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轩架乐独奏节度-003
仁宗十二年正月乙亥祭籍田始用大晟乐。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轩架乐独奏节度-004
明宗十八年二月壬申制: "乐工逃所隶冒居他肆者令还本业。" 史臣曰: "乐之缺乱甚矣。 太常近取旨: '请从圣考代所行之制。' 有司迁延莫肯施行。 识者恨之以谓: '是乐宋朝以新乐赐睿庙者也本非宋太祖所制之乐。 乐之行不久而宋朝乱 辛巳年本朝儒臣狂 擅改而进退其次序错乱其上下干戚 翟致有盈缩不等之差。'" 其太常编制有云: "宋朝唯寄衣冠乐器本朝不知肄习承旨徐温入宋私习舞仪而传敎之。 其进退 数之节无所凭依似不可尽信。 又乐工愿从初来时所行而至今无所施行虽主司取旨而旧籍未改旋。 又如八音之中丝土二声阙如也歌师但诵谱之高低略不解其词语可谓欺神人也。 又乡乐土风也凡祭自始事奏之以 于终今乃至于亚终献奏之未免有偏举之失。 登歌但以搏 节乐实之以糠不令作声则无舞明矣。 详定擅许为舞乃以晋 节之乐在前舞在后尊卑相乱下之声掩于上矣。" 三月乙酉遣平章事崔世辅摄事行夏 用大晟乐酌献以 翟亚终献 用干戚之舞加以乡音乡舞。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轩架乐独奏节度-005
恭愍王八年六月辛卯御史台上言: "自国都迁徙之后乐工散去声音废失宜令有司新制乐器。" 从之。 十九年五月成准得还自京师,
太祖皇帝赐乐器。 编锺十六架全编磬十六架全锺架全磬架全笙箫琴瑟排箫一。 七月遣姜师赞如京师请乐工精通众音兼备诸伎者发送传业。 二十年五月辛未姜师赞还自京师,
帝命太常乐工赴京习业。 二十一年三月甲寅遣洪师范移咨中书省曰: "近因兵后雅乐散失朝廷所赐乐器只用于宗庙其余社稷耕籍文庙所用雅乐内钟磬 阙。 今赍价赴京收买。" 九月丙子习太庙乐于球庭。 戊寅习太庙乐于球庭。 十月庚辰朔习太庙乐于球庭。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轩架乐独奏节度-006
恭让王元年三月乙酉礼曹请朝会用乐从之。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太庙乐章-000
太庙乐章。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太庙乐章-001
○睿宗十一年十月新制九室登歌乐章。
○太祖第一室正声太定之曲: 受天灵符宠绥多方德合三无功超百王燕及后昆承兹积累于万斯年恪修祀事。 中声: 应天开基鸿图克昌圣德神功巍巍堂堂积厚流光子孙千亿庙 蒸尝永永无极。
○惠宗第二室正声绍圣之曲: 谅彼先王时惟桓桓肆除凶残鼎定三韩巍巍乎其丕显成德子孙享之欲报罔极。 中声: 勇智杰然翼扶祖功虔麾之下三韩率同长发其祥光于列圣 严以时孝孙之庆。
○显宗第三室正声兴庆之曲: 丕显烈祖潜德飞天累历难险绍兴圣贤龙山玉爵泗水浮磬曾孙孝敬福禄来定。 中声: 于穆圣祖潜跃陟元拔乱反正神武睿文中兴王业启佑后昆蒸尝勿替子子孙孙。
○德宗第四室正声严安之曲: 德由天生勇无与京威动雷霆邻邦震惊开其国疆旣长而 于今边 戍逻虚候。 中声: 震德离潜龙飞于天威其辽邦敷勇无前殊俗闻风来庭奉贽爰拓边疆世受其福。
○靖宗第五室正声元和之曲: 继理受成而邦其昌圣孝神谟烝烝洋洋筑彼五城以绥边境于乎德加令闻惟永。 中声: 恭让允塞多得俊乂启封拓疆功德万世爰陈乐章告于宗庙惟此歆格罔极思孝。
