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阳国志



  □□,汉中太守杨文方。何、李、王、浙、石本误作芳。下仍作方。(涣子。《函海》本作「涣字仲颖」四字。文方子张、吴、何、王、石本脱子字。颖伯,冀州刺史。仲颖,二千石;失其行事。)张、吴、何、王、卢、石本更有「无传」字。


  政事,司隶校尉杨准,字伯邳。(文方兄子,太守、太尉李固举之。)


  清秀,大司空张皓,字叔钱、《函》本作升。明。(武阳人也。)


  正直,光禄大夫、广陵太守张纲,字文纪。(皓子也。)


  □□,郎中张植。(纲子也。)元丰与钱本纲作冈。下空二格接张续。


  □□,尚书张续。(植弟也。)此下,元丰与钱本亦提行。


  □□,豫州【牧】〔刺史〕当作刺史,说在注释。张方,字公始。(续弟也。)


  正直,司隶校尉赵旗,字子元丰本作文。鸾。(资中人也。)


  □□,别驾从事王元。(武阳人,刺史张乔时。见《杨统传》。)元丰、钱、刘、李、廖本作传。他各本作簿。又有「无传」二字浙本剜空作传。


  义士,公车令杜抚,字叔和。(资中人也。)


  义士,吴、何、王、石本无此二字,浙本挤补。新都令赵敦,元丰本作郭。字建侯。(武阳人也。)


  孝士,尚书郎隗相,字叔通。(僰道人也。)


  信士,旧各本无。兹依《蜀志》文补。吕孟。旧各本及《先贤志》只吕孟二字。惟《蜀志》文有贞字。(南安人。不详其事。)


  〔孝子〕,吴顺,字叔和。(僰道人也。)


  学士,韩子方。(僰道人。张贞之师。)张、吴、何、王、浙、石本删之字。又更有「无传」字。


  学士,谢褒。《张钳赞注》写作裒。(南安人。)钱、刘、张、吴、何、李、《函》、王、石本更有「见《张钳传》」四字。盖李所增。元丰、廖本无。浙本原有复剜去。


 右二十四人在汉世。各本文同。


  政事,蜀郡太守、关内侯杨洪,字季休。(武阳人。)


  固吴、何、王、浙、石本作直。率,谏议大夫费诗,字公举。(
南安人。)


  忠正,车骑将军、都亭侯张翼,字伯恭。(武阳人。纲后也。)张、吴、何、王、浙、石本无「武阳人」及也字。更有「子征,见《
寿良传》」六字,浙本剜去六字。


  文学,五官中郎将【伍】〔五〕顾广圻校稿云:「《蜀志》在《
杜微传》,作五。」兹改。梁,字德山。(南安人。)此上当补广汉太守五方一目。说详注释。


  文才,射声校尉杨【义】〔羲〕《函海》注云:「《三国志》作戏。」今按字当作羲,通戏。字文然。(武阳人。)


 右五人在刘氏世。(从事贾龙,元丰本作能。不悉其事,不录。)


  【汉中太守】杨文方妻阳姬。(武阳人也。)


  相登妻周度。(僰道人也。)


  曹【敬】〔禁,〕元丰、钱、刘、李、《函》、浙本作禁。张、吴、何、王、廖、石作敬。字敬姬。(南安人,周纪妻也。)


  程贞【●】玦,元丰与廖、浙本作●。钱本作玫。《函海》作●。张、刘、吴、何、李、王、石本作玦。字琼元丰、钱、《函》、浙本作瑗。玉。《函海》作王。(牛鞞人,资中张惟妻也。)


  尹仲让妻韩姜。(僰道人也。)


  仪元丰本作义。成妻谢姬。(南安人也。)


  赵媛姜。何、王、石本误作妻。(资中人,【赵】各本旧有。当衍。说在注释。盛道妻也。)


  张贞妻黄帛。(僰道人也。)


  杨进。(武阳人,广汉王元丰本作中。博妻。)刘、李、《函》三本此目列阳姬目之前。《函海》注云:「刘、李本在第一。」益移前刻也。


 右九人列女。张、吴、何、王、浙、石本作烈女。


 右犍为郡士女凡三十八人。(二十九人士,九人女。)


      五


  忠正,城阳中尉邓【先】〔公。〕元丰本先字不明(黑巴),钱、刘、李、《函》本作公。张佳胤改公作先,吴、何、王、浙、石本遵之。《赞注》同。当作公,已前注。(成固人也,景帝时。)元丰与刘、李、《函》本有也字,他本无。余同。


  □□,原失品题字。杨王孙。(成固人。)此目,元丰与张本空二格接上目。钱本空一格。他各本提行。元丰、张、吴、何、王、浙、石本无「成固人」三字注。刘、李、《函》、廖本有。今按:既有赞注,则不当附着他目。当是旧脱品题与县贯矣。


