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史记


○十七年,春三月,遣使<北燕>,且 宗族,<北燕>王<云>,遣侍御史<李拔>报之。<云>祖父<高和>,<句丽>之支□{属},自云<高阳>氏之苗裔,故以<高>为氏焉。<慕容宝>之为太子,<云>以武艺,侍东宫,<宝>子之,赐姓<慕容>氏。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广开土王一八年

○十八年,夏四月,立王子<巨连>,为太子。秋七月,筑国东<秃山>等六城,移<平壤>民户。八月,王南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广开土王二二年

○二十二年,冬十月,王薨。号为<广开土王>。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元年

○<长寿王>,讳<巨连>[一作<琏>。],<开土王>之元子也。体貌魁杰,志气豪迈。<开土王>十八年,立为太子。二十二年,王薨,卽位。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零一年

○元年,遣长史<高翼>,入<晋>奉表,献 白马。<安帝>封王<高句丽>王<乐安郡{乐浪郡}>}公。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零二年

○二年,秋八月,异鸟集王宫。冬十月,王 于<蛇川>之原,获白獐。十二月,王都,雪五尺。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零七年

○七年,夏五月,国东大氷{水},王遣使存问。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一二年

○十二年,春二月,<新罗>遣使修聘,王劳慰之特厚。秋九月,大有年,王宴群臣于宫。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一三年

○十三年,遣使如<魏>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一五年

○十五年,移都<平壤>。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二三年

○二十三年,夏六月,王遣使入<魏>朝贡,且请国讳。<世祖>嘉其诚款,使录帝系及讳以与之。遣员外散骑侍郞<李敖>,拜王为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郞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秋,王遣使入<魏>谢恩。<魏>人数伐<燕>,<燕>日危蹙。<燕>王<冯弘>曰:"若事急,且东依<高句丽>,以国{图}后举。"密遣尙书<阳伊>,请迎于我。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二四年

○二十四年,<燕>王遣使入贡于<魏>,请送侍子。<魏>主不许,将举兵讨之,遣使来告谕。

夏四月,<魏>攻<燕><白狼城>,克之。王遣将<葛卢><孟光>,将众数万,随<阳伊>至<和龙>,迎<燕>王。<葛卢><孟光>入城,命军脱弊褐,取<燕>武库精仗,以给之,大掠城中。五月,<燕>王率<龙城>见户东徙,焚宫殿,火一旬不灭。令妇人被甲居中,<阳伊>等勒精兵居外,<葛卢><孟光>帅骑殿后,方轨而进,前后八十余里。<魏>主闻之,遣散骑常侍<封拨>来,令送<燕>王。王遣使入<魏>奉表,称当兴{与}<冯弘>,俱奉王化。<魏>主以王违诏,议击之,将发< 右>骑卒,<刘 ><乐平><王丕>等谏之,乃止。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二五年

○二十五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二六年

○二十六年,春三月,初,<燕>王<弘>至<辽东>。王遣使劳之曰:"<龙城>王<冯>君,爰适野次,士马劳乎!"<弘>惭怒,称制让之。王处之<平郭>,寻徙<北豊>。<弘>素侮我,政刑赏罚,犹如其国。王乃夺其侍人,取其太子<王仁>为质。<弘>怨之,遣使如<宋>,上表求迎。<宋><太祖>遣使者<王白驹>等迎之,幷令我资送。王不欲使<弘>南来,遣将<孙漱><高仇>等,杀<弘>于<北豊>,幷其子孙十余人。<白驹>等帅所领七千余人,掩讨<漱><仇>,杀<仇>,生擒<漱>。王以<白驹>等专杀,遣使执送之。<太祖>以远国,不欲违其意,下<白驹>等狱,已而原之。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二七年

○二十七年,冬十一月,遣使入<魏>朝贡。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二八年

○二{三}十八年,<新罗>人袭杀边将。王怒,将举兵讨之,<罗>王遣使谢罪,乃止。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四二年

