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崔弘宰字令如稷山县人本将家子少尙气喜驰骋。 荫补合门祗候睿宗朝从尹瓘伐东女眞颇有功累历淸要出为西北面兵马使与元帅金仁存收复抱州又筑义州城以功拜同知枢密院事。 仁宗初 知政事党附李资谦构韩安仁杀之语在安仁传。 寻拜门下侍郞平章事善射御屡从军及贵显擅威福众心 服权势日炽资谦自知为人所恶常畏人图己颇疑弘宰。 有武人权因者知其意语资谦曰: "弘宰与将军郑旌叔李神义阴谋将不利于公。" 资谦以问拓俊京俊京言: "弘宰为人难测不可保其不然。" 资谦乃密奏流升州缛地岛又流其子翔温端僧道休于远地。 及资谦败凡为资谦所斥者悉召还弘宰以杀安仁为谏官所论驳最后召拜平章事判吏兵部事赐佐理功臣号。 自言: "窜逐家产荡尽。" 乃纳货卖官谏官崔惟淸等上* : "以为贪邪在位乱法 国遂致旱蝗之灾宜加贬黜以* 天戒。" 乃左迁守司空右仆射。 未几复拜平章事致仕卒谥襄肃。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崔 -000
崔 。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崔 -001
○崔 毅宗初为御史杂端累历直门下省尙书右丞殿中监拜右承宣转同知枢密院事迁左散骑常侍寻知枢密院事判三司事。 性强 贪墨旣掌枢要势倾中外有不附己者必中伤之子壻连结势家无所顾忌。 左正言文克谦上* 极言请罢黜不听。 官至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守太保判尙书吏部事以病致仕遇害于郑仲夫之乱。 时有吴中正者起吏胥累补外寄为人严酷不恤孤穷要结贵近能为祸福但以言貌备历要途与 同为省郞脂韦依阿恩 必报人皆侧目。 及* { }秉政荐为御史中丞视事一日而死。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朴暄-000
朴暄。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朴暄-001
○朴暄初名文秀公州人也。 中第为崔怡家臣机警善辞辨屡中怡意遂见宠任不数年历扬华要入政房与金敞宋国瞻齐名颇作威福势倾朝野。 尝为史馆修撰虚夸怡功业编至五六卷献于怡。 官累刑部尙书论崔沆事流黑山岛后怡以无可与议者召暄还未至而怡死沆遣人投海中。 暄尝献议建新兴仓备凶荒民赖以活为之语曰: "微朴公吾其死矣。"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 -000
宋 。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 -001
○宋 砺良县人中赞致仕贞烈公松礼之子松礼之诛林惟茂 为卫士长与有功。 官累尙书左丞忠烈五年拜知申事。 时权贵受赐牌多占畿县田 田居多都兵马使建议不论赐牌 量给职田王许之寻听 等请命赐田在京畿八县者勿幷充给。 进同知密直累转知都佥议哈丹之入寇王避于江华命 留守王京 逃奔江华。 十七年元授宣武将军鎭边万户赐金牌出为庆尙道都指挥使务聚* {敛}大兴功役又令边卒运米与女眞互市为东界安集使所劾免。 寻起为赞成事时选处女禁昏嫁 犯禁流海岛。 后复拜赞成进中赞俄改知都佥议乞退。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 -002
