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关仕著,台北文史哲出版社,1977年12月。为研究我国周代仪礼服饰的专著。全书共六章。第一章"叙论",总言服饰之由来、服名之所因、彩色之意义、纹饰之作用及形制之尺升。第二章"名义",以首服、衣裳、带、履、佩、杖诸名物,皆列举其出处,详释其意义。第三章"采色",凡赤黑青白及染之深浅,凡为周时服饰所用者,皆考而辨之。第四章"文饰",于服章之数序、图像、色饰、饰法、排列、等级等,均加以论述。第五章"形制",就冠、冕、弁、绖、发饰、衣裳、带、韨、履、佩、杖各类,分别以古代典籍,考释名物之图绘及出土先秦之实物。第六章"余论",辨古书中言服饰之疑义。书末则附仪礼服饰图五种,以备参考。经过作者的研究论证,周代仪礼服饰,似可大体掌握。又高明《仪礼服饰考辨》序,见《高明经学论丛》341~344页。
王宇清,"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1983年7月。导论,周礼辨疑,冕服探源,周礼六冕,冕之规制,衣、裳,衣裳图文—服章,带、韨、佩、绶。
王宇清,台北中华民族艺术文教基金会,2000年。
王宇清,《第二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东京,1984年。
陈汉平著,学林出版社,1986年12月。西周册命金文所见赏赐冕服及服饰(223~238页)、古代舆服制度理论(269~272页)、西周册命舆服赐物及其作用(273~274页)。
陈汉平,《宝鸡师范学院教学与科研》1983年2期。古文献与金文证明西周不仅有舆服制度,且与封建册命、职官爵禄制度有密切关系。
陈汉平,《西周史研究》(人文杂志丛刊第二辑),1984年。192页。
黄盛璋,《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7年1期37~45页。
陈汉平,《宝鸡师范学院教学与科研》1984年1期。
李秀珍、郭宝发,《秦文化论丛》1993年2集395页。
王宇清著,台北,中华丛书编审委员会出版,1966年10月。冕服服章之界说及服章制度之起源,冕服服章之章目及章次,冕服服章之图像,冕服服章之彰施、冕服服章之涵义,历代冕服服章制度之实施。
尚民杰,《文博》1991年4期57~62页。
[日]林巳奈夫,日本《史林》52卷6期37~89页。
[日]杉本正年,日本《衣生活研究》72号40~44页,1981年5月。
曾昭燏遗著(1937年德国柏林国家博物院实习论文),《南京博物院集刊》总第8期1~22页,1985年12月。
高运云,《文史知识》1986年5期78~79页,漫话先秦时代的衣食住行。
许倬云,《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7本3分册503~535页,1976年12月。
许倬云,许倬云著《求古编》,台湾联经出版事业公司,1982年6月。又1984年3月版。
《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8月4日一版《三千年前八卦图像出土》。
罗西章,《文博》1989年3期3~31页。
《宝鸡文博》1993年2、3期(总5、6期)封裹彩版。
齐思和,《史学年报》(燕京)1卷2期90~107页,1930年11月。
陈华文、陈顺宣、《东南文化》1990年1、2期合刊78~81页。
尚节之,《国闻周报》2卷44期,1925年。
尚节之,《国闻周报》10卷39期8页补白,1933年10月2日。
周原扶风文管所,《文博》1987年4期(总19期)5~20页。出土有玉佩、玛瑙、料珠等。
[日]林巳奈夫,日本《史林》55卷3期1~38页,1972年。又叶思芬译中文本,台北《故宫季刊》10卷3期1~29页,又图版,1976年。
周南泉,北京《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3期52~61页。
尹盛平,《文物》1986年1期(总356期)46~49页,1986年1月。
斯维至,《历史研究》1996年1期92~100页。
罗红侠,《宝鸡文博》1993年2、3期(总6期)合刊89~92页。
郭沫若,《金文丛考·金文余释》,1932年石印本,1954年人民出版社影石印本。又见那志良编著《古玉论文集》537~544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83年。
黄展岳,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0卷3期(总111期)46~57页,1992年6月。组玉佩本末,考古发现的古玉珮,组玉佩的佩带。
孙机,《文物》1998年4期(总503期)4~14页。
罗伯健,香港九龙《龙语》文物艺术杂志1990年2期107~110页。
殷志强,《文史知识》1988年5期(总83期)87~92页。
那志良编著,台北星星出版社,出版年月未标明。上册为文字,下册为图版。
那志良著,台北国泰美术馆蔡辰男发行,百科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经销,1980年3月初版,1983年6月二版。服饰器:发饰、耳饰、颈饰、臂饰、腕饰、手饰、腰饰。
那志良,台北中华服饰学会《中华服饰》期刊创刊号。
[日]林巳奈夫,日本吉川弘文馆,1999年1月。佩玉、装身具(104~128页)。
张广文,《中国珠宝首饰》1991年3期(总4期)55~56页。
俞美霞,台北《故宫文物月刊》9卷10期(总106期)98~107页,1992年1月。
霍有光,《考古》1992年6期567~570页。
邓淑苹,台北《故宫文物月刊》8卷5期(总89期)52~56页,1990年8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