  致远,卫尉、博望侯张骞。(成固人。武帝时。)各本文同。


  爽朗,张本作郎。给事中张猛。(骞孙。元帝时。)


  高尚,逸民郑子真。(褒中人。成帝时。)


 右。各本无此行。廖本独有。「阙」小字所阙当是「五人在前汉」五字。〔五人在前汉。〕


  大儒,〔博士〕据《后汉书》补。李颉。元丰本李颉上有二空疤。(南郑人。)张、吴、何、王、石本有「无传」二字。


  文学,司徒李合,字孟节。(颉子。)


  执正,太尉李固,字子坚。(合子。)


  雅望,京兆尹李燮,字德公。(固少子。)


  □□,当有英玮二字品题。奉车都尉李历,字季子。(固从弟也。)元丰本无也字。张、吴诸本同。廖与刘、李、《函海》本有。


  善绩,司隶校尉李法,字伯度。(南郑人也。)


  □□,疑有「温良」二字品题。犍为太守赵宣,字子雅。(南郑人也。)


  德望,广汉太守赵瑶,字元珪。(宣子。)


  温雅,尚书赵琰,字稚珪。(瑶弟。)


  义壮,弘农太守陈纲,字仲卿。(成固何、王、石本作都。人也。)


  义烈,【从事】〔门下掾〕依《汉中志?总序》文改。陈调,字元化。(纲孙。)


  知思,巴郡太守陈雅,字伯台。(成固人。)


  □□,南郡太守程元丰本作陈。基,字稚业。(南郑人也。)张、吴、何、王、石本有「无传」二字。


  □□,原无品题。大鸿胪刘巨公。(南郑人也。见《列刘、张、吴、何、王、浙、石本作烈。女传》。)


  □□,广汉属国〔都尉〕当有此二字。张泰,字伯强。元丰本作●。从●。钱、刘、李、《函》、廖本作强。张、吴、何、王、浙、石本作疆。(南郑人也。)张、吴、何、王、石本有「无传」二字。


  政事,度辽将军张亮则,《赞注》无亮字。字元修。(泰从弟。)


  恺悌,绵竹令阎宪,字孟度。(成固人也。)


  隐士,樊志张,(南郑人,钱、刘、李、《函》本此下有也字。见《征西元丰、钱、刘、李、《函》、廖本作西。张、吴、何、王、浙、石本作南。将军段颎元丰本二字作一空疤。张、吴、何、王、浙、石本颎作颖。传》。)


  尚志,聘士卫衡,字伯梁。(南郑人。樊志张弟子也。)此条,张佳胤移于郑子真目后,李颉目前。吴、何、王石本遵之。浙本改从元丰、钱、刘、李、《函》、廖本,如此。


  筹画,计曹史程刘、李本误祝。苞,字元道。(南郑人也。)


  文才,葭萌长祝龟,字元灵。(南郑人也。)


  义烈,郡主簿段崇,字礼高。(南郑人也。)


  义烈,功曹承上文省郡字。程信,字伯义。(南郑人也。)


  〔义烈,〕原承上省,旧各本遂脱。兹补。严孳。李容。陈【巴】〔巳。〕旧各本作巳,惟廖本作巴。王宗。李本作崇。姜济。曹廉。勾矩。刘旌。原展。上九人,元丰本互空二格连书。钱、张、刘、李、《函海》本互空一格连书。吴、何、王、廖、浙本各提行顶格,兹依宋旧。又元丰与浙本原展下无字。廖本注小阙字。他各本皆注有「九人,太守郑广吏,见《段崇》、《程信传》」十三字。盖嘉泰本有,李所补也。郑广,张、吴、何、王、石本作郑廑。张佳胤所正也。


  义烈,从事燕邠,字元侯。(南郑人也。)


  义烈,主簿赵嵩,字伯高。(南郑人也。)


 右三十八张、吴、何、王、浙、石本作九。又人下有在字。人后汉。实只三十四目,三十四人。


  □□,陈术,字申伯。(历【二】〔三〕刘、李本作三,是。郡太守,见《蜀书》。撰《益部耆旧传》者。)


 右一人,张、吴、何、王、浙、石本此下有在字。刘氏之世。张、吴、何、王、浙、石本无之字。


  李穆姜。(安众令程祗妻,李法姊各旧本皆作姑,廖本依《赞注》改作姊。依《后汉书》,当作姊。也。子基。)


  刘泰瑛。(巨公女,杨矩妻。)矩字,元丰、钱、刘、张、李、《函》本作拒。吴、何、王、浙、石本作相。廖本依《赞注》改作矩。


  杜泰姬。(南郑人。犍为太守赵宣妻。)


  杨礼元丰本作?。珪。(成固杨元珍女,陈省妻。)


  李文姬。(太尉固女,赵瑛元丰本作英。妻。)


  陈顺谦。(邓令曹宁妻,陈伯台从女也。兄子陈规着书称之。)


