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丽史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朝野通行礼仪-000

朝野通行礼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朝野通行礼仪-001

○辛禑十四年昌立九月癸未都评议使司据朝廷颁降仪注及本国旧仪 定。 群臣见殿下稽首四拜三品见一品四品见二品五品见三品六品见四品七品见五品八品见六品九品见七品拜礼则顿首再拜。 揖礼则躬身举手齐眼下致敬上官居上下官居下行礼上官随坐随立无* 。 路次下官避马不及避马则下马上官不下马放鞭过行。 宪司省郞所属六部官及师长亲戚不在此限。 其上官从优* 礼亦许任意行私礼。 自一品至九品差一等者拜礼则顿首再拜上官控首* 拜揖礼则躬身举手齐口下致敬上官举手齐心* 礼。 路次下官避马不及避则下马上官亦下马揖礼如上仪。 诸官品相等者拜礼则控首再拜揖礼则左右各举手齐口下致敬东西相对行礼路次马上举鞭相揖。 凡民*闲拜礼子孙弟侄甥壻见尊长生徒见师范婢仆见本使行顿首四拜其长幼亲戚照依等次行顿首再拜礼* 受从宜。 平交者行控首再拜礼。 凡民*闲揖礼验尊卑长幼行上中下礼。 凡官民相见不许行胡礼 见路次不许行拜礼止行揖礼。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宰枢谒诸王仪-000

宰枢谒诸王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宰枢谒诸王仪-001

○仁宗二年闰三月判: 宰臣枢密于诸王相对礼拜仆射以下南行礼拜。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两府宰枢合坐仪-000

两府宰枢合坐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两府宰枢合坐仪-001

○先至者离席北向立后至者依其位一行揖同至席前再拜离席北向伏 寒暄还至席前南向再拜离席北向一行揖乃坐。 知佥议以上至则密直下庭东向北上立俯首低手佥议立于其上一行揖升堂拜揖坐如前仪。 旣得佥议一员同坐更无庭迎之礼唯首相至亚相以下皆下庭东向北上以迎首相西向对揖讫升堂拜揖亦如前仪。 首相独坐于东谓之曲坐亚相以下一行坐。 首相非政丞不曲坐无庭迎。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两府宰枢合坐仪-002

忠烈王三十三年六月丙午判: 佥议密直咨议权授者坐于本官同品之下又权授者坐于咨议之下诸曹判事东西从三品亦从上例。 其咨议权授者若非邀请 不得 署本官公事。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六官诸曹官相谒仪-000

六官诸曹官相谒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六官诸曹官相谒仪-001

○睿宗十年三月判: 六官诸曹尙书入则知部以下祗迎折席拜谒知部以下员外以上一行拜一行坐。 七寺三监判事卿监入则少卿少监以下丞以上隐身一行拜直长注簿以下祗迎南行拜。 少卿少监入则丞北向立候一行拜少卿以下丞以上入则直长注簿以下祗迎折席拜折席坐。 诸署局六品以上入则直长祗迎折席拜折席坐。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诸都监各色官相会仪-000

诸都监各色官相会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诸都监各色官相会仪-001

○仁宗十九年四月判: 诸都监使入则副使隐身判官录事祗迎副使入则判官隐身录事祗迎。 于使副使一行拜判官录事折席拜于副使判官一行拜录事折席拜判官录事则一行拜。 使坐东副使坐西判官录事北行坐。 各色则勿论职次虽 外员 一行拜一行坐。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 上 外人吏掌固谒宰枢-000

 上 外人吏掌固谒宰枢及人吏掌固谒 上 外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 上 外人吏掌固谒宰枢-001

○肃宗二年五月判: 凡内外衙门员以上坐床治事大朝会日进步起居平时揖而不拜宰枢厅 上厅内 外阶上人吏掌固没阶行礼 上厅 外厅内人吏掌固没阶行礼 外厅人吏阶上掌固没阶行礼外官厅长典记官 没阶行礼。 西班则摄郞将以上准 上散员以上准 外校尉队正准人吏旗头都典准掌固。 庶人见常 以上起身唱 经过。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 上 外人吏掌固谒宰枢-002

辛禑元年十二月丁亥始令各司胥吏着白方笠道遇六曹佐郞以上官马前三拜。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文武员将人吏起居仪-000

文武员将人吏起居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文武员将人吏起居仪-001

○仁宗二十二年九月判: 文武员将人吏祗迎起居隔日一 贺谢二 祗揖过半躬身。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监狱日台省内侍坐起仪-000

监狱日台省内侍坐起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监狱日台省内侍坐起仪-001

○睿宗十六年八月判: 监狱台省内侍皆一时敎定 以职次交坐。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按察使别衔及外官迎行幸仪-000

