埋葬习俗提供了一批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河南焦作技师学院汉墓M1发掘简报洛阳考古焦作技师学院汉墓M1位于"山阳故城"西2公里处,属"山阳故城"的附属墓葬。M1为单室券顶砖室墓,出土了完整的陶器组合,特别是出土的三层彩绘陶仓楼,为简式类型的陶仓楼的断代提供了依据,为研究中国古代建筑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河南开封县牛头山墓群明代墓葬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1年6~7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抢救发掘了开封县牛头山的3座明墓。这批墓葬可能属于同一个家族墓地,为了解河南地区明代下层地主阶层的葬俗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8房山区琉璃河镇立教村西晋、唐、元墓葬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7年9月21日至30日,为配合房山区琉璃河镇立教村商业用房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与房山区文化委员会对该项目用地范围内先期勘探发现的4座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工作,简报如下。一、墓地概况发掘区位于房山区琉璃河镇立教村东北,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9°37′26.15″、东经116°4′3.82″,东邻京港澳高速,西接京深路,西南紧邻董家林村琉璃河商周遗址(图一)。发掘区现存地势较为平坦,受土地平整及当地曾经烧砖取土等影响,区域内原地表已被揭除,依发掘区北边取土地层可
2018长春园海晏堂蓄水楼遗址考古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海晏堂蓄水楼遗址位于圆明三园之长春园北部西洋楼景区的中部稍偏西,东为大水法,西为方外观,南、北均为现状公园道路(图一)。遗址地表散落有大量砖、石建筑构件,如青砖、石条、石块等(图二)。有些石质建筑构件是归安或散落在遗址地表的,有些石质建筑构件为原位遗存。遗址处尚存有三合土夯土台,顶部长满杂草,外表个别部位有残存的包
2018密云新城0306街区B地块唐墓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密云新城0306街区B地块墓葬发掘区位于北京市密云区河东路东部,潮河干渠东南侧,幸福路南部(图一)。地理坐标为东经116°51′17.0″,北纬40°20′46.2″,海拔高度73米。为配合密云新城0306街区土地一级开发项目B地块工程建设,2016年4月,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该项目占地范围内发现的一座唐代墓葬(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一、墓葬形制
2018北海万佛楼遗址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北海位于明清北京城皇城西北隅,与位于皇城西部的中海、皇城西南部的南海合称"三海",按照中国古代传统的"一池三仙山"的模式布局,是中国现存最完整、最具代表性的皇家园林之一。万佛楼建筑群位于北海的北岸,为清代重要皇家藏传佛教建筑群之一,其东侧为阐福寺建筑群,南侧为极乐世界殿,西侧原为琉璃门与虎城,北侧原为教场,现为北京四中
2018乌兹别克斯坦拜松市拉巴特墓地2017年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5~6月,西北大学中亚考古队与乌兹别克斯坦科学院考古研究所选择在拉巴特村北侧、一号墓地的中东部进行发掘,共清理墓葬52座,其中偏洞室墓37座,竖穴土坑墓11座,4座形制不清。葬式多为仰身直肢葬,头向北。随葬器物有陶器、铜器、铁器、石器、玻璃器等。根据墓葬形制、出土器物特征,并对比周边地区同类发现,推测年代为公元前2世纪末期至公元1世纪早期。墓地有着自身的鲜明特点,应该属于大月氏的文化遗存,可以命名为月氏文化。墓地的发掘为大月氏的考古学探索提供了重要材料。
2018江苏淮安清河县城北门及城墙遗址发掘简报东方博物淮安清江浦因运河而繁荣昌盛,明清时期处于漕运中枢地段,南船北马交汇之地,有"九省通衢、七省咽喉"之誉。淮安是运河之都,清河县城北门及城墙的发现无疑是大运河新增的重要文物和文化遗产。本次对清河县城的考古发掘目标是北城墙的一段,长约100米。其中主要单体遗迹有北门和炮台。
2018江苏常州雅浦村遗址发掘简报东方博物雅浦村遗址位于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雪堰镇雅浦村东南。2015年太湖水下文化遗产陆上调查时发现,经过勘探与发掘,清理出不同时期建筑基址8处,结合出土遗物、文献资料分析,该遗址可能为明清时期的庙庵遗址羊渚庵。遗址的发现,对研究太湖渔民信仰、河港功能、湖防驻兵、湖岸历史变迁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2018浙江德清县宋代成年坞窑址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3年7—9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德清县博物馆联合对德清县开发区郭肇村的成年坞窑址进行了发掘。清理出宋代窑炉2座,其中完整揭露窑炉1座、储泥池遗迹1处,另发现众多黑釉、褐釉、青釉碗、碟、瓶、灯盏标本,为研究德清县古代窑业生产提供了新资料。
2018陕西宜川县虫坪塬春秋遗址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虫坪塬遗址位于陕西省延安市宜川县丹州镇虫坪塬村,2014年5至11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等对该遗址进行了勘探与发掘。发掘清理墓葬21座、车马坑1座及灰坑3座、灰沟2条,出土包括铜、陶、玉石及骨等质地文物110余件(组)。根据遗物初步判断,遗址内居址和墓地的年代大体一致,主要集中在春秋早期,其文化面貌同黄河东岸的晋文化相近。本次发掘,为认识该区域两周时期的文化面貌提供了新的契机。
2018甘肃永靖红城寺坟台遗址发掘简报文博为配合新建兰新铁路第二线双线工程基本建设,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分别于2010年和2012年,对永靖县红城寺坟台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两次发掘面积约1215平方米,清理灰坑39座,出土了一批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晚期的陶器、石器和骨器。该遗址的发掘,不仅丰富了湟水流域马家窑文化马厂类型晚期遗存的考古资料,也为研究该地域马厂晚期的社会形态、生业模式及环境变迁等问题提供了重要素材。
2018西安北郊两座汉墓发掘简报文博2013年,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于西安市大明宫中央广场发掘汉墓两座。墓葬未经盗扰,出土器物丰富,随葬品组合保存完好。综合墓葬地理位置、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两座墓分别为新莽时期和东汉中期汉长安城附近的低级官吏或一般居民墓葬。
2018武汉市蔡甸区红光村唐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5年10月,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武汉市蔡甸区红光村抢救发掘了一座晚唐时期的砖室墓。墓葬形制独特,出土包括金、银、铜、陶、瓷等质地器物25件套,是南方地区发现保存较好的唐墓。
2018叶县文集遗址金代瓷器窖藏坑JC3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06年5月至2010年10月,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院)与平顶山市文物局、叶县文物局联合对叶县文集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其中JC3窖藏坑出土有钧釉盘、青釉盘、青釉杯、白釉盏等7件瓷器。这批瓷器制作精美,器形完整,釉色均匀,工艺精湛,为相关研究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文中通过对地层关系、形制特征、器物组合形式等诸方面进行考古学年代分析与研究,认为该批窖藏瓷器年代为金代晚期乃至金代末年。
2018山西襄汾陶寺北两周墓地2014年发掘简报中原文物襄汾陶寺北墓地因被盗发现,墓地面积24万平方米,从西周末期延续到战国时期。2014年在墓地西北部发掘墓葬7座,出土了一批陶、铜、玉、石、蚌贝器等遗物,年代集中在两周之际、春秋早期,西周末期到春秋时期陶寺北墓地是晋国的一处邦墓,战国属魏。陶寺北墓地在墓葬形制、棺椁数量、随葬品平俭上都体现出严格的等级制度,是填充构筑晋国史的宝贵资料。
2018安徽凤阳县古堆桥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2年9月至2013年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考古系等对古堆桥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商代和西周时期遗存,包括房址、灰坑等遗迹,以及陶器、卜甲和铸铜遗物等。该遗址的发现有利于进一步认识淮河流域的商代墩台型遗址,对建立和完善淮河流域商周时期文化谱系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2018辽宁北镇市辽代耶律弘礼墓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9~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对耶律弘礼墓进行了发掘。该墓为一座辽代大型砖室墓,由墓道、天井、墓门、甬道和墓室组成,虽曾被盗,仍保存较多银器、铜器、铁器、瓷器等随葬品和墓志,并发现木棺和木棺床。此墓年代和墓主身份明确,出土遗物较丰富,对研究辽代墓葬制度具有重要价值。
2018河北尚义县四台新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5~8月,张家口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四台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清理了四座半地穴式房址,出土较多陶器、石器、骨器等遗物。该遗址的早期文化遗存从新石器时代中期早段延续至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内涵丰富,文化特征明显,对研究本地史前考古学文化面貌及与周边考古学文化的关系具有重要学术价值。
2018南京市板桥街道钟家岗南朝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13年10~12月,为配合板桥市场群的建设,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该地区的六座南朝砖室墓进行了发掘,六座墓均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出土器物有青瓷盏、陶果盒、陶俑、陶盘、陶地漏、陶魁、钱币等。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判断,本次发掘的这批墓葬年代为南朝早中期,且属于中小型墓。
2018南京市栖霞区晓庄村南朝墓发掘简报文物鉴定与鉴赏2004年12月,于晓庄村附近发现一座南朝时期的古墓葬,编号为2004NQXM1(下文简称M1)。南京市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抢救性发掘,该墓为竖穴土坑砖室墓,出土器物有青瓷盏、青瓷盘口壶、陶果盒、陶仓、陶耳杯、陶盘、陶甑、滑石猪、石龟跌墓志等。根据墓葬形制及出土器物特征判断,本次发掘的墓葬年代为南朝早期且为双人合葬墓,墓主身份为统治阶级的上层人士。
2018四川宣汉县罗家坝遗址2015~2016年度新石器时代遗存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5年12月至2016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宣汉县普光镇进化村的罗家坝遗址进行了第四次发掘,首次发现连续堆积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存,清理灰坑69个,出土大量陶、石器。此次发掘完善了嘉陵江流域新石器时代文化内涵,对构建长江上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考古学文化格局、探讨长江上游地区文明化进程与演进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2018洛阳关林唐墓(C7M6019)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3年,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关林棚户区改造过程中发掘了20多座唐代早中期墓葬,其中多座墓葬出土了一批唐代珍贵文物。C7M6019随葬品丰富,惜一部分由于火候较低、风化太甚无法修复外,尚有一部分可以复原。该墓为竖井式墓道和刀形洞室组成的刀形土洞墓。这批文物对研究洛阳地区唐代中下层人民的瘗埋制度、丧事习俗、随葬品组合等有一定的价值。
2018明沈侨夫妇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2年2~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定鼎北路以西、苗南村东南发掘清理一批明代墓葬,发现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及其家族墓地,其中包括沈应时之子沈侨夫妇墓,出土一批彩绘陶俑及日用陶器,为研究洛阳地区明代葬俗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2018重庆沙坪坝区江家嘴墓群考古发掘简报长江文明2016年11月,在沙坪坝区江家嘴便道排水渠施工中暴露宋墓1座。2017年2月至3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沙坪坝区文物管理所抢救性考古发掘宋墓2座、明墓1座,出土器物28件。宋墓墓室结构完整,随葬品组合完全,墓室石雕图案大部分内容可辨,为研究南宋时期的社会物质生活、丧葬习俗、雕刻艺术史等提供了实物资料,对于南宋墓葬的区域类型学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明墓位于宋墓东侧,靠近宋墓东面挡墙,性质为家族墓葬。
2018淄博市临淄区永流墓地M4~M7发掘简报海岱考古一、墓地概况永流墓地位于临淄城区东部,北距周代齐国都城遗址约3千米(图一)。墓地所在区域地势平坦,现规划为城市居住和商业用地。墓地被东西向的临淄大道及南北向的天齐路分隔为3个区域,临淄区文物部门陆续对临淄大道以北2个区域内的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临淄大道以南墓地区域,现规划为泰东城商业主体项目,地块北宽南窄,呈长条
2018辽宁省凌海市大刘台山遗址金代遗存发掘简报辽金历史与考古2011年7月~2012年11月,为配合锦凌水库工程建设,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台山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本次发掘共清理出金代石墙2段、房址3座、室外灶址1处、铸造井台1座及灰坑23个,出土了一大批陶器、瓷器、铜器、铁器等遗物。通过本次发掘,我们推测台山遗址在金代应为一处炼铁作坊址,它为我们研究小凌河流域金代平民建筑形制和冶金铸造史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固安县方城村明代墓群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3年10月,在固安县固马公路西侧排水沟整治工程方城村Ka0+340—Ka0+580工程段施工中发现古墓葬,廊坊市文物管理处、固安县文广新局随即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群位于固安县彭村镇方城村东(图一),共发现古墓葬9座(图二),编号为M1~M9。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均位于地表约5米之下,部分墓葬在施工中遭严重破坏。其结构均为单室砖墓,墓室平面形制有圆形、长方形两