○四十二年,秋七月,遣兵侵<新罗>北边。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四三年

○四十三年,遣使入<宋>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零年

○五十年,春三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一年

○五十一年,<宋><世祖><孝武皇帝>策王为车骑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三年

○五十三{二}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四年

○五十四年,春三月,遣使入<魏>朝贡。<魏><文明大后{太后}>,以<显祖>六宫未备,敎王令荐其女。王奉表云:"女已出嫁。"求以弟女应之,许焉,乃遣<安乐王><眞>尙书<李敷>等,至境送币。或劝王曰:"<魏>昔与<燕>婚姻,旣而伐之,由行人具知其夷险故也。殷鉴不远,宜以方便辞之。"王遂上书,称女死。<魏>疑其矫诈,又遣假散骑常侍<程骏>,切责之:"若女审死者,听更选宗淑。"王云:"若天子恕其前愆,谨当奉诏。"会,<显祖>崩,乃止。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五年

○五十五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六年

○五十六年,春二月,王以<靺鞨>兵一万,攻取<新罗><悉直州城>。夏四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七年

○五十七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秋八月,<百济>兵侵入南鄙。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八年

○五十八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五九年

○五十九年,秋九月,<民奴各{民奴久}>等奔降于<魏>,各赐田宅。是<魏><高祖><延兴>元年也。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零年

○六十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七月,遣使入<魏>朝贡。自此已后,贡献倍前,其报赐,亦稍加焉。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一年

○六十一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秋八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二年

○六十二年,春三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七月,遣使入<魏>朝贡。遣使入<宋>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三年

○六十三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秋八月,遣使入<魏>朝贡。九月,王帅兵三万,侵<百济>,陷王所都<汉城>,杀其王<扶余庆>,虏男女八千而归。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四年

○六十四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七月,遣使入<魏>朝贡。九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五年

○六十五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九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六年

○六十六年,遣使入<宋>朝贡。<百济><燕信>来投。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七年

○六十七年,春三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九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八年

○六十八年,夏四月,<南齐><太祖><萧道成>,策王为骠骑大将军。王遣使<余奴>等,朝聘<南齐>,<魏><光州>人,于海中得<余奴>等,送阙。<魏><高祖>诏责王曰:"<道成>亲弑其君,窃位{号}江左。朕方欲兴灭国于旧邦,继絶世于<刘>氏,而卿越境外交,远通簒贼,岂是藩臣守节之义?今不以一过掩卿旧款,卽送还藩,其感恕{恩}思愆,祗承明宪,辑宁所部,勤{动}静以闻。"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六九年

○六十九年,遣使<南齐>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二年

○七十二年,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时,<魏>人谓我方强,置诸国使邸,齐使第一,我使者次之。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三年

○七十三年,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四年

○七十四年,夏四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五年

○七十五年,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六年

○七十六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夏四月,遣使入<魏>朝贡。秋闰八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七年

○七十七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夏六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九月,遣兵侵<新罗>北边,陷<狐山城>。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八年

○七十八年,秋七月,遣使入<魏>朝贡。九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八卷高句丽本纪六长寿王七九年

○七十九年,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九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二月,王薨。年九十八岁,号<长寿王>。<魏><孝文>闻之,制素委貌布深衣,举哀于东郊。遣谒者仆射<李安上>,策赠车骑大将军太傅<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谥曰<康>。

三国史记卷第十八。

一九卷零零零零零零

三国史记卷第十九。

输忠定难靖国赞化同德功臣开府仪同三司检校太师守太保门下侍中判尙书吏礼部事集贤殿太学士监修国史上柱国致仕臣<金富轼>奉宣撰。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零零零零

高句丽本纪第七。

<&文咨王{文咨明王}><安藏王><安原王><阳原王><平原王>。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元年