○文宗第六室正声大明之曲: 允文文王聪明允塞 民于仁仓盈庾亿布政优优神明其德庆流云孙与天无极。 中声: 美哉于乎明明我祖乃武乃文功施恩普有乐在庭崇牙树羽赉我思成绥之多佑。
○顺宗第七室正声翼善之曲: 惟王奉天恭顺为先抚军监国三十余年继照方兴乘云旣远盛德形容流于歌管。 中声: 于穆先王德由元良温文天纵慈惠日彰救民以医承考惟孝时修祀仪式瞻庙貌。
○宣宗第八室正声淸宁之曲: 尧仁舜孝其道趋然临朝一纪宾天几年余烈遗风洋溢千古瞻言 筵依 若覩。 中声: 有乐在庭其音惟新邦家之光实赖乃神爰修厥祀告于宗庙永惟格思歆我来孝。
○肃宗第九室正声重光之曲: 惟皇肃考之义之仁讴歌归我威灵如神重兴庆基保有英胄锺鼓享兮时延纯佑。 中声: 于 皇考淸明宪天为道敬勤秉心塞渊英谋神断风行雷鼓我其收之以介斯祜。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太庙乐章-002
○恭愍王十二年五月丁亥还安九室神主于太庙新撰乐章。
○太祖第一室: 于皇太祖景命是膺奄有三韩仁滂政凝后嗣不类时艰 兴居歆引逸永永其承。
○惠宗第二室: 天造我家或不来庭左右太祖弓矢经营观德在庙凛然英灵济屯开泰永仰皇明。
○显宗第三室: 天扶景业用否而昌三韩再造百度孔彰丕谋盛烈 今弥光于千万年祚我无疆。
○元宗第四室: 明明我祖德合乾坤*不{丕}显其德垂裕后昆克 克祀黍稷惟馨是歆是享永保康宁。
○忠烈王第五室: 朝彼元朝始尙公主王姬之车降于东土子孙 受天之祜于千万年为母为父。
○忠宣王第六室: 念兹先祖陟降庭止克陈薄仪仰止敬止尔肴旣嘉尔酒旣旨享于克诚惠我孙子。
○忠肃王第七室: 于皇烈祖厥德侯纯我其嗣服夙夜惟寅 何遭寇庙貌蒙尘以妥以侑天休兹臻。
○忠惠王第八室: 兹戎平寝庙载宁以享以祀以安厥灵于乎*不{丕}显陟降于庭庶歆庶顾惟黍稷馨。
○忠穆王第九室: 英明果断有赫其光于乎休矣怀允不忘 当拔乱宗 是张顾我明 惟诚之将。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太庙乐章-003
○恭愍王十六年正月丙午幸徽懿公主魂殿告锡命仍设大享敎坊奏新撰乐章。
○初献: 思齐承懿文武之孙魏王之子君王之妃俔天之妹肃肃雍雍允矣王姬聿来胥宇百禄是宜。
○亚献: 思齐承懿肃肃其德骏惠我王莫匪尔极永言在天呜呼不忘我将我享以洽百礼永观厥成。
○三献: 呜呼承懿德音不已勉勉我王聿追祀事乐旣和奏以妥以侑神嗜飮食日监在兹胡臭亶时。
○四献: 明明承懿允恭允明淑愼尔止厥类惟彰于论伐鼓以 以祀以假以享赉我思成穆穆厥声。
○五献: 奏鼓简简 我承懿或歌或 磬管以*闲昭格不迟怀我好音介尔景福礼仪卒度鲜不为则。
○终献: 其礼伊何烝烝皇皇或肆或将不吴不扬旣敬旣戒执事有恪伊 承懿于千万年永永无 。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太庙乐章-004
○二十年十月乙未亲享太庙新撰乐章。
○王入门奏[阙]之曲: 于穆淸庙我享我将威仪反反锺鼓 至止肃肃休有烈光必恭敬止介福无疆。
○王 洗奏[阙]之曲: 有洌轨泉实惟何期可以濯漑维淸缉熙旣敬旣戒摄以威仪式序在位曾孙笃之。
○王升殿降殿奏[阙]之曲: 于穆淸庙载见 王明明 肃肃班行苾芬是洁登降偕臧何以赐我万寿无疆。
○王出入小次奏[阙]之曲: 维兹孝敬小次敢忘出入有节威仪孔彰精 * * 雅乐洋洋何以绥我降之百祥。
○迎神奏[阙]之曲: 维精维纯盛服齐明感痛 响乐焉九成 乎有闻烝烝孝诚神之格思来燕来宁。
○奠币奏[阙]之曲: 伦攸序匪报维亲孝思不 有严淸纯惟恭奏币嘉玉载陈感格如响休祥毕臻。
○司徒奉俎奏[阙]之曲: 于荐广牡 豆大房或肆或将以孝以享谁其尸之曾孙之将旣右享之惠我无疆。