2018北京市通州区西集镇明清墓葬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为配合北京市通州经济开发区东区D14地块项目建设,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在前期考古勘探的基础上,于2015年10月1日至7日,对其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了考古发掘。该项目发掘地点位于通州区西集镇东南部,北邻胡庄,东邻西大路,南邻牛牧屯路,西邻协杨路,其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9°48'22. 16″,东经116°52'34.26″(图一)。此次发掘明代墓葬2座、清代墓葬1座(图二)。现将
2018北京市昌平区朱辛庄明清墓葬发掘简报北京文博文丛2015年9月9日至26日,为配合昌平区朱辛庄新区二期ZXZ-006、007、008、025、026地块项目建设的顺利进行,北京市文物研究所对相关地块内的古代墓葬和窑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地点位于昌平区朱辛庄村西北,地理坐标为北纬40°06′02. 82″,东经116°17′19. 21″,海拔42米(图一)。发掘面积为244平方米,发掘明代墓葬6座、清代墓葬8座、清
2018江苏大丰丁溪村遗址范公堤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6年2月至7月,为配合江苏省重点水利工程川东港拓宽工程的建设,南京博物院、常州博物馆和淮安市博物馆组成联合考古队,对丁溪村遗址进行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是首次对范公堤进行的正式考古发掘,揭露了部分范公堤堤身并对其进行解剖,确认了范公堤的实际位置,了解了该段堤堰的层位堆积状况,并对其进行了分期和年代判断,为研究范公堤提供了考古资料。
2018临安龙岗清代章士全家族墓发掘简报东方博物2016年4月,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临安龙岗镇清代章士全家族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为八室并列相连的砖室墓,出土有银锁、银币、骨牌等文物,为研究清代临安地区丧葬习俗及社会生活、中外贸易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陕西省旬邑县枣林河滩遗址仰韶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西部考古枣林河滩遗址位于陕西省咸阳市旬邑县西南约13千米的张洪镇枣林村河滩小组,三水河岸边的台地上。2016年,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等单位对遗迹进行了发掘,获得了一批仰韶文化遗存。枣林河滩仰韶文化遗存可分为庙底沟类型与半坡晚期类型两个时期。枣林河滩遗址的发掘,为泾水中游地区仰韶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8湖北荆州高台古井群2012年考古发掘简报西部考古2012年4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引江济汉工程建设,做好渠道内的文物保护工作,受湖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办公室委托,荆州博物馆组成考古队,对高台古井群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发掘清理古井88座。古井按结构可分为竹圈井、陶圈井、木制井,时代为战国中早期,兴盛于战国中期或偏晚一些,沿用至秦汉。此次发掘出土一批重要考古资料。
2018长沙市东风路上园小区工地唐及元明墓葬发掘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2015年7—9月,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开福区东风路上园商住小区建设项目范围内抢救性发掘了14座古代墓葬,其中M1~M5根据墓葬形制结构及出土器物特征,初步判定分属唐及元明时期。该批墓葬的发掘,对研究长沙地区唐代墓葬葬制及其发展演变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8辽宁辽阳市太子河区东汉魏晋墓群发掘简报考古学集刊2011年10~11月,辽宁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会同辽阳市文物保护中心对辽阳市太子河区福利院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共清理墓葬9座,均为石室墓,除M4、M9外,其余均发现长斜坡墓道,分单室墓和多室墓两类。单室墓有2座,形制分别为土坑竖穴石室墓和土坑竖穴石椁墓,墓室平面近长方形。石室墓以大石板平铺墓底,立置石板为墓壁;石椁墓以石块平铺垒砌,顶部以大石板叠压封顶。多室墓共有7座,墓圹平面均呈"甲"字形,有长斜坡墓道。墓室由前廊、主室、后室及耳室组成。砌筑方法相同,均以大石板铺底、立置石板为墓壁、盖顶,石板之间以白石灰勾缝。根据墓室结构的不同,又可分为三型。出土遗物共计63件,以陶器为主,另...
2018吉林省梨树县长山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梨树县位于吉林省西南部,东与公主岭市以东辽河为界,北与双辽市毗邻,西与辽宁省昌图县接壤,南与四平市相连。梨树县地处大黑山脉西麓、东辽河左岸的辽河平原,地势东南高、西北低,大部分地区海拔在200米以下。东南部为低山丘陵,中部为波状平原,东、西部为平原,北部为风积、冲积平原。长山遗址位于梨树县小城子镇西北约10.5千米处,东南距长山村约500米,处于东辽河中游左岸,北距东辽河
2018吉林省图们市磨盘村山城2013~2015年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磨盘村山城亦称城子山山城,位于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图们市长安镇磨盘村七队,地处图们、延吉两市交界,西距延吉市区5千米,东距图们市区20千米。布尔哈通河绕山城南、东、北三面蜿蜒向北流去,海兰江在城南1千米处汇入布尔哈通河(图一;图版一,1)。山城修筑在一座呈盆状的独立山体城子山上,平面近阔叶形,城垣依山势沿山脊或山腹以石块砌筑,周长4549米。共有门址4处,北门、东门、西门是主要门址,均
2018黑龙江省依兰县倭肯遗址、羊角沟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边疆考古研究倭肯遗址位于黑龙江省依兰县宏克力镇马鞍山村倭肯屯,松花江支流倭肯河右岸的二级台地前缘。遗址北距倭肯屯约400米,东距倭肯河约1千米,哈同公路从遗址西北部穿过,遗址东西约250米,南北约150米,总面积37500平方米,哈(尔滨)一佳(木斯)铁路拟从遗址西北部穿过。羊角沟遗址位于依兰县宏克力镇羊角沟村,倭肯河右岸的二级台地上,遗址被近年来形成的一条冲沟分成南北两部分,南部靠近羊
2018湖南花垣药王洞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1年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文物管理局对边城镇药王洞进行了旨在究明洞内有否人类文化遗存的小规模试掘。2015年,为配合江滨旅游公路建设,对药王洞遗址实施了抢救性发掘。史前文化堆积分上下两部分。下部堆积属旧石器时代晚期;上部堆积包含新石器时代早期的文化要素。发现挡土墙遗迹1处。出土打制石器61件,磨制石器1件,以及熊、牛等动物化石。
2018湖南桃源周家岗新石器时代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湖南桃源周家岗遗址在2011年秋季发现了一批新石器时代遗存。主要遗迹有灰坑和房址。文化遗物有石器和陶器,石器以石核、石片、石坯数量最多,陶器数量很少,以红衣彩绘带状黑彩罐或釜为主。遗址年代为大溪文化早期。
2018湖南沅陵老爷台、高坪、木马岭遗址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1991~1995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五强溪水电站建设过程中抢救性地发掘了老爷台、高坪、木马岭三处遗址。其中,老爷台、高坪遗址的时代分别相当于石家河文化晚期和商代早期。木马岭遗址发掘墓葬1座,时代在南宋时期。
2018湖南华容车轱山遗址第三次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6-2017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车轱山遗址进行了第三次发掘,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收获。发掘了属于堆子岭文化、屈家岭文化及石家河文化三个主要时期的遗存,其中年代最晚的遗存可以判定为后石家河文化时期。发掘出土的遗迹有墓葬、灰坑、窑、灶、房址及红烧土遗迹共228处,其中以整体烧结的红烧土窑的发现至为重要。Y2是目前为止所发现的年代最早的龙窑雏形,对于研究古代窑业发展史具有重要意义。
2018湖南衡阳龙祖山战国、汉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2013年6月,衡阳县县级文物保护单位龙祖山墓群,遭生产建设破坏。省、市文物主管部门立即委托衡阳县文物局进行抢救性发掘。经清理发现残墓7座,其中保存相对完整的GLM5为战国土坑竖穴墓,GLM1、GLM2为东汉砖室墓。该3座墓的形制结构和随葬品组配,为研究衡阳市及其周边区域战国、东汉墓的葬制和葬俗提供了新的实物依据。
2018湖南蓝山赤蓝桥东汉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M1是因蓝山县赤蓝桥村民建房发现并抢救发掘的一座砖室墓,墓葬出土随葬器物较丰富,且有"永元四年"纪年铭文砖。其墓葬结构、形制和出土器物均具有独特的地方风格,为研究五里坪古墓群东汉时期墓葬年代和类型学的分析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对深入认识东汉时期湘南地区的丧葬习俗、文化面貌具有重要价值。
2018湖南宁乡狮北汉代墓地M10、M25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宁乡狮北墓地位于宁乡县大屯营镇狮北村。2016年4~8月、2017年4~5月,为配合宁乡花大联合集镇项目建设,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乡县文物局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现西汉中晚期至东汉晚期墓葬47座,其中M10、M25是宁乡狮北汉代墓地中两座保存较为完好的东汉中晚期券顶砖室墓。这两座砖室墓对于研究宁乡乃至长沙地区东汉时期墓葬制度具有较高价值。
2018湖南株洲石峰区踢金岭东汉砖室墓考古发掘简报湖南考古辑刊踢金岭东汉砖室墓位于株洲市城区东北部,为中车集团株洲电力机车厂在厂生活区改造道路时发现,墓葬为"凸"字形券顶砖室墓,分墓道、甬道、墓室三个部分,出土陶器、铁器和铜五铢共27件。墓葬形制、随葬品组合及器形与本地历年来考古发掘的东汉晚期墓葬一致。该墓葬的出土对研究湘东地区东汉葬俗及株洲城区历史变迁具有一定的价值。
2018四川西昌市新庄遗址先秦时期土坑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为配合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眉至米易段建设,2016年8月至2017年9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西昌市阿七乡螃蟹村的新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晚期至东汉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沟等遗迹1000余个。其中先秦时期墓葬447座,墓葬形制有瓮棺葬、石室墓及土坑墓,出土铜、陶、石等各类随葬品1000余件,为研究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8济南市长清区东王宋金墓地发掘简报东方考古2017年8月至9月,济南市考古研究所对长清区东王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次工作发现宋金时期墓葬3座及部分瓷器、铁器、铜钱等遗物。这次发掘为济南地区宋金时期的丧葬制度以及社会、历史研究提供了新的材料。出土瓷器也对研究济南地区宋金时期的瓷器生产活动、经济交流活动有推动作用。
2018陕西西安洪庆原十六国梁猛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1年11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对西安市灞桥区洪庆街道办纺织工业新园内一座墓葬进行了发掘,发掘出土了大量彩绘陶俑、日用模型明器、铜器、银器等随葬品。通过对墓葬形制、随葬器物以及墓中铭文砖等研究表明,这座墓葬为十六国时期梁猛墓,是当时五胡政权内汉人世家大族的墓葬。这座墓葬的发现为十六国时期墓葬演变、家族迁徙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8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夫妇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2年2~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洛阳市定鼎北路以西、苗南村东南发掘清理一批明代墓葬,发现了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夫妇合葬墓。该墓为长斜坡墓道穹隆顶土洞墓,出土了彩绘陶俑、日用陶器及墓志等文物,为研究洛阳地区明代葬俗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2018南阳唐河县西冢张村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1980年南阳地区文物考古队在唐河上屯公社下屯大队西冢张村发掘了两座画像石墓,编号分别为M1、M2。尽管两座墓葬被盗扰严重,但墓葬形制结构保存较好,并且出土有二龙交尾、白虎衔环铺首等画像20幅,初步判断M1为西汉晚期晚段,M2为东汉中晚期。
2018洛阳偃师市开阳路东汉墓M3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4年5月,偃师市文物旅游局在偃师首阳新区开阳路基建过程中,发掘一座东汉墓(M3)。该墓为大型多室砖墓,北向,地表无封土;斜坡墓道内收三级台阶;过洞砖筑券顶,南宽北窄;墓室砖筑券顶,前室横长方形,西置棺床;三后室均为纵长方形。出土器物有镇墓石、滑石猪、瓦当等。该墓位于东汉帝陵邙山陵区陪葬墓区,属帝陵陪葬墓。结合墓葬形制与随葬器物分析,墓葬年代应在东汉晚期。
2018河南沁阳廉坡村东汉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5年10月,沁阳市山王庄镇在平整山前土地时发现一座东汉晚期墓葬,沁阳市文物工作队闻讯后立即对该墓葬进行了抢救性清理。该墓葬为土洞墓,由墓道、墓门、前室、后室及两耳室组成,出土了彩绘陶壶、铜镜和铜钱等器物,为研究东汉晚期沁阳乃至豫西北地区的社会经济状况以及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实物资料。
2018明沈机夫妇墓发掘简报洛阳考古2012年2~6月,洛阳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在定鼎北路以西,苗南村东南发掘清理一批明代墓葬,发现明南京工部尚书沈应时及其家族墓地,其中包括沈应时之父沈机夫妇墓,出土一批彩绘陶俑及日用陶器,为研究洛阳地区明代葬俗提供了一批重要资料。
2018陕西咸阳闫家寨战国秦遗址、墓葬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4年1~7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咸阳市渭城区底张镇闫家寨村发掘了一批战国秦祭祀坑、墓葬、围沟、建筑基址等遗迹。发掘区位于司家庄秦陵("董贤墓")东北约350米,此次发掘为了解司家庄秦陵的布局结构、战国秦高等级贵族葬制、葬俗及其在整个秦陵墓体系中所反映的社会层级结构等问题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8重庆云阳县李家坝遗址2002年度发掘简报南方民族考古李家坝遗址是三峡工程建设期间发现并发掘的重要遗址之一。2002年度发掘面积8115平方米,是历年最大的一次。其中Ⅰ区发掘面积近7000平方米,清理出一批战国到汉六朝时期聚落居住址遗存。本简报重点报道其中的汉六朝时期遗存,包括18座房址、31座灰坑、3条灰沟、1座陶窑、9座灶坑及10座瓮棺墓。出土遗物丰富,达3000余件,主要是陶器,另有瓷器、瓦、瓦当、钱币及少量青铜器等。根据地层关系和遗物的类型学分析,这批遗存可分为西汉中晚期、新莽和东汉时期及六朝时期三个大的阶段。我们认为,汉六朝时期的李家坝聚落最有可能是乡一级行政单位所在,兼具"津关"和"市"的功能。本年度的发掘,为构建峡江地区汉六朝时期遗...