○<文咨明王>[一云<明治好王>。],讳<罗云>,<长寿王>之孙。父,王子古邹大加<助多>,<助多>早死,<长寿王>养于宫中,以为太孙。<长寿>在位七十九年薨,继立。

元年,春(正月)三月,<魏><孝文帝>遣使拜王,为使持节都督辽海诸军事征东将军领护东夷中郞将<辽东郡>开国公<高句丽>王,赐衣冠服物车旗之饰。又诏王遣世子入朝,王辞以疾,遣从叔<升千>,随使者诣阙。夏六月,遣使入<魏>朝贡。秋八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二年

○二年,冬十月,地震。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三年

○三年,春正月,遣使入<魏>朝贡。二月,<扶余>王及妻 ,以国来降。秋七月,我军与<新罗>人,战于<萨水>之原。<罗>人败,保<犬牙城>,我兵围之,<百济>遣兵三千, {救/援}<新罗>,我兵引退。<齐>帝策王为使持节散骑常侍都督<营><平>二州征东大将军<乐浪>公。

遣使入<魏>朝贡。冬十月,桃李华。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四年

○四年,春二月,遣使入<魏>朝贡。大旱。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七月,南巡狩,望海而还。八月,遣兵围<百济><雉壤城>,<百济>请救于<新罗>。<罗>王命将军<德智>,率兵来援,我军退还。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五年

○五年,<齐>帝进王为车骑将军。遣使入<齐>朝贡。秋七月,遣兵攻<新罗><牛山城>,<新罗>兵出击<泥河>上,我军败北。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六年

○六年,秋八月,遣兵攻<新罗><牛山城>,取之。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七年

○七年,春正月,立王子<兴安>为太子。秋七月,创<金刚寺>。八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八年

○八年,<百济>民饥,二千人来投。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零九年

○九年,秋八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零年

○十年,春正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一年

○十一年,秋八月,蝗。冬十月,地震,民屋倒堕,有死者。<梁><高祖>卽位。夏四月,进王为车骑大将军。冬十一月,<百济>犯境。

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二年

○十二年,冬十一月,<百济>遣达率<优永>,率兵五千,来侵<水谷城>。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三年

○十三年,夏四月,遣使入<魏>朝贡,<世宗>引见其使<芮悉弗>于东堂。<悉弗>进曰:"小国系诚天极,累叶纯诚,地产土毛,无愆王贡。但黄金出自<扶余>,珂则<涉罗>所产。<扶余>为<勿吉>所逐,<涉罗>为<百济>所幷,二品所以不登王府,实两贼是为。"<世宗>曰:"<高句丽>世荷上奬{将},专制海外,九夷 虏,悉得征之,甁   ,谁之咎也?昔,方贡之愆,责在连率。卿宜宣朕志于卿主,务尽威怀之略, 披害群,辑宁东裔。使二邑,还复旧墟,土毛无失常贡也。"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五年

○十五年,秋八月,王猎于<龙山>之阳,五日而还。九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一月,遣将伐<百济>,大雪,士卒冻 而还。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六年

○十六年,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王遣将<高老>,兴{与}<靺鞨>谋,欲攻<百济><汉城>,进屯于<横岳>下,<百济>出师逆战,乃退。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七年

○十七年,<梁><高祖>下诏曰:"<高句丽>王<乐浪郡>公某,乃诚款着,贡驿相寻,宜豊{隆}秩命,式弘朝典,可抚军[一作东。]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

冬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八年

○十八年,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一九年

○十九年,夏闰六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一{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二一年

○二十一年,春三月,遣使入<梁>朝贡。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秋九月,侵<百济>,陷<加弗><圆山>二城,虏获(一)男女一千余口。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二二年

○二十二年,春正月,遣使入<魏>朝贡。夏五月,遣使入<魏>朝贡。冬十(二)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二三年

○二十三年,冬十一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二四年

○二十四年,冬十月,遣使入<魏>朝贡。

一九卷高句丽本纪七文咨明王二五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