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113卷-列传26-郑世云-003
十一年世云督诸将围京城自退屯兜率院。 贼平遣大将军金汉贵中郞将金景奉露布诣行在曰: "尝轸济世之心旁求俊彦。 敬承分 之命恐累圣明。 窃闻兴衰有数理乱无穷安民之要御寇为难。 *大王{太王}去 未能防狄人之逼明皇幸蜀不得制 狗之侵。 扫赤眉而刘汉重兴破黄巾而曹魏继统。 悉惟时运匪独人为。 当去岁之仲冬値滔天之勍敌论其肆毒虽豺虎之莫如观其行兵亦孙吴之难抗。 日将自恣世无谁何。 乘胜长驱旣横行于天下远引直入遂大振于海东怒锋不可当望风皆自溃。 百万精甲奄屯住于都城亿兆斯民荡流离于道路。 嗟哉黎烝甚于涂炭 乘舆之远狩实将相之深忧。 肆举云合之兵遂攻蚁聚之虏士卒得建 之势赴敌何难。 顽 为破竹之魂迎刃辄解。 制天下所不能制诛一世所不能诛鱼可息于鼎中免难脱于网外。 田单一奇何足法葛亮八阵可为师。 凌雪入城李 取蔡州之地背水为阵韩信拔赵壁之旗事虽不同义则允合。 昔搜兵于己亥曾扫贼于朝鲜再克寇侵之强皆非臣等之绩兹盖伏遇殿下。 勇智天锡圣敬日 远播休风。 遵礼乐于三代诞敷文德舞干羽于两阶。 枭 之所以驯犬羊之所以伏无不关于圣化亦皆 于至仁理之自然。 否则复泰斯乃重兴之际实是更始之初。 臣等敢不竞奋鹰扬之勇致淸明于会朝载伸鳌 之诚伫瞻望于行在。" 王喜赐汉贵黄金二十五两帛二匹景帛二匹卽遣内詹事李大豆里赐世云衣酒。 *大后公主亦赐衣酒。 寻为安佑等所害洪彦博闻其死曰: "摠兵之出师也言貌甚 其及宜矣。" 赠佥议政丞葬以礼。 又追录扈从及收复之功俱为一等。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安遇庆-000
安遇庆。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安遇庆-001
○安遇庆世系履历未详。 恭愍八年从安佑等击走红贼后与佑等收复京都录功俱一等。 又讨兴王贼录功亦一等。 元以平红贼功遣使授奉训大夫广文监丞。 元立德兴君为王纳之遇庆以赞成事为都指挥使屯义州移书婆娑府脱脱禾孙曰: "本国自太祖神圣大王创业垂统正嫡承袭四百余年。 元王始事朝廷世祖皇帝命不改土风元王嫡子忠烈王尙公主。 生忠宣王忠宣王亦尙公主生忠肃王。 义为君臣亲为甥舅。 今我国王忠肃王之嫡子入侍天庭十有余年颇着功绩尙公主为驸马承正统 下国事大之礼恪谨一心。 不幸红贼横行天下剥残天民所指火烈天威难制。 越己亥冬伪名毛平章黄院判等贼十余万 入东国至于西京。 我军大发一扫无余。 又于辛丑年沙刘潘平章关先生等贼三十余万深入王京。 吾王赫怒诸将奋勇尽歼其众社稷获安人民受赐。 两度破贼之事旣以具呈中书省矣。 东民以谓: '上国必当厚赏。' 引颈北望岂虑本国人崔濡等挟其仇怨贝锦诬词簧惑天听使我主上至于失职以忠宣弃妾 子搭思帖木儿为王三千里外远劳天民。 夫崔濡等事我先王阿谀逢迎陷于不义。 癸未年*闲南行不返崔濡恶辈实使之也。 本国人。 言及于此未尝不痛哭流涕。 今濡等又以笙簧之口掩我大功废吾王而使本土无辜之民不遑宁居此本国之罪人也。 吾王使宰相李公遂柳仁雨许纲洪淳等贺正矣谢恩矣贺圣节矣。 又贺千秋矣。 且启 矣。 濡等互相壅蔽夺其方物表笺使不得达拘留使价唯己之从。 且世祖皇帝命不改土风正嫡承袭其来远矣。 濡等冒弄朝廷立 庶为王改易土风而使世祖皇帝诏旨坠于空虚此天下之罪人也。 本国人 胸切齿曰: '乱臣贼子人得而诛之古有常宪。 如濡之辈罪不容诛虽 心腹必无朝廷之议。 