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高丽史95卷-列传8-孙冠-000

孙冠。
#高丽史95卷-列传8-孙冠-001

○孙冠字知足安峡县人性行淸纯朴古幼好学以文学名文宗朝擢第累迁左补阙自是扬历淸要。 宣宗时为右谏议与门下侍郞金良鉴掌试取进士李景泌等景泌程文不合格时议讥其主司不明。 献宗时历知中枢院事尙书右仆射 知政事判户部事致仕睿宗四年卒年八十六谥章简。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思谅-000

崔思谅。
#高丽史95卷-列传8-崔思谅-001

○崔思谅字益甫海州人年十八登第文宗朝累迁至工部侍郞宣宗时历中枢院使 知政事检校太子太师修国史进左仆射 知政事因疾乞退制以致仕例给半俸。 有司驳奏: "人臣年七十致仕者给半禄所以养国老也未闻病废而家食者。" 王曰: "思谅累代元臣文章器识有异常伦岂拘恒例 " 竟不从。 九年卒思谅仪表端雅沈静寡言秉国钧主文柄名重一时王闻讣悼甚赐子洙等吊书官 葬事谥康敬。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先锡-000

金先锡。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先锡-001

○金先锡廉毅有吏才文宗时除户部郞中献宗朝累授知枢密院事肃宗初拜左仆射判户部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年至七十乃三上表请老许之时人讥其顾恋爵位卒谥忠简。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0

任懿[*(任)元厚*(任)克忠*(任)克正*(任)溥*(任)濡*(任)翊*(任)沆]。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1

○任懿定安县人少力学登第宣宗在藩邸闻其名奏为典签及卽位累迁右承宣。 肃宗初立内人挟宿憾屡 之王雅知其纯正无他谗言卒不行迁谏议大夫。 宋哲宗崩懿与侍郞白可臣奉使吊慰一行人皆 货利懿独廉谨宋人称之赍帝所赐神医普救方来王曰: "此方济世要术其赍来使副僚佐宜 加爵赏。" 未几拜御史大夫历礼兵吏部尙书左仆射 知政事睿宗初进开府仪同三司上柱国寻判尙书刑部事后以中书侍郞平章事权判东北面兵马事兼行营兵马使右* {谏}议大夫金缘副之。 懿等辞王御重光殿亲授 钺赐鞍马衣服彩* {段}遣近臣饯于郊及还引见重光殿。 时崔弘正等已收入九城军民兵仗懿等行缓疆 之事一无措置徒烦传骑时人讥之。 后加守太尉门下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仍令致仕赐佐理功臣号十二年卒年七十七谥贞敬仁宗赠中书令子元厚元浚元浚平章事。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2

○元厚初名元 登第仁宗初累迁殿中内给事出守陜州移开城府俱有政绩王纳元厚女为妃遂授礼宾少卿御史杂端骤擢 知政事改同知枢密院事。 妙淸白寿翰以邪说惑众元厚上书请诛之以絶祸萌不报。 复为 知政事判工部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西京叛诏以元厚及金富轼为中军帅寻命元厚留卫都城后赐同德佐理功臣号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傅寻判兵部事改门下侍郞平章事表让崔溱不报。 未几判吏部事铨注甚公人称之曰: "山涛蔑以加矣。" 加守太保判西京留守事懿宗卽位拜门下侍中封定安侯令朝会上殿行礼* {谏}官论驳遂加宣忠安社佐理同德功臣三重大匡开府仪同三司守太尉上柱国定安公食邑二千户食实封六百户开府曰寿宁置僚属。 十年卒年六十八元厚器宇宏深风彩严重博通经史为宰相勤俭淸白享富贵十余年。 妙淸妖说宰执皆倾信元厚独 之不从人服其明。 子克忠克正溥濡沆。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3

克忠擢第累官至中书侍郞平章事风姿魁伟有器识。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4

克正以户部尙书辞连郑 贬梁州防御使移忠州牧使卒。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5

○溥幼颖悟善属文元厚卒懿宗抑外戚待太后甚薄故年二十犹未补官。 明宗立授礼宾注簿迁阁门祗候乞免职应举遂擢乙科第累迁吏部侍郞卒赠吏部尙书翰林学士姿仪 藉尤爱山水之游世目为神仙中人。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6

