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高丽史
高丽史
天子之命僭伪之种自底灭亡正派之传克致兴复斯乃祖宗之阴相固非臣力之所能。 特沾爵命之恩仍领中外之事无补垂衣之化常怀覆 之忧。 于今年春有尹 李初逃入中国窃弄
天子请亲王动天下兵欲移社稷。 金宗衍为其谋首自惑逃窜。 此系王室之安危非关臣身之利害。 乃有人匿且故纵惟不* {轨}阴相与谋虑惟臣之宠利使然。 念至此而兢惶无已。 近得免于右揆私自幸于中心今又除臣侍中。 降命自天措躬无地。 今国家再造文物中兴自非宏材曷足赞襄国政不有重德何能鎭服人情 伏愿谅臣至诚释臣重负。 臣谨当避贤者路无贻旷职之讥送老于家。 专贡祝厘之恳。" 王不允批* 曰: "拨乱反正实为命世之材论道经邦必待代天之相。 故其身之去就系于国之安危。 惟卿志励风霜气锺光岳。 惟自昔而功在王室式至今而德被生民。 逐纳氏于朔 歼倭寇于四境。 由先王薨逝以后有伪辛假窃其*闲荒于游田耽于酒色恣行杀戮大肆顽凶。 至兴军师将犯华夏而卿明知逆顺倡义回还。 谋及宗亲与诸臣庶遂乃废黜伪姓推戴寡躬而使邦基。 几危而复安宗祀几絶而再续。 校功度德耀古光今。 当永辅于我家传荣享于后嗣何期群小潜肆奸谋。 此实在予非卿之故。 深有志于责己将欲正其刑章。 而卿遽贡 章规免职任卿虽思之审矣。 予所望则不然。 元首股肱旣同一体。 山河带砺敢忘吾心 毋烦固辞速践乃职。 所请宜不允。" 又遣中官赐衣酒敦谕。 我
太祖诣阙谢恩遂就职。
#高丽史45卷-世家45-恭让王1-02-133-1390
移国史于忠州。 先是藏于竹州七丈寺今夏倭贼入侵故移之,
#高丽史45卷-世家45-恭让王1-02-134-1390
癸酉获金宗衍翼日死狱中。
#高丽史45卷-世家45-恭让王1-02-135-1390
乙亥刑曹判书安瑗等上书曰: "为国之本在乎得人心得人之要在乎察事情。 此王政之所当先也。 夫人发于情形于言。 听其言而究其情则时之理乱政之得失从可知也。 臣等窃闻舆议迁幸之际所损多矣。 从者弃业困于迁徙居者失所依于草莽彼此骚然。 顷者迁幸之初术士论曰: '天 屡见于上地怪每兴于下此皆地德之衰巡幸南京则祸可弛也。' 今驻 未久兽多损伤人物人或潜谋不* {轨}变怪亦云不息。 术士之论地德之说宁可信乎 若曰谶有其数须当避* {禳}则与其任术数而邀遐福孰若修德政而祗天戒乎 愿殿下上察天时下稽人事旋还京国则侍从有得所之乐民庶无失所之叹。 惟殿下裁之。" 王令都堂拟议。
#高丽史45卷-世家45-恭让王1-02-136-1390
丙子以闵开李士渭赵温为密直副使; 成石瑢知申事; 安瑗为左副代言; 柳廷显为右副代言。
#高丽史45卷-世家45-恭让王1-02-137-1390
戊寅支解金宗衍以徇诸道斩其党李方春等七人流朴可兴李仲和金轼于远地。
#高丽史45卷-世家45-恭让王1-02-138-1390
庚辰曹敏修卒于昌宁。
#高丽史45卷-世家45-恭让王1-02-139-1390
癸未以韩尙质为西北面都观察黜陟使兼兵马都节制使; 姜淮仲为司宪执义; 李敢为持平。
世家卷第四十五。
#高丽史46卷-世家46-00-00-00-0000
世家卷第四十六。 高丽史四十六。
正宪大夫工曹判书集贤殿大提学知 经筵春秋馆事兼成均大司成臣郑麟趾奉 敎修。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0-00-0000
恭让王二。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1-1391
○(辛未)三年春正月己丑朔宴群臣。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2-1391
乙未以我
太祖为三军都摠制使; 裴克廉为中军摠制使; 赵浚为左军摠制使; 郑道传为右军摠制使。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3-1391
设帝释道场于报平厅。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4-1391
乙巳以国大妃生日宥禹仁烈李仁敏郑熙启李崇仁河仑权近尹师德柳琰李彬卢赟李行元庠等皆许京外从便。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5-1391
