蚕桑文化研究文献

蚕(丝绸文化专题座谈之二)

蒋猷龙, 《丝绸史研究》(杭州)7 卷2 期(总26期)1 ~6页,1990年。

评《中国早期昆虫学研究史》蚕桑业部分

周匡明, 《昆虫知识》1966年10卷3 期180~181页转185页。

蚕种考

《中华农学会报》16期,1921年。

家养昆虫的起源:蚕

钱燕文,见李璠等编著《生物史》5 分册,科学出版社,1979年。

家蚕小传

王龙吟, 《大自然》1990年1期36~38页。

试论家蚕形成的年代及其历史过程

魏东, 《农业考古》19 8 3年1 期250~254页。

家蚕的形成与古代蚕业科学

魏东, 《农业科学试验》197 8年11期。

家蚕起源于黄河中游中华民族发祥地

段祐云, 《蚕业科学》9 卷1 期50~56页,1983年。

我国蚕种起源和演化的探讨

吴健、范涛、吴传华, 《丝绸史研究》9 卷3、4期(总34、35期)26~ 31页,1992年。

《中国家蚕品种志》

中国农业科学院蚕业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1987年5 月。

从史籍看东夷人最早利用蚕丝和驯养家蚕

华德公,'9 2 国际丝绸文化经济研讨会论文,杭州。

蚕史逸话— 中国蚕品种的变迁

[ 日]吉武成美, 《蚕丝科学与技术》1984年12期(总23期)56~59页。

关于蒋猷龙先生的家蚕起源说

[ 日]吉武成美著,吴清译, 《农业考古》1983年2 期303~305页。

对吉武博士讲演的意见

[日]布目顺郎, 《农业考古》1983年2 期306~308页。

就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答日本学者并海内诸公

蒋猷龙, 《农业考古》1984年1 期146~ 149页。

中国古代对家蚕生态生理的认识

蒋猷龙, 《江苏蚕业》1984年2 期56页。

蒋猷龙先生赴日合作研究"家蚕的起源和分化"

梁加龙, 《农业考古》1986年1 期366页。

家蚕的起源和分化研究

[日]东京大学吉武成美,[中]浙江省农科院蒋猷龙, 《农业考古》1987年2 期316~324页转4 1 8 页(待续)。又见朱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专论)10~4 3 页,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2 月。

浙江蚕种生产发展史:上编

蒋猷龙, 《浙江农史研究集刊》1,浙江农业科学院农业遗产研究室,1965年。

我国明代劳动人民关于家蚕杂种优势的发现

汪子春,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436~4 3 9页,农业出版社,1980年12月。

柞蚕史话

王鸿洲, 《大众日报》1962年5 月2 5 日3 版。

柞蚕史话

华德公, 《山东蚕业》198 1年1 期。

我国古代人民对柞蚕的认识和改造

华德公,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440~ 4 5 3页,农业出版社,1980年12月。

我国放养柞蚕的起源和传播

章楷, 《大公报》1962年7 月3 0 日、8 月2 8 日。又我国放养柞蚕的起源和传播考略, 《蚕业科学》8 卷2 期,1982年。《农史研究》第4 辑79 ~8 3页,1984年12月。

柞蚕放养的起源、发展和技术成就

华德公,见朱新予主编《中国丝绸史》(专论)4 4 ~7 0 页。中国纺织出版社,1997年2 月。

我国古代的野蚕及柞蚕人工放养

华德公、刘钟明, 《丝绸史研究》9 卷1 期(总3 3期)13~ 18页,1992年4 月。

人工放养柞蚕以鲁中南山区为最早

华德公, 《丝绸史研究》4 卷1、2 期(总13、14期)99~101页,1987年。

清代秦巴山区的柞蚕放养

萧正洪, 《中国农史》1992 年4 期86~89 页转4 1 页。

陕西放养柞蚕的历史

姚沃, 《西北农学院学报》1958年1期93~9 8 页。

河南野蚕初考

赵魁, 《丝绸史研究》4 卷1、2 期(总13、1 4期)92~ 98 页,1987年。

蓖麻蚕在皖北

马斌, 《旅行家》1958年2 期2 6页。

中国之柞蚕业

万国鼎, 《农矿公报》2 4期,1930年。

我国柞蚕业的发展

陈义方, 《大公报》1962年7 月3 0 日、8 月3 0 日。

蚕的祖国

《中国青年报》1962年2 月2 7 日。

嫘祖养蚕

进升、永征、柴勇整理, 《山西民间文学》1982年1 期(总5期)18~ 19页。

蚕神信仰与嫘祖传说

刘守华,《寻根》1996年1 期(总9 期)45~ 48页。

中华蚕桑始祖故里行

《光明日报》1994年5 月8 日。

嫘祖研究诌议

廖仲宣, 《丝绸》1995年1期(总369期)44~46页。

《黄帝正妃嫘祖》

曾继全,湖北人民出版社,1992年9 月。

《中华民族之母— 嫘祖》(炎黄文化研究丛书六)