二十六年拜右中赞赐推诚赞化安社功臣号又赐 杖。 判密直柳庇尝有憾于 告行省平章阔里吉思曰: "顷者长史张汉烈以皇太后崩告 曰: '薛比思' 此华言报喜之辞 何人敢如是耶 我与金深金延寿共闻不敢不告。" 阔里吉思囚 庇深延寿汉烈郑眞李安雨等于行省狱令对辨又囚 子右副承旨璘郞将* 将军瑞侄左副承旨邦英将军臣旦于巡马所寻释庇深延寿眞汉烈安雨等。 吉思专权 货好恶不公自宰辅以下稍 意不问曲直或杖或囚人无不行赂。 元遣塔察儿王泰享等来与王鞫 于行省汉烈服其诬。 二十八年加壁上三韩三重大匡赐爵乐浪公。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 -003
谋欲废忠宣改嫁公主恐事不济以帝乳母子为季女壻壻送钱享王宰枢俱会* 行酒中赞洪子藩辞以醉不飮* 出不逊语子藩 遂出* 声曰: "复相子藩岂帝所知乎 " 宰相白王囚之子藩怒数日不视事。 初子藩免 代为首相将遣使外郡求子藩过失子藩知而沮之由是二人不相能。 三十三年忠宣在元诛璘邦英王惟绍等遣金文衍囚 等三十六人籍其家流之以 寄书于璘劝成奸计也语在邦英惟绍传。 忠肃五年卒谥良毅子瑨璘* 瑞瑨官至右副承旨有宠于忠烈居中用事时人目之。 璘知申事瑞都佥议政丞。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王惟绍-000
王惟绍。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王惟绍-001
○王惟绍父 官至赞成事。 惟绍忠烈朝补郞将以弓箭陪如元。 惟绍妻上将军宋琰女也貌美惟绍以秃鲁花入元宦官金吕私之遂密纳于内吕由是得幸。 惟绍累迁密直副使左常侍三十一年知都佥议司事寻加赞成事。 初王复位忠宣以前王在元至是王如元惟绍及高世金文衍宋邦英宋璘韩愼李伯超吴演*秦艮弼{秦良弼}等从行。 明年王寓前王邸左右声言: "王欲与前王俱东还。" 惟绍邦英愼璘使其党宋均金忠义白王曰: "前王不自安而怨殿下者有年殿下虽慈爱适足贾祸耳且殿下独不念丁酉年事乎 "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王惟绍-002
时宝塔公主失爱于前王徙居祗候司。 一日王欲更衣出 地折齿数日不能食惟绍等因劝王移寓公主所自谓得计托乳 及宦者李福寿 前王于皇后又 于左丞相阿忽台平章八都马辛曰: "前王素失子道又不与公主谐故我王疾之欲以秃鲁花瑞兴侯琠为后者非一日前王诚宜悔过自新以供子职昨我王舍于其邸不谨奉侍至使折齿我王欲勿怒得乎 前王愿为僧省官不许今听其祝发令琠继尙公主可副我王之志。" 阿忽台八马辛许之。 惟绍等见右丞相 刺罕以王言 前王 刺罕曰: "益知礼普化王世祖之甥宝塔公主亦宗室女也废嫡改嫁于理安乎!" 惟绍复 如告阿忽台 刺罕曰: "瑞兴侯亦王之子耶 " 曰: "否" 曰: "谁出 " 惟绍不能对退问崔有 有 曰: "子亦宗姓宜自知之。" 惟绍等谋旣泄洪子藩等五人诣中书言: "惟绍等离*闲王父子逆理乱常罪莫甚焉。" 省官召王父子面诘已执囚惟绍等四人。 未几世文衍良弼白王曰: "臣等负 从之为日已久无所报 但愿奉殿下东出齐化门。" 王曰: "我闻前王遣人涯头驿要我度河而沈之吾虽老独不畏死耶 " 世等乃与从臣七十人上书中书省极论惟绍等罪且请奉王还省官奏于是设宴饯王又累进驿骑趣行。 王无以为计乃飮药发痢自夏至秋不起潜遣人诣行在请与公主俱还。 阿忽台以奏皇后曰: "翁与妇偕行可乎 如不得已我且还都备仪以送亦未晩也。" 公主闻惟绍等被囚怒甚召文衍杖之又使人守门禁出入王所告状者诸从臣皆离散。 又明年前王奉太子旨捕惟绍及其党囚于邸有崔涓者匿公主所李成柱直入卧内于 中得之。 于是前王迁王于庆寿寺自后王拱手国政归于前王乃以从臣权汉功崔实主铨选王所任使者悉斥罢以其所亲信者代之除授皆出于请谒汉功等赍批判启王行印而已。 遂遣文衍于本国逮捕惟绍之党及其有宿憾者宋 等三十六人籍其家流之其余或杖或流者数十人。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王惟绍-003