丙午三军摠制府阅兵。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6-1391
二月戊午朔赐回军一等功臣我
太祖田百结二等前侍中沈德符等十七人五十结三等前判慈惠府事崔郸等三十人三十结。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7-1391
己未王发南京辛酉次桧岩寺大张佛事穷极奢侈饭僧千余使伶官奏乡唐乐王手执香炉巡东西僧堂以侑食顺妃亦随之又与妃及世子礼佛彻夜壬戌王及世子手施僧布一千二百匹赐讲主僧* {段}绢各三匹衣一袭仍御寺门受诞日朝贺。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8-1391
丁卯至自南京都人结彩棚以迎之。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09-1391
辛未三军摠制府阅所统兵分番宿卫。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0-1391
乙亥国大妃至自南京。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1-1391
丁丑以前政堂文学李元纮女为世子妃庚辰百官上笺贺。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2-1391
是日复以沈德符为靑城郡忠义伯; 李元纮为庆源君; 安景良为杨广道都观察使; 李元缉为司宪持平。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3-1391
辛巳命世子谒阳陵仍祭孝愼殿告还都。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4-1391
癸未井邑人中郞将王益富自称忠宣王 曾孙处绞幷及子孙十三人。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5-1391
三月戊子朔日食。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6-1391
宪府以池涌奇通王益富上* 请诛杖涌奇一百流远地籍其家。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7-1391
庚寅都评议使司请行顺妃及世子册封礼从之。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8-1391
甲午流* {谏}官陈义贵郑习仁李滉权湛禹洪富宋愚孟思诚尹珪尹 于外。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19-1391
戊戌作 储广兴仓于西江以蓄漕运米谷。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0-1391
壬寅命纳弘福都监布二千匹于演福寺以资修塔。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1-1391
甲辰兼典医寺丞房士良上时务十一事曰: "书云: '愼乃俭德惟怀永图。' 昔汉文帝惜百金于露台以基四百年汉家之业元季为万寿幽宫之乐以溃百年培植之基勤俭奢怠之*闲吉凶兴亡判焉 可畏也愿崇尙俭素屛斥浮华益勤无怠曰其人之制世无史传宪庙至元之*闲五道州郡抄得三百名分属版图司造成都监各一百五十名为常额自庚寅倭寇以来州郡荡然失所或邑无孑遗而长阙官有定额而追捕京中主家当被捉见囚之余雇人代立之际借贷利布尔日征一匹岁月如流且不能* {支}或破家或闭门谋免其苦又侵扰其乡本贯人物劫以官威据夺奴婢轮次立役矣虽全盛之乡当次之吏亦不计他日之生产尽卖所藏赍持就役其弊甚巨愿殿下毋循旧弊一切罢之曰勋烈之气扶持万世社稷之柱石也忠义之风 挫万世乱贼之 钺也愿自今凡功在王室忠在社稷不幸而陷刑戮致陨命如安佑李芳实金得培朴尙衷等进加褒赠特赐小牢以慰贞魂。" 王深纳之余见诸志。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2-1391
我
