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书籍与研究综述

《中国社会通史》

八卷,龚书铎总主编,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2月。

《中国东北史》

东北史丛书1,佟冬主编,吉林文史出版社,1987年7月。

东北地区古代的装饰品与衣着服饰: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民族文化卷》

张碧波、董国尧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3年8月。

《中国古代北方民族文化史·专题文化卷》

张碧波、董国尧主编,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12月。

第六章:习俗·服饰

《东北各民族文化交流史》

东北文化丛书,孙进己,春风文艺出版社,1992年。

秦汉至民国服饰文化交流( 88页、91页、143页、172页、207 页、296页、325页、334页、340页、 349页、356页、363页、365页、369 页、371页、377页)。

《东北少数民族古代服饰特点略论》

王友兴,《北方论丛》1996年3期,37~38页。

《北方狩猎民族的原始美术》

鄂嫩哈拉,苏日台,《民间文学论坛》1991年4期,79~84页。

内容包括:概况、桦树皮工艺、皮手工艺、萨满教服饰的演变、造型艺术。

《东北亚古代民族白色崇尚初探》

陈伯霖,《黑龙江民族丛刊》1991年4期,113~116页。

《中国历史上几次少数民族服装的流行》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180~187页。

《关于新疆古代衣着质料的初歩研究》

尚衍斌,《新疆大学学报》20卷1期(总65期),1992年3月,57~64页。

《吐鲁番古代衣饰习尚谈薮》

尚衍斌,《喀什师范学院学报》(季刊)1992年2期(总47期),23~33页。

《中国新疆古代社会生活史》

薛宗正主编,新疆人民出版社,1997年8月。

《中国风俗史》

张亮采编著,商务印书馆1926年6月版。又上海三联书店1988年2月版。近代名籍重刊本。有关服饰段落。

《礼俗宝典》

郭枫、孙世文主编,延边大学出版社,1995年1月。

修装服饰礼俗:459~491页。

《华夏民俗博览》

蓝翔、张呈富、窦昌荣主编,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91年7月。

衣食篇:720~753页。

《中国民俗流变》(百家文库·人文集)

钟富兰编著,中华书局(香港)有限公司,1989年12月。服饰、色彩(129~165页)。

《中华风俗大观》

林新乃编,上海文艺出版社,1991年5月。服饰篇(174~222页)。

《中国民俗史论》

齐涛著,河南大学出版社,1992年4月。衣饰与社会风气:冠履衣裳、中国服饰民俗发展的特点(126~136页)。

《中国风俗概观》

杨存田,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服饰篇(88~105页)。

《中国风情大观》1~5册

王锡龄编著,中国民间文艺出版社,1990年5月。服饰部分。

《中华民俗源流集成·5·服饰居住卷》

雪犁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8月。服饰(1~458页)。

《中华礼仪全书》

王景海、陈劳志、邢世杰、杨宏德主编,长春出版社,1992年4月。服饰礼仪:服饰、服饰礼仪、装饰品、装饰礼仪、少数民族服饰(265~334页)。

《中国文化史》

柳治征著,国立中央大学排印本,江苏广陵古籍刻印社1992年1月影印本。又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8年3月版。第一编第七章衣裳之治,第十九章第八节衣服饮食医药之制。

《中国文化史》

胡世庆,张品兴编著,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1991年4月。服饰(上册261~268页)。

《中国文史百科》上、下卷

张岱年主编,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年6月。服饰。

《中国古代文化概说》

马振亚、张振兴,吉林大学出版社,1988年11月。衣服、佩饰、服饰习俗(480~506页)。

《中国文化史概要》

谭家健主编,台湾明文书局,1989年9月。古代的衣着(475~478页)。

《中国文化导论》

任遂虎著,甘肃教育出版社,1994年8月。古代服饰文化(113~119页)。

《中国文化精要》

阚道隆主编,中国青年出版社,1994年4月。服饰:衣冠之部、官服与民服、唐装与和装、粉黛与古代妇女、古代发式与美容术(杨逊执笔,503~509页)。

《中国文化的源流》

唐得阳主编,山东人民出版社,1995年7月。昭名分、辨等威——中国人的传统服饰(838~844页)。

《中国古代文化基础知识》

朱诚如、王树森主编,辽宁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9月。服饰(148~155页)。

