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高丽史102卷-列传15-李藏用-005

九年拜门下侍中藏用尝言于朝欲使宗社无虞中外晏然莫如还都旧京金俊及其党皆不欲之藏用曰: "若不能席卷以出且令作宫室夏居松京冬返江都如上国之有两都可也。" 于是置古京出排都监蒙古帝遣使征兵于我 令藏用来奏军额及藏用谒帝帝曰: "朕命尔国出师助战尔国不以军数分明奏闻乃以 糊之言来奏王 曾奏: '我国有四万军又有杂色一万。' 故朕昨日 尔等云: '王所不可以无军其留一万以卫王国以四万来助战。' 尔等奏云: '我国无五万军 之言非实也苟不信试遣使与告者偕往点其军额若实有四万陪臣受罪否则反坐诬告者。' 尔等若以军额分明来奏朕何有此言 " 遂呼 曰: "宜与藏用辨。" 又 藏用曰: "尔还尔国速奏军额不尔将讨之尔等不知出军将讨何国朕欲讨宋与日本耳今朕视尔国犹一家尔国若有难朕安敢不救乎 朕征不庭之国尔国出师助战亦其分也尔归语王造战舰一千 可载米三四千石者。" 藏用对曰: "敢不承命但督之则虽有船材恐不及也。" 帝曰: "三王五帝以来历代之事尔等所知不必更说朕将取近而言之昔成吉思皇帝时河西王纳女请和曰: '皇帝若征女眞我为右手若征回回我为左手。' 后成吉思皇帝将讨回回命助征河西竟不应帝讨而灭之尔亦闻之。" 藏用对曰: "我国昔有四万军三十年*闲死于兵疫殆尽虽有百户千户但虚名耳。" 帝曰: "死者尙有独无生者乎尔国亦有妇女岂无生者尔乃年老 事说何妄耶 " 对曰: "小邦蒙荷圣恩自罢兵以来有生长者然皆幼弱不堪充军。" 帝又曰: "尔国于宋风顺则可两三日至日本则朝发夕至此汝国与蛮子人之言也汝国何不主是事乎 "  欲复言军事藏用曰: "至尊前不当争辨遣人可验。" 帝谓 曰: "言已毕矣。"
#高丽史102卷-列传15-李藏用-006

十年林衍谋废立宰枢莫敢言藏用自度不能止且恐有不测之变乃以逊位为言衍遂废王立安庆公 。 时世子在蒙古回至鸭绿江闻难还入朝衍惧以藏用充节日使如蒙古欲令说世子而返至则具陈衍废立未几王复位入朝。 明年藏用谒王于道王至东京行省问废立之故王以有疾逊位对行省知其非实请以藏用从行王恶藏用言与己异故不许。 藏用追谒于燕具奏衍逆状帝使头辇哥率兵卫王还国。 又明年蒙古断事官不花等宣言: "林衍废立时与谋者尙在朝列不正其罪何以惩恶。" 遂免藏用官藏用曰: "当时不能死岂非罪乎 "
#高丽史102卷-列传15-李藏用-007

十三年卒年七十二美风仪性聪明恭俭沉重博览经史阴阳医药律历靡所不通为文章淸警优赡又喜浮屠书尝着禅家宗派图润色华严锥洞记遗命火葬无子忠烈王元年追谥曰文眞。
列传卷第十五。

#高丽史103卷-列传16-00-000

列传卷第十六。 高丽史一百三。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0

赵 [*(赵) ]。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1

○赵 字湛若侍中永仁之子。 生一月母亡稍长极哀慕家称孝童。 以荫补官入大学登上舍明宗时登第籍内侍。 博闻强记 练典故。 熙宗朝拜国子大司成翰林学士一时典册多出其手。 出为东北面兵马使还拜礼部尙书高宗三年进枢密副使翰林学士承旨上将军。 文臣兼上将军自文克谦始中废已久王以 才兼文武特授之。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2

