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史藏
- 载记
- 中山传信录
中山传信录
本部(在首里北三百里),属村县七:伊野波、浦崎、渡久知、崎滨、濑底,伊豆味、谢花。
大宜味(在首里东北三百里),属村县五:屋嘉比、喜如嘉、田凑、根路铭、津波。
国头(在首里东北三百十里。尚元王病,国头按司马顺德祈代死;果死,王疾有瘳。至今,其子孙世荫为国头领主),属村县四:国头、边土名、伊地、宇郎。
--以上山北省间切九。
琉球旧无地图,前「使录」云:『周围可五、六千里,东西长、南北狭』;皆意揣也。葆光咨访五、六月,又与大夫蔡温遍游中山、山南诸胜,登高四眺,东西皆见海。本国里数,皆以中国十里为一里。今皆以中国里数定之,乃南北长,四百四十里;东西狭,无过数十里而已。再三讨论,始定此图,备录三十七间切下诸县村名如右。或更有误,以俟再考云。
琉球地图
(图表,故省略,详细内容请参见版面文件。)
纪游
中山山岳、寺院及游者惟首里、那霸数处,略记如后。
临海寺,在北炮台长堤之中;为国王祈报所。门东向,佛堂面南;三楹;面东,板阁一间。石垣四周,潮至墙下。僧名盛满。寺旧名定海,前使汪有「临海寺」隶书匾。有钟,天顺三年铸。
奥山,龙渡寺,在炮台西水中小土山。潮至,弥漫数十里;潮退,则平沙浅水,不胜舟楫。山旧为蛇窟,僧心海始辟之,蛇相率渡水避去;筑堤截潮,引泉种松。构屋五、六楹,前方沼中小亭二所。遍地植佛桑、凤尾蕉等,颇可憩玩。山东有小尖阜,名鹤头山。潮至板敷宇平等湖,渔舟夕照为那霸近所第一胜处。
辻山,在临海寺西,对港相望。「辻」字一字两音,国人读为「失汁山」,「汪记」讹为青芝山。小石阜沿海,下皆茔墓。
波上,在辻山东北,一名石笋崖。山下海中,生石芝。沿海多浮石,嵌空玲珑。白色山头,石垣四周;垣后可望海。垣内板阁离立三楹,扁钥,无僧;下有平堂三楹。波上东北沿海中有山,名雪崎;下有洞。雪崎东北有小石山空洞,名龟山(海滩拳石二,非末吉之龟山也)。
护国寺,在波上山坡之中,国王祈祷所。僧名赖盛。汪使有匾曰「护国寺」;旧名安禅寺,亦名海山寺,亦名三光院。佛龛中有神,手剑而坐,名曰「不动」;或曰火神也。殿下有钟,景泰七年(丙子)铸;铭文与天妃宫同。西面庭中,蕉石扶疏,颇有致天尊庙,在护国寺下,供玉皇。有钟,为景泰七年(丙子)九月二十三日铸;铭文与天妃宫同。
广严寺,在天尊庙下。左右皆村居。佛宇数椽,庭中剪桧及黄杨为玩;系新建。
西福寺,在泉崎桥之东曲径中。门前黄杨夹路作屏,两行剪剔使平,而方数十步许。僧舍一区,屋后有松冈甚茂;松根出土,蜿蜒如龙。相近有东寿寺,门前亦以黄杨作屏。
东禅寺,在久米东北,圆觉寺下院也。相近有清泰寺,皆止三、四楹小寺也。那霸惟此二寺及广严寺系禅僧,余俱真言教。
善兴寺,在使馆曲巷中,倚山崇基。「汪录」云:『斗室丈阶,花木颇清幽』。今已废,有屋一椽而已。宣德中,册使柴山三到琉球,曾建大安禅寺、千佛阁;明夏子阳「录」中载其记二篇。今皆莫知其处(护国寺,旧名安禅寺,或即所建;问国人,皆不知)。
--以上在那霸。
天久山,在泊村西北沿海,与波上雪崎相望。下有圣现寺,石墙四围,方十余亩;中屋一区,墙外老松十余株。有天久洞,洞前观音阁一座;扃钥,无僧。沿海东行,大石离立;或方、或圆,侧倚层岩之上下作崖洞,颇奇。更里许,有水西流入海,名泊津。
神德寺,在崇元寺东。由八幡桥石桥西北行,有八幡宫,南向;尚德王所建,供八幡菩萨--即大士也。下为神德寺,寺门东向;中供不动神,与护国寺同。
--以上在泊村。
城岳,一名灵岳。汪使「旧录」云:『有板屋一区』;今已尽废。惟丛灌一林,密筱攒蕉。以石为神,浇酒祈福、渡海报赛处。前古松数百株,亭立。前地少洼,四山皆松。东三十余步有泉,名「旺泉」;从石溜出注潭中,涓涓不绝。泉上老松三株,偃挺尤奇。东望有壶家山,瓦屋数区,为国中陶处。
--以上在真和志。
