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释珠文宗时人。 早孤无托剃发为僧刻木为父母形加绘饰晨昏定省奉养之礼悉如平日有司奏之王曰: "丁兰之孝无以加焉。" 命厚赏之。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崔娄伯-000

崔娄伯。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崔娄伯-001

○崔娄伯水原吏尙 之子尙 猎为虎所害娄伯时年十五欲捕虎母止之娄伯曰: "父 可不报乎 " 卽荷斧迹虎虎旣食饱卧娄伯直前叱曰: "汝食吾父吾当食汝。" 虎乃掉尾 伏遽斫而 其腹盛虎肉于瓮埋川中取父骸肉安于器遂葬弘法山西庐墓一日假寐尙 来咏诗云: "披榛到孝子庐情多感泪无穷负土日加* {冢}上知音明月淸风生则养死则守谁谓孝无始终。" 咏讫遂不见服 取虎肉尽食之。 登第毅宗朝累迁起居舍人国子司业翰林学士。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尉貂-000

尉貂。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尉貂-001

○尉貂本契丹人。 明宗朝为散员同正父永成患恶疾医云: "用子肉可治。" 貂卽割股肉杂置 钝中馈之病稍*闲王闻之诏曰: "貂之孝冠絶古今。 传云: '孝者百行之源。' 又曰: '求忠臣于孝子之门。' 则貂之孝在所必赏。" 命宰相议加褒赏韩文俊文克谦等奏曰: "唐安 县民李兴父被恶疾兴自 股肉假他物以馈父病甚不能啖经宿而死刺史上其事旌表其闾里。 今貂契丹遗种不解书乃能不爱其身残肌馈父及没又庐墓三年不懈可谓能尽其孝。 宜表里门书诸史策垂示无穷。" 制可。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徐棱-000

徐棱。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徐棱-001

○徐棱长城县人。 高宗时养母不仕母发项疽请医 之医曰: "若不得生蛙难愈。" 棱曰: "时方 寒生蛙可得乎 母之病必不愈。" 号泣不已医曰: "虽无生蛙姑合药试之。 乃炒药于树下。" 忽有物从树上堕鼎中乃生蛙也。 医曰: "子之孝诚感于天。 天乃赐之子之母必生矣。" 合药傅之果愈。 同县人大将军徐曦每说此事必泫然泣下。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金迁-000

金迁。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金迁-001

○金迁溟州吏小字海庄。 高宗末蒙古兵来侵母与弟德麟被虏时迁年十五昼夜号泣闻被虏者多道死服衰终制。 后十四年有百户习成自元来呼溟州人于市三日适旌善人金纯应之成曰: "有女金氏在东京云: '我本溟州人有子海庄。' 托我以寄书。 汝识海庄否 " 曰: "吾友也。" 受书持以与迁书云: "予生到某州某里某家为婢饥不食寒不衣昼锄夜 备经辛苦谁知我死生 " 迁见书痛哭每临食呜咽不下欲往赎母家贫无 贷人白金至京请往寻母朝议不可乃还。 至忠烈王入朝又求往朝议如初。 迁久留京衣 粮 郁 无聊道遇乡僧孝缘涕泣求哀孝缘曰: "吾兄千户孝至今往东京汝可随去。" 卽嘱之或谓迁曰: "汝得母书已六载安知母存没 且不幸中途遇贼徒丧身失宝耳。" 迁曰: "宁往不得见岂惜躯命 " 遂随孝至入东京与本国译语别将孔明归北州天老寨寻访之母在。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金迁-002

至军卒要左家有一 出拜衣悬 蓬发垢面迁见之不知其为母也。 明曰: "汝是何如人 " 曰: "予本溟州户长金子陵女同产进士金龙闻已登第予嫁户长金宗衍生子二曰海庄德麟德麟随我到此已十九年。 今在西邻百户天老家为奴。 何图今日复见本国人。" 迁闻之下拜涕泣母握迁手泣曰: "汝眞吾子耶 吾谓汝为死矣。" 要左适不在迁不得赎乃还东京依别将守龙家居一月与守龙复往要左家请赎要左不听迁哀乞以白金五十五两赎之骑以其马徒步而从德麟送至东京泣曰: "好归好归。 今虽不得从如天之福必有相见之期。" 母子相掩泣不能语会中赞金方庆回自元至东京召见迁母子称叹不已言于摠管府给引厨传以送将至溟州宗衍闻之迎于珍富驿夫妇相见而喜迁举酒以进退而痛哭一座莫不 然。 子陵年七十九见女喜剧倒地。 后六年天老之子携德麟来迁以白金八十六两赎之未数岁尽偿前后所贷白金与弟德麟终身尽孝。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黄守-000

黄守。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黄守-001

○黄守世居平壤府。 忠肃时为本府杂材署丞父母年俱七十余有弟曰贤曰仲连曰季连又有 妹二人同 而食日三时具甘旨先奉父母退而共食二十余年子孙服习无小怠。 赞成姜融判密直金资亲访其第父母皆皓首出迎于庭止之使坐融垂涕叹曰: "今世士大夫*闲亦所罕闻。 岂意此城中有此孝子之门 " 令府人具状以闻里闾耸观。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郑愈-000