2018陕西高陵杨官寨遗址庙底沟文化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15~2017年,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杨官寨遗址环壕聚落外东北部进行针对性考古发掘,发现1处年代与环壕聚落相同的大型公共墓地。该发现属首次确认的庙底沟文化墓地,填补了相关考古发现的空白,为杨官寨遗址聚落整体布局、庙底沟文化聚落形态、埋葬习俗、人种类型、人群血缘关系、社会组织状况等重大课题的研究提供了科学材料。
2018长安高阳原隋郁久闾可婆头墓发掘简报文博2005年12月,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配合陕西师范大学后勤基地建设中清理发掘了柔然族贵族郁久闾可婆头墓葬。墓葬形制为长斜坡墓道多天井单室土洞墓,石门线刻精美,随葬器物较为丰富,对同时期相关墓葬及随葬制度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重庆市云阳县丝栗包遗址南朝唐宋遗存发掘简报南方民族考古丝栗包遗址位于重庆云阳新县城西南长江北岸的小台地上该遗址虽然规模小,但是包含从新石器时代至明清等多个时期的文化堆积,其中Ⅱ区第6—10层和Ⅰ区第5层为南朝唐宋时期遗存,在此揭露出该时期的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并出土了大量的陶器、瓷器和少量的铜器、铁器、石制品等。在第9层的唐代地层以及该层下的F4、F5和H1、H27等大型灰坑中出土了大量盆、瓮、罐、盏等陶器,并出土了不少制陶工具,在唐代早期前后,这里可能存在一处陶器作坊。
2018宁夏海原石砚子汉墓发掘简报文博海原石砚子墓地清理了10座汉墓,虽大多经历盗扰,但仍出土了较为丰富的随葬器物。出土器物以陶罐、壶、灶、铜镜、带钩、车马器、五铢钱等器物为主。在随葬器物和体质人类学上都表明石砚子墓地的居民是深受汉文化和游牧文化融合影响的一群混合人群,对研究宁夏地区汉代的墓葬习俗以及民族融合具有重要意义。
2018湖北老河口北岗墓群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北岗墓群位于湖北省老河口市袁冲乡纪洪村。2016年夏季,四川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考古学系清理了其中9座砖室墓,以北岗M5、M6和前岭M1保存最好、随葬品最丰富。三座墓葬皆为"中"字型前后室砖室墓,其中北岗M6带一侧室。墓葬年代均为东汉晚期。方形陶磨、银质狗项圈、鎏金铜鋬和五乳禽兽纹镜等随葬器物在鄂北地区属首次发现。
2018湖北随县狮子湾遗址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6年7月至10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随县狮子湾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发现新石器时代石家河文化遗存灰坑2个、东周时期曾国文化遗存(多数为灰坑)31处。出土遗物主要有陶器和少量动物骨骼。本次发掘为研究随枣走廊考古学文化、曾国历史等提供了新的实物资料。
2018新疆奇台石城子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文物2016年,新疆文物考古研究所对石城子遗址城内西北部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640平方米,清理房址一套半,计8间房,发现有墙体、柱洞、散水和门道等遗迹。出土有大量的板瓦、筒瓦、瓦当、砖等建筑材料以及陶、铜、铁、石、骨器等,其中陶器有碗、盆、罐、瓮、甑等。通过系统的考古工作,同时结合周边相关遗存并对照文献记载,基本可以确定石城子遗址就是汉代的疏勒城。
2018湖北沙洋罗家湾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罗家湾墓地位于湖北省沙洋县后港镇殷集村,北京联合大学等单位于2016年10月、2018年1月发掘了其中两座规模较大的墓葬,出土随葬器物60余件。从器物特征及墓葬形制看,墓葬年代为战国中期,墓主人身份为下大夫。
2018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旧址地下回水池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地下回水池是侵华日军第七三一部队动力系统重要组成部分,具有供水、冷却降温以及对循环水进行沉淀、过滤等功能。地下回水池遗址的发掘为探讨七三一部队动力班当时的生产能力和规模提供了翔实依据,亦为控诉二战期间日本法西斯反人类反人道的暴行提供了新的罪证。
2018河南三门峡商务区中学9号唐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7年7月,三门峡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商务中心区中学工地发掘了M9。该墓是由墓道、甬道和墓室构成的土洞单室墓,出土釉陶俑、陶器共计32件。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推测该墓的年代应为初唐偏晚时期。该墓为研究豫西地区初唐时期墓葬形制、丧葬习俗等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2018郑州朱寨遗址东周墓葬发掘简报中原文物朱寨遗址位于郑州高新技术开发区沟赵办事处朱寨村东部。2011年8月至2012年5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遗址进行考古发掘,共发掘清理东周时期的墓葬39座,随葬品以陶器为主,另有铜带钩、玉璜、水晶环、玉环、玻璃珠等。依据墓葬形制、随葬器物组合以及器物特征,可将朱寨遗址东周墓葬大约分为四期:春秋晚期偏晚阶段至战国初期、战国早期、战国中期或偏晚、战国晚期。
2018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明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09年9月,考古人员在南京市玄武区板仓街发现一座明代砖室墓。根据墓葬形制和出土遗物分析,该墓的时代应为明代早期,而且墓主人身份等级较高。墓葬虽遭盗扰,但墓中出土了一件完整的紫砂铫,为研究紫砂起源和明代早期紫砂制品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长沙伍家岭唐宋遗址发掘简报文物春秋伍家岭遗址位于长沙古城之北。2017年2月—9月,为配合"天健·芙蓉盛世花园项目三期"工程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其进行了第三次抢救性发掘。此次发掘的建筑基址、古井、方形坑,时代为晚唐至北宋初年,可能属于五代马楚政权时期马殷父子在长沙城北扩建的宫苑建筑的一部分,窑址为北宋晚期至南宋时期,为研究晚唐至南宋时期长沙古城的变迁提供了重要的考古资料。
2018隋唐洛阳城西苑水系遗迹2016年度考古调查与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5年10月,在洛宁县顾县水库至洛阳市引水工程施工过程中发现隋唐洛阳城西苑引水设施,系由大型石块及密集排列的木桩构成、呈南北走向的石堤堰遗迹。2016年在此工程沿线进行考古调查,并对部分节点进行了考古发掘,清理出隋唐时期部分引水渠道,基本摸清了引水渠道的走向,为我们研究隋唐时期水系及水利设施的分布及技术状况提供了丰富的实物资料。
2018浙江浦江县前王山窑址考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浦江县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前王山窑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本次发掘揭露出龙窑窑炉1条、房址1处、匣钵挡墙9道及灰坑2处,并出土大量瓷器和窑具标本。发掘资料显示,该窑址生产时代为北宋中期。该窑址的发掘为探讨北宋中期越窑瓷业技术传播等相关问题提供了丰富资料。
2018河北临城山下金代窑址发掘简报文物一概况山下村位于临城县城东南4公里处。该遗址位于山下村东南、南水北调渠线内。东距苗大公路200米,南距薛家庄村200米,西距山下村400米,北距山下东窑址150米,地理坐标为北纬37°23′49″,东经114°30′55″,海拔85米(图一)。2013年5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通过山下东窑址的南部,在施工过程中,发现了大量瓷片。河北邢窑博物馆及时赶往现场进行调查
2018西安曲江唐博陵郡夫人崔氏墓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西安曲江抢救性发掘了一座唐墓。墓葬形制为竖穴墓道单室砖室墓,坐北朝南,由墓道、封门、甬道、墓室组成,甬道和墓室绘有壁画。出土器物有陶器、瓷器、铁器、铅器、骨器及墓志等。根据墓志可知,墓主为唐博陵郡夫人崔氏,系泾原、镇海节度使周宝之妻,葬于唐乾符六年(879年)。此墓纪年明确,保存基本完整,为西安地区晚唐墓葬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018山东邹城市邾国故城遗址2017年J3发掘简报考古邾国故城遗址2017年发掘的J3为竖穴圆筒形,用长方形砖和圆形陶井圈垒砌而成,出土遗物有铜度量衡器、陶器和铁器。此次发现的新莽时期铜度量衡器为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出土,地层关系明确,共存文化遗物丰富,获取的资料完整,为进一步探讨新莽时期度量衡制度等相关问题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8武夷山城村牛山汉墓发掘简报福建文博武夷山城村牛山一号墓是在汉城遗址(闽越王城)周边区域的墓葬调查勘探中发现的一座汉代大型墓葬。墓葬形制与广州市农林东路南越国"人"字顶木椁墓的结构和修筑手法基本相同,出土随葬器物与武夷山城村汉城遗址所出的遗物风格完全一致,年代为西汉初闽越国时期,也是福建地区目前发现的最大汉代墓葬。其墓葬形制后室"人"字顶木椁,目前仅见于绍兴印山越王墓、广州市农林东路南越国"人"字顶木椁墓,墓主应是闽越国都王室。这座墓葬的发掘对于认识汉城遗址的王城性质,以及解决闽越国都城的地望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8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07—2013年周代遗存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自2007年开始,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在周家庄遗址开展了连续多年的考古发掘工作,旨在探索龙山期遗存,为研究早期国家起源等问题提供实物资料。除获取大量龙山遗存外,还发现了一些其他时期的遗迹与遗物,本文主要介绍2007—2013年在周家庄遗址发现的周代遗存。周代遗迹大都为居址堆积,包括房址、灰坑等;另有少量瓮棺葬。依时代不同,可将周代遗存分为西周、东周两个时期。西周遗存的数量较少,仅见少量灰坑,另在一些地层中发现少量西周陶片。但西周遗存的内涵较丰富。据初步分析,可知其包含商、周两类因素,为探索商周关系等学术问题提供了资料;东周遗存的种类相对丰富,文化面貌也比较清楚,时代约当春战之交,属典型的晋文化...