○[阙]第一室奏[阙]之曲: 于乎皇王受命溥将遂荒大东四方之纲克开厥后继序其皇于万斯年降福无疆。
○[阙]第二室奏[阙]之曲: 于皇武王荷天之龙旣右烈考耆定尔功小东大东亦是率从勿替引之福禄攸同。
○[阙]第三室奏[阙]之曲: 休矣皇考将受厥明允文允武以赫厥灵有震且业 用有成万有千年保我后生。
○[阙]第四室奏[阙]之曲: 允王维后穆穆皇皇天命匪懈万民所望夙夜敬止祀事孔明绥我眉寿自天降康。
○[阙]第五室奏[阙]之曲: 皇王烝哉百禄是 允也天子世德作 子孙千亿优游尔休永言孝思于乎悠哉。
○[阙]第六室奏[阙]之曲: 勉勉我王*不{丕}显其德宣昭义问顺帝之则王此大邦临下有赫贻厥孙谋以介景福。
○[阙]第七室奏[阙]之曲: 于乎皇考其德克明永言配命则笃其庆绥予孝子 禄尔康本支百世永观厥成。
○王飮福奏厘成之曲: 宫有 祀事孔明神嗜飮食赉我思成酌彼康爵孝孙有庆于万斯年受福无疆。
○文舞退武舞进奏肃宁之曲: 嗟嗟烈祖赫赫厥声允文允武保我后生植其露羽干戈戚扬万舞有奕展也大成。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宋新赐乐器-000
宋新赐乐器。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宋新赐乐器-001
○睿宗九年六月甲辰朔安稷崇还自宋徽宗诏曰: "乐与天地同流百年而后兴功成而后作。 自先王之泽渴礼废乐坏由周 今莫之能述。 朕嗣承累圣基緖永惟盛德休烈继志述事告厥成功。 乃诏有司以身为度由度铸鼎作乐荐之天地宗庙羽物时应。 夫今之乐犹古之乐朕所不废以雅正之声播之今乐肇布天下以和民志。 卿保有外服慕义来同有使至止愿闻新声嘉乃诚心是用有锡。 今因信使安稷崇回俯赐卿新乐。" 铁方响五架幷卓子槌子朱漆缕金架子锦 册条金镀银铎子条结紫罗夹 紫绢单 全石方响五架幷卓子槌子朱漆缕金架子锦 册条金镀银铎子条结紫罗夹 紫绢单 全。 琵琶四面金镀鍮石凤钩朱漆缕金架子金镀银铎子条结幷缕金拨子紫罗夹袋全。 五弦二面金镀鍮石凤钩朱漆缕金架子金镀银铎子条结幷缕金拨子紫罗夹袋全。 双弦四面金镀鍮石凤钩朱漆缕金架子筝四面幷卓子 缕金各金镀银铎子条结销金生色 弦紫罗夹袋全。 四座 缕金。 二十管金镀银丝札缠各用紫罗夹袋一匣盛红罗褥子紫罗夹复子全。 笛二十管。 二十管。 箫一十面朱漆缕金装金镀银铎结子各用紫罗夹袋一匣盛红罗褥子紫罗夹复全。 匏笙一十 金镀金束子各用紫罗夹袋二匣盛红罗褥子紫罗夹复全。 埙四十枚三匣盛。 大鼓一面桐油遍地花幷座。 鼓槌紫绢衣全。 杖 二十面金镀鍮石钩条索幷杖子紫单绢 复全。 栢板二串金镀银铎结子一匣盛红罗褥子紫罗夹复全。 曲谱一十册黄绫装 紫罗夹 全。 指诀图一十册黄绫装 紫罗夹 全。 是年十月丁卯亲 于太庙兼用宋新乐。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用鼓吹乐节度-000
用鼓吹乐节度。
#高丽史70卷-志24-乐1-雅乐-用鼓吹乐节度-001
○祀 丘先农享太庙燃灯八关会 驾出宫鼓吹陈而不作及还振作。 迎诏书及赐劳设于国门外诏书至导行振作至宫庭而止。 册太后王丽正宫遣使引册振作至大观殿门而止。 元子诞生王降诏陈于别殿门外导诏书振作至延德宫门而止。 王太子纳妃王降诏设于殿门外导诏书振作出泰定门入丽景门至丽正门而止。 公主下嫁王降诏陈于殿门外导诏书振作至公主宫门而止。 进上国表笺列于庭中导表笺振作至国门外而止。 老人赐设分列于大观殿门外王出至阁门幄次还至仪凤门幄次遂至左右同乐亭 振作导从旣至而止老人受花酒又作受讫而止。 仪凤门宣赦书陈于大观殿门外王出至仪凤门上楼振作导从还亦如之。 遣将出征师还于昼亭陈列导元帅振作还至广化门而止。