东苑,在崎山。王宫以南一带石山,皆名崎山;石状甚奇。苑门西向,入门茵草遍地。板亭南面,二间。更进有屋三间,面南。屋上有「潮音应世」匾额,为天启五年诏使指挥同知萧崇基所书。亭东土阜一丘,形如覆盂,颇高竦;「汪录」云是「雩坛」。更进少屈,南下西转,山岩下有石狮、石虎尚存。激溜养鱼处,皆已废撤。南面,皆山南平田。东行,登小板阁--即望仙阁也;匾已失去,葆光为重书之。阁中有小龛,以香木为柱,气如桂;皮作薄板,刻空作字,大小参差。阁后有小佛堂,匾名「能仁堂」。南面出佛堂,东过小竹桥登阜,正东见林木丛茂为佐敷,中隔海港。少西,见小山,林木郁然,即辨岳也。南北望,皆见海。中山之东属岛姑达佳(译为久高),前使汪楫为国王题「东苑」匾;今已失去。题东苑八景,有「久高朝旭」、「识名积翠」等八景;此为国苑,制甚简朴云。
龟山,在末吉村;土称末吉山。山在中山之北,重冈环绕。山半有木亭,前后二楹。南望见海,林木郁然,为第一胜处。山下有万寿寺,寺中有察度王旧影;万历三十八年毁,今再毁。末吉有社坛。
圆觉寺,在王宫之北久庆门外,国王本宗香火所在。规模宏敞,为诸寺之冠。寺门西向,门前方沼数亩,四围林木攒郁。沼中种莲,中有一亭;有观莲桥,供辨才天女,名天女堂。池名圆监池,亦名辨才天池;辨才天女,云即中国斗姥也。架桥通之,名天女桥。更西有龙潭桥,亦名龙渊桥。入寺,佛殿七间,极高丽。殿右广庭中有古松(?),云已二百余年,高不四、五尺,青葱正茂!名古松岭(?),亦名神木(?)。香积厨(?)后有井泉,名石冷泉。方丈前,名蓬莱庭。钟楼南,有杂华园,国人称圆觉寺。中有八景寺,系尚真王时始建。寺前土阜上有碑,弘治十一年立,三山许天锡撰(其文曰:『大琉球,东南海岛之国;自昔不通中华。胜国初,尝招谕不至。洪惟我太祖高皇帝应天启运,混一区宇;薄海内外,罔不臣服。于时率先入贡,显被优宠,别于他邦。永乐初,始受册封王爵;百余年来,修贡弥慎。弘治丁巳秋,国大夫程琏、长史梁能、通事陈义奉今尚真王命,朝贡于京师;竣事,道三山,谒翰林庶吉士许天锡曰:「球阳有邦,历世远矣。惟今王大有令德,思辑用光,常遵旧典。请以陪臣之子入太学,得一闻天朝仁义礼乐之化,以壮国体。试言其概,国克择,旧有书;王以正朔请尊之,因参用「大统历」法。先世深居固卫,以贰其下。王惟推诚□□,躬巡境内;跋履穷僻,恒省其税赋。遭孤寒,辄赀出给之:民咸戴忭。王宽仁,不嗜杀;亦未尝曲法以轻贷人。犹能谨于□士伏创圆觉禅寺,规模宏敞,仪物备至,以为祝祷之场。王每游豫,必与民同,实国之环观也。兹欲勒石于寺,是以彰王德;赐之以言」!某曰:「如子之说,则王之贤,诚可谓奋远特立于百世之上者矣」!乃为之歌辞,俾昭示于后裔。词曰:球阳有国,系之裨海;弗庭于华,奚啻千载!惟我皇祖,仁厚万方;率先慕义,来亨来王。圣教渐加,十有余世;风清气回,储祥发祉。崛生贤王,适号尚真;离群绝类,舍旧图新。简刑省罚,恤孤振厄;春行秋巡,厚下安宅。上熙下怡,廿有余祀;崇德厚泽,川流冈峙。有美大人,薄言孔昭;我作诗章,庸代歌谣。大明弘治十一年(岁次戊午)八月十二日,臣程琏、郑玖、梁能、陈义稽首谨立』)。
天王寺,在圆觉寺东北。门前临溪,有古松四株。寺东有天王桥。堂上佛龛供佛,手持七星轮及刃,曰「金刚」也。堂西老松最奇。一钟为景泰七年(丙子)铸,上刻「天龙寺钟」。寺在浦添,寺钟有二,移其一于此。僧名得髓。
天界寺,在欢会门外道南。寺门北向。入寺西南石室,高丈许方广,中山王茔也。尚圆以来,诸主皆葬于此。寺有钟,成化己丑年铸;考铭文,本相国寺钟也(铭曰:『琉球国君世高王,乘大愿力新铸巨钟,寄舍相国寺,说偈以铭是,祝王基之万岁。安国利民,圣天子继唐、虞之化;全文偃武,贤宰相霈霖雨之秋。兹有巨钟新铸就,高楼挂肃万机心;无端扣起群生梦,天上人间妙法音。时成化己丑十月七日,住持溪隐)。寺西又有安国寺,国中案牍皆储此寺中。
仙江院,在天王寺之右。前使「汪录」云:『行荒榛中,门户萧然。僧宗实能诗,颇学元僧白云集体』。今宗实尚存,年六十九;改字际外,称「球阳大和尚」。
