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高丽史73卷-志27-选举1-科目1-049

辛禑二年政堂文学洪仲宣知贡举知密直韩修同知贡举取进士赐郑摠等三十三人明经四人及第。 三年四月竹城君安克仁知贡举政堂文学权仲和同知贡举取进士赐成石 等三十三人及第。 六年五月瑞城君廉兴邦知贡举密直使朴形同知贡举取进士赐李文和等三十三人明经六人及第。 八年五月顺兴君安宗源知贡举判厚德府事尹珍同知贡举取进士赐柳亮等三十三人及第。 九年四月门下评理禹玄宝知贡举政堂文学李仁敏同知贡举取进士赐金汉老等三十三人及第。 十一年四月瑞城君廉国宝知贡举政堂文学郑梦周同知贡举取进士赐禹洪命等三十三人及第。 十二年五月韩山府院君李穑知贡举三司左使廉兴邦同知贡举取进士赐孟思诚等三十三人及第。
#高丽史73卷-志27-选举1-科目1-050

辛昌卽位之年十月密直提学郑道传知贡举知申事权近同知贡举取进士赐李致等三十三人及第。 元年九月判开城府事柳源知贡举厚德府尹李种学同知贡举取进士赐金汝知等三十三人及第。
#高丽史73卷-志27-选举1-科目1-051

恭让王二年六月门下评理成石 知贡举评理赵浚同知贡举取进士覆试赐李 等三十三人及第。 四年五月判三司事 长寿知贡举政堂文学李元纮同知贡举取进士覆试赐金 等三十三人及第。
志卷第二十七。

#高丽史74卷-志28-00-00-00-000

志卷第二十八。 高丽史七十四。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00-00-000

选举二。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00-000

科目二。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试官-001

○凡试官。 光宗始命双冀为知贡举。 自后命文臣一人为知贡举二十三年增置同知贡举寻罢之。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试官-002

景宗二年以王融为读卷官亲试则称读卷官。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试官-003

成宗十五年改知贡举为都考试官明年复称知贡举。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试官-004

文宗三十七年复增置同知贡举一人遂以为常。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试官-005

仁宗十年闰四月崔滋盛知贡举林存同知贡举存出赋题云: "圣人耐以天下为家。" 省奏: "按耐古能字奴登切今以奴代为韵非是。 请改命他人再试。" 不允因命滋盛等更试之。 又命题云: "天道不闲而能久。" 省台又奏: "按礼记云: '天道不闭而能久。' 乡本家语以不闭为不闲者盖谬语耳。 今贡院不考正经而据错本请罢两贡举职仍停今年选举。" 王不允命简取经义论中格者。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试官-006

元宗十四年十月 知政事金坵知贡举。 旧制: "二府知贡举。 卿监同知贡举其赴试诸生卷首写姓名本贯及四祖糊封试前数日呈试院。 试前日午后贡举具三场题脚于状诣阙实封进呈王亲自 封各于题上落点封押而出。 贡举赍奉到试院试日未明放题。 承宣奉金印至同知贡举庭迎知贡举避位待之详在礼志。 越一日承宣又往 名而后发榜。 第二场亦如之。 至第三场贡举各于入格卷子背上望科次以启 依贡院之望而发榜焉。" 至是初场日承宣洪子藩至贡院诘曰: "予承命而来知贡举必庭迎。" 金坵不得已下阶。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试官-007

忠肃王二年改知贡举为考试官同知贡举为同考试官。 十七年复称知贡举同知贡举。 国俗掌试者谓之学士门生称之则曰恩门。 门生座主之礼甚重。 学士有父母若座主在旣发榜必具公服往谒而门生缀行随之。 学士拜于前门生拜于后众宾虽尊长皆下堂庭立俟礼毕揖让而升以次拜贺。 于是学士邀至其第奉觞称寿。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1

○凡崇奬之典。 光宗始取进士亲御威凤楼发榜。 十五年御天德殿宴群臣命新及第金策释褐赐公服赴宴。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2

景宗二年亲试进士卽令释褐。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3

成宗六年三月发榜下敎曰: "省今所举诸生诗赋策文辞 驳格律猥 皆不堪取。 唯进士三人诗赋策及明经以下诸业通计六人对义名状一如所奏。 进士郑又玄五夜方 二篇已就虽非卓异之才亦是敏捷之手宜置前列用劝后来。 明经以下诸业学生各勤本业方成厥志宜降优柔之泽 升擢用之科其令有司准例 用。 自今进士诸生不依考官格式放纵违律者勿许试取永以为式。" 放 下敎始此。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4

显宗十年正月定新及第荣亲之法: 无两亲者代以待养父母妻父母皆无则代以伯叔父母。 二十一年四月王制诗赐新及第特加奬异。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5