郑愈。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郑愈-001

○郑愈晋州人知善州事任德之子。 恭愍二十一年与弟 从父戍河东郡倭寇乘夜猝至众皆遁任德病不能骑马愈与 扶拥而走贼追及之愈骑马射杀数人贼不敢前有一贼奋剑突进刺任德颊 自以身蔽之且斩四人力战却之任德得免 竟殁于贼。 事闻授愈宗簿寺丞。 时又有民兄弟偕行弟得黄金二锭以其一与兄至阳川江同舟而济弟忽投金于水兄怪而问之* 曰: "吾平日爱兄甚笃今而分金忽萌忌兄之心。 此乃不祥之物也。 不若投诸江而忘之。" 兄曰: "汝之言诚是矣。 亦投金于水。" 时同舟者皆愚民故无有问其姓名邑里云。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曹希参-000

曹希参。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曹希参-001

○曹希参守城人也。 累官军器少尹尝避倭寇扶其母将往京山府城行至加利县东江无船不得渡贼追及之母谓希参曰: "吾老且病死无悔。 汝其走马以免。" 希参曰: "母在予何往 " 遂与母匿田*闲贼获之以 刺希参又将害其母希参尽以弓马 产与贼以身蔽母云: "愿杀我勿害我母。" 贼以剑击希参杀之舍其母而去。 辛禑时体覆使赵浚驰书闻于朝遂立石纪事旌表之。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郑臣佑女-000

郑臣佑女。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郑臣佑女-001

○郑氏*于达赤臣佑女也。 父以罪谪海州疾笃寄书其家母得书痛哭郑时年十七在室谓母曰: "父死在朝夕我欲往见。" 母曰: "汝父得罪于国岂许汝往见耶 " 曰: "我且请诸朝。" 卽驰至京具状告都堂不受郑立门外候诸相出前执侍中马 曰: "妾父臣佑罪非反逆远窜异乡今又疾革请许妾往见。" 诸相感泣卽白辛禑放臣佑归田里。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孙宥-000

孙宥。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孙宥-001

○孙宥淸州吏也每因公干出入村落一毫不取时称淸白吏。 辛禑四年倭寇所居里儿女揽衣号泣宥不顾径走母家负而匿得免州人敬服。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权居义-000

权居义[庐俊恭]。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权居义-001

○权居义白州人官累副令。 辛禑时丧母哀毁庐墓三年。 又光州人卢俊恭亦庐墓三年。 时丧制废坏皆服百日而除二人独能出于流俗故国家嘉之 旌表门闾。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辛斯 女-000

辛斯 女。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辛斯 女-001

○辛氏灵山人郞将斯 女也。 辛禑八年倭贼五十余骑寇灵山斯  家避乱至 浦乘舟其子息及悦推挽之会夏 水 缆絶船着岸贼追及之杀舟中人殆尽斯 亦被害有一贼执辛氏下船辛不肯贼露刃拟之辛大骂曰: "贼奴杀则杀汝旣杀吾父吾之 也。 宁死不汝从。" 遂扼贼 蹴而倒之贼怒遂害之。 时年十六体覆使赵浚上其事遂立石以旌。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尹龟生-000

尹龟生。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尹龟生-001

○尹龟生赞成事泽之子累官判典农寺事。 退居锦州立祠宇以朔望四仲俗节祭三代冬至祭始祖立春祭先祖一用朱文公家礼考 祖考 墓立石志其忌日又于考墓立碑墓南作斋室刻高曾以下忌日于石 后世不忘。 恭让三年全罗道都观察使卢嵩移牒锦州曰: "今国家下令立家庙无一人行之者。 龟生自未令前立庙修祀敬事祖考其孝实为众人之标准。 先王之政旌别淑慝树之风声。 今宜旌表门闾立孝子碑给复其家以劝诸人。" 子昌宗绍宗会宗绍宗别传。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潘 -000

潘 。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潘 -001

○潘 安阴县人以散员居乡里。 辛禑十四年倭贼猝至执其父归 以银锭银带赴贼中乞哀请买父贼义而许之。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君万-000

君万。
#高丽史121卷-列传34-孝友-君万-001

○君万优人也。 恭让元年其父夜被虎攫君万号天持弓矢入山虎食之尽负 视君万哮吼而前吐所食支节君万一箭 之遂拔剑剖其腹尽收遗骸焚而葬之。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00-000

烈女。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00-001

○古者女子生而有傅姆之敎长有 史之训故在家为贤女适人为贤妇遭变故而为烈妇后世妇训不及于闺房其卓然自立至临乱冒白刃不以死生易其操者呜呼可谓难矣。 作烈女传。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胡寿妻兪氏-000

胡寿妻兪氏。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胡寿妻兪氏-001

○胡寿妻兪氏未详其世系。 高宗四十四年寿出守孟州时孟避兵侨寓海中蒙古兵陷神威岛寿遇害兪恐为贼所污投水而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玄文奕妻-000

