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高丽史115卷-列传28-李崇仁-004
大司宪赵浚时起复故以: '父母俱殁三年内践华要坐府司'等语为己发也深衔之。 崇仁虽有才然行已则所失固多近之论救亦不可谓至公。 近尝言: "穑之入朝也士安 从商人白巨麻多赍金银以行崇仁令 其数巨麻恨之构虚事。" 昌下近书于都评议使司令议使司移门下府门下府牒宪府问崇仁伴行通事宋希正希正云: "崇仁赍白金苎麻布入市买彩* {段}十六匹绢二十余匹木 五匹色丝五六斤。" 又鞫私隶白仁者亦如希正言谏官上* 论近曰: "臣等上* 论崇仁罪殿下命宪司鞫之。 崇仁逃匿签书密直权近上* 极言崇仁无罪且扬其贤。 请鞫论崇仁者臣等不得不辨乞赐垂察。 惟我先王上法三代以立丧制及国家多故权从唐宋之制夺情起复然其起之也甚谨必使礼部奉旨牒中书中书牒谏院谏院牒宪司宪司复牒礼部督起视事故名卿大儒固有不得已而起复者盖急于用人才非所以荣其人也。 是以宗庙大享正至诞节与夫八关燃灯凡诸朝会则不与焉此国家成法也。 虽顽愚之人至于吉礼皆曰: '吾父母三年之内不敢与焉。' 冠带而掌国试乎 崇仁读书登第盗名一世斩焉在衰 之中* {谄}附林廉求为常侍而处华省又掌国试。 夫常侍谏官也不可以公然毁礼故降求上护军为监试试官以吉服入文宣王庙坐明伦堂 肉自若扬扬然荣辉于人以禽兽之行导三韩后学之辈臣等诚恐以不正之学累殿下惟新之理故不得不追论之也。 权近反以其掌试为孝父是欺殿下而毁人伦也。 近非不知崇仁之犯法毁礼为有罪而臣等之论劾为有理也但阿私所好饰诈文非蒙蔽上聪欲害所司耳。 且崇仁诬陷宗亲诈穷狱成乃逃殿下以侍读之故命赦之臣等再论其罪而又逃其为不敬孰大于此。 而近反谓之贤以臣等为诬陷君子请加推鞫。 是欲使谏官杜口而开殿下拒* {谏}之渐也所谓: '一言丧邦者也。' 其买卖之事一行宋希正及白仁等明白纳辞而近党比崇仁欲害所司敢以妄言欺罔上聪其罪莫甚。 乞下宪司收其职牒与希正白仁等对鞫以正其罪。" 下都评议使司议之。
#高丽史115卷-列传28-李崇仁-005
郞舍复上* 曰: "崇仁诬陷宗亲欲毁人之大伦其罪一也。 母丧三年之内吉服掌试 肉自若以毁风俗其罪二也。 奉使上国身亲买卖与市人争利失使臣之节其罪三也。 所司法官奉王命辨宗亲眞伪而逆命逃匿其罪四也。 所司劾奏殿下赦勿问又降宣麻优礼待之而不卽进谢其罪四也。 崇仁之罪如此而权近朋比饰诈欲以掩庇谋害所司其罪有甚于崇仁固不在赦不宜付相府而更议也且案罪定法非宰相之事也乞下宪司收其职牒明正其罪。" 昌命勿鞫夺告身流牛峯县。 起居舍人孟思诚以尝受业于近不署名于* 。 恭让时谏官论: '崇仁与河仑前为仁任腹心后徇穑奸计以督辛昌朝见而欲立辛禑以絶王氏之血食。' 徙流他郡。 初狱起逮系淸州以水灾免未几许从便召还给告身除知密直司事同知春秋馆事。 又以郑梦周党削职远流。 寻卒崇仁天资英锐文辞典雅穑每叹赏曰: "此子文章求之中国世不多得。"
高皇帝尝览崇仁所撰表嘉之曰: "表辞诚切。" 中原士大夫观其著述亦莫不叹服。 有陶隐集行于世。 子次点次若次骞次参。
列传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116卷-列传29-00-000
列传卷第二十九。 高丽史一百十六。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沈德符-000