按察使别衔及外官迎行幸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按察使别衔及外官迎行幸仪-001

○大驾入界按察使别衔以本服于驾前令随使呈 状无随使别衔自手呈 状。 奉翊以上留守牧使令幕下 外员呈 状。 中禁传受指谕披奏。 按察使别衔拜舞拜不出行再拜进步致贺讫拜舞拜揖毕。 外官则境上设香炉 以上亲呈 状余如上仪。 若命除礼服则再拜不出行再拜进步致贺再拜揖。 礼毕次行从都监宰枢承宣重房进拜。 其拜时勿论职次隔一行一时拜。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迎本国诏书仪-000

外官迎本国诏书仪[迎香仪同]。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迎本国诏书仪-001

○其日外官备楼子出城外亭子就拜席虚揖再拜进香卓前 上香退复位再拜揖。 外官先行次楼子次使臣。 至官门使臣捧诏书先入从西阶升正厅楹内近东立。 外官至东阶揖升进拜席揖再拜讫上香还拜位奉笏 闻诏讫再拜舞蹈又再拜进步再拜揖出。 进步或在舞蹈前。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问圣仪-000

外官问圣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问圣仪-001

○使臣先入正厅外官入庭中揖就阶下揖升就拜席揖再拜举笏出柱外诣使臣前落笏躬身问上体若何使臣* 云: "千岁。" 外官少退 承传仍伏后落笏 退又举笏就拜席再拜进步后又再拜揖毕。 其余揖如初。 凡问圣外官于衔命宰臣及受 钺都统则距官门三千步内常番兵马行首衔命承宣则二千步内以下员一千步内出行礼。 其属县过行使臣不用此礼。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新及第进士荣亲仪-000

新及第进士荣亲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新及第进士荣亲仪-001

○新及第入州日州官先送将校伶人于近境次帅州吏出五里亭具公服设香卓及拜位。 新及第至亭下马州官出门相揖入亭新及第立东北隅州官行问上礼讫新及第由西阶先出判官亦出。 副使移立于东壁新及第呈 状升正厅向北折席再拜少进又再拜又少进 寒暄再拜少伏乃出。 副使隐身判官还入厅立东壁新及第又从西侠门升厅一行行礼如上仪。 讫新及第先行州官随至本家略设酒果令新及第上寿父母乃出州官从行父母随至馆舍南厅父北末新及第南行。 父若乡吏则接房新及第北末副使东壁判官北壁随宜而坐。 酒第一行州官亲酌献父母次进酒食奏乐杂技。 宴罢新及第谢再拜寒暄又再拜出。 若无两亲则代以养父母妻父母皆无则代以伯叔父行礼如上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出官仪-000

外官出官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出官仪-001

○外官入正厅就拜席听喝再拜进步又再拜又进步再拜揖就座放笏奉药讫三班行礼毕。 正朝及每朔朝亦同。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三品使臣按察使相会仪-000

三品使臣按察使相会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三品使臣按察使相会仪-001

○三品使臣将至按察使立于馆门内使臣下马按察使呈 状再拜。 使臣先入就座按察使更呈 状从西阶入楹内差退斜行拜。 坐则使臣北边按察使东壁。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按廉诸别衔相会仪-000

按廉诸别衔相会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按廉诸别衔相会仪-001

○按廉诸别衔至则先至者出中门祗迎相揖入厅一行拜一行坐。  上官西壁 外别衔无揖一行拜一行差退坐。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兵马使及军官拜坐仪-000

兵马使及军官拜坐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兵马使及军官拜坐仪-001

○使若上将军判事则南向知兵马事东壁副使西壁俱设床坐判官录事南行。 业师及内厢都领指谕北壁皆设席坐。 拜时副使以上前楹外判官阶上沙地录事庭沙地。 朔朝行礼则判官录事庭东边业师西边内厢左右都领指谕分左右立副使以上坐西廊兵马使坐东上房待诸使一齐讫出厅行礼还入房。 副使以上升诣厅上判官录事出西廊。 若兵马使知兵马一时行礼则知兵马后行副使以上次后行判官录事次一行。 行礼讫判官录事先下立本位后以次出。 若不许一时行礼则副使以上行礼后判官录事业师出南厅东西相对坐左右内厢十将以下执旗而进分立待行礼讫兵马使出厅坐以次受拜礼其官牧大都护则副使从阶上沙地判官以下从庭沙地出入。 兵马使若大将军及单三品而无知兵马则使南向副使东壁判官录事西壁拜时出入则副使从前楹外判官阶上沙地录事从庭沙地。 兵马使虽上将军判事若知兵马以下分道而坐则知兵马南向副使东壁判官录事西壁。 虽三品员无兵马录事随使丁吏则为单使坐东壁。 分道将军按廉相会则隔一席一行坐。 兵马判官录事相会则坐西壁。 拜时出入则分道将军按廉使兵马判官从前楹外录事从阶上沙地其官牧大都护则副使从前楹外判官从阶上沙地 外从庭沙地小都护知官则副使从阶上沙地 外从庭沙地。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北界营主副使及幕下员相会仪-000