大小奋 雷然一辞必举大兵往讨濡等恶辈食肉寝皮然后已。' 物议汹涌不可止 。 今以精兵百万往讨高丽逆党约已定矣。 师之所过荆棘生焉。 大军一举马首指北虽加禁 人心愤怒气炎如火所触必焚天下无辜忍受其祸。 本职所管各部人物卽宜收带家口早入山寨远避军锋。 又区别崔濡等高丽逆党毋使诸色军马滥及于祸。 有能捕濡等恶辈传首纳款不唯本国释怒上国亦知濡等欺天乱法正伏其辜将有厚赏。 本职 详卽便施行又当飞报行枢密院同知施行。"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安遇庆-002
初遇庆令兵马使金之瑞玉天桂分守要害宋芬硕守义州弓库门护军金得和将十余骑候鸭绿江边。 夜半报贼到楸岛遇庆遣人告急于都巡察使李龟寿都兵马使洪瑄巡抚使池龙寿。 时士卒冻 不能兴。 黎明贼渡江。 遇庆将官属七十余骑登城望之贼围弓库门遇庆引军趣之。 贼已踰城入杀守门卒芬硕尙未知也。 遇庆身先士卒与邦天奉咸石柱金得和玄奴价崔黑驴罗成等七战却之。 贼登山 我军寡且无援分步骑为七队鼓 齐进。 我军不能* {支}奔还入门。 黑驴下马执 立门外贼不得逼。 迟我军毕入上马徐驱而入。 龟寿瑄龙寿等不意贼奄至各将十余骑至。 我军屡与战不利瑄马蹶为贼所擒。 我军大败走保安州贼入据宣州。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安遇庆-003
王命赞成事崔莹为都巡慰使又命我
太祖自东北面率精骑一千赴之泥城。 都体察使李珣都兵马使禹 朴椿等引军来会我军复振。 贼候骑至定州遇庆将精骑三百掩击败之虏其将宋臣吉 以徇贼夺气。 于是遇庆龟寿龙寿都兵马使罗世为左翼珣 椿我
太祖为右翼莹为中军行至定州。
太祖见诸将退北言其劫懦不力战诸将忌之。 时贼已屯随州之獭川诸将谓
太祖曰: "明日之战君独当之。"
太祖知诸将忌之稍有忧色。 明日贼分为三队,
太祖居中手下老将二人为左右各当其一队奋击之。
太祖所乘马陷泥 甚危马奋跃而出众皆惊异。
太祖射贼将数人贼乃溃去二人拔剑乱击之。 贼已奔崩唯尘埃蔽空而已。 倭屠乔桐京城大震。 王命遇庆与龙寿珣领三十三兵马使分屯东西江升天府以补之。 未几赐推诚亮节宣力翊赞功臣号。 与吴仁泽等谋除辛旽事泄杖流南原没为奴籍其家。 旽诛复召为赞成事出为西京都万户与珣往击五老山城克之虏元枢密院副使哈刺不花还。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0
崔莹。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1
○崔莹平章事惟淸五世孙也。 父元直仕至司宪* {纠}正。 莹风姿魁伟 力过人。 初隶杨广道都巡问使麾下屡擒倭贼以武勇闻补*于达赤。 恭愍元年赵日新作乱莹与安佑崔源等 力尽诛。 授护军三年拜大护军。 与柳濯从元丞相脱脱等征高邮前后二十七战。 城将陷脱脱被 师罢。 明年御贼淮安路累战于八里庄。 又泗和等州贼八千余 围淮安城昼夜力战却之。 贼复至莹身被数枪奋击杀获殆尽。 旣还国与印 攻破鸭绿江以西八站。 六年出为西海平壤泥城江界体覆使明年倭四百余 寇吾乂浦莹设伏与战克之。 又明年为西北面兵马使。 红贼入西京莹与诸将战于生阳铁和西京咸从之*闲颇有功。 又明年拜平壤尹兼西北面巡问使。 时疮痍未复饿莩相继莹广置赈济场给粮种劝耕稼 战死者骸转左散骑常侍。 十一年与安佑李芳实等收复京都录勋为一等图形壁上赐土田臧获。 爵其父母妻。 除典理判书。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2
