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34-1128

癸酉虑囚出轻系。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35-1128

辛巳幸外帝释院。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36-1128

秋七月丙戌 知政事李璹罢。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37-1128

庚寅幸普济寺。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38-1128

壬子幸王轮寺。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39-1128

八月庚午宋使杨应诚等还王御重华殿引见附谢表曰: "皇使鼎来天晖远逮仰龙光而拜赐战 炭以交怀。 恭惟皇帝陛下应戴舜之诚懋兴周之业 功不替图 受于丕基哲命自贻勤用祈于初服。 乃眷东土实为世臣特烦法从之班曲示训辞之重仍加好赐敷锡异恩奉咫尺之威固将殒越读恳恻之语徒自涕 。 盖念遐藩素陶声敎远自祖先之世  恩礼之加延及后 益图内面。 忽闻边鄙之为梗遂致春秋之后伦而 帝室多艰 舆远狩但增惊骇罔识端倪。  无路以奋臂阻问安于行在。 分 救患当输敌忾之忠。  力薄材难展勤王之 忧 滋剧神明所监。 缘臣缪缵孙谟适丁厄会灾荒 至人物凋残内逼逆臣跋扈之凶外虞强国 伺之 。 方初平难兼讲和邻匪曰为功幸无生事。 非不知举弊邑以奔朝廷之敎命尽微劳以* 累代之宠灵。 势有未便事难自遂但期睿圣曲亮 诚。 察臣方处于艰危赦臣实非于逋慢永加容德 遂曲全则艺极其存无失小邦之事大文威所被敢忘荒服之尊王。 指白日以誓心冀皇天之垂照。" 时应诚等往复不已又* 曰: "上朝先是降诏令小国往谕女眞来朝小国窃虑女眞不可使窥中国富盛不敢奉诏朝廷不以为然遂多方招谕厚赐金帛。 彼旣知中国虚实窥心一动长驱深入骚扰京师。 小国与金国疆 相接知情伪甚熟。 今使节由此而往则猜疑生隙祸不旋踵。 假令使节由此往彼彼必由此复礼。 又 其国东滨大海尤善水战彼托以复礼审知淮浙形势万一具战舰浮海而下击其不意窃恐北苦陆战南苦水战首尾受敌为患必巨。 事至于此虽悔可追。 小国所以不获奉诏者天地洞鉴不敢饰辞。 虽旷日持久更不敢他议。" 仍选日请附回表。 应诚等* 曰: "贵国君臣必以为有害而不从只欲使人还归是终不许也。" 遂不受附表例赠宴币衣对礼物亦皆不纳而去。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0-1128

甲戌遣礼部侍郞尹彦 如宋上表曰: "天地之仁各令万物以咸遂帝王之道不责众人之所难敢吐 辞仰干聪听。 窃念本国地分东鄙世事中华。 守千万里之封疆未躬于朝请顾二百年之恩礼但誓于忠勤。 昨者闻两圣之播迁举三韩而悲痛。 旣不能奔问官守以申臣子之诚又未得首倡义兵以徇国家之难。 今伏遇皇帝陛下起从元帅之府光袭先王之基冀与臣民共迎 辂。 诏书下而老幼垂泣德意形而遐迩宅心。 至 感神岂无厥应宸极反正。 今也其时。 臣属室家焚荡之余当军国扰攘之际愧未遑于庆礼辱先遣于皇华。 虽命出重严乃事难遵 。 盖彼金国接我鸭滨旣乘猾夏之威又有害邻之意常令密谍以待 端。 如闻仗节之假途则必应时而生事或扬兵可畏而加责或复礼为名而请行在此路冲将何辞拒。 彼众我寡旣难可以与争唇亡齿寒又焉知其非祸岂徒今日之扼腕。 必有他时之 脐。 职此多艰理非自慢。 伏望皇帝陛下念臣内怀向慕悯臣外迫侵陵山薮示藏雷霆收怒。 小国有保全之幸上朝无藩屛之危。 率诸侯而尊周王非敢期齐晋之故事任厥土而作禹贡愿不失靑徐之旧仪丹慊不诬皇天是证。"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1-1128

甲戌以崔思全守司空尙书左仆射。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2-1128

乙亥幸西京。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3-1128

自四月至是月太白昼见经天。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4-1128

九月丁亥遣李愈如金贺天淸节。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5-1128

丙午命行从宰枢与妙淸白寿翰相定新宫于林原驿地。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6-1128

以林景淸为枢密院副使。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7-1128

冬十月壬子朔东南海安抚使郑应文奏: "溟珍松边鹅洲三县海贼佐成等八百二十人投附已于陕州三 县置归厚就安二场晋州宜宁县置和顺场以处之。" 群臣陈贺。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8-1128

庚戌虑囚。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49-1128

甲寅至自西京入御寿昌宫。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0-1128

癸亥遣吏部尙书崔濡卫尉少卿宋觐如金谢宣庆幷进方物。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1-1128

甲子幸神众院。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2-1128

十一月戊子移御仁德宫。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3-1128

己丑遣工部员外郞兪元胥如金谢贺生辰合门通事金泽贺正。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4-1128