2018清水河县下塔石城内城墙发掘简报草原文物2004-2005年,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清水河县下塔石城内外城垣及墙体附属设施、城内皆进行了试掘,发现该城不仅存在内外两道城垣,还附属有马面、城门、角楼、瓮城等设施,是目前北方地区最早的城墙防御体系,为探讨河套地区乃至整个北方地区的城市建制提供了珍贵的实证。
2018阿拉善盟额济纳旗红庙汉墓群发掘简报草原文物一、地理位置与发掘概况红庙汉墓群位于阿拉善盟额济纳旗达来呼布镇吉日嘎郎图嘎查东南11.5公里处,东南距西夏红庙遗址约2.72公里,因汉墓群周边无其他显著地标,因而以红庙命名墓群。墓群所在地属戈壁沙漠地带,周边较为平坦,东、北侧有自然形成的沙丘地。墓群地处古居延泽与额木讷高勒河间的一条古河道北岸,西距温都格城(汉代居延都尉府)约7.1公里,东北距K710城(汉代遮虏障)
2018江苏泗洪韩井遗址2015—2016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5年3月和2016年4月,中国国家博物馆等单位对韩井遗址进行第二、三次勘探和发掘。通过发掘揭示出顺山集文化一期、二期的遗存,发现了顺山集一期由洼地和多条水沟组成的水稻田等遗迹,丰富了顺山集文化的内涵。尤其是水稻田的发现,很可能是目前所见最早的与人类驯化水稻相关的遗迹,为研究顺山集文化的聚落形态和中国早期稻作农业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也为中国淮河流域和黄河下游地区新石器时代文化跨区域的交流和互动提供了珍贵的材料。
2018江苏邳州山头遗址发掘简报东南文化山头遗址位于江苏省邳州市戴庄镇山头村西北,是中运河沿线一处重要的史前聚落遗址。2008年2—5月,由江苏徐州博物馆和邳州博物馆组成的考古队对山头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共发现房址2座、灰坑51个,出土了大量的陶、石、骨、角器等遗物,主要为大汶口文化和汉代文化遗存。
2018江苏泗洪韩井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4年春,中国国家博物馆、南京博物院、泗洪县博物馆合作对韩井遗址进行钻探和发掘,初步确认这是一处顺山集文化时期的环壕聚落。此次发掘解剖了环壕的北段,在残丘壕沟内发现了3个布满陶片、兽骨、烧土的活动面和1条用烧土颗粒铺垫的小路,收获了大量的陶、石、骨角器和动物骨骼。根据出土遗物判断,壕沟内的主体堆积是在顺山集文化第三期形成。此次发掘,丰富了顺山集文化的内涵,为研究新石器时代中期长江中下游、黄河下游地区与淮河流域文化交流,淮河流域新石器时代中期聚落生业经济提供了丰富的材料。
2018吉林农安县左家山遗址新石器时代遗存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8~10月,对吉林农安县左家山遗址进行了发掘,发现较为丰富的新石器时代左家山下层文化和左家山上层文化遗存,清理出灰坑、灰沟、灶等遗迹,出土较多陶器、石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遗物。此次发掘,为进一步研究左家山下层文化和左家山上层文化的内涵、年代等相关问题提供了新资料。
2018山西汾西郝家沟金代纪年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8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对在基本建设过程中发现的一座金代壁画墓(编号2015FHM1,以下简称M1)进行了抢救性发掘。此墓位于山西省汾西县永安镇郝家沟村北的山梁上,东南距汾西县城约10公里(图一)。墓葬所在山梁北高南低,南北宽、东西窄,视野较为开阔,东西两侧均为水蚀严重的陡峭山坡,属典型的黄土高原残垣沟壑区地貌。墓葬开口
2018辽宁沈阳汗王宫遗址发掘简报文物2012年5月,为了解沈阳市重点文物勘探区域"方城地区文化遗存"地下文物的保存状况,沈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汗王宫建筑基址进行了考古发掘。汗王宫遗址由宫门与宫墙、前院及高台基址三部分组成,出土了大量遗物,有琉璃瓦、青瓦、陶器、瓷器、石器等,器形有板瓦、筒瓦、瓦当、滴水、瓷碗、碑刻等,另有少量铜钱。汗王宫与同时期的建筑"大政殿",构成了"汗王之家"(宫)与"处理政务的衙门"(殿)独立建造、南北呼应的格局,这延续了其自佛阿拉城以来一贯的宫殿制度。汗王宫的考古发掘为清前史的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8蒙古国后杭爱省高勒毛都2号墓地M189陪葬墓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7年7月至9月,中蒙联合考古项目"古代北方游牧民族文化研究"在蒙古国后杭爱省境内的高勒毛都2号墓地开展田野工作,清理了M189的12座陪葬墓。这些陪葬墓顶部均有圆形积石,自南向北呈弧形分布于主墓葬东侧。大部分人骨都是上肢和头部遭到破坏,因此墓葬可能曾遭到报复性扰动。出土遗物有铜器、陶器、铁器及金银器等,其中3面铜镜为汉文化遗物,其余均为典型匈奴文化遗物。墓葬的布局特征表明这些死者可能是贵族的殉葬者。这是蒙古国境内第二批经过系统发掘的匈奴贵族陪葬墓,与同墓地M1的陪葬墓相比呈现出许多新的特征。
2018河北卢龙蔡家坟遗址战国墓葬发掘简报文物2013年6~9月,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等在蔡家坟遗址发掘了一批战国瓮棺葬和土坑墓。瓮棺葬均为儿童墓,瓮棺由釜、瓮、盆三种陶器组合构成,均没有随葬器物。土坑墓分布有一定规律,出土器物有陶鼎、豆、罐、壶、盂和石璧、石片等。根据墓葬之间的打破关系和出土器物判断,瓮棺葬的年代属于战国中、晚期,土坑墓的年代可分为战国早、中、晚三期。瓮棺葬、土坑墓的基本特征与燕山南麓地区、辽西地区的同类墓葬基本一致,土坑墓还具有自身的特色。此次发掘为讨论燕文化的传播、扩张以及本地葬俗的发展、演变提供了新材料。
2018贺州市八步区桂岭镇草寺村三国墓发掘清理简报广西博物馆文集2014年3月24日,贺州市文物管理所接到群众报告,位于八步区桂岭镇草寺村太平寨村民建房挖地基时,在房屋的后挡土墙挖出了一处券形的砖室结构,似为近代石灰窑,现场还出土了一个灰色的小陶罐及一些青砖。为了进一步了解情况,贺州市文物管理所立即联合八步区文物管理所赶赴现场。经勘探和调查,初步判断为砖室墓。根据自治区文物局的批示,2014年3月27日—4月8日,由贺州市文物管
20182017年长沙市开福区伍家岭墓地发掘情况简报湖南省博物馆馆刊伍家岭墓地位于长沙古城以北,2017年2月至9月,为配合城市工程建设,长沙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项目建设区域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战国至明清时期墓葬163座,以及少量晚唐至明清时期的水井、方坑、建筑基址及窑址等古代遗址,并出土大量文物。本次发掘为研究长沙地区的历代丧葬习俗的发展、唐宋时期长沙古城的变迁,提供了可靠的考古资料。
2018广东台山上川岛大洲湾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文物一概述上川岛位于广东省南部沿海、台山市广海湾南侧的川山群岛东部,西与下川岛隔海相望,东北距大陆9.19公里,东邻香港、澳门及珠海,距香港、澳门分别为87海里和58海里,距大陆山咀码头9.8海里。上川岛是珠江口西侧最大的岛屿,平面形状呈哑铃形,南北走向,长22.54公里,最宽处9.8公里,最窄处1.2公里,海岸线长139.8公里,面积137平方公里,岛
2018河北元氏县南白楼墓地唐代墓葬发掘简报考古2009年发掘的南白楼墓地中有5座为唐代墓葬,均为洞室墓,出土遗物有瓷器、陶器、铜器、铁器、漆木器和墓志。根据志文可知这5座墓均属赵郡李氏,为M2墓主李琎夫妇死后,其子侄将李琎及其兄弟、父辈、祖辈迁葬或合袝于此。此家族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赵郡李氏及唐代墓葬制度等提供了重要的资料。
2018临颍县固厢墓地M48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为配合南水北调供水配套工程管线建设,河南省漯河市文物部门经调查勘探在临颍县固厢村东发现大批古代墓葬。2012年12月至2013年7月,受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委托,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漯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对这批古墓葬进行抢救性发掘,发掘面积2500平方米,共清理古墓葬159座。其中M48出土的16件随葬品中,有10件铁器和2件石钱范,为漯河地区
2018山西太原晋祠后晋墓发掘简报文物2005年9月,为配合基本建设,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发掘了一座后晋墓(M1)。墓葬位于太原市晋源区晋祠村,西依悬瓮山,南面毗邻晋祠,北3公里处是春秋至五代时期的晋阳城遗址(图一)。现将发掘情况简报如下。一墓葬形制墓葬为单砖室墓,坐北朝南,方向159°,由墓道和墓室组成(图二)。墓道位于墓室南端,竖直下挖而成,土色纯净,底面呈梯形,略平,开口已毁。墓道
2018河南郑州马良寨遗址汉代陶窑发掘简报华夏考古2011年5~9月,为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项目,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郑州马良寨遗址进行了发掘,其中4座汉代陶窑的发掘为该地区汉代手工业生产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2018大同和平社辽金墓群发掘简报文物世界辽代在山西雁门与宋为邻,大同是汉族与北方少数民族接触最活跃的地区,其周边出土的很多辽金墓葬,以长方形斜坡墓道土洞墓、圆形穹隆顶砖室墓为代表,在形制上都有其独特的风格,为研究大同地区的辽金墓葬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8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内三处道路遗迹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扬州蜀岗古代城址内三处道路遗迹的考古发掘,其中西南隅的东西向道路遗迹包含三层道路,隋唐时期的铺砖道路遗存在蜀岗古城范围内尚属首次发现,叠压其上的两层南宋时期道路遗迹,当与宝祐城东城墙南侧的城门相关;而同样位于西南隅的南北向道路,或与北城墙西段东部城门遗址相关。这两处道路遗迹的延长线当形成十字路口,对于寻找蜀岗古城西半部的南北向干道、西半南部的隋唐宋时期的东西向干道具有重要作用;基本位于隋唐时期城址中轴线上的南北向道路遗迹向南、北的延长线,或分别与蜀岗南城门遗址、北城墙东段西部东晋南朝广陵城"北门"或隋唐时期北城门遗址相关,亦是探寻广陵城南北向主干道的重要线索。这三处道路遗迹的发现,对于了解蜀岗...
2018安阳高陵陵园遗址2016-2017年度考古发掘简报华夏考古本次发掘发现了安阳曹操高陵陵园的垣墙、壕沟、神道及相关建筑遗迹,确认了M2即曹操高陵为陵园的中心,M1的年代要早于陵园。发掘表明东部闸门沟及东北部的夯土遗迹都要晚于陵园,与陵园布局没有直接关系。同时根据陵园内的遗迹遗物特征判断,文献记载的曹丕毁陵活动确实存在,陵园建筑毁弃之后经过了仔细清理。高陵陵园建筑的存在反映了曹操在当时不同于一般诸侯王的特殊地位,其布局特征与东汉帝陵明显不同,但与北魏帝陵存在一定的相似之处,表现出比较独特的时代特征。
2018重庆万州熊绍福墓群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2年6月12日至8月30日,西南民族大学西南民族研究院与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文物考古所合作,对位于重庆市万州区高峰镇朝阳村3组的熊绍福墓群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共计发掘墓葬14座,包括战国晚期、东汉晚期土坑墓各1座,东汉晚期砖室墓1座,东汉至南朝时期石室墓5座,东汉至南朝时期崖墓6座。虽然大部分墓葬被盗扰、破坏严重,发现很少或未发现随葬器物,但其中4座石室墓的墓壁发现一批石刻画像,包括鱼、马、骑行、鱼鹰抓鱼、蟾蜍、蛙、仓房等图像,除蟾蜍和蛙为浮雕外,其余图案均为阴线浅刻,工艺古拙、粗陋,反映了这一地区东汉至南朝时期的丧葬习俗。土坑竖穴墓M8仅存30-50厘米高的墓底,却出土了保存很好的四穿...
