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代服饰研究文献

阿城发掘出金齐王完颜晏墓

《中国文物报》1988年9月2日1版。出土丝绸种类繁多,纺织技术高超,大量使用织金、印金、描金技法。

黑龙江阿城巨源金代齐国王墓发掘简报

黑龙江文物考古研究所,《文物》1989年10期1~18页,彩色插页一、图版一至四。出土服饰30余件,有男护胸、女套裤等,织金锦重要。

"金源故地"发现金齐国王墓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北方文物》1989年1期55~56页。

齐国墓的发掘及其价值

黑龙江省文物管理委员会,《黑龙江日报》1988年8月17日。

金代齐王墓出土记—兼论服饰研究的几点问题

赵评春,《丝绸》1992年12期(总344期)43~45页。

《金代服饰—金齐国王墓出土服饰研究》

赵评春、遲本毅著,文物出版社,1998年6月,彩版197幅。

金代王家服饰

朱启新,《方向》1990年12期(总21期)59~64页,纽约。Zhu Qixin. "Royal Costumes of the Jin Dynasty." Orientations 21, no.12(December 1990).pp.59~64.

对阿城金墓出土部分文物进行保护的探讨

贾凤改、傅文江,《北方文物》1994年4期134~137页。

黑龙江畔绥滨中兴古城和金代墓群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文物》1977年4期40~49页。出土有金耳坠、银、银钏、银簪、银耳坠、金指环、金花饰、金列鞢(腰佩)等。

松花江下游奥里米古城及周围的金代墓群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文物》1977年4期56~62页。出土有金耳坠、银钏、银、金饰件等。

从出土文物看黑龙江地区的金代社会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工作队,《文物》1997年4期27~29页。

内蒙古黑城考古发掘纪要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文物工作站,《文物》1987年7期1~23页及图版一至六。出土有千层底什纳布鞋、生皮鞋、麻线鞋、毛绒编织鞋、尖头女鞋、绸绢百衲帽、素绢帽、斗笠、宽沿帽等。

大同金代阎德源墓发掘简报

大同市博物馆,《文物》1978年4期1~13页入图版一、二。出土有道袍、鹤氅等。

山西沁县发现金代砖雕墓

商彤流、郭海林,《文物》2000年6期(总529期)60~73页。孝子故事砖雕24幅。

大同市南郊金代壁画墓

大同市博物馆,《考古学报》1992年4期(总107期)511~527页及图版十六至二十。

女真人的军事装备与军事艺术

[俄]В·Е·麦德维杰夫著,姚凤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吉林),1997年2期(总28期)98~112页转88页。

靺鞨—女真带饰研究

黑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谭英杰、赵虹光,中国考古学会第八次会收到论文。

作为历史资料的黑龙江女真文化的腰带金属饰件

[俄]Н·М·瓦西里耶夫著,滨海译,《历史与考古信息》(东北亚)1995年1期79~100页。

靺鞨人带金属饰件腰带是他们同突厥人有联系的证据之一

[俄]А·Л·杰列维扬科,《苏联科学院西伯利亚总分院通报》1974年6月(社会科学类2册)。

《女真国俗》

王可宾著,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下编第九章社会生活习俗,服饰习俗(265~269页)。

《金代的社会生活》

宋德金著,陕西人民出版社,1988年4月。金代的衣着:常服、礼服、发饰及其他佩饰、各族衣着发式的变化(57~64页)。

金代女真族俗述论

宋德金,《历史研究》1982年3期145~159页。又见《辽金史论文集》478~500页,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8月。

金代文化概述

宋德金,《历史教学》1982年2期8~13页。社会风俗服饰。

金上京城及其文化

[日]鳥居竜蔵,《燕京学报》35期129~204页,1948年12月。胡凯山顶之摩崖像被认为是金太祖阿骨打及太祖皇后像。

金初女真人的生活状态

[日]鳥山喜一,《小田先生颂壽纪念朝鮮論集》,1934年。

金初女真人的服饰之管窥

[日]三上次男,日本《史学杂志》54卷2号,1943年。

金代的衣食住行

宋德金,见陈述主编《辽金史论集》第3辑310~336页,书目文献出版社,1987年7月。

金代的衣着

中华文明史编委会,见《中华文明史》第6卷辽宋夏金(1197页),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

金代女真服饰研究

赵评春,《黑龙江民族丛刊》1995年1期92~99页。

女真服饰史论

郭殿忱,《黑龙江民族丛刊》1993年2期94~97页。

女真服饰上的窝栏乌

周玲、王宏刚,《吉林日报》1992年3月12日。

女真辫发考

程溯洛,《史学集刊》5期265页,国立北平研究院史学研究所,1947年12月。

女真发辫式管窥

邓荣臻,《北方文物》1987年4期72~74页。

《卓歇图卷》考略

余辉,《美术》1990年2期69~72页。根据考古材料对比胡瓌《卓歇图卷》中人物的服装发式,考证此画是金人所作,为女真人形象,而非辽代作品,不是契丹人形象。

金代人马画考略及其他—民族学、民俗学和类型学在古画鉴定中的作用

余辉,《美术研究》1990年4期(总60期)30~41页。

陈及之《便桥会盟图》卷考辨—兼探民族学在鉴析古画中的作用

余辉,《故宫博物院院刊》1997年1期17~51页。

从小铜人看辽金时代女真人的童装

董学增,《黑龙江民族丛刊》1986年2期98页。

金代乐舞杂剧石刻的发现

景李虎、王福才、延保全,《文物》1991年12期(427期)33~37页。发饰、瓦楞帽、蹀带。

新见金代女真人乐舞砖雕

王克芬,《中国文物报》1999年5月30日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