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湖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宜昌市炎黄文化研究会编,中国三峡出版社,199 5年5 月。收论文19篇。

嫘祖蚕桑文化的形成与生态环境之关系

蔡正邦, 《中华文化论坛》1996年1 期。

嫘祖养蚕和养蚕的宗教意义

孙其刚, 《中国历史博物馆馆刊》1994年2 期(总2 3期)33~4 0 页。

蚕祖探源

钟漫天, 《中国服装》1986年3 期(总4 期)10~11页。

蚕神嫘祖

段友文, 《汾河两岸的民俗与旅游》(山西卷)154~ 156页,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 年1 月。

嫘祖发明养蚕说考异

周匡明, 《科学史集刊》8 期5 5~6 4 页,科学出版社,1965年。

《西阴村史前的遗存》

李济,清华学校研究院丛书第3 种,1927年8 月。

太湖平原和杭州湾地区的新石器时代文化

任式楠, 《新中国考古发现与研究》155页,文物出版社。良渚文化江苏梅堰遗址发现蚕纹黑陶器,是已育蚕的反映。

殷代的蚕事

周匡明, 《农史研究》第3 辑191~ 196页,1983 年。

从河北正定南阳庄出土的陶蚕蛹试论我国家蚕的起源问题

郭郛, 《农业考古》1987年1 期302~309页。

试谈刘台西周墓地出土的玉蚕

熊建平, 《农业考古》1987年1 期310~315页。

金蚕考

[日]濱田耕作,日本《史林》6 卷4 期,大正10年(192 1年)。

陕西发现汉代鎏金蚕

《人民日报》1985 年11月1 日。

陕西石泉县发现"金蚕"

薛忠民, 《陕西蚕业》1985年3 期5 1页。

鎏金铜蚕,汉,石泉出土

张廷皓,尹盛平主编《陕西珍贵文物》15页彩版,陕西人民出版社,199 2年7 月。

《养蚕的起源和古代绢》

[日]布目顺郎,東京雄山閣,1979年。

《养蚕的起源和古代绢》书评

高汉玉、包铭新, 《丝绸史研究》1985年4 期4 3~4 5 页,又《亚洲文明论丛》261 ~2 6 5页,四川人民出版社,1986年。

对我国养蚕起源的探讨

宋伯胤, 《科技史文集》14辑128~ 131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85年。

养蚕起源问题的研究

周匡明, 《农业考古》1982年1 期133~138页。

从少女养蚕说起:为养蚕起源提供一个例证

刘宇, 《农史研究》5 辑214~218页,农业出版社,1985年。

中国的养蚕原始

[ 日]天野元之助, 《東方学》12辑,1956年6 月。

养蚕历史的考证

周尧, 《中国昆虫学史》7~ 1 8页,昆虫分类学报社,1980年。又陕西杨陵天则出版社,1988年12月。

五代蚕鉴考

郭正忠,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1988年4 期(总2 7期)37~4 6 页。

宋代的养蚕农家经营:以江南为中心

[日]柳田节子, 《和田博士古稀纪念東洋史論叢》1961年2 月。

我国育蚕织绸起源初探

唐云明, 《农业考古》1985年2 期320~323页转350页。

蚕业史

万国鼎, 《中华农学会报》(蚕业专号)16期,1921年。

蚕业之历史

尹良莹,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总5 1 期1~ 2 页,1930年。

中国蚕业史

尹良莹, 《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旬刊》总57、58、61、62、64期,1930年。

蚕业之历史

许椿培, 《商业月报》1930年10卷4 、5、7、8 期。

《蚕业史话》(中国历史小丛书)

章楷,中华书局,1979 年6 月二版。

《蚕业史话》

周匡明,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1983年5 月。

我国蚕业发展概述

章楷, 《农业研究集刊》2,科学出版社,1960年2 月。

中国蚕业的起源(中国丝绸史讲座之一)

蒋猷龙, 《丝绸史研究》5 卷1 期(总17期)1 ~4 页,1988 年。

中国蚕业的源流

蒋猷龙, 《中国农史》198 6年1 期110~115页。

我国古代养殖桑蚕柞蚕的情况如何

王义炯, 《中国文化史三百题》726~728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我国蚕业之沿革