时金山兵 入北鄙以 知政事郑叔瞻为行营中军元帅 副之右承宣李延寿都知兵马事五领军属焉。 又括京都人不论职之有无凡可从军者皆属部伍又发僧为军共数万。 叔瞻等点兵于顺天馆时骁勇者皆为崔忠献父子门客官军皆老弱羸卒元帅心懈。 王御崇文殿群臣入谒分立左右。 叔瞻 以戎服率诸摠管入庭行礼王亲授钺。 日官以拘忌* {谄}忠献出师不由大路自保定门循城南宿 猊驿。 会大雪士卒冻缩不能前及霁至兴义驿。 适平州防御军还前军望见枪旗误谓贼兵至遂奔溃唯 勒兵整肃。 叔瞻等闻贼兵至 白州退屯兴义金郊两驿*闲复退屯国淸寺明年叔瞻免以知门下省事郑邦辅代之。 邦辅 等耀兵 州贼兵遁去。 五军元帅追贼于安州行至太祖滩遇雨而止置酒宴乐不设备有一人乘白马突入阵中举旗而麾俄而贼兵大至急围五军。 前军先溃遂薄中军纵火烧垒诸军士卒散走。 唯左军拒战。 邦辅 奔左军左军亦败五军皆溃。 大将军李义儒白守贞将军李希柱等战死士卒死者不可胜记辎重资粮器仗皆为所夺。 邦辅 奔还京溃卒络绎于道。 贼追至宣义门焚黄桥而退朝野大震。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3

御史台上* 曰: "郑邦辅赵 望贼畏缩莫有鬪心 军惊走以致士卒陷没又历代所传兵书文籍以至器仗尽为敌夺未副推 之意请免其职。" 不允。 御史台复请罢职从之未几 复为西北面兵马使俄拜枢密使吏部尙书谏官奏: "赵 昨以败军被劾免官今无功可赏复除旧职。 乞收成命待其成功许除官。" 从之。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4

女眞黄旗子军渡鸭绿来屯麟龙静三州境。  与战斩获五百一十余级又战于麟州暗林平大败之杀虏及溺江死者不可胜数仅三百骑遁去卽复 职。 明年以守司空尙书左仆射召还。 贼日炽官军懦弱不能制。 复以 为西北面元帅金就砺为兵马使借将军郑通宝为前军吴寿祺为左军申宣胄为右军李霖为后军李迪儒知兵马事授钺遣之。 初 恨败军作诗曰: "万里霜蹄容一蹶。 悲鸣不觉换时节。  敎造父更加鞭踏躏沙场 古月。" 至是部伍整齐号令严明秋毫不犯诸将莫敢以书生易之。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5

 等道长湍至洞州。 遇贼东谷擒其毛克高延千户阿老次成州以待诸道兵。 庆尙道按察使李绩引兵来遇贼不得前。 遣将军李敦守金季凤击之以迎绩。 旣而贼从二道俱指中军我张左右翼 而前贼军望风而溃。 敦守等与绩来会录事申仲谐分其兵输军食贼又要之。 将军朴义邻败之于秃山贼散而复集骑数万尽锐来攻我。 又败之亚将脱刺逃归。 贼魁又欲引还。 虑我要其归路入保江东城。 蒙古太祖遣元帅哈眞及札刺率兵一万与东眞万奴所遣完颜子渊兵二万声言讨契丹贼攻和孟顺德四城破之直指江东。 会天大雪饷道不继贼坚壁以疲之。 哈眞患之遣通事赵仲祥与我德州进士任庆和来牒元帅府曰: "皇帝以契丹兵逃在尔国于今三年未能扫灭故遣兵讨之尔国惟资粮是助无致欠阙。" 仍请兵其辞甚严。 且言帝命破贼之后约为兄弟。 于是以尙书省牒* 曰: "大国兴兵救患弊封凡所指挥悉皆应副。"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6

 卽输米一千石遣中军判官金良镜率精兵一千护送。 及良镜至蒙古东眞两元帅邀置上坐宴慰曰: "两国结为兄弟当白国王受文牒来则我且还奏皇帝。" 时蒙古东眞虽以讨贼救我为名然蒙古于夷狄最匈悍且未尝与我有旧好。 以故中外震骇疑其非实朝议亦依违未报遂稽往 。  独不疑驰闻不已蒙古怒其缓诃责甚急 辄随宜和解之。 明年 与哈眞子渊等攻江东城破之哈眞等还 送至义州。 哈眞执 手泣下不能别。 蒙古军夺我诸将马以行 诘之曰: "此皆官马虽死纳皮不可夺也。" 蒙古信之有一将军受银给马蒙古以 言为诬复多夺马去。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7