中国传统服饰文化概观

钱紫奋,《上海工艺美术》1998年3期30~31页。

《中国古文明大图集·世风》

中国古文明大图集编辑委员会编,人民日报出版社,1992年7月。第73章古国衣冠:多彩的历程、身份的象征、梦幻般的红妆、冠与履。又缩印本《辉煌古中华》世风,辉煌古中华编辑委员会编,解放军出版社,1995年12月。

《中华传统文化大观》

中华传统文化大观编纂委员会编,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3年4月。衣冠服饰:衣冠服饰的起源与初步发展、周礼缙绅与汉官威仪,从魏晋的日月改易到唐代的博采兼收,宋代的守古尚简与明代的恢复汉俗,满汉并存的清代服饰。(雷伟撰文,613~632页。又1996年版为645~665页)。

中国传统服装制度的文化价值

王宇清,台湾教育部委托台湾大学考古人类学系举办《中国传统技艺与艺能调查研究》演讲纪录汇编,1983年12月。

中国传统服装的架构和演变

王宇清,台北《文史哲》月刊六卷二、三期合刊,1990年1月。

《传统文化与中国社会》

熊铁基主编,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年7月。丰富多彩的服饰:传统的服饰形式、"贵贱之别望而知之"的服饰礼俗、传统观念与风习对服饰的影响。(姚伟钧撰文,393~403页)。

《中国历史文物知识简编》

刘录中、游振群主编,湖南美术出版社,1996年12月。古代服饰(273~283页)、纺织品(260~272页)、古代首饰(118~125页)。

《黄河文化》

侯仁之主编,华艺出版社,1994年10月。服饰头饰变化所反映的民族大融合景象(504~506页)。

服饰研究

逸霄泽,《国闻周报》3卷21期,1927年4月17日。

服饰研究

吴泽霖,《东方杂志》17卷3期。

中国历代服饰之沿革考略

程枕霞,《新民报》5卷7期11转30页,1943年4月。

中国上古衣服之演进(采自中国文物起源)

作者不明,《华北棉产汇报》2卷10期32页,1940年10月。

汉族服饰之演变(物质文化与民族分类)

徐益棠,《学思》1卷1期8~12页,1943年3月。

人文环境与中国服饰变迁

曾良,《浙江工艺美术》1997年2期(总71期)11~13页。

儒家学术思想对中国传统服饰制度的重大影响

王宇清,《第三十四届亚洲与北非研究国际会议》论文集,香港,1993年。

儒家的"礼"对中国古代织品服饰正负两面的影响

罗麦瑞,《第四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1985年。

君子死,冠不免—服饰与礼仪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200~203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中国古代孔子祭典乐舞的服饰

王宇清,《第三十三届亚洲与北非研究国际学术会议》论文集,加拿大多伦多,1991年。

中国传统思想对服饰观影响之我见

戴仕熊,《服装科技》1994年1期42~44页。森严的等级观念,特别注重仪容仪貌、衣冠端正、盲目的"趋同"心理、注意外表形式和服装的象征意义。

中国传统思想对服饰观的影响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223~229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成年礼服装之探讨