太祖以疾上笺辞职遂如平州温井笺曰: "臣以庸劣特蒙殊遇之恩位极将相尙无丝毫之补宜避用贤之路以开圣明之治肆竭卑诚再渎天听每被不允战兢尤深窃以谓国有大小事殊古今其君臣相遇之难则不异汉之高帝以创业之主知人善任至于失处功臣则识者有憾其缺光武以中兴之主网罗豪杰匡复汉室且有善处功臣以保其终后人咸称其美其功臣则韩信周勃终不如张良之保寇恂邓禹犹不及子陵之高臣虽不学愿效张良子陵伏惟殿下愿如光武臣于丙申六月陪先父臣某受命玄陵平双城复旧疆凭借余力拓土至靑州以为藩鎭使无东顾之忧玄陵是嘉其功拜臣父以荣禄大夫将作监事仍为朔方道万户又擢臣以不次年未三十位至宰辅然无所补夙夜忧惧至戊辰年*闲假姓发兵猾夏人无敢谏倾覆社稷臣首倡大义有回军之举再定宗社是则人以为擅兵后于己巳十一月敬奉敎旨灭伪复兴克正宗祀是则人以为执权今为诸军事养兵静守鎭伏奸雄潜消外寇是则且以为耗军资物议纷 难以辨明。 臣有三不幸。 功微赏巨为人所忌一不幸也; 保社稷复正统 盗贼等事未尝无涓埃之助因以居宠二不幸也; 自古功过不能相 执迷而不能勇退三不幸也。 念至于此诚惶诚恐召公曰: '臣罔以宠利居成功。' 蔡泽云: '四时之序功成者去。' 是乃自然之理臣亦不宜* {久}防贤路乞归田里以保余龄臣之愿也伏望上慈 保全功臣之声不独全美于光武不胜幸甚。" 丙午遣左代言李詹于平州赐宫 以慰批* 曰: "大臣一身关国家之兴衰系生民之休戚职任如此其重去就未可以轻是以召公有告归之心周公谕笃 之义卿山川*闲气社稷元臣徇公忘私忠诚贯日仗信安义功业柱天爰自先王之时以至寡人之日勉出乃力辑宁我邦 戊辰猾夏之师定己巳拨乱之策国祚以之而复续民生由是而再苏且炼养其戎兵以 御于王室事皆合于天理心何恤乎人言 居宠若惊卿之自处则善 谋共政予所任者为谁 于 ! 子陵之高光武不任以事留侯之去汉室已致其安以古视今势殊事异宜安厥位以副予心。"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3-1391
乙卯以我
太祖复为门下侍中; 朴子文为左司议; 沈孝生为门下舍人; 赵休为左献纳; 柳沂为左正言。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4-1391
丁巳遣吏曹佐郞禹洪命于平州赐我
太祖宫 。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5-1391
夏四月壬戌以旱禁酒。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6-1391
甲子彗见十余日。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7-1391
乙丑右代言柳廷显请停演福寺之役不听。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8-1391
己巳以久旱放轻系。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29-1391
庚午大雨。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0-1391
以门下评理金凑兼大司宪; 许应全五伦为左右常侍; 全伯英为右司议大夫; 权轸为右献纳; 金汝知为左正言。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1-1391
丙子王微行观射于马岩宪司劾知申事成石瑢不启王备仪卫王怒卽命石瑢视事左迁执义姜淮仲持平李敢以禹洪得为执义李作为持平。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2-1391
己卯避
帝讳禁用元字代以原。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3-1391
壬午帝遣宦者前元中政院使韩龙黄秃蛮等来礼部咨曰: " 钦奉
圣旨: '朕稽古典三韩之地始古至今产马处所卽今乏马戍守差三韩本俗 人谓权署国事王瑶及群陪臣等谕以分明于有职人员及富家处易马一万令各官及富家子弟将马于辽东交割来京关领价直更于各官处需 人二百名三韩远在东溟之外产无我供人无我用受命称臣以何为信 国富民稠于斯需索交易不为过矣。'"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4-1391
