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非合作论坛北京峰会上那件交领右衽新中式,我也就刷了四五十遍吧
原创 王月
汉服学
前天我朋友圈被一条新闻刷屏,北京峰会的新闻中,一条交领右衽的新中式连衣裙,令人眼前一亮。短短的 几秒镜头,我也就是翻来覆去爱不释手地看了好几十遍吧。 这件衣服优雅大气,庄重典雅,满足了我对汉元素新中式礼服的所有想象,好想要同款。
仔细看腰线,应该是上下分开剪裁,然后缝合。这是因为这条礼服连衣裙,裙长很长,遮 住了鞋子,分开剪裁比通裁更好。腰上的一点点褶子,应该是自然形成的。
领子应该是交襟,前襟交叠,然后缝死在腰线上。主要是从右侧看,没有闭合用的系带, 很有可能是套头穿的连衣裙。但是两襟还是以交叠的方式分开剪裁,合并缝合,这样比较自 然。 领缘没有上领条,但是有一层宽一层窄的异色领边,个人猜测,是缝上去的假领子,形成 层叠的装饰效果。 注意看袖子,没有明显的破肩痕迹,肩膀腋下有较多的褶子,看起来有可能是通肩连袖的 做法。中袖很干净利落,宽窄不大不小,有一个小小的开衩,像是风铃花。
非常值得注意的是下半部分的结构,与我最初想象的那种缝死的筒裙不一样,能够看得出来,下 半部分结构,是围合了一圈半的,我实在没有想到会交叠程度这样深。 如果假设整件衣服是前开襟的 话,真的超级像深衣的结构。
这个镜头可以看得出来,并没有采取传统深衣的“交(上宀下俞)”裁法,这个裙摆可能类似 于太阳裙的裁剪方法。
这条连衣裙,中西结合,既庄重又大方。这种交领右衽且下裙部分围绕一圈半的结构,没 想到居然没有修短裙摆。在固有的思路中,重大庄重场合不能有这么长的裙摆,长裙子显得“古
想到居然没有修短裙摆。在固有的思路中,重大庄重场合不能有这么长的裙摆,长裙子显得“古 装”化,必须要修短,必须要“方便”。我们以前尝试过短款的深衣版连衣裙,始终有种比例不协 调的失衡感。最主要是交领右衽的领襟以及下半结构,本身是非常有“重量”,如果把袖子改 短、把裙子弄到膝盖处,就有种中心复杂厚重、四肢虚弱乏力的感觉,露出的四肢就特别不好 看。 但是没有想到这条连衣裙,打破了固有的思路局限,用长长的、外扩的裙摆来支撑复杂的 结构,用肩腋的褶皱和开衩的中袖来调和上半身,用极为浅淡的领缘和腰线设计来减轻视觉中 心的重量感。整条裙子完全不像“古装”,既传统又现代,非常优雅时尚。所以这就是行家一出 手便知有没有。 汉服元素的新中式才刚刚起步,还有广阔的发展空间。 汉服交襟结构内涵深、分量足,这固然是现代“商务 化”“通勤化”设计的难点,但是又未尝不是一个值得深挖的宝藏。 推文 链接:《 科普|汉服领襟分类(大修版)》 因为只有真金白银、质感杠杠的硬核内容,才能够源源不断地支撑得住“中国”这样大的名头。 如果有朋友想要仿做类似的款,可以做成两种结构,第一种是套头连衣裙;第二种是前开式系带固定的深衣 样式。 【END】 作者|王月 排版|南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