王宇清,台北辅仁大学《成年礼专题演讲集》,1990年12月。

中国古代民间婚礼仪俗中的着装风俗初探

许星,《苏州丝绸工学院学报》1998年6期(总18期)31~36页。

闲话衣着

郑逸梅,《纺织染工程》8卷8期,1947年2月。

中国古代服饰趣谈

钟漫天,衣装美研究会编《衣装美—专家谈穿衣打扮的艺术》120~121页,中国青年出版社,1991年12月。

漫谈中国人之衣食住行

李劼人,《风土杂志》2卷3~6期,1948年9月~1949年7月。

我国服装的变迁—简论服装发展史上的几次重大变革

周锡保,《解放日报》1961年8月1日。

衣冠国里话衣冠—中国服饰史话

周汛、高春明,上海《文化与生活》1984年6期46~48转43页及封二彩版。

我国古代人怎样穿衣打扮

沈文,《中国历史常识》第五册,中国青年出版社,1963年。

古人的穿衣戴帽

吕绍纲,《中国典籍与文化》1995年4期40~46页。

中国服饰考(3)

[日]杉本正年,日本《衣生活研究》Vol.8,No3.4,1981年。

中国服装史序

张其昀,台湾《中国一周》897期,1967年7月。

中国服装史纲

包遵彭,台湾《东西文化》1期,1967年7月。

(台北)国立历史博物馆所藏的历代服饰

王宇清,台湾《教育与文化》223、224期15~20页,1959年11月。

我国古代服饰的演变情况怎样

孙机、李之檀,《中国古代史常识、专题部分》363~372页,中国青年出版社,青年文库,1980年9月。

古代服装的演变

方捷,《北京科技报》1982年4月9日。

服装的由来与演变

郑春苗,《中国文化史知识(续编)》152~196页,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年1月。

中国服装的结构演变

王月屏、顾庆良,第七届上海发展战略与学术研讨会,1998年。

我国传统服装形式是怎样形成的,历代服装形式上有那些重要变化

张良仁,《中国文化史三百题》247~250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我国古代帝王服装和官服的情况怎样

顾静,《中国文化史三百题》252~254页,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年11月。

昭名分,辨等威—服装的政治色彩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204~208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古代衣食住行的等级

《中国文化知识精华》397页,湖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2月。

中国古代服装廓型的演变

阎玉秀、金子敏,《丝绸》1995年7期(总375期)45~47页,8期(总376期)48~50页。

中国服饰文化略论

苑涛,《文史哲》(双月刊)1991年3期(总204期)94~98页。又《山东社会科学情报》1991年1期27~28页。

中国服饰文化诌议

高岭,《时装与纺织品》1991年3期(总16期)12~13页。

中国服饰文化的深层意蕴

林少雄,《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7年3期62~68页。

中国服饰文化的制度形态

雷虹,《宁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2期(总18期)103~106转112页。

中国服饰文化与心态

苑涛,江西省社联《争鸣》1991年5期(总53期)89~97页。

中国服饰文化与角色心态

苑涛,章亚昕,《齐鲁学刊》1991年5期(总104期)22~28页。

佛教文化对中国服饰的影响

林淑馨,《第六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汉城,1987年。

敦煌壁画中的衣冠服饰

段文杰,敦煌文物研究所《敦煌研究文集》165~188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82年3月。又《段文杰敦煌艺术论文集》250~272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4年6月。又谢生保主编《敦煌民俗研究》160~182页,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10月。

供养人画像与石窟

段文杰,在美国加州大学伯克莱分校讲演稿,《敦煌研究》1995年3期(总45期)113~116页。

敦煌古代服饰艺术的启示

黄能馥,《中国艺术》第5辑(甘肃专号)40~47页,人民美术出版社,1991年。

敦煌壁画供养人的服饰

苏莹辉,《第四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台北,1985年。

敦煌壁画供养者像举隅

苏莹辉,台北《故宫文物月刊》3卷4期(总28期)13页,1974年7月。

《敦煌壁画白描精萃·敦煌供养人》

敦煌研究院文献研究所编,谢生保主编,甘肃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敦煌服饰文化的光辉古今

王仲纯,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编"天山杯"国际服装研讨会文集《服饰文化的昨天和今天》78~91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9月。