子渊颇知人。 谓我人曰: "汝国帅奇伟非常人也汝国有此帅天之赐也。"  尝被酒枕其膝而睡子渊恐其惊寤略不动。 左右请易以枕子渊终不肯。 其忠义恩信之感动人者如此。 凯还忠献忌功停迎 礼。 拜政堂文学判礼部事寻加守太尉同中书门下侍郞平章事修国史。 明年卒年五十。 讣闻王震悼辍朝三日赠开府仪同三司门下侍中谥文正。 为人风姿魁伟外庄重内宽和凡遇士愉愉然不施戟级。 三掌文 所选皆名士。 出将入相朝野倚重。 平时 事未尝露棱角故世徒知其为宽厚豁达长者。 及持大兵临大事然后乃知有磊落不常之器。 为相开独乐园于东 每公余引贤士大夫以琴酒自娱。 后配享高宗庙庭。 子叔昌季珣叔昌别有传。 季珣官至门下侍郞平章事谥光定。 子 。
#高丽史103卷-列传16-赵 -008

○ 席家荫又籍妻父金方庆势骤拜郞将兼监察史尝以行首宿卫。 一日乘晩入直门已闭。 元宗闻之命从隙入 辞曰: "人臣不宜从隙。" 竟不入。 有司以阙直劾罢人称其直。 方庆之讨珍岛也白王起 为将军。 又从方庆征日本有功后元复征日本忠烈请于帝授昭信校尉管军摠把赐银牌及印。 于是从方庆赴征。 历右副承旨知密直司事以病免王超拜其壻庾瑞为郞将慰之。 寻卒。  容仪伟丽颇通典故性宽平人无怨者。 子文简文瑾。 文简字敬之官至密直副使。 亦美风仪闲习礼度为时所称。 文瑾 知门下政事集贤殿大学士。
#高丽史103卷-列传16-金就砺-000

金就砺[*(金)文衍*(金) ]。
#高丽史103卷-列传16-金就砺-001

○金就砺彦阳人父富礼部侍郞。 就砺荫补正尉选充东宫卫。 累迁将军鎭东北界擢大将军。 康宗朝巡抚塞上边民畏爱。 高宗三年契丹遗种金山王子金始王子胁河朔民自称大辽收国王建元天成蒙古大举伐之。 二王子席卷而东与金兵三万战于开州馆金兵不克退守大夫营。 二王子进攻之遣人告北界兵马使云: "尔不送粮助我我必侵夺汝疆。 我于后日树黄旗汝来听皇帝诏。 若不来将加兵于汝。" 至其日果树黄旗兵马使不往。 明日使其将鹅儿乞奴引兵数万渡鸭绿江攻宁朔等鎭掠城外财谷畜产而去又明日 入义静朔昌云燕等州宣德定戎宁朔诸鎭皆以妻子自随弥漫山野恣取禾谷牛马而食之居月余食尽移入云中道。 于是以上将军卢元纯为中军兵马使知御史台事白守贞知兵马使左谏议大夫金蕴珠为副使上将军吴应夫为右军兵马使崔宗峻知兵马事侍郞庾世谦为副使就砺为后军兵马使崔正华知兵马事陈淑为副使十三领军及神骑属焉。
#高丽史103卷-列传16-金就砺-002

三军启行至朝阳鎭朝阳人报贼已近。 三军各遣别抄一百神骑四十人至阿尔川边与贼战官军稍却。 神骑郞将丁纯佑突入贼中斩持纛者贼奔溃。 乘胜斩八十余级虏二十余人幷获杨水尺一人得牛马数百匹符印器仗甚众。 乃拜纯佑为将军三军又与贼战于连州东洞斩百余级贼三百余人来屯龟州直洞村军候员吴应儒率步卒三千五百人衔枚击之散员咸洪宰甄国宝李稷校尉任宗庇等斩二百五十余级虏三千余人得牛马战具银牌铜印亦多。 三军又战于龟州三 驿二日斩二百一十余级虏三十九人将军李阳升亦破贼于长兴驿贼自昌州移屯延州之开平原林两驿终日络绎不絶。 官军遣神骑将追之遇贼与战于新里斩一百九十级。 官军进次延州以光裕延寿周 光世君悌赵雄等六将守狮子岩永麟迪夫文备三将守杨州翼日九将战于朝宗戍斩获七百六十余人得马 牛及牌印兵仗无 。 贼不复分兵聚屯开平驿诸军莫敢前。 右军据西山之麓中军受敌于野小退屯独山。 就砺拔剑策马与将军奇存靖直冲贼围出入奋击贼兵溃。 追过开平驿贼设伏驿北急击中军。 就砺回击之贼又溃。 元纯夜谓就砺曰: "彼众我寡右军又不至始赍三日粮耳今已尽不如退据延州城以俟后便。" 就砺曰: "我军屡捷鬪志尙锐请乘其锋一战而后议之。"
#高丽史103卷-列传16-金就砺-003

