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服饰研究文献

《元代社会生活史》

史卫民,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6年1月。第五章服饰:纺织品与服饰种类、蒙古族的传统袍服、笠帽与罟罟冠、元代皇帝冕服与宫廷宿卫人员服装、别具一格的质孙服、官员和百姓的服装(81~116页)。

《中国元代习俗史》(百卷本中国全史)

那木吉拉,人民出版社,1995年9月。服饰习俗(33~64页)。

《元代民族史》(中国历代民族史丛书)

罗贤佑著,四川民族出版社,1996年8月。元代蒙古族的衣(99~104页)。

《中华文明史》第7卷元代

中华文明史编委会,河北教育出版社,1994年6月。元代的服饰(579~582页)。

《都市中的游牧民—元代城市生活长卷》

史卫民,湖南出版社,1996年9月。城市居民的识别记号:服饰(85~105页)。

辽金以后的北京衣着

丁守和、劳允兴主编《北京文化综览》325~327页,北京师范学院出版社,1990年7月。

元代帝后像册的服饰

葛婉华,台北《故宫文物月刊》1卷2期(总2期)112页,1972年5月。又见《文物光华》244~247页,台北故宫博物院,1984年5月。

元代蒙人生活之转变、二、衣着

袁冀,《东方杂志》复刊22卷8期51~55页,1989年2月。

《出使蒙古记》

[英]道森编,吕浦译,周良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3年10月。所收十三世纪人约·普·加宾尼著《蒙古史》第2章记述了鞑靼人的容貌和衣服(7~9页)。所收《鲁不鲁乞东游记》记述了鞑靼人的衣服、男人的剃发、女人的修饰等。又中华书局1985年。

蒙古的诈马宴与只孙宴

[日]箭内亘,见池内宏编辑《白鳥博士還歷纪念東洋史論叢》,1925年11月。只孙宴与质孙服有关。

元代之只孙校尉

刘铭恕,金陵、齐鲁、华西三大学《中国文化研究汇刊》第8期99~104页,1948年9月。

只孙服(蒙古拾零之一)

茧庐,台北《大陆杂志》13卷4期3页,1956年8月。

元代诈马宴新探

韩儒林,《元史及北方民族史研究集刊》第4期;又《历史研究》1981年1期143~147页。又《穹庐集—元史及西北民族史研究》247~254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年。又南京大学元史研究室编《韩儒林文集》294~301页,江苏古籍出版社,1985年。

关于《元史》中"质孙服"等的探讨

叶奕良,《东方研究论文集》359~367页,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年。

蒙古诈马宴之新释—对韩儒林师"诈马"研究之补正

纳古单夫,《内蒙古社会科学》1989年4期57~63页。

古代蒙古诈马宴研究

邢洁晨,《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4年1期62~70页。

论'蒙古袭来绘词'疑点和元寇遗品兜鍪

[日]斎藤利生,日本《甲胄武具研究》79号23~30页,1987年11月。

"蒙古袭来绘词"所见蒙古军的风俗

[日]杉本正年,日本《服装文化》158号,1978年4月。

元寇遗品所见的元代甲胄

[日]斎藤利生,日本《甲胄武具研究》78号17~27页,1987年7月。

对马海峡出土的元军将领饰银头盔及元军头盔

见蔡君谟主编《文化中国之旅全集》第10册148~149页,1987年2月台湾出版。

关于蒙古妇女的冠帽"雇固"

[日]江上波夫,日本《史学杂志》49辑7号。又日本《人类学杂志》53卷6号,1938年6月。

亚洲北方诸部族的妇人帽"孛黑塔"

[日]岡本敬三,日本《史潮》46号,昭和27年(1852)9月。东京文理科大学大塚史学会。

元代蒙古妇女顾姑冠趣谈

盖山林,《内蒙古妇女》总第3期43页,1981年。

罟罟考述

方龄贵,《内蒙古社会科学》(文史哲版)1989年5期55~61页。

故姑考

金启孮,《内蒙古大学学报》1995年2期38~42页。

乌兰察布盟察右旗古墓清理记

内蒙古自治区文物工作队,《文物》1961年9期58~61页及图版。出土有金簪、金钩耳环、合金手镯等,为金元遗物。

湖南沅陵双桥元墓出土随葬品135件

《中国考古学年鉴》1986年度第182页,文物出版社,1988年3月。出土有元大德九年(1305)完好的衣、裤、袜、鞋、被等40余件及成幅的绢、锦、绫、刺绣等。

邹县元代李裕庵墓清理简报

山东邹县文物保管所,《文物》1978年4期14~20页及图版三~五。出土有风帽、夹帽、袍、衫、裙、裤、鞋、袜等。

谈李裕庵墓中的几件刺绣衣物

王轩,《文物》1978年4期21~22页转89页。

山东嘉祥元代曹元用墓清理简报

山东省济宁地区文物局,《考古》1983年9期803~807页及图版五、六。出土有金簪、银簪、银镯、金背梳、牛角梳、银链饰、银耳挖簪、藤发髻、棉布衬衣等,为元文宗天历三年(1330)遗物。

