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首页 转发微博获取打包下载

宋丙玲

[1]宋丙玲.沂水县院东头镇乡村旅游满意度及重游率研究[D].青海师范大学,2023.DOI:10.27778/d.cnki.gqhzy.2023.000612.

[2]宋丙玲.北魏平城的鲜卑帽[J].许昌学院学报,2020,39(03):1-5.

[3]宋丙玲.墓与塔——南北朝丧葬礼俗的新变化[J].东方考古,2019,(00):206-220.

[4]宋丙玲.寻常的精致:北周武帝孝陵出土铜带具探究[J].齐鲁艺苑,2016,(06):55-61.

[5]宋丙玲.北朝带具考[J].服饰导刊,2016,5(05):24-33.

[6]宋丙玲.考古发现所见北朝颈饰研究[J].四川文物,2016,(03):56-64.

[7]宋丙玲.误解与重读:北朝图像艺术中的“领带”“帔”与“领巾”[J].民族艺术,2015,(04):92-99.DOI:10.16564/j.cnki.1003-2568.2015.04.041.

[8]宋丙玲.从图像资料看北朝时期的明光铠[J].东方考古,2014,(00):237-252.

[9]宋丙玲.历史与时尚的契合:当代社会文玩串饰管窥[C]//山东省民俗学会.山东省民俗学会第六届代表大会暨“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与民俗生活实践”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14:156-162.

[10]宋丙玲.汉画中的用香习俗探析——从一块东汉画像石说起[J].民俗研究,2014,(06):40-46.DOI:10.13370/j.cnki.fs.2014.06.007.

[11]宋丙玲.从文本和考古材料探析早期鲜卑服饰反映的汉人意象[J].中国美术研究,2014,(03):83-89.

[12]宋丙玲.北朝文物中的履与靴[J].兰台世界,2014,(22):111-112.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4.22.050.

[13]宋丙玲.北朝时期的“汉服运动”[C]//北京联合大学北京学研究基地,《民间文化论坛》编辑部.中国人的风俗观和移风易俗实践——民间文化青年论坛2014年会论文集.山东艺术学院;浙江大学人文学院;,2014:59-75.

[14]宋丙玲.北朝文物中的裲裆[J].文物春秋,2014,(02):20-27.DOI:10.13635/j.cnki.wwcq.2014.02.003.

[15]宋丙玲.崔芬墓甬道壁画探析[J].齐鲁艺苑,2013,(05):56-60.

[16]宋丙玲.被遗忘的颜色史——读《颜色的故事:调色板的自然史》[J].美与时代(中),2013,(09):35-37.DOI:10.16129/j.cnki.mysdz.2013.09.014.

[17]宋丙玲.北朝时期的服饰赏赐[J].兰台世界,2012,(36):134-135.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2.36.002.

[18]宋丙玲.北朝时期的胡人俑[J].东方考古,2012,(00):507-527.

[19]宋丙玲.汉画中的“丁兰刻木”图像研究[C]//中国汉画学会(Chinese Institute of Han Dynasty's Art).中国汉画学会第十三届年会论文集.山东艺术学院美术学院;,2011:107-113.

[20]宋丙玲.唐代儿童服饰探究——以儿童图像为中心的考察[J].齐鲁艺苑,2011,(05):33-40.

[21]宋丙玲.宋代婴戏图盛行的原因探析[J].兰台世界,2010,(17):40-41.DOI:10.16565/j.cnki.1006-7744.2010.17.015.

[22]宋丙玲.历史与艺术重现:电影《花木兰》服饰设计简评[J].齐鲁艺苑,2010,(03):38-42+66.

[23]宋丙玲.花木兰的着装——北魏女性服装的图像学研究[J].艺术设计研究,2010,(02):43-48.

[24]宋丙玲.汉代俗舞服饰探究——从考古发掘资料谈起[J].艺术探索,2010,24(02):38-42+139.DOI:10.13574/j.cnki.artsexp.2010.02.052.

[25]宋丙玲.左衽与右衽:从图像资料看山东地区北朝服饰反映的问题[J].齐鲁艺苑,2009,(04):21-25.

[26]宋丙玲.浅析图像资料在古代服饰研究中的局限性——以北朝服饰研究为例[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版),2009,(04):51-54+181-182.

[27]宋丙玲.北朝世俗服饰研究[D].山东大学,2008.

[28]宋丙玲.浅论魏晋南北朝时期服饰中的性别转换现象[J].兰州学刊,2007,(10):167-169+136.

[29]宋丙玲.北朝袒右肩陶俑初探[J].华夏考古,2007,(02):118-125+127+126.DOI:10.16143/j.cnki.1001-9928.2007.02.015.

[30]宋丙玲.浅谈中国的“ ■”字纹饰[J].四川文物,2006,(02):59-63+70.

[31]宋丙玲.从红山文化女神头像谈中国古代唇妆艺术的产生[J].民俗研究,2005,(03):195-204.

[32]宋丙玲.中国古代妇女的唇妆[J].文史杂志,2005,(03):3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