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通考

穆帝永和四年五月,荧惑入娄,犯镇星。占曰:“兵大起,有丧,灾在赵。”其年石季龙死,来年冉闵杀石遵及诸胡十万馀人,其後褚裒北伐,丧众而薨。六年三月戊戌,荧惑犯岁星。占曰:“为战。” 七年三月戊子,岁星、荧惑合於奎。其年刘显杀石祗及诸胡帅,中土大乱。 十二年七月丁卯,太白犯镇星,在柳。占曰:“周地有大兵。”其年八月,桓温伐苻健,退,因破姚襄於伊水,定周地。 升平二年八月戊午,荧惑犯镇星,在张。占曰:“兵大起。” 三年八月庚午,太白犯镇星,在太微中。占曰:“王者恶之。” 五年十月丁卯,荧惑犯岁星,在营室。占曰:“大臣有匿谋。”一曰:“卫地有兵。”时桓温擅权,谋移晋室。
海西公太和元年八月戊午,太白犯岁,在太微中。 三年六月甲寅,太白掩荧惑,在太微端门中。六年,海西公废。
简文咸安二年正月已酉,岁星犯镇星,在须女。占曰:“为内乱。”七月,帝崩,桓温擅权,谋杀侍中王坦之等,内乱之应。
孝武宁康二年十一月癸酉,太白掩荧惑,在营室。占曰:“金、火合为铄,为兵丧。”
太元元年七月,苻坚伐凉州,破之,虏张天锡。 太元十年十二月己丑,太白犯岁星。占曰:“为兵饥。”是时河朔未平,兵连在外,冬大饥。 十七年九月丁丑,岁星、荧惑、镇星同在亢、氏。十二月癸酉,镇星去,荧惑、岁星犹合。占曰:“三星合,是谓惊立绝行,内外有兵丧与饥,改立王公。” 十九年十月,太白、镇星、荧惑、辰星合於氐。十二月癸丑,太白犯岁星,在斗。占曰:“为乱饥,为内兵。斗,吴越分。”至隆安元年,王恭等举兵,显王国宝之罪,朝廷杀之,是後连岁水旱饥。
安帝隆安元年二月,岁星、荧惑皆入羽林。占曰:“中军兵起。”四月,王恭等举兵,内外戒严。 元兴元年八月庚子,太白犯岁星,在上将东南。占曰:“楚兵饥。”一曰:“灾在上将。”二年,桓元篡位。刘裕尽诛桓氏。 二年十月丁丑,太白犯镇星,在娄。占同上。 三年二月壬辰,太白、荧惑合於羽林。刘裕起义兵,桓元逼帝东下。 义熙二年十二月丁未,荧惑、太白皆入羽林,又合於壁。三年正月,慕容超寇淮北、徐州,至下邳。八月,遣刘敬宣伐蜀。 三年二月癸亥,荧惑、镇星、太白、辰星聚於奎、娄,从镇星也,徐州分。是时,慕容超僭号於齐,兵连徐、兖,连岁寇抄,至於淮、泗,姚兴、谯纵僭号秦蜀,卢循及魏南北交侵。其五年,刘裕北殄慕容超。其六月辛卯,荧惑犯辰星,在翼。占曰:“天下兵起。”八月己卯,太白掩荧惑。占曰:“有大兵。”其四年,姚略遣众征赫连勃勃,大为所破。 五年四月甲戌,荧惑犯辰星,在东井。占曰:“皆为兵。”十二月辛丑,太白犯岁星,在奎。占曰:“大兵起,鲁有兵。”是年四月,刘裕讨慕容超。六年二月,灭慕容超於鲁地。 七年七月丁卯,岁星犯镇星,在参。占曰:“岁、镇合,为内乱。”一曰:“益州战,不胜,亡地。”是时朱龄石伐蜀,後竟灭之。明年,诛谢混、刘毅。 八年十月甲申,太白犯镇星,在东井。占曰:“秦有大兵。” 九年二月庚午,荧惑、镇星皆犯东井。占曰:“秦有兵。”