沈德符。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沈德符-001
○沈德符字得之宁海府靑*凫县人。 父龙吏曹正郞。 德符忠肃末荫补司 直长同正。 恭愍朝累迁判卫尉寺事。 辛禑初除右常侍升礼仪判书拜密直副使商议会议都监事。 出为西海道元帅进知密直司事赐推诚 赞功臣号。 寻判司事转知门下事复为西海道元帅与罗世等击倭于鎭浦献捷禑厚加赏赐。 久之拜赞成事。 时遣使如
京师献岁贡命德符检方物于平壤府禁私挟金银者。 押物禹坚犯令斩以徇。 又出为东北面上元帅遇倭贼于北靑咸州之境要外平斩先锋五十级。 倭又寇端州德符与战败绩。 倭百五十 又寇咸州洪原北靑哈兰北等处杀虏人民殆尽德符与知密直洪征密直副使安柱靑州上万户黄希硕大护军郑承可等与战于洪原之大门岭北。 诸将皆败先遁唯德符突陈独入中 而堕。 贼欲复刺麾下刘诃郞哈驰入射之遂连毙三人夺贼马以授德符转战出阵。 于是德符军亦大败贼势益炽。 我
太祖请往击之至咸州部署诸将。 营中有松在七十步许。
太祖召军士谓曰: "我射第几枝第几个松子汝等观之。" 卽以柳叶箭射之七发七中皆如所命军中皆蹈舞欢呼。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沈德符-002
明日直指贼所屯 儿洞伏兵于洞之左右。 贼众先据洞内东西山遥闻螺声大惊曰: "此
李[太祖旧讳] 螺也。"
太祖率上护军李豆兰散员高吕判卫尉寺事赵英珪安宗俭韩那海金天崔景李玄景河石柱李柔全世韩思友李都景等百余骑按 徐行过其*闲贼见兵少行缓不测所为不敢击东贼就西贼为一屯。
太祖登东贼所屯处据胡床令军士解鞍息马。 久之将上马百步许有枯 。
太祖连射三矢皆正中之贼相顾惊服。
太祖令解倭语者呼谓曰: "今主将卽
李[太祖旧讳]万户也。 汝其速降否则悔无及矣。" 贼酋对曰: "唯命是从。" 方与其下议降未定。
太祖曰: "当因其怠而击之。" 遂上马使豆兰吕英珪等引致之贼先锋数百追来。
太祖阳北自为殿退入伏中遂回兵亲射贼二十余人皆应弦而毙。 与豆兰宗俭等驰击之伏兵又起。 于是,
太祖身先士卒单骑冲突贼后所向披靡出而复入者数四手毙贼无 。 所射洞彻重甲或有一矢而人马俱彻者。 贼徒奔溃官军乘之。 呼声动天地 尸蔽野塞川无一人得脱者。 是战也女眞军乘胜纵杀。
太祖令曰: "贼穷可哀勿杀生擒之。" 余贼入千佛山亦尽擒之。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沈德符-003
禑攻辽德符以西京都元帅行从我
太祖回军。 辛昌立拜判三司事。 我
太祖与德符池涌奇郑梦周 长寿成石璘赵浚朴 郑道传议曰: "禑昌本非王氏不可奉宗祀。 又有
天子之命当废假立眞。" 奉定妃敎放昌于江华迎立定昌府院君瑶是为恭让王。 卽位之夕王壻姜淮季父蓍入谓王曰: "诸将相立殿下者只欲图免己祸非为王氏也。 殿下愼勿亲信思所以自保。" 王壻禹成范侍侧闻之告其母尹氏。 尹氏从兄绍宗闻之以告九功臣。 九功臣言于王曰: "殿下甫卽位谗言遽入臣等惶惧无已。 殿下若信谗言卽罪臣等若以臣等黜伪姓复立王氏为有功于宗社。 请罪谗人使上下无*闲焉。" 王顾左右默然九功臣俯伏良久而退。 寻赐忠勤亮节翊赞佐命功臣号拜壁上三韩三重大匡门下侍中判都评议使司事吏曹尙瑞司事领孝思观事兼八卫上护军领经筵事封靑城郡忠义伯赐中兴功臣录*券敎曰: "有德者尊之以官有功者劝之以赏若稽古典自有成规。 卿秉志忠勤饬躬廉简用舍随时安危注意适时通变善应兵机人用乐从惟其所令。 乃能谕群帅于危疑之际回大军于险阻之中而使权奸 沮狂谋,