甘肃漳县元代汪世显家族墓葬

甘肃省博物馆、漳县文化馆,《文物》1982年2期1~21页及图版一、二。出土有帽、抹胸、袍、裙、锦缎等。

柴达木发掘出一具干尸和一批古物

《光明日报》1959年1月13日。

盐湖古墓

王炳华,《文物》1973年10期28~36页。元墓出土有棉布衣、裤、黄色油绢织金锦边袄、缂丝牛皮靴等。

安庆市棋盘山发现的元墓介绍

白冠西,《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5期55~56页。出土有丝绸衣袍残片、残漆纱幞头、金玉饰物、金冠残件、金饰、银钏等。

关于安庆市棋盘山元墓中银饰的名称和用途问题

孙桂恩,《文物参考资料》1957年12期95页。

江苏吴县元墓清理简报

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1959年11期19~24页。出土有金带饰、金饰等。

江苏无锡市元墓出土一批文物

无锡市博物馆,《文物》1964年12期52~60页。出土有绸夹袍、上衣、背心、裙、套裤、鞋、银发罩、金带饰、银、银饰件、水晶饰品、玉饰等。

苏州吴县张士诚母曹氏墓清理简报

苏州市文物保管委员会、苏州博物馆,《考古》1965年6期289~300页及图版玖一拾壹。出土有冠、袍、袄、裙、鞋、袜、衣带、织锦带、丝织、刺绣、簪、耳环、镯、戒指、玉带、佩饰等为元末遗物。

内蒙古黑城考古发掘纪要

内蒙古文物考古研究所、阿拉善盟文物工作站,《文物》1987年7期(总374期)1~23页。出土有布鞋、皮鞋、麻线鞋、毛线鞋、尖头女布鞋、百衲帽、皮包、香囊、百衲枕衣、绒绣枕衣等。出土的纺织品残片有缠枝花双色锦、花鸟纹缂丝、桃红暗花绸、如意云纹辫子股绣,月白绢、彩绘绡、素绢、棉布、麻布、方棋纹毛织残片等,为元代遗物。

河北隆化发现元代珍贵窖藏

陶敏等,《中国文物报》1999年11月21日。出土有鞋、帽、袍、袄、被面、枕顶、针扎、香囊、袋子等;质地有棉、麻、毛、皮、马尾、丝等,织物品种有:绫、罗、绸缎、纱、绢、锦、织金锦等,驼色地鸾凤串枝牡丹莲纹被面保存完好。

临澧县新合出土一批窖藏金银器

常德地区文物工作队,《湖南考古学辑刊》第2集113~119页。出土有金银首饰、各式插花等,为元代遗物。

江苏虎邱元吕师孟夫妇墓出土金饰件

见南京博物院、南京市文物保管委员会、江苏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江苏省博物馆合编《江苏省出土文物选集》图195~197,文物出版社,1963年6月。

元代的棉织僧帽

刘秀中,《中国文物报》1994年10月30日3版。

陕西蒲城洞耳村元墓壁画

刘恒武,《收藏家》1999年2期(总34期)16~18页。

从美岱召壁画看元明以来蒙古族服饰

金申,《内蒙古社会科学》1984年2期116~120页。

凉城发现元代蒙古贵族墓

《中国文物报》1991年8月8日1版。凉城在内蒙古,壁画重要。

蒲城发现的元墓壁画及其对文物鉴定的意义

呼林贵、刘合心、徐涛,《文博》1998年5期(总86期)78~80页及封二、封底。

羊群庙元代石雕人像装饰考

陈永志,《内蒙古大学学报》1997年5期19~24页。

《民族历史文化萃要》

贾敬颜等,吉林教育出版社,中国少数民族文库,1990年7月。固姑冠(195~196页)、胡服、椎髻(234~235页)。

《古格故城》上、下

西藏自治区文物管理委员会,文物出版社,1991年10月。铠甲(178~193页)、头盔(194~208页)、装饰品(162~163页)、皮荷包(163~164页)。古格为10世纪中叶至十七世纪初青藏高原的一个"王国"。

元明之际金齿百夷服饰、礼俗、发式的变革:兼述两本《百夷传》所记"胡人"风俗对金齿百夷的影响

杜若,《思想战线》1996年5期70~75页。

元素绸(鲁绣)女鞋

郑廷芳,《中国文物报》1995年4月2日二版。

关于山西稷山县元墓出土的纸衣服

元,见《考古》1959年2期104页补白。

红巾考—在中国民间武装集团的传统打扮

[日]相田洋,日本《東洋史研究》38卷4期,1980年3月。