2018山东费县刘家疃汉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一概况刘家疃村位于费县城北7.6公里。墓葬发现之初,曾被命名为潘家疃汉墓,申报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时正式命名为刘家疃汉画像石墓。墓葬地处浚河南岸,位于刘家疃村北的高阜地带,西距汉代费县故城5公里(图一)。
2018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2015年度水下考古发掘简报水下考古2015年国家文物局水下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海南省文物局联合组队对西沙群岛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进行了水下考古发掘。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没有发现船体。该遗址以石质类文物为主要堆积,还发现有少量青花和白釉瓷器碎片散落在遗址表面。根据出水的瓷片和石质类文物特征分析,初步判断珊瑚岛一号沉船遗址的时代为清代中晚期。
2018河南郏县黑庙墓地汉代画像石墓发掘简报文物黑庙墓地是南水北调中线干渠工程河南段中的重要文物保护项目,位于平顶山市郏县白庙乡黑庙村西北(图一)。2010年,河南省文物局南水北调文物保护办公室分别委托秦始皇帝陵博物院、平顶山文物局和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对其进行了考古发掘,前者发掘区编号为Ⅲ区,发掘面积2000平方米,清理墓葬54座[1];后者发掘区编号为Ⅰ、Ⅱ区,发掘面积10700平方米,清理墓葬190座(图二)。2016年
2018巩义市甫新花苑秦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3年9月,为配合巩义市自来水公司拟建的甫新花苑项目建设,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该区域内钻探发现的77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其中M3保存较为完好,其大墓道小墓室为主的墓葬形制及屈肢葬为特征的埋葬风格和出土器物的特点表明其应是秦墓,反映了在秦军东进和确立统治时秦文化对当地传统文化影响和渗透的过程中所表现的文化态势。
2018江苏邳州埠上村四座西汉墓发掘简报中原文物邳州埠上汉墓群东与汉代武原城(后改为梁王城,现为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隔京杭运河相望,当为汉代武原城外的平民墓葬区。该墓群为徐州境内众多汉代墓葬群中的一处,从西汉早期到东汉,时间跨度大,出土随葬品类型丰富,而西汉早期墓随葬陶器具有重要的地域特色,殓葬玉器组合完整,是西汉地域特色考古的重要资料。
2018山西陵川玉泉金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2007年6月,山西省陵川县附城镇玉泉村发现了一座砖室墓,山西省考古研究所、陵川县文物局联合对该墓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墓葬为单墓道砖砌单室墓,墓室为仿木构砌筑,覆斗形墓顶。墓顶四壁、墓室四壁通施灰浆并分别绘制壁画。壁画题材有郭巨埋儿、田真哭活紫荆树、杨香打虎救父、树下高士屏风画、挂轴花鸟画、备茶备酒图等。墓室甬道内有一通墓志,根据志文可知,墓葬年代为金大定九年。该墓的发现为研究山西地区金代墓葬形制、壁画及社会经济提供了新资料。
2018郑州市中牟县张庄遗址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张庄遗址,位于郑州市中牟县张庄镇张庄村西南部,地理坐标为东经113°52′368″,北纬34°33′391″,海拔115米。(图一)遗址南北长约300米,东西宽约210米,面积约6.3万平方米。该遗址曾用名为"张庄柴窑遗址",据河南博物院编《河南文博考古文献录1986—1995》记载,其位于张庄镇西南约500米处,俗称"柴窑地"。经考古调查,发现有文化层和窑址。
2018河南省南阳市凯旋广场西晋画像石墓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南阳市凯旋广场位于孔明南路西侧,东南为南阳市体育中心,西北与陈棚村相邻。(图一)该区域为汉代墓葬集中区,20世纪60年代,周边仍保留有很多汉代墓冢。2013年8月至2014年1月,配合河南建业集团对凯旋广场项目的综合开发,南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该位置共发掘古墓葬362座。其中,M72为一座大型画像石墓,现简报如下。
2018河南巩义甫新花苑秦人墓M57、M58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河南省巩义甫新花苑小区位于巩义老城区杜甫路与新华路交叉口西北部,巩义市宾馆南部,北宋皇陵管理处以西,永厚陵以东。2013年9月至10月,为配合甫新花苑小区项目建设,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工程域内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清理墓葬77座。其中M57、M58保存较为完整,墓葬形制
2018重庆丰都汀溪遗址2016年度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汀溪遗址位于重庆市丰都县十直镇汀溪村二社,长江西侧的一、二级台地上,地理坐标为东经107°50′35″,北纬30°02′40″,海拔为260-264米。(图一)一、发掘概述为推进三峡水库重庆消落区文物保护工作,2016年5月25日到6月30日,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会同重庆师范大学历史与社会学院对汀溪遗址进行发掘。发掘区域位于汀溪与冬至沟之间的坟沟湾的山岗上,发掘面积共计510平方米,本次发掘布方7个,编
2018河南巩义天玺尚城唐墓M233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2015年5月,为配合河南弘城天玺置业有限公司拟建的天玺尚城房产开发项目建设,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工程区域内24座古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图1)其中M224、M233为目前巩义辖区内所发掘唐墓中形制最大、级别最高且资料保存较为完整的墓葬。两墓葬形制结构相同,且随葬物品近似,因此现以M233为例,将发掘资料简报如下。
2018临颍县固厢墓地M15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一、墓葬形制M15为带斜坡墓道的竖穴土坑墓,呈"凸"字形,双人合葬,方向7°。墓道位于北部,平面近梯形,缓坡状底。南北长2.50米,口上端宽2.85米、下端宽2.60米,墓道深0.60~0.65米,下端底部高于墓室底0.05米。墓室方形,长、宽均为3.70米,墓深0.70米。墓底四周留有0.10米高的二层台,北宽0.10米,其余三面均宽0.15米。墓底纵向挖两沟槽,间距2.40米,槽宽0.10~0.20米、深0.15米,圆底。填土为灰褐色砂质黏土,结构较疏松。
2018郑州航空港区庙后唐墓地发掘简报黄河.黄土.黄种人庙后唐墓地,位于郑州市航空港区新港办事处庙后唐与庙后安村之间(图1),地处高岗之上,高于周围地面2米,海拔120米,地理位置为北纬34°27′20.4′′,东经113°50′3.6′′。2004年8月,我院配合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新郑段文物勘探、复核工作,对南水北调中线总干渠新郑段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和试掘工作,确认了墓区所在。2010年5月—8月,我
2018山西襄汾陶寺北墓地2014年Ⅰ区M7发掘简报文物陶寺北两周墓地位于陶寺村北,现已探明大中小型墓葬1200余座、车马坑9座,时代从西周末期延续到战国时期。2014年9~12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等对墓地I区的两座墓葬(M3、M7)进行了抢救性发掘。M3已被盗掘。M7为长方形竖穴土圹墓,葬具为一椁双棺,随葬器物丰富,有铜器、玉器、石器、蚌器及陶器等。其中铜礼器有列鼎3件、簋4件、壶2件、盘1件、匜1件。玉器数量众多,器形有璜、璧、人、兔、鱼、蚕、蝉等。M7北部填埋一层玉石器,四周还埋有动物骨骼,这种祭祀是在成葬后随即进行的,此类现象较为罕见。从墓葬规模和随葬器物推测,墓葬年代为春秋早期,墓主人可能是世袭贵族。
2018湖北天门市石家河古城三房湾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9~12月,石家河遗址考古队对石家河古城内的三房湾遗址进行了发掘,揭露出大量的红陶杯堆积,同时还发现与制陶相关的遗迹如陶窑、黄土坑、洗泥池、烧土堆积、水缸遗迹等。发掘证明该遗址至少在屈家岭文化晚期就已形成,历经石家河文化直至后石家河文化时期,石家河文化晚期是其鼎盛时期。
2018湖北天门市石家河古城严家山遗址2016年发掘简报考古2016年11~12月,石家河遗址考古队对石家河古城内的严家山遗址进行了发掘,解剖并验证了严家山-黄家山弧形岗地为人工堆筑的城垣,与石家河古城大致同时。此外还发现可能属于玉石器加工场所的石块堆积、出有少量玉器的瓮棺葬等遗迹,进一步丰富了石家河古城的文化内涵。
2018湖北沙洋县城河新石器时代城址发掘简报考古2012~2016年,城河遗址联合考古队对城河城址先后进行了四次发掘和多次勘探,解剖了城垣和城壕,并发现房址、灰坑、陶窑等遗迹,出土数量较丰富的陶器、石器等遗物。城河城址的始建年代不晚于屈家岭文化晚期,沿用至石家河文化时期。该城址的发掘对研究汉西地区中等规模史前城址的特征具有重要意义。
2018湖南蓝山县五里坪三座西汉墓发掘简报文博学刊2012年,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蓝山县文物管理所在湖南省蓝山县五里坪古墓群清理汉晋时期墓葬51座,其中M6、M7、M31为西汉时期墓葬,其随葬陶器具有明显的地域特点。墓中出土的越式立耳鼎、五联罐、瓿、米字纹罐为研究五里坪西汉时期墓葬分期、考古学文化分区提供了重要参考资料,也为深入研究西汉时期湘南地区与岭南地区之间的文化交流增添了新的考古资料。
2018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明末战场遗址2017年ⅡT1066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7年1月5日至4月13日,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眉山市彭山区江口镇岷江河道的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进行了第一次考古发掘,是国内首次采用围堰的方法在内水区域开展考古工作,发掘面积10100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0000余件,其中"西王赏功"金、银币和"大顺通宝"铜钱等文物与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张献忠直接相关,对研究明代的政治、经济、文化乃至明末清初的历史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2018辽宁喀左土城子遗址2014~2015年发掘简报文物土城子遗址位于辽宁省喀左县山嘴子镇黄家店村土城子屯西南,处在渗津河与大凌河的交汇要冲,大阳山北坡台地上,地势南高北低,较为平缓(图一)。遗址南北长约450、东西宽约400米,魏塔线铁路从遗址中部穿过。遗
2018江苏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地M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5—2016年,南京博物院等单位对江苏邳州煎药庙西晋墓地进行抢救性发掘,共发现砖室墓葬9座。M1为双甬道土坑砖室合葬墓,出土有陶瓷器、金银器、铜器、铁器等各种材质的文物,其中鹦鹉螺杯和玻璃碗尤为珍贵,为研究该时期丝绸之路提供了重要的资料和线索。
2018尖草坪区东张村金代墓群发掘简报文物世界2010年4月,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太原不锈钢产业园区阳兴大道施工区域发掘六座金代墓葬,出土了包括壁画、瓷器、铁器、铜币在内的珍贵文物。该墓群的发掘,为研究太原市的地下埋藏、历史、文化、葬俗以及尖草坪地区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2018四川西昌市新庄遗址先秦墓地石室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6年8月至2017年8月,为配合成昆铁路扩能改造工程峨眉至米易段建设,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位于四川西昌市阿七乡螃蟹村的新庄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发现大量先秦时期的灰坑、房址、墓葬等遗迹。其中先秦时期墓葬发现447座,墓葬形制有瓮棺葬、石室墓及土坑墓,石室墓8座,年代在新石器时代晚期至夏商时期,为研究安宁河流域先秦时期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王家嘴墓地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5年春季,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盘龙城遗址小王家嘴墓地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约600平方米,发现商代墓葬21座、灰坑8个;晚清墓葬5座,简报主要报道部分商代墓葬和灰坑的资料。墓葬规模普遍较小,灰坑分布于墓葬之间,各单位间打破关系较少。出土的青铜器、玉器、陶器等随葬器物均不同程度地存在碎器现象。小王家嘴墓地作为盘龙城遗址核心区之外的遗址点,为重新认识当时人群的活动范围提供了重要的研究资料。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王家嘴M4发掘简报江汉考古盘龙城遗址王家嘴M4是一座小型商代贵族墓,出土青铜器、石器和骨器20余件(套)。青铜器随葬组合为觚、爵、斝,其中爵为圜底,为盘龙城首次出土,年代特征显示其为盘龙城遗址最晚阶段器物。M4青铜容器、兵器、工具下葬时多遭打击,造成孔洞、变形或破碎,显示出碎器的葬俗。
2018黑龙江大兴安岭呼中北山洞遗址2014年发掘简报北方文物黑龙江大兴安岭原始森林茂密,古人类遗址发现较少,文化序列不明晰。2013年秋,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开展岩画专题考古调查时发现了北山洞洞口彩绘岩画,2014年对山洞首次进行清理发掘。北山洞遗址的考古发现与发掘,对构建本地区自旧石器时代至鲜卑时期考古学文化序列有重要意义。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M13发掘简报江汉考古盘龙城遗址杨家湾M13发现于上世纪七十年代,2001和2006年武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两次对墓葬进行了清理。墓葬面积近12平方米,墓坑虽遭破坏,文物有流失,但仍保存有二层台、椁板痕迹、角坑、腰坑、殉人、殉狗等,出土器物达30余件(套),其中有铜鼎、尊、觚、爵、斝和玉戈、钺、柄形器等重要礼器。该墓为盘龙城遗址商代墓葬中规模仅次于李家嘴M2的大型贵族墓,属盘龙城六期,为研究盘龙城遗址晚期墓葬葬俗和聚落布局提供了新材料。
2018山西大同湖东北魏墓群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04年秋至2005年初,为配合大秦铁路的基建项目,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与大同市考古研究所联合发掘一处北魏墓群。发掘墓葬15座,形制上包括土洞墓、砖室墓和竖穴土坑墓,出土器物有铜器、铁器、玉器、陶器、漆器等。墓群无论是形制还是随葬器物,都具有北魏时期的特征。大同湖东地区是一处规模比较大的北魏平城时期墓葬的集中分布地,早在上世纪80年代,文物考古单位就曾在此进行过比较系统的工作,出土过一些十分重要的文物。此次发掘的墓群距离以往发掘过的北魏墓群都比较近,文化面貌相同,同属一期。本次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北魏平城时期的文化面貌,扩大了北魏墓葬的选址范围,与历年发掘的北魏墓葬共同构筑了平城时代墓葬文化的丰富内...