谢廷文, 《东大农学》2 卷2 期,1925年4 期。

对现行蚕桑教科书中有关蚕业史问题的几点意见

黄世瑞, 《中国农史》1983年2 期7 4~76页。

从古典诗歌看我国蚕业的发展

陈清奇, 《农业考古》1984年1 期141~145页转113页。

试论我国传统蚕业的特点及其在蚕业现代化中的作用

华德公, 《农业考古》1985年1期214~218页。

蚕业起源西南考

郑云飞, 《丝绸史研究》8 卷4 期(总3 2期)3 0~3 5页,1991年。

蜀,蚕耶?非也

周匡明, 《农业考古》1988年1 期264~257 页。

管子经营蚕业的战略思想

蒋猷龙, 《农业考古》1992年3 期(总2 7期)241~244页。

略论中国养蚕业起源于长江三角洲

魏东, 《中国农史》1983年1 期72~78页。

先秦时期中国养蚕业中心地区的变迁——再论中国养蚕业起源于长江三角洲

魏东, 《丝绸史研究》1 卷1 期21~ 27页,1984年。

夏代养蚕业的传播与发展

魏东, 《中国农史》1985年4 期85~9 2页。

我国历史上蚕业中心南移问题的探讨

黄世端, 《农业考古》1985年2 期(总10期)324~31 1页,1986年1 期(总11期)360~ 365页,1987年2期(总14期)326~334页。

宋代浙江蚕业的开发

郑云飞, 《中国农史》1990 年1 期100~104页。

宋代两浙地方的养蚕业:特别是以技术展开为中心

[ 日]本田治, 日本《待兼山論叢·史斈篇》,1973年11月。

宋代江西蚕业发展初探

梁加龙, 《农业考古》1985年2 期332~336页。

《宋代江西蚕业发展初探》补正

黄长椿, 《农业考古》1990年1 期328~333页。

明末清初嘉湖地区蚕业经济收益计算

章楷, 《平准学刊》5 辑上册35~4 1 页,光明日报出版社,1989 年3 月。

从"乡贡八蚕之绵"探索我国南方蚕业的起源

杨宗万, 《农史研究》2 辑95~ 104页,农业出版社,1982年3 月。

《浙江蚕业史研究文集》第一集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资料室等编辑出版,198 0年1 月。

关于江西蚕业史的若干问题

梁加龙, 《蚕桑茶叶通讯》1985年1 期12~13页转4 页。

江南的春蚕

石在, 《旅行家》1956年5期31~ 33页。

漫谈历史上江苏的蚕业

章楷, 《蚕业科技》(江苏)1979年1 期44~46页。

安徽古代蚕业史略

吴健, 《农业考古》1990年2 期281~285页。

安徽过去的蚕业

苏伦安, 《中国农史》1984年1 期63~6 6页。

从古诗词中看安徽养蚕

赵泽祥, 《丝绸》1995年3 期(总3 1 7期)49~ 50页。

四川蚕业起源小考

余涛, 《丝绸史研究》4 卷1、2 期(总13、14期)8 8~9 1页转4 7 页,1987年。

《四川蚕业改良史》

尹良莹,上海商务印书馆,194 7年9 月。

新疆蚕业

赵鸿基, 《蚕丝杂志》1 卷8、12期,1947年。

新疆蚕业史概述

罗绍文, 《蚕业科学》8 卷1 期4 1 页,1982年。

山东蚕业概况

华德公, 《蚕桑通报》1982年13卷3 期48~5 7页。

蒲松龄的《农桑经》:明末清初淄博地区的养蚕业

盛伟, 《农业考古》1990年2期286~287页。

法家路线对我国古代蚕业生产的促进

蒋猷龙, 《中国农业科学》1976年1期91~ 94页。

中国蚕业技术发展概述(上、下)

蒋猷龙, 《江苏蚕业》1982年1 期46~49页,2期5 0~52页。

《中国古代养蚕技术史料选编》(中国农史专题资料汇编)