癸未下敎求言曰: " 之道莫如修德为政之要惟在求言昔宋景一言之善致荧惑三舍之退天人之际感应斯速予以 躬荷祖宗之灵托臣民之上忧勤夙夜期底 平而智能不逮学问不明其于政敎动昧施为若涉大川罔知攸济今者日官上言: '干文示儆客星 于紫微火曜入于舆鬼变异甚巨。' 兢 益深将凉德未修而不孚于帝心欤 政令有阙而不 于舆望欤 刑赏之道有乖于正欤 任用之人或徇于私欤 下情未尽达而寃抑有所未伸欤 民弊未尽除而财用有所妄费欤 茂异之才未举者谁欤 谗 之徒未斥者谁欤 如斯之弊岂予一人所能 察 肆开 直之路以消壅蔽之风 之言亦有可采 卿大夫百执事之臣共天位食天禄者哉 兹欲共新于治化庶以仰* 于天心于 ! 赏罚明而礼乐兴阴阳和而风雨时吏称其职民乐其生其要安在 知而不言不可谓之仁言而不尽不可谓之直惟尔大小臣僚 上实封寡躬过误时政得失民*闲利病毋有所讳其言可用予卽有赏言而不中亦不加罪。"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5-1391
甲申宴韩龙等于北泉宫。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6-1391
五月戊子召刑曹判书赵勉等曰: "今天变屡兴旱魃尤甚此必寃狱所致凡*岳{狱}囚当死者诛之当赦者赦之宜速决遣毋久淹滞以顺天心。"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7-1391
己丑王享国大妃。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8-1391
辛卯遣左代言李詹于连山开泰寺祭太祖眞殿献衣一袭玉带一腰。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39-1391
甲午前杨广道都观察使徐钧衡卒谥贞平。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40-1391
戊戌流李琳于忠州姜仁裕于 州王兴于淸州申雅于全州。
#高丽史46卷-世家46-恭让王2-03-41-1391
郞舍许应等上* 曰: "从谏如流人君之盛德知无不言臣子之至情殿下卽位以来发政施仁愿理之心至矣然言官法吏 上意而见罢者*闲或有之故中外以言为讳而下情未达天文示警有志之士不能无憾今殿下发德音求直言以伸忠愤之气诚千载一遇也臣等承乏言责岂敢默默以负殿下求言之旨乎 谨以若干事目条列于左。 一曰: 为理之道莫大于孝君不先而其下化之者未之有也今殿下在邸之时以孝闻于人卽位之后宜其以孝闻于国柰何殿下至自汉阳而与中宫世子俱乃后母后哉 今又 宫亦非朝夕问安之所也缘人子之情则定省温 不可 也缘人君之义则动静威仪不可轻也愿殿下念兹二者奉迎大妃近阙之所克伸孝志以为民先。 一曰: 干者夫道也坤者妇道也夫道以乘御为才妇道以顺承为贵是故虽天子之女下嫁诸侯则与庶人之女共执妇道是其常也汉尙公主使男事女夫屈于妇逆阴阳之理识者非之今三宫主各有供上之名旣名之曰上则乾坤易位夫妇失道乱名犯分莫大乎是且在伪朝供上之所滥至八九故官吏以仓卒不办见责民庶以烦劳不给生厌今以中兴之朝复蹈毁辙乎 愿自今罢三宫主供上之名厚其 禄申以土田以副舆望。 一曰: 上有好之者下必有甚焉者人君好恶不可不愼也殿下卽位以来中外未知殿下所好为何事及创演福旣废之塔臣民之望多有所缺矣释氏之道无父无君戎裔之敎三代之盛未所有也殿下有志于三代之理而反行裔夷之敎乎 是役也圣心或以谓不劳民力而役游手不费国用而资舍施然木石 瓦铜铁之费累巨万其游手之食舍施之物非吾民之恒产乎 民无恒产则恐贻宵 之忧也愿殿下罢可已之役厚万民之生择其所好以副臣民之望。 一曰: 风俗好尙本之人君人君以俭约为心则公卿大夫不敢踰制以过侈朝廷以俭约为先则士庶人不敢越分以过奢自然家给人足无僭乱之阶矣今无赖之徒皆利远方之物货不事本业朝廷虽大为之防毋使兴行然潜行潜返之徒岂能尽知之乎 至有将彼土人来纵其市索以 我国家臣等窃谓此虽无形之迹有可疑之势足为寒心者也愿自今大小臣僚皆毋得衣纱罗* {段}子敦尙俭素以絶商贩敢有潜行商贾其告捕者必以其财赏之商贩之马尝籍于开城府者数近五百会有天朝买马之命悉发此马毋得脱漏其它商贾又令各出马以补额数则公私两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