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服资料馆


回总目录

民族传统服饰·礼仪·节日 复兴计划

【民族传统节日复兴计划】系列方案之

正月晦

节日名称:正月晦

节日别名:晦节

节日时间:农历正月晦日



第一部分:正月晦的文化内涵
第二部分:正月晦复兴构想及过节方案

 

第一部分:正月晦的文化内涵

  正月晦并非节日复兴的重点,这里只作简单的介绍,供有兴趣过节的同胞参考,使大家多一种节日文化选择。

  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称为晦日,此日无月,正月的晦日受到先民格外的重视,被当做一个节日来过,称为“晦节”或“正月晦”。唐代,正月晦日还曾与三月三日、九月九日并称“三令节”,成为一个盛大的节日。三令节时,士女泛舟游乐,在水滨举行盛大饮宴,皇帝也赏赐群臣、与百官同乐。

  正月晦也与“送穷”这一风俗密切相关。送穷习俗源于有关“穷神”(即穷鬼)的传说。《四时宝鉴》记载:“高阳氏子好衣弊食糜,正月晦日巷死。世作糜,弃破衣,是日祝于巷,曰除贫也。”高阳氏,即传说中炎黄联盟的首领颛顼。《文宗备问》云:“昔颛帝时,宫中生一子,性不著完衣,作新衣与之。即裂破以火烧穿著,宫中号为穷子。其后以正月晦日死,宫人葬之。相谓曰‘今日送穷子也’。

图:颛顼像

图:京剧中的穷神脸谱

  送穷的日子有三种说法,一则正月初五,称为破五,送穷五;一则正月二十九;一则为正月晦日。但以正月晦日为多。也有专家认为,送穷之俗与上古驱傩有密切联系,晦日值月末,穷即穷尽之意,从节日演变的规律来看,正月晦日为送穷日当为正说。送穷又称除贫,此日,人们做粥祭穷神,在巷中弃破衣,希望送走穷困,带来幸福。

  正月晦的主要风俗大致有:

  ①泛舟游玩、临水宴乐

  “元月至于月晦,井为〔酉甫〕聚饮食。士女泛舟,或临水宴乐。”(《荆楚岁时记》)

  ②送穷

  “年年到此日,沥酒拜街中。万户千门看,无人不送穷。”(唐 姚合《晦日送穷三首》)可见晦日送穷风俗的悠久和普遍。此日,人们做肉粥,祭酒拜穷神,将陈旧破烂的衣物弃掉,表示送别穷困。送穷还要为穷鬼上路准备“交通工具”,即用柳条、青草编缚的车船,而“糗与粻”(干粮和米)便是给穷神路上食用的“干粮点心”了。经过一番拜祭后,烧掉车船,表示送去了“穷神”。段成式《送穷文》曰:“是年正之晦,童稚戏为送穷船。判筒而槽,比箨而闾,细枲缠幅楮,饰木偶,家督被酒,请穰穷,将酹地歌舞,予谓穷曰……”,其所载唐代送穷风俗更是丰富。

  ③水湄度厄

  《荆楚岁时记》载,“元日至月晦,人并为〔酉甫〕食,度水。士女悉湔裳酹酒于水湄,以为度厄。”男男女女都到水洗裙子,祭酒于水边,以解除灾厄。

回页首

第二部分:正月晦复兴构想及过节方案

  正月晦早已被人们彻底遗忘,但是这一节日中送穷的风俗却值得注意。送穷、除贫,寄托了人们对于贫困的厌恶,对于富裕幸福生活的向往,这是一种朴素而持久的民间情感,能不能为当今时代所用呢?

  我们的社会虽然总体上已步入小康,但离真正的富裕仍然遥远,庞大的人口中,仍然有不少贫困的人民,甚至有数以千万计的国民仍然处在绝对贫困线以下。消除贫困、促进富裕,仍然是我们社会长期的任务。我们建议国家有关部门,能否考虑将农历的正月晦日定为“中国消除贫困日”。

  目前国际上已经有一个“国际消除贫困日”,它是1992年12月22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确定的。联合国决定,每年的10月17日为“国际消除贫困日”,旨在引起国际社会对贫困问题的重视,宣传和促进全世界清除贫困的工作,动员各国采取具体的扶贫行动。虽然已经有了一个国际性的消除贫困日,但这并不意味着中国不能有一个单独的消除贫困日。我国是个人口大国,贫困人口的绝对数高达数千万,中国的消除贫困工作任重道远,影响很大。在国际通行的消除贫困日之外有自己民族的消除贫困日,也可彰显中国人消除贫困共享繁荣的决心,进一步促进中国贫困问题的解决。基于中国民俗传统,又有新的时代内涵的消除贫困日,定在正月晦日,应该是很合适的。

  我们整理和设计了以下过节方案供国民同胞和有关部门参考:

  ①将正月晦日定为“中国消除贫困日”,开展各种扶贫助困、促进社会共同富裕事业的活动。

  包括:政府组织各种扶贫助困活动(略)

  民间的扶贫助困活动:可不拘形式,以对贫困国民同胞有实实在在的帮助为宜。也可以结合传统晦日中送穷的风俗,将衣被等物捐给贫困同胞穿用。

  ②泛舟游玩、临水宴乐

  亲朋好友穿汉服,泛舟出游。取水滨之景设宴,举行华夏风格的传统宴会。不设宴而设乐,举行水滨礼乐雅集更佳。

  ③水湄度厄

  亲友晦日着汉服礼服,于水边观赏初春景色。水湄献花、祭酒,为自己和亲友祈福。此活动也可以与泛舟、饮宴等节日活动结合进行。

  (节日复兴实践方案亦为一家之言,意在抛砖引玉,期待激发国民同胞更多的文化灵感和节日创意,启发更深入的节日文化思考。正月晦复兴实践方案全文完)

回页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