○濡初名克仁明宗时登第官累 知政事神宗初拜中书侍郞平章事进守太傅门下侍郞平章事康宗元年卒年六十四谥良淑。 性恬淡慈和不以家世势位骄人虽臧获贱隶未尝 骂历事五朝居官勤恪处决明允。 掌制诰十六年一时高文大册皆出其手四辟文 所举皆当世名士若赵 李奎报金敞兪承旦其尤者也。 晩年奉佛弥笃金书大藏经几半识者讥之配享熙宗庙庭。 子景肃景谦孝顺景恂景肃官至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修文殿大学士判吏部事景谦同知枢密事翰林学士承旨孝顺枢密副使景恂判司宰事景谦子翊。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7

○翊登第忠烈朝累迁大司成以明习礼度改判阁门事进密直副使同修国史官至佥议侍郞赞成事致仕卒。 翊博闻强记 炼典故有质疑者辨之如响尝奉敎撰璇源录又撰元世祖事迹。
#高丽史95卷-列传8-任懿-008

○沆幼能文姿朗秀可爱不以富贵骄人登第仕至礼部侍郞尝奉使如金主客侍郞李阳名人也爱沆风谊待甚款。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汉忠-000

金汉忠。
#高丽史95卷-列传8-金汉忠-001

○金汉忠新罗大辅阏智之后高祖庾廉从敬顺王归太祖为功臣汉忠少雄伟力学登第宣宗朝官累合门引进使上轻车都尉出守安西都护府为政不苛民慕之。 献宗初除刑部侍郞肃宗封太子以汉忠兼左庶子累授礼部尙书宋使来汉忠航海迎候宋使卒遇 风船几败赖汉忠拯救得全活。 睿宗初拜尙书左仆射判秘书省事尹瓘之伐女眞也汉忠为中军兵马使力战有功又为行营兵马使瓘等命诸军撤内城材瓦以筑九城徙南界民实之汉忠执不可曰: "如外城未毕而卒有缓急内无完城民将何保 元帅虽有命吾不敢从。" 后果如其言迁判工部事转枢密院使以尙书左仆射致仕卒年七十八遗命薄葬谥元平。 汉忠妻文宗婢妾之女也以故虽至达官不得入台省子景初景元景若。
列传卷第八。

#高丽史96卷-列传9-00-000

列传卷第九。 高丽史九十六。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96卷-列传9-崔思诹-000

崔思诹。
#高丽史96卷-列传9-崔思诹-001

○崔思诹字嘉言初名思顺后赐今名文宪公 之孙自少力学工文文宗朝登第。 王以思诹名家子博学多闻召入内侍省与语对称旨王悦。 宣宗朝拜殿中少监知尙书户部事出为西京副留守驾幸西京时辽使王鼎来思诹为馆伴闻鼎每夜独坐为文以计取其书奏之乃谏* 也其* 极言辽*大平日久不修武备又言大宋伐南夏事。 王嘉其 接之能手诏褒之令从驾寻除御史大夫改同知中枢院使左散骑常侍。 献宗时拜吏部尙书知枢密院事肃宗初 知政事进中书侍郞平章事加守太尉判吏部事。 大将军高文盖张洪占李弓济将军金子珍等潜图不轨思诹按治其罪悉流之南裔以功拜门下侍中赐辅正功臣号。 九年守太保以老三上表乞骸骨魏继廷曰: "崔公在官吾辈仰如山斗军国大事一听其议今若告老奈国政何 " 时王曲宴寿春宫召思诹赴宴思诹起为寿王亲酌酬之执其手曰: "卿若固退谁与共政朕优贤重老不忍从也。" 对曰: "七十致仕礼也臣已老 无益于国愿遂归志。" 王许之。 睿宗朝加守太师中书令致仕赐诏书制牒茶药衣帛鞍马以示优恩。 王尝赐龙凤茶思诹进谢诗王和赐之。 王纳思诹壻李资谦之女生太子册为王妃以恩加推诚奉国功臣大宁郡开国侯食邑二千五百户食实封一千五百户。 思诹入见王赐宴命不拜待以家人礼思诹奏曰: "臣年八十无复有望愿上享国万年永保三韩。" 言出至诚王感涕召思诹子壻儿孙赐花酒扶出还家未几卒王以燃灯御重光殿观乐闻思诹卒震悼罢宴辍朝三日赐赙优厚令百官会葬谥忠景。
#高丽史96卷-列传9-崔思诹-002