十二年金镛谋乱遣其党犯兴王行宫。 莹闻变与禹 安遇庆金长寿等率兵驰赴击贼尽杀之。 策勋一等又赐土田臧获。 进判密直司事赐尽忠奋义佐命功臣号转评理。 有人得镛所畜猫儿眼精珠献都堂一座传玩莹独不顾曰: "镛之志此等物丧之。 诸公何玩耶 " 寻升赞成事。 十三年贼臣崔濡奉德兴君渡鸭绿江。 我师与战败绩贼乘胜长驱入据宣州中外汹惧。 命莹为都巡慰使将精卒急趣安州节度诸军。 莹闻命卽行率 将卒誓必灭敌。 朝野恃以无恐。 莹道遇亡卒辄斩以徇军令始肃。 与诸将分军击贼于獭川大败之遣兵马副使安柱报捷。 王喜赐柱马一匹银二锭。 东宁路万户朴伯也大入寇延州莹遣其将击却之。 后王命 储仓使丁得年赐 人米。 得年以命不由两府不奉旨王怒欲杖流之。 莹曰: "责在臣等非得年之罪也。" 乃释之。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3
十四年倭寇乔桐江华莹以东西江都指挥使率兵鎭东江。 莹尝责密直金兰以女与辛旽旽疾之。 至是莹猎高峯县旽 于王王遣李珣让之曰: "倭入昌陵取世祖眞卿为东西江都指挥使而不知。 以金续命代卿而卿犹领其兵田猎无时何也 予虽不言台谏其不论乎 今以卿尹鸡林可 之任。" 莹闻命向阙叹曰: "今之得罪者鲜克保全吾得尹鸡林圣恩厚矣。" 遂行。 旽复诬以莹与李龟寿等交结内宦离*闲上下遣其党李得林鞫讯。 莹诬服曰: "请速卽刑。" 乃削三品以上爵籍其田民流之。 得林之鞫莹也必欲杀之。 郑思道时鎭合浦死执以为不可得林诉旽幷罢之。 二十年召还复拜赞成事。 二十二年为六道都巡察使籍军户造战舰黜陟将帅守令有罪者专断。 人谓: "莹素不识朝士贤否故黜陟未精。" 又令年七十以上者* {敛}米有差补军需民多亡命怨 大兴。 二十三年为庆尙全罗杨广都巡问使宪司言: "莹尝为都巡察使六道骚动。 不可复为巡问。" 莹泣诉曰: "臣赤心徇国今乃致谤如此请罢臣职。" 王虽直莹犹令台谏都堂荐可代者。 寻以论莹罢大司宪金续命贬持平崔元濡为延安府使赐莹尽忠奋义宣威佐命定乱功臣号。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4
太祖高皇帝遣林密等令我取济州马二千匹以进。 哈赤石迭里必思肖古秃不花观音保等只送三百匹密等怒。 王遂议代济州。 七月以莹为杨广全罗庆尙道都统使廉兴邦为都兵马使李希泌边安烈为杨广道元帅睦仁吉林坚味为全罗道元帅池奫罗世为庆尙道元帅金庾为三道助战元帅兼西海交州道都巡问使领战舰三百十四 士卒二万五千六百人讨之。 敎曰: "耽罗元属本朝世修职贡垂五百载。 近牧胡石迭里必思肖古秃不花观音保等杀我使臣奴我百姓罪恶贯盈。 今授莹节钺往征其督诸军克期殄歼赏罚用命不用命无惮大吏。" 宰枢会饯诸帅皆泣下莹与安烈独自若。 八月师至罗州莹阅兵于荣山与诸将条约曰: "诸道船不可相混宜各树帜樯上以识之船置头目官勿乱行船旣发各整伍樵汲以时若遇倭寇左右夹击能擒获者大加爵赏。 旣至济州各率战舰同时俱进毋或失次军士各占信地通烟相报诸军动静听都统使角声毋或有违攻城之日民有党哈赤不顺命者纵兵悉诛降者勿 贼魁家产悉输官且得公私契*券金银牌印信马籍亦皆输官得者有赏。 守佛宇道殿神祠者勿扰。 贪货宝不力战者罚得货宝先回船逃者论以军法。" 又曰: "王命臣伐叛吾言卽王言。 从吾命则事可济。" 诸将皆免冠谢。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5