三月壬辰,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聚於东井,从岁星也。东井,秦分。十三年,刘裕定关中,其後遂移晋祚。 十四年十月癸已,荧惑入太微,犯西蕃上将,仍顺行至左掖门内,留二十日乃逆行。至恭帝元熙元年三月五日,出西蕃上将三尺许,又顺还入太微。时镇星在太微,荧惑绕镇星成钩已。其年四月庚戌,从端门出。占曰:“荧惑与镇星钩已天庭,天下更纪。”十二月,安帝母弟琅琊王践阼,是曰恭帝。来年禅於宋。
宋文帝元嘉二十三年二月,金、火、水合於东井。
梁武帝普通七年正月癸卯,太白、岁星在牛相犯。占曰:“其国君凶,易政。”明年三月,改元,大赦。
陈武帝永定三年六月庚子,镇星在钺与太白并。占:“太白与镇合,为疾,为内兵。”
文帝天嘉五年四月庚子,太白、岁星合在奎,金木南,木在北,相去二尺许。壬寅,太白、岁星合在娄,相去一尺许。六年正月己亥,太白犯荧惑,相去二寸。占曰:“其野有兵丧,改立侯王。”九月乙巳,太白又犯荧惑。明年,帝崩,少帝废。
废帝光大元年八月壬午,镇星、辰星合於轸。九月戊午,辰星、太白相犯。占曰:“改立侯王。” 二年九月庚戌,太白逆行,与镇星合,在角。占曰:“为白衣之会。”又曰:“所合之国,为亡地,为疾兵。”十二月,废帝为临海王,太建二年薨。
宣帝太建十一年四月己丑,岁星、太白、辰星合於东井。 十一年十二月癸酉,辰星在太白上。甲戌,辰星、太白交相掩。占曰:“大兵在野,大战。”
魏道武天赐四年二月癸亥,金、水、土聚。
节闵帝普泰元年十月,岁星、荧惑、镇星、太白聚於觜参,色甚明大。占曰:“当有王者兴。”其月,齐高祖起於信都,至中兴二年破尔朱兆,开霸业。
齐文宣天保十年六月庚子,镇星犯井钺,与太白并。占曰:“子为元枵,齐之分野,君有戮死者,大臣诛,斧用。”其明年,常山王诛杨等,废少帝。
武成河清四年正月己亥,太白犯荧惑,相去二寸,在奎。甲辰,太白、荧惑、岁星合,在娄。占曰:“甲为齐。三星若合,是谓惊立绝行,其分有兵丧,改立侯王。”
後主武平三年八月癸未,镇星、岁星、太白合於氐,宋之分野。占曰:“其国有内外丧,改立侯王。”其四年十月,陈将吴明彻寇彭城,右仆射崔季舒等谏帝不宜北幸并州。帝怒,并诛之,内外兵丧之应。
周武帝保定二年十一月壬午,荧惑犯岁星於危南。
五年,太白、荧惑、岁星合於娄。天和二年五月已丑,岁星与荧惑合在井宿,相去五尺。井为秦分。占曰:“其国有兵,为饥旱,大臣匿谋,下有反者,若亡地。”闰六月丁酉,岁星、太白合,在柳,相去一尺七寸。柳为周分。占曰:“为内兵。”又曰:“主人凶忧,失城。”是岁,陈相州刺史华皎率众来附,遣兵援之,因而南伐,卫公直与陈将战於沌口,王师失利,遂没陈。天和六年六月庚辰,荧惑、太白合,在张宿,相去一尺。占曰:“主人兵不胜,所合国有殃。” 建德元年三月丙辰,荧惑、太白合於壁。占曰:“其分有兵丧,不可举事,用兵必受殃,改立侯王。”其月,诛晋公护等及其党。诏以齐公宪为大冢宰。七月丙午,辰与太白合於井,相去七寸。占曰:“其下之国,必以重德致天下。”後半年平齐,致天下之应。 