先是惟绍等赂内竖金洪守崔涓妻仁明殿婢权舍谋进毒前王洪守以毒授舍舍又与侍婢无老之谋而未得进有劝前王幸无老之者旣幸而无老之以情告遂执舍搜得怀中毒药令无老之告省官省官欲下舍等宗正府究问难其事而寝乃斩洪守舍。 裴赟者善蒙语性狂纵数与宰相柳庇言不逊惟绍之被执也左右幷收赟前王曰: "惟绍等之 我正由此人之喙我必杀之。" 使人急 掠赟以蒙语乞哀。 前王谓左右曰: "此人善译。" 遂宥之。 斩惟绍邦英愼璘均忠义涓于文明门外籍其家父子兄弟皆没为奴愼子用 等三人充驿户。 又承旨吴演尝党惟绍及惟绍诛着道士服亡匿前王获之囚于邸欲杀之演念佛经甚勤哀之乃流于岛。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邦英-000
宋邦英。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邦英-001
○宋邦英上将军琰之子忠烈朝累官至左副承旨进密直副使。 初忠宣以前王在元王用洪子藩言请还前王邦英与从弟承旨宋璘素恶前王璘劝王如元沮前王还国又请以公主改嫁瑞兴侯琠王从之行至西京帝不许入朝乃还。 帝遣刑部尙书塔察儿翰林学士王约来执璘囚行省狱数之曰: "汝劝王朝觐扰百姓一也。 汝父 曾禁锢帝之所知乃敢诈冒滥受朝命二也。" 因谓王曰: "人有疾得药必愈今我之来诚王良药也。" 遂与王至寿康宫入香阁谓宰相金延寿曰: "闻有幸臣金元桂者谁耶 " 时元桂在王侧 见塔察儿曰: "入国境有告云元桂夺人已媒之妻又夺军官虎符以与妻之兄弟。" 遂流元桂而释璘。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邦英-002
邦英及璘尝说王作畏兀儿字书献帝沮前王还国用金宝以印白纸十二幅授宋均托入朝至京师凡可以沮毁前王者作书献帝会帝不许入朝均计不得行藏其纸于宦者李福寿家而还后郞将李承雨赍其纸东还会塔察儿归道遇取之与承雨二幅曰: "持此示汝国宰相。" 乃以余纸上中书省具言均谋曰: "吴祁石天补外亦有如此行诈者乎 " 承雨还以告宰枢白王囚均于巡军寻命释之宰枢不肯王使卫士召均至宫门乃释。 未几帝遣兵部尙书伯伯刘学士来王迎入行省伯伯传圣旨问曰: "王尝上表请还前王乎 " 曰: "然" 曰: "以畏兀字书请沮之乎 " 曰: "不知。" 伯伯顾属宰相为证令具书王言为咨文遂问均曰: "汝用纸十二幅欲为何等事 " 均曰: "王使均请入觐惟此一事耳。" 又问: "谁书畏兀字 " 曰: "护军田惠。" 以问惠惠不敢隐伯伯乃曰: "中书省欲奏请还前王表中有畏兀字书无押无印省官疑之不奏。" 王还宫邦英璘等入说王遣承旨金子兴赍畏兀字书草示使臣语之曰: "我仓卒承问辄以不知对今得此书箱 中实我所知但忘之耳。" 邦英等又恐子兴传之不悉遣其党韩愼偕往。 伯伯怒问子兴曰: "王授汝书草时谁在王侧 " 曰: "邦英璘愼在左右。" 伯伯使子兴书其言为契又问宰相等曰: "王尝于行省与吾有言闻乎 " 曰: "然" 伯伯又书为契乃与王鞫邦英等于行省王出言若将救者伯伯曰: "有奸如此不治后将益甚。" 遂出畏兀书草问璘曰: "书此者谁 " 曰: "邦英" 鞫邦英不承被缚乃服。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宋邦英-003