文宗三十年十二月判: 凡州县阙榜至三十年或四五十年登制述明经科者给田十七结百年后登者给田二十结奴婢各一口。 是月判: 国制制述明经明法明书 业出身初年给田甲科二十结其余十七结何论业出身义理通晓者第二年给田其它手品杂事出身者亦于四年后给田。 唯医卜地理业未有定法亦依明法书 例给田。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6

宣宗七年七月引见新及第赐酒食仍赐公服各一袭。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7

肃宗二年九月引见新及第林元通等赐酒食衣服。 是年赐金富辙母米四十石旧制: 三子登科岁给母大仓米三十石。 以富辙兄弟四人登科加赐十石遂以为常。 七年七月式目都监奏: "由三传三礼业出身者宜授官劝后。" 制可。 十一月引见新及第赐衣服酒食。 九年十月引见新及第宋玮等赐酒食。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8

睿宗二年四月引见新及第皇甫许等。 四年二月引见新及第卢显庸等赐衣酒。 八年三月引见新及第郑之元等命左正言胡宗旦押赐酒食于合门仍令释褐。 十一年二月引见新及第金精等赐酒食于合门仍令释褐。 十一月新及第林许允等许令释褐赐酒食及衣各一袭。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09

仁宗十一年十二月判: 四子登制述明经科者令五部两京诸州府郡县辨报其父母别赐米三十石已没者超一等封爵。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10

毅宗三年正月判: 兄弟三人登制述明经科者其父授职其母别赐米二十石没者封赠。 五年四月引见乙丑年以来新及第等赐宴合门仍令释褐。 十年六月诏: "今年壮元黄文庄乃丙寅科状元文富之弟也。 兄弟俱占魁科在古罕闻宜准三子登科例岁给母粟三十石。"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11

明宗六年八月新及第看榜许于街路张乐以为荣观比因兵乱久废至是复之。 八年六月御史台奏: "旧制新及第红牌降使就赐于家迎待烦费寒士不克供办。 自今请于帘前赐牌。" 中书门下府驳奏: "先王之制必降赐于家者将以荣耀里闾使人歆羡劝学 行之已久仍旧便。" 制可。 二十二年四月丙科第四人崔祗义兄祗元祗礼弟祗忠先已登第。 旧制: 三子登第者赐母米二十七石。 今以四子登科命有司加赏。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12

高宗十七年崔瑀始造新及第仪物以宠之。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13

元宗元年九月以魏文卿兄弟俱为状元 其母。 七年五月命新及第缀行令八坊厢父老士庶笙歌盛服随从以宠之。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14

忠烈王二十八年五月亲试各赐白银三斤马一匹。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崇奬之典-015

忠穆王三年十月金仁管连魁三场赐马红 许着金花帽王亲授红牌宠渥尤厚。 是月命新及第四日成行寻令六日成行。 国制: 凡登科者特赐蓝袍犀带戴花张盖以荣之。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恩例-001

○凡恩例。 穆宗卽位诏: 进士明经十举不第及书者地理学生满十年者 许脱麻。 元年三月取恩赐一人东堂取恩赐自此始然不为常例。 二年十月镐京医卜业生在学满二十年年踰五十者 许脱麻。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恩例-002

显宗四年八月举人崔弘正以赴举年满特赐释褐。 五年四月石邦宝等二人以赴举度满 赐释褐。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恩例-003

文宗十九年六月 知政事金义珍知贡举取进士王覆试以卢旦奏事 旨怒不设科惟取十上不第者赐李元长等五人恩赐出身又赐明经二人及第。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恩例-004

肃宗诏: 进士明经十举不第者许令脱麻。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恩例-005

高宗四十年六月诏: 诸业东堂监试各一度进士明经各十度已满者一度中场入格许令脱麻。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恩例-006

忠宣王卽位敎曰: "诸业东堂监试各许一度进士明经赴举已满十度者亦许脱麻。"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1

○制科。 景宗元年遣金行成如宋入学国子监二年行成在宋登第。 五年遣崔罕王琳如宋入学十一年罕琳登宾贡科授秘书郞。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2

穆宗元年金成积入宋登第。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3

肃宗四年二月宋诏: 许举子宾贡。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4

睿宗十年七月遣金端甄惟底赵奭康就正权迪如宋赴大学十二年迪奭端登上舍及第。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5

忠肃王元年正月元颁科举诏令选合格者三人贡赴会试。 二年正月遣朴仁干等三人应举皆不第。 四年十二月遣安震应举五年震中制科第三甲十五名。 七年十月遣安轴崔瀣李衍宗应举八年瀣中制科 授辽阳盖州判官。 十年十二月遣安轴赵廉崔龙甲应举十一年轴中制科。 后二年李谷中制科第二甲授翰林国史院检阅官。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6