二年十一月壬子,太白掩镇星,在尾。占曰:“镇星为女主,尾为後宫。”明年,皇太后崩。 三年十一月丙子,岁星与太白相犯,光芒相及,在危。占曰:“其野兵,人主凶,失其城邑。” 宣政元年六月壬午、癸丑,木、火、金三星合,在井。占曰:“其国霸。”又曰:“内外有兵丧,改立王侯。”七月丙辰,荧惑、太白合於七星,相去二尺八寸。占曰:“君忧。”又曰:“其国有兵,改立王侯,有德兴,无德亡。”後一年,改置四辅官,传位太子,改立王侯之应也。
宣帝大象元年四月戊子,太白、岁星、辰星合,在井。占曰:“是谓惊立,是谓绝行,其内外有兵丧,改立侯王。”其五月,赵、陈、越、代、滕五王并入国。後二年,隋受命,宇文氏宗族相继诛灭。十月乙酉,荧惑在虚,与镇星合。占曰:“兵大起,将军为乱,大人恶之。”是月,相州段德举谋反,伏诛。明年,杞公宇文亮举兵反,擒杀之。 二年七月壬子,岁星、太白合於张。九月甲申,荧惑、岁星合於翼。
唐高祖武德元年七月丙午,镇星、太白、辰星聚於东井。关中分也。 二年三月丙申,镇星、太白、辰星复聚於东井。 九年六月己卯,岁星、辰星合於东井。占曰:“为变谋。”
太宗贞观十八年五月,太白、辰星合於东井。占曰:“为兵谋。” 十九年六月丙辰,太宗征高丽,次安市城,太白、辰星合於东井。《史记》曰:“太白为主,辰星为客,为蛮夷,出相从,而兵在野为战。”
高宗永徽元年七月辛酉,岁星、太白合於柳,在秦分。占曰:“兵起。”
中宗景龙元年十月丙寅,太白、荧惑合於虚危。占曰:“在丧。”
睿宗景二年七月,镇星、太白合於张。占曰:“内兵。” 太极元年四月,荧惑、太白合於东井。
元宗天宝九载八月,五星聚於尾、箕,荧惑先至而又先去。尾、箕,燕分也。占曰:“有德则庆,无德则殃。” 十四载二月,荧惑、太白斗於毕、昴、井、鬼间,至四月乃伏
。十五载五月,荧惑、镇星同在虚、危,中天芒角大动摇。占者以为北方之宿,子午相冲,灾在南方。
肃宗至德二载四月壬寅,岁星、荧惑、太白、辰星聚於鹑首,从岁星也。罚星先去,而岁星留。占曰:“岁星、荧惑为阳,太白、辰星为阴。阴主外邦,阳主中邦,阳与阴合,中外相连以兵。”八月,太白芒怒,掩岁於鹑火,又昼见经天。鹑火,周分也。 乾元元年四月,荧惑、镇星、太白聚於营室。太史南官沛奏:“其地战不胜。”卫分也。
代宗大历三年七月壬申,五星并出东方。占曰:“中国利。” 八年闰十一月壬寅,太白、辰星合於危,齐分也。 十年正月甲寅,岁星、荧惑合於南斗。占曰:“饥、旱。”吴、越分也。一曰:“不可用兵。”七月庚辰,太白、辰星合於柳,京师分也。
德宗建中二年六月,荧惑、太白斗於东井。 四年六月,荧惑、太白复斗於东井。京师分也。金、火罚星斗者,战象也。 兴元元年春,荧惑守岁星,在角、亢。占曰:“有反臣。”角、亢,郑地。 贞元四年五月乙亥,岁星、荧惑、镇星聚於营室。占曰:“其国亡。”地在卫分。六年闰三月庚申,太白、辰星合於东井。占曰:“为兵忧。”戊寅,荧惑犯镇星,在奎。鲁分也。