玄文奕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玄文奕妻-001

○玄文奕妻史失其姓氏。 元宗十一年三别抄在江华叛文奕逃奔旧京贼船四五 翼而追之。 文奕独射之。 矢相接妻在侧抽矢授之。 贼不敢近文奕船胶于浅贼追及射之。 中臂 舟中妻曰: "吾义不为鼠辈所辱。" 遂携二女投水而死。 贼执文奕惜其勇不杀旣而文奕逃还旧京。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洪义妻-000

洪义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洪义妻-001

○洪义妻史失姓氏。 恭愍朝义为上护军赵日新作乱遣人害义于其家拔剑将斩义妻遽以身蔽之号* 攀援* {挺}刃交加面目肢节多折伤几至死义得不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安天俭妻-000

安天俭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安天俭妻-001

○安天俭妻史失姓氏。 天俭恭愍朝为郞将家夜失火天俭适醉卧妻冒火入扶之以出力不胜以身覆天俭遂俱焚。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江华三女-000

江华三女。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江华三女-001

○三女者江华府吏之处子也。 辛禑三年倭寇江华恣杀掠三女遇贼义不辱相携赴江而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郑满妻崔氏-000

郑满妻崔氏。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郑满妻崔氏-001

○崔氏灵岩郡士人仁佑之女适晋州户长郑满生子女四人其季在襁褓。 辛禑五年倭寇晋州时满如京贼 入所居里崔携诸子避匿山中崔年方三十余貌且美贼得而欲污之露刃以胁崔抱树拒奋骂曰: "死等耳与其见污而生宁死义。" 骂不絶口贼遂害之虏二子以去。 子习甫六岁啼号尸侧襁褓儿犹匍匐就乳血淋 入口寻死。 后十年都观察使张夏以事闻乃命旌表其闾 习吏役。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李东郊妻裴氏-000

李东郊妻裴氏。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李东郊妻裴氏-001

○裴氏京山府八 县人三司左尹仲善女也适郞将李东郊。 辛禑六年倭贼逼京山阖境扰攘无敢御者东郊时赴合浦帅幕未还贼骑突入裴氏所居里裴负其儿至所耶江江水方涨度不能脱投水贼至岸持满注矢曰: "而来可免死。" 裴顾骂贼曰: "何不速杀我 我书生女尝闻烈女不更二夫我岂污贼者耶 " 贼射之中其儿引满又语如前竟不出遇害。 体覆使赵浚具事以闻遂旌表里门。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康好文妻文氏-000

康好文妻文氏。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康好文妻文氏-001

○文氏光州甲乡人旣 归判典校寺事康好文。 辛禑十四年倭贼突入州兵仓卒不得制。 文氏有二儿负幼携长将走匿忽被虏欲自絶不肯行贼系其颈逼令前行又逼 所负儿文氏知不免 幼儿置树阴谓长儿曰: "汝且在此将有收护者。" 儿强从之。 行至梦佛山极乐庵畔有石崖高可千尺余上有路如线文氏谓同被虏邻女曰: "污贼求生不如洁身就死。" 奋身而坠贼不及止之骂极口杀其儿而去崖下有萝蔓蒲草又密得不死折右臂久而复苏适里中人先在崖窦见而哀之 粥以养居三日闻贼退乃还乡里莫不惊叹。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金彦卿妻金氏-000

金彦卿妻金氏。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金彦卿妻金氏-001

○金氏书云正金彦卿妻也居光州。 辛禑十三年倭寇剽掠猝至其家家人四窜金与彦卿奔匿林莽*闲贼获金系颈以去欲污之。 金 地骂贼大叫曰: "汝卽杀我义不辱。" 贼 遂害之。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景德宜妻安氏-000

景德宜妻安氏。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景德宜妻安氏-001

○安氏昌平人判事邦奕之女适典医正景德宜居井邑县。 辛禑十三年倭贼 入安氏所居里德宜时在京安苍黄携二子与婢三人匿后园土宇。 贼得之欲污之。 安骂且拒贼 其发拔剑胁之。 安极口骂曰: "宁死不从汝。" 贼遂杀之。 虏其一子一婢而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李得仁妻李氏-000

李得仁妻李氏。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李得仁妻李氏-001

○李氏古阜郡吏硕女也适郞将李得仁居井邑县。 辛禑十三年倭贼至执李欲污之。 李以死固拒遂为贼所杀。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李得仁妻李氏-000

权金妻。
#高丽史121卷-列传34-烈女-李得仁妻李氏-001

○淮阳府民权金夜被虎搏家有丁壮七八人惧不敢出妻抱权金腰据门限大声叫号虎舍之攫 牛而去。 明日权金死。 恭让二年交州道观察使报都堂旌表其闾。
列传卷第三十四。

#高丽史122卷-列传35-00-00-000

列传卷第三十五。 高丽史一百二十二。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122卷-列传35-方技-00-000

方技。
#高丽史122卷-列传35-方技-00-001

○盖以一艺名虽君子所耻然亦有国者不可无也自迁史立日者龟策仓扁传而后之作史者皆述方技传岂非是意耶作方技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