关于敦煌壁画中所见到的"胡服"

敦煌壁画に见ゥれゐ"胡服"につぃて[日]加藤定子,日本《季刊東西交渋》4卷4期,1985年12月。

敦煌飞天服饰对现代服饰流行之影响

[韩]任荣子,《第13届国际服饰学术会议》论文集,沈阳,1994年。

古人的服装及其他

刘勉之,《人民日报》1959年6月5日。

古代服装及其他

吴晗,《灯下集》49~51页,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0年6月。

历史剧服饰及其他

周锡保,《戏剧艺术》1981年1期(总13期)79~81页。

浅谈历史题材中古代人物服装

周峰,《北京工艺美术》1984年3期1页。

漫谈古代服饰

文浩,《风采》1996年2期42~43页。

实物史料和文献史料

讷斋,《中央日报》1947年11月5日,上海博物馆研究室辑《文物周刊》第59期。

文学——服饰演变的一面镜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39~46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玩味无穷的服饰词语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130~134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从成语看服饰的演变发展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135~139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漫谈文化史知识

阴法鲁《古代礼制风俗漫谈》(文史知识丛书)1~15页,中华书局,1983年6月。

朱衣耀玉质、绿鬓映珠光—略论我国历代服饰的演变和特点

周汛等,上海《文汇报》1983年7月19日三版。

《三礼名物通释》

钱玄,江苏古籍出版社,1984年。

《三礼辞典》

钱玄、钱兴奇编著,江苏古籍出版社,1993年3月。

《三礼通议》(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丛书)

钱玄著,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6年10月。名物篇·衣服(75~118页)。

古汉语与服饰

王力主编《古代汉语》(修订本)第三册第九单元古汉语通论(二十二)古代文化常识(四)衣饰(995~1002页)。中华书局,1963年10月1版,1991年2版。

文字与服饰

何九盈,胡双宝、张猛主编《中国汉字文化大观》265~27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中国文化大观系列,1995年1月。

《文言常识》

张中行主编,人民教育出版社,1988年5月。衣饰(324~330页)。

古代的衣食住行

许嘉璐,《中国古代文化史讲座》,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出版社,1984年12月。

《中国古代衣食住行》

许嘉璐著,北京出版社,1988年8月。

古代的衣着

许嘉璐,见谭家健主编《中国文化史概要》475~478页,台北明文书局,1989年9月。

《衣食住行史话》

段宝麟,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7月。

《中国制度史》

吕思勉,上海教育出版社,1985年5月。第五章衣服(200~269页)。

历代服饰简述(Chinese Fashion Through the Centuries)

袁杰英,英文《中国妇女》(Women of China)1989年4期16~17页。

中国历代妇女的服饰

李之檀,《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7月18日7版。

《中国古代妇女生活》

李甲孚著,台湾黎明文化事业股份有限公司,1978年。

《中国古代妇女史》

刘士圣著,青岛出版社,1991年6月。妇女服饰:夏商周(43~45页),春秋战国(72~73页)、两汉(140~142页)、三国两晋南北朝(185~186页)、隋唐(249~250页)、宋辽金元(305~306页)、明清(372~373页)。

我国古代的写意服饰艺术

钟漫天,《中国服装》1988年3期(总12期)38~39页。

中国服饰文化概览

孙机,见张秀平主编《中国文化概览》511~516页,东方出版社,1988年11月。

《中国的民俗》

历振仪编著,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1年12月。服饰(105~124页)。

《中国风俗概观》

杨存田著,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年5月。服饰篇(88~105页)。

《民俗通书》

周作明编著,漓江出版社,1991年12月。服饰(60~166页)。

中国服饰之演进

台北故宫博物院视听室,《故宫文物月刊》7卷6期(总78期)50~63页,1989年9月。

日益绚丽的中国服装

美しくなゐ中國の服装,門田,《アジア(亚洲)經濟旬報》287号17~28页,1956年5月。

《古人社会生活琐谈》

冯尔康著,湖南出版社,1991年12月。先秦两汉几种服饰的流行与风气的转化(202页),商人工匠的服饰礼制与礼俗(205页),更始衣冠人所贱视(212页),晋唐间流行的发式与衣帽(215页),晋元间汉人袭用少数民族生活方式(219页),会稽公主与刘裕纳衣(228页),几个女将军和女扮男装出仕者的生活(232页),女扮男装的风尚(238~240页)。