宪宗元和九年十月辛未,荧惑犯镇星,又与太白合於安,在齐分。 十年六月辛未,岁星、荧惑、太白、辰星合於东井。占曰:“中外相连以兵。” 十一年五月丁卯,岁星、辰星合於东井。六月己未,复合於东井。占曰:“为变谋而更事。”十一月戊子,镇星、荧惑合於虚、危。十二月,镇星、太白、辰星聚於危。皆齐分也。十四年八月丁丑,岁星、太白、辰星聚於轸。占曰:“兵丧。”在楚分与南方夷貊之国。十五年三月,镇星、太白合於奎。占曰:“内兵。”徐州分也。十二月,荧惑、镇星合於奎。占曰:“主忧。”
穆宗长庆二年二月甲戌,岁星、荧惑合於南斗。占曰:“饥、旱。”八月丙寅,荧惑犯镇星,在昴、毕,因留相守。占曰:“主忧。” 四年八月庚辰,荧惑犯镇星於东井,镇星既失行犯钺,而荧惑复往犯之。占曰:“内乱。”
敬宗宝历二年八月丁未,荧惑、镇星复合於东井、舆鬼间。
文宗太和二年九月,岁星、荧惑、镇星聚於七星。 三年四月壬申,岁星犯镇星。占曰“饥”。 四年五月丙午,岁星、太白合於东井。 六年正月,太白、荧惑合於羽林。十月,太白、荧惑、镇星聚於轸。八年七月庚寅,太白、荧惑合相犯,推历度在翼,近太微。占曰:“兵起。” 开成三年六月丁亥,太白犯荧惑於张。占曰:“丧。”四年正月丁已,荧惑、太白、辰星聚於南斗,推历度在燕分。占曰:“内外兵丧,改立王公。”冬,岁星、荧惑俱逆行失色,合於东井。京师分也。
武宗会昌二年六月乙丑,荧惑犯岁星於翼。占曰:“旱。”
四年十月癸未,太白、荧惑合於南斗。 咸通中,荧惑、镇星、太白、辰星聚於毕、昴,在赵、魏之分。诏镇州王景崇被衮冕,军府称臣以厌之。
僖宗文德元年八月,岁星、镇星、太白聚於张。周分也。占曰:“内外有兵。”为河内、河东地。
昭宗光化三年十月,太白、镇星合於南斗。占曰:“吴、越有兵。”
後唐庄宗同光二年八月甲申,岁星、荧惑合,在翼十四度。 三年九月丙辰,太白、岁星相犯。
明宗天成二年正月甲戌,荧惑、岁星相犯。 三年春正月壬申,金、火合於奎。九月庚辰,镇星、岁星合於箕。辛巳,太白、荧惑合於轸。十二月壬寅,金、木相犯於斗。
晋出帝开运元年十二月癸丑,太白犯辰。
汉高祖天福十二年六月,镇星、太白、岁星、荧惑聚於张。占者云:“有帝王兴於周者。”高祖起义,自平阳趋洛,以应之。及隐帝将嗣位,又封周王。暨周太祖登位,以姬姓之後,复继宗周。天人之符,乃有所属。
隐帝乾二年九月庚戌,太白犯镇。丁卯,太白犯岁。镇自元年八月己丑入太微垣,犯上将、执法、内屏、谒者,钩已往来,至是岁十一月辛亥而出(凡四百四十三日),十一月辛酉,太白犯木。
周太祖广顺元年十一月,辰星岁星合宿於尾,幽燕之分。占:“其地合有变,兼主饥馑、疾疫。”
宋太祖建隆三年十一月壬申,岁星、荧惑合於房。 乾德四年六月己亥,太白、荧惑合於张。 五年三月,五星如连珠,聚於奎,当鲁分,从镇星,晨见东方。占曰:“有德受庆,大人奄有四方,子孙蕃昌。从镇星,王者以重致天下重福。”明年,真宗降诞。 六年正月壬寅,岁星、镇星、太白合於娄。 开宝三年五月庚戌,太白、镇星合於毕,相去二寸许。六月乙未,太白、岁星合於东井,相去四寸许。 五年十月甲辰,太白、荧惑合於牵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