思诹勤谨公廉不以门地骄人立朝四十余年无少过失为相论议务存大 不敢轻改旧章门人子弟有来谒者常训以事君之道言不及私虽谢事家居忧国之心终始不衰配享肃宗庙庭子源溱。 源累官尙书右仆射溱门下侍郞平章事资谦及文公美柳仁着皆其女壻门阀之盛一时无比。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0

金仁存。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1

○金仁存字处厚初名缘新罗宗室角干周元之后。 父上琦登第官至侍郞平章事谥文贞配享宣宗庙庭。 仁存性明敏少登科直翰林院历事宣献肃三朝以内侍掌奏事不欲久在近密恳求外补由尙书礼部员外出为开城府使秩满授起居舍人知制诰迁起居郞言事 旨左授兵部员外郞。 辽使学士孟初至仁存为接伴初见其年少颇易之尝一日  出郊雪始霁茫然无所见唯马蹄触地作声初唱云: "马蹄踏雪干雷动。" 仁存卽应声曰: "旗尾飜风烈火飞。" 初愕然曰: "眞天才也。" 由是情好日笃相唱和及别解金带赠之转吏部郞中兼东宫侍讲学士时睿宗在东宫讲论语仁存撰新义进讲移中书舍人肃宗薨仁存告哀于辽自东京抵京师所经州府皆设宴张乐仁存曰: "臣来时本国君臣皆服衰哭泣今来上国虽感恩荣臣子之情不忍闻乐。" 言甚切至辽人许之至朝见时又乞除吉服舞蹈孟初至幕曰: "殿庭服色宜从吉但除舞蹈可矣。" 还拜礼部侍郞谏议大夫。 王封僧昙眞为王师以仁存为封崇使辞曰: "臣职在谏院已言封王师不可未蒙兪允又从而为使是欺殿下也。" 王强之再三固辞不奉旨以内侍柳台树代之。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2

王将伐东女眞大臣皆赞成之仁存独上* 极谏不报及尹瓘等破女眞筑九城女眞失窟穴连岁来争我兵丧失甚多女眞亦厌苦遣使请和乞还旧地群臣议多异同王犹豫未决仁存言: "土地本以养民今争城杀人莫如还其地以息民今不与必与契丹生 。" 王问其故仁存曰: "国家初筑九城使告契丹表称: '女眞弓汉里乃我旧地其居民亦我编氓近来寇边不已故收复而筑其城。' 表辞如是而弓汉里酋长多受契丹官职者故契丹以我为妄言其回诏云: '远贡封章粗陈事势其*闲土地之所属户口之攸归已 有司俱行检勘相次别降指挥。' 以此思之国家不还九城契丹必加责让我。 若东备女眞北备契丹则臣恐九城非三韩之福也。" 王然之。 迁 书监奉使如宋徽宗待之甚厚屡赐宴宴器皆用白玉仁存以为帝厚我国享礼虽异常然观时事华侈太甚可叹还至庆源郡闻父丧以使事付其介遂奔丧不复命时人讥其失礼。 历左散骑常侍翰林学士承旨兵礼户部尙书政堂文学 知政事进守司徒中书侍郞同中书门下平章事上柱国。 金兵攻破契丹州郡几尽王以仁存判西北面兵马使措置军务契丹来远城刺史常孝孙惧不保率州民泛舟而遁以来远抱州二城归于我仁存遣兵据其城收兵仗物货甚多遂拓地界鸭江焉。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3