中国复修旧好。 尹承顺回自
京师,
帝责本国以君位絶祀虽假王氏以异姓为之亦非三韩世守之良谋。 于是守门下侍中
李[太祖旧讳]与卿共谋相与徇义忘身坐定大议天命所在人心亦随朝市不惊兵革不用异姓之祸不日而除。 邦国之基旣倾而再平王氏之祀已絶而复续在昔平勃之安刘汉狄张之复李唐虽时异而势殊谅志同而气合。 功在社稷泽及生民。 余惟仰成嘉乃丕绩。 位上卿而极备恩数告祖庙而指誓山河。 立阁图形镌碑颂德。 崇加三代祖考宥及永世子孙。 锡之土田副以臧获。 仍赐银一锭马一匹。 卿其永肩乃心以辅予德。"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沈德符-004
王将幸长湍观战舰台谏上* 谏止之王遣人问德符曰: "今日之举将如何 " 对曰: "人君行止非台谏所能止也。" 王决意将行台* {谏}犹不退成石璘直入奏曰: "台谏之言不可拒。" 王勉从之。 又下敎录回军功赐田。 西京千户尹龟泽告我
太祖曰: "金宗衍与侍中沈德符判三司池涌奇等谋将害
侍中。 判缮工事赵裕又谓予曰: '沈侍中令其鎭抚前密直副使曹彦郭璇前判书金兆府前判事魏 张翼与裕等勒麾下兵将害
侍中。'" 我
太祖以其言密告德符裕德符族侄且麾下鎭抚也。 德符怒下裕狱。 语在宗衍传,
太祖白王曰: "臣与德符同心奉国本无猜贰赵裕之事必虚妄请勿鞫令我二臣终始保全。" 王将释之。 德符闻之大惊泣请曰: "裕辞连于臣。 今若不问则臣之不与谋何以辨之 请与裕对鞫。" 王召德符入德符不顾而出步至巡军自请系狱。 王命知申事闵开召之德符乃进谢。 王命释裕宪府上* 请将裕龟泽对置。 王命评理朴 同台* {谏}鞫治。 裕初不服 欲先拷讯龟泽执义柳廷显曰: "先鞫告者何义也 " 变色默然乃拷讯裕裕服绞杀籍其家。 宪府又劾德符遂囚彦璇兆府 翼于狱皆杖百远流罢德符又流涌奇等。 台谏交章曰: "德符为国首相乃令赵裕金兆府等奸凶之辈掌其兵权以致祸萌欲掩裕罪轻自就狱取笑于人又不从判旨累日拥兵不放无人臣之礼。 今麾下皆已服罪德符尙在国中人相疑忌祸不可测。 愿殿下窜之远方以絶国人之疑以杜祸乱之萌。" 连日伏合固请乃流德符于 山。 明年起封靑城郡忠义伯复拜侍中从世子如京师谏官以德符获罪未久上* 止之不听加赐安社功臣号。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沈德符-005
后与守侍中裴克廉等上* 请罢诸道观察使复按廉使罢节制使经历都事复掌务录事罢新定监务诸驿丞诸道儒学敎授官资赡楮货库人物推辨都监东西递运所水站及户口成籍牛马烙印州郡乡社里长等法又诸司有受 事皆直报都堂勿隶六曹。 寻辞职改判门下府事。 自此以后入 本朝。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李琳-000
李琳。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李琳-001
