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首页附表一:元服
名称 | 形制特征 | 服用目的 |
法冠 | 法冠有二角,高五寸,以縱为展筒。铁为柱卷,取其不曲挠也⑧。 | 为侍御史、廷尉正监平等执法官员所戴。有“獬豸神羊,能 触邪佞。”之说。 |
诸葛巾 | 从幅巾中演变而来,为丝织头 巾,有青、白色。 | 儒将的装束。 |
角巾 | 折角巾,为四个棱角的方头巾, 巾两端有垂带。 | 士人、隐士常裹戴,用以束发。 |
帢 | 缣帛缝制,形似皮牟,缺四角。 有单、夹之分,为五色帢。 | 用于戎服或庆吊之服,如祀、 婚、冠、送饯等。 |
纱帽 | 黑、白两色丝纱材质,冠身高高立起,天子用白色,士庶用黑色。 | 君主、贵族、官员用于视朝 听讼及宴见宾客或出席正式场合的礼服。 |
虎头帽 | 虎头形制。 | 北朝武士所戴。 |
大障日帽 | 此帽形制如同屋式之大,而又覆 盖两耳。 | 为农商们所戴,用以遮阳。 |
锦帽 | 为彩锦织成,款式上有尖顶、圆顶和翻檐状等。 | 北朝男女通用便服。传至南 朝贵贱皆服,用于日常生活、庆典所戴。 |
突骑帽 | 形似风帽,帽裙较长齐肩。带时多用布条系扎顶部发髻,有“索发之 遗像”之称。 | 后周武士、骑兵之服。 |
幞头 | 亦称“襆头”,由汉代帕头演变而来。“幞头一谓之四脚,乃四带也。二带系脑后垂之,折带反击头上令曲 折附顶,故亦谓之折上巾。”⑨ | 后周王公卿士、武士用以裹发之用,用于日常生活或正式场合所戴。 |
⑧ 《晋书·與服志》
⑨ 沈括:《梦溪笔谈·故事》
附表二:体衣
名称 | 形制特征 | 服用目的 |
公服 | 圆领、大袖、袍下裾加一横襕。穿戴时没有蔽膝、中单、剑、绶等配饰,有朱、紫、绯、绿、 青五色。 | 官吏参加朝会典礼的官服,视朝、拜陵时服用。 |
珠服 | 珠襦之属,以珠饰之⑩。 | 皇室贵戚宴居之用。 |
巾褠 | 巾帻与单衣,直色。 | 士人盛服,仅次于朝服。宴会或 出席正式场合的礼服。 |
居士服 | 形似袍、衫。 | 隐士所穿常服。 |
品色衣 | 镶滚以杂色的领边和衣裾, 朱、紫、绯、绿、青五色。 | 侍卫所穿的朝会之服。 |
心衣 | 一条宽布,四角缀带,抱腹 过肩,兜着下裆。 | 用以遮护胸腹,暑天穿的私服。 |
半袖 | 短袖,与衫形制相同,材质 为淡青色的帛布。 | 王公贵族、士庶的家居私服。 |
襕衫 | 圆领、大袖,袍下加一横襕, 腰间有襞积。 | 士庶之服,朝会、宴客礼服。 |
附表三:足衣
名称 | 形制特征 | 服用目的 |
芒屩 | 芒草编织的草鞋。 | 下层人民徒步走路所穿。 |
解脱履 | 丝织材质,没有跟、带,形 似今天的拖鞋。 | 用于禅坐或居家私服。 |
灵运屐 | 木底连齿,椭圆形,前略宽 后略窄,中间呈弓形。 | 用于登山,远足。 |
⑩《文选·左思<吴都赋>》.刘良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