  陈惠谦。顺谦妹,度辽将吴、何、王、浙、石本误作府。军张亮则夫人。


  张礼元丰本作?。修。南郑人,赵嵩妻。


  韩树南。(南郑人,赵子贱妻也。)


 右九人,列刘、李、廖本作列。他各本作烈。女。


 右汉中郡士女凡五十人,元丰、钱、张、刘、李、《函》、廖本作五十人。吴、何、王、浙、石本作四十九人。(四十一人士,吴、何、王、浙、石本作「四十人士」。九人女。)


      六


  忠义,镇远将军、义侯《赞注》及《后汉书?西南夷传》并作「
成义侯」。文齐,字子奇。(梓潼人【也】。平帝用为益州太守,遂不服王莽,公孙述。光武嘉之。)


  □□,元脱品题。北海太守文忳。(齐子也。)元丰本无此二字,别于空六格后有「梓潼人也」四字。他各本只此「齐子」二字。盖李所改也。


  节士,李业,字巨游。(梓潼人也。)


  □□,当承上作节士,说在8章注。遂旧各本俱作遂。志古堂本误作道。久令李翚。(业子。)


  〔政事,〕旧脱品题字,当有。益州太守景毅,字文坚。(梓潼人也。)


  【政事】有道,旧刻各本品题此四字,其政事二字与赞传不应。当是自上目误坠。〔诸生〕依赞文补。景鸾,元丰本作銮。字汉伯。(梓潼人也。)


  文学,孝廉杨充,字盛国。(梓潼人【也】。)


  壮烈,济阴相寇祺,字宰朝。(梓潼人也。)


  壮烈,童人李余。(涪人也。)


  义士,功曹张寿,字伯僖。钱、何、王、石本作禧。(涪人也。)


  义士,王晏,字叔博。(涪人也。)


  方士,李助,字翁君,(涪人也。)


 右十二人,吴、何、王、石本此下有在字。浙本剜空一格。汉世。


  尚玄,谏议大夫杜微,字国辅。(涪人也。)


  (文学),元丰、钱、刘、李、《函》、廖本无品题字。张、吴、何、王、浙、石本有「文学」二字。李仁,字德贤。(涪人也。)


  □□,旧各本脱品题,当是承上文学字。太子仆射元丰本太子下黑巴一字。钱、刘、李、《函》本作一仆字。张、吴、何、王、浙、石本作「中庶子」三字。廖本作「仆射」二字。李譔,钱、《函》本作巽。字钦仲。(仁子。)


  □□,当仍是上承「文学」二字。太子家令尹默,字思潜。(涪人也。)


  □□,丞相参军文恭,字仲宝。钱、《函》二本作贤。他各本皆作宝。(梓潼人也。)


  果锐,前监军、元丰本此下无大字,但有空位。他各本无大字,亦不空。廖本填大字。大将军司马李福,字孙德。(涪人也。见《诸葛何、王、石本有亮字。故事》、《蜀书》。)


 右六人,吴、何、王、石本有在字,浙本剜去作空格。刘氏世。


  文极,字季姜。(梓潼人。将作大匠王堂夫人也。)钱、刘、李、《函》、廖本有也字。元丰及其他各本无。


  巴郡虞显妻杜慈。(涪杜季女也。)元丰、钱、刘、李、《函》廖本有也字。


  郭孟妻杨敬。(涪杨〔文〕女也。)元丰本无文字,有也字杨女也三字连。廖本同。钱本存空位。刘、李、《函》本有文、也字。张、吴诸本同元丰本。


 右列元丰、钱、张、吴、何、王、浙、石本作烈。刘、李、廖本作列。女三人。


 右梓潼郡士女此下何、王、浙、石本有凡字。二十一人。(十八人士,三人女。)各本数同。


      七


  修慎,少府、太常、关内侯王谋,字元泰。元丰与张、吴、何、王、浙石本作元汉。钱、刘、李、《函》、廖本作元泰。盖李依《
三国志》改。此为张本仅依元丰本一证。(汉嘉人也。)


  □□,原脱品题。云南太守张休。廖本此下有小「阙」字。阙字与县贯也。


 右二当作三。人,汉嘉人士。【在刘氏世。】下各目皆止于士字。则此四字当衍。或移注张休下。


  文学,荆钱写作制。州刺史尹珍,字道真。(毋敛人也。)《函海》本有注云:「荆原作制。刘、吴、何、李本作荆。」今按,旧惟钱写本作制,笔误也。元丰以来刻本皆作荆。此为《函海》所据本系录钱本之证。


  □□,巴郡太守傅宝,字纪图。(平夷人也。)


  【忠义,冠军将军、宁州刺史谢恕,字茂理。】(毋敛人也。)恕东晋人,不当列此。按《南中志》,当是尹贡。盖旧钞脱之而下云「三人」,旧校者妄移谢恕补之也。兹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