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冬至节复兴的构想


  复兴冬至的节日文化,大致就可祭、食、礼、娱这几方面着手:


  1 祭(内容:观赏祭天表演,迎日祭祖)

   中国文化中的“天”,有别于宗教文化中的具体偶像,天人思想本身就带有敬畏自然的成分,在人与环境的之间的突愈演愈烈的当今,安静地思考一下东方哲学是有一定意义的。“祭天”史称“郊祀”,后世的祭天行为大都参照周礼这一蓝本。

   不过,冬至日的祭天在当时是天子的特权,随着皇权的没落一起消失,但毕竟保存了民族文化的大量珍贵信息,值得作为一种传统文化的“版画”来展示——冬至节观赏古代皇家祭天礼仪表演,可以成为一种很有特色的文化活动。

   在当今存留的天坛等古代祭天文化遗址可以举行一些还原的古代祭天表演,就象曲阜孔庙顺应民间呼声,采用明制释奠礼作为规范的祭孔礼仪程式一样。

   “迎日”则是一种简便易行又具有深意的祭天方式,也颇有趣味性。

   日晷是一种结构简单的古代计时器,冬至日的确切日期就是根据其日影方位及长短的变化而确定的。设计思想简洁巧妙,其造型如图:

  

图:日晷


  
图:位于紫禁城的日晷



  简单的日晷可以买到,也可以制作,网络上也很容易找到有关的制作教程。

   冬至日前后每日观察日影的变化,直到冬至那天,观察的日影将达到最长。建议在冬至节当天,在户外及庭院中摆放日晷,三五好友盛装围坐,愿意弹奏或播放一点古乐或者沏一壶清茶的自然更好。然后,一边聊天一边观察日影的移动。一边感受天节的变化,一边聊聊家和与康泰等重要问题。既是一次小型仪式,当成一次小聚会也不错。

   冬至节也是祭拜先祖的日子,其仪式与常规的祭祖基本相同。建议冬至日设几案,备酒水果品,放置节日食品为供(宜采用冬至饺、冬至团等),焚香祭酒,祭拜祖先及逝去的亲人。


  2 食(内容:冬至团圆饭)

   “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冬至日的特征,适于安身静体。“食”是冬至节的重要主题,“补”是冬至节“食”的重要主题。华夏各地的人民,已经在长期的生活实践中总结出了很多很好的冬日保健养生之道,我们如今可以很方便地继承。当今物质生活比较丰富,冬至节日食品也不必拘泥于地域之限,前面提供的各地应景食物,只要有兴趣便可以尝试。

   不过,既是作为传统节日的食品,食物的乐趣更多地在吃之外。节日,吃的不仅是味道一家人一起动手,其乐融融,有时还会唤起父母辈的回忆,也许他们会娓娓道来,在那物质贫乏的年代里,一家人合家团圆一起动手做节日食品的场景。完全不必苛求味道的完美、制作的专业,事实上,爸爸妈妈、兄弟姐妹们把过节食品做的歪歪扭扭、弄出来的东西或咸或淡,家人相互戏谑玩笑,这本身就是节日的乐趣所在。


  3 礼(内容:尊老敬师,赠送鞋袜)

   从传统看,冬至日虽有欢乐庆贺的历史,但总体上,“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是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所以不提倡大操大办、兴师动众。

   沿袭古人的拜师习惯是很好的,只是当今的师生关系不那么纯粹了,敬师礼更是一个敏感的话题,若提倡在冬至日发扬这一古俗,是否会被新时代“精神”所串味还不好说,所以有心之人可自忖而行。

   冬至日古俗送鞋袜献给尊长,表示足履最长之日影祝祷长寿。真是一个很有创意和生活情趣的发明。华夏民族的文化涵盖面果然很全,不仅有成人礼中的“首服”情结,足下之重也别有强调。冠礼于青年,寓意“顶天立地,从头开始”;袜履于耋耄,则祈福延年益寿——在中国文化里,其实有很多这样细微的人文关怀,只是需要细细品之。总之,这一小小的,已经被完全遗忘的冬至习俗,应该是这个节日里最温情的节目了。


  4 娱(内容:九九歌、消寒图的乐趣)

   九九歌和消寒图等冬至娱俗,多蕴涵了迎接冬天盼望春日的意义,先民以饶有趣味的方式表达着对季节变幻的感受,富有浓厚的生活情趣。九九歌作为一种口头的、非歌唱性的歌谣,倒是很适合开发小游戏,或者,开发小孩子的智力。

   画消寒图是一种值得继承的民间习俗活动,消寒图虽简单,但趣味性很强,只要用心,完全可以发展出各种各样有意思的消寒图绘画模式。“晓妆染梅”等特别的绘画方法,更是充满想象力和生活的韵味与情调。

   综上各种建议,不妨在心里刻画这么一副图景:冬至日——当然,首先,衷心希望在不久的将来,国家能够在这一天实现放假,这样的话,我们也许可以这样过——

   冬至前三日,父母和孩子一起,在室外固定一根木杆,两边悬好土炭,使其平衡。三日后再观察倾斜状况。此时,小孩子们一定会求知若渴地望着爸爸妈妈……咳咳,家长们可以很好利用这个教育机会的……

   上午,一家前往天坛观看祭天仪式。穿上传统服装,男子可头戴一阳巾(我想应该会比圣诞节的红色尖顶帽好看),女子戴小纸幡与绿珠做的头饰(我小时候要是有这个戴,是肯定不会戴什么荧光头花之类的)……

   回家后全家团坐,开饭了,先盛一碗饺子或者汤圆敬献给祖先灵位前,然后大家再动筷。酒饭正酣之时,小孩子们起身,拿出用零钱买好的鞋袜向爷爷奶奶走去,然后各位爷爷奶奶也拿出准备好的饴糖……这时,窗外下起了雪……

  

图:丁琳插画 二十四节气 冬至


创建时间:2008-10-23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