章楷,余秀茹,农业出版社,1985年5 月。

古代养蚕的"三齐"所采取的措施

章楷, 《农史研究》7 辑110~113页,198 8年6 月。

两周蚕业科技的发展及其与社会经济的关系

蒋猷龙、赵丰, 《丝绸史研究》2 卷2 期(总6 期)1 ~6 页,1985年。

法家路线对我国古代蚕业科技的贡献

浙江省农业科学院蚕桑研究所等, 《昆虫学报》19卷1 期6 ~1 1页,1976年。

荀况总结养蚕和纺织的经验

上海纺织科学研究院理论学习小组, 《棉纺织技术》1975年1 期5 5 页。又《文汇报》1974 年11月2 0 日3 版。

八百年前蚕业科技上的两项重大发明

黄世瑞, 《农业考古》1984年1 期150~151页。

《天工开物》所记载的养蚕技术探讨

汪子春, 《科技史文集》第:3 集22~2 8 页,上海科技出版社,1980年8 月。

宋应星在总结蚕业科技上的贡献

蒋猷龙, 《农业考古》1987年1 期347~353页。

明清时期的湖丝与杭嘉湖地区的蚕业技术

郑云飞, 《中国农史》1991年4期57~65页。

我国古代养蚕技术上的一次重要发明—人工低温催青制取生种

汪子春, 《昆虫学报》2 2卷1 期5 3~5 9 页,1979年。

蚕茧保藏方法的演进

浙江丝绸史料编集室, 《浙江丝绸》1963年5 期38页。

我国古代的贮茧技术

金远, 《丝绸》1985 年1 期56~5 8页。又《农业考古》1992年3 期245~248页。

方格簇的渊源考— 兼论我国族具的历史演变

周匡明等, 《农业考古》1985年2期327~345页转365页。

蚕业考

任乃强, 《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4 集27~ 3 6 页,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198 1年3 月。

蚕茧买卖杂议

章楷, 《丝绸史研究》7 卷4 期(总2 8期)3 1~3 6 页,1936年。

唐宋时代四川的蚕市

鞠清远,上海《食货》半月刊3 卷6 期2 8~3 6 页,1936年。

成都的"蚕市"

李, 《丝绸》1964 年2 期(总6 2期)3 8页。

古代成都的"蚕市"

武建国, 《成都文物》198 4年4 期(总5 期)9~ 12页转4 2页。

成都的蚕市

余涛, 《丝绸史研究》9 卷2 期(总3 4期)3 1~3 2 页,1992年。

中国古代的养蚕和文化生活

蒋猷龙, '9 2 国际丝绸文化经济研讨会论文,杭州, 《丝绸史研究》8 卷4 期(总32期)2 ~8页,1991年。

我国蚕文化初探

陈清奇, 《蚕桑通报》1991年4 期(总2 2期)1 ~5 页。

明清江南蚕俗和蚕文化

陈学文, 《农业考古》1992年3 期250~256页。

古代江南蚕俗述略

王利华, 《中国农史》1992年4 期65~7 3 页。

杭嘉湖蚕乡信仰习俗查考

顾希佳, 《民间文艺季刊》(上海)1986年3 期(总11期)250~268页,上海文艺出版社,1986年8 月。

杭喜湖蚕乡风俗初探

顾希佳,张紫晨选编《民俗调查与研究》1 ~30页,河北人民出版社,1988年10月。

湖州蚕文化

张吉林, 《东南文化》1997年2 期(总116期)9 6~9 9 页。

湖州蚕乡风俗琐谈

张吉林,中日"越系文化"联合考察团撰,鈴木満男主编《浙江民俗研究》(越系文化新探丛书)141~ 149页,浙江人民出版社,199 2年8 月。

蚕神小考

张文、卢渝宁, 《农业考古》1990年2 期288~289页。

蚕神节

萧放, 《荆山楚水的民俗与旅游》(湖北卷)37~ 3 8 页,旅游教育出版社,1995年1 月。

我国古代的蚕神像

李露露, 《丝绸史研究》8 卷1 期(总2 9期)1 ~4 页,1991年。

温州《蚕母》套色版画的发现及其意义

金柏东, 《温州文物》1994年7 期1~4 页。

温州发现《蚕母》套色版画

金柏东, 《文物》1995年5 期87~8 9页。

明朝皇后亲蚕大典及宫廷蚕趣

赵泽祥, 《丝绸史研究》8 卷3 期(总31期)35~38页,1991年。

论清代先蚕礼

刘潞, 《故宫博物院院刊》1995年1 期28~3 3页。

我国的古蚕书

章楷, 《中国农史》1982年2 期89~9 4 页。

中国蚕业书籍考

万国鼎, 《农林新报》1924年9、10期。

《支那蚕书萃编》

[ 日]峰村喜蔵訳,東京丸山舍書籍部,明治3 6 年(1903)。

秦观蚕书

郑辟疆识, 《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2 集28~ 3 3页,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1980年9 月。

论秦观《蚕书》

魏东, 《中国农史》1987年1 期8 2~8 8页。

杭州蚕学馆追记

石民等, 《浙江丝绸》1962年2 期3 7页。

蚕学馆— 中国第一所纺织学校

朱新予、求良儒, 《中国纺织科技史资料》4 集37~4 4 页,北京纺织科学研究所,1981年3 月。

中国古代养蚕技术的西传及其相关问题

殷晴, 《民族研究》1998年3 期56~65页。

《万国蚕业汇闻》

[ 日]菊池広治编訳,东京,1984年,又1929年。

世界蚕业之起源及其沿革

姚天沃, 《学艺》7 卷3 期,192 5年。

拜占廷帝国与中国育蚕法

许鸿棣, 《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7年1 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