丁酉移御寿昌宫。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5-1128

戊申移林原驿作新宫命内侍郞中金安督役。 时方寒 民甚怨咨。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6-1128

十二月甲寅尹彦 还自宋。 诏曰: "朕比遣使  驰殊域念父兄之远狩邈川陆之相望假道无从问安* 切爰荷藩维之旧庶资疆 之通遽 奏封备陈诚 鉴观弥日慨叹在中。 顾孝友之思虽欲伸于己志然几微之虑亦当尽于人情。 旣谅恭勤无忘屛卫。"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7-1128

乙卯虑囚。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8-1128

癸亥以崔思全 知政事判尙书刑部事; 韩 为枢密院副使; 崔滋盛为吏部尙书; 尹 为刑部尙书; 崔濡康侯显为左右散骑常侍。
#高丽史15卷-世家15-仁宗1-06-59-1128

壬申金遣锦州管内观察使司古德卫尉少卿韩昉等来。 甲戌王迎诏于重华殿。 诏曰: "朕闻夏商而来莫非不仁失天下汉魏以降则有故事为诸侯。 兹载籍之具书非一时之创见。 惟宋太上皇赵佶少帝桓所以背恩而失信与其致讨以就 。 亦已使闻不须重 。 自兹朞岁邈在别都比诏诣于阙庭因面数其过失。 颜之厚矣省伊戚之自贻人皆知之顾何辞而以对。 殒越于下咸服其辜。 然罪可释愚可哀终弃絶之弗忍惟名不正言不顺亦爵号之旣加已于今年八月二十六日降封赵佶曰昏德公赵桓曰重昏侯。 事皆惟新理宜诞告言念至公之举谅 同庆之诚。 呜呼命不于常国必自伐。 惟皇上帝之震怒不为桀亡非予一人之能令侯于周服敬尔有土其听朕言。 今差司古德韩昉等充报谕使副仍赐卿衣带匹* {段}银器等具如别录至可领也。" 司古德等上语录云: "承枢密院 子准奉圣旨候到国有合计议事件须至定迭回日却具申覆以凭奏闻。 开立下项。 保州之地初有诏谕更不收复意谓贵国必能*祇{祗}率旧章遵奉王室。 故朝廷不爱其地特行割赐尔后数岁贵国尙未进纳誓表。 故于回谢宣谕诏内云: '尙托言于户口未别奏于誓封。 但其事事以讫成忠于世世而可信所谕之言其或不定所得之地将何以凭。' 伏覩诏书旨意坦然明白逮今贵国未尝遵依第据守上项州城于理岂为稳便。 不识进退之*闲终欲如何。 及自胁从幷逃移户口其数颇多皆称物故殆未可亮。 今年八月十四日安北都护府牒来远城为人民越江到昌朔州地分耕种勘会公案。 昨蒙先皇帝 赐鸭江为界及承签院高伯淑宣谕圣旨更不收复保州一城境内今来贵国人民有耕种事理不便到请惩戒寝罢勘会昨来朝廷差降高伯淑宣谕时言议语录但传 旨许赐保州 无一城境内语句兼未 定界至。 自是见得系内地分宜约* {束}封吏无令依前辄有更添妄烦理会。 天会五年二月九日贵国谢恩使末 断遣外依国朝典宪犯者合出征偿入被死之家此时送伴所具牛马头匹及银两数牒过到今经久 未依应送纳于礼似为未安。 右上数事贵国果能推诚享上卽纳誓表皎然自明朝廷亦当回赐誓诏兼别降指挥申 封疆一切务从宽大成长久之计。 今年三月五日来远城收到无主马二匹多日无人识认。 相度弓口左右收得必是界外行到寻已令交付讫。 今年八月十四日东京兵马都部署司准东路军司申巡检司申于海岸收捉贵国金铁衣等六人状称浮海値风漂流到此情可怜悯亦仰移文分付讫。 今年八月十四日东京兵马都部署司准东路统军司申巡检已申因巡边收捉到贵国崔颇喜寻责得状。 称系天齐城所管因盗本国牛马捉败同贼为此避罪将妻幷马一匹来到据上项贼人幷将到物件亦令分付讫。 右上三司边境细故朝廷亦不遗忽一一指挥有司卽令移文送付无少底滞。 实恐边吏壅 不达王所故各具闻白庶见朝廷待贵国之意。" 又上语录云: "于谢保州表内云: '举邦国以乐输传子孙而永誓高明在上  无他'之言辞意轻泛。 具如近代宋人夏国与旧辽 朝廷所立誓书及表皆有若 此盟社稷倾危子孙不绍或神明 之无克 国之语。 相度旣永敦誓好果无食言。 辞意虽重于理无可避者。 至如自古盟载之辞如此类者非一兼贵国与辽时誓表必自有故事朝廷所收图书亦可考据此事诚非创行要索。 朝廷* {祇}欲永通欢好美意灼然。 伏望裁酌早赐端的垂谕以凭回日申覆朝廷具行闻奏。" 王* 曰: "昨蒙亲授 录今逐所有事件一一论报谨具如后。 保州之境本高丽地分尝为旧辽所幷顷属大朝统一中外先皇帝眷顾小国使边臣沙河赐之又签院高伯淑奉使日宣谕更不收复保州。 小国不胜庆幸奉表陈谢曰: '举邦国以乐输传子孙而永誓高明在上  无他。' 以此誓心更无章表。 意谓盟誓多是敌国交相疑忌故不得已而为之如春秋所记衰周列国之事。 今则圣人受命廓然一统惟是下藩中心悦服恭修职贡一依高伯淑来谕条件罔有愆忘今兹谕以未进纳誓表于理不为稳便又言卽纳誓表朝廷亦当回赐誓诏为长远之计。 闻命以还不胜感惧当候回谢报谕行李入朝兼上表以闻。 其人口逃移是臣父先王生前不获臣事上国时事当时臣幼少未尝闻知 高伯淑来日宣谕许令小国取便遂兼表上谢今更以让殆未可亮实深惊恐莫知所图。 天会五年金子 入朝不能检下致令崇吉刺伤人命回来卽令夺子 职田远流兼刑崇吉。 自来小国旧法犯罪人处断流配外更不征赎。 是以因循至于今日遽沐来谕亦多兢恐切冀更受指挥。 先皇帝时边臣沙河奉宣 赐鸭江为界遂言此后其境内寸草尺木不令吾人采取 遇今皇帝谓小国必能祗率旧章遵奉王室不爱其地特赐割赐而只许保州一城不许傍侧小土此岂朝廷以至仁大德抚字小邦之意乎。 是以缘边官吏见上国人民越江到昌朔州地耕种遂移文请征戒寝罢。 今沐来言系内地分宜约束封吏无令依前妄烦理会此违自来受命庆赖之心是以惶恐不知所为。 向者来远城收到无主马二匹东路巡检司于海岸收捉金铁衣等六人浮海値风漂流到此又因巡边收捉崔颇喜避罪将妻幷马入幷令交付当初闻之虽喜然谓出上国边官处分。 今闻朝廷虽细事不以遗忽一一指挥有司移文分付乃知朝廷宠绥下国至深至厚感荷之诚万万于此亦当俟来次行李兼附表以谢。"
世家卷第十五。

