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剧脸谱研究文献

面具起源诌议

顾朴光,《文艺研究》1992年3期136~147页。

云南民间面具文化论—兼谈面具的起源与演变

赵国庆,《民族博物馆论文集》(云南民族博物馆文库)436~450页,云南民族出版社,1994年4月。

江西最早的傩面具与傩的起源

万建中,《中国典籍与文化》1999年2期26~30页。

神的面容,人的风彩—中国面具艺术概论

郭净,《美术研究》1991年2期(总62期)56~63页。

《中国面具文化》

郭净,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2月。

《中国古代面具研究》

李锦山、李光雨,山东大学出版社,1994年12月。

辉煌的中国面具文化,评《中国巫傩面具艺术》

周华斌,《美术之友》1997年2期。

《中国面具史》

顾朴光,贵州民族出版社,1996年1月。

书评:《中国面具史》问世

潘朝霖,《南风》1997年1期(总98期)21页。

书评:面具研究的丰硕成果:评《中国面具史》

孔燕君,《民族艺术》1996年3期211~215页。

中国面具文化略论

顾朴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6年3期42~49页。

《中国民间面具》(中国民间美术丛书)

顾朴光,湖北美术出版社,1998年1月。

广西西林出土西汉青铜面具考

顾朴光,《民族艺术》1994年4期178~183页。

《中国面具艺术》

赵作慈、陈阵主编,北京美术摄影出版社,1997年6月。

《面形艺术博览》

田喜庆,辽宁美术出版社,1997年7月。

《头饰、面具、脸谱》

俨韦编绘,黑龙江人民出版社,1996年6月。

面具文化研究资料索引(1985~1995年)

《民族艺术》(南宁)1995年4期(总41期)202~216页。

《脸谱》(齐如山剧学丛书之七)

齐如山,文岚簃印书局,1934年5月。

《国剧脸谱图解》

齐如山编篡,1934年5月。彩绘脸谱72图。

脸谱的地位与范围(附图)

翁偶虹,《剧学月刊》4卷4期,1935年。

脸谱的产生

翁偶虹,《剧学月刊》4卷5期,1935年。

脸谱的演变

翁偶虹,《剧学月刊》4卷8期,1935年。

脸谱的演变(续)

翁偶虹,《剧学月刊》4卷10~12期,1936年。

戏剧脸谱的特殊艺术

翁偶虹,《中国建设》1988年9期。

记钟球斋脸谱

翁偶虹,《华人文化世界》1994年3期22~23页及彩版。同治光绪时绘,显示出明至清脸谱发展的痕迹。

《京剧脸谱》

郭元汾编绘,宁夏人民出版社,1963年3月。彩图63幅。

《京剧脸谱》

颜少奎编绘,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

《国剧脸谱艺术》(中华之美系列)

王少林绘图,曹国麟撰文,台北汉光文化事业公司1984年10月。158页。

《国剧脸谱集成》

鞠原著,辛炎庭译,台北淑馨出版社,1988年9月。

《中国京剧脸谱大观》

高立根绘著,广西民族出版社,1994年8月。

《中国戏曲脸谱》

石少山绘,科学出版社,1995年6月。

《脸谱钩奇》

傅学斌编绘,中国书店,2000年。

《脸谱大全》

张笑侠编,中国书店,1990年7月。

《中国戏曲脸谱》

曹鹃,九洲图书出版社,2000年1月。

《京剧脸谱图说》

刘曾复著,北京市政协文史资料研究委员会编,北京燕山出版社,1990年8月。

《中国京剧脸谱宝典》

于长澍、范铁铮编绘,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6年6月。168页,1046幅彩图,按人物朝代排列。

《京剧脸谱》

赵梦林、阎继青撰文,赵梦林绘图,朝花出版社,1992年。京剧脸谱杂谈,京剧脸谱图录、脸谱人物介绍。

《京剧人物》

赵梦林,朝华美术出版社,1999年。

脸谱

黄殿祺,《中国京剧》1992年3期42~43页。

脸谱艺术略论

顾朴光,《贵州民族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3年4期(总38期)64~69页。

中国脸谱艺术艺蕴初探

宋琳,《齐鲁艺苑》1999年1期35~39页。

京剧脸谱说略

常立胜,《中国文化报》1996年5月19日58期(总1192期)3版。

京剧净角脸谱的演变

金耀章,《戏曲研究》15期216~255页。

传统戏曲中华脸艺术造型及其分类

敬建成,《四川戏剧》1993年4期44~46页。

《中国戏剧脸谱·百丑图》

张金梁、张汉生,山东书报出版社,1996年9月。

《中国戏曲脸谱文集》

黄殿祺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94年5月。收论文31篇。

《中国戏曲脸谱图集》

黄殿祺编绘,绘京剧及地方戏曲脸谱千多种。

《中国戏曲脸谱艺术》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编,张庚主编,江西美术出版社,1993年5月。