《穿着经—衣风情小品集》

冯坤娣编,台北业强出版社,1994年1月。穷袴(岂明);入伍、破棉袄(谢冰莹);一个戴水獭皮帽子的朋友(沈从文);论西装(林语堂);辛亥革命时代的青年服饰(孙伏园);更衣记(张爱玲);衣(王了一);衣裳、制服、领带、鞵(梁实秋);但求破衣里面是人(农妇);古代衣冠、满洲人入关之易服色、唐三藏的白马与清代服色、马褂与马甲、袍裤与鞋,由布鞋到皮鞋、袜的故事、妇女的发髻、妇女不离裙(包笑天);十八双鞋(陈益);记一次服装表演(王安忆);蜕衣小史(韩石山);美丽的权利(龙应台);帽子絮语(陆德健);惠安女子衣妆(苏葆燕);钮扣纵横趣谈(战登瑞)。

《中国古代的生活史》

中国古代の生活史,[日]林巳奈夫,东京·吉川弘文馆,1992年3月。服饰(身なリ),1~13页。

《文物纵横谈》

郭伯南著,文物出版社,1990年12月。古代如何制胭脂(34~36页),金冠雄鹰顶饰(193~195页),秦俑装备(215~217页),盘舞青铜扣饰(247~250页),野猪纹嵌宝石金带饰(294~296页),嵌珠金项链(297~299页),三彩点唇俑(319~323页),定陵凤冠(394~396页),突厥石人(349~351页)。

《汉唐文化史》

熊铁基著,湖南出版社,1992年11月。衣饰(336~340页)。

古俗新研四则(左袵、衣着尾、芾、贯头衣)

汪宁生,台湾《大陆杂志》84卷2期61~65页(13~17页),1992年2月。

《人物风俗制度丛谈甲集》

瞿兑之,上海太平书局,1945年3月。裹足(37~40页),桃源(1~5页),兰州绒(127~128页),裘类(139~140页)。

《说文解字的文化说解》

臧克和著,湖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12月。文饰意象、织物服饰(244~246页)。

中国历代帝王的相貌

洪安全,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卷2期(总2期)122~130页,1983年5月。

汉民族的穿

徐杰舜,《汉民族发展史》488~490页,四川民族出版社,1992年7月。

《服饰艺术欣赏》

林涵、童兵著,山西教育出版社,1996年1月。

《风情大王—服饰审美》(漫画)

沈天呈绘画,知真撰文,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年10月。

台湾服饰博物馆举办中国古代服饰展

亦欣。《光明日报》1986年5月5日二版。展出的内容有:古代宫廷服饰、龙袍、官服、明清民服,古代的织锦、刺绣、古代妇女装饰品、台湾原始居民衣饰等,共四千余件。

《亚洲服饰展》

台北历史博物馆主办,台北中国服饰学会,私立辅仁大学、私立实践专科学校协办,台北教育部指导。台北历史博物馆,1988年7月印行(中国、韩国、日本藏品)。

千姿百态,楚楚动人—〈中国古代妇女服饰资料展〉侧记

吕长生,《北京晚报》1984年4月22日。

展览消息:中国古代妇女服饰资料展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5年》294页,文物出版社,1985年12月。

中国历代妇女服饰展览在日本巡回展出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9年》292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10月。

《中国五千年服饰展》(展览说明图册)

