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的统7丨衣—交领—不续衽—通裁—开衩—钱樟左衽短袄M1:12(修改重发) 原创 王月
汉服学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传 统 的 统 衣—交领—不续衽—通裁—开衩—钱樟短袄M1:12

Image 1

Image 2

文章前言丨 根据读者的反馈,这篇推文有不符合史实的地方,已经删除,现在修改之后重新推送。欢迎大家提意见,我们将努力 考证,深入研究。 目前我们在根据文物,一张一张地绘制透视结构平铺图,这个系列的每张透视结构平铺图都是我们原创的。目前公布 的是第一版草稿,如果要转载,请注明出处,敬请用在复兴汉服的事业上。另外,也请提出需求和修改意见,我们将继 续完善。 汉服学的核心内容是考证和整理华夏汉服体系的原型结构,将数千年的发展历史做一个连续性描述,找到传统服饰 的“统”、万变不离其宗的“宗”。 ✦
考古资料图

△引自《钱家衣橱》中国丝绸博物馆出版 ✦
本文根据文物数据综合推定之后绘制的透视结构平铺图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萧筠绘制 无锡鸿山街道发现的明代钱樟夫妇合葬墓,其中有一件编号为M1:12的绢面上衣,出自钱 樟之妻华氏的棺椁。钱樟卒于弘治乙丑年(1505),其妻华氏卒于嘉靖七年(1528),为明代 中晚时期。 从搭配顺序和款式功能来讲,短袄是外穿,与马面裙搭配。 其结构特征是平面对折,通肩连袖,前衣襟无续衽,内外襟交叠呈“X”,交领左衽,有护 领,领口开口适中。一组系带,双侧受力。未知两侧是否开衩,但是根据一般情况推测,应该开 衩。袖口收祛,袖型为 “琵琶袖” [1] ,由于袖宽只有35厘米,袖型的弧度相对平顺。 注释: [1] 蒋玉秋《明鉴》 该款具有值得注意的特征有两处: 第一个 是单从剪裁角度来看,前身衣片斜裁,后身衣片正裁的方式削减掉一部分,拼接在一 起,形成后中缝,自然导致前身衣片两襟交叠重合。 在这里,前面没有续衽,而完全依靠 “裻[dú]” (背中缝) 的缩进,才完成了交襟的结构,最 终形成交领。 第二个 是左衽问题。明代女装左衽,有可能是前代的遗留,譬如朝鲜人崔溥在《漂海录》中 记录了明代女性左衽的现象,在同书也记述:“今大明一洗旧染之污,使左衽之区为衣冠之俗, 朝廷文物之盛有可观焉”,表明朝鲜人将左衽视作胡风,认为是“旧染之污”,持女性左衽批评和否 定态度。另外明代人本身也一直在反对左衽。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引自朝鲜人崔溥《漂海录》 ✦
目前公开的参考资料

Image 1

Image 2

△引自《钱家衣橱》中国丝绸博物馆出版 △引自李一全 王淑娟 《无锡明代钱樟夫妇墓出土纺织品》

Image 1

Image 2

Image 3

Image 4

往期回顾 1.传统的统丨衣—交领—续衽—分裁连属—马山楚墓的 襦 2.传统的统丨衣—交领—续衽—分裁连属—长袖 3.传统的统丨衣—交领—续衽—通裁—开衩—短袄 4.传统的统丨衣—交领—续衽—通裁—开衩—武进王洛 家族墓短袄 5.传统的统丨衣—交领—续衽—通裁—开衩—武进王洛 家族墓短袄M1b:13 6.传统的统丨衣—交领—不续衽—通裁—开衩—钱樟左 衽短袄M1:7 简介: 汉服学是一门专门研究汉服的学问。它就像是一座矿山,任何人都可以来挖矿,任何人都可以发表学术观点。它属于 全体中国人,它是天下之公器。我们仅仅是矿山的发现者,呼吁有识之士前来开采,我们所展示的所有内容,都是抛砖 引玉。 我们是一群理想主义者,理想就是:汉服复兴。 目前我们在做的研究内容是汉服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将历代所有的华夏汉服形制结构梳理出来。 对汉服感兴趣,以及认同汉服学的朋友,如果有时间、有精力,欢迎联系我们(wangyue333333333),一起来参 与“挖矿”: 收集和整理历史资料、考古考证、绘制平面结构图、研究汉裁…… 参考资料: 《汉服学:寻找有时间为爱发电的同道》 https://mp.weixin.qq.com/s/FOhWkOKtKfqPe991JI5Cgw 【END】 作者| 王月 排版| 南陌

Image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