王宴亲王两府于淸 阁命仁存记其事其文曰: "王以聪明渊懿笃实辉光之德崇尙儒术乐慕华风故于大内之侧延英书殿之北慈和之南别创宝文淸 二阁一以奉圣宋皇帝御制诏 书 揭为训则必拜稽肃容然后仰观之一以集周孔轲雄以来古今文书日与老师宿儒讨论敷畅先王之道藏焉修焉息焉游焉不出一堂之上而三纲五常之敎性命道德之理充溢乎四履之*闲。 越今年夏召太傅尙书令带方公臣 守太傅尙书令大原公臣* 守太保齐安侯臣* 守太保通义侯臣侨守太保乐浪侯臣景庸门下侍郞玮门下侍郞臣资谦臣缘中书侍郞臣仲璋 知政事臣晙守司空臣至和枢密院使臣轨知枢密院事臣字之同知枢密院事臣安仁等置高会于淸 阁乃从容谓曰: '予顾德不类赖天降康庙社储祉金革偃于三边文轨同乎中夏凡立政造事大小云为罔不资 。 崇宁大观以来施设注措之方其于文阁经筵求访儒雅遵宣和之制也深堂密席迎见辅臣法大淸之宴也虽礼有 杀而优贤尙能之意其致一也。 今入朝进贡使资谦赍桂香御酒龙凤茗团珍果宝皿来归嘉与卿等乐斯盛美。' 臣僚皆惶骇恐惧退伏阶陛辞: '以固陋不敢干盛礼。' 王趣令就坐温颜以待之备物以享之。 其供帐之设器皿之列觞豆之实果核之品则六尙之名珍四方之美味无一不具复有上国  玛瑙翡翠犀  奇玩用之物交错于案上埙 控揭琴瑟钟磬安乐雅正之声合奏于堂下。 王执爵命近臣监劝曰: '君臣交际惟以至诚其各尽量不辞而飮。' 左右再拜告旨而卒爵或献或酬和乐孔皆。 及觞酒九行且令退息续有中贵人押赐袭衣宝带以将其厚意焉旣而复召促席而坐使飮食举措各自便或开怀以言笑或纵目以观览栏楯之外迭石成山庭除之际引水为沼  万状淸渟四澈洞庭吴会幽胜之趣生而终宴无惮暑之意尽醉剧飮夜艾而罢。 于是缙绅士大夫举欣欣然有喜色而相告曰: '吾王以慈俭为宝而无肆溢之行衣不御文绣器不用雕镂犹虑一夫之不得所一事之不合度每日焦劳恻 于宵 之中至于燕群臣嘉宾则发内府之宝藏倾上国之异恩而穷日之力以火继之犹不以为侈其尊贤重礼好善忘势之心实可谓高出百王之上矣。' 臣尝闻昔鲁公用天子礼乐以化成风俗故于泮宫则先生君子与之为乐其诗曰: '鲁侯戾止在泮飮酒旣飮旨酒永锡难老。' 燕于路寝则大夫庶士与之相宜其诗曰: '鲁侯燕喜宜大夫庶士邦国是有旣多受祉。' 今吾君奉天子恩意以宠待臣邻故公卿大夫怀天保报上之意言语法从赋我有嘉宾之诗 师歌工作君臣相悦之乐 欣交通礼仪卒度。 当是时也人灵之和气天地之休应上下之报施风俗之化原皆出于飮食  载色载笑之*闲岂止永锡难老旣多受祉而已耶。 必当亿万斯年享*大平之福而对扬天子永永无疆之休臣愚且拙遭逢万幸代 宰府不以臣之不材特有书事之命辞不获已谨拜手稽首而强为记。"
#高丽史96卷-列传9-金仁存-004

乃命宝文阁学士洪瓘书诸石寻加开府仪同三司判东北面兵马事兼行营兵马事王在西京欲行太子冠礼仁存奏曰: "冠者礼之始事之重故冠于 三加弥尊所以尊其礼而着成人之义也今以元子之贵冠于外非所以法先王示后代。" 王从之仁存文名淸节冠当代王深器之恩礼优重及仁宗幼 嗣位李资谦用事恐及祸恳辞乞退不许。 一日将赴衙闻街上童谣因坠马归卧求免愈切遂罢相判 书省事监修国史。 王密遣内侍金安问于仁存及李寿曰: "欲夺资谦权置散地如何 " 皆对曰: "上生长外家恩不可絶 彼党与满朝不可轻动请俟其*闲。" 王不听及变起宫阙连烧王避火坐山呼亭叹曰: "恨不用金仁存之言以至于此。" 寻赐翊圣同德功臣号三重大匡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门下侍中。 金兵入 边报妄传: "金人败北宋帅乘胜深入金人不能拒。" 郑知常金安等奏曰: "时不可失请出师应宋以成大功使主上功业载中国史传之万世。" 时王在西京遣近臣驰问仁存对曰: "传闻之事恒多失实不宜听浮言兴师旅以怒强敌且金富轼入宋将还姑待之。" 及富轼还边报果虚。 王以睿宗遗命敦谕起为守太傅门下侍中判吏部事仁存不获已就职羸老* {须}人扶乃行五年卒辍朝一日命有司赙葬加礼谥文成配享睿宗庙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