行至黔山串诸将曰: "发船旣久风又渐高宜速行师。" 莹曰: "今日风不利西海战舰以百计亦未至岂可先去 " 诸将愤郁至普吉泊。 莹又以无风欲留。 诸将曰: "兵机贵速淹留不进后如有议咎将谁执。" 莹不应。 兴邦曰: "诸将之言不可不听。" 莹从之。 日已午尙犹豫未发安烈麾下士先发船莹大怒悬樯竿以徇俄而诸道船扬帆齐发莹不得已令举碇放船。 西海船亦至。 中途遇大风诸船四散。 日晩将抵楸子岛忽风雨大作船触崖石多絶缆失棹。 翼日至济州。 莹部署诸将四面分攻。 石迭里必思肖古秃不花观音保等以三千余骑拒于明月浦。 莹遣前济州牧使朴允淸以书谕之曰: "今兴兵问罪势不得已。 除贼魁外星主王子土官军民宜悉按堵如故。 虽党贼者降附则亦从宽典。 如或违逆大兵一临玉石俱焚悔无及矣。" 与诸将下岸。 师逡巡不进乃斩一裨将以徇于是大军齐进。 左右奋击大破之乘胜逐北至三十里。 暮还明月浦沿涯为营。 贼杀安抚使李下生。 诸将屯汉拏山下休兵。 时我师多获贼马悉为骑兵矣。 贼魁三人来挑战阳败而走。 将诱致晓星五音之野以骑兵 之。 莹知其谋命锐卒急逐贼魁遁走入山南虎岛。 莹遣前副令郑龙领轻舰四十 围之自率精兵继进。 石迭里必思率妻子与其党数十人乃出于是肖古秃不花观音保知不免投崖而死。 莹腰斩石迭里必思幷其三子又斩肖古秃不花观音保首遣知兵马使安柱以献。 东道哈赤石多时万赵庄忽古孙等犹率数百人据城不下。 莹率诸将攻之贼溃走追获之搜捕余党尽杀之死者相枕。 得金牌九银牌十印信三十马一千匹。 印信付万户安抚使星主王子马分养于诸州卒。 有杀马牛食者或斩首或断臂以徇士卒股栗秋毫无敢犯者。 十月莹与诸将班师王已薨复命于梓宫痛哭失声。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6
辛禑元年判三司事。 二年都堂以禑命欲宥在贬康舜龙郑思道廉兴邦成大庸郑寓尹虎郑梦周等议已定莹出猎不与其议及还录事请署其案莹怒曰: "国家大事必大臣合议然后行何不预告遽取署耶 " 遂不署。 莹侄女壻判事安德麟擅杀人杨广道按廉杨以时械送宪司。 时莹判巡卫府事都堂以莹故欲轻德麟罪移系巡卫府莹怒曰: "德麟杀无罪人宪司可断决。 我在巡卫岂宜推鞫 " 遂还宪司。
#高丽史113卷-列传26-崔莹-007
倭屠连山开泰寺元帅朴仁桂败死。 莹闻之自请击之禑以老止之莹曰: " 尔倭寇肆暴如此今不制后必难图。 若遣他将未必制胜兵不素炼亦不可用。 臣虽老志则不衰但欲安宗社卫王室耳。 愿 率麾下往击。" 请之再三禑许之。 莹不宿而行。 时贼使老弱乘舟示若将还潜遣勇锐数百深入寇掠所过望风无敢当者至鸿山大肆杀虏势甚盛。 莹与杨广道都巡问使崔公哲助战元帅康永兵马使朴寿年等趣鸿山将战莹先据险隘。 三面皆絶壁唯一路可通。 诸将畏怯不进莹身先士卒尽锐突进。 贼披靡。 有一贼隐林薄射莹中唇血淋 神色自若射贼应弦而倒。 乃拔所中矢。 莹益力遂大破之 斩殆尽。 遣判事朴承吉献捷禑大喜赐承吉白金五十两遣三司右使石文成赐莹衣酒鞍马又遣医鱼伯评赍药治创。 莹凯还禑命宰枢郊迎具杂戱仪卫如迎诏礼。 及入见禑赐酒问曰: "贼众几何 " 对曰: "未能的知其数然不多。" 诸相又问曰: "贼若多此老几不生矣。" 论功拟拜侍中莹固辞曰: "为侍中则不可轻出于外。 待倭寇平然后可。" 乃封铁原府院君。 论赏将士有差。 柳荣莹妻之侄莹爱荣。 朝廷欲悦其意超拜荣密直副使商议。 荣卽遂也。 后莹麾下进鸿山破阵图禑命李穑制赞。 三年莹与李仁任诛池奫。 判书文天式将聘于元丞相纳哈出莹谓天式曰: "丞相若问奫死宜以病殁对。" 天式曰: "愿诸公勿使复有如此之乱。" 莹 服寻以老病辞禑不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