2018西安韦曲韩家湾村唐大德和尚墓发掘简报文博2009年10月, 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在西安市长安区韦曲街办韩家湾村以西,发掘了唐大和四年(830)僧人大德和尚墓(编号为2009HDM57)。该墓纪年明确,形制保存基本完整,出土了石经幢、陶俑、瓷器和玉器等,为西安地区中晚唐时期墓葬的研究提供了新资料。
2018318国道荆州段六朝、宋、明墓葬发掘简报文博为配合318国道荆州段改扩建工程建设,荆州博物馆在施工范围内的三处文物点发掘六朝、宋、明时期古墓葬29座,对了解当时的埋葬制度、随葬品组合特点及与周边同期墓葬的对比研究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2018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2014年度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本文介绍2014年陕西榆林寨峁梁遗址考古工作的主要收获。寨峁梁遗址是陕北地区龙山时代一处小型石城聚落,出土遗物丰富,考古学年代明确,测年结果显示其主体年代约为公元前2300年;揭露面积较大,是目前晋陕高原上揭露最为完整的龙山时代石城聚落,是龙山时代聚落考古分析和社会结构探讨的重要考古学材料;遗迹保存较好,是复原河套地区龙山时代先民日常生产生活的有力物证。
2018内蒙古清水河县阳畔东周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阳畔墓地是内蒙古中南部长城沿线地带发现的又一处东周时期游牧文化墓地,该墓地流行洞室墓、殉牲,并出土有青铜带扣、短剑、刀、管状饰、环等。与和林格尔县新店子墓地有相近之处,洞室墓与长城沿线西段的甘宁地区东周时期的墓葬存在文化、技术和人种上的交流关系。
2018内蒙古清水河县西咀墓地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西咀墓地仅发现3座墓葬,皆为洞室墓,墓葬因破坏严重,殉牲情况不明。从墓葬形制和随葬品特征来看,与以往发掘的新店子墓地、阳畔墓地文化面貌接近。是一处与西北杨郎文化存在交流的东周游牧文化墓地。
2018江苏泰州宋代涵洞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江苏泰州城历史悠久,有"汉唐古郡,淮海名区"之称,但是唐宋时期的城市布局不明。2006年8月,泰州市博物馆对泰州城宋代涵洞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不同时期灰坑、墓葬,出土了一批汉、五代、宋、明时期的陶瓷器、擂球。此次发掘不仅解决了不同时期涵洞和城墙的建筑年代问题,而且为研究宋代泰州的城市规模和布局、研究古代城墙配套设施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8河南焦作市白庄唐裴询荛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8年,配合基建工程,焦作市文物考古所在马村区发掘了一座唐墓。该墓墓葬形制和修筑方法在焦作地区比较少见,出土的彩绘镇墓兽、彩绘武士俑、彩绘塔式罐等制作精美。据出土墓志记载,墓主裴询荛为八品官员,开元二十一年葬于此地。纪年墓志的出土,为焦作地区唐墓断代提供了标准。
2018湖北京山苏家垄墓群M85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5~2017年,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京山苏家垄墓群进行考古发掘,清理墓葬一百余座,M85为其中一座小型土坑竖穴墓,出土陶器、青铜器及玉器等13件(套)。墓葬年代大致为春秋中期,丰富了苏家垄墓群的文化内涵,为研究曾国及曾楚关系提供了新材料。
2018湖北郧县大寺遗址西周遗存发掘简报江汉考古大寺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县城关镇后殿村。2006年10月~2007年2月与2009年10月~2011年3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先后对该遗址进行了两次抢救性发掘,除获得了丰富的仰韶、屈家岭、龙山、战国、秦、宋、明清时期遗存之外,还获得了一批西周时期遗存,为研究早期楚文化的起源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8四川西昌市羊耳坡遗址槽子田墓地2016~2017年度发掘简报四川文物为配合基建,2016年8月至2017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单位对位于四川西昌市裕隆回族乡长村和星宿村的羊耳坡遗址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了槽子田墓地,该墓地共发掘墓葬80座,墓葬形制分为凸字形竖穴土坑墓、长方形竖穴土坑两类,出土各类随葬品500余件,为研究安宁河流域的考古学文化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小嘴M3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7年1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盘龙城遗址小嘴清理了一座墓葬,编号M3,出土铜、陶、玉、角等质地随葬品共计35件。从器物形制和纹饰风格、相关遗迹单位文化特征等判断,M3属于盘龙城四期墓葬。墓中人骨经过焚烧,随葬品中兵器所占比例较大,这些均为盘龙城商代墓葬中较特殊现象。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北坡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在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岗地北坡进行了发掘,发现较厚的商代文化堆积,并发现一处建筑基址。遗存年代主要为盘龙城第五期至第七期,说明盘龙城较晚阶段杨家湾北坡有较为频繁的人类活动。此外,本次发掘发现部分单位印纹硬陶比例明显偏高,且烧流鼓泡硬陶片所占比例也偏高,说明该区域可能靠近印纹硬陶生产作坊区。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坡顶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4和2017年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先后两次对盘龙城遗址杨家湾坡顶Q1813区域进行了发掘,发现了较厚的文化堆积和17个灰坑,获取了大量的陶器等遗物。这些遗存的年代从盘龙城第二、三期之交延续至盘龙城第六期,反映出盘龙城不同阶段聚落活动的情况,以及人类活动对该地点地形带来的影响。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大邓湾明代砖室墓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16年9月,武汉大学历史学院等单位对盘龙城遗址大邓湾的6座古代砖室墓进行了发掘,墓葬出土了瓷碗、瓷罐、灰陶地券等随葬品。根据随葬品的形制与纹饰特征,可以判断墓葬年代为明代中晚期。这批砖室墓材料对研究盘龙城遗址商代以后的聚落环境与变迁提供了可靠资料。
2018西安市东郊东小寨村两座北魏墓葬发掘简报文博2018年1月至今,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与西北大学文化遗产学院在西安市幸福林带建设工程项目中发现并清理了两座北魏墓葬,出土物包括刻铭砖、陶罐、细颈陶壶、泥质冥币、铜钗以及贝壳等,为研究北魏时期的丧葬习俗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又由于这两座北魏墓葬与其两侧的十六国时期墓葬非常有序地排列在一起,显然是精心规划的结果,反映了它们是一处自十六国时期延续至北魏时期的家族墓地,这又为西安地区十六国至北魏时期的家族墓地的分布规律提供了重要的参考资料。
2018重庆市璧山区蛮洞坡崖墓群M1发掘简报四川文物蛮洞坡崖墓群发现于1987年,在对M1的抢救性发掘中清理出画像石棺一具,这是重庆地区首具经考古出土的画像石棺。但发掘资料一直未正式刊布。2010年1月,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开展了整理工作,对M1重新进行了测绘。根据墓葬形制、随葬品判断,M1的时代应在东汉晚期。M1出土石棺画像题材主要为伏羲女娲、双阙、各类人物等,棺身侧面画像皆表现在各个分格内,并表现出强烈的对称风格,在川渝已出土画像石棺中非常罕见,为相关研究增添了新资料。
2018广西钟山县张屋村汉、晋墓发掘简报四川文物2016年3月,广西文物保护与考古研究所、钟山县文物管理所对广西钟山县张屋村村民建房时发现的2座古墓进行抢救性考古发掘。2座墓分别为土坑墓和石室墓,时代分属东汉晚期和西晋时期。此次发掘对于研究钟山县汉、晋时期随葬器物的演变及埋葬习俗具有一定的意义。
2018甘肃礼县大堡子山秦墓及附葬车马坑发掘简报文物2015~2016年,秦文化与西戎文化联合考古队对大堡子山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发掘墓葬4座(M30~M33)和车马坑1座(K32)。墓葬与车马坑形制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除M33为南北向外,其余均为东西向。M31、M32随葬器物较为丰富,有铜器、陶器、玉石器等,其中M32随葬有鼎、簋、壶等铜礼器。车马坑内放置两车四马,出土器物主要为铜车马器和兵器。根据墓葬形制、葬式、出土器物及车马坑与墓葬位置关系判断,M31、M32、K32为两周之际秦公嬴姓宗族墓葬及附葬车马坑。
2018陕西高陵上徐吾村明代墓葬发掘简报文博2014年11月至2015年10月,为配合长庆集团泾欣园三期项目的施工建设,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对该项目征地范围内勘探发现的上徐吾村古代墓葬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集中清理了一批明代家族墓葬,出土金银器、瓷器、铅质明器及带有明确纪年的墓志等数十件随葬器物,为研究高陵地区明代中晚期的墓葬形制、丧葬文化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18西安长安隋张■夫妇合葬墓发掘简报文物2006年2~5月,西安市文物保护考古研究院在陕西师范大学长安校区进行了考古发掘,发掘了一座隋代纪年墓。此墓为长斜坡墓道带三个天井的单室土洞墓,由墓道、过洞、天井、甬道和墓室组成。随葬器物150余件,有陶俑、陶畜禽、陶模型器、陶器、釉陶器、瓷器、铜器和铁器等。据墓志可知,墓主张夫妇合葬于隋大业三年(607年)。
2018河北井陉北防口宋代壁画墓发掘简报文物北防口村位于河北省井陉县孙庄乡,南距井陉县城15.5公里,村东为冶河,村南为冶河支流陉里河,井陉窑北防口窑区位于该村北部。2016年10月,北防口村民在陉里河北岸进行基本建设时发现一座砖室墓(图一),墓顶已被施工破坏,其后河北省文物研究所、石家庄市文物保护研究所、井陉县文物保护管理所组成考古队对该墓(编号16JBFM1)进行了抢救
2018重庆市巫山县玉米洞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考古玉米洞遗址于2013年被正式发掘,发现两处用火遗迹,出土数千件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等。划分出的15个文化层叠压关系清楚,均出土石制品和哺乳动物化石。出土的石制品原料多为就地取材,以工具为主,多为修理毛坯刃缘加工而成。第2~4层的测年数据为距今8000年至40万年,该遗址堆积连续,是长期反复利用的营地居址。