#高丽史16卷-世家16-00-00-00-0000

世家卷第十六。 高丽史十六。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0-00-0000

仁宗二。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1-1129

○(己酉)七年春正月丙戌金遣宁州管内观察使杨公孝来贺生辰。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2-1129

己亥枢密院副使韩 卒。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3-1129

己酉以郑旌淑为刑部尙书。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4-1129

二月辛亥移御仁德宫。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5-1129

己巳封睿宗妃王氏为贵妃; 崔氏为淑妃。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6-1129

西京新宫成。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7-1129

壬申幸西京。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8-1129

戊寅入御新宫。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09-1129

三月己卯朔御新宫干龙殿受群臣贺上京留守近西京牧都护表贺。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0-1129

癸未宴群臣。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1-1129

庚寅至自西京赦。 诏曰: "因时乘变不常厥居自古而然海东先贤有言: '创宫阙于大花势以延基业。' 今旣相地创造新宫顺时巡游思有恩泽遍及中外: 其犯死罪者流配; 犯流以下原之; 曾配流者除不赦重罪外 许量移; 给还拓俊京妻子职田; 李之美兄弟许令任便聚居一处; 西京及所过州县山川神*祗{祇}各加尊号; 新阙主山秩载祀典; 西京及所过州县耆老孝顺节义鳏寡孤独笃废疾者赐酒食仍赐物有差; 侍从官及西京文武官营造新阙官吏 赐爵一级; 下逮仆隶悉推恩泽。"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2-1129

乙未幸妙通寺。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3-1129

辛丑幸外帝释院。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4-1129

癸卯王视国学释奠先圣献以银盘二事绫绢三十匹。 御敦化堂命大司成金富辙讲书无逸篇使起居郞尹彦 及诸生讲问大义。 赐宰枢侍臣学官诸生酒食。 学官诸生表贺。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5-1129

丁未虑囚。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6-1129

戊申幸普济寺。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7-1129

夏四月癸丑设金刚经道场于天成殿。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8-1129

戊午王如安和寺。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19-1129

庚申延佛骨于大安寺置仁德宫。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20-1129

五月庚辰起居郞尹彦 左司谏郑知常右正言权适上* 论时政得失王优纳之。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21-1129

丁亥移御延德宫册任氏为王妃。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22-1129

庚寅移御寿昌宫。
#高丽史16卷-世家16-仁宗2-07-23-1129

甲辰诏曰: "先王之法正刑名详分守大为之备曲为之防冠冕之式衣服之制上下有别尊卑不同故贵不以逼而贱不敢踰人心定矣逮德下衰法与时弊衣服无等而人不知节俭。 我太祖之开国也克愼俭德惟怀永图景行华夏之法切禁丹狄之俗今则上自朝廷下至民庶竞华靡之风袭丹狄之俗往而不返深可叹也。 今朕庶几率先以革末俗其乘舆服御之物皆去华尙质咨尔公卿大夫其体朕意奉而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