○李琳固城县人父峤监察大夫。 琳恭愍朝累官密直副使。 辛禑时升判司事禑纳琳女册为谨妃封琳为铁城府院君琳母李氏为三韩国大夫人妻洪氏为卞韩国大夫人。 琳好佛尝欲往庆尙道四佛山寺禑以: "国舅不可轻出。" 止之。 华藏寺僧觉然自称得道虽达官亦惑之妇女 集丑声流闻宪司鞫之素敬信者皆惜之琳尤痛立门外大叫曰: "此僧有何罪耶 " 辛昌时拜门下侍中命剑履上殿赞拜不名。 琳乞解职不听。 恭让卽位金伫边安烈之狱起辞连琳及子贵生流远地遣执义南在等鞫之。 谏官尹绍宗等上* 曰: "今见庆尙道都观察使金凑执义南在判事孙兴宗献纳咸傅霖等同鞫李贵生狱词云: '去岁十月禹仁烈先到边安烈家贵生随父琳继至。 安烈谓琳曰: 令李乙珍李庚道郭忠辅等害侍中
李[太祖旧讳]然后仁烈与王安德禹洪寿等往骊兴迎辛禑计已定矣。 仁烈不言微笑。' 其情固当鞫问。 贵生之言明白与臣等前所论奏金伫之言如出一口。 仁烈安德洪寿等党于安烈欲立辛禑絶我王氏之罪天地所不容祖宗所不宥而王氏臣子不共戴天之 也。 殿下旣不私安烈而诛之仁烈等三人尙未就诛反侧之祸甚可畏也。 请将仁烈安德洪寿明正典刑以慰祖宗在天之灵以惩万世乱贼之党。" * 上留中不下。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李琳-002
台谏交章上* 曰: "伏覩
宣谕圣旨: '高丽国中为陪臣者忠逆混淆虽假王氏以异姓为之亦非三韩世守之良谋。' 此则
皇帝以刚明果断之资信赏必罚能一天下而明睿所照知我外国之事如见肺肝其天下之人称明见万里者信矣。 其怀诸侯继絶世之义亦至矣。 今侍中
李[太祖旧讳]素 忠义常腐心于伪朝而不敢发及辛禑狂妄日甚遂有攻辽之举崔莹主之侍中
李[太祖旧讳]力沮不得行至鸭江举义回军退禑黜莹而议立宗亲主将曹敏修以李仁任李琳之亲谋于李穑立禑子昌则
李[太祖旧讳]之忠愤益切矣。 及见
宣谕之语慨然有反正之志出万死计倡大义定大策奉殿下而复正统宗庙得以血食。 臣等以为此
天子所谓忠也。 仁任欲专政固宠诈以辛旽之子禑为玄陵所御宫人所出而立之以其族弟李琳之女妻之其后曹敏修李穑共立子昌边安烈李琳李贵生郑地禹仁烈王安德禹洪寿元庠等又谋害侍中
李[太祖旧讳]欲絶我王氏之祀幸赖宗社之灵凶谋不遂。 向使安烈之计得行岂惟侍中
李[太祖旧讳]不得免祸。 王氏宗亲亦无遗类而殿下之大事去矣。 臣等以为此
天子所谓逆也。 安烈虽伏诛而其余逆党未正 故臣等上* 请罪殿下不唯不允反加褒奬书再上而又不下。 忠逆混淆大为中兴初政之累也。 古今人主优柔不断以致祸乱者甚多。 臣等大为殿下惜之。 臣等所言只为社稷殿下所重未知何事 殿下 宥此辈恐三韩之人以姻 之私窥殿下也。 又恐
天子谓: '忠逆混淆亦如前日也。' 伏望殿下断以公义将李琳贵生郑地仁烈安德洪寿元庠乙珍庚道等明正其罪则忠逆分辨朝廷淸明乱臣贼子知所戒矣。" 不报。
#高丽史116卷-列传29-李琳-003
台谏复* 曰: "法者天下古今所公共非一人所得而私也。 是故愿理之君有罪者虽至亲必罚有功者虽仇怨必赏。 周之管叔成王之叔父也将危周公而见诛汉之上官安昭帝之亲舅也以谋 光而赤族是皆以公灭私为国不顾家者也。 假使周公 光见疑于成王昭帝则周汉历年之久亦未可期。 唐之张柬之等五人忠义社稷之臣也。 中宗以其推戴之力入绍正统灼知武三思之罪逆而牵于私意优柔不断卒使忠义功臣柬之等五王皆不得保其首领寻亦不自免此以私灭公知有家而不知有国者也。 千载之下惜中宗之不断恨五王之失计也。 我玄陵初政之美殿下所亲见也。 及其末年远忠直近 邪而赏罚失当遂使功臣无一得全卒致十六年异姓之祸。 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