北界营主副使及幕下员相会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北界营主副使及幕下员相会仪-001

○营主北壁副使将军东壁台监仓兵马录事西边各城行首南边。 于兵马知兵马事副使将军拜于副使兵马判官安北都护府使相揖录事各城行首员以下拜。 副使及兵马员相会则副使东边台监仓兵马录事西边各城行首员北边。 迎营主则副使立于外门之内待营主下马呈 状拜营主先入就座副使更呈 状从西阶入楹内近南拜讫坐东边。 兵马判官录事谒副使则 从西阶入楹内判官相揖录事斜行拜坐则副使东边判官录事西边。 于各城行首 上 外 从西阶入楹内斜行拜坐则北边。 各城判官以下从沙地进退。 别命内侍 上处兵马副使一行坐 外则兵马副使处拜坐于判官之下录事之上。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两界兵马使厅行礼仪-000

两界兵马使厅行礼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两界兵马使厅行礼仪-001

○使南向坐知兵马事从西侠门入北向拜讫坐东壁兵马副使将军二人紫衣佩刀从沙地上阶依前拜后判官录事 以次坐。 巡行则兵马录事处分营兵马副使佩刀上阶折席拜大小别衔员出入礼 依兵马使格。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方城上录事谒宰臣-000

外方城上录事谒宰臣及外官迎宰臣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方城上录事谒宰臣-001

○宰臣发京日录事于宰臣前随官行礼翌日朝谒宰臣发行录事祗送随行。 入各官境中道其官员于宰臣前录事处各呈礼私状及官中公状 外员于远亭 上员于近亭各亲呈 状。 宰臣过行录事处亦呈 状录事* 以入官相谒令先行。 外官径到官门外又呈 状祗迎宰臣。 入厅有南厅则令录事于南厅阅视官员行礼录事立东北隅以次阅视无南厅则宰臣入东上房于大厅阅视讫以告宰臣退出西上房。 宰臣出厅南向坐录事入谒次随使丁吏入谒其官员长吏以次入谒。 宰臣若除问圣行礼则录事以下行礼又除录事以下行礼则外官入谒宰臣接房后录事接房。  上 外员以次入谒 上员则交呈 状出房户外祗迎相让以入设席一行拜还坐 外员呈 状则横席受拜。 公私礼毕还坐衙前长吏以下入谒。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诸道计点使中护评理尹使相会仪-000

诸道计点使中护评理尹使相会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诸道计点使中护评理尹使相会仪-001

○三品以下新命别衔至中护评理尹使行问上礼别衔退出三品则立于西廊待尹使南向坐呈 状从西阶入楹内南边俯伏尹使差退斜行拜。 提察等四品以下别衔依出使宰臣 谒礼从沙地进退坐则中护评理尹使北边南向三品别衔东边提察以下 上别衔西边无三品别衔则提察等三品别衔东边各官 上员西边。 若别命 外别衔于东边差退坐。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平壤府尹迎观察使仪-000

平壤府尹迎观察使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平壤府尹迎观察使仪-001

○观察使至府尹郊迎庭下行礼呈 状卷帐入一行拜一行坐使在东尹在西。 各官员行礼则奉翊以下从沙地入南行拜奉翊通宪以上安抚使万户从侠门下半沙地入南行拜南行坐。  铁使于都观察使都节制使及两府以上节制使从侠门下半沙地入南行拜坐于东壁。 牧都*让{护}府使若奉翊通宪以上则交呈 状相对拜 铁使南向坐牧都护府使东壁坐正顺以下从沙地入南行拜南行坐。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牧都护知州员同坐仪-000

牧都护知州员同坐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牧都护知州员同坐仪-001

○牧都护判官以上知州防御副使判官以上同厅坐牧都护掌书记法曹知州防御法曹别厅坐。 奉命使臣处问圣礼及有名日行礼则法曹以下医文师后行 立。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迎兵马使-000

外官迎兵马使及兵马使外官迎衔命宰枢仪。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迎兵马使-001

○兵马使至牧都护知州事出五里亭祗迎从沙地南行拜兵马录事则半身呈 状。 录事为头一行拜东西相对坐。 若衔命宰枢及元帅至兵马与诸别衔外官 于五里亭祗迎从沙地入南行拜。 于录事除 状。
#高丽史68卷-志22-礼10-嘉礼-外官遥谢改衔仪-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