均本合德官奴属内僚官至护军得幸于王。 尝与石胄争宠胄 之还本役乃剃发亡入元投福寿福寿白王复其职。 惠其先入居辽阳依内僚石天卿起家至护军喜生事误国。 伯伯将还百官与书曰: "邦英等志在患失欺罔君父无臣子之义请归奏天子 正其罪!使前王及公主东还国人之望也。" 于是伯伯刘学士乃与王议令大护军夜先旦中郞将金章押邦英璘等送于元。 时帝寝疾政在中宫福寿得幸用事与帝乳 为之营救邦英等得免与福寿弟上护军李宏还时韩希愈崔崇吴演等入内议事号曰别厅邦英璘亦与焉。 三十年同知密直明年又知密直。 王如元邦英璘等欲从行曹 白王曰: "二人得罪上国不宜扈驾必欲嬖二人者请入奏召之。" 邦英等谓 曰: "王不许从行岂有沮之者耶。" 曰: "我实沮之。" 邦英等至义州固请 白王曰: "二人远来难遣还可异路而行。" 王许之至京师伏诛语在王惟绍传。 蔡宗璘者与璘有姻好亦见逮会赦得免。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吴潜-000
吴潜[石胄]。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吴潜-001
○吴潜初名祁同福县人父璇官至赞成事。 潜忠烈朝登第累官至承旨王狎 群小好宴乐潜与金元祥内僚石天补天卿等为嬖幸务以声色容悦谓管弦坊大乐才人不足分遣幸臣选诸道妓有色艺者又选京都巫及官婢善歌舞者籍置宫中衣罗绮戴马尾笠别作一队称男妆敎以新声其词云: "三藏寺里点灯去有社主兮执吾手 此言兮出寺外谓上座兮是汝语。" 又云: "有蛇含龙尾闻过大山岑万人各一语斛酌在两心。" 高低缓急皆中节簇。 王之幸寿康宫也天补等张幕宫侧各私名妓日夜歌舞亵慢无复君臣之礼供亿赐予之费不可胜纪。 转知申事进知密直司事历监察大夫知都佥议司事。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吴潜-002
潜以谗 得幸离*闲王父子陷害忠良人皆切齿畏祸莫有言者会元使断事官帖木儿不花翰林李学士等为执石胄父子来前护军元 甲等五十人欲以潜事告帖木儿不花先白王王止之又令护军曹 谕之 甲等不从遂为书告曰: "大德五年四月帝遣塔察儿王泰亨谕王曰: '威福予夺当自己出凡事 有不便民情有未安者其审图之。' 又戒臣僚曰: '悉心奉正各修乃职敢有蹈袭前非专恣不法王虽尔容朕必不贷。' 臣僚等祗承圣训日夜兢兢犹恐不逮。 今有臣吴潜者实为元恶无才无功徒以奸* {谄}得进以尝得罪前王窥免后患日夜谗构离*闲王父子自以为树立大功窃弄威福援引昆季 机密数年之*闲皆至将相。 凡本国臣僚无问尊卑少有嫌隙辄陷以罪无辜罢黜者 于一国至于各道按廉守令以一己爱憎进退予夺背 圣训罪不容诛。 今有圣旨亦不疑惧谋欲沮之天使还朝之后必有异图。 伏望广咨国人制于未乱东国苍生骨而再肉也。" 帖木儿不花等得其书言于王曰: " 甲所言虽非吾等所断亦不可不问宜将 甲与潜赴京对辨。"
#高丽史125卷-列传38-奸臣1-吴潜-003
又尹万庇郑 金禧尹谐吴永丘李舟李 宣宗桂高延洪承緖等以书告元使曰: "自大德五年四月圣旨训戒以来君臣战惧不敢违越今有奸臣吴潜素无才识交结中贵以奸 得幸因窃国柄专恣不法又以巧言离*闲国王父子毁斥忠良崇进奸邪卖官割民无所不至。 今奉圣旨举国 喜独潜恐其失权潜谋沮之壅 帝泽不畏皇威。 不去此人必生祸乱殃及无辜伏望 奏天聪去此大恶小邦之福也。" 又洪子藩金珲闵萱闵渍郑 权永金台铉高世金文衍李混元琎许评申珩金延寿赵文简金元祥朴光廷尹吉孙吴玄良金由祉等告元使曰: " 臣吴潜卖官割民专恣不法愚等当恐秽声闻于上国。 今又有圣旨潜宜生疑惧小革其心乃恐失势谋欲稽滞圣恩愚等各怀愤 未敢发言今元 甲等乘其众怒已具言之所言罪恶无非是实伏望无复致疑除此元恶小邦之幸也。" 子藩又言: "吴潜虽与吾连姻请以公义言之本国之法出纳王命内有中贵三四人谓之辞外有近臣四人谓之承宣。 非此虽宰相不敢与焉潜今已拜相犹且出入王宫与承宣无异所陈皆为邪谋。" 金珲继言潜罪元使默然。 致仕宰相蔡仁揆等二十八人万户金深等军官一百五十人又诣元使请罪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