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俊明,《贵州日报》198 5年2 月8 日。
刘曼春,《丝绸》1982年7 期(总2 1 9期)28~29页。
陈亮,《宝鸡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2 期(总3 3 期)66~ 69页。
[荷]胡四维(A ·F·P·H usew e)著,耿升译,《中国史研究动态》1980年1 1期1~ 8 页。译自1974年巴黎出版的《献给戴密微先生的汉学杂文集》第二卷。
[ 日]藤枝晃译,日本《东方学》第4 7 辑,1974年。
马俊民,《中国史研究》1984 年1 期67~7 6 页。
马国荣,《新疆历史研究》1985年1 期。
芮传明,《甘肃民族研究》1986年2 期(总19期)20~2 8页。
陶绪,《经济史》1992年6 期49~56页。
黄赞雄,《丝绸史研究》5 卷4 期(总2 0期)6~ 10页,1988年。
范金民、夏维中,《史学月刊》1992年1 期28~35页。
樊树志,上海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史林》季刊1986年3 期51~ 5 9页。
范金民,《清史研究》1992年2 期15~ 21页。又见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复印报刊资料F 7 《经济史》1992年10期77~83页。
李明伟,《传统文化与现代化》1996年6 期2 2页。
范金民,《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 8年4 期(总5 2期)44~50页,1989年1期(总53期)54~61页。
范金民,《丝绸史研究》5 卷2 期(总18期)22 ~2 7 页转6 页,1988年。
范金民,《西北民族研究》1989年1 期(总4 期)81~9 1 页。
王熹,林永匡,《新疆社会科学》1986年6 期63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90年1 期(总3 7 期)33~ 43页,2 期(总3 8期)13~2 2页转7 1 页。
王熹、林永匡,《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1 期(总5 7 期)49~55页。
王熹等,《新疆社会科学》198 7年5 期(总30期)113~122页。
林永匡等,《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86年3 期67~7 3 页。
林永匡等,《杭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6年2 期108~115页。
林永匡、王熹,《中央民族学院学报》1987年3 期76~7 8 页。
林永匡、王熹,《山西大学学报》1987年1 期72~7 6页。
王熹等,《清史研究通讯》1990年1期9 页。
林永匡、王熹,《苏州大学学报》1985年4期9~ 14页。
林永匡、王熹,《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85年4 期(总4 0 期)45~54页。
林永匡,《清史研究通讯》1983 年1期23~26页。
罗绍文,《丝绸史研究》4 卷1、2 期(总13、1 4期)合刊77~ 84页,1987年。
杨旸,赫文,《北方民族》1996年3 期7 2~7 7页。
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历史档案》1983年4 期29~33页。
苏焱,《丝绸史研究》7 卷3 期(总2 7 期)3 0 ~33页,1990年。
金敏、慧馨,《杭州商学院学报》1982年1 期(总5 期)42~4 9页。
朱万民,《丝绸史研究》8 卷2 期(总3 0期)22~2 7 页。
张克兰,《四川师范大学学报》1987年5 期(总5 8 期)79~ 8 0 页转60页。
王翔,《江海学刊》1987年5 期85~9 2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