忠惠王后三年李仁复中制科授大宁路锦州判官。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7

忠穆王初年十一月遣尹安之安辅郭 应举明年辅中制科。 三年九月遣尹安之白弥坚朴中美应举。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8

忠定王元年安之中制科授大宁路判官。 二年遣白弥坚金仁管应举。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制科-009

恭愍王二年以李穑充书状官应举三年穑中制科第二甲第二名授应奉翰林文字。 十九年六月,

大明颁科举诏令就本国乡试贡赴京师至会试不拘额数选取。 八月李仁复李穑为考试官通考三场文字取李崇仁朴实权近金涛柳伯濡以充贡士崇仁近以年未满二十五不遣。 二十年涛中制科第二十五名授东昌府丞。 二十二年六月白文宝权仲和取应举试金潜宋文中权近曹信金震阳近又以年少不赴。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武科-001

○武科。 恭愍王元年四月进士李穑上书: "请设武举之科。" 事未施行。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武科-002

恭让王二年闰四月都评议使司奏: "文武二道不可偏废本朝只取文科不取武科故武艺成材者少当以寅申巳亥试武科其试官则以两府以上一员同考试官则以三四品中文武各一员试取给牌一如文科仪。 一等三人取诸家兵书俱通且精武艺者二等七人取粗习武艺通兵书者三等二十三人取或通兵书或精一艺者永为恒式。" 从之。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监试-001

○国子监试卽进士试德宗始置试以赋及六韵十韵诗厥后或称成均试或称南省试。 文宗二十五年只试六韵十韵诗。 毅宗二年试以赋及十韵诗忠宣王废之。 忠肃王四年以九斋朔试代之。 七年称举子试。 恭愍王十七年王欲选通经者为试官辛旽欲以监察大夫孙涌为之宦者李刚达欲以判典校寺事李茂芳权思复为之王恶其争乃曰: "监试所取例皆童蒙非经明行修之士无益国家。" 罢之。 辛禑二年复之。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试试员-001

○凡国子试试员以三品以下官为之。 高宗十四年三月庾敬玄掌试以: "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为十韵诗题举子请解题敬玄误解信字为诚信之信有一生前诘是非敬玄怒黜之时人欺之。 忠烈王十三年五月林贞杞掌试出律赋题曰: "太宗好尧舜之道如鱼依水不可暂无以好尧舜道不可暂无。" 为韵。 诸生进曰: "韵中六字皆则音何如 " 贞杞 改之曰: "好尧之道如鱼依水。" 诸生又进曰: "韵中五字皆平音何如 " 贞杞大 又改之曰: "好尧舜道如鱼依水。" 辛禑十一年三月尹就掌试所取皆势家乳臭之童。 时人欺之为粉红榜。 以其儿童好着粉红衣也。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试之额-001

○凡国子试之额无定制德宗初年命右拾遗廉显取郑功志等六十人。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试之额-002

文宗三年二月右副承宣金尙宾取韩复等三十九人。 二十五年十月秘书少监高维取七十五人。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试之额-003

宣宗八年三月礼部郞中李 取金荩等九十一人。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试之额-004

睿宗元年三月中书舍人李载取安之忠等八十九人。 十一年二月国子祭酒洪瓘取兪坦升等九十九人。 十二年三月文德殿学士金沽取王存等一百三人。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试之额-005

仁宗十七年林光取林景等。 十八年崔 取韩梓等。 十九年三月礼部侍郞李仁实取卓光裕等。 二十一年朴景山取皇甫存等。 二十三年金永宽取朴彦猷等。 二十四年四月张修取金大年等。
#高丽史74卷-志28-选举2-科目2-国子试之额-006

毅宗元年李之茂取朴绶等。 二年四月崔允仪取诗赋梁忠赞等十一人十韵诗朴有时等八十人。 三年五月左承宣郑袭明取诗赋吴光允等十四人十韵诗赵挺时等四十人。 五年四月金永胤取诗赋高英瑾等十五人十韵诗河挺材等七十二人。 七年三月知奏事刘硕取诗赋金世赖十韵诗李东粹等。 八年四月右承宣李元膺取诗赋朴世南等十八人十韵诗金遇等九十三人明经五人。 九年五月御史中丞李公升取诗赋金端宝十韵诗黄文庄等百余人。 十一年四月给事中崔应淸取李阳秀等一百余人。 十三年五月国子祭酒李德寿取七十八人。 十五年五月金* 取高克中等八十三人明经五人。 十七年四月起居注尹鳞瞻取郑成泽等九十四人。 十八年四月大府少卿崔佑甫取金谋直等一百人。 十九年五月右常侍徐淳取诗赋金 等十五人十韵诗九十人明经五人。 二十一年金敦中取闵湜等。 二十二年郑肃忠取王光纯等。 二十三年金敦时取林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