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商服饰研究文献

《中国远古暨三代习俗史》(百卷本中国全史)

郑若葵,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衣着(137~145页)。

《夏商社会生活史》

宋镇豪著,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1987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中国古代社会生活史》第一卷,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4年9月。夏商服饰(346~406页)。

书评:评《夏商社会生活史》

朱凤瀚,《中国史研究》1995年3期159~162页。

书评:一部充满探索精神和开拓性的著作—读宋镇豪《夏商社会生活史》

王宇信,《中原文物》1995年3期119~120页。

书评:《夏商社会生活史》简评

刘学顺,《中国文物报》1995年4月23日3版。

书评:宋镇豪著《夏商社会生活史》

[日]宇都木章,日本東洋文庫和文紀要《东洋李報》77卷1、2号135~142页,1995年10月。

《殷周史料论集》

黄然伟著,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95年10月。殷牲尚白说质疑(6~11页),殷周赏赐服饰(171~174页)。

1981年河南偃师二里头墓葬发掘简报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考古》1984年1期37~40页。出土有兽面纹铜牌饰、绿松石管饰、绿松石串珠,骨笄等。

夏族尚黑的流传和影响

何光岳,《安徽史学》1994年1期9~14页。

简谈商代人物雕塑的表现方式,兼及先秦时期人物造像的相关分类

高蒙河,《考古与文物》1993年6期(总80期)75~83页转13页。

谈新干商墓出土的神人兽面形玉饰

彭适凡、刘林、《江西文物》1991年3期(总10期)21~25页。

略论新干商墓玉、铜神像的几个问题

杜金鹏,《南方文物》1992年2期49~54页转19页。

从新干商墓的青铜双面人神器谈起

余文,《中国文物报》1991年4月28日3版。

谈新干商墓的玛瑙套环人形

李缙云,《中国文物报》1991年1月13日3版。

玉羽人与苗民

彭明满,《中国文物报》1998年4月22日3版。玉羽人指江西新干大洋洲出土玉人。

从青铜器铭和甲骨刻辞观察商人的居住形态

苏莹辉,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0卷1期(总109期)22~25页,1992年4月。

跪坐蹲踞—般墟石刻研究之一

李济,《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4本,1953年。又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943~961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说坐、跽和跂坐

杨泓,见杨泓、孙机合著《寻常的精致—文物与古代生活》3~7页,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9月。

殷人宝玉、用玉及对玉文化研究的几点启示

王宇信,《中国史研究》2000年1期(总85期)3~28页。

殷代王室玉器和玉石人物雕像

陈志达,《文物》1982年12期84~84页。

商代玉石人像与人头像

陈志达,《中国宝石》1993年2期48~50页。

商代玉器的分类、定名和用途

夏鼐,《考古》1983年5期455~467页。三、装饰品。

蹲踞玉人(彩版)

法国巴黎赛努奇博物馆藏,《文物天地》1993年1期封底及李学勤文章:海外访古续记(三)。

商周玉雕佩饰研究

刘凤君,《烟台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0年2期46~52页。

妇好墓出土玉人的衣冠发式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编著,中国田野考古报告集考古学专刊丁种第23号《殷墟妇好墓》232页,文物出版社,1980年12月。又见《殷墟玉器》14~15页,文物出版社,1982年3月。

甲骨文所见商代服饰

杜勇,《中原文物》1990年3期100~105页。

谈《甲骨文所见商代服饰〉—与杜勇先生商権

朱桢,《中原文物》1993年3期96页。

殷代的服制

李亚农,《殷代社会生活》117页及图版三,上海人民出版社,1955年。

殷代头饰举例

石璋如,《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8本(庆祝胡适六十五岁论文集)下册611~670页,1957年。

由笄形演变所看见的小屯遗址与侯家庄墓葬之时代关系

李济,《国立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第29本,1958年。又见张光直、李光谟编《李济考古学论文选集》297~304页,文物出版社,1990年6月。

殷商时代装饰艺术研究之一

李济,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故院长胡适先生纪念论文集)下册,1963年12月。

论中国殷代的栉。中國殷代の櫛に就へて

[日]梅原末治,日本《史林》37卷5号37~44页,1954年9月。

商代青铜面具小考

宋新潮,《考古与文物》1991年6期(总68期)70~74页。

北京平谷县发现商代墓葬

北京市文物管理处,《文物》1977年11期1~8页。刘家河出土喇叭口形金耳环和金臂钏。

北方特有的早期金器—平谷刘家河商墓出土的金饰品

葛建军,《中国文物报》1998年9月6日3版。

山陕出土的商代金耳坠及其相关问题

郭政凯,《文博》1988年6期30~32页转9页。

商代的玉佩饰

石志廉,《文物》1960年2期67页。

殷墟玉器中的装饰品

张燕燕,《中国宝石》1993年2期46~47页。

商代人使用的玉饰

张广文,《中国珠宝首饰》(季刊)1991年1期54~55页。

《中国青铜时代》

郭宝钧,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63年7月。第三章第二节:这时期的衣服情况(121~130页)。

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纹饰考释

徐良高,《考古》1991年5期442~447页转404页。

殷代骨器中的龙形图案之分析

陈仲玉,台北《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集刊》41本3分册455~496页,1969年3月。

广汉出土青铜立人像服饰管见

王、王亚蓉,《文物》1993年9期(总448期)60~68页。

从广汉三星堆祭祀坑出土文物看当时蜀人的服饰特点

蔡革'《四川文物》1995年2期18~24页。

三星堆大耳青铜头像与古代耳部变形风俗

星灿,《中国文物报》1999年10月20日。

三星堆"兽面具"辨析

张明华,《中国文物报》1999年3月17日3版。一种具有巫术意义的盾牌。

早蜀的职官服饰与《周礼》

庞永臣,《文史杂志》1998年5期20~23页。

孔雀河古墓沟发掘及其初步研究

王炳华,《新疆社会科学》1983年1期(总6期)117~127页。出土有毛毯、毛布、插翎毡帽、皮鞋、玉骨珠饰等,为3800年前遗物。

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墓出土的珍贵文物

克优木·霍加著,安尼瓦尔·哈斯木译,见刘志霄主编《中国维吾尔历史文化研究论丛》107~130页,新疆人民出版社,1998年7月。1985年9月试掘五座墓葬,出土衣物24件,有外衣、短上衣、长裤、裙子、帔巾、帽等毛织物,为公元前11世纪前后文物,距今约2960年左右。

且末县扎洪鲁克古墓葬1989年清理简报

巴音格楞蒙古自治州文管所,《新疆文物》1992年2期1~14页。出土有毛布口袋、短褐,毡帽、毡袜、牛皮靴、毛织腰带、编织毛巾、毛兜肚等。

古代且末长衣的形制与织物组织

阿丽娅·托拉哈敦,《新疆艺术》2000年1期(总112期)47~50页。

新疆丝路考古新进展:且末国之谜初揭

《湖北日报》1997年2月15日。且末在塔克拉玛干大沙漠东南边缘。出土有中原的丝织品汉字"延年益寿"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