万松院,今改名莲华院;在天王寺之南。剪黄杨作径,两旁篱屏颇整。寺中方庭中有小土山,剪松树数株,蟠屈有致。汪使「旧录」称「万松院僧不羁与天王寺僧瘦梅及宗实相倡和」;今瘦梅、不羁皆化去。不羁徒二人:一曰德叟,今在莲华院。一曰元仁,字东峰;别开院于北山名护岳上,仍名万松院。年五十余,亦能诗。
兴禅寺,在圆觉寺北小径中。寺甚小,庭中黄杨、松、桂甚多。僧了道,旧时圆觉寺国师喝三之徒;能诗。
广德寺,在莲华院之南。寺亦甚小,花木颇丽。东望山椒林丽,郁然加深山。僧名灵源,弟子名笑岩。相近有建善寺,有僧兰田,能诗。
石虎山天庆院,僧梁天,名智津;亦能诗。山在赤平村。
万岁岭,在万松岭东大道之北。石碑立阜上。其文略曰:『兹岭以「万岁」为名,盖取嵩呼之义,以作中山都会。尚真君上命于天,俾为斯记。大明弘治丁已仲秋吉旦,奉诏扶桑散人樗不材谨记』。
--以上在首里。
●中山传信录卷第五
册封琉球国王副使赐正一品麟蟒服翰林院编修加二级臣徐葆光纂
官制
冠服
仪从
氏族
取士
采地(禄)
土田
历
礼仪
学(国学读书)
禅宗
僧绿
官制
官制,品级略彷中国,分为正、从九等;大僚重职,亦有加官协理。大小官,皆领地方为采地。王弟、王叔、国相,皆称某地王子;领一府者,称某地按司(旧制:每府一按司莅治之,权重兵争。尚真王改制,令聚居首里,遥领其地。岁遣察侍纪官一员知其府事,岁终上其成于按司)。王舅、法司及紫巾官,称某地亲方。三品以下黄帽官,皆称某地亲云上;未有地方者,称某里之子亲云上、或称某筑登之亲云上。从六品叙德郎、从七品叙功郎,皆称某掟亲云上。八品红帽官,称某里之子;领地方者,称某地里主。九品红帽官,称筑登之。未入流,称某子:皆不称姓名也。具列如左:
国相,一员,正一品;王叔有才略者任之。
元侯,正一品;王子弟膺此封。
郡侯、邑侯,从一品;元侯子孙膺此封。有功者,加晋爵元侯,品同。
法司,三员,正二品;王舅、勳戚任之。天曹,司礼;地曹,司农;人曹,司□:轮值王宫。大事,集议上之国相。加衔法司,品同。
紫巾官,从二品;或郡伯、或邑伯,散秩大臣为亚卿,无定员;亦有加法司衔者。
耳目官,四员,正三品;司宾耳目官(土名御锁侧)一员、典宾耳目官(土名御双纸库理)一员、司刑耳目官(土名平等侧)一员、管泊耳目官(土名泊地头)一员,皆预议政事,皆称谒者(土名申口众)。加衔谒者(土名申口座)从三品,无定员、职掌。
赞议官,正四品;佐谒者、度支官,议诸政事。
那霸官,二员,从四品。左堂,首里人;右堂,那霸人:为之分掌钱榖。
察侍纪官(国人读为「座敷」;读「察侍纪」三字音如「座敷」也。下仿此),从四品,无定员。侍直王宫,分理诸职。
遏闼理官(国人读为「当职」),十二员;国书院遏闼理官,三员:皆正五品,入直王宫。加街遏闼理官,从五品,无定员。
承直郎、仪卫使(土名势头)九员,正六品;掌王仪仗及扈从。徒属,又有叙德郎(土名加势头),从六品;吏员授此衔。
承务郎,从六品。承事郎(土名牌金)、里之子亲云上,正七品。又有从职郎,从七品;儒士授此衔。
叙功郎(土名掟牌金),吏员授此衔;筑登之亲云上,从七品。
内使郎(土名察度奴示,译为「里之子」),正八品,亦称赞度内使;轮班供王宫内役。内使佐郎(土名里之子座),从八品。
登仕郎(土名筑登之)、点班使九员。掌朝仪行列,正九品。登仕佐郎(土名筑登之座),从九品。
首里、泊村、那霸三府人出身,名筑登之;如久米之秀才也。其管钱榖、米薪、杂职之人,皆称库官。大者察侍纪官、下至笔者、若笔者,俱为之。
--以上,皆首里、泊、那霸本国之人任其职。
久米协理府官,凡六等:
紫金大夫一员,从二品。加协理法司衔,名总理唐荣司,辖久米村事,为最尊。主朝贡礼仪、往复文移诸事。
正议大夫,正三品;加谒者,亦名申口座,从三品。中议大夫,正四品:皆无定员。长史二员,正五品(或从四品);随紫金大夫,同知诸事。
都通事,从四品。加遏闼理副通事,从五品。副通事,正七品:皆无定员。专司朝贡;有留福建福州琉球馆者,名存留通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