志卷第二十四。
#高丽史71卷-志25-00-00-00-000
志卷第二十五。 高丽史七十一。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71卷-志25-乐2-00-00-000
乐二。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00-000
唐乐。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00-001
○唐乐高丽杂用之故集而附之。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乐器-000
乐器。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乐器-001
○方响[铁十六]洞箫[孔八]笛[孔八] [孔九]琵琶[弦四]牙筝[弦七]大筝[弦十五]杖鼓敎坊鼓拍[六枚]。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献仙桃-000
献仙桃。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献仙桃-001
○舞队[ 衫]率乐官及妓[乐官黑衣 头妓黑衫红带]立于南乐官及妓重行而坐。 妓一人为王母左右各一人为二挟齐行横列。 奉盖三人立其后引人丈二人凤扇二人龙扇二人雀扇二人尾扇二人左右分立奉旌节八人每一队*闲立。 乐官奏会八仙引子奉竹竿子二人先舞蹈而入左右分立乐止口号致语曰: "邈在龟台来朝凤阙奉千年之美实呈万福之休祥敢冒宸颜谨进口号。" 讫左右对立。 乐官又奏会八仙引子奉威仪十八人如前舞蹈而进左右分立。 王母三人奉盖三人舞蹈而进立定乐止。 乐官一人奉仙桃盘授妓一人[择年少者] 妓传奉进王母王母奉盘唱献仙桃元宵嘉会词曰:
○元宵嘉会赏春光盛事当年忆上阳尧 喜瞻天北极舜衣深拱殿中央 声浩荡连韶曲和气 带御香壮观*大平何以报蟠桃一朶献千祥。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献仙桃-002
讫乐官奏献天寿[慢]王母三人唱日暖风和词曰:
○日暖风和春更迟是太平时我从蓬岛整容姿来降贺丹 幸逢灯夕眞佳会喜近天威神仙寿 远无期献君寿万千斯。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献仙桃-003
讫乐官仍奏献天寿令[ 子]:
○ 苑人*闲虽隔遥闻圣德弥高西离仙境下云 来献千岁灵桃。 上祝皇龄齐天久犹舞蹈贺贺圣朝梯航交凑四方来端拱永保宗 。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献仙桃-004
讫乐官又奏金盏子[慢]王母不出队周旋而舞讫乐止。 王母少进奉袂唱丽日舒长词曰:
○丽日舒长正 瑞气遍满神京九重天上五云开处丹楼碧阁 嵘盛宴初开锦帐绣幕交横应上元佳节君臣际会共乐升平。 广庭罗绮纷盈动一部笙歌尽新声蓬莱宫殿神仙景浩荡春光 王城烟收雨歇天色夜更澄淸又千寻火树灯山参差带月鲜明。
#高丽史71卷-志25-乐2-唐乐-献仙桃-005
讫退立乐官奏金盏子令[ 子]两挟舞舞进舞退复位乐止两挟舞唱东风报暖词曰:
○东风报暖到头嘉气渐融怡巍 凤阙起鳌山万 争耸云涯。 梨园弟子齐奏新曲半是埙 见满筵簪绅醉饱颂鹿鸣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