上海市文化局主办,上海艺术研究所承办,上海博物馆、上海美术馆协办,周汛、高春明撰编,1991年9月28日至10月10日在上海美术馆展出。

《中国五千年服饰展》开幕(摄影报导)

上海《新民晚报》1991年9月28日。

奇艳衣冠垂青史,飞针走线夺天工—《中国五千年服饰展》观赏记

小南,上海《文汇报》1991年9月29日二版。

服饰绚丽多彩,人物栩栩如生,《历代服饰彩塑人物展》引起观众极大兴趣

博津,《北京晚报》1992年5月7日。历代服饰彩塑人物是中华历代服饰文化研究会主办的《中国服饰博览会》的展品的一部分。

《中国历代妇女形象服饰展览》在北京展出

朱威,蒋迎春,《中国文物报》1995年9月10日2版。

为迎接世界妇女大会南京博物院推出《古代妇女妆饰艺术展》

张旭华、姜维红,《中国博物馆通讯》1995年3期23页。

"衣冠王国"的风采:观《中华服饰与舞风》印象

邓亦农,《人民日报》(海外版)1987年7月28日7版。

绚丽多彩的中国历代服饰

大通时装表演团供稿,鄢修民设计,郝纯一、鄢修民撰文,郝纯一摄影,《民族画报》1994年6期30~33页。

重振华夏衣冠,赢得世纪风采—启动公元2000年中国时装世纪的动力,记史延芹女士企划监制《中国历代服饰展演》

1996年1月在台北,台北《芙蓉坊》杂志总第122期127~135页,1996年。

花都重现华夏美,华夏黎明中国古今服饰展演

史延芹、赵玉峰设计,台北《芙蓉坊》杂志总第149期91~95页。1998年。

宁波开设服装博物馆

《中国纺织报》1998年9月11日。

宁波服装博物馆缘何门庭冷落

郑黎,《中国纺织报》1999年12月24日2版。

中国历代服饰一览

巫亚华,《现代中国》1992年5期45~49页。

中国历代服制

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1312~1322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8月。

中国历代服饰沿革简明图表

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1293~1294页间夹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8月。

唐、宋、元、明、清品官章服简表

吴山主编《中国工艺美术大辞典》1272~1273页,江苏美术出版社,1989年8月。

中国服装史概述

冯尔康等编著《中国社会史研究概述》98~101页;179~182页;261~263页,天津教育出版社,1988年1月。

古人的衣冠服饰

程裕祯编著《中国文化揽萃》288~295页,学苑出版社,1989年3月。

我国古代服装简介(1~3)

段富生,《中学历史》(江苏师院)1986年6期(总38期)50~51页转17页。1987年1期(总39期)50~52页。1987年2期(总40期)49~50页。

《古代帝王起居生活》

陈爱平著,岳麓书社,1997年6月。贵贱有级,服位有等(1~40页)。

《中国帝王宫廷生活》

王霜·向斯著,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2年2月。皇帝的冠服·礼服一常服(236~247页)、后妃宫女的服饰与化装(247~262页)。

《中国历朝皇宫生活全书》(上、下)

向斯、王锐轮著,华文出版社,1996年8月。服饰(3、38、209、485、529、787、950、1033、1211页)。

《黄土地民俗风情录》

王森泉、屈殿奎著,山西人民出版社,1992年5月。服饰(209~227页)。

《山东省博物馆藏品选》

山东省博物馆编,山东画报社,1991年5月。服饰(144~155页,朱振华撰稿)。

中国服装史研究方法诌议

台湾文化大学哲学研究所王祥龄,中国古代服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湖北荆州。1991年8月。

中国历代服饰之搜证与传统服饰邮票绘制之研究

台湾辅仁大学织品服装学系胡泽民,中国古代服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湖北荆州,1991年8月。

关于日本研究中国古代服饰的情型

日本文部省主任教科书调查官丹泽巧,中国古代服饰国际学术会议论文,湖北荆州,1991年8月。

中国服装史入门(1~5)