2018山西绛县周家庄遗址2013年发掘简报考古周家庄遗址2013年发掘了一批龙山时期遗存,发现房址、灰坑、墓葬等遗迹。部分灰坑或用作窖穴、祭祀坑。墓葬排列有序,应为经规划的墓地。出土遗物包括大量陶、石、骨器,其中陶器属周家庄龙山时期遗存晚期阶段。这批材料为深入认识周家庄遗址龙山时期聚落的布局、丰富文化分期提供了新材料。
2018河南安阳市任家庄南地商代晚期铸铜遗址2016—2017年发掘简报中原文物2016年6月至2017年9月,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配合安阳市殷都区文峰大道南侧"新都汇"商住小区建设项目,新发现一个商代晚期大型铸铜遗址。此次发掘面积约5000平方米,共清理商代灰坑、窖穴120余处,商代房基2座,商代墓葬63座,遗址内出土商代陶范3000余块,墓葬内出土青铜器、玉石器、陶器等各类器物100余件套。任家庄南地商代晚期铸铜遗址是近年来殷墟考古重要发现之一,该铸铜遗址的发现与发掘为殷墟南区布局研究和中国古代冶铸技术发展史研究等课题提供了十分重要的资料。
2018河南淅川县沟湾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发掘简报考古沟湾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包括房基、灰坑、灰沟、墓葬、瓮棺等遗迹,出土遗物以陶器为主,另有较多石制品和少量骨角器。屈家岭文化遗存可分为三期,其中早期遗存与中、晚期遗存有一定差异,但又同属青龙泉二期类型的范畴。该遗址屈家岭文化遗存的发现与研究,对于探讨该文化的北渐等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2018河南安阳市殷墟刘家庄北地铅锭贮藏坑发掘简报考古2015年8月,在安阳殷墟刘家庄西北发现一处商代铅锭贮藏坑,出土铅锭293块,总重量达到3404千克。完整的铅锭略呈龟背行,前端宽,后端略窄,背部隆起,底部较平,长约10~70厘米。这批铅锭的出土,对于研究商代铸铜规模、铸铜工艺,以及商代铸铜工业的生产组织与管理等具有重要意义。
2018四川眉山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ⅡT0767发掘简报文物2017年1~4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等对彭山江口明末战场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面积1万余平方米,出水各类文物3万余件。其中ⅡT0767出水金、银、铜、铁器86件,包括金册、银锭、铜钱和各类首饰等。从器物年代题记、金银器造型和工艺来看,遗址形成的最初年代大致在明末清初。金册、库银这类属于藩王府和官府的器物出现在江口岷江河道内,当与顺治三年(1646年)张献忠江口沉银有关。本次发掘出水的大量器物对于研究明代晚期的政治、经济、军事乃至明末清初的历史走向具有重要意义。
2018四川阿坝小金日隆汉代石棺葬墓地发掘简报文物墓地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小金县日隆镇。2005年6~7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文物管理所、小金县文物管理所联合对该墓地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共清理石棺葬41座。墓葬排列密集有序,墓圹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葬具为石棺,平面多呈梯形或长方形。随葬器物主要放置在头端或龛内,包括陶、铜、铁、玉、石、骨器等。从墓葬形制和出土器物综合判断,墓葬年代为西汉中晚期至东汉中晚期。日隆石棺葬处于羌人西进的关键节点上,墓地的发掘为研究西南地区石棺葬的文化内涵提供了新材料。
2018浙江德清东坡岭战国墓发掘简报东南文化浙江德清东坡岭共清理战国早中期竖穴土坑墓9座,出土随葬品以原始瓷、印纹陶和泥质陶为主,其中原始瓷渔篓尊、鉴、瓿、钵、双系罐等出土时较完整,原始瓷生产工具镰、斧、锛、铲、锸等弥足珍贵。从墓葬形制和墓葬的地理位置推测,这批墓葬所在区域可能是原始瓷窑址中心区的一处非贵族墓葬区。此次战国土坑墓的发掘,为研究战国时期土坑墓与原始瓷窑址之间的关系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2018江苏金坛高庄土墩墓D1发掘简报东南文化2016年12月—2017年5月,镇江博物馆为配合265省道拓宽改线工程,对金坛高庄土墩墓群中的D1进行了发掘。该土墩墓保存较为完整,墩内发现周代墓葬9座、器物群5处以及较多遗物。遗物主要有硬陶坛、硬陶罐、硬陶瓿、原始瓷豆、原始瓷碗等,时代为春秋早期到春秋中期。此次发掘为江南土墩墓的发掘和研究提供了新的资料。
2018山东日照黄泥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人类学学报黄泥梁旧石器时代遗址埋藏于山东省日照市丝山东麓的黄土台地中,2006年发现,2011、2012年进行复查和试掘,2013年正式发掘,发掘面积约50 m2。遗址文化层厚约1.2m,位于地表下3-4m处,经光释光测定,文化层的年代为54-59 kaBP。本次发掘出土有编号的石制品1876件,包括石核、石片、石锤、工具、断块等,此外还有大量的碎屑类石制品。石料主要为脉石英和安山岩两种,大多就地取材。石制品类型以石片、断块为主,石核有一定比例,石锤上的打击痕迹明显,工具数量较少,以简单加工的刮削器为主。石制品的剥片、加工技术均为硬锤直接打击法。初步分析表明黄泥梁遗址为一处原地埋藏的石器制作场所。
2018河南偃师永宁路东汉墓M4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3年5-7月,在河南省偃师市首阳新区永宁路基建过程中,发掘一批东汉至西晋时期墓葬,其中东汉墓M4规模最大,该墓位于永宁路与汉魏路(华润路)交叉口往东约200米。M4地表原有封土,勘探地表下原始封土呈圆形,直径约31-32.5米。墓葬形制为斜坡墓道多室砖石墓,由墓道(附2耳室)、甬道、前室(附1耳室)、西后室、东后室(附1耳室)组成。墓室前室平面呈横长方形,西侧砌有棺床,两个后室均呈纵长方形。墓葬盗扰严重,出土器物12件(组),有陶质瓦当、铜质弩机、车马器等。M4位于东汉帝陵邙山陵区东部的陪葬墓区内,属于帝陵陪葬墓。通过M4布局分析,前室棺室与双后室均至少可葬1人,总计至少葬有3人。M4墓...
2018黑龙江宾县王朝珠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王朝珠遗址是一处辽金时期女真文化居住址,位于黑龙江宾县城西的居仁镇,2016年6—8月进行了考古发掘,发现灰坑12座,灰沟3条,出土大量砖、瓦建筑构件,较多的罐、盆类日用陶器,此外还有少量的铜币、铁器等遗物。从数量很多的建筑遗物看,此地应该有大型建筑。
2018黑龙江哈尔滨市李家马架子遗址发掘简报北方文物李家马架子遗址位于哈尔滨市阿城区东北、松花江支流蜚克图河下游左岸的岗地上。2016年6—8月,为配合哈尔滨至佳木斯铁路客运专线工程建设,对该遗址进行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工作,共清理房址5座、灰坑33个、灰沟5条,出土陶器、石器、铁器、骨器及动物骨骼等文物标本200余件。从揭露的遗迹及出土遗物可知,该遗址至少包含三个不同时期的考古学文化遗存;第一期文化遗存与宾县庆华遗址及索离沟遗址早期遗存的文化面貌比较接近,属扶余文化系统的旁支,年代相当于两汉时期;第二期文化遗存与宾县索离沟遗址晚期遗存、老山头遗址部分遗存的文化面貌最为接近,属靺鞨文化系统的粟末集团某部遗迹,年代大致处于南北朝晚期至隋代,下限可能进...
2018浙江象山县“小白礁Ⅰ号”清代沉船2014年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小白礁Ⅰ号"沉船进行了船体发掘与现场保护。船体残存龙骨、肋骨、船壳板、隔舱板、铺舱板等构件。出水遗物有青花瓷、五彩瓷、陶器、金属制品等。"小白礁Ⅰ号"沉于清代道光年间,是从事海运贸易,具有远岸航行能力的木质帆船,是研究清代贸易史、造船史、航路航线等的重要实物资料。
2018武汉市盘龙城遗址杨家湾2014年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杨家湾南坡大型建筑基址F4以南进行了解剖式发掘,发现了商代地层堆积以及灰坑、小型房址和柱础石等遗迹。遗存早期相当于二里冈上层第一期,晚期下限在殷墟第一期之前,部分碳十四测年数据进入殷墟时期。该区域出土遗存丰富,反映遗址等级较高,与北部大型建筑F4及附近高等级墓葬的规格匹配。
2018河北阳原县板井子旧石器时代遗址2015年发掘简报考古板井子遗址埋藏于泥河湾古湖大面积消亡后形成的局地静水沉积环境,年代为距今约8~9万年。该遗址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动物化石等。不同文化层石制品的技术和类型相近,少量盘状石核、特殊类型石核反映出剥片技术的计划性和组织性。该遗址对解读泥河湾盆地晚更新世早期古人类行为的演变与适应具有重要意义。
2018宝鸡郭家崖秦国墓地(北区)发掘简报文博宝鸡郭家崖遗址北区共发现战国时期秦墓葬37座,与以往发掘的秦墓葬相比较,极少见到与其匹配的秦人生前居址,而此次发现的"聚落型"墓地在宝鸡一带秦墓发掘史上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此次发现的秦墓葬均为屈肢葬式,多为东西向;墓葬形制可分为竖穴土坑墓、偏洞室墓、直线洞室墓三类;葬具有木质棺椁、生土二层台与棚木搭建的棺室,以及瓮棺葬三类。出土器物包括陶鼎、陶釜、陶罐、陶鬲、陶壶、陶甑、铜带钩、铜镜,还有少数礼器如玉器残块、兵器如铜箭镞及生产工具如铁铲等。值得关注的是其中一座秦墓瓮棺葬较为特别,虽然瓮棺器形显现秦文化特征,但同出的一件铲形袋足鬲却是戎式风格,这为最终确定研究该墓地属性提供了重要资料。
2018湖北枣阳九连墩2号车马坑发掘简报江汉考古湖北枣阳九连墩M1、M2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是东周时期楚国规模最大、保存最好的车马坑之一。车马坑与主墓呈东西分布,主墓墓主头东足西,车乘是衡西舆东。2号车马坑陪葬8乘车,16匹马。车乘为南北横向并列式一排摆放,马匹侧卧于辀的两侧,一侧的马一律顺向。从结构上看,车乘可分为格軨舆、格軨棚架舆、格栏舆三种,其中8号车为无輈车,车型为格軨棚架舆。车乘的摆放方式应与当时车马出行的阵列有关。这些车马的发现,对我们研究古代车乘的结构、制造工艺、阵列的摆放方式有着重要的意义。
2018湖北枣阳九连墩M2发掘简报江汉考古2002年9~12月,湖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等单位对湖北枣阳九连墩之"一号墩"进行了发掘,清理墓葬两座(M1、M2)及其祔葬车马坑(CHMK1、CHMK2)。各遗存单位保存基本完好,尤其是M2未被盗扰,出土了数量多、种类全、保存完好的大量随葬器物。资料表明,该墓为战国中期大型楚墓,墓主人是M1墓主的夫人,身份为楚国上大夫级别的高级贵族。该墓的发掘与整理为楚墓葬制研究提供了十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山西太原青阳河北汉太惠妃墓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2009年底~2010年初,太原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在山西省太原市晋源区青阳河村抢救性考古发掘了一座墓葬,墓葬墓室绘有壁画,并出土墓志一合,经确认为北汉太惠妃王氏之墓。该墓葬纪年明确,是目前唯一一座经过科学发掘并公布资料的北汉墓葬,为近代墓葬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实物资料。