《中国戏曲脸谱》

中国艺术研究院戏曲研究所,九洲图书出版社,2000年1月。

《郝寿臣脸谱集》

北京戏曲学院主编,吴晓铃纂辑,中国戏剧出版社,1962年11月。图59幅。

《刘奎官京剧脸谱集》

刘奎官指导,廖丽湧绘图,张宝彝说明,云南人民出版社,1963年3月。图188幅。

《中国京剧脸谱编织图案精选》

曹庆婕等绘,山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9年1月。

《水浒脸谱集》

张笑侠主编,高博陵画,华东书局,1950年7月。脸谱32帧。

《昆剧脸谱》

金紫光文,黎新、鲁田绘图,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年9月。图10幅。

《湖南地方戏曲脸谱选集》

湖南省戏曲工作室,湖南人民出版社,1959年2月。附简介说明。

《江西古典戏曲脸谱选集》

江西省戏曲学校编选,上海文艺出版社,1960年4月。黎新文,图119幅。

《川剧脸谱选》

四川省戏曲研究所编选,陈云先绘制,唐耕云说明,上海文艺出版社,1963年5月。图112幅。

《粤剧脸谱集》

中国戏剧家协会广东分会,广东人民出版社,1963年11月。图141幅。

《脸谱》

胡百川编绘,陕西陇县文化馆,1980年。内部出版。

秦腔脸谱

《陇苗》(甘肃)1980年4~6期,1981年1~4期中心夹页,连载①~⑧,彩图共40幅。

《秦腔脸谱》(1)

何瑞、勤于、明善编绘,黄继贤、张应铭、锡陌摄影,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1984年8月。

《中国陕西社火脸谱》

李继友编,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8月。

华夏艺术历史的活化石:论中国社火脸谱的人文意义

常智奇,《宝鸡文理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3年4月39~45页。

六盘山区民间社火脸谱初探

苏维童,《民族艺林》1999年2期23~24页。

《河北地方戏曲脸谱集锦》(河北艺术研究丛书)

河北省艺术研究所、中国戏曲志河北卷编辑部、沧州地区文化局戏曲志编部编,秦金波绘,中国戏剧出版社,1987年8月。包括:河北梆子、北方昆曲、平调、丝弦,老调、乱弹、四股弦、怀调、西调、喝喝腔、高脸、赛戏等脸谱。

《山西戏曲脸谱》

山西省戏剧研究所主编,洪丽云编绘,乔寿宁翻译,山西人民出版社,1990年9月。

《贵州傩面具艺术》

贵州艺术研究室,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89年10月。

《贵州安顺地戏面具》

沈福馨编,民族出版社,1989年5月。图30余幅。又《安顺地戏面具》,沈福馨编,台湾淑馨出版社,1994年8月。

《古傩寻踪》

林河,湖南美术出版社,1979年12月。

《傩戏面具》

吴仕忠、胡廷奇编著,黑龙江美术出版社,1999年2月。

《巴蜀面具艺术》(巴蜀文化瑰宝系列)

中国戏曲志四川卷编辑部、绵阳市文化局编,于一、黄道德主编,成都出版社,1992年5月。

《中国木偶艺术》

刘霄、姜尚礼主编,中国世界语出版社,1993年12月。

《徐竹初木偶雕刻艺术》

徐竹初创作,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1994年2月。

中国民间皮影造型考略

魏力群,《河北师范大学学报》1998年3期117~122页。

《台湾脸谱》

田野,武汉长江文艺出版社,1957年。图34面。

《中国脸谱面具图案集》

郑军编绘,上海书店出版社,1996年6月。

《中国少数民族的假面戏》

[日]後藤淑、広田律子编,木耳室,1991年4月。

"脸儿"与"脸谱"

王希平,《寻根》1995年2期29~33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