[日]杉本正年,日本《衣生活》206号20~24页,207号20~25页,208号40~45页,209号35~40页,210号34~39页。1976年10月~1977年6月。

中国服饰考(1)—关于古代王朝的服饰

古代王朝の服飾について,[日]杉本正年,日本《衣生活研究》71号26~29页,1981年4月。

被服学在中国的新发展

中国における被服李の新発展,[日]高绪珊,《日本家政学会志》281号1023~1025页,1988年9月。

1995年和1996年中国古代服饰研究概况

赵联赏,《中国史研究动态》1997年9期9~14页。

谈谈有关服装服饰美的几个问题

吴文英,《中国纺织报》(周末版)1991年3月13日一版。

服饰文化

潘坤柔,《中国教育报》(星期刊)1993年2月7日一版。

服饰文化漫谈

刘元风,《装饰》1991年1期3~5页。

服饰艺术美学

张学扬,《文艺研究》1987年6期136~138页。又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报刊资料选汇J7《造型艺术研究》1987年11期159~160页。

《"第二皮肤"的魅力—服饰美谈片》

戴平,北京出版社,1994年6月。

中国历史演变中的服饰美标准

路时进,《时装与纺织品》1992年4期(总24期)29~30页。

服饰美学概论

黄赞雄,《丝绸史研究》1993年2、3期合刊(总37、38期)46~72页。

美学与中国服饰演变史

黄赞雄,《丝绸史研究》1993年4期(总39期)16~32页。

中国古代服饰美学漫话(三题)

黄赞雄,《丝绸史研究》1994年11卷4期(总43期)20~23页。"冠冕堂皇"的由来及其他、在齐桓公醉遗其冠的背后、赵武灵王与胡服风波。

美学与服饰流行

黄赞雄,《丝绸史研究》1995年2期18~23页。

服饰美学笔记

于培杰,《学术理论》1995年4期78~83页。

李渔的服饰美学思想值得引起重视

戴仕熊,《服饰文化沙龙》230~234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7年12月。

服装的演变

张霞,《乐山师专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2期49~53页转62页。

服饰文化和环境艺术

杜钰洲,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天山杯"国际服装研究会文集《服饰文化的昨天和今天》1~5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9月。

浅谈中国古代服妖

李祖旺,北京服装学院学报《饰》1996年1期(总7期)26~27页。

中国古代"服妖"诌议

泮晓明,《浙江工艺美术》1998年1期(总74期)15~19页。

服饰与个性:关于服饰美学的思考

刘希旺,《新疆艺术》1993年3期(总72期)53~55转58页。

服饰中性别差异的长消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5月17日(周一)七版副刊,衣饰文化。

遍插茱萸少一人—谈节俗与服饰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10月1日三版副刊,衣饰文化。

投巾报琚,两情永好—说定情服饰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10月5日七版副刊,衣饰文化。

拂袖知去意—服饰的暗示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3年11月27日七版副刊,衣饰文化。

在乎山水之间—服饰追求的自我宽容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1月31日七版,衣饰文化。

总是绿肥红瘦—服饰审美标准之变易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3月15日七版,衣饰文化。

服饰禁忌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3月5日七版,衣饰文化。

思入风云变态中—服饰与自然物象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5月13日七版,衣饰文化。

服以人称,人以服名

华梅,《人民日报》(海外版)1994年10月25日七版,衣饰文化。

《华梅谈服饰文化》(人民日报海外版"衣饰文化"专栏二百篇)

华梅,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年月未详。

中国古代服饰文化与现代服饰观念

秦永洲《山东师大学报》1998年2期。

中国服饰文化与现代时装的关系

文丽贤,中国服装研究设计中心"天山杯"国际服装研讨会文集《服饰文化的昨天和今天》104~106页,中国轻工业出版社,1995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