2018青海都兰县哇沿水库古代墓葬2014年发掘简报考古与文物哇沿水库坝址位于青海省都兰县热水乡扎麻日村东南约2公里处,为配合哇沿水库的建设,2014年4~9月,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合作,发掘了库区内的25座墓葬、5座殉马坑。这批墓葬虽盗扰严重,但出土文物依然丰富。墓葬形制、葬俗、殉牲方式及随葬品特点均体现出吐蕃文化因素的特征,为研究这一时期都兰地区的历史、吐蕃王国疆域变迁及唐、蕃文化的交流提供了重要实物资料。
2018山西汾西郝家沟金代墓葬发掘简报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年3-7月,为配合山西其亚铝业有限公司工程建设,山西省考古研究所、临汾市文物工作站、汾西县文物旅游局等单位,在山西临汾汾西县郝家沟村北发掘了3座金代砖雕壁画墓。其中,M153是一座仿木构圆形穹窿顶单室砖墓,虽彩绘层保存较差,但墓室结构完整且特殊,雕刻内容丰富,出土瓷器特色鲜明,在晋南地区同时期墓葬中较为罕见。M2与M19是两座毗邻的家族墓,M19墓室大部被毁; M2是仿木构八边形叠涩顶单室砖墓,墓室虽经扰乱,但仿木构砖雕和建筑彩绘保存相对完好,妇人启门图较为生动。从墓葬形制、砖雕样式、壁画内容及出土瓷器分析,这批墓葬年代为金代,为进一步探讨山西地区金墓区域面貌和葬制传统提供了新资料。
20182017年河南登封西施东区旧石器晚期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登封西施遗址位于河南省登封市大冶镇西施村东北,南侧紧邻洧河。2017年10月至12月,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联合对西施遗址东区进行了发掘工作。发掘面积约40平方米,发掘深度4米左右,共计发现各类石制品244件,蚌壳1件,不见其他类遗存。整体来看,西施遗址东区呈现出石片石器工业与石叶工业并存现象,从遗物出土层位上看,存在较为明显的石器工业上的分层差异。
20182013年河南登封东施旧石器晚期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东施遗址位于郑州登封境内嵩山东南麓的大冶盆地内,发掘面积约25平方米,出土石制品近2600件,可分为上下两个文化层。上文化层石制品2568件,以燧石原料为主,含典型石叶技术与早期发展阶段的细石叶技术,石制品类型多样,但以石器生产阶段的副产品占主导,推测其性质为一处石器加工场所。下文化层出土石制品20件,原料皆为石英。类型包括石片、断块、碎屑等,石器面貌为华北石片石器工业。东施遗址上下文化层面貌的差别,体现了MIS3阶段末期郑州地区石器技术转型的现象,具有十分典型的意义。
2018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南区2010年发掘简报中原文物李家沟遗址南区2010年度的发掘发现了从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到新石器时代早、中期的堆积,出土了打制石器、磨制石器、陶片、动物遗存以及人工搬运石块等丰富文化遗存。下文化层中的第6层尤为重要,年代约距今10500~10300年,记录了人类在遗址上制作石器、屠宰和加工动物资源以及处理木材的活动,展现出中原地区旧-新石器时代过渡阶段细石器技术的发展、制作陶器和磨制石器等新的、更加复杂技术的出现,以及人群流动性的降低,为探讨中原地区史前技术、生活方式的变化以及人群关系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和新的考古学视角。
2018河南新密李家沟遗址北区2010年发掘简报中原文物李家沟遗址北区2010年发掘第4-6层,出土了细石器、早期陶器、石磨盘和人工搬运石块等重要遗存,碳十四年代校正后约为距今10200~8500年,具备新石器时代早期文化的性质。李家沟遗址的新发现显示出东亚腹地距今1万年前后技术复杂化的加剧和人类对于居址依赖程度的增加,该时期华北地区社会发展很可能进入了一个新的复杂阶段。
2018北京市密云区金代石棺墓发掘简报北方文物北京市密云县区大唐庄发现一座石棺墓,保存较为完整。墓室为竖穴土坑,分为上、下两层,上层较下层大,上、下两层墓坑内均填筑夯土。葬具为石棺,棺盖雕刻钱纹,棺外象征性地砌筑简陋砖室。棺内有木匣。火葬,木匣内盛骨灰。出土白瓷碗、瓶、刻划花盘、黑瓷托盏、碟、透雕禽鸟穿花盖滑石盒等随葬品。该墓结构形制和随葬品均具有典型的金代特征,应为一座金代石棺墓葬。
2018河南淇县大李庄商代晚期墓葬发掘简报考古淇县大李庄村东发掘的19座商代晚期墓葬均为长方形竖穴土坑墓,规模较小。多为单棺,墓底有腰坑,内有殉狗。出土陶器以罐、簋、觚、爵为主,另有铜戈、矛、铃等。M15为积石墓,出土包括鼎、簋、觚、爵在内的一组完整青铜礼器。此次发掘的均为中下阶层的商人墓,葬俗及遗物与殷墟一致,时代属殷墟文化第三、四期。
20182015年郑州老奶奶庙遗址第2地点发掘简报中原文物老奶奶庙遗址第2地点位于老奶奶庙遗址西南约150米处,2014年村民取土过程中发现一犀牛头骨化石,并伴出少量石英质石制品。北京大学考古文博学院与郑州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于2015年对该地点进行了发掘,发现了数量较多的动物骨骼和少量的石制品,动物骨骼中可鉴定标本以犀牛、马等大型动物为主,石制品以石英为原料,特征上与老奶奶庙遗址第1、第3地点十分类似,应为同一石器工业体系产品,体现了典型的北方石片石器工业的特征。该地点的发掘进一步丰富了对MIS3阶段嵩山东南麓人类活动和空间利用方式的认识。
2018河南新郑赵庄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中原文物赵庄遗址发现于河南省新郑市沂水河东岸,2009年冬季进行了正式发掘,出土了大量石制品和动物化石。脉石英石制品显示传统的中国北方小型石片石器工业。最重要的发现是古菱齿象头位于石英砂岩石堆之上、四周分布有大量脉石英石制品的遗迹现象,可能代表了MIS3阶段人类象征性行为的萌芽。
2018邵武李家山两晋南朝墓发掘简报福建文博邵武市水北镇故县村为三国至隋唐时期邵武县址所在,2017年至2018年,福建博物院联合邵武市文管办对故县村北面的李家山墓地进行主动性课题考古发掘,揭露一批西晋至南朝时期砖室墓。其中西晋至东晋早期墓葬两座,均为带砖柱的长方形砖室墓,为福建地区首次发现的六朝早期砖柱墓,对于研究六朝时期江西和福建的移民情况及两地之间的文化、技术交流有重要意义;南朝刘宋初年"元嘉九年"墓出土的随葬祭品五件,对于研究福建六朝隋唐青瓷的发展演变提供重要依据。
2018杭锦旗查干陶勒盖墓群发掘简报文物春秋查干陶勒盖墓群由杭锦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调查人员在全国第三次文物普查时首次发现并登记。2015年6月,鄂尔多斯市文物考古研究院与杭锦旗文物保护管理所联合对查干陶勒盖墓群开展了抢救性考古发掘,共清理10座墓葬,出土若干随葬品。根据出土遗物推测,该墓群属西汉晚期至东汉初期。此次发掘为研究鄂尔多斯地区两汉时期墓葬及相关问题提供了新的材料。
2018山西忻州忻府佛教造像窖藏坑发掘简报文物窖藏坑位于忻州古城址西北部,东北距明代忻州古城北城门楼约150米,北距北城墙基址约20米。2013年9~10月,山西省考古研究所联合忻州市文物管理处对窖藏坑进行了抢救性发掘。窖藏坑出土了34尊佛教造像,包括立式佛像、坐式佛像、立式菩萨像、骑象普贤菩萨、背屏式佛造像、跪式供养人像等。造像时代上起北魏,下至唐代,以北齐为最多,均为寺院供养佛像。造像窖藏坑形制规整,专为埋藏佛像开挖,应是当时的寺院受到强制措施不得已对佛像采取毁坏并埋藏的行为。据出土情况推测,佛教造像埋藏时间应为唐武宗会昌四年(844年)至会昌五年(845年)。
2018河南巩义东区唐墓(M253)发掘简报文物2015年11月,巩义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对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东区紫荆街道办事处高尚村基本建设用地范围内钻探发现的6座墓葬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图一)。发掘区东临白云山路,西临规划中的崇信巷,南临政通路,北临规划中的崇仁巷。其中,M253为一座唐墓,虽被盗扰,但保存相对较好,出土器物丰富。现将此墓
2018安徽肥东小黄村西汉墓发掘简报文物小黄村墓群位于安徽省肥东县包公镇文集乡小黄村,东北距小黄村约80米,西北距合宁高速约400米,南距合宁铁路约100米(图一)。为配合基本建设,2014年7~10月,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对墓群进行了钻探和发掘,共清理汉代至清代墓葬20余座。其中M10、M11方向一致,形制相近,年代均为西汉时期,出土器物较为丰富。现将两墓发掘情况简报如下。
2018河北临漳县邺城遗址核桃园5号建筑基址发掘简报考古2014年,勘探和发掘了核桃园5号基址及两翼连廊等建筑遗存,并在解剖中发现了早于5号基址的建筑遗存,出土大量带有戳记的板瓦、筒瓦以及瓦当、琉璃瓦等建筑构件,可确认5号基址为佛殿所属院落正南门。上述发现为探讨北朝时期佛寺平面布局、建造技术以及砖瓦类手工业生产与管理制度等提供了重要基础资料。
2018云南曲靖市八塔台墓地2号堆第七次发掘简报考古2015~2016年,对八塔台墓地2号堆进行发掘,发现343座墓葬以及墓祭活动面、护坡等遗迹,出土铜器、陶器等遗物。墓葬有封土墓及非封土墓两种形制。年代分为早、中、晚三期,早期约为战国早期,中期为战国晚期至西汉早期,晚期为西汉晚期至东汉早期。该墓地的发掘对研究滇东黔西地区青铜时代文化具有重要学术意义。
2018山东平阴县周河遗址东周遗存发掘简报考古周河遗址位于山东省平阴县洪范池镇周河村北浪溪河支流的高台地上,南距洪范池镇约1公里(图一)。1981、1987年,济南市文化局、平阴县博物馆曾对浪溪河区域进行过两次大规模调查,发现了包括周河在内的42处古代遗址[1]。1999年4~6月,为开展田野考古实习,山东大学考古学与博物馆学系、济南市文化局文物处对周河遗址进行了发掘。发掘时以遗址中部的电线杆为总基点,将发掘区分为四区,共布5米×5米探方
2018西安市东郊高楼村唐墓(ⅡM9)发掘简报华夏考古西安市东郊高楼村ⅡM9是一座长斜坡墓道三天井的单室土洞墓,出土遗物包括开元通宝以及陶瓷器、陶俑、贴金箔铜杏叶等。从墓葬形式及随葬器物的特征初步判断其年代在盛唐时期,是研究当时丧葬习俗的重要资料,对于唐长安城东城墙遗址以东区域墓葬的分布状况及分布规律的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
2018湖北省郧县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发掘简报华夏考古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湖北省十堰市郧阳区(原郧县)青曲镇弥陀寺村一组,埋藏于汉江支流——曲远河右岸的二级阶地,是汉江上游地区一处重要的旧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共发现石制品918件,表现出以下特点:远古居民从古河床中选取打制石器的素材,其中脉石英和硅质岩砾石是主要原料;加工方法除硬锤锤击法外,还使用锐棱砸击法;石器的主要素材是砾石(石核),类型包括砍砸器、手镐和手斧等。该遗址出土的石制品组合包括砾石(208件)、碎块(片)(550件)、石核(42件)、石片(17件)、石锤(6件)和石器(95件)。经过光释光测年方法测年,滴水岩旧石器时代遗址的年代在距今8万至1万年之间,属于旧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