贼布阵墨匠之野军势甚盛。 元纯驰召就砺且扬黑帜为信士卒冒白刃争赴无不一当百。 就砺与文备横截贼阵所向披靡三合三克。 就砺长子死。 贼奔入香山烧普贤寺。 官军追击之斩获摠二千四百余人溺死南江者亦以千数。 余众夜遁昌州妇女小儿委 路傍号哭声如万牛。 有一人 兵自称官人直前请曰: "我等扰贵国边疆固有罪矣。 妇子何知请无庸尽杀且无薄我我则刻日自返矣。" 就砺使谓之曰: "汝言何可信。" 与之酒快飮而去。 俄而鹅儿乞奴送符文陈乞如其所言。 三军各遣二千人 其后见贼所 资粮器仗狼藉于道牛马或斫其腰或刺其后。 盖使得之不可复用也。 所遣六千人战于淸塞鎭擒杀过当平虏鎭都领禄进亦击杀七十余级。 贼遂踰淸塞鎭遁去。 或云香山之战贼将只奴中箭死金山摠领其众或云擒一妇人云: "我是鹅儿妻吾夫初入药山寺见杀只奴兼领其军。"
#高丽史103卷-列传16-金就砺-004

官军次延州又闻贼兵后至者大入境唯留内厢自卫其余悉发后军独遇于杨州擒杀数十百级两军先回博州就砺护辎重徐行至沙现浦贼突出狙击就砺告急于两军两军守便宜不出。 就砺力战却之卒护辎重而至元纯出迎西门外贺曰: "卒遇强敌能 其锋使三军负荷之士无一毫之失公之力也。" 马上举酒为寿。 两军将士及诸城父老皆叩头曰: "今者与强寇角立而自战其地可谓难矣。 而于开平墨匠香山原林之役后军每为先锋以小击众使我老弱存其性命顾无以报但祝寿而已。" 贼复聚众连日耀兵于昌州门外贼百五十人犯昌州官军击走之。 官军屯博州夜遣卒袭贼于兴郊驿虏四十余人明日夜战于洪法寺克之。 又明日将军金公奭与贼百余人战于州城门外杀获五十余人公奭手斩带银牌者官军入城休卒。 贼夜涉淸川江指西京。 官军与贼战于渭州城外败绩将军李阳升等千余人死京都闻之哭者满城。 贼至西京城外屠安定林原驿及 华妙德花原等寺官军不能沮 。 贼履 渡大同江遂入于西海道屠黄州。 明年就拜就砺金吾卫上将军又遣承宣金仲龟领南道兵以会仲龟与贼战陶公驿败绩。
#高丽史103卷-列传16-金就砺-005

初中军奏请济师以左承宣车倜为前军兵马使大将军李傅知兵马事礼部侍郞金君绥为副使上将军宋臣卿为左军兵马使将军崔愈恭知兵马事刑部侍郞李实椿为副使幷前三军为五军至是。 五军次于安州太祖滩与战大败奔还贼乘胜驰突。 就砺与文备仁谦逆击之仁谦中流矢死就砺奋剑独拒枪矢交贯于身病疮而还。 贼追官军至宣义门而退遂寇牛峯趣临江长湍。 于是更阅五军以吴应夫为中军兵马使大将军李茂功知兵马事少府监权浚为副使上将军崔元世为前军兵马使郭公仪知兵马事户部侍郞金奕舆为副使借将军贡天源为左军兵马使司宰卿崔义知兵马事将作监李绩为副使借上将军吴仁永为右军兵马使借卫尉卿宋安国知兵马事侍郞秦世仪为副使上将军柳敦植为后军兵马使崔宗峻知兵马事陈淑为副使以御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